外国建筑史外国近现代建筑----逸飞

合集下载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1、1920年,勒柯布西耶创办杂志《新精神》。

1923年出版《走向新建筑》,为现代建筑运动提供了一系列理论依据,表明新建筑运动的高潮——现代建筑运动的到来。

城市集中主义者,拟建巴黎市中心区。

第一个几乎全部以预制混凝土外墙板覆面的大型建筑物(主体结构为现浇混凝土)是勒柯布西耶的马赛公寓。

其尺寸系统是根据“模数理论制定的。

2、法古斯工厂是格罗皮乌斯早期重要成就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最先进的一座工业建筑。

德国通用电气公司透平机车间是一个里程碑,被西方成为第一做真正的“现代建筑”。

3、格罗皮乌斯从美国的建造方法中得到启发,提出了改进住宅建设的建议。

远在1910年,就设想用预制构件解决经济住宅问题,这是对建筑工业化最早的探索。

4、包豪斯前身魏玛公立建筑学院。

5、1926年,密斯设计了德国共产党领袖李卜克内西和卢森堡的纪念碑,采用立体主义的构图手法。

1926年,担任德意志制造联盟的副主席,1927年在斯图加特魏森霍夫区住宅展览会规划主持。

30年后,巴特宁设计主持了国际住宅展览会。

6、阿尔托无疑是现在建筑最杰出与最伟大的建筑师之一,他的作品兼有欧洲现代派的理性和美国有机建筑的诗意,更有他独有的抒情,即对使用者在人情上的诚挚考虑。

普兰顿曾把他的作品称为是异质共存的建筑。

也有人把他称为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现代建筑的联系人。

7、巴西利亚的规划方案——科斯塔;城市中心的三权广场与总统府为尼迈耶。

巴西教育卫生部大厦——勒柯布西耶、尼迈耶。

8、前川国男的10层晴海公寓为日本住宅公团主板的东京港湾工业区住宅建设的著名实例。

丹下建三设计的广岛和平中心纪念馆与纪念券门。

前川国男设计的京都文化会馆与东京文化纪念会馆。

林昌二设计的皇居旁大楼被认为是具有“战后日本现代建筑最高水平的建筑”。

9、战后城市重建,华沙模式——恢复以前的原样进行重建;鹿特丹模式,另起炉灶进行重建。

保护历史性城镇——威尼斯宪章。

近现代外国建筑史

近现代外国建筑史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基本知识】1.建筑创作中的复古思潮是指从18c60年代到19c末流行于欧美的古典复兴、浪漫主义(英国国会大厦)和折衷主义(巴黎歌剧院、巴黎圣心教堂)。

2.古典复兴(Classical Revival)分希腊复兴和罗马复兴;希腊复兴:(英、德为主)(英)不列颠博物馆、爱丁堡中学;(德)柏林勃兰登堡门、申克尔设计的柏林宫廷剧院和柏林老博物馆罗马复兴:(法、美为主)(法)巴黎万神庙、“帝国式”风格(拿破仑帝国时代,在巴黎兴建了许多国家级的纪念性建筑,如:星形广场上的凯旋门、马徳莱娜教堂等)(美)美国国会大厦、宾夕法尼亚银行浪漫主义(Romanticism)由先浪漫主义时期(模仿中世纪寨堡或哥特式,追求非凡的区位和异国情调。

Eg.埃尔郡的克尔辛府邸)发展到哥特式(英国国会大厦)。

折中主义(Eclecticism)任意选择与模仿历史上的各种风格,把它们组合成各种式样,亦称“集仿主义”。

Eg.巴黎歌剧院(巴洛克+洛可可)、巴黎圣心教堂(拜占庭+罗马风)3.法国大革命前后出现像部雷和勒杜那样企图革新的一代,追求理性主义表现,虽然也采用古典柱式构图手法,但趋向简单几何形体,或使古典建筑具有简化、雄伟的新风格,或力求打破传统的轮廓线。

部雷作品:伟人博物馆方案、牛顿纪念方案;勒杜作品:巴黎维莱特关卡、农村公安队宿舍4.建筑新材料、新技术,发展概况:①初期生铁结构—→②铁和玻璃的结合—→③向框架结构过渡—→④升降机与电梯—→⑤图书馆、市场、百货商店、博览会与展览馆;19与20世纪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运用第一座生铁桥是英国赛文河桥(1775~1779)为了采光铁和玻璃最先用于透光顶棚,巴黎老王宫的奥尔良廊第一个完全以铁架和玻璃构成的巨大建筑是1833年出现的巴黎植物园的温室第一座依照现代钢框架结构原理建造起来的高层建筑是芝加哥保险公司大楼第一座真正安全的载客升降机是美国纽约由奥蒂斯发明的蒸汽动力升降机法国第一座完整的图书馆建筑是1850年法国建筑师拉布鲁斯特在巴黎建造的圣吉纳维夫图书馆,在这里铁结构、石结构、玻璃材料得到有机配合。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 第六章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 第六章

第八节 简约的设计倾向
这几位英国建筑师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日本建筑的影响。安藤忠雄 对日本空间传统的诠释在欧洲建筑界刮起了一阵旋风。日本建筑师坂 茂采用当地的特殊材质建造了许多形式简洁的建筑,比如他的“2/5 住宅”。
福斯特有一个著名的论点是建筑即产品。福斯特在早期作品中 表现出对人类生态学的关注,但从信托控股公司开始,福斯特在 作品中转向对工业化建筑技术的表现。塞恩斯视觉艺术中心是福 斯特在70年代的一个重要作品,香港汇丰银行新楼是福斯特真正 成为高技派中最引人注目的代表人物的关键作品,福斯特在雷诺 公司产品配送中心设计中,开创了巨型悬挂结构的新领域,表现 了这一结构体系强烈的力量感和美感。
外国近现代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筑史
第六章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
班级:环艺1102 学号:1904110403 姓名:王洪武 指导老师:周娉
1
第六章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
1
第七节 高技派的新发展
2
第八节 简约的设计倾向
2
第七节 高技派的新发展
1
3
第七节 高技派的新发展
由于60年代,人类科学技术的又一次飞跃,为整个社会带来的普遍的技术乐观主义态度,高技 派倾向由此孕育产生。总体来看,建筑中新技术的运用一直是众多西方现代建筑师的实践特征, 而作为一种设计倾向的高技派,则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它一方面表现为积极开创更复杂的技术手 段来解决建筑甚至城市问题,而另一方面表现为建筑形式上新技术带来的新美学语言的热情表达。 80年代后,注重高度技术的倾向依然存在,但其表现有所转 变。80年代末,由戴维斯 所著的《高技派建筑》艺术就是对这 一倾向的历史性总结与思考,并强调了历史经验对于不断延续的 高技派倾向的影响作用。戴维斯在1779年英国塞文河上的第一座 生铁桥的落成开始高技派方式的形式表达,昔日大英帝国工程技 术的辉煌带来的这种设计方式到20世纪末都有影响相作用。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笔记材料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笔记材料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发展概述第一章 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欧洲与美国的建筑(看出与古代建筑思潮的脉络联系)第二章.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对新建筑的探索(体会到现代建筑是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达、以及政治等各方面因素而发展起来的)第三章新建筑运动的高潮—现代建筑与代表人物(了解现代建筑各种代表思潮的产生及代表人物)——达到了解现代建筑的发展渊源、开阔知识面、提高素养的目的。

第四章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城市建设与建筑活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给城市造成的各种矛盾;初期城市规划的各种设想,有些对现在都有借鉴价值)第五章战后40-70年代的建筑思潮—现代建筑派的普及与发展(现代建筑派的成熟与提高;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又显现出其不足的一面,蕴酿着后现代建筑的产生)第六章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区分各种思潮与现代建筑派思潮的差异;代表人物;代表建筑)第六章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发展概述外国建筑史的近现代年限划分(与世界史的划分略有不同)近代开端: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现代开端: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成功近现代建筑发展的分期:1.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工业革命前后的近代建筑(复古主义思潮)2.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新建筑运动早期(艺术与工艺运动<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维也纳学派及分离派、芝加哥学派、德意志制造联盟)3.20世纪初—20世纪中期的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新建筑运动的成熟期现代建筑早期(表现派、未来派、风格派、构成派)现代建筑成熟期(现代主义建筑、五位大师:格罗皮乌斯、柯布西耶、密斯、赖特、阿尔瓦。

阿尔托)4.20世纪中叶以后:二次世界大战后——由现代建筑向后现代建筑过渡对理性主义进行充实与提高的倾向粗野主义倾向讲求技术精美的倾向典雅主义倾向注重高度工业技术的倾向讲究人情化与地域性的倾向讲究个性与象征的倾向5、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后现代主义、新理性主义、新地域主义、解构主义、新现代、高技派的发展、简约的设计倾向第一章 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欧洲与美国的建筑一、工业革命对城市与建筑的影响:从1640—1660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1760—1842年英国工业革,到 1789—1794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是欧洲封建制度瓦解和灭亡的时期,是自由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的时期。

4 外国近现代建筑

4 外国近现代建筑

密斯· 德· 凡· 罗
美国赖特的流水别墅
赖特
流水别墅是赖特为卡夫曼家族设 计的别墅。在瀑布之上,赖特实现了 “方山之宅”(houseonthemesa)的 梦想,悬空的楼板铆固在后面的自 然山石中。主要的一层几乎是一个 完整的大房间,通过空间处理而形 成相互流通的各种从属空间,并且 有小梯与下面的水池联系。正面在 窗台与天棚之间,是一金属窗框的 大玻璃,虚实对比十分强烈。整个 构思是大胆的,成为无与伦比的世 界最著名的现代建筑。
日本建筑大师丹下健三
华盛顿国家美术馆
从美国国家大草坪进入国家 美术馆的南门,可以看到高30英 尺(约9.14米),中央圆形大厅 的直径为101英尺(约31米), 由16根直径6英尺(约1.52米)、 高36英尺(约11米)的墨绿色石 柱支撑起来的中央铜门,柱料来 自意大利,是在当地加工成形后 运抵华盛顿的。古罗马式的中央 大厅以大理石铺地,中央的喷水 铜像是墨丘利,他是古希腊诸神 中为众神传递信息并掌管商业、 门路的神。铜像造型为一个快乐 的男孩,一足着地,另一足腾空, 扬起右手食指指向天空,清澈的 水漫过坛顶洒落下来。在春天里, 水池的四周鲜花簇拥,芬芳四溢。 由于周围是墨绿色石柱,游人往 往会觉得中央圆厅略暗一些,然 而两翼展厅光线充足,形成对比。
美国科罗拉多空军教堂
法国巴黎蓬皮杜艺术文化中心
这是法国巴黎著名的现代建筑,是法国 总统蓬皮杜为纪念法国前总统戴高乐而倡议 修建的。这一建筑落成时,正好蓬皮杜总统 逝世,当时的德斯坦总统就将它命名为蓬皮 杜文化艺术中心。
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总面积约十万平方米,地上六层,地下四层。它 包括工业设计中心、音乐与声乐研究所、现代艺术博物馆、公共情报知识 图书馆以及相应的服务设施等。从外表上看,与其说是文化艺术中心,倒 不如说更像一个现代化的化工厂。因为整个建筑都被为这一建筑服务的纵 横交错的涂以各种鲜艳色彩的管道和钢架所包围。而这也正是设计者有意 识标新立异的地方,并以此与周围的传统建筑形成鲜明的对照,对此人们 的褒贬不一。这一建筑的两位设计师认为,现代建筑常常忽视起决定性作 用的结构和设备,为了改变这一陈旧观念,他们特意把结构和设备加以突 出和颂扬,并利用这些来作为建筑装饰。建筑师的目的是达到了。不可否 认,这一建筑在某些方面确实突破了旧的建筑观念。但是,对这一建筑究 竟如何评价,还有待于时间的考验。

外国建筑史(近现代部分)

外国建筑史(近现代部分)

外国建筑历史(近现代部分)课程主要内容:近代部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建筑.欧美对新建筑的探求.现代部分――――二十年代欧洲理性主义建筑.战后现代建筑的普及与发展.后现代建筑及其他.关于近现代的划分:依据世界史的划分,近代史: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现代史:1917年至今.近现代建筑史大体分为四个阶段:1.十八世纪下半叶~十九世纪下半叶.――――传统建筑出现了新的矛盾,新旧思潮开始斗争,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出现建筑革新的先驱者.2.十九世纪下半叶~二十世纪初.――――欧美对新建筑的探求时期,出现一系列新建筑学派.3.第一~二次世界大战之间.――――是现代建筑形成与发展时期.4.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城市规划及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建筑与技术的结合,纷繁的学派.注:其中前两个阶段属于近代史的范畴,后两个阶段属于现代史的范畴.上篇外国近代建筑史第一章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建筑第一节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及其社会背景一.欧美各国的革命.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始于16世纪末.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60,资本主义近代史的开端.英国产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30,40年代,标志着由手工工场向机器大工业的过渡.美国资产阶级革命――1775-1781,独立战争.法国资产阶级革命――1789-1794,极大推动了欧洲反封建的革命运动.革命的意义:新的社会形态-资本主义的诞生→生产关系的建立→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意识形态领域的变革.以启蒙运动为代表.二.启蒙运动.(The Enlightenment)1.启蒙思想家;启蒙思想的核心―资产阶级人性论,'Liberty','Equality','Fraternity'.思想武器―――批判的理性.2.启蒙主义建筑理论;功能,真实,自然.*比较启蒙运动的理性与法国古典主义的理性.第二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建筑一.概述.以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为根本特点;以三位主要建筑师为代表-I•琼斯(Inigo Jones,1573-1652);C•雷恩(Christopher Wren,1632-1723);R•亚当(Robert Adam,1728-1792);二.C•雷恩与圣保罗大教堂.1666年伦敦大火,雷恩设计的50座教区教堂;圣保罗大教堂的建设历程.(参考教科书P214)三.革命时期的两种倾向-复古思潮的前奏.1.帕拉蒂奥主义(Palladianism)产生的原因;特点;缺陷-缺乏创造性,现实感.代表作品:米尔沃斯府邸,切斯威克府邸,坎德来斯顿府邸.(P219);十八世纪三十年代英国造园学院发起的园林设计革命-追求自然,新奇,变化,隐匿以及田园情调;"英华庭园".2.革命的激情.(P227-228)法国大革命时期出现的一种非常新颖生动的建筑潮流.特点――表现感情,性格,情绪;追求体形简单的圆柱体,方锥体,球体等;墙面很少装饰,平面也多为简单几何形.代表人物――L•布雷,"牛顿纪念碑"C•N•列杜,"钙盐城",巴黎路税卡建筑.第三节建筑创作中的复古思潮一.古典复兴建筑(CLASSICAL REVIVAL).1.概述.定义;又称"新古典主义".产生的社会背景;欧美各国的古典复兴建筑概况;2.法国的古典复兴建筑.以罗马复兴为主."帝国风格".代表作品:巴黎"万神庙";"军功庙";雄师凯旋门;3.英国的古典复兴建筑.以希腊复兴为主,早期也流行过罗马复兴.代表作品:英格兰银行旧利息大厅(P235);坎伯伦和卡尔顿连排住宅;不列颠博物馆(P236);爱丁堡大学(P236);4.德国的古典复兴建筑.以希腊复兴为主.代表作品:柏林的勃兰登堡门;柏林宫廷剧院;柏林新博物馆(P240-241);5.美国的古典复兴建筑.兼有罗马复兴及希腊复兴.代表作品:弗吉尼亚州议会大厦;国会大厦;纽约海关大厦(P252-253);二.浪漫主义建筑(ROMANTICISM).1.概述.定义;两个发展阶段:"先浪漫主义","哥特复兴"(又称"新哥特风格").产生的社会背景;发展概况;2.哥特复兴的代表人物及作品.C•巴利;A•普金;J•拉斯金;V-勒-杜克;草莓山沃波尔府邸;封蒂尔修道院;英国国会大厦;三.折衷主义建筑(ECLECTICISM).1.概述.定义;(又称"集仿主义")产生的社会背景;2.代表作品.巴黎歌剧院;罗马埃曼纽尔二世纪念碑;巴黎圣心教堂;布鲁塞尔法院;(P256-258)第四节解决资本主义城市矛盾的探索一.奥斯曼巴黎改建规划.二."新协和村".1817年,欧文提出.三."花园城市".1898年,英国的霍华德《明日的田园城市》.四."工业城市".1898年,法国青年建筑师加涅尔提出.五."带形城市".19世纪末西班牙工程师苏里亚•伊•玛塔提出.六.美国的方格网城市.第二章欧美对新建筑的探求第一节建筑的新结构,新材料与新类型一.初期的生铁结构。

《外国近现代建筑》PPT课件

《外国近现代建筑》PPT课件
解决建筑和艺术品的风格问题。
代表人物:
维克多.霍塔 (Victor Horta ,1861~1947) 安东尼奥.高迪(Antonio Gaudi,1852~1926)
精选课件
22
22
美丽的动感——新艺术运动 Art Nouveau
比利时著名的新艺术运动代表人物,早年受学 院派建筑教育,后来观念有所感便,对金属结 构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认为埃菲尔铁塔裸露的 金属结构构架本身有很强的表现力。
P9~1860
20
新建筑的启示——英国工艺美术运动 Arts and Crafts Movement
精选课件
21
21
美丽的动感——新艺术运动 Art Nouveau
流行时间:
19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初
产生背景:
工业产品的艺术质量问题在比利时也比较尖锐。
目的:
主要观点:
对当时出现的缺乏艺术性的机械化批量化产品深恶痛绝,反对脱离实用和大 众的纯艺术。热衷于手工艺的效果与自然材料的形式。
精选课件
16
16
新建筑的启示——英国工艺美术运动 Arts and Crafts Movement
19世纪英国一位著名的多方面的社 会活动家,就学于牛津大学,毕业 后从事建筑设计工作,但他主要的 事业在工艺美术设计方面。莫里斯 有感于当时实用工艺美术品设计质 量不高,主张美术家与工匠结合, 认为这样才能设计制造出有美学质 量的为群众享用的工艺品。
14
芝加哥学派——昙花一现的建筑 Chicago School
芝加哥百货公司大厦 Carson Pirie Scott Department Store, Chicago Louis Henry Sullivan 1899~1904

外国建筑史 复习要点总结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

外国建筑史   复习要点总结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1640(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917年属于近代史范畴1917年以后属于现代史范畴本课程内容仅限于20C.70s近现代建筑不论是在建筑规模,数量,类型,技术,速度上都是以往任何时代所不能比拟的.它创造了完全不同于埃及金字塔, 罗马输水道和哥特式教堂的奇迹.近现代建筑越来越多地体现着功能和科技的特征, 开始是注重使用功能, 近年来又强调精神与文化功能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分期第一阶段: 18C.下半叶至19C. 下半叶城市问题, 建筑矛盾, 新旧思潮斗争第二阶段: 19C.下半叶至20C. 初向现代建筑过渡第三阶段: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现代建筑普及全世界第四阶段: 二战以后科技日新月异, 现代建筑分裂, 城规与环境科学日益突出第一讲:工业革命及其对城市的影响工业革命出现于18C.工业革命使城市人口恶性膨胀,卫生条件恶化, 交通混乱,房荒严重.工业革命促使科技进步, 也推动建筑的新材料,新技术,新类型的产生.城市矛盾城市与人口的扩张, 使工业化城市出现前所未有的大片工业区, 工人居住区, 交通运输区, 仓库码头区等, 旧的以小规模的家庭经济为中心的城市结构布局遭到破坏, 大工业城市布局混乱,绿化公用设施严重不足, 城市失控.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城市规划应运而生.新的城规手法伦敦改建规划巴黎改建(法国)----城市集中主义花园城市(英国)-----城市分散主义美国方格网(Gridiron)城市新协和村工业城市带形城市伦敦改建规划1666年伦敦大火, 城市需要重建, Christopher Wren 曾经提出过伦敦改建规划, 这是试图整顿旧城市的初步尝试. 但由于土地私有制, 无法实行统一规划, 这次尝试失败.巴黎改建(1853年起)法国人追求理性. 时间:1853人物:奥斯曼目的:解决城市功能结构;装点首都;改善环境,拓宽大道、疏导城市交通方法1. 城市道路结构:十字形加环形2.规划布局: 古典式规则,中轴线对称3. 建筑高度与道路宽度成比例控制, 建筑立面统一.4. 市中心改建以卢浮宫至凯旋门为最突出, 继承拿破伦大帝的帝国式风格, 将道路,绿地,水面,林荫道和大型纪念性建筑组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 为当时世界上最壮丽的市中心之一.5. 把市中心分散成几个区中心6. 市政上下水设施, 照明设施, 交通设施改善7. 增加建筑面积.未解决的问题:城市贫民窟的问题新协和村Village of Harmony R.Owen空想社会主义自给自足的新协和村印第安那州实践的失败意义: 虽然是乌托邦,但对后来的花园城市与卫星城市有影想花园城市Howard及他的书城乡磁体卫星城理论 Letchworth&Welwyn意义:对城乡关系、城市结构、经济、环境、面貌都提出了见解,对规划学科意义较大,是现代英国卫星城镇的理论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应急型规划——美国方格网城市(Grid Pattern)
▪ 资本主义初期对付人口、工业集中而采取的应急办法, 以曼哈顿的规划为代表。
三、建筑技术新发展 1、材料和结构
1.1 生铁
英国森德兰桥,1793-1796
发展:桥梁(18世纪下半叶) —— 屋顶 ——生铁+玻 璃——生铁框架 (19世纪)
▪ 浪漫主义 (Romanticism)
浪漫主义代表作——英国国会(1836-1868) 时间:十八世纪下半叶至十九世纪末 背景:部分小资产阶级反对工业化和资本主义制度,回避现实,向往中世纪 氛围,崇尚传统和民族的文化艺术。 特点:艺术创作主张发扬个性自由,提倡自然形式。建筑上前期表现为追求中世 纪田园情调和异国情调,如模仿中世纪寨堡、东方做法等, 称“先浪漫主义” (1760-1830) ;后期(1830-1870)——追求纯粹的哥特式样,又称作哥特 复兴(Gothic Revival)。代表作:英国国会大厦
▪ 目标旨在创造清洁文明、尊重人 性、与自然紧密结合的城市环境, 即形成所谓的“城乡磁体”环境。
▪ 城市由同心圆组成,分等级的道路系统,分区规划(中心——居 住——工业——农业),城市外围建立绿化隔离带。
意理论。
3、工业城市 (Industrial City)
第一讲 近代建筑
( Early Modern Architecture,1750s~ 19世纪末叶 )
一、概述
▪ 近代建筑的普遍特征:风格混乱、困惑徘徊和探索新路。
▪ 工业革命和资产阶级启蒙运动是影响并促成近代建筑 发展的关键因素。前者改变生产力水平,导致建筑技 术巨大进步;后者则使理性、真实、自由和平等成为 新的价值观念和艺术标准。
2、设备
升降机和电梯:1853年蒸气动力安全升降机 —— 1887 年首部电梯
四、近代复古思潮(1750~1900)
1、背景 ▪ 资产阶级出于政治上的需求,利用历史形式寻求思想上 的共鸣。 ▪ 面对激荡的社会与生产力变革,建筑界仍然缺乏应对的 措施,试图从历史题材中挑拣。
▪ 考古工作的重大进展使得希腊罗马的古典艺术成就为欧 洲所推崇。
二、理想城市规划
1853 Napoleon III gives planning authority to Baron Eugene Haussmann
1、巴黎改建: 1853年巴黎塞纳区行政长官奥斯曼男爵(B.E.Hausmann) 对巴黎进行的全面改造,使其成为欧洲最早近代化的城市。
▪ 道路系统:环形+放射大道(林荫道);装饰性广场 ▪ 整齐高标准的新古典主义建筑
▪ 古典复兴(Classical Revival)
又称新古典主义
时间:十八世纪中叶至十九世纪末。
背景:受法国启蒙思想运动和考古 研究的影响,向往民主、共和以及 对希腊、古罗马艺术的礼赞。 特点:恢复希腊罗马的建筑式样。 讲究理性简洁与和谐之美。 法美以罗马复兴为主,英德则较 多采用希腊复兴式样。
法国第一座古典复兴建筑——巴黎万神庙(1755-1792)
英国皇家布莱顿别墅,1818-1821
▪ 折衷主义(Eclecticism) 时间: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
折衷主义代表作:巴黎歌剧院(1861-1874) 背景:资本主义条件下建筑发展要满足商业和新奇的需要;近代各种条件促使人 们认识和掌握古代和其它地区建筑式样;旧形式和新时代要求间矛盾造成风格混 乱。 特点:又称“集仿主义”,任意模仿历史上的各种建筑风格,或者自由组合各种 建筑形式,不讲求固定的法式,只讲究比例均衡,注重纯形式美。巴黎美术学院 为折衷主义创作的大本营。 代表作:巴黎歌剧院( 设计人:J.L.C.加尼埃)、巴黎圣心教堂、罗马祖国祭坛等
埃菲尔铁塔:328米 (1000英尺), 巨型结构,资本主义生产 力的象征。
设计师古斯塔夫·埃菲尔。
实例三: 巴黎世界博览会机械馆:三铰拱结构,跨度115米。
1.2 钢筋混凝土 发展:1824年波特兰水 泥 —— 水泥楼板—— 1868年蒙涅发明铁丝 网水泥 —— 钢筋混凝 土结构
第一座钢混框架建筑:巴黎蒙马尔特教堂 1894,包杜
巴黎圣日内维夫图书馆
伦敦皇家植物园(1845-1847)
实例一:伦敦水晶宫 1851年世界博览会建筑,设计:园艺师帕克斯顿(J.Paxton) 特点:模数制;装配施工;形体简洁,装饰少;施工速度 快(9个月)。
评价:里程碑式的建筑,开创了建筑形式的新纪元。
实例二:埃菲尔铁塔 1889年巴黎世界博览会建筑。
巴黎圣心大教堂 罗马祖国祭坛
五、近代探索新建筑道路
▪ 理性主义探索——较为激进彻底的探新运动,从适应工 业化角度来强调新技术的运用,建筑艺术应反映新技术 应用:主要包括法国结构理性主义、德意志制造联盟、 芝加哥学派等。
▪ 浪漫主义探索——比较温和的探新道路,从简化古典, 从地方性、传统性(民族特色)和装饰、工艺角度进行 改进:包括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和草原学派等。
代表作: 法国:(罗马复兴)巴黎先贤祠、凯旋门。 美国:(罗马复兴)美国国会大厦、林肯纪念堂等。
(希腊复兴)宾西法尼亚银行。 德国:(希腊复兴)柏林勃兰登堡门、德国历史博物馆。 英国:(希腊复兴)不列颠博物馆、爱丁堡中学。
(罗马复兴不彻底)英格兰银行。
巴黎凯旋门
巴黎万神庙
美国国会大厦 柏林勃兰登堡门
▪ 市郊森林公园 ▪ 城市设置多个区中心
over 100 km of broad boulevards built 1851-70
2、田园城市(Garden City)
▪ 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E. Howard)1898年提出的理想城市规 划模式。 《明天——一条引向真正改革的和 平道路》(明日的田园城市)
▪ 法国建筑师加尼埃(Tony Garnier)1901年的工业城市 规划方案。 ▪ 功能分区;居住区与市中心紧连,与工业区保持距离; 整齐而简洁造型的钢混建筑;城市发展预留地。
4、线形城市(Linear City)
▪ 西班牙工程师马泰(Soria Mata)1882年提出的理想规 划模式。 ▪ 规划的基本指导思想是开敞而又秩序地线性增长。结果 是沿交通线带状伸展,既接近自然又具有便利的交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