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愿归盘谷序答案【《送李愿归盘谷序》阅读答案(附翻译)】
送李愿归盘谷序译文

送李愿归盘谷序译文“要是在草野之间过穷困的隐居生活,登高可以望远,一天到晚坐在茂盛的树林里悠然自得,用清澈的泉水把自己洗得很洁净。
从山上采来的,甘美可口;从水中钓到的,鲜嫩可食。
生活作息没有一定的时间,只要舒适就行。
与其当面听到赞誉之辞,不如背后不遭人毁谤;与其身体得到快乐,不如内心无所忧虑。
不受官车官服的束缚,也没有遭刀锯刑戮的危险,天下治乱不须知道,贬谪升迁一概不闻。
这是那些生不逢时的大丈夫所能做的,我就是这样做了。
江水又东径西陵峡译文长江水又流向东,流过西陵峡。
《宜都记》上说:“江水从黄牛滩向东流入西陵界到峡口有一百多里,山势和水的流向都很曲折纡回。
两岸高山重重地遮挡着江面,要不是中午或半夜,是看不到太阳和月亮的;岸上的绝壁有的高达千丈,壁上的石头的颜色和状态,有很多类似某种什么东西的形状。
林木高下茂密由冬到春四季都如此。
猿猴鸣叫的声音非常清厉凄婉,在山谷间回响着,清越不绝。
”(人们)所称的“三峡”,这就是其中之一。
袁山松说:“常常听说峡中的水流很快,书本记载以及口头传说都用登临此境令人恐惧相劝告,还没有人称赞山水美丽。
到我来实地登临这地方,一到那里,感到特别欣喜,才相信耳闻不如亲眼所见。
那层叠的山崖、秀丽的山峰,奇特的结构,异常的形状,确实很难用言辞来叙说。
山林里树木耸立,繁荣茂盛,竟在云气的外面。
抬头欣赏高山远树,俯身观看江中倒影,愈熟悉这风光愈感到美好。
留连了两晚,还没察觉忘了返回。
(我)亲眼看见亲身经历的,(还)没有过。
已从中高兴地欣赏到了这种奇特的景观,是山水有灵气,也该惊喜千古以来终于遇到知己了!”望海潮译文地理位置优越,东南形势重要,湖山优美的地方,三吴的都会,钱塘自古以来十分繁华。
如烟的柳树、彩绘的桥梁,挡风的帘子、翠绿的帐幕,房屋高高低低,大约有十万户人家。
高耸入云的大树环绕着沙堤,怒涛卷起霜雪一样白的浪花,天然的江河绵延无边。
市场上陈列着珠玉珍宝,家庭里充满着绫罗绸缎,争着夸赞生活的奢华。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送李愿归盘谷序韩愈太行之阳有盘谷。
盘谷之间,泉甘而土肥,草木丛茂,居民鲜少。
或曰:“谓其环两山之间,故曰盘。
”或曰:“是谷也,宅幽而势阻,隐者之所盘旋”友人李愿居之。
愿之言曰:“人之称大丈夫者,我知之矣。
利泽施于人,名声昭于时。
坐于庙朝进退百官而佐天子出令其在外则树旗旄罗弓失武夫前呵丛者塞途供给之人,各执其物,夹道而疾驰。
喜有赏,怒有刑。
才唆满前,道古今而誉盛德,入耳而不烦。
曲眉丰颊,清声而便体,秀外而惠中,飘轻裾,翳长袖,粉白黛绿者,列屋而闲居,妒宠而负恃,争妍而取怜。
大丈夫之遇知于天子,用力于当世者之所为也。
吾非恶此而逃之,是有命焉,不可幸而致也。
“穷居而野处,升高而望远,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
采于山,美可茹;钓于水,鲜可食。
起居无时,惟适之安。
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
车服不维,刀锯不加,理乱不知,黜陟不闻。
大丈夫不遇于时者之所为也,我则行之。
“伺候于公卿之门,奔走于形势之途,足将进而趑趄,口将言而嗫嚅。
处污秽而不羞,触刑辟而诛戮。
侥幸于万一,老死而后止者,其于为人贤不肖何如也?”昌黎韩愈,闻其言而壮之,与之酒而为之歌曰:“盘之中,维子之宫;盘之土,维子之稼;盘之泉,可濯可沿;盘之阻,谁争子所?窈而深,廓其有容;缭而曲,如往而复。
嗟盘之乐兮,乐且无央!虎豹远迹兮,蛟龙遁藏;鬼神守护兮,呵禁不祥;饮且食兮寿而康,无不足兮奚所望?膏吾车兮秣吾马,从子于盘兮,终吾生以徜徉。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隐者之.所盘旋不知东方之.既白B.秀外而.惠中扣舷而.歌之C.坐茂树以.终日火足以.明也D.乐且.无央不出,火且.尽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坐于庙朝/进退百官/而佐天子出令/其在外/则树旗旄/罗弓矢/武夫前/呵从者塞途B.坐于庙朝/进退百官/而佐天子出/令其在外/则树旗旄/罗弓矢/武夫前呵/从者塞途C.坐于庙朝/进退百官/而佐天子出令/其在外/则树旗旄/罗弓矢/武夫前呵/从者塞途/D.坐于庙朝/进退百官/而佐天子出/令其在外/则树旗旄/罗弓矢/武夫前/阿从者塞途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愿宣称自己回归盘谷,不是因为厌恶掌握了权力的大丈夫的所作所为而想逃避,而是这些都是命中注定,不能侥幸得到。
送李愿归盘谷序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最新)

送李愿归盘谷序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原文:送李愿归盘谷序唐代:韩愈太行之阳有盘谷。
盘谷之间,泉甘而土肥,草木丛茂,居民鲜少。
或曰:“谓其环两山之间,故曰‘盘’。
”或曰:“是谷也,宅幽而势阻,隐者之所盘旋。
”友人李愿居之。
愿之言曰:“人之称大丈夫者,我知之矣:利泽施于人,名声昭于时,坐于庙朝,进退百官,而佐天子出令;其在外,则树旗旄,罗弓矢,武夫前呵,从者塞途,供给之人,各执其物,夹道而疾驰。
喜有赏,怒有刑。
才畯满前,道古今而誉盛德,入耳而不烦。
曲眉丰颊,清声而便体,秀外而惠中,飘轻裾,翳长袖,粉白黛绿者,列屋而闲居,妒宠而负恃,争妍而取怜。
大丈夫之遇知于天子、用力于当世者之所为也。
吾非恶此而逃之,是有命焉,不可幸而致也。
穷居而野处,升高而望远,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
采于山,美可茹;钓于水,鲜可食。
起居无时,惟适之安。
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
车服不维,刀锯不加,理乱不知,黜陟不闻。
大丈夫不遇于时者之所为也,我则行之。
伺候于公卿之门,奔走于形势之途,足将进而趑趄,口将言而嗫嚅,处污秽而不羞,触刑辟而诛戮,侥幸于万一,老死而后止者,其于为人,贤不肖何如也?”昌黎韩愈闻其言而壮之,与之酒而为之歌曰:“盘之中,维子之宫;盘之土,维子之稼;盘之泉,可濯可沿;盘之阻,谁争子所?窈而深,廓其有容;缭而曲,如往而复。
嗟盘之乐兮,乐且无央;虎豹远迹兮,蛟龙遁藏;鬼神守护兮,呵禁不祥。
饮且食兮寿而康,无不足兮奚所望!膏吾车兮秣吾马,从子于盘兮,终吾生以徜徉!”译文:太行之阳有盘谷。
盘谷之间,泉甘而土肥,草木丛茂,居民鲜少。
或曰:“谓其环两山之间,故曰‘盘’。
”或曰:“是谷也,宅幽而势阻,隐者之所盘旋。
”友人李愿居之。
太行山的南面有个(山谷叫)盘谷。
盘谷那地方,泉水甘甜,土地肥沃,草木繁茂,居民很少。
有人说:“因为盘谷盘绕在两山之间,所以名叫‘盘’。
”也有人说:“这个山谷位置幽僻而地势险阻,是隐者所盘旋的地方(所以叫‘盘’。
送李愿归盘谷序翻译【唐】韩愈

愈尝从事于汴、徐二 府,屡道于两府间,亲祭 于其所谓双庙者。其老
人往往说巡、远时事,云:
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也,
贺兰嫉巡、远之声威功绩出 己上,不肯出师救。爱霁云 之勇且壮,不听其语,强留
之,具食与乐,延霁云坐。
霁云慷慨语曰:「云来时, 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 虽欲独食,义不忍;虽食, 且不下咽。」
以巡初尝得临涣县尉,好
学,无所不读。籍时尚小,
粗问巡、远事,不能细也。
云:『巡长七尺余,须髯若 神。尝见嵩读汉书,谓嵩曰: 「何为久读此?」嵩曰: 「未熟也。」巡曰:「吾于 书读不过三遍,终身不忘
也。」因诵嵩所读书,尽卷,
不错一字。
通“尝”
由于张巡的缘故,当初曾当 上了临涣县的县尉
没能详细了解
(背)完一卷
即牵去,将斩之。又降霁云, 云未应,巡呼云曰:『南八, 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
于是 射入
用来 标志
指着(佛塔)告诉我
使动用法
云笑曰:『欲将 以有为也;公有言,
云敢不死?』即不 屈。」 。
(我)原想将来要有所作为
张籍曰:「有于嵩者,
少依于巡。及巡起事,嵩常
在围中。籍大历中于和州乌 江县见嵩,嵩时年六十余矣。
嵩无子。」张籍云。
死于毫州、宋州一带
霸占 打官司
第4、5段 描写英雄轶事
A、写南霁云乞师和就义。 【衬托 (正衬、反 衬)】
a、乞师一节,把南霁云放在贺兰进明嫉妒张巡、许远的功绩, 而又企图强留霁云的尖锐矛盾环境中,展示人物的性格。南霁云 由不忍独食到断指、射塔,其言语行为被矛盾一步步推向前进, 而他忠义、慷慨、愤激的表现也越来越震撼人心。
理乱不知,黜陟不闻。大丈夫不遇 如背后不受诋毁;与其
《古文观止·送李愿归盘谷序》译文与赏析

《古文观止·送李愿归盘谷序》译文与赏析送李愿归盘谷序送李愿归盘谷序唐·韩愈【题解】这是韩愈写给友人李愿的一篇赠序。
韩愈长期以来没有得到朝廷的重用,即使积极奔走也无济于事。
他在送李愿回盘谷隐居之时写下这篇文章,借以倾吐他的不平之气,并表达了他羡慕友人隐居生活的思想感情。
进而对声势显赫、穷奢极欲的达官贵人作了辛辣的讽刺,对退隐山林的高洁之士给予由衷的赞美。
【原文】太行之阳有盘谷。
盘谷之间,泉甘而土肥,草木丛茂,居民鲜少。
或曰:谓其环两山之间,故曰盘。
或曰:是谷也,宅幽而势阻,隐者之所盘旋。
友人李愿居之。
【译文】太行山的南面有一个盘谷。
盘谷里面,泉水甜美而土地肥沃,草木茂盛,人烟稀少。
有人说:因为山谷环绕在两座山之间,所以称作盘谷。
也有人说,这个山谷,处于幽静而险阻的地方,是隐士们盘旋留恋的地方。
我的朋友李愿就住在这个地方。
【原文】愿之言曰:“人之称大丈夫者,我知之矣。
利泽施于人,名声昭于时。
坐于庙朝,进退百官,而佐天子出令。
其在外,则树旗旄[24],罗弓矢,武夫前呵,从者塞途,供给之人,各执其物,夹道而疾驰。
【注释】[24]旗旄(máo):古代大臣出使,大将出征,皇帝赐旗,旗上系旄牛尾或鸟羽,作为有指挥权的标志。
【译文】李愿说:“被人们称作大丈夫的人,我是了解的。
他们施恩泽给别人,他们的名望声誉显赫传播于当世。
他们在朝廷上参与政事,手握百官升降的大权,辅佐天子发号施令。
他们出外时,树立旗帜,陈设弓箭,武夫在前面吆喝开道,侍从的人挤满了道路,负责供给的仆役各自拿着物品,在道路两旁飞快地奔跑。
【原文】喜有赏、怒有刑,才俊满前,道古今而誉盛德,入耳而不烦。
曲眉丰颊,清声而便体[25],秀外而惠中,飘轻裾[26],翳长袖,粉白黛绿者[27],列屋而闲居。
妒宠而负恃,争妍而取怜。
大丈夫之遇知于天子、用力于当世者之所为也。
吾非恶此而逃之,是有命焉,不可幸而致也。
【注释】[25]便体:体态轻盈。
送李愿归盘谷序原文翻译及赏析[五篇材料]
![送李愿归盘谷序原文翻译及赏析[五篇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f5d8dbca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25.png)
送李愿归盘谷序原文翻译及赏析[五篇材料]第一篇:送李愿归盘谷序原文翻译及赏析送李愿归盘谷序原文翻译及赏析送李愿归盘谷序原文翻译及赏析1送李愿归盘谷序作者:韩愈朝代:南北朝太行之阳有盘谷。
盘谷之间,泉甘而土肥,草木丛茂,居民鲜少。
或曰:“谓其环两山之间,故曰‘盘’。
”或曰:“是谷也,宅幽而势阻,隐者之所盘旋。
”友人李愿居之。
愿之言曰:“人之称大丈夫者,我知之矣:利泽施于人,名声昭于时,坐于庙朝,进退百官,而佐天子出令;其在外,则树旗旄,罗弓矢,武夫前呵,从者塞途,供给之人,各执其物,夹道而疾驰。
喜有赏,怒有刑。
才畯满前,道古今而誉盛德,入耳而不烦。
曲眉丰颊,清声而便体,秀外而惠中,飘轻裾,翳长袖,粉白黛绿者,列屋而闲居,妒宠而负恃,争妍而取怜。
大丈夫之遇知于天子、用力于当世者之所为也。
吾非恶此而逃之,是有命焉,不可幸而致也。
穷居而野处,升高而望远,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
采于山,美可茹;钓于水,鲜可食。
起居无时,惟适之安。
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
车服不维,刀锯不加,理乱不知,黜陟不闻。
大丈夫不遇于时者之所为也,我则行之。
伺候于公卿之门,奔走于形势之途,足将进而趑趄,口将言而嗫嚅,处污秽而不羞,触刑辟而诛戮,侥幸于万一,老死而后止者,其于为人,贤不肖何如也?”昌黎韩愈闻其言而壮之,与之酒而为之歌曰:“盘之中,维子之宫;盘之土,维子之稼;盘之泉,可濯可沿;盘之阻,谁争子所?窈而深,廓其有容;缭而曲,如往而复。
嗟盘之乐兮,乐且无央;虎豹远迹兮,蛟龙遁藏;鬼神守护兮,呵禁不祥。
饮且食兮寿而康,无不足兮奚所望!膏吾车兮秣吾马,从子于盘兮,终吾生以徜徉!”译文一:太行山的南面有个盘谷。
盘谷中间,泉水甘甜,土地肥沃,草木繁茂,人烟稀少。
有人说:“因为这山谷环绕在两山之间,所以称作‘盘’。
”也有人说:“这个山谷,位置幽僻而地势阻塞,是隐者盘桓逗留的地方。
”我的朋友李愿就住在这里。
送李愿归盘谷序-《送李愿归盘谷序》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送李愿归盘谷序|《送李愿归盘谷序》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送李愿归盘谷序》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写给友人李愿的一篇赠序。
韩愈长期以来没有得到朝廷的重用,他在送李愿回盘谷隐居之时写下这篇文章,借以倾吐他的不平之气,并表达他艳羡友人隐居生活的思想感情。
送李愿归盘谷序韩愈太行之阳有盘谷。
盘谷之间,泉甘而土肥,草木丛茂,居民鲜少。
或曰:“谓其环两山之间,故曰盘。
”或曰:“是谷也,宅幽而势阻,隐者之所回旋。
”友人李愿居之。
愿之言曰:人之称大丈夫者,我知之矣:利泽施于人,名声昭于时。
坐于庙朝,进退百官,而佐天子出令;其在外,则树旗旄,罗弓矢,武夫前呵,从者塞途,供应之人,各执其物,夹道前奔驰。
喜有赏,怒有刑。
才畯满前,道古今而誉盛德,入耳而不烦。
曲眉丰颊,清声而便体,秀外而惠中,飘轻裾,翳长袖,粉白黛绿者,列屋而闲居。
妒宠而负恃,争妍而取怜。
大丈夫之遇知于天子、用力于当世者之所为也。
吾非恶此而逃之,是有命焉,不行幸而致也。
穷居而野处,上升而望远,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
采于山,美可茹;钓于水,鲜可食。
起居无时,惟适之安。
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
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
车服不维,刀锯不加,理乱不知,黜陟不闻。
大丈夫不遇于时者之所为也,我则行之。
服侍于公卿之门,奔跑于形势之途,足将进而趑趄,口将言而嗫嚅,处污秽而不羞,触刑辟而诛戮,侥幸于万一,老死而后止者,其于为人贤不肖何如也?”昌黎韩愈闻其言而壮之,与之酒而为之歌曰:“盘之中,维子之宫;盘之土,维子之稼;盘之泉,可濯可沿;盘之阻,谁争子所?窈而深,廓其有容;缭而曲,如往而复。
嗟盘之乐兮,乐且无央;虎豹远迹兮,蛟龙遁藏;鬼神守护兮,呵禁不祥。
饮且食兮寿而康,无不足兮奚所望!膏吾车兮秣吾马,从子于盘兮,终吾生以徜徉!”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含义(4分)。
(1)隐者之所回旋()(2)坐于庙朝,进退百官()(3)服侍于公卿之门()(4)足将进而趑趄()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2分)A.①其于为人贤不肖何如也②吾其无意于人世矣B.①孰若无毁于其后②师不必贤于弟子C.①濯清泉以自洁②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D.①道古今而誉盛德②图穷而匕见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2分)A.昌黎韩愈闻其言而壮之 B.与之酒而为之歌C.膏吾车兮秣吾马 D.草木丛茂,居民鲜少4.用一个词概括对“人之称大丈夫者”的态度。
送李愿归盘谷序原文、翻译及赏析

送李愿归盘谷序原文、翻译及赏析《送李愿归盘谷序》译文太行山的南面有个(山谷叫)盘谷。
盘谷那地方,泉水甘甜,土地肥沃,草木繁茂,居民很少。
有人说:“因为盘谷盘绕在两山之间,所以名叫'盘’。
”也有人说:“这个山谷位置幽僻而地势险阻,是隐者所盘旋的地方(所以叫'盘’。
)”我的朋友李愿住在这里。
李愿说:“人被称为大丈夫的情况,我知道了。
一种情况是:他们把利益恩惠施给别人,名声显扬于当世,在朝廷上参与政事,任免百官,辅佐皇帝发号施令。
在朝廷外,就树起旗帜,陈设弓箭,卫兵在前喝道,侍从塞满道路,仆役们拿着他所需物品,夹道奔驰。
(他)高兴起来就随意赏赐,发起怒来就任意处罚。
才能出众的人聚集他的跟前,说古道今赞誉他的大德,他听入耳中而不厌烦。
(他的家妓)眉毛弯曲,面颊丰满,声音清脆,体态轻盈,外貌秀丽,内心聪慧,(跳起舞来)轻薄的衣襟飘然而动,长长的衣袖遮掩面容。
(他的)白粉搽脸,青黛画眉的姬妾,在排列的房屋中清闲地住着,自恃美丽,妒忌别的姬妾得宠;争着比美,求取他的怜爱。
(这就是)被天子宠遇赏识掌握了当代权力的大丈夫的所作所为。
我并非讨厌这些而躲避这种情况,这是命中注定的,是不能侥幸得到的。
另一种情况是:他居住在穷荒山野的地方,可以登高望远,可以整日坐在繁茂的树下,可以用清泉洗涤以自我洁净。
从山上采来的水果,甜美可食:从水中钓来的鱼虾,鲜嫩可口。
作息没有定时,只求安定舒适。
与其当面受到称赞,哪里比得上背后不受毁谤;与其身体受到享乐,哪里比得上心中没有忧虑。
不受官职的约束,也不受刑罚的惩处。
既不了解国家的治乱,也不打听官吏的升降。
(这就是)不被时代赏识的大丈夫的所作所为,我就去做这样的事。
还有一种人,他在达官显贵的门下侍候,在通往权势的路上奔走,想举脚走路又不敢走,想开口说话又不敢说,处于污浊卑下的地位而不觉得羞耻,触犯了刑法就要被诛杀,希望有获得成功的万分之一的机会,直到老死而后停止(追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送李愿归盘谷序答案【《送李愿归盘谷序》
阅读答案(附翻译)】
送李愿归盘谷序阅读答案(附翻译)送李愿归盘谷序韩愈太行之阳有盘谷。
盘谷之间,泉甘而土肥,草木丛茂,居民鲜少。
或曰“谓其环两山之间,故曰‘盘’。
”或曰“是谷也,宅幽而势阻,隐者之所盘旋。
”友人李愿居之。
愿之言曰“人之称大丈夫者,我知之矣利泽施于人,名声昭于时,坐于庙朝,进退百官,而佐天子出令;
其在外,则树旗旄,罗弓矢,武夫前呵,从者塞途,供给之人,各执其物,夹道而疾驰。
喜有赏,怒有刑。
才畯满前,道古今而誉盛德,入耳而不烦。
曲眉丰颊,清声而便体,秀外而惠中,飘轻裾,翳长袖,粉白黛绿者,列屋而闲居,妒宠而负恃,争妍而取怜。
大丈夫之遇知于天子、用力于当世者之所为也。
吾非恶此而逃之,是有命焉,不可幸而致也。
穷居而野处升高而望远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采于山美可茹钓于水鲜可食。
起居无时,惟适之安。
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
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
车服不维,刀锯不加,理乱不知,黜陟不闻。
大丈夫不遇于时者之所为也,我则行之。
“伺候于公卿之门,奔走于形势之途,足将进而趑趄,口将言而
嗫嚅,处污秽而不羞,触刑辟而诛戮,侥幸于万一,老死而后止者,其于为人,贤不肖何如也”昌黎韩愈闻其言而壮之,与之酒而为之歌曰“盘之中,维子之宫;
盘之土,维子之稼;
盘之泉,可濯可沿;
盘之阻,谁争子所窈而深,廓其有容;
缭而曲,如往而复。
嗟盘之乐兮,乐且无央;
虎豹远迹兮,蛟龙遁藏;
鬼神守护兮,呵禁不祥。
饮且食兮寿而康,无不足兮奚所望膏吾车兮秣吾马,从子于盘兮,终吾生以徜徉”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谷也,宅幽而势阻宅房屋 B.才畯满前,道古今而誉盛德畯通“俊” C.曲眉丰颊,清声而便体便安逸 D.嗟盘之乐兮,乐且无央央完、尽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A.吾非恶此而逃之蚓无爪牙之利 B.其在外,则树旗旄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C.坐于庙朝,进退百官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D.泉甘而土肥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7.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穷居而野 /处升高而望 /远坐茂树以终 /日濯清泉以自洁 /采于山美可茹 /钓于水鲜可食B.穷居而野 /处升高而望远 /坐茂树以终日 /濯清泉以自洁 /采于山 /美可茹 /钓于水 /鲜可食 C.穷居而野处 /升高而望远 /坐茂树以终日 /濯清泉以自洁 /采于山 /美可茹 /钓于水 /鲜可食 D.穷居而野处 /升高而望 /远坐茂树以终 /日濯清泉以自洁 /采于山美可
茹 /钓于水 /鲜可食 8.作者借李愿之口描绘了哪三种人对这三种人作者持什么态度( 4 分) 9.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10 分)( 1)大丈夫之遇知于天子、用力于当世者之所为也。
( 3 分)( 2)车服不维,刀锯不加,理乱不知,黜陟不闻。
( 4 分)( 3)昌黎韩愈闻其言而壮之,与之酒而为之歌。
( 3 分)参考答案 5. A( A.“宅”应为“位置”) 6. B( B.都是代词,他。
A.代词;
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C.介词,在;
介词,被。
D.连词,表并列;
连词,表修饰。
) 7. C 8.作者借李愿之口描述了三种人“遇知于天子”者、“不遇于时”者、“伺候于公卿”者。
作者借李愿之口,对第一种人和第三种人均持批判态度,对第二种人持赞赏态度。
9.( 1)这就是受到皇帝的知遇,掌握了很大权力的大丈夫的所作所为啊( 2)既不受官职的约束,也不受刑罚的惩处,既不问天下的治乱,也不管官吏的升降。
( 3)昌黎韩愈听了李愿的话,称赞他讲得有气魄。
给他斟上酒,并为他作一首歌。
译文太行山的南面有个盘谷。
盘谷中间,泉水甘甜,土地肥沃,草木繁茂,人烟稀少。
有人说“因为这山谷环绕在两山之间,所以称作‘盘’。
”也有人说“这个山谷,位置幽僻而地势阻塞,是隐者盘
桓逗留的地方。
”我的朋友李愿就住在这里。
李愿说“人们称为大丈夫的人,我是了解的。
他们把利益恩惠施给别人,名声显扬于当世,在朝廷上参与政事,任免百官,辅佐皇帝发号施令。
他们到了朝廷外面,便树起旗帜,陈设弓箭,武夫在前面呼喝,侍从塞满道路,负责供给的仆役各自拿着物品,在路的两边飞快奔跑。
他们高兴时就随意赏赐,发怒时就任情处罚。
他们跟前聚集着很多才能出众的人,论古说今,赞扬他们的美德,这些话叫人听在耳中而不感到厌烦。
那些眉毛弯弯,面颊丰腴,声音清脆,体态美好,外貌秀丽,资质聪慧,起舞时轻薄的衣襟飘然而动,长长的衣袖遮掩面容,白粉搽脸,青黛画眉的女子,在一排排后房中清闲地住着,自恃貌美,忌妒别的姬妾得到宠爱;
争着比美,一心要获取主人的怜爱。
这就是受到皇帝的知遇,掌握了很大权力的大丈夫的所作所为啊我并非厌恶这些而躲开的,只是命中注定而不能侥幸得到啊“穷困家居,住在山野,登上高处眺望远方,在繁茂的树下整日悠然静坐,在清澈的泉水里洗涤,保持自身的洁净。
从山上采来的果子,甜美可食;
从水中钓来的鱼虾,鲜嫩可口。
日常作息没有定时,只要感到舒适就安于如此。
与其当面受到赞誉,不如背后不受诋毁;
与其肉体享受安乐,不如心中没有忧虑。
既不受官职的约束,也不受刑罚的惩处;
既不问天下的治乱,也不管官吏的升降。
这些都是遭遇不好、不行时不得志的人的所作所为,我就这样去做。
“侍候在达官贵人的门下,在通往地位权势的路上奔走,想要举脚进门却行止不定,想要开口说话却欲言无声。
处于污浊低下的地位而不知羞耻,触犯了刑法而受到诛杀。
希冀着获得非分名利的微弱机会,直到老死才罢休。
这样的人在为人方面究竟是好呢还是不好啊”昌黎韩愈听了李愿的话,称赞他讲得有气魄。
给他斟上酒,并为他作一首歌“盘谷之中,是你的房屋。
盘谷的土地,可以播种五谷。
盘谷的泉水,可以用来洗涤,可以沿着它去散步。
盘谷地势险要,谁会来争夺你的住所谷中幽远深邃,天地广阔足以容身;
山谷回环曲折,象是走了过去,却又回到了原处。
啊盘谷中的快乐啊,快乐无穷。
虎豹远离这儿啊,蛟龙逃避躲藏。
鬼神守卫保护啊,呵斥禁绝不祥。
有吃有喝啊长寿而健康,没有不满足的事啊,还有什么奢望用油抹我的车轴啊,用粮草喂我的马,随着你到盘谷啊,终生在那里优游徜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