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堂的调查问卷
大学生第二课堂学分获得情况调查分析与思考

大学生第二课堂学分获得情况调查分析与思考1. 引言1.1 研究背景大学生第二课堂学分获得情况调查分析与思考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大学教育的普及,大学生们在课堂学习之外也开始重视第二课堂的学习和体验。
第二课堂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大学生第二课堂学分的获得情况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目前,大学生第二课堂学分的获得情况在不同高校存在一定的差异,一些学校对于第二课堂学分的认定标准并不明确,导致一些学生在获得学分方面存在困难。
一些学生可能因为对第二课堂的重视程度不同而导致学分获得的不均衡情况,这也给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带来一定的困扰。
我们有必要对大学生第二课堂学分的获得情况进行深入调查分析,以了解学生们在第二课堂学习中的表现,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从而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个人发展的完善。
1.2 研究目的大学生第二课堂学分获得情况调查旨在通过对大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情况的调查分析,探讨大学生第二课堂学分获得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以促进大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和有效性。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希望揭示大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动机、选择和获得学分的情况,分析学生在第二课堂学习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和困难,为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第二课堂学分获得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对比和分析不同类型高校、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大学生的情况,为开展更有针对性的第二课堂学分获得政策制定提供理论支持,推动第二课堂建设和学分获得工作的持续改进与提升。
1.3 研究意义大学生第二课堂学分获得情况调查分析与思考引言研究背景:大学生第二课堂是大学生在校园内进行社会实践、文体活动、科技创新等综合性实践活动的重要平台,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当前教育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大学生第二课堂的学分认定和获得情况成为教育界和社会关注的焦点。
研究目的:本研究将对大学生第二课堂学分获得情况进行系统调查和分析,旨在了解当前大学生第二课堂的发展现状、认定标准和学分获取情况,为完善大学生第二课堂制度提供参考依据。
2018学年第二课堂素质拓展课程院级(学生社团)

学年“第二课堂”素质拓展课程院级(学生社团)规划表序号学院社团项目名称活动模块项目主要内容认证学分指导老师举办时间文学院秘书学、江淮秘书社“国际秘书节”系列活动以专业为依托,举办秘书文化主题宣讲、秘书公文写作、秘书职场情景剧大赛、应用技能大赛、《秘书窗》杂志征文等活动Ⅲ类叶文举周青松月月汉语国际教育、汉语桥协“教你读懂中国”系列活动举办汉语知识、双语教学技能比赛,由专业课老师和外教老师进行评比,第九届“魅力中华”汉文化推广之中外联谊会、汉语角Ⅲ类潘晓军汪红艳赵静月月汉语言文学(师范、非师范)、“带你玩转汉语言”系列活动举办汉字听写大赛、成语听写大赛、中华诗词大会、原创作品大赛、“徽风皖韵”培训班、“红色中国年”新年街道活动等活动Ⅲ类饶宏泉项念东徐雅萍月月戏剧与影视文学、太阳话剧“戏中求真光影同行” 系列活动“剧风行动”话剧汇演、戏剧知识竞赛、剧本创作大赛、影评、心理剧、课本剧、情景剧大赛等活动Ⅲ类张华李维岩月月五四爱心学校社区爱心支教爱心支教每小时学分吴青山月月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会时政党史知识竞赛通过知识竞答的形式,提高我校学生学习党史和关注时政的意识,提升我校学生党史知识水平。
Ⅱ类姚宏志月时政开讲参与者通过参加时政知识讲座,并展示自己观看后的感受和认识,更好地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历程,学习和了解时事。
Ⅲ类牛菲全年序号学院社团项目名称活动模块项目主要内容认证学分指导老师举办时间1 / 14序号学院社团项目名称活动模块项目主要内容认证学分指导老师举办时间马克思主义学院爱智哲学社哲学沙龙通过哲学讲堂和交流的形式为哲学爱好者搭建学习平台,加强哲学爱好者间的交流,提升哲学知识水平。
Ⅲ类戴兆国全年国学故事汇将国学文化以故事的形式展现出来,从故事中把握国学的广博与精深,体悟国学中的真善美。
Ⅱ类郭淑新月上旬德育研究会丙辉漫谈邀请路丙辉老师和优秀学生围绕相关话题以讲座的形式展开,解答学生在学习以及生活中的困惑。
管理学第二课堂·身边管理问题解决方案设计

管理学第二课堂·身边管理问题解决方案设计管理学课题实践报告——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教学楼公厕资源性别配置失衡问题产生原因与改进措施探究课程教师:邢以群学习小组:第五小组五陵豪气组组员:蒋理慧周子芥姜嫣娜唐之初李宜辰潘吉良2016年6月目录一、选题表 (3)二、课题研究计划 (5)三、课题研究总结 (10)四、论文 (17)五、附录 (33)附录一. 模型 (33)附录二.预调研记录表 (44)附录三.调查问卷 (46)附录四. 调查问卷数据汇总及初级分析.. 50附录五. 访谈及记录 (56)附录六.关于改进建议的示意图 (60)附录七.参考文献 (61)一、选题表身边管理问题解决方案设计选题表二、课题研究计划第五小组课题调研方案——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教学楼公厕资源性别配置失衡问题产生原因及改进措施研究(一)调研背景根据日常观察,我们小组成员发现教学楼厕所存在性别配置失调的情况,总是出现女厕排长队而男厕空荡荡的现象。
这一方面是因为课间休息时间短(小课间5分钟,大课间15分钟),女生平均上厕所用时长;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男女厕所的设置本身存在比例失衡的问题。
厕所问题有关同学的身体健康问题,而且会影响到课堂活动,上课期间的进进出出影响老师的讲课质量,也影响其他同学的听课效率。
决策的正确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决策时所依据的信息量大小,“多方案抉择”是科学决策的重要原则。
对现有教学楼公厕设置合理性的研究是一个对教学楼公厕使用情况的调查,一方面可用于检验目前的公厕设计是否合理,另一方面,调研过程中收集的信息可为西区建设中教学楼公厕设计所用,改进措施可作为决策时的一个备选方案。
高校公厕作为高校基础公共设施,影响使用者(主体为学生)对高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男女平权运动的开展使得社会越来越重视女性等弱势群体权益的保护,广州等地出现的女生占领男厕的“行为艺术”表明对公厕资源性别配置设置合理性的呼唤是促进男女平等的体现。
教研组第二课堂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部门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丰富教师的课余生活,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教研组决定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教师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增强团队凝聚力,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拓宽知识面,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2. 增强教师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促进团队合作,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3. 培养教师的兴趣爱好,丰富教师的课余生活,提高教师的生活质量。
4. 增强学校的文化底蕴,提升学校的整体形象。
三、活动内容1. 教师专业技能培训(1)主题:教育教学理念与方法内容:邀请教育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分享教育教学的新理念、新方法,帮助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2)主题: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内容:组织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培训,学习如何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2. 教师兴趣小组活动(1)主题:文学创作内容:组织教师进行文学创作培训,鼓励教师用文字记录教育生涯中的点滴感悟,提升教师的文学素养。
(2)主题:音乐欣赏与演唱内容:邀请音乐专家进行讲座,组织教师进行合唱、独唱等活动,丰富教师的课余生活。
(3)主题:摄影技巧与创作内容:邀请摄影专家进行讲座,组织教师进行摄影技巧培训,鼓励教师用镜头捕捉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3. 教师团队建设活动(1)主题:拓展训练内容:组织教师参加拓展训练,通过团队合作游戏,增强教师之间的信任与默契,提高团队凝聚力。
(2)主题:读书分享会内容:定期举办读书分享会,教师们交流阅读心得,共同提升文化素养。
(3)主题:教师节庆祝活动内容:在教师节期间,举办庆祝活动,表彰优秀教师,增进教师之间的感情。
四、活动时间与地点1. 活动时间:每月一次,每次活动时间为2-3小时。
2. 活动地点:学校多功能厅、图书馆、教室等。
五、活动组织与实施1. 成立活动筹备小组,负责活动的策划、组织与实施。
关于我院学生第二课堂活动情况的调查及思想教育工作建议

关于我院学生第二课堂活动情况的调查及思想教育工作建议引言第二课堂活动是学生课余时间自主选择并参与的校园文化活动,是学校思想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有机载体,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我院对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就思想教育工作提出了建议,以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第二课堂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全面成才。
一、学生第二课堂活动情况调查我们对我院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主要内容包括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情况、参与活动的动机和目的、对第二课堂活动的评价等。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意识到第二课堂活动对他们的成长发展具有积极影响,愿意积极参与各种类型的第二课堂活动。
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对第二课堂活动存在认识上的偏差,认为第二课堂活动影响学业,很少主动参与。
二、第二课堂活动思想教育工作建议基于以上调查结果,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对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思想教育工作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第二课堂活动宣传教育学校应加强对第二课堂活动的宣传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第二课堂观念,充分认识到第二课堂活动对他们的成长发展的积极影响。
学校可以通过班级、学生会、宣传栏等形式,向学生普及第二课堂活动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2.丰富第二课堂活动内容学校应结合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丰富第二课堂活动的内容,开设多样化的活动项目。
除了体育、文艺、科技等传统项目外,还可以增加创业、社会实践、公益活动等项目,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
3.提供第二课堂活动的实践机会学校应积极为学生提供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实践机会,鼓励学生自主申报、组织和开展活动。
学校可以设立第二课堂活动项目申报制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团、组织各类文化艺术、体育活动,提高他们的组织能力和实践能力。
4.加强对第二课堂活动的指导和管理学校应加强对第二课堂活动的指导和管理,制定完善的活动评选机制,建立健全的第二课堂活动档案,及时总结和宣传优秀活动案例,激励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
书院制下大学生第二课堂参与度提升路径

书院制下大学生第二课堂参与度提升路径发布时间:2022-04-26T05:27:08.442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2年1月第1期作者:薛允张小帆陈伟燊[导读] 推进高校第二课堂建设,是构建“三全育人”工作新格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一环薛允张小帆陈伟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摘要:推进高校第二课堂建设,是构建“三全育人”工作新格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一环。
书院制改革为高校第二课堂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和管理模式。
通过对X大学书院第二课堂个案研究,探究当前大学生第二课参与度现状以及提升大学生第二课堂参与度路径,为高校真正发挥书院制下第二课堂育人优势提供抓手,从而进一步提升高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书院制;第二课堂参与度;路径一、引言在2018年10月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
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在新时代更应扛起立德树人的大旗,积极探求真正符合教育规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改革实践之路。
开展全人教育,提高人才素质,适应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新形势与新任务。
在此背景下,高校第二课堂凭借自身的灵活性、实践性等特点,促进学生对第一课堂中掌握的知识进行深度理解与运用,成为第一课堂的重要拓展与补充。
已经有研究表明,第二课堂对“大学生创新意识的激发、潜在能力的培养以及良好人格的塑造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1]。
近年来兴起的现代大学书院则为高校第二课堂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和管理模式。
二、书院制下大学生第二课堂参与度现状本研究参照华东师范大学孔企平教授对学生参与度的划分,将第二课堂参与度定义为:学生在第二课堂学习过程中的外显的行为参与、以行为为载体的认知参与与情感参与的质与量的统一。
同时依托学习投入理论,制作《本科生第二课堂参与度调查问卷》,随机向X大学书院学生发放200份问卷,共收回195份。
关于第二课堂建设的调查分析

关于第二课堂建设的调查分析【摘要】本文主要围绕第二课堂建设展开调查分析,通过探讨第二课堂的定义和特点,调查方法和样本选择,以及调查结果分析等内容,深入分析了第二课堂建设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关建议和改进建议。
在结论部分对调查结果进行总结,展望未来发展,并得出结论。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第二课堂建设的现状与存在问题,为未来的第二课堂建设提供参考和改进方向。
【关键词】第二课堂建设、调查分析、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定义、特点、调查方法、样本选择、结果分析、影响因素、建议、改进建议、调查总结、展望未来、结论。
1. 引言1.1 研究背景第二课堂是指学生在学习课程之外参与的各种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
随着教育观念的更新和社会需求的变化,第二课堂建设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只是被动接受知识,而第二课堂则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社会交往机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研究第二课堂建设的现状和问题,深入探讨第二课堂对学生发展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第二课堂建设已经成为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许多学校和教育机构纷纷开展各类第二课堂活动,以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拓展学生的视野和能力。
在实践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和挑战,比如活动质量参差不齐,资源分配不均等,这些问题影响了第二课堂建设的效果和成效。
对第二课堂建设进行调查与分析,找出问题所在,提出解决方案,将有助于促进第二课堂建设的健康发展,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第二课堂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更好地促进第二课堂的发展和提升其教育效果。
通过本次调查分析,旨在为相关教育管理者和决策者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为进一步推动第二课堂建设提供参考和建议。
通过研究第二课堂的发展状况和影响因素,有助于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和更丰富的学习资源,促进学生成长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互联网+”时代“第二课堂”评价机制与评价方法的研究及应用

“互联网+”时代“第二课堂”评价机制与评价方法的研究及应用一、“第二课堂”评价机制的研究1. 现状分析“第二课堂”评价机制是指对学生在课外参与各种活动的表现进行评价的一种机制。
目前,国内外针对“第二课堂”评价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评价内容、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等方面。
2. 问题分析虽然“第二课堂”评价机制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评价内容过于单一,主要侧重于学生参与活动的数量和频率,忽视了学生参与活动的深度和质量。
二是评价方法相对滞后,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口头评价等传统方法,缺乏科学性和客观性。
三是评价标准不够清晰,学校和教师对于不同类型的活动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导致评价结果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
3. 改进思路针对以上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一是在评价内容上,应该注重学生参与活动的深度和质量,引入学习成果和社会影响等因素;二是在评价方法上,可以结合互联网+技术,采用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工具,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和客观性;三是在评价标准上,可以制定不同类型的活动的评价标准,以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1. 现状分析目前,“第二课堂”评价方法主要包括问卷调查、口头评价、学生自评和教师评价等。
虽然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学生的参与情况,但存在主观性大、数据不全面等问题。
2. 问题分析现有的评价方法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问卷调查存在着回收率低、数据真实性不高等问题,无法全面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参与情况;二是口头评价和学生自评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大,不够客观和科学;三是教师评价存在着评价标准不一、评价偏见等问题,导致评价结果的不确定性。
1. 现状分析目前,“第二课堂”评价机制与评价方法在一些高校和学校已经开始试行,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评价结果不确定、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等方面。
3. 改进思路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改进思路:一是加强对学生参与活动的引导和监督,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严格执行评价标准和评价流程,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三是加强对学生参与活动的宣传和引导,提高学生对于“第二课堂”活动的认可度和信任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粤北地区中学生第二课堂开展现状调查
您好!此问卷用于调查现今粤北地区开展中学生第二课堂的实际情况,问卷共设有22道选择题,请您按题目要求在合适的选项下打勾。
非常感谢您的合作!
1.你是几年级的学生?
A 初一
B 初二
C 初三
2.你的性别是?
A男 B女
3.你的业余兴趣爱好是什么?(可多选)
A体育活动 B艺术 C学习、看书 D无
4. 你所在的学校有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吗?
A 有
B 没有
5.你曾经参加过“第二课堂”活动吗?
A经常参加B偶尔参加 C很少去D从来不参加
6参加第二课堂需要交钱吗?
A都需要 B需要用到教材资料的才要交 C都不需要
7.你参加“第二课堂”活动时,抱着怎样的心态?
A同学去,跟着去B既然去了就看看怎样吧 C我很认真
8.你希望能从“第二课堂”里得到什么东西?
A培养兴趣,开拓视野
B对升学有帮助
C没想过
D其他
9.你对学校目前所开展的“第二课堂”活动满意吗?
A.满意,能学到很多东西
B.一般般,和上其他课无异
C.不满意,基本上学不到什么东西
10.你觉得学校的第二课堂的数量怎么样?
A.希望能够多开展一些“第二课堂”
B.学校的“第二课堂”已经够了
C.希望能够少一些“第二课堂”
D.没想过
11.你父母对你参加“第二课堂”的活动有什么态度?
A支持,鼓励参与
B不支持,但还是尊重你的意愿
C坚决不支持,觉得对学业没有帮助
D无所谓
12.你认为“第二课堂”该如何开展?
A.听老师的
B.听学生的,老师在旁指导
C.让学生自由把握
13.学校有没有专门的教师是负责指导第二课堂的?
A有 B 都是其他的科任老师担任 C 都是由班主任负责
14.你觉得老师开展“第二课堂”的效果如何?
A.课堂气氛活跃,能学到很多东西
B.很好玩,但学不到什么东西
C.能学到东西,但课堂气氛沉闷
D.无聊,学不到东西
15.你觉得参加第二课堂对你自身的能力发展有没有帮助?A有很大帮助 B 有点帮助 C 没有帮助
16.你所在的学校开展的第二课堂活动有哪些?(多选题)
A 棋类
B 美术
C 体育
D 普通话
E 其他
17.一周有多少课时是用于开展第二课堂的?
A 一个课时
B 两个课时
C 三个课时
D 没有
18一般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地点是在哪?
A课室 B 操场 C 实验室之类的地方 D 校外
19.老师会不会占用第二课堂的时间来上其他的课?
A 会
B 不会
20.你喜欢上第二课堂吗?
A非常喜欢 B 喜欢 C一般 D 不喜欢
21.你认为上第二课堂的老师的教学态度是怎样的?
A 工作热情高,关心爱护学生
B 工作较认真,对学生比较关心
C 不认真上课,不关心学生
22.如果学校在假期开设的“第二课堂”兴趣班,你有什么看法?
A很好,如果有自己喜欢的,会参加
B有点兴趣,但是觉得浪费时间,不去
C对主要课程学习没有帮助,所以不去
D无聊,不想去
23.你对学校开展好第二课堂有什么建议?
再次感谢您的合作!祝您学习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