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政治: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的所有权受法律保护(教案)
公民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教学设计

版权归谁 一天,李明在?书店的一本《中学生优秀作文》
中看见自己参加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获一等 奖的那篇作文在里边,于是找到出版社,索要稿酬 和样书,出版社却答复:“这本书根本不赚钱,我 们只是为鼓励少年儿童有创新意识。再说你才 13 岁,要什么稿酬!”
思考: 李明是否对他的作文出版享有权利?为什么 ?
设计目的: 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帮助学生理解
合法财产的内容,树立合法财产观,提高 学生的财产意识。
理解财产所有权-----话说压岁钱
李明用压岁钱买了一部苹果iPhone6S 手机, 建了微信,他在朋友圈儿里看到101分校有位同学得 了重病,急需钱治病,就通过微信把200元捐给这位 同学;用100元买本、笔等学习用品,剩下的让妈妈 帮忙存在银行里。
个人财产
财产归属 集体财产
财
的不同
国家财产
产
财产内容 有形财产
的不同
无形财产
设计目的: 学生对周围财产有一定的认识,因此我通
过从学生身边熟悉的财产入手,简单明了直奔 主题,引出财产概念及分类。
认识合法财产
读P61第二段,结合案例一自主学习
案例一:春节李明和朋友玩牌赢了90元钱,收到压 岁钱60公00民多取元得,财利产用的假方期式他、报方名法参和加内全容国都创要新符作合文 大法赛律获的一规等定奖,,才奖是金公30民0元的,合并法将财他产的。获奖作文在中 学生作为报上发表,给他50元稿费。
自主学习: 1、李明用压岁钱做了哪些事?为什么他能这样做 ? 2、我国法律对财产所有权如何规定的? 3、李明分别在行使什么权利?
《著作权法》规定:公民享有著作权,创 造作品的公民就是该作品的作者;著作权 属于作者。
著作权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 、保护作品完整权及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 。
湘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教案

我国法律是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利剑”。
其落脚点是增强学生依法维权的意识和能力。
学好本框,对学生了解相关知识的同时,能够爱惜国家财产和他人合法财产,并增强依法维权的意识有重要意义。
一起看看湘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教案!欢迎查阅!湘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教案1一、教材简析:《财产属于谁》是八年级思想政治第七课的第一框题。
本框设置三个目,主要帮助学生了解属于公民个人所有的财产必须是合法财产,财产所有权的涵义,我国法律是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利剑”。
其落脚点是增强学生依法维权的意识和能力。
学好本框,对学生了解相关知识的同时,能够爱惜国家财产和他人合法财产,并增强依法维权的意识有重要意义。
(一)教学目标: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位学生的全面发展”,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制定“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公民的合法财产,财产所有权的涵义;法律保护公民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重要意义、方式;财产所有权的归属发生争议或所有权受到侵害,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
2、能力目标:鉴别合法财产与非法财产的能力,依法维护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目标:珍惜国家、集体、他人、自已的财产,敢于同侵犯财产的行为做斗争。
(二) 教学重点:法律保护合法财产的所有权,教学难点:对个人财产合法性的认识二、学情简析:在现实生活中,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自已的财产所有权日益重视。
法律也加大了保护公民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力度。
例如,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第22条中明确做出了“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的规定。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侵犯公民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现象频繁发生。
有些未成年人采用抢劫、盗窃等手段侵占他人财产、危害社会和他人利益,对此,必须加强法制教育,以减少侵权事件的出现。
另外,也有些未成年人缺乏维权意识和能力,当自已的财产所有权受到侵害时,不能及时寻求法律保护。
思品教案八下第七课拥有财产的权利

:八下第七课拥有财产的权利【知识纵览高屋建瓴】【攻坚克难学海导航】1.法律保护合法财产的所有权是本课学习的重点与难点。
第一层含义是法律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公民只有通过合法的方式获得的财产才是合法财产,才受法律保护;第二层含义是公民的合法财产受到法律保护,积极维护公民的合法财产是我国法律的重要任务之一。
突破这一重难点,可以通过法律对贪污、诈骗案件的制裁理解非法财产不受法律保护,结合生活中的一些关于财产纠纷的案例理解合法财产受到法律保护的道理。
2.智力成果权的保护是本课学习的难点。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的进步,创新意识以及由创新意识产生的智力成果的作用越发显著,人们的智力成果不能侵犯。
现实生活中,一方面青少年对智力成果权的认识不够,另一方面当前人们对尊重和保护智力成果权的意识不强,由此产生盗版、抄袭等现象屡禁不止。
突破这一难点,可结合北京奥组委对奥运标志物的保护、生活中人们积极申报专利等现象,加深认识,结合国家对智力成果权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强,认识保护智力成果权的意义,并由此增强自己的维权意识。
3.当自己的权利受到侵害时,学会积极维护是本课的学习难点。
公民的权利极容易受到来自各方面的侵害,这就要求每个人都要增强维权意识,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对这三个权利,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既要维护自己的权利不受侵害,也要尊重他人权利,做到不侵犯他人权利;(2)积极维护自己权利。
不能有“算了吧”、“忍了吧”、“认了吧”的思想;(3)对于继承权,由于继承人都是亲缘关系较近的,因此要注意既要依法维权,又要用道德去宽容、去关爱他人。
【命题预测把握方向】法律对公民财产权、继承权、智力成果权的保护,公民增强维权意识、尊重他人权利,这些都是中考关注的重大问题,是出题频率较高的。
多以选择、分析或实践探究类问题考查,或渗透在大的社会热点背景下进行综合考查。
明年中考预计会结合物权法的一些具体案例、农村改革对农民合法财产的实现形式的改革、贪污诈骗等案件的查处考查公民合法财产保护;结合我国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对侵权案件的查处考查智力成果权的保护及公民如何依法维权等。
八年级政治教案⒎2维护财产权教学设计

⒎2维护财产权教学设计⒎2维护财产权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什么是公民的财产所有权,了解公民财产继承权的两种实现方式,使学生知道自己在法律上的经济权利,懂得合法的经济权利受到侵害时应该如何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利。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有关的法律知识,了解公民财产所有权、财产继承权,了解国家的有关法律对公民经济权利的保护。
加深对国家保护公民利益的理解,从个人财产权的角度强化对国家法律的认同感和信任感。
通过学习,认识公民的经济权利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初步了解社会经济生活的复杂性,能够理性地、合理地看待和处理自己的财产继承权。
〔教学重点〕公民的财产所有权〔教学难点〕公民财产继承权的两种方式〔教法学法〕经典案例分析法提问启发式教学法自主探究学习法〔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新闻导入:5月12 日,四川汶川大地震,4万同胞离我们而去。
悲痛之余,或许有人会思考这么一个问题,他们的遗产怎样分配?遗产分配这是财产的继承。
当然,我们都知道只有自己的财产才能分配继承,别人的不行。
财产的归属这是财产的所有。
(副板书)财产的所有和财产的继承这两个问题是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的内容。
(板书)⒎2维护财产权一、公民的财产所有权二、公民的财产继承权关于财产,凭生活经验我们可以知道财产有国家、集体的财产,这属于公共财产:有属于个人的财产,这是私有财产。
我们课本主要介绍的是私有财产。
既第一框题公民的财产所有权。
一、公民的财产所有权在了解公民的财产所有权之前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公民的私有财产?阅读课本p60 d2,并思考一个问题。
我有100 元,其中的50元买福利彩票,用另外50元买六h彩(假如),如果两个都中奖XX元的话,请问,我的私有财产是多少? XX元处理学生回答,并分析福利彩票的XX元是,它合法;六h彩的XX元不是,它是违法的1、私有财产的含义和范围含义:公民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通过劳动和合法经营所积累的财富。
八年级政治上册 依法享有财产权、消费者权 第1框《财产属于谁、留给谁》教案

1、【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我国公民的合法财产所有权受法律保护,提高依法维护他人和自己的经济权利的自觉性。
2、【能力】:初步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财产所有权、继承权等合法权益。
3、【知识】: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财产权,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不受侵犯。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受法律保护。
生说,师启发、引导、点拨。
4、故事四:大家正在为财产如何分配争吵不休的时候,陈先生的弟弟突然拿出来哥哥留下的遗嘱:把字画留给陈木。遗产又该如何分配?
生说,师启发、引导、点拨。
5、故事五:由于本案中的陈白是未成年人,上面的财产分配还合理吗?
生说,师引导、点拨。
(三)、请你当法官
王某全家三代7口人生活在一起,父母已退休在家,弟弟是中学教师,儿子小明刚读初中,养女小红读小学。王某夫妇开服装店,有存款42万元,还有个人财产图书、字画等。天有不测风云,王某因心脏病突发住进医院,临终前对全家人说,把图书、字画留给当教师的弟弟。
二、学情分析
在现代社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自己的财产及其所有权、继承权日益重视。法律也加大了保护公民合法财产及继承权的力度。有些未成年人缺乏维权意识和能力,当自己的财产所有权受到侵害时,不能及时寻求法律保护。
基于上述情况,有必要对未成年人进行采用正当方式获得财产并能进行维护的教育,有针对性地提升未成年人的法律素质。通过教育不仅使其了解相关知识,而且能够爱惜国家财产和他人合法财产。
生说,师启发、引导、点拨。
2、故事二:2010年12月的一天晚上,陈先生与朋友一起打麻将。最后,林某输给陈先生5000元钱,由于当时林某钱不够,陈先生让林某打了张欠条。后来,林某拒不认账,陈先生一怒之下凭欠条将林某告上了法庭。没想到,法院驳回了陈先生的诉讼请求。为什么法院会驳回陈先生的诉讼请求?这说明了什么?
《公民的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教学设计

《宪法》第十三条规定:
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
不受侵犯。
举例说明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属于合法收入? 第七十五条 中规定:
公民的个人财产,包括公民的合法收入、
房屋、储蓄、生活用品、文物、图书资料、林
木、牲畜和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以及
其他合法财产。
合法收入包括:
劳动所得,如职工的工资、奖金;农民在承包经
营中按规定提留和交税之外的收入,经营家庭副业
的收入,个体劳动者合法的利润,稿费等;福利和社
会保险收入,如福利费、退休费、退职费、补贴费、
助学金、抚恤金等;接受赠送、继承的遗产以及合法
的租金、利益等。
《宪法》第十三条第一款规定:
“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收入、储蓄、 房屋和其他合法财产的所有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重点
1.财产所有权内容 2.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受法律保护
难点
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受法律保护
五、教 学 方 法
案例分析法
问题探究法
认识合法财产
理解财产所有权 维护财产所有权
公民的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
认识合法财产
说
一
说
教室里哪些是财产? 生活中还有哪些是财产?
个人财产
物资 钱财 财 产 财产归属 的不同 财产内容 的不同 集体财产 国家财产 有形财产 无形财产
第二天李明拿了购买的发票等给李阳
看,李阳一看发票和手机上的序列号一
一对应,确实是李明的,但就是不还,
他说:“我捡到就是我的。”
思考:你赞同他的说法吗?为什么?
李明与李阳多次协商无果的情况下,李明在父
母的帮助下把李阳告上法庭,法院认为李阳捡拾他
第102课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_8年级政治教案完整篇.doc

第十二课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_八年级政治教案导入新课:在本学期的第一节政治课我就说过,本学期政治课最主要的就是学习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现在我们来回忆一下,前面的三课书我们学习了公民在哪些方面的权利和义务。
(在人身、在婚姻、家庭、在学校中的权利和义务)。
在社会生活中,公民还离不开经济,因为公民每天所必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经济。
特别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公民在经济生活中的权利和义务,将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第十二课我们就将学习--公民在经济生活中的权利和义务。
让我们先来学习公民在经济生活中享有的重要的权利:公民的财产所有权。
第一框题--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受到法律保护。
讲授新课:一、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受法律保护(板书)讲法律保护公民的财产所有权,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什么是财产。
1、什么是财产?问:有哪个同学可以举出例子,告诉老师,现在你身边有哪些东西是属于财产?<学生例举>(如:课本、笔、衣服等等)教师:课本、笔这些都属于物资,可见物资属于财产。
教师:取出身上的钱这是什么?(学生)钱。
(教师)金钱是不是财产?(学生)是。
<教师>对,钱财也是财产!(划书P46)可见,财产指的是物资以及可以换取物资的钱财。
但从广义上我们不是只有看得见的财富才是财产。
这是我的教案,它是不是财产?别人能不能经过我的同意就拿我的教案去复印,去刊登呢?(不行)为什么?因为教案里面包含了无形的财产,著作权。
所以广义上财产还包括无形的精神产品,如著作权,专利权、发明权等。
我们知道了什么是财产,下面我们就要学习什么是财产所有权。
2、财产所有权我们下面进行一个活动:你会怎么做?春节我们收到了爷爷奶奶给的200元压岁钱,你会怎么做?从接到200元后我们可以拿它来买东西,拿它来捐款,把它存进银行,实际上我就是享受了财产所有权。
结合这200元以及课本P46的内容,我们分析一下什么是财产所有权。
(1)占有权——是对财产的实际控制权。
200元我既可以把它带在自己身边,也可以把它交给父母,还可以把它存进银行。
八年级政治第七课《拥有财产的权利》第一框 教案人教新课标

第七课第一框财产属于谁教案学情分析在现代社会,人们对自己的财产所有权日益重视。
法律也加大了保护公民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力度。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侵犯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的现象频繁发生。
有些未成年人采用抢劫、盗窃等手段侵占他人财产,危害社会和他人利益,对此必须加强法制教育。
也有些未成年人缺乏维权意识和能力,当自己的财产所有权受到侵害时不能及时寻求法律保护。
基于上述情况有必要对未成年人进行采用正当方式获得财产的教育,有针对性地提升未成年人的法律素质,通过教育不仅使其了解相关知识,而且能够爱惜国家财产,和他人的财产。
对应的课标内容“我与他人的关系”中的“权利与义务”部分:“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受法律保护。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公民的合法财产,财产所有权的含义;法律保护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重要意义、方式;财产所有权的归属发生争议或所有权受到侵害,要及时寻求法律帮助。
能力目标:鉴别合法财产与非法财产的能力,依法维护自己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珍惜国家、集体、他人、自己的财产,敢于善于同侵犯财产的行为作斗争。
教学重点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受法律保护教学难点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受法律保护教学方法主要采用情景教学和案例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导入新课:活动一:大话“拾金不昧”教师:哪位同学解释一下这个成语?学生:“拾金不昧”指拾到钱财不藏起来据为己有。
教师:现实生活中,对于拾金不昧的人,社会是怎样评价的呢?(学生回答)学生1:拾金不昧是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
学生2:对于拾金不昧的人我们不仅要大力表扬,而且政府和有关部门还会给予他们特殊的奖励。
教师:就在我们感叹好人有好报的时候,我在某一报纸上看到了这样一则内容:出租车司机李某应旅客王某的要求将其送往火车站。
王某下车时不小心将钱包丢在了出租车上。
李某发现后,打开一看,内有5000元现金。
此时,他正好从收音机里得知某大学的学生因患白血病而向社会求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政治新课程标准教材
政治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政治教案 / 初中政治 / 八年级政治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的所有权受法律保护(教案)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指导思想,使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了解社会,树立正确得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初中八年级政治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财产所有权、合法财产的含义。
理解我国公民的财产所有权受法律保护。
能够结合实际,学会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财产所有权。
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学生讨论,培养学生归纳能力、分析能力和联系实际依法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尤其增强学生依法保护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财产所有权的法律保护。
教学难点:财产所有权包含的四方面具体内容。
三、教学方法:讲解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四、教学时数: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王波于1996年月10月3日购买一辆捷达汽车。
1997年1月18日朋友李某以外出游玩为由,向王波借车。
在返回的公路上发生撞车事故,汽车严重损坏。
尔后,王波要求李某购买新车加以赔偿,李某拒绝赔偿。
王波索赔未果,遂于1997年4月9日向当地法院提起诉讼。
提问:这个案例反映了公民的哪方面的权利受国家保护?
一、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受法律保护(板书)
五幅图:
1.张老汉买了一台拖拉机。
2.张老汉的拖拉机放在自己的院子里。
3.张老汉用拖拉机在耕地。
4.农忙时张老汉将拖拉机出租。
5.张老汉将拖拉机卖掉。
请同学们看图,并归纳下列问题:(配合展示课件):
图1问:拖拉机是干什么用的?它是属于什么物资?
归纳:拖拉机是进行农业生产用的。
它属于生产物资。
问:张老汉将拖拉机买回家,说明什么?
归纳:合法财产。
图2 问:张老汉将拖拉机放在自己的家里对吗?原因是什么?
归纳:对。
因为拖拉机是张老汉的合法财产,张老汉有对拖拉机的实际控制权,即占有权。
图3问;张老汉在对自己的合法财产——拖拉机行使什么权利?
归纳:张老汉在用拖拉机耕地,是行使他对合法财产的使用权。
图4 问:张老汉在农忙时将拖拉机出租,他的做法是否正确?原因是什么?
归纳:张老汉的做法是正确的。
因为公民有权用自己的财产取得经济利益,这是公民对财产的收益权。
图5 问:张老汉将自己的拖拉机出卖是在行使什么权利?
归纳:张老汉在行使其对拖拉机的处分权,是属于法律上的处分。
问:张老汉有权对拖拉机占有、使用、收益、处分,原因是什么?
归纳:张老汉对拖拉机拥有财产所有权,我国民法通则第71条规定:“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
板书:
(一)什么是财产所有权(板书)
请同学们听一个案例:“我先生从国外带回一架高档照相机,只用了两个月,就被13岁的儿子瞒着我们,以2000元的价钱卖给了他同学的哥哥。
我们知道后,向买方索要,并欲将2000元钱还给对方,但对方声称我儿子有卖相机的权利,他们之间的买卖行为已生效,不同意还给我们。
请问,我儿子的买卖行为是否有效?”
学生分组讨论:
归纳总结:我国民法通则第11条和第12条规定:“18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
根据这些规定,一般情况下,10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从上述材料看,一个只有13岁的孩子属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他只能进行简单的与其智力年龄相适应的民事行为。
出卖家里的高档照相机的行为已经超出了13岁的孩子的行为能力。
因此,其与买方之间的买卖行为应是无效的。
我们今后要注意做一个合法的好公民,一个家里的好管家,决不能做材料中13岁男孩所做的事,你对家里的财产只有使用权,当你征得父母的同意后可以行使对财产的处分权(如花钱购买生活资料,将一些东西赠给或卖给别人),收益权(如储蓄压岁钱)
活动:请你当法官:下列公民的财产所有权是否受法律保护,为什么?
1.地震灾区张北县大河乡人民接受的全国捐献的衣被
2.张某赌博赢得3000元钱
3.破烂王收购的一吨下水井盖
4.小商贩赵某新近的一批黄色光盘
5.赵薇一次演出的出场费一万元
6.小孟买彩票中奖的500万元
7.一同事送给自己的铂金项链
8.一人撰写文章得的稿费
9.一公司经理送给主管部门领导的价值5万元的礼物
10.学生送给班主任老师的挂历
学生讨论、归纳:只有公民合法的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财产的所有权才受国家保护。
国家不保护非法财产的所有权,国家保护合法财产的所有权。
板书:(二)财产所有权的法律保护(板书)
(三)公民的合法财产受法律的保护(板书)
1、什么是合法财产(板书)
(听案例并回归纳问题)“王某在某商场的有奖促销活动中,经过抽奖得到价值5000元
的彩色电视机一台,其中奖所得应缴纳税款5000×20%=1000元。
(因为王某的中奖所得属于个人所得税法中的偶然所得,应缴个人所得税。
)”
请问,如果王某将价值5000元的彩电直接搬回家,彩电是否是王某的合法财产。
学生他讨论并归纳:只有王某将所得奖纳税之后,彩电才是王某的合法财产,才会受到法律的保护。
请同学看屏幕:假如哪位同学的文曲星借给别人使用而出现了画面上的情况,你认为采取哪种方式可以保护合法财产的所有权?请同学亲自上机操作。
以上通过民事法律手段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是最普遍的做法。
所谓民事法律手段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所有权,是指我国《民法通则》中规定的禁止任何组织或个人侵占、哄抢、破坏,或者非法查封、扣押、冻结、没收私人财产的行为。
如果有人侵犯了公民的合法财产或公民的合法财产受到了侵犯,公民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论“请求确认所有权”、“请求恢复原状”、“请求排除妨碍”、“请求赔偿损失。
”
当公民的合法财产所有权遭到严重侵害时,则要通过刑事法律手段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
所谓刑事法律手段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所有权,是指我国《刑法》第五章对侵犯财产的犯罪行为及处罚的规定。
归纳起来有以下向种情况:“抢劫罪”、“盗窃罪”、“诈骗罪”、
“抢夺罪”、“聚众哄抢罪”、“侵占罪”、“敲诈勒索罪”,将对应受的刑罚处罚都做出了规定。
板书:2、公民的合法财产所有权的法律保护手段
请同学们考虑一下,这两种法律手段的区别是什么?
学生讨论并归纳:
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侵犯的情节是不同的。
民法中说是“哄抢”,而刑法中则说是“聚众哄抢”,聚众与一般哄抢是情节不同的。
因此情节严重的用刑事手段解决,大量的普遍的用民事方法解决。
公民的合法财产受法律的保护,一种是通过刑事法律手段保护,一种是通过民事法律手段保护。
我们应该学会用法律的手段保护自己,自己也要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社会主义提倡拾金不昧,如果昧而不还,必将受到道德的谴责和法律的制裁,拾到钱物不属于合法财产,不受法律保护。
XX文讯教育机构
WenXun Educational Institu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