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与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的规定和流程最新版
企业创标准化良好行为程序

企业标准化良好行为申请程序一、企业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标准化良好行为是指企业各管理环节均实行了标准化管理,建立了标准体系,且取得了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企业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的内容即建立健全企业标准体系,使企业各管理环节实现标准化管理。
《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称号由企业申请,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或地方政府的标准化主管部门,或其授权的单位组织审核确认。
其方式是以审核得分的多少定级别:规定的基本分为400分,加分项为100分;总分为500分。
按得分多少分为四级:A级:基本分280分以上;AA级:基本分320分以上;或基本分达到300分以上,加分后总分达350分以上;AAA级:基本分达370分以上;或基本分达360分以上,加分后总分达420分;AAAA级:基本分达390分以上,同时总分达450分以上;或基本分达380分以上,同时总分达460分以上。
二、企业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基本程序:区质监局受理本行政区域内企业申请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报告和相关材料并进行初审,初审通过后报送市局,由省局予以审查。
企业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包括:程序策划--编写标准-- 试运行-- 评价与改进--申请确认三、创建活动内容包括:·完成对企业标准化要求的基本工作;·完成企业标准体系表的编制;·编制:制、修订标准计划;·完成各项标准文本的编、审、批;·发布标准,下达标准体系实施令;·编制标准实施计划;·组织标准宣贯;·各部门实施标准,形成记录;·成立自我评价小组;·编制自我评价计划;·实施评价;·制定纠正措施,实施改进。
报送申请文件;·迎接现场审核;·按审核意见持续改进。
注:试运行三个月后方可以组织自我评价,继续运行三个月后方可以申请社会确认。
三、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工作流程图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工作流程四、奖励申报流程获得国家级(4A)、省级(3A)标准化良好行为的企业,在每年11月1日前,到所在地镇(街道)办理奖励申报,附上国家质检总局和省质监局颁发的《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的证书复印件、营业执照复印件、经办人身份证复印件等相关证明材料。
企业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标准化工作评价表(2023最新版)

企业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标准化工作评价表企业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标准化工作评价表一、引言企业标准化是指按照国家、行业或企业制定的规范,进行生产、管理、经营等活动。
良好的企业标准化行为能够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本工作评价表旨在评估企业在标准化工作方面的表现,检视并提出改进建议,以不断提升企业标准化水平。
二、评价指标⑴公司管理体系评价公司是否建立了科学、完善的标准化管理体系,包括质量管理、环境管理、安全管理等。
⑵标准化文件评价企业编制了相关标准化文件,并确保其内容合法、合规,并得到全体员工的有效使用。
⑶标准化培训评价企业是否定期组织标准化培训,培养员工标准化意识和能力。
⑷标准化宣传评价企业是否开展标准化宣传活动,通过各种渠道向公众宣传企业的标准化成果和声誉。
⑸标准化实施评价企业是否按照标准化要求,进行产品生产、服务提供和管理运作等各个环节的实施。
⑹标准化监控评价企业是否能够及时监控标准化实施的情况,并采取纠正措施,确保标准化要求的有效性。
⑺标准化改进评价企业是否对标准化工作进行定期评估,发现问题并制定改进计划,以推动标准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三、评价方法⑴问卷调查通过向员工、客户等相关方发放问卷,了解他们对企业标准化工作的认知和满意度。
⑵参观考察通过实地参观和考察,了解企业的生产、管理环境以及标准化实施情况。
⑶文件审查对企业的标准化文件进行审查,确认其合法性和有效性。
⑷指标评估根据不同的标准化指标,制定评估方法和评分标准,对企业标准化工作进行评估。
四、评价结果及改进建议⑴评价结果根据评价方法和评分标准,得出企业在各个评价指标上的得分和综合评价结果。
⑵改进建议针对评价结果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包括制定改进计划、加强培训、优化管理流程等。
五、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企业的标准化文件、评估问卷、参观考察记录等。
六、法律名词及注释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其注释,以确保文档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试点确认工作细则

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试点确认工作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为推动企业标准化管理,提升企业整体运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特制定本工作细则。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细则适用于所有参与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试点的企业。
第三条基本原则遵守法律法规:企业在试点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自愿参与:企业自愿参与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试点工作。
公平公正:试点确认工作应公平、公正、公开。
第二章组织机构第四条组织架构成立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试点工作领导小组。
设立标准化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第五条职责分工领导小组:负责制定试点工作计划,监督执行。
标准化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包括资料收集、审核、评估等。
第三章试点企业条件第六条基本条件企业应具有良好的社会信誉和市场表现。
企业应有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和标准化体系。
第七条资格审核企业需提交相关资质证明和标准化管理文件。
标准化办公室负责审核企业资格。
第四章试点流程第八条申请与受理企业提交试点申请。
标准化办公室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受理。
第九条资料审核审核企业提交的资料是否齐全、真实。
对不符合要求的企业进行反馈和指导。
第十条现场评估组织专家对企业进行现场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实际运营情况等。
第十一条结果确认根据审核和评估结果,确定试点企业名单。
对未通过的企业提出改进建议。
第五章试点管理第十二条试点期限试点期限一般为一年。
特殊情况下可申请延期。
第十三条定期报告试点企业需定期提交标准化管理报告。
报告内容包括标准化实施情况、问题与建议等。
第十四条监督与指导标准化办公室负责对试点企业进行监督和指导。
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
第六章激励与支持第十五条政策支持对试点企业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和优惠。
包括税收优惠、资金扶持等。
第十六条荣誉激励对表现优秀的试点企业予以表彰。
颁发“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荣誉证书。
第七章附则第十七条细则解释本细则由标准化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十八条细则生效本细则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

37
基本概念
• 标准 • 标准化
38
标准 (GB/T20000.1-2002中的2.3.2)
• 定义: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 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 使用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
25
结构性原则
a)不是简单的标准文本的堆积,而是相互关 联的标准的集成;
b)结构核心是产品标准,其外围是技术标准 ,配套的是管理标准,保证实施的是工作 标准;
c)最基层的标准为个性标准,多个个性标准 的共性提到上一个层次;
d)每一个子系统均应有相互兼容、协调、统一:上下层次 ,同一层次,技术、管理、工作三类;
体系表的编制 批 4.发布标准
施标准,形 成记录
划 3.实施评 价,发现问
场审核 3.按审核 意见持续
题,实施改 改进
进
10
程序和活动内容
• 标准规定试运行必须有三个月。试运行三 个月后方可以组织自我评价。企业自我评 价与改进,继续运行三个月后方可以申请 社会确认。
11
第二部分
建立企业标准体系
12
30
企业管理标准体系的组成形式
• 企业管理标准体系的组成形式按标准 GB/T15498-2003中图1的形式。各子体系 均可以按企业的产品类型和生产特点进行 适当删减,或分解、重新组合。改变是否 合理,以下面两点为衡量点:
a)不影响企业产品与适用法律法规规定的责 任要求;
b)不影响企业管理标准体系的系统性和有效 性。
d)“科学的有机整体”:按“内在联系”原则制定标准,贯彻实 施,发挥标准体系的总体功能,使整体达到最佳秩序和取得共 同效益。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流程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流程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是一项系统性、规范性的工作,旨在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减少事故发生的风险,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以下将详细介绍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的流程。
一、准备阶段1、成立领导小组企业应成立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企业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创建工作,制定工作计划和目标,确保创建工作的顺利进行。
2、开展宣传培训通过内部培训、宣传海报、会议等形式,向全体员工宣传安全生产标准化的重要性和意义,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参与度。
同时,组织相关人员参加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培训课程,了解创建的标准和要求。
3、现状评估对企业的安全生产现状进行全面评估,包括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人员行为等方面。
通过评估,找出存在的问题和差距,为后续的整改工作提供依据。
二、策划阶段1、制定创建方案根据现状评估的结果,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方案。
方案应包括创建目标、工作步骤、责任分工、时间安排等内容。
2、确定标准体系选择适合企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如国家相关标准、行业标准等。
同时,结合企业的特点和需求,对标准进行细化和补充,形成企业自身的安全生产标准体系。
3、分解目标任务将创建目标和任务分解到各个部门和岗位,明确每个部门和岗位的职责和工作要求,确保各项工作能够得到有效落实。
三、实施阶段1、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根据标准体系的要求,对企业现有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确保制度的完整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制度应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检查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等。
2、整改设备设施隐患对企业的设备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及时进行整改。
确保设备设施的完好性和安全性,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3、规范作业环境对作业环境进行整治,保持作业场所的整洁、有序,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和标志。
企业标准化良好行为创建

企业标准化良好行为创建作为一个企业,良好的行为和标准化的运营是构建成功品牌和赢得客户信任的重要基础。
企业标准化良好行为创造了形象正面、诚信经营和可持续发展的环境。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企业标准化良好行为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建议,帮助企业实现这一目标。
企业标准化良好行为对于建立良好的声誉和品牌形象至关重要。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企业不仅仅是销售产品或服务,还要建立一个可信赖的品牌形象。
通过遵守行业规范和社会责任,企业可以确保其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可靠性。
这种良好行为不仅能够赢得客户的信任,还能够赢得消费者的尊重和忠诚。
企业标准化良好行为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质量。
当企业建立严格的标准化流程和操作规范时,能够大大减少错误和浪费,提高工作效率。
良好的行为标准也有助于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确保客户获得一致的优质体验。
这不仅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还能够在市场上脱颖而出,赢得更多消费者的认可。
企业标准化良好行为还可以帮助企业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责任。
在当今社会,企业受到越来越多的法规监管和社会监督。
通过良好的行为标准,企业可以确保其业务活动符合法律法规,避免产生法律风险和社会声誉风险。
这不仅有助于企业避免罚款和损失,还能够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获得社会各界的尊重和支持。
为了实现企业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需要采取一系列的举措和措施。
企业需要建立明确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明确告诉员工和合作伙伴应该遵守的行为标准。
企业需要加强内部监管和培训,确保员工了解并遵守公司的行为标准。
企业还应该加强与供应商和合作伙伴的沟通,确保他们也遵守相同的行为标准。
企业应该建立有效的监督和反馈机制,及时发现并纠正不符合标准的行为。
企业标准化良好行为的创建对于企业的发展和长期成功至关重要。
通过建立良好的声誉和品牌形象,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质量,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责任,企业可以赢得客户的信任和支持,保持持续健康的发展。
企业应该重视标准化良好行为的创建,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和举措,确保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位置。
健全企业标准体系 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

标准在 内 的企业 标 准 体 系 并 有效 运行 ; 生产 、 营 经
等各环节 已实行 标准化 管 理 , 且取 得 良好 的经 济效
益和社会 效益 的企业 。 “ 准化 良好 行 为 企 业 ” 标 的评 价 主 要 依 据 是 国
— —
— — — —
标准化 作 为 企 业 科 学 管 理 的 基 础 , 提 高 产 品 质 是 量、 促进 技术 进 步 、 升市 场 竞 争 能 力 和 获得 最 佳 提
经济效益 最 有效 的途 径 之 一 。随 着 当前 经 济 全球 化 进程 的加快 , 准化 已成 为 国 际贸 易 的桥 梁 和纽 标
价 与 改 进
“ 准化 良好 行 为 企业 ” 我 国标 准 化事 业 发 标 是
展 新形势 下 的新 型企业 标 准化 工作 , 它从更 高 的层
民族 品牌 。 自 2 0 0 4年 3月 1日, 国家标 准化 管 由
理委员会 组织 的 , 以实施 《 企业 标准 体 系 》 系列 标 准 为核心 内容 的 “ 准 化 良好 行 为 企业 ” 建 与 确认 标 创 工作启动 以来 , 有效 地 提 高 了企 业 的标 准化 意 识 ,
认工作 的通知 》 国标 委农轻 [ 0 4 9 ( 2 0 ] 3号) 2 企业 标准 体系 》 .《 系列 国家标准 : G / 5 9 - 2 0 企业标准体系 要求 B T 14 6 0 3 G / 5 9 - 2 0 企 业标 准 体 系 技 B T 14 7 0 3 术标 准体 系
G / 5 9 - 2 0 企业 标 准 体 系 管 B T 148 03 G / 9 7 - 2 0 企业 标 准 体 系 评 B T 123 03
良好行为企业(企业标准体系)建设工作步骤

良好行为企业(企业标准体系)建设工作步骤一、目的1、切实有效的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家强制性标准,实现无违法、违规;2、能充分利用国家标准资源,规范、引导和提升各项工作水平。
降低软资源消耗,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3、促进企业建立规范、科学、先进、高效的管理系统,为提升企业经营者的经营管理意识和能力,实现管理科学,增强企业竞争力,坚实企业管理基础。
二、工作步骤1、企业标准体系建设应首先收集、整理、汇总企业本身已经具有的各种管理资源。
也即是本单位的已经完成的所有规范、制度、标准。
并且要将这些收集的规范、制度、标准公布调查,看是否有没有收集到的,包括用文件形式或非文件形式发布的。
2、将收集、整理的规范、制度、标准分发到相关部门或岗位人员手中,组织相关部门或工作人员进行学习讨论,探讨制度的客观性、可行性。
同时,征求其对规范、制度、标准的意见和建议,获得最大的群众理解、支持、参与基础,激发群众的参与积极性和热情。
3、对收集的意见和建议的客观性、科学性、可行性进行评价、确认;对做可操作性强的制度要奖励,对持续不具备操作性的要批评。
真正使企业的各项工作做到有章可循。
4、将收集、整理好的制度、标准划分为技术、管理、工作3大类分别装入已经发给大家的“标准体系表”对应的栏目内形成企业标准体系。
同时须对分类的规范、制度、标准进行形式规范、编号重新发布;5、选择、针对企业所需要的,具备一定条件和对企业具有突出贡献的部门或岗位试点实施企业标准体系内标准。
重点要抓检查考核。
6、总结实施经验、教训和成果,完善相关管理和制度,进一步根据企业需要向纵深推广试点成果。
三、其它说明事项1、认真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贯彻落实管理学的“八项原则”。
同时加强企业文化的建设、宣传、教育。
2、明确企业内的标准化示范区域,确保示范的顺利进行,并取得实效。
针对企业急需规范的区域或岗位,有目的地在小范围内开展标准化工作示范,实施对于企业某环节或部门具有积极作用的制度、标准,提高企业该项工作的水平和效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准化与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的规定和流程一、标准化概述(一)术语和定义1.1 标准化standardizition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
注1:上述活动主要包括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的过程。
注2:标准化的主要作用在于为了其预期目的改进产品、过程或服务的适用性,防止贸易壁垒,并促进技术合作。
注3:标准化对象“产品、过程或服务”——材料、元件、设备、系统、接口、协议、程序、功能、方式或活动。
1.2标准standard为了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
注:标准宜以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促进最佳的共同效益为目的。
1.3协商一致consensus普遍同意,表征为对于实质性问题,有关重要方面没有坚决反对意见并按程序对有关各方的观点进行了研究和对争议进行了协调。
注:协商一致并不意味着没有异议。
1.4 适用性fitness for purpose产品、过程或服务在具体条件下适合规定用途的能力。
1.5 规范性文件normative document为各种活动或其结果提供规划、导则或规定特性的文件。
注1:“规范性文件”是标准、技术规范、规程和法规等技术文件的通称。
注2:“文件”可理解为记录有信息的各种媒体。
1.6 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规定产品、过程或服务应满足的技术要求的文件。
注1:适宜时,技术规范宜指明可以判定其要求是否得到满足的程序。
注2:技术规范可以是标准、标准的一个部分或与标准无关的文件。
1.7 规程code of practice为设备、构件或产品的设计、制造、安装、维护或使用而推荐惯例或程序的文件。
注:规程可以是标准、标准的一个部分或与标准无关的文件。
1.8 法规regulation由权力机构通过的有约束力的法律性文件。
1.9 技术法规technical regulation规定技术要求的法规、它或者直接规定技术要求,或者通过引用标准、技术规范或规程来规定技术要求,或者将标准、技术规范或规程的内容纳入法规中。
注:技术法规可附带技术指导,列出为了符合法规要求可采取的某些途径,即权宜性条款。
1.10 条款provision规范性文件内容的表述方式,一般采取陈述、指示、推荐或要求的形式。
注:条款的这些形式以其所用的措辞加以区分,例如:指示用祈使句表达,推荐用助动词“宜”、要求用助动词“应”。
(二)标准与法律的关系和法律地位1、法律的层次关系见图1图1 法律层次关系框图2、有关法律:①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③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⑤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⑥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⑦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⑧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等……3、标准的法律地位国内:法规、强制性标准机械指令国外:法规、指令电气指令4、没有规矩不成方圆①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是约束人的——守法遵纪成为好的公民;②技术法规和标准是约束物的——符合标准才能设计、制造、加工、生产、销售、采购出好的产品和物品。
(三)标准化领域标准化涉及到人类活动的方方面面、各个领域。
小至生活用品,大到航天飞机。
涉及到人们的:1、衣:号型/规格用身高/胸围(例:170/88、175/92......单位cm;A号型、Y号型(肩宽)......)衬衣以领大表示,例如:男士40(175/92)、41(175/96)、42(180/100)......鞋的尺码以脚长为号,单位cm。
2、食:食品标签、有效期、保质期......3、住:门窗尺寸、床尺寸;电压220V、110V;4、行:汽车、高速铁道列车、飞机;5、经济贸易·安全标准(1个指头100万元)·电视机制式(电视机制式:PAL、NTSC、secam等)不同进不了市场。
·术语统一:光盘机(影碟机)统一称为光盘机;激光(镭射)统一称为激光——受激发射光(laser)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光盘(LD→CD、VCD、DVD )的尺寸(光盘直径)由国际标准统一到12cm·手机——WAP·计算机系统——Windows6、设计、生产、加工制造业。
(四)标准的层次和性质1、标准的层次1)国际和区域范围——国际标准:ISO(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标准,如:ISO 6508-2:2005;IEC(国际电工委员会)制定的标准,如:IEC XXXXX:XXXX——区域标准:EN(EN XXXX—XX:XXXX)——各国家标准:中国GB或GB/T(GB/T XXXX.XX-XXXX);德国DIN;英国BS;美国ANSI ——协会标准:UL(美国消费者协会)、ASME(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ASME N278.1-1975 2)我国范围:——国家标准:GB或GB/T——行业标准:JB、SB ,各行业标准代号见表1。
——地方标准:DB22(吉林省地方标准)——企业标准。
2、标准的性质——强制性标准GB xxxxx.xx-xxxx、JB xxxxx.xx-xxxx、SJ xxxxx.xx-xxxx、AQ xxxxx.xx-xxxx——推荐性标准:GB/T xxxxx.xx-xxxx、JB/T xxxxx.xx-xxxx、AQ/T xxxxx.xx-xxxx(五)标准的种类①基础标准:可直接应用,可作为其他标准的基础;②术语标准:GB/T ×××××.1-20××《试验机词汇材料试验机》GB/T ×××××.2-20××《试验机词汇无损检测仪器》GB/T ×××××.3-20××《试验机词汇振动台与冲击台》③试验标准:与试验方法有关的标准。
④产品标准:规定产品应满足的要求以确保其适用性的标准。
⑤过程标准:规定过程应满足的要求以确保其适用性的标准。
⑥服务标准:规定服务应满足的要求以确保其适用性的标准。
⑦接口标准:规定产品或系统在其互连部位与兼容性有关的要求的标准。
⑧数据待定的标准:列出产品、过程或服务的特性,但其特性的具体值或其他数据需根据产品、过程或服务的规格化要求或具体使用要求另行规定的标准。
表1 各行业标准代号(六)标准的分类1、国际标准分类法(ICS)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for standards采用三级分类,采用数字编号,第一级和第三级采用双位数,第二级采用三位数表示,各级类目之间以圆点相隔。
示例:19 试验,19.020 试验条件和通用规程,19.060 力学试验(包括试验设备)。
2、国家标准专业分类法24个字母(I、O除外),以字母加2位数字划分类别。
示例:N类为仪器仪表,N70~N79试验机与无损检测仪器;T类为车辆,T40~T49汽车,T40为汽车综合,T41为轿车,T42为客车,等等。
二、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的规定和流程(一)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活动1、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的定义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按照《企业标准体系》(GB/T 15496、GB/T 15497、GB/T 15498 和GB/T 19273)系列国家标准的要求,运用标准化原理和方法,建立健全以技术标准为主体,包括管理标准、工作标准在内的企业标准体系,并有效运行;生产、经营等各个环节己实行标准化管理,且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企业。
2、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的意义在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活动的过程中,被评上标准化良好行为的企业表明:该企业能够自觉执行各级标准,并通过所建立的有效运行的企业标准体系能向社会提供符合质量标准要求的合格产品,同时也是一个组织系统管理能力达到规定水平的重要标志。
这有助于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与经济效益,并向社会及其顾客提供信任。
其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的称号则会转化成本企业的无形资产,对塑造企业形象,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提升产品的知名度,推广和开发产品,都具有重要意义和品牌效应。
3、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活动的主体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活动的主体是企业,活动的参与者是企业的全体员工。
4、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活动的动力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活动的驱动力是企业的最高管理者。
因为最高管理者通过其领导作用和实际行动,可以创造一个员工充分参与的环境,企业标准体系(以及企业内含有的各种管理体系)能够在这种环境中有效运行。
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的这个驱动力和主导作用是任何其他人不能替代的。
最高管理者可以根据各种管理原则,运用其权力和承担的职责充分发挥下述作用:1)制定本企业的工作方针和发展目标;2)在本企业内推动和宣传工作方针并促进发展目标的实现、增强员工的全员参与意识和积极性以及参与的深度;3)确保企业全员关注顾客要求;4)确保实施适宜的过程,以满足顾客和其他相关方要求并实现企业发展目标;5)确保建立、实施和保持一个有效和高效的标准管理体系以实现企业的各个目标;6)确保获得必要的资源;7)定期评审企业标准体系;8)确立有关企业方针和发展目标的措施;9)决定改进企业管理体系的措施。
5、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活动的依据下列文件为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活动的主要依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标委农轻[2004]12号文件《关于开展“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标委农轻[2004]93 号文件《关于做好“标准化良好行为”试点确认工作的通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试点确认工作细则》;·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标准化良好行为确认评分表》;·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吉质监标函[2010]261号文件《关于开展省级第一批“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试点工作的通知》。
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活动的主要依据下列标准:◇GB/T 13016-2009 《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GB/T 13017-2008 《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指南》;◇GB/T 15496-2003 《企业标准体系要求》;◇GB/T 15497-2003 《企业标准体系技术标准体系》;◇GB/T 15498-2003 《企业标准体系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体系》;◇GB/T 19001-2008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ISO 9001:2008,IDT);◇GB/T 19273-2003 《企业标准体系评价与改进》;◇GB/T 24001-2004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ISO 14001:2004,IDT);◇GB/T 28001-200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