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产50吨超高温灭菌乳的工厂设计开题报告
日处理50吨鲜奶生产脱脂乳粉的车间工艺设计

日处理50吨鲜奶生产脱脂乳粉的生产车间工艺设计一、乳与乳制品(一)乳制品加工的历史人类对乳制品的加工具有悠久的历史。
早在6000年以前,埃及遗留的文字中就有一种称之为“Leben”的酸性很强的乳饮料,不仅食用,而且还作化妆品和外伤药。
印度在上古时代就记载有乳制品的制做方法。
回教始祖穆罕默德用干燥发酵乳制品送给患病的教徒。
据推断,这种乳制品就是乳酸杆菌和乳酵母发酵的块状物。
8世纪的土耳其人就会制作酸乳,其名为Yoghurt。
远在2000多年前我国前史记上就有关于“奶子酒”生产的记载,而后贾思勰著的《齐民要术》中也记叙了“乳酸”(奶油)、“干酪”和“马酪”等产品的制造方法。
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1254~1324)在《中国的游记》中曾记述早在13世纪蒙古即有干燥乳制品。
成吉思汗的军队在行军路上用水与这种干燥乳制品混合后饮用,可见这是一种类似乳粉的制品。
我国少数民族饮乳的历史更为悠久,发明了许多具有民族特色的乳制品的加工方法,例如云南白族的乳饼、乳扇,蒙古族的奶皮子、奶豆腐、奶干子、奶酒、奶油,藏族的酥油、奶茶,新疆的酸奶疙瘩等。
尽管人类很早就发明了乳的加工利用方法,但作为真正的商品生产的历史并不很长。
乳粉工业化生产的研究始于19世纪。
1810年法国人阿培尔用干燥空气干燥牛乳。
1855年英国人哥瑞姆威特发明了乳饼式乳粉干燥法,至此开始了乳粉的工业化生产。
1872年波希研究出了粉的喷雾干燥法,使乳粉生产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发酵酸乳的工厂化生产始于1008年。
20世纪初俄国著名科学家梅契尼柯夫及格尔基叶报道了发酵酸乳制品的医疗保健特性,极大的促进了酸乳制品的研究和普及;干酪的生产始于何时没有明确记载,据信在4000年前干酪发祥于以伊拉克美索不达米亚文化为中心的西南亚地区。
随后由亚洲的旅行家将干酪带到欧洲,并以意大利为中心,在欧洲各国得到广泛发展和普及。
17世纪20年代由欧洲传入美洲。
我国的乳制品加工业起步较晚。
日产吨超高温灭菌奶项目节能评估报告书全本

第一章评估依据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确保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合理利用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节能降耗,特依据下列合理用能标准、节能设计规范编制本节能评估报告书。
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规章和产业政策、准入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主席令77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主席令72号)《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28号)《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2006年609号)《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发改委[2010]第6号令)《国务院关于发布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通知》(国发[2005]40号)《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国家发改委令第9号)《国家重点节能技术推广目录(第一批)》(国家发改委[2008]第36号)《国家重点节能技术推广目录(第二批)》(国家发改委 [2009]第24号)《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产品)淘汰目录(第一批)》(工节[2009]第67号)《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07)15号]《关于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第6号令的通知》内发改环资字2010年2421号自治区有关规定《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开展节能工作的意见》(内政发[2006]71号)《关于“十一五”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的实施意见》(内政发[2007]39号)《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自治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管理办法的通知》(内政发[2008]16号)行业标准、规范,技术规定和技术导则一、节能管理及设计方面的国家标准和规范《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导则》GB/T15587-2008《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17167-2006《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变电站总布置设计技术规范》DL/T5056-2007二、合理用能方面的国家标准《评价企业合理用电技术导则》GB/T3485-1998《节水型企业评价导则》GB/T7119-2006《评价企业合理用热技术导则》 GB/T3486-1993《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导则》(GB/T15587-2008)《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185-1993)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17167-2006)《节电技术经济效益计算与评价》(GB/TB13471-2008)《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GB50264-1997)三、工业设备能效方面的国家标准《清水离心泵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19762-2007《中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18613-2006 《三相配电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20052-2006 《通风机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19761-2005《三相异步电动机经济运行》GB/T 12497-2006四、能源评估计算依据的国家标准《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工业用水软化除盐设计规范》(GB/T50109-2006)《用能设备能量平衡通则》GB2587-2009《企业能量平衡通则》GB3484-2009《设备热效率计算通则》GB/T2588-2000《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2589-2008《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导则》GB/T15587-2009《企业能量平衡统计方法》GB/T16614-1996《企业能量平衡表编制方法》GB/T16615《企业能流图绘制方法》GB6421五、建筑类相关标准和规范《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144-200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2001六、其他《能源统计工作手册》《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HJ/T316-2006[乳制品制造业(纯牛乳及全脂乳粉)]《乳制品企业良好生产规范》GB12693-2003《乳制品工业产业政策》2009年修订48号《乳制品行业准入条件》《物理化学》上册.天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编《化工流体流动与传热》化学工业出版社XXXXX有限责任公司编制的《XXX液态奶XXX日产1500吨超高温灭菌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XXX团股份有限公司《节能评估项目委托书》第二章项目概况建设单位基本情况建设单位名称:XXX团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性质:股份有限公司单位地址: XXX法定代表人: XXX项目联系人: XXXXX电话: XXXXX邮编: XXXXX公司简介:XXX液态奶XXX项目是伊利实业集团公司在中国乳都核心区—呼和浩特市土左旗投资的大型乳业综合园区重要组成部分。
日产吨超高温灭菌乳的工厂设计开题分析方案

开题报告题目:日产50吨超高温灭菌乳的工厂设计开题报告学生:学号:院 <系):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指导教师:2018年1 月18日日产50吨超高温灭菌乳的工厂设计开题报告一、超高温灭菌乳工厂设计意义及目的乳制品业被誉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发展乳制品业是促进我国农民增收、改善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是提高人民营养水平,增强全民体质的重要举措。
目前我国人均乳品年消费量不足28kg,而世界乳品人均年消费量约为100kg,数据可以看出我国乳品人均年消费量远低于发达国家,这为我国液态乳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远景。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液态奶以其口感好,饮用方便已逐渐成为普通百姓的必备食品。
而且在营养学界看来,牛奶有着无可替代的营养,是补充营养素的良好载体,是最好的补钙食品。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 2018年,我国的骨质疏松症患者将超过1.1亿人,缺钙将成为普遍存在的国民健康问题,这应该是乳制品刚性需求的保证。
乳品行业中液态奶的发展特别引人注目,并已成为市场较大和增长较快的品种。
通过液态奶工厂设计,了解与掌握乳品深加工的相关知识,掌握液态奶的生产工艺,掌握物料衡算、水电汽和劳动力估算的基本方法,掌握设备选型与匹配的方法,培养我们的工程设计能力。
同时还可以培养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查阅文献,应用计算机进行工程图纸的绘制,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液态奶工厂设计方案1.预处理及巴氏灭菌乳工艺流程收奶——净乳——脱气<0.8Mpa)——计量——冷却<4℃)——贮存——平衡槽——均质<60℃,25Mpa)——巴氏杀菌<85℃,15s)——灌装(4℃>——装箱——入库<4℃)——检验<37℃保温实验等)——出厂2.酸牛乳工艺流程冷藏鲜奶——平衡槽——均质<60℃,25Mpa)——巴氏杀菌<95℃,300s)——加发酵剂<MYE93,0.2%)——发酵(43℃,3.5h至PH3.8-4.2>——搅拌——冷却<20℃)——暂存罐——灌装<18℃)——装箱——入库<4℃)——检验<37℃保温实验等)——出厂3.UHT灭菌乳工艺流程冷藏鲜奶——平衡槽——均质<60℃,25Mpa)——超高温灭菌<137℃,5s)——灌装<18℃)——装箱——入库<4℃)——检验<37℃保温实验等)——出厂三、超高温灭菌乳工厂设计内容1.厂址的选择乳品厂的建设与当地的资源、交通运输、农业等发展有密切联系。
日处理50吨鲜奶生产调配型乳酸饮料的工厂设计

我的毕业论文是在王丹老师的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 下完成的。从论文的选题到设计方案的制定、实施,王 丹老师都倾注了大量的经历和心血,并且在论文的修改 和定稿时老师都给予了大量的关注和指导。王丹老师言 传身教,倾其所学,无论在学业上还是生活上,都给予 了我无微不至的关心和帮助。从老师身上我不仅学到了 丰富的知识,而且学到了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勤勉的治学 精神;老师高度的责任心和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高尚 人格,是我学习的典范,将令我受益终生。在此谨向辛 勤辅导的恩师致以深深的谢意!
卫生标准
项 菌落总数 大肠菌群 致病菌(指肠道致病菌和致病性球菌) 硝酸盐(以NaNO3计) 亚硝酸盐(以NaNO2计) 黄曲霉毒素M1 铅 砷 铜 目 指 标 ≤100 cfu/ml ≤3 MPN/100ml 不得检出 ≤11.0 mg/kg ≤0.2 mg/kg ≤0.5μ g/kg ≤1.0 mg/kg ≤0.5 mg/kg ≤5.0 mg/kg
超高温灭菌
本设计采用间接超高温加热设备。通过一管式 热交换器,牛奶在121℃下杀菌3秒。在设备中, 对牛奶进行强烈的热处理,会引起牛奶在设备的 热传递表面上形成一些蛋白质沉淀,引起热传递 表面(管式热交换机至保温管之间)的压降和热 介质与设备中的产品之间的温度差增大。增大的 温度差对产品生产有不利的影响,所以在一定的 生产周期内,必须停止清洗热传表面。 (1) 将物料预热至70℃~75℃。 (2) 脱气:脱气压力为-0.05~-0.07Mpa,脱气 罐液位为75%~85% (3) 均质:均质压力为22~24Mpa,先二级压 力,再一级压力。 (4) UHT:120℃~122℃,3s。
收 奶 、 化 验
收奶间要有一个适宜的验收计量、 及时处理、车辆回转和容器堆放 的场地,要配备磅秤、容器和原 料乳前处理系统。 化验室是通过感官、物理、化学、 微生物等检验原料奶的场所。化 验室要配备双面、单面化验台; 药品橱;
年产1万吨灭菌乳工厂设计

年产1万吨灭菌乳工厂设计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班级食品质量与安全姓名李!!学号 !!!!!!!食品工厂设计任务书学生姓名李!!班级食质指导教师冮洁纪莹题目年产1万吨灭菌乳工厂设计设计基本参数灭菌乳:年产量1万吨设计要求及内容1、设计方案简介工厂设计的任务和内容、设计原则进行简要论述。
2、厂址的选择及总平面设计厂址选择的原则、总平面设计内容进行简要论述。
3、生产工艺设计产品生产方案及产量的确定,简述产品生产工艺流程。
4、关键点控制(HACCP)在产品生产中的应用对危害分析与关键点控制(HACCP)系统进行简单介绍,并对其在产品生产中的应用加以阐述。
5、经济核算车间总投资、产品成本进行核算。
6、编写设计说明书将设计所选定的工厂厂址、厂区布置、工艺流程方案、HACCP关键控制点的确立及经济核算结果汇集成工艺设计说明书。
应采用简练、准确的文字图表,实事求是的介绍设计计算过程和结果。
设计说明书要求在6000字以上。
设计说明书主要内容:(1)封面(设计题目、学生班级、姓名、指导教师、时间)(2)目录(3)设计任务书(4)概述与设计方案简介(5)厂址的选择及总平面设计(6)产品生产工艺设计(7)HACCP在产品生产中的应用(8)经济核算(9)参考文献(10)主要符号说明(11)致谢每个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课程设计,设计题目从下列选取:(1)班处理0.5吨面粉的面包工厂设计(2)年产20万吨果汁饮料厂设计(3)年产1万吨水果罐头工厂设计(4)年产1万吨灭菌乳工厂设计一、概述食品行业在工业生产总值中居第一位,它已经超过了机械、化工,成为工业中的第一大产业。
我国的食品工业具有相当大的潜力,是一个朝阳产业。
只有人民生活富裕,食品工业才能发展起来,我们食品工作者才有用武之地,而食品工业的第一步就是要建厂,而且随着人民对食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厂房的设计要求也相应的越来越高,因此学好食品工厂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食品工厂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
毕业答辩-日处理50吨原料乳的消毒乳车间设计

每吨原料乳提取稀奶油1/59.35=16.8Kg
物料衡算
二、消毒乳损耗计算
根据经验,在生产过程中总损耗为0.55%,其中收奶 杀菌段损耗为0.2%,灌装段损耗0.35%,收奶杀菌 后原料乳质量为50×(1-0.2%)=49.9吨=49900Kg 标准化后原料乳质量为49900-16.8×50=49060Kg 灌装后总得成品乳质量=50000×(1-0.55%) =47250 Kg
均质温度一般在50~65℃,温度过高将导 致蛋白质变性。
可使用二级均质来提高均质效果。二级均 质时,第一级均质压力为17~21MPa,第 二级为3.5~5MPa。
8 巴氏杀菌
本设计采用高温短时杀菌法(72~75℃/15~20s)
该法加热温度高,保温时间短,故能实现连续 生产。杀菌后应尽快将牛乳冷却到4℃,冷却速 度越快越好,以避免磷酸酶激活的问题。
全年生产250天,节假日工人轮休。
工艺设计
二、工艺流程
原料乳验收→计量→过滤→脱气→贮存→标准 化(45℃)→冷却(5℃)→预热均质(65℃) →杀菌(75℃,15s)→冷却(5s)→包装→ 装箱→冷藏→质检→出厂
工艺设计
三、工艺论证
1 原料乳的收集和运输
一般要求乳在挤出后应立即水 冷却至4℃以下
设备选型
原则
(1)满足工艺要求,保证产品质量和产量 (2)主要产品可采用机械化、连续化程度较高的设备,做
到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先进
(3)设备能充分利用原料,能量少、效率高、体积小、维 维修方便、劳动强度低,并能一机多用,备品备件供应方 便
(4)所选设备符合食品卫生要求,易清洗、装拆,与水平 接触的材料要不易腐蚀,不对食品造成污染
污染,其次应尽量避免灌装时的产品升温,因为包 装后的产品冷却比较缓慢。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年产6000T乳制品工厂设计

[1] 蒋明利. 酸奶和发酵乳饮料生产工艺与配方. 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6.2. [2] 阮真, 成坚. 乳制品安全生产与品质控制.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12. [3] 张国农, 于秋生. 食品工厂设计与环境保护. 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6.7. [4] 王志魁. 化工原理.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10.
(3)产品工艺流程的设计要科学合理、卫生安全,根据产品规格要求和标准、原料的性质来确定,以及做到机械化、连续化生产。
4.预期结果
本乳制品工厂产品方案合理,使用成熟先进的工艺,原料来源稳定、丰富,劳动力充足,工厂的生产有可靠的保证,酸奶具有较好的市场开发前景,能较好的满足人们的需要,有较大的销路,企业可获得比较明显的经济效益。
2011年 03月22日-2011年 03月25日 设备选型
2011年 03月26日-2011年 04月01日 水电汽及劳动人员计算
2011年 04月02日-2011年 04月10日 辅助部门设计和计算
2011年 04月11日-2011年 04月25日 车间及全厂平面布置
2011年04月 26日-2011年 04月28日 定初稿
牛乳的组成最为接近人体的母乳,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全部营养成分,营养最为均衡,在人们的膳食结构中具有其他食品无法替代的地位和作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食结构的不断完善,乳制品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食品,而酸奶由鲜牛乳发酵成的酸乳由于其丰富的营养、特殊的风味、爽滑的质构和良好的生理功能,从而备受人们青睐。酸奶的种类有多种多样,蒙牛、伊利等大品牌的都力争在酸奶市场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
[9] 蒋爱民, 男庆贤.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8.1.
年产10000吨乳制品工厂设计

年产10000吨乳制品工厂设计1前言民以食为天,食以乳为先。
乳中各种营养素齐全且配合合理,并含多种生物活性物质,是人体成长不可缺的高营养食物。
发展乳品事业,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但是与世界先进国家比较,我国奶类产量仅为美国的11%、法国的28.5%,我国人均占有奶类产品7.2公斤,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0,发达国家的1/37,世界液态乳的人均消费量为105公斤/年,中国液态乳人均消费量仅为7公斤/ 年,仅为亚洲年人均乳品占有率的1/6,不及世界人均乳品占有率的1/16。
从此可以看出中国乳品存在巨大的增长空间。
目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大众对营养食品需求日益增长,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
尤其是随着新技术的应用,成功地解决了乳制品的营养和保鲜问题,加之新包装材料及技术的应用和灵活多样的促销方式,使消费者愿意接受具有丰富营养,口感良好并且价格合理的乳制品品牌。
乳制品市场的竞争也开始日趋激烈。
为了在未来的乳品市场中取得一席之地,我们从灭菌乳、搅拌型酸乳、乳酸菌饮料、乳粉等众多乳制品中最终选取UHT灭菌乳为主要产品因其具有工艺成熟、易于贮藏运输、营养损失少等优势。
工艺方面采用超高温瞬间灭菌技术(UHT)解决了液态奶运输、储存、保鲜难的问题,目前发达国家已普遍采用这一技术进行鲜奶加工:将牛奶加热至超过135ºC,仅保持几秒便迅速降至常温,然后在无菌条件下密封,采用六层纸铝塑复合材料进行无菌灌装。
在营养方面,牛奶中的微生物在瞬间高温下全部被杀死的同时,而大多数营养物质在短暂的高温下损失甚微,最大限度地保持了牛奶的营养成分。
在运输销售方面,经过UHT灭菌处理,并采用无菌包装的鲜奶进行无菌灌装,使其在储存及运输中均不需要冷藏。
同时,一个不需冷藏的产品给生产商、零售商和消费者带来了许多便利。
比如对生产商而言,由于不再需要冷藏,库存安排可以简化;运输分送用车的数量、成本就可相应降低;同时,由于长期维持其保鲜功能,减少了对零售未售出产品的回收;最重要的是,这种产品可以从地域上极大地扩大市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题报告
题目:日产50吨超高温灭菌乳的工厂设计开题报告
学生:
学号:
院(系):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
指导教师:
2011 年1 月 18 日
日产50吨超高温灭菌乳的工厂设计开题报告
一、超高温灭菌乳工厂设计意义及目的
乳制品业被誉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发展乳制品业是促进我国农民增收、改善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是提高人民营养水平,增强全民体质的重要举措。
目前我国人均乳品年消费量不足28kg,而世界乳品人均年消费量约为100kg,数据可以看出我国乳品人均年消费量远低于发达国家,这为我国液态乳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远景。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液态奶以其口感好,饮用方便已逐渐成为普通百姓的必备食品。
而且在营养学界看来,牛奶有着无可替代的营养,是补充营养素的良好载体,是最好的补钙食品。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 2010年,我国的骨质疏松症患者将超过1.1亿人,缺钙将成为普遍存在的国民健康问题,这应该是乳制品刚性需求的保证。
乳品行业中液态奶的发展特别引人注目,并已成为市场较大和增长较快的品种。
通过液态奶工厂设计,了解与掌握乳品深加工的相关知识,掌握液态奶的生产工艺,掌握物料衡算、水电汽和劳动力估算的基本方法,掌握设备选型与匹配的方法,培养我们的工程设计能力。
同时还可以培养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查阅文献,应用计算机进行工程图纸的绘制,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液态奶工厂设计方案
1.预处理及巴氏灭菌乳工艺流程
收奶——净乳——脱气(0.8Mpa)——计量——冷却(4℃)——贮存——平衡槽——均质(60℃,25Mpa)——巴氏杀菌(85℃,15s)——灌装(4℃)——装箱——入库(4℃)——检验(37℃保温试验等)——出厂
2.酸牛乳工艺流程
冷藏鲜奶——平衡槽——均质(60℃,25 Mpa)——巴氏杀菌(95℃,300s)——加发酵剂(MYE93,0.2%)——发酵(43℃,3.5h至PH3.8-4.2) ——搅拌——冷却(20℃)——暂存罐——灌装(18℃)——装箱——入库(4℃)——检验(37℃保温试验等)——出厂
3.UHT灭菌乳工艺流程
冷藏鲜奶——平衡槽——均质(60℃,25 Mpa)——超高温灭菌(137℃,5s)——灌装(18℃)——装箱——入库(4℃)——检验(37℃保温试验等)——出厂
三、超高温灭菌乳工厂设计内容
1.厂址的选择
乳品厂的建设与当地的资源、交通运输、农业等发展有密切联系。
乳品厂的厂址选择必须严格遵循国家相关政策方针及工业布局,与此同时,应从奶源、水源和排水、占地面积、地势与地质、动力、劳动力、交通运输、周围环境等方面综合考虑。
2.工厂总平面设计
工厂总平面设计应从生产工艺出发,恰当处理好各建筑物、构建物、道路、堆场、各种管道及绿化等方面的关系。
按照设计要求及基本原则合理安排布局。
液态奶厂区各主要建筑物、构建物在总平面布局中关系如下:
↙↓
↘↓↙
↓
↓
3.工艺设计
乳品厂工艺设计应根据建厂规模、产品品种、质量要求并结合建厂地点、奶源、动力供应、水源等具体情况,因地制宜的确定生产方式、工艺流程、设备选择和生产车间的布置等。
工艺设计部分包括生产规模及生产制度的确定、物料平衡计算、生产机械设备的选择、生产车间用水用气量的估算、生产车间的布局及辅助部门的设计。
4.土建
土建设计应按照生产工艺对车间的要求及布局,结合卫生、消防、防火、防震、防腐等技术规范,以及建厂地点的气象、地质、建材供应等情况,因地制宜的进行平面布置,选择合理的层高和立面造型。
乳品生产队卫生要求较高,所以在设计中应注意采取防尘、放虫、防鼠、防滑、防霉、防潮等措施。
5.冷冻、给排水、供电及自控、采暖与通风
冷冻室冷冻能力、给排水能力、供电及自控、采暖与通风应根据厂区大小、工厂生产能力、当地气候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决定,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四、超高温灭菌乳工厂设计计划安排
五、超高温灭菌乳工厂设计所需原始资料
1.工厂设计所需的地质、气象、水文等基础资料
2.高温灭菌乳生产的工艺流程
3.高温灭菌乳生产的机械、设备及辅助设备重要参数
4.物料、能量、水、电、汽衡算的数据参数及劳动人员的数据参数
5.环境保护的技术措施与相关参数
6.工厂设计所需的其它原始数据和资料
六、参考文献
1.张和平,张佳程.乳品工艺学[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1
2.杨芙莲.食品工厂设计基础[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8
3.郭本恒.液态奶[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9
4.何卫加.灭菌牛乳常见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J].中国乳品工业,1999
第2期
5.赵胜利.中国乳制品市场发展研究[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