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相关知识点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下第四单元《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知识要点概括

人教版八年级下第四单元《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知识要点概括

第四单元: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1、民族团结:(1)政治上: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有利于促进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和民族平等,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政治制度。

)。

(2)经济上:实行各民族共同繁荣,共同发展。

2、香港和澳门回归:(1)“一国两制”的构想的提出: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针对台湾问题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

目的是为了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实现祖国的最后统一。

(2)“一国两制”的含义: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和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3)实行“一国两制”原因:“一国两制”正是从历史和现实考虑,一要实现香港、澳门、台湾的主权回归,二要维持香港,澳门,台湾经济的繁荣。

(4)英、葡政府同意把香港、澳门归还给中国说明: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

(5)港、澳回归祖国的意义和影响:中国人民洗刷了百年国耻,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促进改革开放,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3、海峡两岸的交往:(1)我国的对台政策:新中国成立后,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20世纪50年代中期,又确立了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改革开放以后,在邓小平“一国两制”的基础上又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1995年,江泽民又提出了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成为了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指导思想。

(2)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①1987年,台湾当局被迫放弃“三不”政策。

②1992年,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和海基会会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会谈,两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达成共识(即“九二共识”)。

③20多年来,两岸的经济、文化交流蓬勃发展。

(3)对我国统一台湾的看法(必然性)①从历史角度看,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②从民族角度看,海峡两岸同根同源,血脉相连,完成中华民族的统一大业是全体炎黄子孙的共同心愿;③从现实角度看,海峡两岸日益密切的经济、文化交流,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④从法律角度看,《反分裂国家法》的颁布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法律依据;⑤从可行性来看,香港、澳门的回归和持续繁荣为统一台湾提供了范例。

民族团结相关知识点

民族团结相关知识点

民族团结相关知识点1、认识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

56个民族具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甚至有的民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但是56个民族都是兄弟姐妹,共同属于一个大家庭——中华民族。

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民族达1800万。

2、我国目前有5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

这些民族自治区域分别聚居着:维吾尔族、藏族、蒙古族、回旋、壮族等很多兄弟民族。

3、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4、我国是如何保证少数民族同胞权利的?(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制定和实施一系列保障各民族平等权利的方针政策、措施。

)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②大力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充分保障少数民族的参政议政权,使少数民族在政治上的平等权利得到保障;③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

尊重各民族文化,即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④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5、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和特点:①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②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③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力。

6、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意义(作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把国家的集中统一与民族地区的自治有机地统一起来,既保证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内部的地主性事务,发挥地主优势,促进本民族的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的发展,又能保证国家的集中统一领导,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的大团结。

7、团结互助、共同进步对于中华民族有什么意义(作用或重要性)?(中华民族为什么要团结互助、共同进步?)(我们为什么要立场坚定地反对分裂?)①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团结互助的民族。

历史上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通婚,大大密切了吐蕃和唐朝的关系。

这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团结的典范。

②作为一个由多民族组成的大国,各民族的团结互助非常重要。

新疆民族团结篇要点提示

新疆民族团结篇要点提示

九年级教材民族团结部分内容及《新疆民族团结篇》九年级教材民族团结部分内容: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含义: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意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2、我国新型的民族关系:我国各民族之间建立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关系。

3、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新疆民族团结篇》内容:第一课1、民族概念及其特征(民族含义、特征) P2-2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上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

一般说来,民族在历史渊源、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

2、我国的民族概况及人口分布特点(我国民族的数量、人口分布特征) P3-3、4我国现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占绝大多数,其他55个民族因人口相对较少,习惯上称为“少数民族”。

我国各民族的人口分布呈现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

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地区也有汉族居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许多少数民族既有一块或几块聚居地,又散居全国各地。

(民族人口分布状况,反映了我国各民族之间谁也离不开谁的密切关系。

)3、我国各民族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为什么我国各民族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P4-5小标题(1)祖国统一大业是各族人民共同完成的。

(2)祖国的辽阔疆域和多种经济是各族人民共同开拓的。

(3)祖国灿烂的文化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4)各族人民共同捍卫着祖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5)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各族人民共同创立的。

4、新疆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公元前60年,西汉又设立西域都护府,统管整个西域地区的军政事务。

这标志着新疆地区从那时起,已正式成为我国领土的一部分。

(2)唐朝在西域设立了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这是唐朝设在西域的最高军政机关,分管天山南北的广大地区。

民族团结相关知识点

民族团结相关知识点

民族团结相关知识点1、认识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华民族就是由56 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

56个民族具有不同的风俗习惯与宗教信仰,甚至有的民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但就是56个民族都就是兄弟姐妹,共同属于一个大家庭——中华民族。

壮族就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民族达1800万。

2、我国目前有5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

这些民族自治区域分别聚居着:维吾尔族、藏族、蒙古族、回旋、壮族等很多兄弟民族。

3、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就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4、我国就是如何保证少数民族同胞权利的?(党与政府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制定与实施一系列保障各民族平等权利的方针政策、措施。

)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②大力培养与使用少数民族干部,充分保障少数民族的参政议政权,使少数民族在政治上的平等权利得到保障;③保护与发展少数民族文化。

尊重各民族文化,即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④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5、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与特点:①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②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③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力。

6、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意义(作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就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把国家的集中统一与民族地区的自治有机地统一起来,既保证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内部的地主性事务,发挥地主优势,促进本民族的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的发展,又能保证国家的集中统一领导,巩固与发展中华民族的大团结。

7、团结互助、共同进步对于中华民族有什么意义(作用或重要性)?(中华民族为什么要团结互助、共同进步?)(我们为什么要立场坚定地反对分裂?)①中华民族历来就是一个团结互助的民族。

历史上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的通婚,大大密切了吐蕃与唐朝的关系。

这就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团结的典范。

高考政治《我国的民族政策与民族团结》知识点回顾

高考政治《我国的民族政策与民族团结》知识点回顾

高考政治《我国的民族政策与民族团结》知识点回顾我国拥有56个民族,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

为了实现民族团结和共同发展,我国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的民族政策。

本文将回顾与讨论我国的民族政策,以及它们对民族团结的意义和作用。

一、我国的民族政策1. 民族平等政策我国坚持民族平等原则,保障各民族拥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

根据宪法和相关法律,任何民族都享有平等待遇,不受歧视。

这一政策为各民族提供了公平的竞争环境,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2. 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少数民族地区授予自治权力。

这意味着少数民族可以在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自主决策和管理。

自治政策旨在保护和发展民族特色,促进民族团结和发展。

3. 民族文化保护政策我国致力于保护和传承各民族的文化遗产。

文化多样性是我国的宝贵财富,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应得到尊重和保护。

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设立民族文化保护区、修复古建筑、开展传统文化传承等,以保护和传承各民族文化。

4. 民族团结教育政策我国重视培养民族团结意识和国家认同感。

在学校教育中,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教育和宣传,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团结意识。

同时,在社会宣传中,弘扬民族团结精神,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交融。

二、民族政策对民族团结的意义和作用1. 促进各民族的共同发展我国的民族政策为各民族提供了公平竞争的机遇,保障了各民族享有平等的待遇。

这使得各民族可以在经济、教育、政治等领域良性竞争,实现共同发展。

2. 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和谐民族政策的实施有助于缓解各民族之间的矛盾和纠纷,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通过民族区域自治和民族平等政策,我们建立了一个公平的社会环境,使各民族都能享受社会发展的成果。

3. 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民族政策为保护和传承各民族的文化遗产提供了制度上的支持。

通过设立民族文化保护区、修复古建筑、开展传统文化传承等举措,我国保护了各民族的传统文化,使其能够与现代社会相融合并传承下去。

2023年新疆民族团结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

2023年新疆民族团结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

新疆民族团结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有很多,以下是一些重要的内容:
1. 新疆是中国的一个自治区,其居民包括维吾尔族、汉族、哈萨克族、蒙古族等多个民族。

2. 民族团结是各民族之间的和谐关系,是国家和民族繁荣昌盛的重要保障。

3. 各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不应该有任何形式的歧视和压迫。

4. 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的基础,也是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前提。

5. 新疆各民族之间应该互相帮助、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

6. 维护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应该尊重法律和法规,积极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7. 少数民族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应该得到尊重和保护。

8. 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得到传承和发展。

9. 少数民族教育是国家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得到重视和支持。

10. 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得到支持和帮助。

此外,还有一些关于民族团结的口号和标语,如“民族团结一家亲”、“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维护民族团结,人人有责”等。

这些口号和标语旨在提醒人们重视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和谐相处。

总之,新疆民族团结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包括对民族团结重要性的认识、对各民族之间平等相待的尊重、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的尊重和保护、对少数民族教育和经济发展的重视和支持等。

这些知识是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2课民族大团结 知识点汇总及同步练习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2课民族大团结 知识点汇总及同步练习

第12课民族大团结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定义:在__国家统一__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设立不同级别的__民族自治区域__和自治机关。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法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行使__自治__权。

2.过程:1949年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将实行__民族区域自治__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__民族区域自治法__》颁布实施。

3.实施:目前,全国已建立__内蒙古自治区__、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__西藏自治区__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

4.意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有利于维护__民族团结__、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易混易错1.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有少数民族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

(×)提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根据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互助的原则,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根据党中央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方针,内蒙古自治区成立,这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

(×)提示:1947年,根据党中央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方针,内蒙古自治区成立。

这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推行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二、共同繁荣发展1.背景:各民族发展很__不平衡__,很多少数民族的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

2.政策和措施(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一系列的__民主__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废除了剥削和压迫,各族人民翻身做主人,迈进了社会主义社会。

(2)国家采取优惠政策,派出大批人员,还通过技术、资金、物资等多种方式,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

促进民族团结知识点

促进民族团结知识点

促进民族团结知识点促进民族团结是我国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民族团结是指不同民族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共同团结奋斗,实现共同发展的一种状态。

在多民族国家中,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下面将从教育、文化、法律等方面探讨如何促进民族团结。

教育是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途径。

教育是培养人才、传承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民族团结意识和认同感的重要环节。

在学校教育中应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推动不同民族的学生相互交流、相互了解。

可以开设民族文化课程,让学生了解各民族的历史、传统和文化习俗,增进彼此的了解和认同感。

同时,学校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文化交流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不同民族的文化,增强他们的交流能力和包容心。

文化交流也是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方式。

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家园,是民族团结的纽带。

各民族之间通过文化交流可以增进相互了解和认同,加深彼此之间的感情。

在文化领域,可以开展多样化的交流活动,如举办民族文化展览、演出、座谈会等,让各民族的文化得到展示和传承。

同时,各民族之间可以互相学习,借鉴彼此的优秀文化成果,促进文化的多元发展。

法律保障是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手段。

法律是社会公平正义的保障,也是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保障。

在法律方面,要坚持平等对待、公正公平的原则,保护各民族的合法权益,维护民族团结的稳定局面。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民族关系的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完善,明确各民族之间的权责义务,防止出现民族矛盾和冲突。

只有通过法律的保障,才能确保民族团结的持久和谐。

媒体的宣传也是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方式。

媒体是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通过媒体的宣传可以加强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和了解。

媒体应当秉持公正、客观、真实的原则,传播正面、积极的民族团结理念和事例,引导社会舆论,激发民族团结的热情。

同时,媒体还可以开展多样化的文化交流活动,如举办跨民族的电视节目、报纸专栏等,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促进民族团结是我国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任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族团结相关知识点 Document number【SA80SAB-SAA9SYT-SAATC-SA6UT-SA18】
民族团结相关知识点
1、认识中华民族大家庭
中华民族是由56 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

56个民族具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甚至有的民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但是56个民族都是兄弟姐妹,共同属于一个大家庭——中华民族。

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民族达1800万。

2、我国目前有5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

这些民族自治区域分别聚居着:维吾尔族、藏族、蒙古族、回旋、壮族等很多兄弟民族。

3、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4、我国是如何保证少数民族同胞权利的(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制定和实施一系列保障各民族平等权利的方针政策、措施。


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②大力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充分保障少数民族的参政议政权,使少数民族在政治上的平等权利得到保障;
③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

尊重各民族文化,即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
④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5、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和特点:
①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
②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
③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力。

6、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意义(作用)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把国家的集中统一与民族地区的自治有机地统一起来,既保证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内部的地主性事务,发挥地主优势,促进本民族的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的发展,又能保证国家的集中统一领导,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的大团结。

7、团结互助、共同进步对于中华民族有什么意义(作用或重要性)(中华民族为什么要团结互助、共同进步)(我们为什么要立场坚定地反对分裂)
①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团结互助的民族。

历史上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通婚,大大密切了吐蕃和唐朝的关系。

这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团结的典范。

②作为一个由多民族组成的大国,各民族的团结互助非常重要。

各民族间的团结友爱、合作互助,有利于国家的稳定和繁荣,也有利于各民族的共同进步和发展。

8、国家如何帮助我国少数民族共同进步的
由于历史原因和地理条件的限制,某些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经济还不发达,交通和基础设施比较落后。

新中国成立以来,为了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如:国家陆续建设了青藏公路、成昆铁路等。

2006年,青藏铁路建成通车。

实施西部大开发。

长期以来,东部沿海各省市也在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给西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以援助,体现了各民族之间互相帮助、求发展的精神。

共同谋
9、中学生在尊重少数民族,维护民族团结方面,应怎样做
①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语言文字。

②心系各族伙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积极参与“手拉手”互助活动。

③要敢于同一切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的言行作斗争。

10、从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角度看,实现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途径是什么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这也是我国各民族承担的共同任务。

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途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11、对“同胞共气,家国所凭”的理解
①全体同胞团结一致,同心同德,这是国家兴旺的凭据。

②一个国家内部不和谐,就会发生战争和骚乱。

国与国不和,就会挑起战争。

一个家庭不和睦相处,成员就不会是一条心,乃至形同陌路、反目成仇、骨肉分离。

③民族与民族之间和睦相处,相互友好,是一个国家稳定安宁的根基。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团结是我们事业取得繁荣发展的基本保障。

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是我们事业必定胜利的基本保证。

12、材料一:1994年以来,国家对西藏援助资金合计超过100亿元。

2006年青藏铁路建成通车。

材料二:西藏自治区建立40年多来,在中央政府的帮助下,生产总值增长了65倍,人均收入超过900美元。

(1)这体现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哪些原则
答:体现了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原则。

(2)党和国家为何如此重视西藏地区的发展
答:因为西藏经济比较落后,人民的生活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重视西藏地区的发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需要,才能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和安定团结,促进民族的共同发展,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保障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3)我国还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来发展和建设少数民族地区
答:西部大开发战略;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青藏铁路通车;支援贫困地区教育事业等。

(4)2006年青藏铁路建成通车,这说明了什么
答:说明我国政府重视少数民族问题,采取措施促进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各民族和谐相处,团结互助。

体现了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原则。

(5)有人说:青藏铁路是条“经济路”,也有人说:这是条“政治路”。

你认为呢
答:这两种说法都是有道理的,说它是一条“经济路”是因为这条铁路的建成,对西藏和全国经济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有利于促进西藏工业、旅游业的发展,有利于西藏资源优势的发挥,加强与各地的合作与交流,有利于西藏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有利于我国国地区经济的平衡发展,实现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

说它是一条“政治路”,是因为青藏铁路的建成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有利于中央的统一领导,巩固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有利于边疆的稳定和国防的安全,有利于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的实现。

(6)请为西藏的进一步发展设计两条激励口号。

答:维护民族大团结,构建和谐新西藏;爱我西藏、共创西藏美好未来;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加快西藏经济繁荣发展等等
(7)西部大开发战略有什么意义(或青藏铁路的通车)
答:有利于促进东西部经济、政治、文化的交流,促进西部经济的发展,缩小东西部的差距,实现东西部的优势互补;有利于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科学发展观的落实;有利于国家安全和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的统一。

(8)西藏自治区成立40多年来,取得辉煌成就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了民族平等、团结、互共同繁荣的原则;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实施科教兴区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计划生育、保护资源和环境基本国策;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9)为加强民族团结,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做(我们在生活中可以为民族团结做些什么怎样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责任和义务)
(1)要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

(2)要认真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反对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3)要多做有利于民族团结的事,敢于同一切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的言行作斗争。

(4)以实际行动自觉维护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关系。

13、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