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版《革命者教义问答》
《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是恩格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典范

《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是恩格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典范杨娇(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OOOOO)摘要:《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基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角度,是恩格斯一次经典的思想政治教育行为。
该文本作为恩格斯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实现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以及教育原则与教育方法的统一,是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典范。
关键词:恩格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经典文本,但是当前学术界的研究重点在于挖掘其中的政治经济学思想,没有将该文本视为恩格斯一次经典的思想政治教育实际行为。
恩格斯写作《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的直接目的不是构建研究某种新的理论体系,而是宣传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第一分册》一书中阐述的科学的、系统的政治经济学思想,向无产阶级大众宣传其中新的方法和新的内容)从一定意义,恩格斯是典的以文字为传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者)本文基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行为这一视角系统地研究《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就是把该文本的创作过程看作一个完整的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并且总结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具备的优良品格,这对于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行动具有现实启示)一、《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的创作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是向的思想意行的,想而知在实际开展过程中会面临一些问题,《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的前期创作过程确实一)为传达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精髓,,无产阶级和众接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性,恩格斯选择了书评这种文体;鉴于书评中介和导读的功能,恩格斯在书评的表达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教育的接受程度,更大众,恩格斯的术;为表达《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的主要内容,恩格斯在创作书的过程中分马克思本的和建,并且请马克思为书评做了一些修改。
新版精选2020年西方文化名著导读期末考核复习题库完整版288题(含答案)

2020年西方文化名著导读期末测试复习288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提出了“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A、笛卡尔B、帕斯卡尔C、歌德D、卢梭正确答案:B2.马克思韦伯的著作不包括()。
A、《战争的艺术》B、《经济与社会》C、《儒教与道教》D、《作为职业的政治》正确答案:A3.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核心思想是()。
A、爱人如己B、因信得福C、因信称义D、爱邻如己正确答案:C4.《新学伪经考》的作者是()。
A、梁启超B、严复C、谭嗣同D、康有为正确答案:D5.伽利略逝世于()。
A、1578年B、1611年C、1642年D、1712年正确答案:C6.《科学与近代世界》的作者是()。
A、托马斯库恩B、罗素C、巴特菲尔德D、怀特海正确答案:D7.“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者是()。
A、伽利略B、莱布尼兹C、开普勒D、牛顿正确答案:D8.()提出了“万物的本源是水”。
A、苏格拉底B、格劳孔C、德谟克利特D、泰勒斯正确答案:D9.宋应星的代表作是()。
A、《农桑辑要》B、《考工记》C、《天工开物》D、《农政全书》正确答案:C10.以下属于波德莱尔的代表作品是()。
A、《灵光集》B、《美好之歌》C、《牧神的午后》D、《恶之花》正确答案:D11.()被称为现代哲学的宣言书。
A、《新工具》B、《存在与时间》C、《谈谈方法》D、《纯粹理性批判》正确答案:C12.不属于欧洲近代理性主义派别的哲学家是()。
A、休谟B、笛卡尔C、莱布尼兹D、斯宾诺莎正确答案:A13.《人性论》的作者是()。
A、贝克莱B、康德C、莱布尼兹D、休谟正确答案:D14.以下关于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的说法错误的是()。
A、经验主义在英国和美国影响最大B、培根是经验主义的代表人物C、莱布尼兹是理性主义的代表人物D、理性主义属于唯心论正确答案:D15.《群己权界论》是严复翻译的()的作品。
A、洛克B、霍布斯C、密尔D、康德正确答案:C16.无敌舰队之战是西班牙与()的海上战争。
[精品]新人教版选修四高中历史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恩格斯同步习题
![[精品]新人教版选修四高中历史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恩格斯同步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e10d77ff6f1aff00bed51e46.png)
人教选修四第五单元第14课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恩格斯【基础梳】一、梳崇高想1出生:1820年出生于德国莱茵省巴门市。
2信念——“帮助劳动人民”(1)原因:严格的基督教的普鲁士教育;观察工人的劳动与生活环境。
(2)表现:深入研究大工业生产的影响;对黑格尔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物论的批判发展;确立唯物主义世界观。
(3)结果:1845年,恩格斯完成《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第一部描述英国工人生活的论经典,社会主义论形成时期的一部代表性著作,为工人阶级的彻底解放指明了道路。
对两大阶级的对立与斗争进行了唯物主义的论述。
二、“第二提琴手”1.与马克思的伟大合作(1)1844年,恩格斯与马克思合写《神圣家族》,批判黑格尔哲中的唯心主义,阐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些重要原。
(2)1845年间两人合著《德意志意识形态》,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第一次系统的阐述。
(3)1846年初在布鲁塞尔建立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宣传社会主义。
(4)1847年马克思、恩格斯加入正义者同盟,后改组为共产主义者同盟。
(5)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6)1848年共同参加欧洲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协助马克思创办《新莱茵报》。
2.支持马克思的革命活动(1)经济上:帮助马克思一家度过艰难生活。
(2)论上:积累了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阶级关系的第一手资料,从论与实际的结合上支持马克思完成《资本论》的论体系。
充分体现了恩格斯的自我牺牲精神。
三、国际工人运动的领袖1.独立领导工人运动(1)思想指导:①通信或面谈以启迪和帮助。
②教导各国社会主义者从本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独立地商定本国革命的方针和策略。
(2)指导和推动第二国际成立:1889年7月各国社会主义政党建立第二国际,进一步团结和发展了国际无产阶级的革命力量,使社会主义运动获得广阔的发展。
2.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1)1884年恩格斯写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在马克思主义史上第一次探讨了人类社会的史前史,揭示了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起、发展及其消亡的规律。
高中历史 专题五 无产阶级革命家专题测试 人民版选修4-人民版高二选修4历史试题

《无产阶级革命家》测评(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中学时代,马克思在下列哪种思想的影响下产生了为人类谋福利的崇高理想A.人文主义思想B.法国启蒙思想C.空想社会主义思想D.费尔巴哈的唯物论思想答案:B解析:19世纪早期,德国仍处在封建君主统治之下,当时德国人民面临的主要任务是推翻封建君主统治,争取某某和自由,而当时在欧洲反封建的锐利思想武器当属启蒙思想。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来源包括①伏尔泰的启蒙思想②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③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思想④圣西门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B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包含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在批判地吸收和继承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形成的。
3.《共产党宣言》发表时马克思对当时的资本主义制度的态度是A.推翻资本主义制度B.维护资本主义制度C.对资本主义制度全盘肯定D.对资本主义制度全盘否定答案:A解析:《共产党宣言》指出了资本主义必然崩溃的趋势,指出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
A项符合题意。
4.下列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论述,不正确的是A.它是一种新的社会主义理论,吸取了前人的智慧B.它对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C.它是唯一科学、完善的社会主义理论D.随着社会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也需要发展和完善答案:C解析:马克思主义理论也是不断完善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5.19世纪中期以后,促使马克思、恩格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进行不断探索和完善的客观因素是A.马克思、恩格斯理论水平不断提高B.各种社会主义流派的激烈竞争C.最初提出的基本原理有错误D.资本主义制度不断走向成熟答案:D6.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下列哪些国家和地区的历史经验有密切关系A.美、英、法B.英、法、俄C.美、法、德D.英、法、德答案:D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对历史知识的识记、判断能力。
准确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三某某论来源,问题即可迎刃而解。
部编版九年级下学期历史第十四课《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下学期历史第十四课《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意大利法西斯党党魁,独裁者,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元凶之一。
他在1922年至1943年期间任意大利王国首相。
其1922年10月指挥该党军事组织“黑衫军”进军罗马,发动暴乱并夺取政权。
他就是( )A.希特勒B.罗斯福C.斯大林D.墨索里尼2.20世纪30年代,希特勒打着民族主义的招牌,煽动复仇主义,表示要“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
希特勒在德国建立法西斯专政的标志是( )A.希特勒出任总理并解散国会B.希特勒建立纳粹党C.制造“国会纵火案”D.撕毁《凡尔赛条约》3.恐怖主义是21世纪的“政治瘟疫”,而在20世纪30年代,出现了国家恐怖。
其中对内制造“国会纵火案"、残酷迫害犹太人的国家恐怖发生在( )A.德国B.西班牙C.意大利D.日本4.日本首相田中义一曾在秘密奏折中宣称:“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
”为实施“田中奏折”的政策,日本法西斯政权在中国制造的暴行有( )A.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中国东北B.挑起甲午中日战争C.制造七七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D.参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5.“法西斯”一词来自拉丁文,原指中间插着一把斧头的“束棒”,象征着国家最高的权力;后来,法西斯成为独裁和暴力的代名词。
世界上最早建立法西斯专政的国家是( )A.意大利B.德国C.日本D.美国6.与意大利法西斯党徒“进军罗马”相关的历史信息包括( )①发生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时②由墨索里尼组织发动③攫取了国家政权④建立了法西斯政权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7. 面对1929-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
而德国和日本则( )A.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B.发动内战C.走上法西斯道路D.实行新经济政策8.假如你是一位20世纪30年代在德国采访的摄影记者,你可能拍摄到的场面有( )①纳粹党利用“国会纵火案”,打击德国共产党②纳粹党逮捕和迫害大批共产觉和进步人士③法西斯分子疯狂迫害犹太人④纳粹党解散工会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9.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已经遭到法西斯德国武装占领的两个国家是( )①波兰②奧地利③匈牙利④捷克斯洛伐克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④10.1929-1933年,一场空前严重的经济大危机首先从美国爆发,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高中历史 专题达标检测(五)无产阶级革命家 新人教版选修4

专题达标检测(五)无产阶级革命家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1.某高二文科班将举行有关剩余价值学说的专题报告会,请小明做主持人,他准备到图书馆去查阅有关资料。
你认为以下哪部著作最适合供其参考( )A.《共产党宣言》B.《神圣家族》C.《德意志意识形态》D.《资本论》解析:选D 结合马克思著作的主要内容可知《共产党宣言》主要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原理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神圣家族》中揭示了物质生产和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真正发源地和真正创造者,《德意志意识形态》首次提出用唯物主义观点解释历史的原理,《资本论》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实质和秘密,故选D项。
2.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编写的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剧中有这样的台词:“他们都宣布我的思想死了。
”“不断宣布一种思想死了,不正可以证明这种宣布的虚妄吗?”材料中的“思想”对无产阶级的斗争产生的深远的影响是( )A.肯定了阶级斗争的重要作用B.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C.使工人运动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D.指导了巴黎公社革命解析:选C 解题是首先注意题干命题意图是考查“深远的影响”。
A、B两项不是深远影响;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直接指导巴黎公社革命,排除D。
故选C。
3.列宁认为,新经济政策是一种用“改良主义”的办法来解决苏维埃国家过渡时期经济发展战略任务的长期性政策。
这里的“改良主义”是指( )A.修改调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恢复经济、缓和矛盾C.利用市场关系和资本主义发展经济D.逐步壮大社会主义经济成分解析:选C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新经济政策的实质的把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改良”指的是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商品、市场、货币关系,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故选C。
4.列宁是影响整个20世纪世界历史的人物,他的英名和事业为人民永远铭记。
他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做出的最大贡献是( )A.提出了帝国主义的本质特征B.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C.创建了真正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D.缔造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解析:选D 列宁的一生中,创立了光辉的事业,其事迹影响巨大、感人至深,题中四个选项都是他一生中事业的突出代表。
高中历史专题五无产阶级革命家3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导师__列宁(一)课时作业人民版选修4word版本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五无产阶级革命家 3 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导师——列宁(一)课时作业人民版选修4一、选择题1.为在俄国建立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思想上和组织上做的准备是( )A.《四月提纲》B.《火星报》C.《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D.《国家与革命》解析:《火星报》的创办为在俄国建立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思想上和组织上做了准备。
答案: B2.俄国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第一次实现结合的标志是 ( )A.喀山马克思主义小组成立B.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成立C.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D.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解析:1895年秋列宁组织成立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这是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萌芽,它第一次在俄国实现了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
答案: B3.俄国二月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结果却超出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围,具体表现为( )A.推翻极端专制的反动政权B.形成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C.无产阶级掌握政府实际权力D.工人群众拥有一定革命武装解析:解题关键是掌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基本任务是推翻封建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政权。
二月革命后出现工兵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这是超出民主革命范围的结果。
A、D两项没有超出范围,C项不符合史实。
答案: B4.阅读漫画《革命后的俄国士兵》,指出士兵们在革命胜利后不可能遇到的现象是( )A.政府退出一战,自己不必去前线打仗B.残酷威严的沙皇再也不能胡作非为C.首都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怪现象D.许多大城市逐渐被布尔什维克党控制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能力。
由漫画判断出革命是指二月革命,结合二月革命后的政局判断B、C、D正确,而政府退出一战是在十月革命后。
答案: A5.1917年11月7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了胜利。
指导这次起义的纲领性文件是( )A.《告工人、士兵、农民书》B.《四月提纲》C.《和平法令》D.《土地法令》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文学与伦理》章节测试题及答案

《文学与伦理》章节测试题及答案11课程主旨与安排1、【单选题】以赛亚•柏林认为,俄罗斯人拥有用()来思考的特性。
A、史学B、哲学*法学D、文学我的答案:D2、【单选题】何老师认为,中国古人在人文学科中的()方面最强。
A、文学B、法学C、史学D、哲学我的答案:C3、【单选题】陀思妥耶夫斯基是()的思想家。
A、独白型B、问题型U活跃型D s独断型我的答案:B4、【判断题】19世纪俄罗斯文学的小说达到了世界文学的高峰。
()我的答案:√5、【判断题】托尔斯泰被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我的答案:√12参考书目1【单选题】韦伯认为,()是对现代性的一种概括。
A、发展B、贫富C、脱魅D、战争我的答案:C2、【单选题】下列著作中,属于托尔斯泰的是0。
A、《安徒生童话》B、《安娜•卡列尼娜》C、《红与黑》D、《欧也妮•葛朗台》我的答案:B3、【多选题】下列著作中,属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有()。
A、《罪与罚》B、《卡拉马佐夫兄弟》C、《复活》D、《战争与和平》我的答案:AB4、【判断题】何老师认为,中国传统社会是以儒家思想为精神承担者。
()我的答案:√5、【判断题】《战争与和平》的作者是托尔斯泰。
()我的答案:√1.3 文学与伦理的关系1【单选题】伦理学主要处理价值问题和0。
A、道德问题B、社会问题C、人伦问题D s规范问题我的答案:D2、【单选题】传统伦理学以()为中心。
A、正义B、应当C、至善D、博爱我的答案:C3、【判断题】善与正当的关系构成了现代伦理学的主要问题。
()我的答案:√4、【判断题】社会共识只能建立在行为规范上。
()我的答案:√1.4 文学与伦理的意义1【单选题】在下列学科中,()可能是人最早进入的。
A、哲学B、文学C、数学D、天文我的答案:B2、【单选题】《安提戈涅》的作者是0。
A、索福克勒斯B、埃斯库罗斯C、欧里庇得斯D、毕达哥拉斯我的答案:AA、同情心B、恻隐心C、正义感D、羞愧感我的答案:C4、【判断题】何怀宏老师认为,几乎所有人都有一个文学或诗的年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转载:《南方周末》1998年6月12日解密新闻密档解读曾影响列宁、斯大林仍未解密,略有披露的《革命者教义问答》□鉴真《革命者教义问答》一书(作者是俄国革命史上不能不提的涅恰耶夫1847-1882)被认为是俄国革命者的"圣经",但迄今仍未解密。
新华出版社出版的《斯大林秘闻》(俄罗斯著名历史学家爱德华·拉津斯基根据原苏联秘密档案撰写)对该书有所称引,并断言"离开了特卡乔夫,离开了《革命者教义问答》,那就既无法理解本书的主人公(指斯大林),又无法理解20世纪俄国的整个历史。
"这里有摘自《斯大林秘闻》的解读段落,读者或能窥一斑以见全豹,并进而理解俄国的革命逻辑。
俄国革命运动的创始人之一车尔尼雪夫斯基对本国的评价是:"奴隶之国,自下而上全是奴隶。
"农民奴隶般顺从,部分是由于在农村占统治地位的古老的土地占有方式----村社。
这种方式在西欧已经被消灭。
单个的农民并不拥有土地权,土地属于全体农民----村社。
村社通过集体方式决定一切。
任何一个富有造反精神的个人都融化在这个愚钝、恭顺的集体中。
俄国沙皇很珍惜村社。
同沙皇一起珍惜村社的,还有头一批革命者。
如果说,沙皇从村社中看到了伟大的过去,那么,赫尔岑和车尔尼雪夫斯基这些俄国早期的激进派从中看到了伟大的未来。
集体所有制、集体作决定,这些恰恰是使俄国能越过无情的资本主义,一步跨入社会主义的社会机制。
只要让没有文化的农民革命化就行了。
需要一批鼓动家--新的使徒。
俄国革命者的福音书----著名小说《怎么办?》的作者车尔尼雪夫斯基呼吁道:"让俄国拿起斧头吧。
"这样就出现了民粹主义学说。
民粹派相信人民,相信愚钝的俄国农民潜意识中的社会主义。
沙皇和革命者都对。
没有村社意识,既不可能有300年的罗曼诺夫王朝,也不可能有布尔什维克此后在俄国的胜利,虽说革命者同现实的人民的第一次相会结果是悲惨的。
1874年,几百名年轻人(多半是有钱人家的子弟)搞了假身份证,化名下乡去号召俄国农民暴动。
但这种"走向人民"引起的结果是农民的惊恐。
这批例霉的使徒多数被警察或是农民自己抓了起来。
这时,革命思想在知识分子中蓬勃发展。
彼得·特卡乔夫成了俄国民粹派的一个主要思想家。
……他发表了一种新的主张。
他认为,为了革命成功,根本用不着搞全国的人民起义。
革命是少数人的事,一群革命领袖搞一次成功的密谋活动,就能使革命胜利。
他们应当夺取国家政权,然后才去改造已习惯于奴隶般服从的俄国社会,让俄国人民全速奔向社会主义光辉未来。
但是,为了光辉的未来,要消灭大多数居民,因为他们不够开明,会妨碍奔向社会主义天堂。
革命民粹主义有一批中坚分子,其中之一就是米哈伊尔·巴枯宁----俄国无政府主义之父。
巴枯宁的思想就成了秘密社团"人民惩治会"之缔造人涅恰耶夫写的名著《革命者教义问答》的基础。
《教义问答》要求:抛弃文明世界的法律,"我们的事业是恐怖的,四处破坏"……要冷酷无情,但不要期待宽恕,要准备赴死。
为了破坏现制度,要深入社会各界,包括警察……驱使富人和有影响的人服从自己。
想尽办法加重人民的苦难与不幸,使之忍无可忍,促其起义。
最后,同犯罪分子结成同盟:"同俄国唯一的革命者们----野蛮的匪盗世界联合。
""每个有觉悟的革命家手下应有若干个二三流的革命者,即不太有觉悟的革命者。
他应当把他们看作归他全权支配的总资本的一部分。
"《斯大林秘闻》在后面描述斯大林的革命活动时,还屡次援引过《革命者教义问答》如下句子:革命者是命中注定要灭亡的人。
同俄国唯一的革命者们----野蛮的匪盗世界联合。
对同志的评价只能看他对事业的利弊。
毒药、刀子和绳套是革命的圣物。
打入社会各界,包括警察。
另据俄苏问题专家蓝英年先生说:虽然列宁曾建议出版涅恰耶夫的全部著作,但苏联自建立至解体未曾出版过。
《革命者教义问答》现在仍藏在未能解密的"总统档案"里。
蓝先生读过不少著作经常引用《问答》的几段话:革命者是注定灭亡的人。
他既无个人需要,也无个人事务、感情、依恋、财产,甚至名字。
他身上的一切都被唯一的兴趣、唯一的思想、唯一的热情----革命,所吞没。
他在内心深处,不是在口头上而是在行动上,同社会习俗、整个有教养的社会及其全部准则、礼仪、通行的规则和这个世界的道德观念彻底决裂。
他是这个世界不共戴天的仇敌。
如他仍生活其中,就是为了更有力地毁坏它。
革命者蔑视任何尊严,拒绝和平科学,把它留给未来的一代。
他只知道这种科学,那就是毁灭的科学……他蔑视社会舆论……凡是能促使革命胜利的对他都是道德的。
凡是妨碍胜利的都是不道德的和有罪的……如他尚存有亲情、友谊或爱情,对他则极为不利;如这些关系束缚住他的手脚,他便不是革命者。
1869年9月,涅恰耶夫在莫斯科创建"人民惩治会"或称"斧头社",要求社员无条件地服从他的意志。
有个大学生社员伊凡诺夫反对他的方法,当即被他亲手杀害。
案发后涅恰耶夫被捕,过后的审判轰动一时。
陀斯妥耶夫斯基的长篇小说《群魔》(有中译本),即以涅恰耶夫案为蓝本,值得一读。
《革命者教义问答》革命者对自己的态度第一条第一条革命者是自我献身的人。
他没有自己的利益、自己的事务、自己的感情、自己的爱好、自己的财产,甚至没有自己的名字。
他的一切都融汇在唯一仅有的利益、唯一的思想、唯一的激情——革命之中。
第二条他从内心深处,不仅在言论上而且在行动上与公民秩序、与整个文明世界及其一切法律、礼节、惯例和道德断绝任何联系。
他是这个文明世界的无情敌人,如果他继续生活在这个文明世界之中,那只是为了更可靠地破坏它。
第三条革命者鄙视任何学理主义,拒绝世俗科学,而让后辈去研究它。
他只知道一门科学—破坏的科学。
他研究机械学、物理学、化学、也许还有医学,都是为了这个目的,而且只是为了这个目的。
他为了这个目的日日夜夜地研究一门活的科学——人,现在的社会制度在一切阶层中的性质、状况和全部条件。
目的只有一个——最迅速、最可靠地破坏这个丑恶的制度。
第四条他鄙视社会舆论。
他鄙视和憎恨目前社会道德的一切动机和表现。
对他来说,凡是促进革命胜利的东西,都是合乎道德的。
凡是阻碍革命胜利的东西,都是不道德的和罪恶的。
第五条革命者是自我献身的人,他对国家和整个等级制的文明社会是无情的;他不应该期待对自己有任何宽恕。
在他和社会之间,存在着秘密或公开的、但是不间断和不可调和的你死我活的战争。
他应该学会经得起拷打。
(唯一网络全文)涅恰耶夫:《革命者教义》2008-08-21 16:00:52 来自: 吕蕤冰 (合肥)【蕤冰按】网络上没有涅恰耶夫这篇文章的全文。
这里的全文是我从一本书上找到后扫描并ocr的。
I 革命者的自我态度1.革命者是注定要牺牲的。
他应当没有个人利益、个人私事、个人情感、个人恋情和个人财产,甚至不应当有姓名。
他的一切都应当贡献给唯一的绝对的事业——革命事业,将革命事业视为自己独一无二的利益、独一无二的思想和激情。
2.革命者应当从本质上,在行动中,而不仅仅是在口头上,与一般国民的公民秩序,与整个有教养的阶层,与所有当今世界的法律、礼仪、约定束成的习俗和道德观念断绝一切联系。
对于当今这个世界而言,革命者应当是它的最无情的敌人,如果革命者继续在这个世界上生活,那也只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将它摧毁掉。
3.革命者应当鄙视任何教条主义学说,应当拒绝世俗的科学,只把它留给后辈们去从事。
革命者应该只懂得一种科学——破坏的科学。
正是为了这门特殊的科学,也仅只是为了它,革命者才会去学习机械、物理、化学,以及医学。
同时,为了这门特殊的科学,革命者还必须夜以继目地学习一门活的科学——研究人,包括研究人的性格和社会状态,通过一切可能的阶层来研究现今社会体制的存在条件。
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以最快的速度、最有效的途径摧毁这个万恶的制度。
4.革命者必须高度蔑视社会公共观念。
革命者应该在一切方面,在任何时候都要鄙视和仇视现存的社会道德准则。
对于革命者来说,一切能促进革命胜利的都是高尚的,而一切起阻碍作用的则都是不道德的,都是有罪的。
5.革命者是注定要牺牲的人。
他应当对国家政权,对整个有教养的社会阶层毫不留情。
革命者不应该期待任何来自国家和上层社会的怜悯。
革命者与整个现存社会之间应当存在着永不间断的、不可调和的斗争,无论这斗争是隐秘的还是显在的,都是殊死的斗争。
革命者必须学会经受各种磨难的考验。
6.革命者既要冷酷地对待自己,也要冷酷地对待别人。
一切温柔的、温馨的亲情、友情、爱情和感激之情都应当被唯一冷酷的激情所压倒——对革命事业的激情。
对于革命者来说,只存在一种温情、一种欣慰、一种奖赏和满足,那就是革命事业的成功。
任何时候,革命者都应当只有一个思想,一个目的——无情地破坏。
在冷酷而不知疲倦地追求这个目标的过程中,革命者必须随时准备牺牲自己并亲手消灭所有企图阻碍这一目标实现的人。
7.一个真正的革命者应当天然地摒弃一切浪漫情怀,摒弃一切多情善感,摒弃一切热情和兴致;革命者的天性甚至要摒弃个人的仇恨和报复。
革命者必须将革命的激情融化到自己的血液中去,这种革命的激情应当是与冷静的判断相结合的。
这就意味着,革命者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不应当依据个人的好恶行事,而应当根据革命的利益行动。
Ⅱ 革命者与革命同志的关系8.对于真正的革命者而言,只有那些在工作中以实际革命行动表明自己是志同道合者的人,才能成为我们的朋友和亲近之人。
而与这种同志保持何种友谊,对他真诚相待到何种程度,以及如何尽其他义务,必须视他对整个摧毁旧世界的革命实践究竟有多大益处而定。
9.革命者之间的团结是确定无疑的:这种团结是整个革命事业得以成功的全部力量之源。
具有相同的认识水平和革命激情的革命同志应当尽可能地共同讨论所有重大事件并步调一致地完成任务。
而在随后的行动中,每一位革命者应当尽可能地单独去完成指定的计划,应当只考虑自己负责的那一部分。
在执行一系列破坏性行动中,每一个人必须自行独立去完成任务,只有在破不得已、单独靠自己的力量无法保证胜利完成任务之时,才能去寻求同志们的帮助和建议。
10.每一个革命者手上都必须掌握一些第二、第三梯队的革命者。
这些人都不是最忠实的革命者。
革命者必须把这些人看作是由他经管的整个革命资本的一部分。
革命者应当节省地花费属于自己掌管的那部分资本,应当总是尽可能地从中获取最大的利益。
同时,革命者也要把自己看作是资本,是革命事业取得最后胜利所必须付出的代价。
只是,这个资本革命者自己在没有争得全体最忠诚的革命者联盟的同意下是无权自行做主动用的。
11.当某一位同志落难时,是否要营救他,对于这个问题的考虑必须完全摒弃任何个人情感,必须只从整个革命事业的利益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