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思考题(1,2章)(1)

合集下载

抗震结构设计第四版课后答案

抗震结构设计第四版课后答案

抗震结构设计第四版课后答案【篇一:王社良版《抗震结构设计》要点及重要习题及答案,考试必胜】两层钢筋混凝土框架,集中于楼盖和屋盖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相等g1?g2?1200kn,每层层高皆为4.0m,各层的层间刚度相同?d1??d2?8630kn/m;Ⅱ类场地,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设计分组为第二组,结构的阻尼比为??0.05。

(1)求结构的自振频率和振型,并验证其主振型的正交性(2)试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框架的楼层地震剪力解1):(1)计算刚度矩阵k11?k1?k2?8630?2?17260kn/mk12?k21??k2??8630kn/mk22?k2?8630kn/m(2)求自振频率1?12,2?[(m1k22?m2k11)?(m1k22?m2k11)2?4m1m2(k11k22?k1 2k21)] 2m1m21?[(120?8630?120?17260)?2?120?120(120?8630?120?17260)2?4?120?120[(1726?0863?0(?863)20] ?27.47/188.28?1?5.24rad/s ?2?13.72rad/s(3)求主振型当?1?5.24rad/sx12m1?12?k11120?5.242?172601.618???x11k12?86301当?2?13.72rad/s2x22m1?2?k11120?13.722?17260?0.618 ???x21k12?86301(4)验证主振型的正交性质量矩阵的正交性?1.000?t{x}1[m]{x}2???1.618??t?1200??0120????1.000????0 ?0.618???1.000????0 ?0.618??刚度矩阵的正交性?1.000?t{x}1[k]{x}2????1.618?t?17260?8630???86308630???解2):由表3.2查得:Ⅱ类场地,第二组,tg=0.40s由表3.3查得:7度多遇地震??0.08 max2??1.200s,tg?t1?5tg 第一自振周期t1??12??0.458s,tg?t1?5tg 第二自振周期t2??2(1)相应于第一振型自振周期t1的地震影响系数:?tg??0.40???? ?1????max?t??1.200??1?第一振型参与系数 0.90.9?0.08?0.030?1??m??m?i?1i?12ni1i?2i1i1200?1.000?1200?1.618?0.7241200?1.0002?1200?1.6182于是:f11??1?1?11g1?0.030?0.724?1.000?1200?26.06knf12??1?1?12g2?0.030?0.724?1.618?1200?42.17kn第一振型的层间剪力:v12?f12?42.17knv11?f11?f12?68.23kn(2)相应于第二振型自振周期t2的地震影响系数: ?tg??0.40?????2????max?t?0.458???2?第二振型参与系数 0.90.9?0.08?0.071?2??m??m?i?1i?12ni2i?2i2i1200?1.000?1200?(?0.618)?0.2761200?1.0002?1200?(?0.618)2于是:f21??2?2?21g1?0.071?0.276?1.000?1200?23.52knf22??2?2?22g2?0.071?0.276?(?0.618)?1200??14.53kn第二振型的层间剪力:v22?f22??14.53knv21?f21?f22?8.99kn(3)由srss法,计算各楼层地震剪力: v2?v1??vj?2222j2?42.172?(?14.53)2?44.60kn?68.232?8.992?68.821kn ?vj?22j12、某两层钢筋混凝土框架,集中于楼盖和屋盖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相等g1?g2?1200kn,每层层高皆为4.0m,框架的自振周期t1?1.028s;各层的层间刚度相同?d1??d2?8630kn/m;Ⅱ类场地,7度第二组(tg?0.40s, ?max?0.08),结构的阻尼比为??0.05,试按底部剪力法计算框架的楼层地震剪力,并验算弹性层间位移是否满足要求(??e??1/450)。

建筑结构抗震思考题

建筑结构抗震思考题

建筑结构抗震思考题1、在所有地震中,破坏性最大,影响面最广,发生频率高的是何地震。

(P1构造地震)2、地震灾害表现在哪些方面。

(P11-12地表破坏,建筑物强度碰坏,次生灾害)3、抗震规范提出了“三水准”的抗震设防目标,其意义是什么。

(P9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4、抗震概念设计的概念是什么,在进行抗震概念设计时,是从哪些方面考虑的(P14-15选择建筑物场地时,选择对抗震有利的地段,避开不利地段,选择对抗震有利的建筑平面,立面和竖向剖面。

选择技术和经济合理的结构体系,正确进行地震作用计算。

)5、在建筑地基和基础抗震设计的要求中,其具体内容是什么(P14同一结构单元的基础不宜设置在性质截然不同的地基上,同一结构单元不宜部分采用天然地基而另一部分采用桩基。

当地基为软弱粘性土、液化土、新近填土或严重不均匀土时,应估计地震时地基不均匀沉降或其它不利影响,并采取相应措施。

正确进行地震作用计算。

)6、记录强震时的地面运动是用哪些参数(P27 加速度峰值,持续时间,主要周期,震中距)7、根据抗震规范的规定,建造在天然地基土上的建筑,哪些可不进行天然地基及基础的抗震承载力验算(P28 6度时的建筑(建筑在四类场地土上的较高的高层建筑除外),位于天然地基土层上的10层以下且高度在30米以下的框架房屋)8、哪些建筑可不进行地震作用计算。

(P9 6度建筑)9、影响地基土液化的因素是哪些(P31-32 土的粘粒含量,上覆非液化土层厚度和地下水位深度,土的地质年代)10、场地土的卓越周期与结构的自振周期处于何种情况时类似于结构在动荷载下产生共振,使建筑物的震害最大。

(P25场地土的卓越周期与结构的自振周期接近时)11、建筑的场地类别是根据什么标准来划分的。

(P18建筑的场地类别是根据场地土上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层的厚度划分的)12、地震按其成因可分为哪些地震等,哪种地震的影响面广,破坏性大,发生频率高。

(P1地震按其成因可分为火山地震、坍塌地震、诱发地震和构造地震等,构造地震的影响面广,破坏性大,发生频率高)13、地震波可分为哪些,哪种最快,哪种次之,哪种最慢。

抗震思考题 参考答案

抗震思考题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1、震级: 表示地震能量大小的等级标度,用M表示地震波:地震引起的振动以弹性波的形式从震源向各个方向传播并释放能量。

这种传播地震能量的弹性波称为地震波。

2、地震动:由震源释放出来的地震波引起的地表附近土层的振动(地震动三要素:地震动强度、频谱特性、强震持续时间)3、震源、震源深度、震源距、震中、主震(1)震源:地球内部发生地震的地方称为震源。

震源是地震能量的释放中心,理论上可以将震源看作一个点,而实际上是一个区(2)震源深度:将震源看作一个点,该点到地面的垂直距离称为震源深度(3)震源距:从震源到观测点的距离称为震源距(4)震中:震源在地面的投影称为震中。

震中附近的区域称为震中区,理论上震中区为地面上遭受破坏最严重的地区(极震区),但实际上由于地表局部地质条件的影响,震中区不一定与极震区相同(5)主震:在某地区的某段时间内,与其前后相比,地震显著频繁发生,其中规模最大、释放地震能量最多者称为主震4、E1地震作用、E2地震作用(1)E1地震作用:工程场地重现期较短的地震作用,对应于第一级设防水准。

(2)E2地震作用:工程场地重现期较长的地震作用,对应于第二级设防水准。

5、地震烈度:衡量地震破坏作用大小的指标,表示某一地区的地面和各类建筑物遭受某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6、地震超越概率:所谓地震超越概率,是指一定场地在未来一定时间内遭遇到大于或等于给定地震特征值(如给定震级、烈度、地震动加速度峰值等)的地震的概率,常以年超越概率或设计基准期超越概率表示7、地震重复周期:地震重复周期是指一定场地大于或等于给定地震特征值的地震重复出现的平均时间间隔8、多遇地震:9、阻尼:使振动能量随时间或距离逐步耗散/损的因素,如振动系统内部质点间相对运动的阻碍、外部介质摩擦等。

换句话说,阻尼指任何振动系统在振动中,由于外界作用和/或系统本身固有的原因引起的振动幅度逐渐下降的特性,以及此一特性的量化表征。

10、地震反应谱:在给定的地震加速度作用期间内,单自由度体系的最大位移反应、速度反应、加速度反应随质点自振周期变化的关系曲线称为该反应的地震反应谱11、振型:结构系统按其某一自振周期振动时的变形模式,体系的一种固有的特性。

抗震结构设计 思考题题及答案

抗震结构设计 思考题题及答案

1.2 什么是【地震波】地震波包含哪几种波?1.3 什么是【地震震级】什么是【地震烈度】什么是【抗震设防烈度】1.4什么是【多遇地震】什么是【罕遇地震】1.5 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分别是哪几类?分类的作用是什么?1.6 什么是【建筑抗震概念设计】1.7 在建筑抗震设计中,如何实现”三水准”设防要求的?2.1【场地土】分为哪几类?他们是如何划分的?2.2什么是【场地】怎样划分【建筑场地的类别】2.5什么是场地土的【液化】怎样判别?液化对建筑物有哪些危害?2.9【场地覆盖层厚度】如何确定?2.10如何计算【等效剪切波速】3.1什么是【地震作用】怎样确定结构的地震作用?3.2什么是建筑结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怎样确定他们的系数?3.3什么的【地震系数】和【地震影响系数】他们有何关系?3.4什么是【动力系数β】如何确定?3.5什么是【加速度反应谱曲线】影响α-T曲线形状的因素有哪些?质点的水平地震作用与哪些因素有关?3.6怎样进行【结构截面抗震承载力验算】怎样进行【结构抗震变形】验算3.7什么是【等效总重力荷载】怎样确定?3.9什么是【楼板屈服强度系数】怎样确定【结构薄弱层】或部位?3.10哪些结构需要考虑【竖向地震作用】怎样确定结构的竖向作用?3.11什么是【地震作用效应、重力荷载分项系数、地震作用分项系数、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1.1】对甲类建筑的【地震作用值】应按【地震安全评价效果确定】1.2】地震引起的振动以波的形式从震源向各个方向传播并释放能量。

包含体波(纵波,横波)和面波(瑞雷波,洛夫波)。

1.3】震级:表示一次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也是表示地震强度大小的指标。

地震烈度:指地震时某一地区的地面和各类建筑物受到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

抗震设防烈度:一个地区作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应按国家规定权限审批或颁发的文件执行.一般情况下,采用国家地震局颁发的地震烈度区划图中规定的基本烈度.1.4】多遇地震烈度就是发生机会较多的地震,故可将其定义为烈度概率密度函数曲线峰值点所对应的烈度,及众值烈度时的地震. 当设计基准期为50年时,则50年内众值烈度的超越概率为63.2%,这就是【第一水准的烈度】50年内超越概率约10%的烈度大体上相当于现行地震区划图规定的【基本烈度】将它定义为第二水准的烈度.罕遇地震烈度是汉语的地震,它所产生的烈度在50年内的超越概率约为2%,可作为【第三水准的烈度】1.5】根据建筑使用功能的重要性,按其受地震破坏时产生的后果《分类标准》将建筑分为甲类,乙类,丙类,丁类四个抗震设防类别.甲类最重要。

第一章的思考题

第一章的思考题

第一章的思考题1.地震按其成因分为哪几种类型?按其震源的深浅又分为哪几种类型?2.什么是地震波?地震波包含了哪几种波?3.什么是地震震级?什么是地震烈度?什么是抗震设防烈度?4.什么是多遇地震?什么是罕遇地震?5.建筑的抗震设计类别分为哪几类?分类的作用是什么?第二章的思考题1.场地土分为哪几类?它们是如何划分的?2.什么是场地?怎样划分建筑场地的类别?3.简述天然地基基础抗震验算的一般原则。

哪些建筑可不进行天然地基基础的抗震承载力验什么?4.怎样确定地基土的抗震承载力?5.什么是场地土的液化?怎样判别?液化对建筑物有哪些危害?6.如何确定地基的液化指数和液化的危害程度?7.简述可液化地基的抗液化措施。

8.哪些建筑可不进行桩基的抗震承载力验算?为什么?第三章的思考题1.什么是地震作用?怎样确定结构的地震作用?2.什么是建筑结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怎样确定它们的系数?3.什么是地震系数和地震影响系数?它们有何关系?4.什么是加速度反应谱曲线?影响a-T曲线形状的因素有哪些?质点的水平地震哪些因素有关?5.怎样进行结构截面抗震承载力验算?怎样进行结构抗震变形验算?6.什么是等效总重力荷载?怎样确定?7.简述确定结构地震底部剪力法和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的基本原理和步骤?8.什么是楼层屈服强度系数?怎样确定结构薄弱层或部位?9.哪些结构需要考虑竖向地震作用?怎样确定结构的竖向地震作用?10.什么是地震作用效应、重力荷载分项系数、地震作用分项系数?什么是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1.单自由度体系,结构自振周期T=0.5s,质点重量G=200kN,位于设防烈度为8度的Ⅱ类场地上,该地区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3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试计算结构在多遇地震的水平地震作用。

2.结构同题3.1,位于设防烈度为8度的Ⅳ类场地上,区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试计算结构在多遇地震作用时的水平地震作用。

建筑结构抗震MOOC思考题汇总(有答案)

建筑结构抗震MOOC思考题汇总(有答案)

土木工程专业建筑结构抗震单元作业(共10 页)目录第 1 章单元作业........................................................ 3...第 2 章单元作业........................................................ 3...第 3 章单元作业........................................................ 4...第 4 章单元作业........................................................ 4...第 5 章单元作业........................................................ 5...第 6 章单元作业........................................................ 6...第7 章单元作业........................................................ 7...第8 章单元作业........................................................ 8...第9 章单元作业........................................................ 8...第10 章单元作业........................................................ 8...第11 章单元作业........................................................ 9...第 1 章单元作业一简答题1. 什么是震级,什么是烈度,烈度与震级有什么联系?答:1.震级是表征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指标,是地震预报和地震工程研究的重要参数。

《建筑抗震》课程习题集.

《建筑抗震》课程习题集.

2-8、 抗震结构体系应符合那些要求?
2-9、 结构各构件之间的连接,应满足哪些要求?
2-10、 结构材料性能指标,应符合哪些最低要求?
2-11、 抗震结构在施工中怎样进行钢筋的替换?
二、实训题
2-1、三水准,两阶段的抗震设防目标可概括为( )
A、 小震不坏,中震不倒,大震可修
B、 小震不倒,中震不坏,大震可修
A、 小震不坏
B、 中震可修
C、 大震不倒
D、 整体可修
2-7、建筑物的抗震设计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为( )个抗震设防类别。
A、 一
B、 二
C、 三
D、 四
2-8、某地区设防烈度为 7 度,乙类建筑抗震设计应按下列要求进行设计( )。
A、 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按 8 度考虑
B、 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按 7 度考虑
C、 高层建筑的设计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
D、 超高层建筑宜采用时程分析法作为补充校核计算
2-16、抗震概念设计认为,在抗震设计中,( )具有首要的地位。
A、 设计者的经验
B、 设计者的知识结构
C、 精确的设计计算
D、 建筑布置与结构体系的合理选择
2-17、在对建筑物进行抗震设防的设计时,根据以往地震灾害的经验和科学研究的成果首先
C、 较好的延性
D、 较小的自振周期
2-14、建筑设防烈度为 8 度时,相应的地震加速度峰值当时取下列何值?( )
A 、 0.125g
B、 0.25g
C、 0.30g
D、 0.20g
2-15、对结构的抗震设计,下列叙述哪个是正确的( )
A、 对于 9 度设防区,应考虑远震的影响
B、 刚性结构体系的地震作用小于柔性结构体系

施工员继续教育考试资料

施工员继续教育考试资料

施⼯员继续教育考试资料第1章复习思考题:1、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中纵向受⼒钢筋性能应符合哪些规定?答: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其纵向受⼒钢筋的性能应满⾜设计要求;当设计⽆具体要求时,对按⼀、⼆、三级抗震等级设计的框架和斜撑构件(含梯段)中的纵向受⼒钢筋应采⽤HRB335E、HRB400E、HRB500E、HRBF335E、HRBF400E或HRBF500E钢筋,其性能应符合下列规定:1)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值不应⼩于;2)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标准值的⽐值不应⼤于;3)钢筋的最⼤⼒下总伸长率不应⼩于9%。

2、砌筑砂浆试块强度验收时其强度合格标准应符合什么规定?答:砌筑砂浆试块强度验收时其强度合格标准应符合下列规定:1)同⼀验收批砂浆试块强度平均值应⼤于或等于设计强度等级值的倍;2)同⼀验收批砂浆试块抗压强度的最⼩⼀组平均值应⼤于或等于设计强度等级值的85%。

砌筑砂浆的验收批,同⼀类型、强度等级的砂浆试块不应少于3组;同⼀验收批砂浆只有1组或2组试块时,每组试块抗压强度平均值应⼤于或等于设计强度等级值的倍;3、什么情况下采⽤现场检验⽅法对砂浆或砌体强度进⾏实体检测?可采⽤哪些检测⽅法?答:当施⼯中或验收时出现下列情况,可采⽤现场检验⽅法对砂浆或砌体强度进⾏实体检测,并判定其强度:(1)砂浆试块缺乏代表性或试块数量不⾜;(2)对砂浆试块的试验结果有怀疑或有争议;(3)砂浆试块的试验结果,不能满⾜设计要求;(4)发⽣⼯程事故,需要进⼀步分析事故原因。

按照经修订的国家标准《砌体⼯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315,可针对不同需要采⽤下列相应检测⽅法:(1)原位轴压法,(2)扁顶法,(3)切制抗压试件法,(4)原位单剪法,(5)原位单砖双剪法,(6)推出法,(7)筒压法,(8)砂浆⽚剪切法,(9)砂浆回弹法,(10)点荷法,(11)砂浆⽚局压法,(12)烧结砖回弹法,(13)贯⼊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1.地震按其成因可分哪几类?
2.什么是地震波?地震波分哪几类?分别能引起建筑物的那些震动现象?
3.什么是地震动?地震动有哪三个要素?
4.地震震级和烈度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5.多遇地震烈度、基本烈度和罕遇地震烈度之间有什么关系?
6.简述抗震设防“三水准两阶段设计”的基本内容?
7.怎样理解结构的延性?
第二章(1)
1.场地土分为哪几类?它们是如何划分的?
2.怎样划分建筑场地的类别?
3.哪些建筑可不进行天然地基基础的抗震承载力验算?为什么?
4.怎样确定地基土的抗震承载力?
5.场地土的固有周期和地震动的卓越周期有何区别和联系?
6.天然地基抗震验算主要步骤和方法?
第二章(2)
1.什么是场地土的液化?怎样判断?
2.那些地基土容易液化?液化对建筑物有什么危害?
3. 简述可液化地基的抗液化措施。

4. 可液化地基的液化等级分几等?依据什么确定液化等级?
5.液化指数IlE越大,表明土的液化程度越大还是越小?
6.标准贯入试验的实测锤击数越大,表明所测土层越密实还是越疏松?液化趋势大还是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