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练习题

合集下载

货物学课后练习试题答案解析

货物学课后练习试题答案解析

第1章练习题1.单项选择题(1)下列属于散装货物的是( C )。

A.棉花 B.生铁块 C.石蜡 D.盘圆(2)下列属于粗劣货物的是( D )。

A.纸浆 B.茶叶 C.棉纱 D.盐渍肠衣(3)下列属于特殊货物的是( D )。

A.瓷砖 B.烟叶 C.橡胶 D.世界名画2.名词解释货物:凡是经由运输部门承运的一切原料、材料、工农业产品、商品以及其他产品,都称为货物。

选港货物:是指装船前制定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卸货港、货主在一定时限前确定在其中某个港口卸下的货物。

联运货物:是指按照统一的规章或协议,使用同一份运输票据,中途换装他种运输工具,继续运输至目的港的货物。

零星货物:又称零担货物。

是指批量较小的货物。

一张货物运单的托运量不满30t。

通常班轮运输的货物,多属零星货物。

3.问答题(1)在运输生产实践中,对货物进行分类有何重要意义?答:运输中的货物,因其种类繁多、形态和性质各异,对运输、装卸及保管的要求也各不相同,有必要对货物进行科学的分类,从而在工作中尽可能使货物的运输条件适应货物,保证货物运输安全和提高运输效率。

划分货物类别时应适应有关部门工作和研究的需要,有利于对货物的管理和提高工作效率。

科学的分类方法应适应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货物的质量分析,使用性能的检验、鉴定等重要问题的研究,都是在对货物科学分类的基础上进行的。

而这些问题的研究成果,又给货物分类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2)按货物的形态对货物可分哪几类?答:散装货物、件装货物、成组装货物。

(3)按货物的性质对货物可分哪几类?并举货种说明。

答:普通货物和特殊货物。

普通货物例如茶叶、食糖、肠衣;特殊货物例如炸药、机车头、花卉、水果蔬菜等。

(4)按货物运输方式对货物可分哪几类?答:直达货物;挂港货物;选港货物;转船货物;联运货物;集装箱货物;零星货物;大宗货物。

第2章练习题1.单项选择题(1)为防止舱内产生汗水,以下( C )情况可以进行自然通风。

高分子物理第1、2章习题答案

高分子物理第1、2章习题答案

高分子物理答案详解(第三版)第1章高分子的链结构1.写出聚氯丁二烯的各种可能构型。

所谓构型(configuration),包括:旋光异构(全同、间同、无规立构),由不对称中心(或手性C原子)的存在而引起的;几何异构(顺、反异构),由主链上存在双键引起的;键接异构(头尾、头头、尾尾相连)。

聚氯丁二烯的各种可能构型有如下六种:2.构象与构型有何区别?聚丙烯分子链中碳—碳单键是可以旋转的,通过单键的内旋转是否可以使全同立构聚丙烯变为间同立构聚丙烯?为什么?答:(1)区别:构象是由于单键的内旋转而产生的分子中原子在空间位置上的变化,而构型则是分子中由化学键所固定的原子在空间的排列;构象的改变不需打破化学键,而构型的改变必须断裂化学键。

(2)不能,碳-碳单键的旋转只能改变构象,却没有断裂化学键,所以不能改变构型,而全同立构聚丙烯与间同立构聚丙烯是不同的构型。

3.为什么等规立构聚丙乙烯分子链在晶体中呈31螺旋构象,而间规立构聚氯乙烯分子链在晶体中呈平面锯齿构象?答:(1)由于等规立构聚苯乙烯的两个苯环距离比其范德华半径总和小,产生排斥作用,使平面锯齿形(…ttt…)构象极不稳定,必须通过C-C键的旋转,形成31螺旋构象,才能满足晶体分子链构象能最低原则。

(2)由于间规聚氯乙烯的氯取代基分得较开,相互间距离比范德华半径大,所以平面锯齿形构象是能量最低的构象。

4.哪些参数可以表征高分子链的柔顺性?如何表征?答:(1)空间位阻参数(或称刚性因子),值愈大,柔顺性愈差;(2)特征比Cn,Cn值越小,链的柔顺性越好;(3)连段长度b,b值愈小,链愈柔顺。

5.聚乙烯分子链上没有侧基,内旋转位能不大,柔顺性好。

该聚合物为什么室温下为塑料而不是橡胶?答:这是由于聚乙烯分子对称性好,容易结晶,从而失去弹性,因而在室温下为塑料而不是橡胶。

6.从结构出发,简述下列各组聚合物的性能差异:(1)聚丙烯腈与碳纤维;(2)无规立构聚丙烯与等规立构聚丙烯;(3)顺式聚1,4-异戊二烯(天然橡胶)与反式聚1,4-异戊二烯(杜仲橡胶)。

中级微观经济学第一章及第二章练习题

中级微观经济学第一章及第二章练习题

中级微观经济学第一章及第二章练习题1 设想一个生产军用品和消费品的社会,我们把这些物品称为大炮和黄油。

画出大炮和黄油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解释为什么这条线是向外凸出的标出这个经济不可能实现的一点.标出可以实现但是无效率的一点(3)设想这个社会有两个政党,称为“鹰党”(想拥有强大军事力量)和“鸽党"(想有较小的军事力量)。

表示出“鹰党”会选择的一点和“鸽党”会选择的一点.(4)假设一个侵略成性的邻国减少了军事力量。

结果“鹰党”和“鸽党"都等量的减少了自己的大炮生产。

用黄油的生产来衡量,哪个党会得到更大的“和平红利”?并解释2 假设一个经济由甲、乙、丙三个工人组成。

每个工人每天工作10个小时,并可以提供两种服务:割草和洗汽车。

在一个小时内,甲可以割一块草地或洗一辆汽车;乙可以割一块草地或洗两辆汽车;丙可以割两块草地或洗一辆汽车.(1)计算在以下情况时,各能提供多少每种服务A 三个人把他们所有的时间都用于割草B 三个人把他们所有的时间都用于洗汽车C 三个人分别把一半时间用于两种活动D 甲分别把一半时间用于两种活动,而乙只洗汽车,丙只割草(2)画出这个经济的生产可能性边界.用你对上一个问题的回答来确定图形上的A,B,C,D 点(3)哪一种配置是无效率的?3 下列几种情况时某种蘑菇的需求曲线的移动方向,左移?右移?还是不变?(1)卫生组织发布一份报告,称这种蘑菇会致癌(2)另一种蘑菇的价格上涨了(3)消费者的收入增加了(4)培育蘑菇个人的工资提高了4 下列事件对产品X的供给有何影响(1)生产X的技术有重大革新(2)在产品X的行业内,企业数目减少了(3)生产X的人工和原材料价格上涨了(4)预计产品X的价格会下降5 若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50-5P,供给函数为Q=—10+5P。

(1)求均衡价格P和均衡数量Q(2)假设供给函数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使需求函数变为Q=60-5P,求相应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3)假设需求函数不变,由于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使供给函数变为Q=—5+5P(4)利用1、2、3,说明静态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的联系和区别(5)利用1、2、3,说明需求变动和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6 假定下表是需求函数Q=500—100P在一定价格范围内的需求表价格12345需求量400300200100(1)求出价格2元和4元之间的需求的价格弧弹性(2)根据给出的需求函数,求P=2元时的需求的价格点弹性(3)根据该需求函数或需求表作出几何图形,利用几何方法求出P=2元时的需求的价格点弹性。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1-2章)综合练习 试题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1-2章)综合练习 试题

介父从州今凶分市天水学校青云镇中心七年级地理上册<第1-2章>练习综合教一.选择题(40分) 〔七年级上1~2章〕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读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路线图,答复1~4题。

1.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证实了〔〕A.大地是运动的B.大陆在不断漂移C.地球是一个球体D.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中2.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先后经过了〔〕A.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B.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大西洋C.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D.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3.三年的环球航行中,有两次从地南半球跨过赤道进入北半球,应是图中数码 (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读“北半球经纬网示意图〞。

答复4~6题。

4.甲地的经纬度是 ( )A.40°N、20°EB.40°N、20°WC.40°S、20°ED.40°S、20°W5.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既位于热带地区,又位于西半球的是 ( )A.甲B.乙C.丙D.丁6.丁地位于丙地的 ( )A.正北方向B.正南方向C.东北方向D.西南方向以下列图是地球上昼夜分布示意图(阴影局部表示黑夜),据图回7~8题。

7.A地的季节和此时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A.冬季昼短夜长B.冬季昼长夜短C.夏季昼短夜长D.夏季昼长夜短8.图示季节,以下现象在可能出现的是〔〕A.大地一片葱绿B.同学们穿着短袖衣衫上学C.雷雨天气经常发生D.正午房屋的影子在一年中最长读某校园及周边环境平面图,答复9~10题。

9.的花坛位于田径场的 ( )A.东北方向B.西北方向C.东南方向D.西南方向10.教学楼东西向长度约为 ( )A.20米B.40米C.100米D.200米读等高线地形图,答复11~12题。

11.图中甲处地形部位的名称是〔〕A.山顶B.鞍部C.陡崖D.山脊12.小河的流向大致为〔〕A.由东向西B.由西北向东南C.由南向北D.由东南向西北由于索马里海盗猖獗,中国等国家纷纷派HY舰到亚丁湾和阿拉伯海海域护航。

八年级数学上册一二章练习题

八年级数学上册一二章练习题

第一章:勾股定理一、选择题1.已知Rt △ABC 中,∠C=90°,若a+b=14cm ,c=10cm ,则Rt △ABC 的面积是( )A 、24cm 2B 、36cm 2C 、48cm 2D 、60cm 22.一直角三角形的一直角边长为6,斜边长比另一直角边长大2,则斜边的长为( ) (A ) 4 (B ) 8 (C ) 10 (D ) 123.如图,直角三边形三边上的半圆面积从小到大依次记为1S 、2S 、3S ,则1S 、2S 、3S 的关系是( )(A )321S S S =+ (B )232221S S S =+ (C )321S S S >+ (D ) 321S S S <+4. 若等边△ABC 的边长为2cm ,那么△ABC 的面积为( ). (A )3cm 2(B )32cm 2(C )33cm 2(D )4cm 26. 在下列以线段a 、b 、c 的长为三边的三角形中,不能构成 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a=9 、b=41 、c=40 (B )a=11 、b=12 、c=15 (C )a ∶b ∶c=3∶4∶5 (D ) a=b=5 、c=257、△ABC 中,AB =15,AC =13,高AD =12,则△ABC 的周长为( ) A .42 B .32 C .42 或 32 D .37 或 33二、填空题1.等腰△ABC 的底边BC 为16,底边上的高AD 为6,则腰长AB 的长为____________。

2. 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6cm 、8cm ,那么这个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为 。

3.若正方形的面积为18cm 2,则正方形对角线长为__________cm 。

4.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cm 和4cm,则第三边的长为 。

6.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为三个连续偶数,则它的三边长分别为 .7. 如下图,已知OA =OB ,那么数轴上点A 所表示的数是____________.8. 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之比为5:12:13,且周长为60cm ,则它的面积为 . 10.在△ABC 中,∠C =90°, AB =5,则2AB +2AC +2BC =_______.三、解答题1. 如图,ABC ∆中,CD 是AB 边上的高,且BD AD CD ⋅=2,求证:ABC ∆是直角三角形。

第1、2、3、4章练习题

第1、2、3、4章练习题

第一章练习题1、物质能以液态形式存在的最高温度为(A)沸腾温度Tb (B)玻义耳温度TB (C)临界温度Tc2、当压缩因子Z<1时,表示该实际气体(A)易压缩(B)不易压缩(C)无法确定3、下列何种条件下真实气体可以液化()(A)Tr>1,Pr>1 (B)Tr>1,Pr<1 (C)Tr=1,Pr<1 (D)Tr<1,Pr=14、对理想气体,压缩因子Z=1。

能否说当气体的Z=1 时,该气体必定是理想气体。

答案:(不能,因为在实际气体的等温线与理想气体的等温线交点处,Z=1)5、当温度足够低时,任何实际气体的Z~P 曲线与理想气体的Z~P 曲线均交于两点。

试解释这种现象。

答案:(这是因为当温度足够低时,气体的玻义耳温度高于体系温度,Z~p 曲线出现极小值。

)6、从范德华方程出发并结合玻义耳温度定义,证明(1)在足够高的温度,实际气体的压缩因子Z>1 。

(2)在低温,低压下,Z<1 。

答案:(当T<=TB,Z>1)(3)当a=0 ,Z 随压力p 的增加而线性增加。

答案:(当a=0,Z=1+bp/RT,恒温时,p 增加,Z 增大。

)7、下列说法何者正确?(1)临界压力是气体可被液化的最低压力。

(2)气体被液化的必要条件是气体温度小于波义耳温度(3)在临界点,饱和液体与饱和蒸气的密度相同。

(4)气体的临界状态与气体的性质无关。

答案:(3)8、气体A、B、C 都服从范德华方程,其范德华常数a和b的大小顺序为a(A)=a(B)>a(C);b(C)>b(B)>b(A)。

问三种气体临界温度的大小顺序。

答案:(T c(A)>T c(B)>T c(C))9、某气体的状态方程为,式中b为常数,n为物质的量。

若该气体经一等温过程,压力自p1变至p2,则下列状态函数的变化,何者为零?(ΔU)第二章练习题1、指出下列说法的错误。

(1)因Qp =ΔH,Qv=ΔU,所以Qp 和Qv 都是状态函数。

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1、2章 练习 试题

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1、2章 练习 试题

轧东卡州北占业市传业学校八年级数学练习(第1、第2章)一填空(24分)1、△ABC与△A,B,C,关于直线l对称. B,C,=5那么BC= 。

2、O为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MN上一点,OA=3cm,那么OB=3、P为∠AOB的平分线上的一点,PD⊥OA PE⊥OB垂足为D和 E.假设PD=2cm,那么PE= 。

4、△ABC中AB=AC ,∠B=70°,那么∠C= 。

5、△ABC中AB=AC ,AD是角平分线,BD=2cm,那么BC= cm,AD BC6、Rt△ABC中,∠ACB=90°,AC=6,BC=8,那么中线CD= 。

7、梯形ABCD中,AD∥BC,AB=DC ,∠B=60°,那么∠C= 。

8、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为边向形外作正方形,假设S1=7,S2=10,那么S3= 。

9、如果x2=9,那么x= ,81的平方根是。

-=比较大小:10、化简:1.42_______,5___2.2.11、近似数0×104精确到位,有个有效数字。

12、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为5和12,那么第三边长为;△ABC中∠B=40°,那么当∠C= 时,△ABC是等腰三角形。

二、选择题:〔36分〕1、以下列图形中,成轴对称的是〔〕。

(B) (C) (D)2、到三角形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的点是〔〕。

〔A〕两条中线的交点;〔B〕两条角平分线的交点;〔C〕两条高的交点;〔D〕两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3、△ABC 中,BC 的垂直平分线交AC 于点D ,AB=3 cm,AC=4 cm,那么△ABD 的周长为〔 〕。

〔A 〕7 cm ; 〔B 〕5 cm ; 〔C 〕6 cm ; 〔D 〕11 cm ;4、△ABC 中,AB=AC ,∠A=40°,BD 是高,那么∠DBC=〔 〕。

〔A 〕40°; 〔B 〕20°; 〔C 〕70°; 〔D 〕35°。

数据库第一章第二章练习题

数据库第一章第二章练习题

第一章认识数据管理技术1.数据管理技术发展阶段大致划分为人工管理、文件系统、数据库系统三个阶段。

2.与人工管理和文件管理系统相比,数据库系统主要有以下一些特点:数据结构化、数据共享、数据具有较高的独立性、数据的安全性得到保证3.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数据库管理系统4.数据库管理系统具有数据定义、数据操纵、数据库的运行控制功能。

5.雇员号雇员名部门号工资:雇员号雇员名部门号工资001 张山02 1500010 王宏达01 1000096 马蔺02 800108 赵大04 1200在上述关系数据表,表中的列称为(字段),行称为( 记录),这个表中的关键字为( 雇员号)。

6 .在关系数据库中的二维表(关系)必须满足的若干条件中,下列表述哪个是错误的?(D )A.表中每一列数据类型必须相同B.表中不允许有重复的字段(数据项)C.表中不应有内容完全相同的行D.行和列的排列顺序是固定不变的2.1数据的分析与建模1.如果实体集E1中每个实体与实体集E2中任意个(零个或多个)实体有联系,而E2中每个实体至多和E1中的一个实体有联系,那么E1对E2的联系是()。

A.一对一联系B.一对多联系C.多对多联系D.多对一联系2.公司中有多个部门和多名职员,每个职员只能属于一个部门,一个部门可以有多名职员,从职员到部门的联系类型是()。

A.多对多B.一对一C.多对一D.一对多答案C3.E-R模型属于()。

A.概念模型B.数据模型C.现实模型D.机器模型答案A4.E-R模型不包括哪个图素?()。

A.实体集B.属性C.实体之间的联系D.关键字答案D5.建立E-R模型的步骤有()。

A.确定实体B.确定相关实体的属性C.确定实体之间的联系类型D.设计出E-R图所表示的概念模型答案ABCD6.常用的概念模型的表示方法为实体--联系模型:,简称为E-R模型模型。

7.实体集之间的联系有三种类型,分别是,一对一联系,一对多联系,多对多联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网络 1-2章练习题
一、选择题
(1) 人们将网络层次结构模型和各层协议定义为网络的( C )
A) 拓扑结构 B)开放系统互联模型
C) 体系结构 D)协议集
(2) 关于网络体系结构,以下哪种描述是错误的? (B )
A) 物理层完成比特流的传输
B) 数据链路层用于保证端到端数据的正确传输
C) 网络层为分组通过通信子网选择适合的传输路径
D) 应用层处于参考模型的最高层
(3)在因特网中,信息资源和服务的载体是( D )
A) 集线器 B) 交换机
C) 路由器 D) 主机
(4)实现数据压缩与OSI模型中()层密切相关( A)
A)表示层B)数据链路层
C)物理层D)传输层
(5)因特网(Internet)的起源可追溯到它的前身( A )
A) ARPAnet B) DECnet
C) NSFnet D) Ethernet
(6)在TCP/IP体系结构中,TCP和IP所提供的服务层次分别为( B )
A.应用层和运输层 B.运输层和网络层
C.网络层和链路层 D.链路层和物理层
(7) 根据计算机网络的覆盖范围,可以把网络划分为三大类,以下不属于其中的
是( D )
A 广域网
B 城域网
C 局域网
D 宽带网
(8)网络中管理计算机通信的规则称为( A )。

A. 协议
B. 介质
C. 服务
D. 网络操作系统
(9)在一座大楼内组建的一个计算机网络系统,属于( B )。

A. WAN
B. LAN
C. MAN
D. PAN
(10)在TCP/IP协议簇的层次中,解决计算机之间通信问题是在( B )。

A、网络接口层
B、网际层
C、传输层
D、应用层
(11)完成路径选择功能是在OSI模型的( C )。

A、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
C、网络层
D、运输层
(12)计算机网络通信的一个显著特点是(B )。

A、稳定性
B、间歇性、突发性
C、安全性
D、易用性
(13)(4选2)网络按通信方式分类,可分为(A )和(B )。

A. 点对点传输网络
B. 广播式传输网络
C. 数据传输网络
D. 对等式网络
(14)在ISO/OSI参考模型中,同层对等实体间进行信息交换时必须遵守的规则称为(B )。

A.接口;B、协议C、服务D、对等层
(15)(6选2)(A1)层的主要功能是提供端到端的信息传送,它利用(B5)层提供的服务来完成此功能。

可供选择的答案:
A. 1、表示;2、数据链路3、网络4、会话5、运输6、应用
二、填空题
(1) 按照OSI参考模型,网络中每一个结点都有相同的层次,不同结点的对等层使用相同的协议。

(2)一个计算机网络是由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构成的。

(3)网络协议的三要素为语义、语法、时序。

(4)能覆盖一个国家地区或一个洲的计算机网络称为_____广域网__ _______,同一建筑或覆盖几公里内范围的计算机网络称为_____ 局域网________,而介于两者之间的称为____城域网 ___。

(5)OSI参考模型共分7个层次,自下而上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