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天原杯复赛真题
全国初中化学竞赛复赛试题(含答案)

全国初中化学竞赛复赛试题(含答案)2019年全国初中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测试(第28届天原杯)复试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Mg-24、Al-27、S-32、Cl-35.5、K-39、Ca-40、Fe-56、Cu-64、Zn-65、Ag-108、Ba-137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
若有2个答案的错1个不得分,漏选1个扣分。
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卡相应题号的空格内)1.网络“化学是你,化学是我”揭示了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
碳酸钠俗名纯碱,也叫XXX,可用于清洗厨房用具的油污B。
84消毒液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广泛,溶液无色、有漂白作用,它的有效成分为Ca(ClO)2C。
青铜是我国使用最早的合金材料,目前世界上使用量最大的合金材料是铝合金D。
明矾[KAl(SO4)2·12H2O]溶于水会形成胶体,因此可用于自来水的消毒杀菌2.科学家最近在-100℃的低温下合成了一种化合物X,此分子的模型如图所示,其中每个代表一个碳原子,每个代表一个氢原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该分子的分子式C5H4B。
该分子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93.75%C。
该分子中的氢原子与碳原子的原子个数比为5:4D。
等质量的该物质与甲烷相比,燃烧时消耗的氧气更多3.下列做法不会使人中毒的是:A。
用工业酒精配制白酒饮用B。
将燃气热水器安装在浴室内C。
向蔬菜大棚内通入适量的CO2D。
用胆矾对饮用水进行消毒4.海水淡化可采用膜分离技术。
如图所示,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进入左侧淡水池,而海水中其他各种离子不能通过淡化膜,从而得到淡水。
对加压后右侧海水成分变化分析正确的是:A。
溶质质量增加B。
溶剂质量减少C。
溶液质量不变D。
溶质质量分数减少5.已知①钠、镁、铝等活泼金属能与乙醇反应,生成乙醇的金属化合物和氢气;②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是相对的,有些金属如镁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金属氧化物和单质碳。
2019全国初中化学竞赛(天原杯)化学竞赛试题及答案

全国初中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测试(第24届天原杯)复试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C -12、N -14、O -16、Na -23、Mg -24、Al -27、S -32、Cl -35.5、K -39、Ca -40、Mn -55、Fe -56、Cu -64、Zn -65、Ag -108、Sn -119、Ba -137、Hg -201、Pb -207。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 案..( )。
A. 我国发射的“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使用了复合材料B. 用耐高温的陶瓷制成的发动机,能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C. 发展新能源,主要是把煤、石油转化为气态燃料来提高能源的利用率D. 光导纤维传导光信号进行通信,SiO 2是制造光导纤维的主要原料。
2.航天飞机表面覆盖石墨瓦,主要是利用石墨( )。
A .具有导电性、防辐射B .密度小,减轻机身重量C .熔点高、化学性质稳定D .硬度小,有润滑作用3.绿色荧光蛋白简称GFP ,在氧化状态下产生荧光,强还原剂能使GFP 转变为非荧光型体,后者一旦重新暴露在空气或氧气中,荧光便立即得到恢复。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GFP 具有很强的氧化性 B. 可用GFP 标记研究特定的反应C. GFP 的发光是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D. GFP 产生荧光受外界环境影响4. 用下图实验装置制取干燥的气体正确的是( )。
5.用Na 2SO 4溶液[含有少量杂质Fe 2(SO 4)3]制取Na 2SO 4•10H 2O 晶体,可供选择的操作有:①加适量H 2SO 4溶液(指示剂控制);②加金属Na ;③蒸发、冷却、结晶、倾倒;④加过量NaOH ;⑤加强热脱结晶水;⑥过滤。
正确的操作步聚是( )。
A .②⑥③B .④⑥①③C .④⑥③②D .②⑥①③⑤6.一定温度和压强下,乙腈(CH 3CN)是极易溶于水的无色液体,向质量分数为a 的乙腈水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水,所得溶液中乙腈的质量分数为0.4a 。
2019年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第二十年天原杯)复赛试题

2019年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第二十年天原杯)复赛试题注意事项:认真阅读理解,结合历年的真题,总结经验,查找不足!重在审题,多思考,多理解!〔第二十届天原杯〕复赛试题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Mg:24Si:28S:32Cl:35.5K:39Ca:40Fe:56Cu:64Zn:65Ba:1373.考试时间:2小时【一】选择题(此题包括15个小题,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
假设有两个答案的错1个不得分,放量。
以下气体中不属于...温室气体的是〔〕 A 、甲烷B 、臭氧C 、二氧化碳D 、二氧化硫2、从探测“土卫六”发回的信息中得知“土卫六”酷似地球经常下“雨”,不过“雨”的成分是液态甲烷。
以下表达中错误的选项是〔〕A 、这种“雨”可以作为燃料来提供能量B 、“土卫六”表面的温度比地球表面低C 、“土卫六”上形成了甲烷的气-液循环D 、“土卫六”表面是否存在有机物还无法确定3、有一种用实际参加化学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离子方程式,在离子方程式中,反应前后的电荷是守恒的。
现有如下离子方程式:RO 3n -+F 2+2OH -=RO 4-+2F -+H 2O ,由此可知在RO 3n -中,元素R 的化合价是〔〕A 、+4B 、+5C 、+6D 、+74、科学家发现在特殊条件下水能表现出有趣的结构和性质。
例如,在一定条件下给水施加弱电场,能使水在常温常压下结成冰〔俗称“热冰”,结构见右图〕。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在弱电场下,水分子的排列从无序转变为有序B 、水结成“热冰”的过程中原子个数发生变化C 、上述变化过程中分子之间的间隔没有发生变化D 、利用该性质,人们可能在常温常压下建成溜冰场5、德国化学家格哈德·埃特尔在固体表面化学的研究中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其成果之一是揭示了氮气与氢气在催化剂表面合成氨的反应过程〔下图所示〕。
上海市初中学生化学竞赛(天原杯)复赛试卷及参考答案

2019年上海市初中学生化学竞赛(第二十八届天原杯)复赛试题(总分120分,时间120分钟)相对原子质量:H-1 Li-7 C-12 N-14 O-16 Fe-56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个小题,共40分,每小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
若有两个答案的错1个不得分,漏选1个扣一半分数)1、2019年10月,因发现抗疟疾药青蒿素而首获诺贝尔自然科学类奖的中国本土科学家是A. B. C. D.2、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A、金钢石B、汞蒸汽C、氯化氨D、瓷坩埚3、已知HClO与H2SO3都是弱酸,两者可以发生反应:HClO + H2SO3→ HCl + H2SO4,下列判断合理的是A、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B、该反应中H2SO3作还原剂C、该反应说明某些酸具有一定的碱性D、反应后溶液pH>74、垃圾应分类收集,以下物质应放置于贴有“”标志垃圾筒内的是A、废电池B、旧报纸C、空易拉罐D、过期药品5、在命名化学物质时,如果某元素的化合价不止一种,一般我们把其中比较稳定而且常见的化合价作为标准,化合价比它高的加上前缀“高”,化合价比它低的加上前缀“亚”,以此进行区分。
据此,下列物质命名正确的是A、BaMnO4:锰酸钡B、Na2FeO4:铁酸钠C、Hg2Cl2:氯化汞D、CaHPO4:亚磷酸氢钙6、波尔多液是一种含铜杀菌剂,制作波尔多液的主要原料除了水和硫酸铜外,还需A、纯碱B、烧碱C、硫磺D、生石灰7、下列能制备氢气并能灌充小氢气球的实验装置是A. B.C. D.8、在设计探究实验时,往往保持所有条件均相同进行多次实验,其目的是A、增加数据数量,便于总结数据变化规律B、控制实验条件进行对比C、消除试剂中所含杂质对实验结果的干扰D、消除偶然的不确定因素带来的误差9、已知酸碱中和反应放出的热量与消耗的酸、碱的物质的量成正比。
将30mL某稀硫酸与30mL某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恰好完全反应,溶液温度升高△T1,保持两种溶液浓度不变,体积均改为90mL进行中和,溶液温度升高△T2,若不计热量损失,△T1与△T2的关系是A、△T1=△T2B、△T1=3△T2C、3△T1=△T2D、6△T1 =△T210、某溶液的溶质可能是K2SO4、KCl、Na2CO3、NaOH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同学取4份此溶液样品,分别进行如下实验:①进行焰色测试,火焰呈黄色,透过蓝色钴玻璃可以看到火焰呈紫色②加入硝酸银,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产生气体③加入足量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沉淀部分溶于稀硝酸且放出气体④加入足量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同学最终确定该溶液中仅存在K2SO4、KCl、Na2CO3三种溶质。
(完整版)全国初中学生(第十六届天原杯)化学竞赛上海赛区初赛及复赛(含答案),推荐文档

(D)
Si、Al、O、Fe
点燃
3、要配平的化学方程式:C2H2+O2H2O+CO2,各分子式前的系数(化学计量数)之和为( )
(A)10
(B)15
(C)13
(D)18
4、下列四种变化中,与其它三种变化有本质区别的一种是 .......................................................(
(C)用点燃的木条检查液化石油气是否泄露 (D)到小煤窑里挖煤用火把照明
7、某矿泉水标签上印有主要的矿物质成分如下(单位为 mg/L):Ca 20、K 39、Mg-3、Zn 0.06
F-0.02 等,这里的 Ca、K、Mg、Zn、F 是
指………………………………………………………………( )
(A)单质
)
(A)大气污染的结果
(B)土壤污染的结果
(C)植被遭受破坏的结果
(D)火山爆发的结果
11、t℃时,在饱和硫酸铜溶液中加入少量白色硫酸铜粉末,溶液保持 t℃,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有蓝色晶体析出 ②饱和溶液总质量不变 ③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减少 ④饱和溶液中溶剂质
量减少 ⑤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减少 ⑥饱和溶液的浓度不变
(B)对空气组成的研究
(C)用原子-分子论来研究化学反应之后(D)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电子之后
2、将地壳中含量较多的四种元素按从多到少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ຫໍສະໝຸດ (A)Si、O、Al、Fe
(B)O、Si、Al、Fe
(C)Al、Fe、O、Si
(B)金属离子 (C)元素
(D)分子
天原杯初中化学竞赛复赛试题和答案

2012年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第二十二届天原杯)复赛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O:16 Na:23Mg:24Al:27S:32Cl:35.5 K:39 Ca:40Fe:56 Cu:64 Zn:65 Ag:108 Cd:112 Sn:119 Ba:137 Pb:207 Si:28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 题意。
1 .我国“化学” 一词最早出于《化学鉴原》(1871年)。
该书把一种元素翻译为 “矽(xi ) ”。
在地壳里,“矽”的含量在所有元素含量中占第二位,现代把这种“矽”元素命名为 A .锡 B.硒 C.氧 D.硅2 .人们可从铁钛矿(主要成分FeTiO 3)制取金属钛(Ti ),其在一定条件下的主要反应有:①FeTiO 3+H 2 = Fe+TiO 2+H 2O;②TiO 2+2C+2cl 2=TiCl 4+2CO ; ③TiCl 4+2Mg=2MgCl 2+Ti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反应①中的H 2被氧化 B.反应②中钛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C.反应③是复分解反应 D.反应②Cl 2中的“Cl”得到电子3 .正常人胃液的pH 在0.3~1.2之间。
用以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中常含MgCO 3、NaHCO 3、酒石酸钠等,这主要是由于 A.碳酸、酒石酸都不是强酸 B.酒石酸是营养品C.Na 2+、Mg 2+都是人体必需的元素D . MgCO 3、NaHCO 3与胃酸作用生成 CO 2,服药后有喝汽水的感觉 4 .下列制取物质的设计中,不可.能..实现的是A r CaCO^ > CaO —空一CalOHb 丽心掴裱. ― . NaOH 溶液 B, Cu 乌4 CuO 必曲 + CuSOj ,过避f Cu (OHK 沉淀 C, KMnO 4 . d » 0:上里+ SOi ―"f H2SO4 D, 丽Cl 籀液 遇入8r ・R 各CO3沉淀5 .两个或多个同种含氧酸分子之间可以脱水形成相对分子质量更大的酸, 如磷酸H 3PO 4可形成H 4P 2O 7或H 5P 3O 10等。
天原杯化学试题及答案

天原杯化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A. 钠B. 镁C. 铝D. 硅2. 化学方程式中,系数表示的是:A. 反应物的质量B. 反应物的摩尔数C. 反应物的体积D. 反应物的浓度3. 以下哪种物质属于电解质?A. 蔗糖B. 酒精C. 氯化钠D. 石蜡4.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A. 元素的种类不变B. 原子的总数不变C. 质量的总和不变D. 以上都正确5.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氧气是可燃物B. 二氧化碳是可燃物C. 氢气是可燃物D. 氮气是可燃物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元素周期表中,第IA族元素的名称是______。
7. 根据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酸和碱反应生成______和______。
8.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与______反应生成氢气。
9. 氧化还原反应中,失去电子的物质被称为______,得到电子的物质被称为______。
10. 根据化学平衡原理,当一个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反应和______的速率相等。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描述什么是同位素,并给出一个例子。
12. 解释什么是化学键,并列举两种不同类型的化学键。
13. 简述什么是催化作用,并给出一个日常生活中的催化作用的例子。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30分)14. 计算1摩尔氢气(H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15. 给定一个化学反应:2H2 + O2 → 2H2O,计算1摩尔氢气完全反应需要多少摩尔氧气。
16. 已知某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计算该溶液中100克溶质溶解在多少克水中。
答案:一、选择题1. A2. B3. C4. D5. C二、填空题6. 碱金属7. 盐、水8. 酸9. 还原剂、氧化剂10. 逆反应三、简答题11. 同位素是指具有相同原子序数但不同质量数的原子,例如氢的同位素有氕(1H)、氘(2H)和氚(3H)。
2019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复赛试题及答案共5页word资料

2019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广东省复赛试题说明:1.本试卷共4页,满分100分。
2.考试时间:2小时3.考生需在答题卷上答题,在本卷上答题无效。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含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的空格内。
)1.“化学,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未来”是2019年“国际化学年”的主题。
你认为下列行为中,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控制含磷洗涤剂的生产和使用,防止水体富营养化,保护水资源B.研究采煤、采油新技术,尽量提高产量以满足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C.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等新能源、减少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D.实现资源的“3R”利用,即:减少资源消耗(Reduce)、增加资源的重复使用(Reuse)、提高资源的循环利用(Recycle)2.测定含I—浓度很小的碘化物溶液时,利用倍增反应进行化学放大,以求出原溶液中的碘离子的浓度。
主要步骤如下:(设放大前后溶液体积相等)①在近中性溶液中,用溴将试样中I—氧化成IO3—,将过量的溴除去。
②再加入过量的KI,在酸性条件下,使IO3—完全转化成I2。
③将②中生成的碘完全萃取后,用肼将其还原为I—,离子方程式为:N2H4+2I2=== 4 I—+N2+ 4H+④将生成的I—反萃到水层后用①法处理。
⑤将④得到的溶液中加入适量的KI溶液,并用硫酸酸化。
⑥将⑤反应后的溶液以淀粉作指示剂,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化学方程式为:2 Na2S2O3+ I2=== Na2S4O6+2NaI经过上述放大后,溶液中I—浓度为原溶液中I—浓度的()。
A.6倍 B.8倍 C.18倍 D.36倍3.2006年10月16日美国与俄罗斯宣布,两国科学家合作成功合成了118号超重元素。
对118号元素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A.它的最外层电子数是 8 B.它外围电子排布式是8s28p6C.它是活泼的金属元素 D.它的中子数是1184.我国自主产权、原创药品—复方蒿甲醚,其主要成分是青蒿素(由青蒿中分离得到新型抗疟药),结构如右图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市初中学生化学竞赛(第二十九届天原杯)复赛试题(总分120分,时间120分钟)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P-31 S-32 Cl-35.5 K-39 Ca-40 Cu-64 Zn-65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个小题,共42分,每小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有两个答案的错1个不得分,漏选1个扣一半分数)1.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下列古诗词中对划线对象变化的描述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一味黑时犹有骨,十分红处便成灰。
([清] 徐宗干《咏炭》)B. 河上姹女(水银),灵而最神,得火则飞,不见埃尘。
([汉] 魏伯阳《参同契》)C.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宋] 文天祥《扬子江》)D. 落红(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清] 龚自珍《己亥杂诗》)2.中药的煎制直接关系到其疗效。
下列制备中草药汤剂的步骤中,与过滤操作类似的是A. 浸泡B. 煎制C. 滗汤D. 灌装3.2017年1月26日美国《科学》杂志报道,哈佛大学实验室对液氢样本施加4.95×1011Pa 压力,成功制造出了金属氢,这是一种以氢原子为基本单位构成的晶体。
关于金属氢的推测错误的是A. 与氢气互为同素异形体B. 制造金属氢过程属于化学变化C. 可能具有良好的导电性D. 摩尔质量与氢气相同4.“酸雨”成为当今主要的环境问题之一,雨水在未被污染的大气中原本应该呈A. 弱酸性B. 中性C. 弱碱性D. 强酸性5.下列实验操作中,与其他三项的目的不属于同一类的是A. 点燃甲烷、一氧化碳等可燃性气体前,先检验气体的纯度B. 做中和反应实验时,先在碱溶液中滴入1-2滴酚酞试液C. 在进行铁丝燃烧实验前,先向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加入一层细砂D. 在使用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先向硬质玻璃管中通入氢气6.质量相等的石墨和足球烯(化学式C60)所含原子数A.前者多B.相等C.后者多D.无法确定7.有一瓶配制好的NaCl稀溶液,在实验室里敞口放置数天后外观无明显变化,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A. 瓶底附近的溶液较浓B. 瓶口附近的溶液较浓C. 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D. 瓶内的溶液中各部分浓度相同 8.下图是表示物质微粒的示意图,图中和两小球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9.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曾用蜡烛(主要成分石蜡)做过一个有趣的“母子火焰”实验,如图所示。
据此实验,下列有关分析中正确的是A. 要使实验成功,导管不宜过长B. 这一现象说明石蜡的熔点较低C. 子火焰中被燃烧的物质是石蜡分解产生的氢气D. 导管的一端要插入母火焰的中心部位是因为该处氧气充足10.X 是一种白色固体。
加热X 时,会产生另一种固体Y 和气体Z 。
已知Y 属于纯净物,气体Z 可以通过碳与氧气反应得到。
从上述信息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 X 、Y 、Z 一定都属于化合物B. X 、Z 中一定都含有碳元素C. X 、Y 、Z 中一定都含有氧元素D. X 、Y 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11.溶液的酸碱性也会影响难溶物的溶解性,下列难溶物在一定量水中的溶解量会随pH 降低而增加的是A. SiO 2B. AgClC. BaSO 4D. Mg(OH)212.某+3价金属的氧化物xg 完全还原后,得到yg 该金属。
则该金属的摩尔质量数值可表示为为A. y x y -24B. y y x )(16-C. x y x 16-D. yx x -8 13.如右图所示装置具有多种用途,下列实验均要使用该装置(不改变瓶口朝向),其中x 为气体或水入口的是A. 排空气法收集H 2B. 瓶中装有NaOH 溶液,除去H 2中少量CO 2C. 瓶中装有O 2,加水以取用瓶内储存气体D. 瓶中装满水,用排水集气法收集O 214.如图所示,25℃下向某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O 2与水,充分溶解后保持温度不变,打开活塞排走一半体积的水,则剩余水中CO 2的浓度将A. 上升B. 下降C. 不变D. 无法确定15.某化合物MX6分子呈正八面体形式(如图所示)。
由于六个X原子与M的连接完全对称,因此将任意一个X用Y原子替换,均只能得到一种结构的MX5Y分子,按此思路,若将其中任意两个X原子用Y原子替换,则得到的化学式为MX4Y2的分子A. 只有1种结构B. 存在2种不同结构C. 存在3种不同结构D. 存在4种不同结构16.下列各组图像可能描述同一个反应的是二、填空题(本题包括7个小题,共46分)17.各种化学元素在不同自然物质体系中含量(按质量分数计)不同,按要求写出对应的元素名称:(1)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2)大气中含量最高的元素:;(3)除氢、氧外,海水中含量最高的元素:;(4)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5)宇宙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18.汽车排出的废气中,常含有CO、NO和碳氢化合物(以C x H y表示)等,它们会污染环境,为防止此类污染,可采用催化转换器,将这些化合物转变成无害的物质。
方法是:把汽车气缸排出的废气送入第一个转换器,用CO还原NO,再将排出的气体与过量空气一起,送入第二个转换器,使剩余的CO和C x H y充分氧化。
写出两个转换器中涉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第一个转换器:。
(2)第二个转换器:。
19.在图中的烧杯中盛有65℃的热水,杯底放有一小粒足够量的白磷,然后将一支有刻度的空试管垂直插入烧杯中,试管口罩住白磷。
(已知白磷熔点44℃,着火点为40℃)。
(1)写出实验过程中发生的现象。
(2)该实验说明了。
20.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三种物质溶解度关系为甲<乙<丙时的温度为T℃,则T的取值范围为。
(2)现有含有少量甲的乙固体,若要通过结晶法进行提纯(甲与乙不发生反应),现有下列实验步骤可供选择:①取一定质量水将固体溶解②充分冷却后过滤③趁热过滤④加热蒸发至有大部分晶体析出⑤加热蒸发至溶液接近饱和⑥停止加热,用余热将溶液蒸干⑦用少量水洗涤晶体并烘干合理的操作顺序为:(按顺序选填编号)(3)T4℃时,取相同质量的甲、乙、丙三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一定质量的水(析出晶体均不含结晶水),剩余溶液质量大小关系为:甲=乙<丙。
则析出晶体质量大小关系为。
(4)已知丙溶液在T2℃以下析出晶体含有结晶水,在T2℃以上析出的晶体不含结晶水,现将一定质量T1℃时丙的饱和溶液冷却至T a℃或升高至T b℃时,析出晶体质量相等,则三种温度下丙(指无水物)的溶解度S1、S a、S b的大小关系为:(选填编号)。
a. S1>S a>S bb. S1>S a=S bc. S1>S b>S ad. S b>S1>S a21.高炉炼铁所需的原料有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等,其过程可用下图简要表示:已知气体①、气体②和固体③均属于氧化物。
(1)气体②的化学式为。
根据氧化物的性质推测炉渣的主要成分为(填化学式)。
(2)炼铁高炉底部通过不同高度的出口分离铁水与炉渣(如下图所示)。
能实现渣铁分离的原因是因为炉渣具有、的性质。
(3)反应Ⅰ~Ⅴ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有个,属于分解反应的有个,属于置换反应的有个。
(4)高炉气中含有多种成分,其中含量最高(占55~60%)的是(填化学式),此外还含有25~30%的可燃性气体(填化学式),以及9~12%左右的(填化学式)。
22.某同学研究亚硫酸钠(化学式为Na2SO3)热分解反应时,作了两种假设:假设一:它按CaCO3受热方式来分解。
假设二:它按KClO3受热分解方式来分解。
(1)假设一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确认假设二是否成立的简单实验操作是。
(2)该同学将取一定质量的样品置于坩埚中充分灼烧,发现最终得到固体质量较原样品质量增加了大约12.7%。
据此他认为(选填编号)。
a.假设一成立 b.假设二成立 C.两种假设均不成立固体质量增加可能的原因是。
(3)在查阅资料后,该同学再次进行了实验。
他将一定质量样品置于密闭真空容器中充分加热,最终得到固体质量与原样品相同。
但进一步分析表明,该固体组成为两种新的钠盐,其物质的量之比为1:3.请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4)该同学想要进一步探究次氯酸钠(化学式NaClO)的分解反应。
他查阅资料后,得知NaClO有多种热分解方式(每种分解方式的产物仅有两种)。
若其中一种产物为NaCl,则另一种产物可能是:(选填编号)。
a.Cl2b.O2c.Na2Od.NaClO323.化合物中某一种元素的原子短缺可形成非整比化合物,这类化合物中各类原子的相对数目不能用简单整数比表示,如Fe0.9O、PbO1.9等。
非整比化合物是新型的功能材料,具有很大的科技价值。
(1)PbO 1.9中铅元素具有+2、+4两种价态,其中+4价铅占铅总量的 。
(2)如右图所示,Fe 0.9O 可用于CO 2的综合利用。
①请写出该转化的两个优点:、 。
②若用1mol Fe 0.9O 与足量的CO 2完全反应可生成 g C (碳)。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24分)24.已知CuS 、Cu 2S 粉末的颜色和CuO 相似,且都不溶解于水。
在空气中煅烧时,CuS 和Cu 2S 都转化成CuO 和SO 2。
(1)请写出CuS 、Cu 2S 在空气中煅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根据叙述,设计一个不用其他化学试剂鉴别CuO 、CuS 、Cu 2S 三种粉末的实验方案(写明步骤与结论)。
25.半水煤气是工业合成氨的原料气,其主要成分是H 2、CO 、CO 2、N 2和H 2O (g )。
半水煤气经过下列步骤转化为合成氨的原料N 2和H 2。
(1)在使用铜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半水煤气主要成分间发生反应实现了CO 变换,其化学方程式为: 。
(2)吸收法是脱除CO 2的方法之一。
已知:溶质Na 2CO 3 K 2CO 3 20℃1L 饱和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mol )2.0 8.0 溶质价格(元/kg ) 1.25 9.80若选择Na 2CO 3溶液作吸收液,其优点是 ;缺点是 。
如果选择K 2CO 3溶液作吸收液,用某种方法可以降低成本,写出这种方法涉及的化学方程式: 。
(3)将一定体积半水煤气依次通过装置Ⅰ~Ⅴ(最后通入氮气确保反应、吸收完全),可以测定其中H 2以及CO 的物质的量。
一定体积半水煤气可供选用的装置如下所示(省略夹持仪器): 装置1 装置Ⅳ 装置Ⅴ装置Ⅲ 装置Ⅱ为装置Ⅰ~Ⅴ选择合适的装置与试剂:装置ⅠⅡⅢⅣⅤa a b试剂浓硫酸CuO装置Ⅰ、Ⅱ的作用是。
要确定半水煤气中H2物质的量,应测量的数据是。
26.为探究某物质X对钢铁在潮湿环境下的腐蚀的影响作用,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①选择6个容量相同的烧瓶,分别编号为1~6,加入规格、质量相同的铁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