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维护公共利益 教案

合集下载

维护公共利益 教案 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人教部编版

维护公共利益 教案 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人教部编版
小结:
1.公共设施包括哪些?
为保障公共生活的正常秩序,政府一般会给公众提供一些公共物品或设备,如公园里的公共座椅,道路、桥梁、路灯,为残障人士修建的无障碍通道等。
活动园——“瞎眼路灯”
感言
附近的人都叫它“瞎眼路灯”。我觉得它“瞎”了,天黑时,人们就失去了光明的指引;天冷时,人们就失去了一份温暖……
公共生活离不开公共设施,让我们以“身边的公共设施及使用现状”为题,用多种方法开展一次调查研究。
小结:
3.占有或破坏公共设施的危害
有些人为了自身利益,随意占有或浪费公共资源,毁坏公共设施,这些行为侵犯了他人合法的公共权益,严重的还会触犯法律。
活动园——公共设施
(阅读)共享单车;农家书屋
观察、了解和交流身边的共享事例。
(PPT图片呈现)
思考:要使共享行为真正服务于生活,我们应该如何做?
提示:加强了解,积极参与,共建共享,共同维护。
拓展提高
想一想:
共建公共生活,维护公共利益,我能做什么?
课堂能力检测
图片阅读交流讨论
阅读图片找出公共设施
阅读感悟
讨论交流
观看视频
讨论评价交流
讨论交流
观看视频感悟
阅读分享
分组讨论
观看视频思考感悟
思பைடு நூலகம்交流
视频认识维护公共卫生给人们的带来健康。
认识公共设施
认识了解公共设施包括的内容
了解公共设施毁坏带来生活的不便
请展示和分享你的调查报告。
想一想,政府提供或修建的公共设施,是否与我们个人无关。
提示:政府提供或修建的公共设施是为公众设置的,公众可以共享的基础性设施,它为人们的正常生活与交往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条件,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

维护公共利益教案

维护公共利益教案

维护公共利益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公共利益的概念和重要性;2. 掌握维护公共利益的方法和技巧;3.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公共利益的概念和重要性;2. 维护公共利益的方法和技巧;3. 学生参与维护公共利益的实践活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5分钟)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公共利益?为什么我们要维护公共利益?”2. 理论讲解(25分钟)(1)公共利益的概念和重要性讲解公共利益的定义,即指所有人都能够享受到的福利或权利。

强调其重要性,即维护公共利益是每个人应尽的社会责任,也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维护公共利益的方法和技巧① 了解相关法律法规: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对于保障自身权益及维护社会稳定具有至关重要作用。

② 发扬民主精神:通过民主途径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诉求,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决策和管理。

③ 参与公益活动:积极参与各种公益活动,为社会做出贡献。

④ 维权: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维权,保护自己的利益。

(3)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维护公共利益的方法和技巧。

3. 实践活动(30分钟)组织学生参与维护公共利益的实践活动,如义务清理社区垃圾、参加环保志愿者活动等。

4. 总结归纳(10分钟)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提出自己对于维护公共利益的看法和建议。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公共利益的概念和重要性;2. 学生能够掌握维护公共利益的方法和技巧;3. 学生能够积极参与维护公共利益的实践活动;4. 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们的公共生活》第二课时《维护公共利益》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们的公共生活》第二课时《维护公共利益》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们的公共生活》第二课时《维护公共利益》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维护公共利益》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们的公共生活》的第二课时。

本课时从维护公共利益的角度,让学生了解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认识到维护公共利益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认知能力,对公共生活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以及如何维护公共利益,可能还存在一定的模糊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案例、深入的分析,帮助学生澄清认识,提高维护公共利益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认识到维护公共利益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维护公共利益的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3.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2.维护公共利益的方法和策略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提高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

2.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实践操作法: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维护公共利益,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材料,用于分析讨论。

2.设计实践活动,准备所需材料。

3.制作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有什么关系?为什么我们要维护公共利益?2.呈现(15分钟)呈现相关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这些案例中,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了冲突,应该如何解决?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总结出维护公共利益的方法和策略。

3.操练(15分钟)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维护公共利益。

例如:分组进行公共秩序维护、公共卫生打扫等活动。

4.巩固(10分钟)利用课件,对所学内容进行巩固。

小学公共利益教案模板范文

小学公共利益教案模板范文

课题:《公共利益的维护》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公共利益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关爱公共利益的意识,自觉维护公共利益。

3.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集体主义观念。

教学重点:1. 公共利益的概念和重要性。

2. 维护公共利益的方法和途径。

教学难点:1.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公共利益。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相关图片、视频资料3. 学生分组讨论材料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场景中,哪些是公共利益?2.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公共利益的概念。

二、讲授新课1. 讲解公共利益的概念,强调公共利益的重要性。

2. 分析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区别,引导学生认识到维护公共利益是每个公民的责任。

3.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维护公共利益的方法和途径。

三、分组讨论1.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以下问题:(1)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公共利益?(2)如何与他人合作,共同维护公共利益?(3)遇到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时,应如何应对?2. 小组讨论结束后,各小组选派代表进行汇报。

四、课堂小结1. 教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点评,总结维护公共利益的重要性。

2. 强调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关注公共利益,自觉维护公共利益。

五、课后作业1. 完成以下练习题:(1)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是什么?(2)列举三个维护公共利益的行为。

2. 观察并记录生活中损害公共利益的现象,思考如何改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公共利益的概念和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维护公共利益是每个公民的责任。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集体主义观念,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后作业,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以提高教学效果。

教科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4.2《关涉全人类的公共利益》word教案

教科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4.2《关涉全人类的公共利益》word教案

第四课共同的需要项目二关涉全人类的公共利益(设计教师:山东省济南汇才学校)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积极维护关涉全人类的公共利益,拥护我国政府和国际社会发展关涉全人类的公共利益所采取的政策措施。

2.能力目标对关涉全人类的公共利益形成全面、直观的认识。

3. 知识目标了解关涉全人类的公共利益。

教学重点关涉全人类的公共利益教学难点人类公共安全、国际经济和人类文化教师准备:教师搜集关涉全人类的公共利益的有关图片和视频:包括上合组织各国加强联合反恐、中国维和部队为和平出征、G20峰会、中外文化年活动、北京获得2022年冬奥会的主办权、2015巴黎气候大会应对全球气候变暖、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等精彩图片和“和平使命2016”上合组织联合反恐演习、巴黎气候大会通过全球气候新协议、外国人眼中的丝绸之路的视频等;制作PPT。

学生准备:学生课前搜集有关G20峰会、世贸组织、巴黎气候大会、中外文化年、太空垃圾等资料。

课前教师用多媒体播放关涉全人类的公共利益的系列图片,让学生对关涉全人类的公共利益加强认识和了解,营造课堂学习氛围,并为后面的教学活动做好铺垫。

多媒体展示:关涉全人类的公共利益教师导语: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享受着同一个大自然的馈赠,分享着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

当前,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和网络社会的迅猛发展推动着“地球村”的形成,我们的公共生活空间逐渐拓展到整个世界。

一个内涵更加丰富的新型公共利益格局正逐步形成。

让我们一起了解、关注、探究关涉全人类的公共利益,导入课题。

设计意图:课前播放关涉全人类的公共利益的图片,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加深对关涉全人类的公共利益的内容的了解。

环节一:整体感知“关涉全人类的公共利益”多媒体出示相关图片学生思考、交流:你知道的关涉全人类的公共利益有哪些方面?设计意图:采用图片展示的方式,增加学生对关涉全人类的公共利益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了解和认识关涉全人类的公共利益的愿望。

教科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六课《公共利益的维护》教学设计

教科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六课《公共利益的维护》教学设计

教科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六课《公共利益的维护》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公共利益的维护》是教科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六课的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公共利益的概念,明白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以及维护公共利益的重要性。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冲突和解决办法,培养学生维护公共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认知和道德观念,他们对公共利益有一定的理解,但可能缺乏深入的思考和实践经验。

学生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的矛盾,对于如何处理这种矛盾,他们可能存在困惑和不清晰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出发,深入思考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公共利益的概念,明白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知道维护公共利益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处理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矛盾的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维护公共利益的意识,培养他们关爱社会、关爱他人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明白维护公共利益的重要性。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的矛盾,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2.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3.情景模拟法: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他们处理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矛盾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和实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2.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和情景模拟的材料。

3.制作多媒体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矛盾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4 我们的公共生活 第二课时 维护公共利益 教案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4 我们的公共生活 第二课时 维护公共利益 教案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树立公德意识,具备公德心,主动爱护公共设施,维护公共利益,严于律己,做一个合格的社会公民。
部分公民在生活中只顾及自身利益,无视社会公德,缺乏道德和法律素养,即使在警示语或法律规定的情况下,仍然在公共生活中做出不当行为,这样的行为应被人们所谴责,触犯法律的行为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播放视频:男子破坏公共设施构成犯罪
拓展提高
想一想:
共建公共生活,维护公共利益,我能做什么?
课堂能力检测
图片阅读交流讨论
阅读图片找出公共设施
阅读感悟
讨论交流
观看视频
讨论评价交流
讨论交流
观看视频感悟
阅读分享
分组讨论
观看视频思考感悟
思考交流
视频认识维护公共卫生给人们的带来健康。
认识公共设施
认识了解公共设施包括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内容
了解公共设施毁坏带来生活的不便
请展示和分享你的调查报告。
想一想,政府提供或修建的公共设施,是否与我们个人无关。
提示:政府提供或修建的公共设施是为公众设置的,公众可以共享的基础性设施,它为人们的正常生活与交往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条件,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
小结:
2.公共设施资源给人们带来的好处
公共资源的保障、公共设施的完善,可以让人们的公共生活更加丰富、便捷,让人们感受到公共生活的美好,并愿意参与到公共生活中。
重点
认识公共设施带给人们的好处。
难点
参与和维护公共生活建设,提升维护公共利益的意识。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情境呈现:政府公示
通 告
为了全力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预防控制工作,有效避免因人群聚集可能带来相互传染,为维护公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现规定,自今日起,本辖区内禁止任何餐饮单位和个人举办任何形式的群体性聚餐活动,影剧院、娱乐休闲场所、网吧、浴室、足浴、棋牌等场所,一律全面停止营业……

《公共利益的维护》教案2

《公共利益的维护》教案2

《公共利益的维护》教案2
成都列五中学大邑分校
教材分析
本节阐释个人在维护公共利益过程中所承担的责任。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1、了解俱在维护公共利益过程中所承担的责任。

(知识)
2、提高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能力。

(能力)
3、树立维护公共利益的责任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课时安排
安排为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维护公共利益是不是只有政府应该尽责呢?”以此谈话进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
1、让学生看P.50小字资料,教师提出问题:假如边防哨所的官兵都害怕困难、不去履行职责,会出现什么情况?这则事例要说明什么道理?学生谈话后,教师可适当指点,再勾画相应语句。

2、让学生看P.51第二个小字资料,教师提出问题:假如上车、购物、买饭等都不排队,会出现什么情况?这则事例要说明什么道理?学生谈话后,教师可适当指点,再勾画相应语句。

3、让学生看P.52小字资料,教师提出问题:志愿者队伍日益壮大说明了什么?一个公共意识较强的人常常以什么方式来维护公共利益?学生谈话后,教师做一定指点,再齐读D.J.梵纳斯的话。

4、让学生看P.54的日记,教师提出问题:个人参与维护公共利
益的活动有什么好处?中学生应该怎样去维护公共利益?为什么我们要自觉维护公共利益?学生谈话后,教师可适当指点,再勾画相应语句。

5、小结时,教师提出问题:通过这一节内容的学习,你有了什么收获?学生谈话后,教师适当指点:个人维护公共利益,最低限度要履行分内职责,遵守社会规范;最大限度就是积极参加公益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人人有权参与公共生活,利用公共资源和公共设施,享受公共利益。现代社会的人们积极倡导共享,出现了很多共享的生活方式。你知道哪些共享事例?
学生回答后教师点拨
多媒体展示共享单车和共享农家书屋图片和相关资料
共享单车(自行车)出现在校园、地铁站点、公交站点、居民区、商业区、公共服务区等地。由于其符合低碳出行理念,共享单车受到人们的欢迎。
教师继续提问:在有警示语或法律规定的情况下,为什么还会有人做出不当的行为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一些人道德素质较低、法治观念淡薄,才导致在有警示语或法律规定的情况下,还会有人做出不当的行为。
综合以上材料,你有何感想?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公共资源的保障、公共设施的完善,可以让人们的公共生活更加丰富、便捷,让人们感受到公共生活的美好,并愿意参与到公共生活中。
农家书屋建在村里。在政府、社会机构、爱心人士的援助下,农家书屋为人们提供书籍、报刊和音像电子产品等方面的公益性文化服务。它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
教师提问:要使共享行为真正服务于生活,我们应该如何做?
多媒体展示相关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
第一百一十七条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征收、征用不动产或者动产的,应当给予公平、合理的补偿。
教师:政府提供或修建的公共设施,是否与我们个人无关?
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
政府提供或修建的公共设施保障着我们的公共生活,与我们息息相关,我们要爱护这些公共设施。
多媒体展示相关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三十七条(节选)
盗窃、损毁路面井盖、照明等公共设施的,要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个小伙三只眼,每天路口来值班。
目光一变下命令,如果乱闯出危险。
学生猜谜语后教师点拨
谜底就是垃圾桶、路灯、红绿灯。它们每天为我们默默的付出着,是我们不会说话的朋友,那你平时在哪里见过这些朋友呢?
学生回到后教师总结:
大家刚刚说的学校、马路、公园这些地方是公共场所,在公共场所里供大家使用,为大家服务的这些不会说话的朋友,他们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公共设施。这样的公共设施,除了刚刚讲到的垃圾箱、路灯和红绿灯之外,还有哪些呢?
重点
增强学生的公共意识,做讲文明有教养的人
难点
了解公共设施的功能,并学会正确使用公共设施,懂得保护公共设施。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欣赏动画《爱护公共设施》。
学生观看完之后教师提出问题:短片中为什么提醒我们要爱护公共设施?
学生发言后教师总结:短片中强调我们要爱护公共设施。那么你知道为什么要爱护公共设施吗?我们今天就学习《维护公共利益》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谈论了维护公共利益的话题,有很多的公共设施在我们身边,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正是有了他们的默默奉献,我们的生活才变得如此美好。正确使用、自觉爱护公共设施,不仅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财产损失,也对保护大家的生命安全有重要的作用。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善待这些不说话的朋友,爱护公共设施。
学生回答后教师出示四个场景:教室、学校、公园、马路。
教室里:电灯、电扇、桌椅、黑板、扫帚、拖把
学校里:水池、垃圾桶、操场、篮球架
公园中:长椅、垃圾桶、指示牌、照明灯、健身器材
马路上:护栏、公共站牌、公用电话、公共阅报栏、桥梁、公共自行车等等
教师继续提问:你知道这些公共设施是谁提供的吗?为什么要提供这些公共设施?
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自由回答
学生自由发言
学生自由发言
学生自由发言
学生分组讨论
用谜语引入公共设施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引导学生感知身边的公共设施
感受法律规定,提高爱护公共设施意识
帮助学生了解网络这一公共生活
总结提升,进一步提升学生对爱护公共设施的认识
帮助学生感受共享的生活方式
提升学生的思想意识
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
第4课我们的公共生活
第2课时维护公共利益教案
第2课时
维护公共利益
课题
维护公共利益
单元
1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5
学习
目标
1.了解公共设施美化环境、方便生活的重要作用,树立爱护公共设施的意识。
2.通过观察调查,了解公共设施的功能和使用现状,培养学生爱护公共设施的好习惯。
3.了解公共设施的功能,并学会正确使用公共设施,了解保护公共设施的措施。
总结语中有对本节课的总结和升华。
板书设计
维护公共利益
1.公共设施及使用情况
2.占用和破坏公共设施
3.共享生活
课堂练习
反馈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检测学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本节课掌握的情况。
通过观看动画,初步了解爱护公共设施
学生自由发言
通过观看动画,激发同学们对爱护公共设施的兴趣,从而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教师:今天老师要带大家认识几位新朋友,他们就藏在下面的谜语中,仔细看。
老师用多媒体展示谜语。
公园里,路两旁,小哨兵,在站岗。
废纸屑,里面放,瓜果皮,肚里藏。
高个子,路边站,脑袋发亮真好看。
学生回答后教师点拨:这些公共设施是政府提供的。为保障公共生活的正常秩序,政府一般会给公众提供一些公共物品或设备。
活动:公共生活离不开公共设施,让我们以“身边的公共设施及使用现状”为题,运用多种方法开展一次调查研究。
教师:这是老师提前布置的作业,请各小组组长展示本组收集到的资料。
各小组组长展示本组收集的资料
第一百三十二条民事主体不得滥用民事权利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
学生讨论后总结:公共生活需要共建,公共利益需要共享。只有共同维护公共利益,才能好地享受公共生活,保障大家的共同利益。
学生猜谜语
学生自由回答
学生自由发言
学生自由分享
学生讨论、回答
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自由发言
各小组长展示资料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
教师提问:通过这条规定,你有何启示?
有些人为了自身利益,随意占有和浪费公共资源,毁坏公共设施,这些行为侵犯了他人合法的公共权益,严重的还会触犯法律。
多媒体展示破坏公共设施的行为
教师提问:
这些不当行为会带来哪些后果?你认为应该怎么做?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有些人为了自身利益,随意占有或浪费公共资源,毁坏公共设施,这些行为不仅害人害己,而且触犯了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对损毁公共财物的行为有明确的处罚规定。对于这些不说话的朋友,我们不能破坏要善待,破坏公共设施是违法行为,而善待公共设施是每位公民应尽的义务。我们应该规范自身的行为,爱护公共设施,不随意占有或浪费公共资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