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货物集装箱运输作业
安全课件危险货物的集装箱运输

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遇到明火、高温或潮湿环境容易燃烧 的物品
有毒物品: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危 害的剧毒物品
易燃液体:在常温下容易燃烧的液体
腐蚀性物品: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和氧 化性,对人身和环境造成危害
危险货物的危害性
易燃易爆:危险 货物在运输过程 中容易引起火灾 或爆炸,造成人 员伤亡和财产损 失。
及时通报相关部门,配合开展事 故调查和处理工作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封锁事故现场,控制危险源,防 止事故扩大
加强员工安全培训,提高应急处 理能力
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建立安全管理体 系的必要性:确 保危险货物集装 箱运输的安全性, 降低事故风险。
安全管理体系的 构成:包括人员 培训、设备维护、 运输监管等方面。
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措施
严格检查集装箱:确保集装箱 没有损坏或泄漏
合理安排运输路线:避开繁忙 的港口和航线,减少运输时间
强化安全监管:对危险货物进 行严格的安全检查,确保符合 相关规定
配备专业的装卸人员:确保装 卸过程中的安全操作
卸货时的安全操作
确保集装箱在卸货时固定好, 防止滑动或倾倒
使用正确的卸货设备,并确保 设备完好无损
遵循货物装载规定,避免超载 或堆放不均
确保卸货人员受过专业培训, 熟悉安全操作规程
危险货物集装箱运输的法 规要求
章节副标题
国际法规要求
添加标题
国际海运危险货物规则(IMDG Code):规定了危险货物的分类、包装、标识和运输要求, 是国际航运界广泛遵循的法规。
添加标题
联合国危险货物运输建议书(Recommendations on the Transpor t of Dangerous Goods):由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出版,为各国政府制定危险货物运输法规提供参考。
危险货物运输作业考试题库(含答案)

危险货物运输作业考试题库(含答案)一、单选题1将篷布角绳拉紧,使篷布角向内侧展开成三角形,布角两面压平后折向货车端墙,在车辆两端严密包角,使O压住包角。
A、压绳B、端绳C、角绳D、腰绳参考答案:A2.()危险货物罐车运输不允许办理运输变更或重新托运。
A、易燃液体B、气体类C、腐蚀性物质D、易燃固体参考答案:B3.危险货物运输变更,车站需逐级上报集团公司O批准。
A、货运部B、运输部C、调度部D、计统部参考答案:A4.叉车不得在()以上坡道上作业。
A、4%B、5%C、2%D、3%参考答案:B5.篷布达到报废条件时,须立即停止使用;铁路篷布应于()日内回送到篷布修理所。
A、30B、60C、90D、180参考答案:B6.超过承运人计量能力的超限、超重货物由托运人确定货物重量,并应有O出具的货物重量证明文件。
A、货物生产厂家B、托运人C、承运人D、经办人参考答案:A7.托运人组织装车,收货人组织卸车,货车施封良好,篷布苫盖和敞车、平车、砂石车货物装载外观无异状,收货人提出货物有损失经承运人确认时()。
A、编制普通记录B、编制货运记录C、不编制记录D、在运单内注明参考答案:B8.易腐货物需要变更到站时,可办理一次,但容许运输期限要大于重新计算的运到期限()日以上。
A、1B、2C、3D、4参考答案:C9.下列操作违反铁路货物装载有关规定的是()。
A、散堆装货物装车后须平顶B、长大笨重货物装车应均衡装载、捆绑牢固C、混装货物装车应先装小件后装大件D、集装箱应按箱区箱位码放参考答案:C10.装车后货物总重心的投影应位于货车纵、横中心线的交叉点上。
必须偏离时,横向偏离量不得超过Om∏)oA、80B、IOOC、120D、150参考答案:BI1货物装车后,车辆停留在水平直线上,货物的()超出机车车辆限界基本轮廓者或车辆行经半径为300m的曲线时,货物的计算宽度超出机车车辆限界基本轮廓者,均为超限货物。
A、最高部位B、最宽部位C、任何部位D、两侧部位参考答案:C12.门吊司机从带F-TR锁的平车上卸集装箱时,箱体应先以低速档点动起升O毫米,确认集装箱角件孔与锁头分离后,方可继续起升。
危险货物集装箱港口作业安全规程(3篇)

危险货物集装箱港口作业安全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危险货物集装箱港口作业的安全,预防事故的发生,降低人员和财产的损失,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危险货物集装箱港口作业安全规程适用于危险货物集装箱港口作业的所有环节,包括装卸、储存和运输等。
第三条危险货物集装箱港口作业应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有关安全规范和标准。
第四条危险货物集装箱港口作业应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第五条危险货物集装箱港口作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明确责任,加强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安全隐患。
第二章作业管理第六条危险货物集装箱港口作业应设立作业管理机构,明确作业组织和管理职责。
第七条危险货物集装箱港口作业机构应按照相关规定配备专业作业人员,并确保其具备相应的作业技能和资质。
第八条危险货物集装箱港口作业机构应建立作业人员资格认证制度,保证作业人员的合法资格和能力。
第九条危险货物集装箱港口作业机构应定期开展作业安全培训和演练,提高作业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
第十条危险货物集装箱港口作业机构应建立作业记录和档案,对作业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
第三章作业设备第十一条危险货物集装箱港口作业设备应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规范要求。
第十二条危险货物集装箱港口作业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正常工作和安全运行。
第十三条危险货物集装箱港口作业设备应配备相应的安全保护装置和设备。
第十四条危险货物集装箱港口作业设备的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关的操作技能和证书,并按照规定进行操作。
第十五条危险货物集装箱港口作业设备的管理机构应建立设备档案和维修记录,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
第四章作业操作第十六条危险货物集装箱港口作业应按照国家标准和相关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
第十七条危险货物集装箱港口作业应建立作业指导书和作业流程,指导作业操作和应急处理。
第十八条危险货物集装箱港口作业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禁止超负荷、超速、超高等违规操作。
第十九条危险货物集装箱港口作业应定期进行作业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及时整改不安全因素。
危险货物的集装箱运输

1 货 物 固定 和装 箱 作 业 . 2
在装箱过程中 , 了严格遵循《 除 国际危规》 有关
混装 、 隔离 等条 款 外 , 有 两方 面必 须 注 意 的 问题 : 还
() 1货物在箱 内的 固定 ;2 装箱作业的安全操作 。 ()
装 有 危 险 货 物 的集 装 箱 在 装 卸 过程 中 , 时也 有
拼 和相关 企 业蒙 受 巨大 经 济损 失 , 而且 有关 当事人 还 的是 托 运 人 、 箱 经 营人 和 装 箱经 营 人所 从 事 的货 而不 是 实 际承运 人 需要承担刑事责任。20 年 l 月 l 日, 02 1 1 集装箱船 物 装 箱 准备 和单 证 的规 范 要求 , 为此《 国际危规 》 明确要求托运人提供 “ 韩进一 宾 夕法 尼亚” 号航 行 于斯 里兰 卡海 域 时突然 的管货要求。
性能 、 级别等详细资料 , 严格遵守 发生爆炸起火 , 1 图 为该轮危险货物箱发生爆炸后 危险货物的规格 、 有关 危 险货 物 的包 装 、 号 、 样 、 示 标 志等 强 制 型 式 警 的情 景 。这 是业 界 经 常引 以为 戒 的一 起事 故 。 性规定 , 明确说明托运货物中哪些危险货物可 以拼 箱, 哪些危险货物必须分开装箱等。对危险货物的 单证文件 , 国际危规 》 《 还设有专门条款 , 强制要求
除了货物本身及其包装 的缺陷外 , 人为因 见 , 中绝大 部分 都 与人为 因素 有关 , 突 出的是 违 故分析 , 其 最 反《 围际海运危险货物规则》简称《 ( 国际危规》 的操 素造成 的事故 源头往往存在于订舱和装箱 2个环 ) 这就是为什么《 国际危规》 的有关条款首先强调 作 未得 到 及时 纠 正 。有些 事故 发 生后 ,不但船 公 司 节 。
集装箱运输危险货物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集装箱运输危险货物需要注意哪些事项所谓危险货物是指具有引火爆炸或货物本身具有毒性、腐蚀性、氧化性并可能使人体的健康和财物遭受损害的运输对象的总称。
用集装箱装载出口的危险货物时,应事先了解和遵守目的港所在国的有关规则,如美国的联邦章程规则、英国的蓝皮书、联合国的政府间海事组织规则等。
在接收危险货物时,先要调查清楚该危险货物的性质、危险等级、标志、装载方法、包装容器、发生事物时应采取的应急措施等。
另外,还要核对装卸港的危险货物规则。
装载危险货物前,先要仔细检查集装箱的强度、结构是否适合装载危险货物,并对集装箱进行彻底清扫,装载时必须使该危险货物不会产生移动、翻倒、冲击、摩擦、压坏、泄露等危险。
固定货物选用的材料应具有更大的安全系数和强度,危险货物的任何部位都不能突出集装箱外。
危险货物装卸时,严禁抛扔、摔碰、坠落、翻滚,避免货物间的碰撞、摩擦。
另外,不同种类的危险货物不能混装于同一集装箱内,因此同一集装箱内只能装同一等级的危险货物。
不过即使同一等级的危险货物也只限于装同一品种的危险货物,不能混装不同的危险货物。
这是因为虽是同一等级的危险货物,但相互作用时也可能发生危险。
另外,当危险货物与非危险货物相互作用可能产生危险时,也不能装在同一集装箱内。
危险货物与杂货混装时,应将危险货物装在集装箱箱门附近,以备万一发生事故时便于处理。
集装箱装载危险货物时,要把该危险货物的分类名称和标志表示在集装箱外表面容易看到的位置上,图案、形状要醒目,应使用统一规定的危险货物标志。
如果客户需要运输危险液体货物时,不适合采用集装箱液袋运输。
液袋仅适用于非危险品液体货物运输。
因此,对于危险品液体,必须根据上述要求,采用罐装集装箱运输。
JT397-2007-危险货物集装箱港口作业安全规程

JT397-2007-危险货物集装箱港口作业安全规程JT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行业标准JT 397-2007代替JT 397—1999危险货物集装箱港口作业安全规程The safety rules for handling dangerous cargo container in port2007—12—29 发布 2008—4—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发布目次前言 (Ⅱ)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一般要求 (1)5 装卸作业 (2)6 拆、装箱作业 (3)附录A(规范性附录)危险货物隔离表 (5)前言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本标准代替JT 397—1999《港口危险货物集装箱安全管理规程》,与原标准相比主要变化如下:1. 增加了作业资质(见4.3)、应急救援预案(见4.7)、申报(见4.10)等管理要求。
2. 按照装卸工艺流程重新确定了各自作业安全要求 (见5.1,5.2,5.3,5.4)。
3. 堆场按要求可以限时限量存放除1.1项、1.2项以外的爆炸品、2类气体和7类放射性物质的危险货物集装箱(见5.3.1)。
4. 最高堆码除易燃易爆危险货物集装箱外,其它危险货物集装箱不超过三层(5.3.4)。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交通部水运司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大连港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明龙、俞兆京、吴炳杰、郑丰、刘力、张大勇、林忠明。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JT 397—1999。
危险货物集装箱港口作业安全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危险货物集装箱港口作业的安全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危险货物集装箱港口作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标准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危险货物集装箱港口作业安全规程

危险货物集装箱港口作业安全规程1. 简介危险货物的运输和处理在现代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然而,危险货物的集装箱港口作业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风险。
为了确保港口作业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必须制定与危险货物集装箱港口作业相关的安全规程。
2. 危险货物的定义和分类危险货物是指那些可能对人员、设备或环境造成伤害或损害的物质。
根据国际海事组织(IMO)的《国际海上危险货物规则》,危险货物分为9个分类,每个分类下又有不同的类别。
了解和正确识别危险货物的分类是港口作业中非常重要的一步。
3. 港口作业安全管理体系为保障危险货物集装箱港口作业的安全性,港口管理者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
以下是港口作业安全管理体系的基本要素:•建立安全管理机构和责任制度;•制定并实施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评估;•不断改进安全管理制度。
港口管理者还应与相关部门和组织,如海关、运输部门等合作,共同维护危险货物集装箱港口作业的安全。
4. 港口作业安全措施为减少危险货物集装箱港口作业中的风险,港口管理者应采取以下安全措施:4.1 货物装卸区域安全控制•严格控制进入货物装卸区域的人员和车辆;•安装监控摄像头,进行实时监控;•提供专门的危险货物处理设施和设备。
4.2 货物存放和堆放安全管理•设定合理的存放和堆放区域;•对不同类别的危险货物进行分类存放;•定期检查危险货物存放区域的安全状况,及时发现并排除安全隐患。
4.3 港口设备和设施的安全管理•定期检查和维护港口设备和设施,确保其安全可靠;•提供必要的防护设施,如防火设施、泄漏应急装置等。
4.4 人员安全管理•为参与危险货物集装箱港口作业的人员提供必要的安全培训;•确保人员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制定必要的操作规程,明确人员的职责和行为规范。
5. 应急预案和演练港口管理者应制定危险货物集装箱港口作业的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应急演练。
应急预案应包括以下内容:•危险货物泄漏或事故处理流程;•人员疏散和救援措施;•各类应急设备的位置和使用方法。
海运危险品集装箱1.1d类要求

海运危险品集装箱1.1d类要求
海运危险品集装箱1.1D类的要求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包装要求:1.1D类危险品通常指的是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这类物质
需要特别注意包装。
根据国际海事组织(IMO)的规定,这些物质需要采用刚性的金属或塑料容器作为包装,内部衬垫要能防止液体渗透。
同时,包装上要贴有明显的标签,注明货物的名称、组成成分、紧急处理方法等信息。
●标识要求:对于1.1D类危险品,船舶上必须配备专用的灭火器材,且船上
的船员应熟悉这些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
此外,船上的安全舱和货舱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以提醒船员注意危险品的存在。
●安全距离要求:在船舶上,1.1D类危险品的存储和运输应与其他货物保持安
全距离。
根据IMO的规定,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应存放在与火源、易燃物品等至少10米的安全距离内。
●应急处理要求:对于1.1D类危险品,船舶应有相应的应急处理程序。
一旦
发生泄漏或火灾等紧急情况,船员应立即采取适当的应急措施,包括使用灭火器材、启动应急通风舱盖、疏散无关人员等。
●检查和记录要求:在运输过程中,船舶应定期检查危险品的包装和标识,确
保其完好无损。
同时,需要记录危险品的名称、数量、包装、目的地等信息,以便在出现紧急情况时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持。
请注意,以上要求可能会因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而有所不同。
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应参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内部的操作手册进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