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中医辨证治牙痛
中医治牙原理、辨证、方药牙齿肾虚牙龈牙痛

中医治牙原理、辨证、方药牙齿肾虚牙龈牙痛·徐小丽LittleLily牙痛牙痛,是指牙齿因某种原因引起疼痛而言。
本症在《黄帝内经》中称为'齿痛';《诸病源候论》》中又把牙与齿分开而论,上面为牙,下限为齿,有'牙痛'、'齿痛'、'牙齿痛'之分;此后,古典医籍中,或称'牙痛'者,或称'齿痛'者,俱指本症。
牙痛时,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牙龈肿痛的表现。
因此,本症与牙龈肿痛有较密切的关系。
龋齿,在古典医籍中有'龋齿'、'齿龋'、'牙齿虫'、'牙虫'、'齿虫'、'齿蠹'等不同名称,其引起牙痛也较为常见,故兴本症一并讨论。
【常见证候】1.风热牙痛:表现为牙齿胀痛,受热或食辛辣之物即痛甚,患处得凉则痛减,牙龈肿胀,不能咀嚼食物,或腮肿而热,口渴,舌尖红,舌苔薄白或微黄而乾,脉象浮数。
2.风寒牙痛:表现为牙齿作痛,抽挈样感,吸受冷气则痛甚,患处得热则痛减,时恶风寒,口不渴,舌淡红,舌苔薄白,脉象浮紧或迟缓。
3.胃热牙痛:表现为牙齿疼痛,以胀痛感为主,牵引头脑或牙龈发红肿胀,满面发热,口渴,时欲饮冷,口气热臭,恶热喜冷,或唇舌颊腮肿痛,大便秘结,尿黄,舌质偏红,舌乾,舌苔黄,脉象洪数或滑数。
4.虚火牙痛:表现为牙痛隐隐而作,牙根浮动,唇赤颧红,咽乾而痛,心慌头晕,虚烦不寐,腰脊酸痛,舌红少津,舌苔少,脉象细数。
5.气虚牙痛:表现为牙痛隐隐,痛势绵绵,牙龈不甚红肿,或虽肿胀而不红,面色白,少气懒言,语言低微,倦怠乏力,自汗心悸,头晕耳鸣,小便清而频,舌体淡胖,舌苔薄白或苔白,脉象虚弱或虚大。
6.龋齿牙痛:表现为牙齿蛀孔疼痛,时发时止,如嚼物时伤其牙,则立时作痛,舌脉如常。
【鉴别分析】风热牙痛与风寒牙痛:两者虽皆因风,但寒热属性各异,病因病机不同。
中医辩证治疗牙痛

中医辩证治疗牙痛牙痛在临床上比较常见,按照中医理论来讲,牙痛的病因多为风虫上扰、阳明积热上壅、肾气不足、肾髓不充导致。
病因不同,临床表现也有所不同,因寒症引起牙痛的患者会怕风、患牙遇凉则疼痛加重,严重者还伴有发热、头痛或舌淡苔白脉浮紧,而因热症引的患者表现为患者遇凉疼痛减轻,牙龈红肿热痛,并有口渴、咽喉痛、舌红苔黄、舌红苔黄脉浮数的情况。
中医把牙痛类型分为5种:风邪型牙痛、龋齿型牙痛、胃火型牙痛、寒热错杂型牙痛、肾虚型牙痛。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这5种牙痛的中医治疗方式吧:1风邪型牙痛患上风邪型牙痛其临床特点为牙痛、畏冷热,牙齿牙龈痒痛难以忍受,或舌淡苔白脉浮紧,或其舌红苔黄脉浮数。
治疗时可采用归芎散化裁,具体的药方组成为:羌活20g,当归10g、川芎20g,白僵蚕、蝉蜕药物各10g,防风、薄荷(后下)及连翘10g。
若患者出现面色发白、唇白和舌淡红,若患者有心悸情况可在上述药方中加阿胶30g。
2龋齿型牙痛龋齿型牙痛其初期并无临床症状,多表现为牙齿组织变白、逐渐变成黄褐色,而其后病变部位的牙齿组织均变软脱失,坏成龋洞,若食物进入龋洞,导致牙齿受到刺激而疼痛。
若漱口不及时、久则生虫,治疗时以清除湿热、解毒杀虫为主,临床上可采用小续命汤化裁治疗效果显著,若患者体质偏寒者,可加细辛6g、偏热重者加石膏20g进行治疗,并使用2%硼酸进行漱口,以缓解其临床症状表现,可于早上、中午和晚上各漱口一次,保持口腔部位的清洁,避免摄入辛辣、刺激、甜腻等食物。
3胃火型牙痛此类牙痛患者表现为牙龈红肿疼痛、唇口红、舌质红紫苔黄。
治疗该疾病类型可采用白虎汤化裁,具体药方内含知母20g、石膏30g、甘草5g和10g粳米。
倘若患者大便干燥可在上述药方中加冬葵子30g,瓜蒌仁30g连翘10g,可起到清热通便之功效。
若眉棱骨痛者可加白芷、柴胡、薄荷各12克;若患者大便如羊屎则加大黄、黄连、黄芩各15克,其中,该类药方不适合妇女、小孩及老年体弱者使用。
专业中医辨证治牙痛

专业中医辨证治牙痛专业中医治牙痛中医确有真传1.《黄帝内经》提出人有四类:“真人”、“至人”、“圣人”、“贤人”。
“真人者,指罗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以其道生。
”有“真人”才有“真知”。
有“真知”才有真传。
现代科学不能完全理解“真人”的境界,但经现代科学恰好证明中医的真学问在“宇宙全息性”。
西药看牙痛不分上、下、左、右,一律抗菌消炎止痛麻醉,补充维生素,切断神经线;而中药是上、下、左、右分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辨证施治――近乎“量体裁衣”式的诊疗正是中医高治愈率的“精髓”所在。
2.现代科学“全息论”无非是在证明“一物一太极、一物一五行”的正确性,正如《长沙方歌括白话解》所言:现在有些人不相信《神农本经》而单单相信今世名家之言,是很奇怪的。
我们思想中不能有封建迷信,同样也不能有现代迷信!我认为中医药临床走下坡路的原因就在于没得“真传”和不温习经典,不从《黄帝内经》、《伏羲周易》、《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中要智慧,融合现代新知所致!再比如:现代“脑地形图”可以证明病人有“脑供血不足”。
但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颈椎病,都可以导致脑供血不足,如果想有真效果,还得靠我们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灵活辨证施治。
中医真传从实践中走来,经得起临床验证。
如果你想成为明中医,还是离不开“黄帝”、“周易”、“神农”等这些独具特色的东方修养学问的,她会给你带去“甘露”般的营养。
根据“一物一太极,一物一五行”原理:上为阳下为阴;腑为阳,脏为阴。
肝火旺于春,心火旺于夏、肺火旺于秋、肾火旺于冬、脾火旺于长夏(四季皆有)具体分布:(根据通俗形态)具体方药基本方:防风18克丹皮20克生地20克当归18克升麻15克青皮12克细辛6克用法:心火加:麦冬15克黄连12克肾火加:知母15克黄柏15克胆火加:羌活15克龙胆草15克肝火加:柴胡15克栀子15克大肠火加:枳壳15克大黄12克肺火加:桔梗15克黄芩18克胃火加:白芷15克川芎18克脾火加:白芍18克白术18克每日一剂。
牙痛,牙周炎,中医辩证治疗和经验,牙痛不再要命

牙痛,牙周炎,中医辩证治疗和经验,牙痛不再要命俗话说:牙痛不是病,但痛起来要人命!今天快问君就来和大家聊聊,中医治疗牙齿方面的经验。
案一急性牙髓炎案罗某某,女,58岁,退体工人。
2008年1月4 日初诊。
主诉:右下颌牙龈疼痛1周。
初诊:1周前因家务劳累后出现右下颌牙龈疼痛,牵涉右上颌,右颞側头病,咬牙时痛甚,牙痛时剧时缓,夜间痛甚,乏力口淡,舌淡红,苔白,脉缓细。
中医诊断:牙痛,证属肝肾阴虚,相火浮越。
西医诊断:急性牙髓炎。
此为患者年老肝肾阴虚,水不制火,虚火上炎,故可见下颌牙龈疼痛,牵涉右上颌,右颞側头痛。
法当滋肝养肾,清热泻火。
方拟二至丸加味。
处方:生地20g、熟地18g、麦冬15g、女贞子18g、墨旱莲15g、栀子12g、救必应18g、怀牛膝15g、肉桂3g(焗服)、甘草6g。
3剂,水煎服,日1剂。
二诊(2008年1月9日):牙龈痛明显减轻,头痛止,仍乏力。
此虚热大部已退,但肝肾阴虚仍有,当加强补肾之力。
当去肉桂,以免温燥,而加人骨碎补15g,益肾行血,固精髓镇牙痛而固本。
继服3剂后诸症消失。
按语:齿为骨之余,肾主骨,肝肾明虚,相火浮越,则牙痛。
故予二地、二至丸、麦冬滋养肝肾阴液,栀子清热泻火;救必应清热止痛;怀牛膝引热下行;肉桂引虚火归于阴分中。
在滋水泻火基础上,巧用肉桂引虚火归源,归于肾阴,使相火潜藏于肾阴之中,是治疗虚火牙痛的妙用法,而胃火实热牙痛,不能用肉挂,以免火上加油,宜用石膏清泻胃火。
二诊时患者牙病大减,去肉桂,以免温燥,而加入骨碎补,益肾行血,固精髓镇牙痛而固本。
3剂后患者牙痛全消,乏力好转。
案二成人牙周炎案苏某某,男, 56岁,干部。
2012年12月26 日初诊。
主诉:牙龈疼痛2月余,加重1周。
初诊:患者两月前因进食酸辣食物出现牙龈肿痛,自服止痛药后症状好转,但仍时时隐隐作痛,伴口干大便干。
1周前因拔牙后疼痛加重,影响进食及睡眠,遂来求诊。
刻下症见:牙龈疼痛,红肿,口干不苦,纳可,大便干结,日一次,眠差,舌红苔薄白脉沉滑。
牙疼的辩证治疗方案

牙疼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的困扰。
中医认为,牙疼多由风火、胃火、肾虚等原因引起。
下面将从中医辩证治疗的角度,为大家介绍牙疼的辩证治疗方案。
一、病因分析1. 风火牙痛:由于风邪侵袭,导致牙髓神经受刺激,引起牙痛。
常见症状:牙龈红肿、疼痛,遇冷热疼痛加剧。
2. 胃火牙痛:胃火过旺,热毒蕴结,导致牙痛。
常见症状:牙龈肿痛,口气臭秽,食欲不振。
3. 肾虚牙痛:肾阴虚,牙齿失去滋养,导致牙痛。
常见症状:牙齿松动,牙龈出血,腰膝酸软。
二、辩证治疗方案1. 风火牙痛(1)治法:疏风清热,消肿止痛。
(2)方药:加减银翘散组成:银花、连翘、桔梗、甘草、薄荷、竹叶、牛蒡子、荆芥、防风。
加减:若牙龈红肿明显,可加石膏、黄芩;若疼痛剧烈,可加川芎、白芷。
(3)外治法:外敷冰硼散或金黄散,以消肿止痛。
2. 胃火牙痛(1)治法:清胃泻火,消肿止痛。
(2)方药:加减清胃散组成:生地黄、黄连、黄芩、升麻、牡丹皮、生石膏、甘草。
加减:若牙龈红肿明显,可加石膏、黄柏;若口气臭秽,可加薄荷、白芷。
(3)外治法:外敷冰硼散或金黄散,以消肿止痛。
3. 肾虚牙痛(1)治法:滋阴补肾,固齿止痛。
(2)方药:加减六味地黄丸组成: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牡丹皮。
加减:若牙齿松动,可加骨碎补、狗脊;若牙龈出血,可加槐花、侧柏叶。
(3)外治法:外敷云南白药或珍珠散,以固齿止痛。
三、注意事项1. 保持口腔卫生,早晚刷牙,饭后漱口,避免口腔感染。
2. 饮食清淡,避免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
3.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
4. 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
5. 定期进行口腔检查,预防口腔疾病。
6. 若病情严重或反复发作,应及时就医。
总之,牙疼的辩证治疗方案应根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遵循医嘱,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促进病情的恢复。
牙龈肿痛的中医辨证治疗

牙龈肿痛的中医辨证治疗牙齿是骨,是肾,足阳明经络在上牙龈,手阳明经络在下牙龈,所以牙痛与肾、胃、大肠有关。
牙痛的原因不同,包括胃火、风火、肾阴不足、冷热刺激和蛀牙,应根据不同的原因进行综合征分化。
1.胃火上盛:牙龈肿痛、患侧面颊肿胀,甚至不能咀嚼、局部灼热、口苦口臭、便秘、舌红苔黄等。
治疗清热泻火、消肿止痛的问题。
石膏25克,黄连10克,生地15克,丹皮6克,麻10克,淮牛膝15克,大黄6克,赤芍10克,知母10克,刁竹10克,疼痛甚至白芷10克。
如果牙齿过敏,每次接触热都会治疗疼痛。
2.肾阴不足,虚火发炎:牙龈微肿微红,隐痛绵绵,牙齿摇晃不固,或有牙血,余无特殊。
治疗滋阴降火,补肾固齿。
用六味地黄汤加减。
熟地25克,女贞15克,茱萸10克,淮山15克,淮牛膝10克,泽泻10克,骨碎补10克,细辛3克。
如果牙龈红肿,可以加知母10克,黄柏6克。
3.风寒牙痛:症状突然发作,头额两侧疼痛,势如闪电,牙龈不红不肿。
其中,如果疼痛像闪电一样游走,那么头额和脸颊的疼痛就是风痛。
如果吸收冷空气和冷物体,就会疼痛,固定部位的人就会疼痛。
治疗祛风、散寒、止痛。
以当归10克、细辛6克、川芎10克、白芷10克、川椒5克、桔梗6克、甘草6克为主。
桂枝6克,防风6克,白芥10克,桔梗10克,苏叶6克,细辛3克,刁竹6克,白芍10克,甘草5克。
无论风痛还是寒痛,都可以用10克细辛、白芷、苍耳子、甘草,每天用煎水漱口多次。
4.龋齿牙痛:蛀牙引起的牙痛也很常见。
单纯口服药物疗效一般较差,最好结合局部治疗。
当归10克,生地12克,细辛6克,白芷10克,连翘10克,苦参10克,川椒5克,黄连10克,乌梅10克,桔梗6克,甘草6克。
外用川椒、胡椒、五倍子5克,冰片0.5克,共研为细末,用消毒棉包一点药末,放入龋齿洞。
流口水后,疼痛可以停止。
也可以用牙痛一粒一粒塞进洞里,效果一样。
【温馨提示】以上中药方仅供参考,患者需辨证用药。
中医五行辩证牙疼

中医五行辩证----牙疼因为肾主骨,牙齿也是骨头,所以牙齿是肾精的外现。
牙齿在骨头中是最为密固的,也是收敛气最足的。
中医说“牙是肾之苗”,牙齿好不好,是肾气的问题。
中医有句话说:“肾绝牙齿长,肾气绝,牙龈缩。
”肾主收藏,牙齿代表收藏力,“肾气衰,发堕齿槁”。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中说:“足少阴气绝,则骨枯。
少阴者,冬脉也,伏行而濡骨髓者也。
故骨不濡,则肉不能著也;骨肉不相亲,则肉软却;肉软却,则齿长而垢,发无泽;发无泽者,骨先死”。
大意是说,我们的肾属足少阴。
而少阴脉潜藏在深处,能濡养骨髓。
若是肾气衰绝,少阴脉中的经气不荣,就会导致骨髓失养。
若是骨髓失于濡养,那么骨骼和肌肉之间就缺乏了亲和力。
于是,所表现出来的就是牙龈萎缩,牙龌脱离了对牙齿的依附。
因此,我们所见到的情形就是,牙齿变长且充满了污垢。
这就是肾精肾气将绝的表现了。
孩子出生的时候都没有牙,因为只有肾气有余力才长牙。
所以,孩子长不长牙,长牙快不快,多不多,早不早都是肾气的表现。
大瓣的牙齿叫“马齿”,表示元气厚,底气足。
牙是肾之苗,牙龈为肉,属脾,牙龈包住牙就叫土克水,这个克不是灭掉,而是管制,是保护你的,叫土克水而生水。
所以,五行相生,是让你生命成长的东西,而克,是保护你生命的东西。
如果没有肉的约束,你的牙早就掉了。
所以要想保住牙,先要保住牙龈,就是先补脾。
脾的外相就是牙龈,牙龈不好,早晚会造成心脏的问题。
脾和心的关系是火生土,也就是说心是脾之母,牙龈不好,就是脾的问题了,儿子出问题了,母亲一定不好过。
所以在脾经里有一条叫“心下急痛”,也就是说脾病会造成真心痛。
俗话说牙疼不是病,疼起来要人命。
疼痛起来特别难忍,吃不好,睡不下,甚至涕泪俱出。
这是脏腑的火太旺了,上行于牙齿而呈现出来的象。
不泻其火是不见效果的,但是火有不同。
有虚火,有实火,虚火动于脏,实火起于腑。
在实火之中,有心包之火,有胃火;虚火之中有肝火,有脾火,有肺火,有肾火。
都是牙疼,怎么区别呢?不同部位的牙,有其不同脏腑的归属。
中医疗法治百病——牙痛

中医疗法治百病——牙痛牙痛是口齿科疾病常见症状之一,无论是牙齿或牙周的疾病都可发生牙痛。
多由风寒、风火客袭,胃火上蒸或虚火上炎所致。
诊断依据1、牙痛为一症状,临床以牙齿疼痛为主要症状。
2、牙痛可时痛时止,或持续数日,多伴有牙龈红肿,但亦可无牙龈肿痛而仅见牙痛。
辨证论治1、分证论治(1)风寒牙痛【证候】牙齿疼痛,遇热痛减,遇冷则甚,口淡不渴,牙龈淡白或淡红。
舌淡苔薄白,脉浮紧。
【治法】疏风散寒止痛。
【方药】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
麻黄9g,附片6g,细辛3g,白芷12g,荆芥10g,甘草6g。
(2)风火牙痛【证候】牙齿疼痛,阵阵而作,遇冷痛减,得热痛增,或有发热恶寒,口渴便秘。
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止痛。
【方药】防风通圣散加减。
防风10g,荆芥12g,薄荷10g,黄芩12g,栀子10g,生石膏30g,连翘15g,甘草9g。
(3)胃火牙痛【证候】牙痛剧烈,持续不减,热涎外溢,多有牙龈红肿,甚或肿连腮颊,口渴口臭,大便秘结。
舌红苔黄,脉洪数。
【治法】清胃泄火,凉血止痛。
【方药】清胃汤加减。
生石膏30g,黄连12g,升麻9g,黄芩15g,生地黄15g,丹皮15g,甘草9g,蒲公英30g,牛膝15g。
(4)虚火牙痛【证候】牙痛隐隐,时发时止,经久不愈,牙龈微红肿,牙齿浮动,咬物无力或有腰膝酸软,手足心热。
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降火,益肾坚齿。
【方药】知柏地黄汤加减。
知母15g,黄柏12g,熟地黄20g,山药12g,山萸肉15g,泽泻12g,茯苓15g,丹皮12g,旱莲草15g,怀牛膝15g.2、外治法(1)风寒牙痛,用棉球蘸白酒,或用花椒1粒咬放于牙痛处。
亦可用良拨二乌酒5到10ml,口含片刻吐出。
(2)风火、胃火牙痛,用棉球蘸冰酒液咬于牙痛处;牙龈红肿,可涂搽麝黄散、冰硼散等;肿连腮颊,涂敷黄连膏、如意金黄散等。
(3)虚火牙痛,可用淡盐水漱口,或用龙眼白盐方贴牙龈痛处。
3、针灸疗法(1)体针:上牙痛,取下关、内庭、合谷;下牙痛,取颊车、合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业中医辨证治牙痛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专业中医治牙痛中医确有真传1.《黄帝内经》提出人有四类:“真人”、“至人”、“圣人”、“贤人”。
“真人者,指罗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以其道生。
”有“真人”才有“真知”。
有“真知”才有真传。
现代科学不能完全理解“真人”的境界,但经现代科学恰好证明中医的真学问在“宇宙全息性”。
西药看牙痛不分上、下、左、右,一律抗菌消炎止痛麻醉,补充维生素,切断神经线;而中药是上、下、左、右分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辨证施治――近乎“量体裁衣”式的诊疗正是中医高治愈率的“精髓”所在。
2.现代科学“全息论”无非是在证明“一物一太极、一物一五行”的正确性,正如《长沙方歌括白话解》所言:现在有些人不相信《神农本经》而单单相信今世名家之言,是很奇怪的。
我们思想中不能有封建迷信,同样也不能有现代迷信!我认为中医药临床走下坡路的原因就在于没得“真传”和不温习经典,不从《黄帝内经》、《伏羲周易》、《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中要智慧,融合现代新知所致!再比如:现代“脑地形图”可以证明病人有“脑供血不足”。
但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颈椎病,都可以导致脑供血不足,如果想有真效果,还得靠我们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灵活辨证施治。
中医真传从实践中走来,经得起临床验证。
如果你想成为明中医,还是离不开“黄帝”、“周易”、“神农”等这些独具特色的东方修养学问的,她会给你带去“甘露”般的营养。
根据“一物一太极,一物一五行”原理:上为阳下为阴;腑为阳,脏为阴。
肝火旺于肝火加:柴胡15克栀子15克大肠火加:枳壳15克大黄12克肺火加:桔梗15克黄芩18克胃火加:白芷15克川芎18克脾火加:白芍18克白术18克每日一剂。
水煎3次,每煎得药液300ML,饭后服。
忌:酸准辛辣、燥热食物。
注意:高血压者先治高血压症,再论牙痛。
上门牙疼是心火治牙疼神效仙方处方:荆芥6g、防风6g、生石膏40g、丹皮6g、甘草6g、生地10g、青皮6g、升麻6g。
随症加减:上门牙疼是心火,加黄连、麦冬;下门牙疼是肾火,加知母、黄柏;上两边牙疼是胃火,加白芷、川芎、白术;下两边牙疼是脾火,加白芍、枳壳、大黄;上左大牙疼是肝火,加羌活、胆草;下左大牙疼是胆火,加柴胡、栀子;上右大牙疼是大肠火,加大黄、枳壳;下右大牙疼是肺火,加黄芩、桔梗;满口牙疼属虚火,加西洋参;牙疼有脓肿加金银花、连翘、野菊花、蒲公英1至2味各10g。
注:无西洋参可改用沙参、天冬各6g,加味药可用3~6克。
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找到几个偏方,试试...1、取大蒜捣烂,温热后敷在疼点上可以治疗牙髓炎、牙周炎和牙痛等症状。
2、把味精按1∶50的浓度用温开水化开后,口含味精溶液一会儿就吐掉。
这样连续几次,坚持两天后牙痛就会好的。
3、牙疼的时候可以切生姜一小片咬在痛处,必要的时候可以重复使用,睡觉的时候含在口里也无妨。
这是很安全可K的一个验方。
4、取普通白酒 100克放入茶缸里加上食盐10克;搅拌,等盐溶化之后放在炉子上烧开。
含上一口在疼痛的地方,注意不要咽下去,牙痛就立刻止住了。
5、漱口:含一口水(温度接近体温),用力漱口。
6、按摩手:这方法可缓解50%的疼痛。
取一块冰搓摩拇指与食指骨头相连的“V”字地带,轻轻地将冰块压在此部位5-7分钟。
一位加拿大研究员发现,60-90%使用这方法的人,牙痛因此而减轻。
他的研究显示,这种磨擦法能干扰牙痛神经冲动的传导。
7、用冰块按摩合谷穴5分钟。
牙疼主要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牙体、牙髓病变。
由于龋洞发展到较深的程度就会有冷、热等刺激性疼痛,此时不治疗,就会进一步发展到牙髓炎症,引起自发性疼痛,到了这种程度再不去医院就诊,那么晚上就会疼得睡不着觉了!待到急性炎症期过后,疼痛症状就会减轻直到消失,但不要以为炎症会就此消失了,其实炎症不但侵蚀牙体内的牙髓并且发展到牙周组织,炎症渗入牙槽骨引起牙槽骨吸收,到达牙龈形成瘘孔,由此流出白色脓液,这个时候就应到医院做更复杂的治疗,不然,牙齿非拔不可。
第二种是牙周病变引起来的。
常见的有因为食物嵌塞引起来的牙龈炎、冠周炎,此时只需清理干净嵌塞的食物,敷以消炎、止痛、安抚牙龈的药物就可以了;也有因不注意牙周卫生造成牙龈萎缩、牙槽骨吸收、牙根暴露直至牙齿松动、脱落,随之而来的表现为:遇冷、热、酸、甜等刺激时疼痛,以但刺激解除疼痛也就消失了,到了此时治疗就比较麻烦了。
更有因重度牙周病形成的深牙周袋内病菌滋生,感染至牙根尖,造成牙髓的逆行性感染形成牙髓炎,这就需进行牙体—牙周的综合性治疗。
古人说得好“防患未然”,我们应当坚持每天刷牙,清洁口腔,保持牙周健康,定期到医院洗牙、检查、保健,发现牙齿的早期病变要及时治疗,这样就不会牙疼了。
小心:牙疼不可随便用药★牙疼虽是小病,却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困扰,当牙疼找上了门,你知道该怎样选药吗几个月前,小柱就发现自己有颗烂牙,由于工作比较忙,所以一直没去看医生。
终于有一天,牙齿开始疼痛起来,同事给了他一颗“牙痛丸”,他往烂牙里头一塞,似乎好些。
可到了晚上,牙齿疼得越来越厉害,弄得小柱整晚没睡着,又是止痛药、又是消炎药,效果都不明显。
第二天,小柱捂着脸来到医院,问医生的第一句话就是:“牙疼究竟该吃什么药啊”要为牙疼选好药,首先要清楚引起牙疼的原因和疾病的状况。
临床上,最容易引起牙疼的疾病有牙髓炎、根尖周炎、冠周炎等。
※牙髓炎部分牙髓炎病人在用冷水刷牙时疼痛明显,而改用温水便觉得没那么痛;还有一些病人在吃饭喝热汤时也觉得痛,要等汤放凉了才能喝;如果继续发展,有的病人会无缘无故地痛起来,特别是到了晚上躺下睡觉后,会痛得更厉害,甚至影响睡眠。
这就是医生常说的“冷热刺激痛、夜间自发痛”。
牙髓炎的炎症部位在牙齿中央的牙髓腔,药物要通过细小的根尖孔才能到达,可以说任何药物都不可能彻底治疗牙髓炎,所以牙髓炎“无药可治”的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
不少牙髓炎病人牙痛时病急乱投医,那些不专业的医生随便开点抗生素给病人用,结果完全不起作用。
对于牙髓炎造成的疼痛,止痛药有一定的作用,而当疼痛剧烈时,止痛药的作用就不明显了。
像“牙痛丸”一类的局部止痛药在疼痛轻微时可能有效,但并非好办法。
当发生牙髓炎时,最好是找牙科医生,对病牙进行治疗和处理,在看牙医之前已经有疼痛的可以口服止痛药,其他药物建议都不用。
※根尖周炎一般情况下,牙髓炎进一步发展,细菌侵犯到牙根尖周围的组织便造成了根尖周炎。
炎症早期病人会觉得牙齿有浮起感,容易咬到病牙,牙齿咬合时感到疼痛。
早期由于炎症的范围比较小,使用抗生素和消炎止痛药对控制炎症虽有一些帮助,但意义不大。
专业的牙科医生仍然强调局部引流和局部用药,医生通常会从牙齿疏通到根尖周围的组织,并在局部放置消炎止痛药物,如樟脑酚等。
根尖周炎病人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治疗,炎症范围扩大,可能出现面颊部红肿热痛、化脓,甚至出现发热、全身疼痛等症状。
这时,就有必要对全身使用抗生素和消炎止痛药(广谱抗生素和灭滴灵即甲硝唑是常用的药物);疼痛者可以加用去痛片等止痛药,疼痛剧烈者还可以在病牙周围注射局部麻醉剂,如普鲁卡因等。
※冠周炎冠周炎多发生于下颌智齿萌出不全或阻生时,牙冠周围软组织发生炎症。
炎症初期,病人觉得牙龈肿胀疼痛,咀嚼吞咽或开口活动时疼痛明显,随着病情发展疼痛加重;严重时还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无法张口,甚至牙关紧闭。
治疗以局部处理为主,常用生理盐水和2%双氧水冲洗局部,再放置碘甘油,最好每日1~3次,再用洗必泰漱口液漱口。
如果有脓肿形成,应及时切开排脓。
如果出现面颊部红肿热痛,甚至全身发热、疼痛等,可以使用抗生素和消炎止痛药,常用的药物也是广谱抗生素和灭滴灵(甲硝唑)等。
无论根尖周炎或冠周炎,如果病情得不到控制,容易形成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这时还可考虑静脉注射抗生素,医生应根据病人的情况选择药物,如青霉素等。
牙疼有什么方法治疗吗1、取大蒜捣烂,温热后敷在疼点上可以治疗牙髓炎、牙周炎和牙痛等症状。
2、把味精按1∶50的浓度用温开水化开后,口含味精溶液一会儿就吐掉。
这样连续几次,坚持两天后牙痛就会好的。
3、牙疼的时候可以切生姜一小片咬在痛处,必要的时候可以重复使用,睡觉的时候含在口里也无妨。
这是很安全可靠的一个验方。
4、取普通白酒100克放入茶缸里加上食盐10克;搅拌,等盐溶化之后放在炉子上烧开。
含上一口在疼痛的地方,注意不要咽下去,牙痛就立刻止住了。
5、漱口:含一口水(温度接近体温),用力漱口。
6、按摩手:这方法可缓解50%的疼痛。
取一块冰搓摩拇指与食指骨头相连的“V”字地带,轻轻地将冰块压在此部位5-7分钟。
一位加拿大研究员发现,60-90%使用这方法的人,牙痛因此而减轻。
他的研究显示,这种磨擦法能干扰牙痛神经冲动的传导。
7、用冰块按摩合谷穴5分钟。
第一个验方是:取大蒜捣乱,温热后敷在疼点上可以治疗牙髓炎、牙周炎和牙痛等症状。
第二个验方是:把味精按1∶50的浓度用温开水化开后,口含味精溶液一会儿就吐掉。
这样连续几次,坚持两天后牙痛就会好的。
第三个验方是:牙疼的时候可以切生姜一小片咬在痛处,必要的时候可以重复使用,睡觉的时候含在口里也无妨。
这是很安全可靠的一个验方。
第四个验方是:取普通白酒100克放入茶缸里加上食盐10克;搅拌,等盐溶化之后放在炉子上烧开。
含上一口在疼痛的地方,注意不要咽下去,牙痛就立刻止住了。
实火、虚火牙痛俗话说:牙痛不是病,痛得要人命。
中医认为牙痛是人体实、虚火上升引起的。
实火引起的,痛程短,疼痛厉害;虚火引起的,痛程长,疼痛绵绵,牙齿松动。
(1)苦瓜1条,捣烂如泥,加白糖调匀,两小时后将水滤出,冷服。
连服3次。
主治实火牙痛。
(2)百合、莲子与大米煮粥,冷却后食用。
每日一次。
(3)荸荠、生藕、鲜茅根,水煎,取汁饮用,一日数次。
(4)大米中加生地100克煮成粥,粥成加白糖适量,冷后服。
以上三方主治虚火牙痛。
生姜止牙痛生姜具有消炎、止痛作用。
牙痛时取鲜生姜一片,咬合于痛牙处,必要时可重复用之。
味精止牙痛取味精少许,直接涂敷牙痛处;或将适量味精加入开水中熔化,待冷却后反复含漱,止痛效果良好。
穴位按压止牙痛上牙痛取下关穴,下牙痛取颊车穴,无伦上下牙痛均加用同侧合谷穴,以拇指用力按压穴位并略揉动,反复进行至牙痛消失。
治牙痛的小验方第一个验方是:取大蒜捣乱,温热后敷在疼点上可以治疗牙髓炎、牙周炎和牙痛等症状。
第二个验方是:把味精按1:50的浓度用温开水化开后,口含味精溶液一会儿就吐掉。
这样连续几次,坚持两天后牙痛就会好的。
第三个验方是:牙疼的时候可以切生姜一小片咬在痛处,必要的时候可以重复使用,睡觉的时候含在口里也无妨。
这是很安全可靠的一个验方。
第四个验方是:取普通白酒100克放入茶缸里加上食盐10克;搅拌,等盐溶化之后放在炉子上烧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