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盆骨折分型治疗及康复

合集下载

骨盆骨折的分型及治疗PPT课件

骨盆骨折的分型及治疗PPT课件
自体骨移植
对于骨盆骨折伴有骨缺损的情 况,可以采用自体骨移植的方 式进行治疗,以促进骨折的愈
合。
04
骨盆骨折的康复训练
康复训练的重要性
促进骨折愈合
康复训练有助于改善血 液循环,促进骨折部位
的愈合。
恢复关节功能
通过康复训练,可以预 防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 ,恢复关节的正常活动
范围。
提高生活质量
通过康复训练,患者可 以更好地适应日常生活 和工作,提高生活质量
C3型
复杂髋臼骨折。
C2型
骨盆环断裂伴有髋臼骨折。
C1.3型
两处骶髂关节骨折。
03
骨盆骨折的治疗方法
非手术治疗
01
02
03
04
卧床休息
对于轻度骨盆骨折,可以采用 卧床休息的方式进行治疗,以
减轻疼痛和肿胀。
牵引治疗
对于某些类型的骨盆骨折,可 以通过牵引的方式使骨折复位
,并保持稳定。
药物治疗
使用止痛药、消炎药等药物治 疗,缓解疼痛和肿胀等症状。
注意安全防范措施
穿戴防护装备
在进行可能发生骨盆骨折的活动 时,应穿戴合适的防护装备,如 护膝、护腰等,以减少意外伤害 。
遵守安全规则
在工作中或进行体育活动时,应 遵守安全规则和操作规程,确保 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定期进行骨盆检查
定期筛查
建议定期进行骨盆检查,以便及时发现潜在的骨折或损伤,采取相应措施进行 预防和治疗。
关注高危人群
对于存在高危因素的人群,如骨质疏松症患者、老年人等,应增加骨盆检查的 频率,提高预防意识。
康复治疗
在疼痛缓解后,进行康复训练 ,恢复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度 ,防止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

骨盆骨折分型、治疗及康复

骨盆骨折分型、治疗及康复
西安 五二一医院
孙义 2018.5.22
病因
稳定性骨折:低能创伤所造成的骨盆骨折 多发生于老年人跌倒及低速车祸,或未成年人及运
动员 不稳定骨折:多由高能外伤所致。据统计,骨盆 骨折中50%~60%由汽车车祸造成,10%~20%是 由于行人被撞,10%~20%为摩托车外伤,8%~ 10%为高处坠落伤,3%~6%为严重挤压伤。
C1 单侧伤。
C2 骨盆双侧不稳定 多为侧方挤压性损伤 受力侧髂骨后部骨折及耻骨支骨折
骶髂关节脱位 一侧旋转不稳 一侧旋转和垂直不稳。
C3 双侧伤
临床上骨盆环破裂
合并髋臼骨折称为C3型骨折 双侧B型损伤。
C型
C1
C2
C3
骨盆骨折的诊断
X线
入口位
出口位
前后位
骨盆骨折的诊断
盆骨骨折的分型
A型 A1.A2.A3
Tile分型
text2 B型
B1.B2.B3
C型
C1.C2.C3
Tile分型
A型 稳定的骨盆环损伤,骨折轻度移位。
A1
A1

骨盆骨边盆缘边骨缘折骨, 折,
不累不及累骨及盆骨环盆, 环,
撕盆有环骨有折骨折 或有或轻有度轻移度位移位
固定方式
1)骨外固定架固定
在骨盆损伤早期处理,可减少失血
适用于骨盆环双处骨折,不稳定骨盆骨折的临时固定,或与其他固定方式
联合应用固定严重不稳定骨盆骨折
髂前上棘外固定
髂前下棘外固定
固定方式
2)C形钳(C-clamp)后方固定。直接对骶髂关节加压,用于后方不稳 定骨折的临时固定
固定方式
3)耻骨重建钢板用于耻骨联合分离及耻骨支骨折。

骨盆骨折分型、治疗及康复 ppt课件

骨盆骨折分型、治疗及康复  ppt课件

ppt课件
11
ppt课件
12
盆骨骨折的分型
A型 A1.A2.A3
Tile分型
text2 B型
B1.B2.B3
ppt课件
C型
C1.C2.C3
13
Tile分型
A型 稳定的骨盆环损伤,骨折轻度移位。
A1
A1

骨盆骨边盆缘边骨缘折骨, 折,
不累不及累骨及盆骨环盆, 环,
撕脱伤 撕脱伤
A2
A2
骨盆骨环盆有环骨有折骨折 或有或轻有度轻移度位移位
37
ppt课件
38
ppt课件
39
骨盆出口位:
1.骶骨、耻骨上下支、髂骨是否骨 折,骨盆前部结构的裂缝骨折。
2.可清楚看到骶前后孔, 通过骶孔的 骨折或靠近骶孔的骨折也能清楚地 看到。
3.可显示L5横突及骶骨边缘撕脱骨折 。

4.与其他投照体位相比, 可以更好地 显示骨盆后部的向上移位以及骨盆 前部的向上或向下移位。
ppt课件
1
病因
稳定性骨折:低能创伤所造成的骨盆骨折 多发生于老年人跌倒及低速车祸,或未成年人及运
动员 不稳定骨折:多由高能外伤所致。据统计,骨盆 骨折中50%~60%由汽车车祸造成,10%~20%是 由于行人被撞,10%~20%为摩托车外伤,8%~ 10%为高处坠落伤,3%~6%为严重挤压伤。
ppt课件
b.连接韧带 骶结节韧带 骶棘韧带 髂腰韧带 腰骶外侧韧带
ppt课件
9
(3)骨盆的薄弱部位
耻骨联合 髋臼 骶髂关节周 围 髂骨翼
ppt课件
10
骨盆的生物力学特征
骨盆环的两个承重主弓:
骶坐弓(髂坐线),坐位时,重力线经过骶髂关节传至两侧坐骨结节; 骶股弓:直立时,重力线经过两侧骶髂关节传至两侧髋关节。 两个副弓:上部由两侧耻骨体及耻骨上支连接至骶股弓;下部由两 侧耻骨下支及坐骨连接骶坐弓。

骨盆骨折的分型与康复治疗

骨盆骨折的分型与康复治疗
重物压伤,双侧坐骨支、耻骨支 多发骨折、伴有会阴部血肿、积 气
前后挤压型,APC型
• 一般由外力造成的骨盆的开书样骨折,前后方向的作用力可导致髂骨外旋、耻骨联 合分离、耻骨支骨折。
• 根据耻骨联合分离情况,分了三个亚型 • APC1,较轻,不伴骨盆后方韧带损伤,是典型的稳定性骨折 • APC2,耻骨联合分离,骨盆后环损伤的唯一征象是L5横突骨折,属于不稳定型骨折 • APC3,以上损伤同时伴有骶髂后韧带的损伤、髂骨翼与骶骨完全分离,骨盆旋转及
Letournel分型
• 骨盆骨折的Letournel分型,是一种简单的解剖学分类,以骨折损伤的解剖学部位进行分型, 现应用较少,见图2。
• 根据骨折的解剖部位,可分为 • A.髂骨翼;B.髂骨和部分骶髂关节;C.经骶骨;D.单侧骶骨骨折;E.骶髂关节骨折脱位;F.
髋臼骨折;G.耻骨支骨折;H.坐骨骨折;I.耻骨联合分离。
位情况及损伤机制,是一个比较全面的分类。 • 在AO分型系统中,骨盆骨折以数字61表示(图1)。
AO分型(Tile-Müller)
• A.稳定骨折,即后环完整的骨盆前环、骨盆边缘或骶、尾骨骨折 • A1:后环完整,未累及骨盆环的骨折(撕脱)。 • A1. 1:髂前上棘;A1. 2:髂嵴;A1. 3:坐骨结节。 • A2:累及骨盆环但轻微影响骨盆稳定性的骨折(直接暴力)。 • A2. 1:髂骨翼骨折;A2. 2:前环单侧骨折;A2. 3:前环双焦点骨折。 • A3:后环完整,骶尾部到S2的横行骨折。 • A3. 1:骶尾脱位;A3. 2:骶骨无移位;A3. 3:骶骨移位。
稳定性骨盆骨折的康复方案
卧床休息期间注意髋关节微屈位下活动双下肢膝、踝关节,以不引起疼痛或致微痛为度。另应尽量避免同侧髋关节过度前

骨盆骨折分类及处理

骨盆骨折分类及处理

骨盆骨折的分类(2)B型旋转不稳定Tile骨盆骨折分类及表现类型表现A 稳定A1 未涉及骨盆环骨折A2 稳定,骨盆环骨折轻度移位B 旋转不稳定,纵向稳定B1 “开书”型骨折B2 侧方压缩骨折,同侧B3 侧方压缩骨折,对侧(桶柄型)C 旋转与纵向均不稳定C1 单侧C2 双侧C3 伴有髋臼骨折治疗一、整复1.对于骨盆环完整的骨折:一般不必复位,卧床2周~3周即可下地活动。

2.对于骨盆环单处骨折:卧硬板床4周~6周即可。

3.对于骨盆环两处断裂者:若病情许可可手法复位。

复位的方法应根据骨折移位情况而定。

髂骨翼外旋、耻骨联合分离者,患者仰卧,术者先纵向牵引患侧下肢以纠正半侧骨盆向上移位,然后用两手对挤髂骨部,使骨折整复。

或者使患者侧卧于硬板床上,患侧向上,用推按的手法对骨盆略加压力,使分离的骨折段复位。

4.髂骨翼内旋、耻骨联合向对侧移位者,患者仰卧,术者先纵向牵引纠正患侧骨盆向上移位,然后以两手分别置于两侧髂前上棘向外推按,分离骨盆,使骨折段复位。

二、固定1.对于无移位的骨盆骨折一般不必固定。

2.对于髂骨翼外旋、耻骨联合分离者,手法复位后可采用多头带包扎或骨盆兜悬吊固定,约4周~6周。

3.骨盆向上移位者,可采用患侧下肢皮牵引。

4.向上移位超过2厘米者,应采用股骨髁上或胫骨结节骨牵引,牵引重量为体重的1/5~1/7,牵引时间需6周~8周。

三、功能锻炼:骨盆周围有坚强的筋肉,骨折整复后不易再移位,且骨盆为松质骨,血运丰富,容易愈合。

1.未损伤骨盆后弓者,伤后第1周练习下肢肌肉收缩及踝关节屈伸活动,伤后第2周练习髋关节与膝关节的屈伸活动,伤后第3周可扶拐下地站立活动。

2.骨盆后弓损伤者,牵引期间应加强下肢肌肉收缩和关节屈伸活动,解除固定后即可下床开始扶拐站立与步行锻炼。

骨盆不稳定骨折的康复方案

骨盆不稳定骨折的康复方案

骨盆不稳定骨折的康复方案一、骨盆的不稳定性骨折:临近骶髂关节的骨折或骶髂关节脱位;前后环同时骨折:骶髂关节脱位、髂骨后部骨折合并耻骨上下支骨折、骶髂关节脱位或髂骨后部骨折合并耻骨联合分离、前后环多处骨折。

二、骨盆不稳定骨折的治疗:1. 对于无移位的骨盆不稳定骨折多采用保守治疗,卧床休息4-6周,可以下床活动;对于有移位的患者多需要牵引、外固定、手术内固定治疗。

骨盆骨折的类型很多,内固定的方法也很多,骨折手术后的康复治疗大致相同,只是下床负重行走的时间不同。

2. 对于不稳定的骨盆骨折无论是牵引、外固定、或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一般均强调晚期负重,8-12周后骨折愈合后再完全负重,但是康复治疗更应早期开始。

三、骨盆不稳定骨折康复方案:骨盆不稳定性骨折患者无论是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在卧床休息期间注意髋关节微屈位下活动双下肢膝、踝关节,以不引起疼痛或致微痛为度。

另应尽量避免同侧髋关节过度前屈、外展、外旋引起疼痛。

1. 卧床期:骨盆稳定性骨折保守治疗后患者需要卧床,卧床时间约4-6周,在此期间应以髋膝踝的活动度和双下肢肌力训练为主。

手术治疗的患者依据手术方式由医师决定卧床的时间。

(1)踝泵(:用力、缓慢、全范围反复屈伸踝关节,5分钟/组,1~2组/小时。

(2)股四头肌(大腿前侧肌群)等长练习(在不增加疼痛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做,大于500-1000次/日。

可尽量避免肌肉萎缩,同时促进下肢血液循环。

(3)腘绳肌(大腿后侧肌群)等长练习在不增加疼痛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做,大于500-1000次/日。

可尽避免量肌肉萎缩,同时促进下肢血液循环。

(4)床外股四头肌肌力练习(将原动作的坐位改为仰卧位。

于双膝下垫枕以使髋微屈,双小腿悬于床外,踝部以沙袋、皮筋等作为负荷,踢腿至膝伸直位,缓慢落下,20~30次/小组,小组间休息30秒钟,4~6小组/大组,2~3大组/日。

(5)同时强化上肢肌力,以维持基本身体素质,为体位转移和下地扶拐行走等做准备。

【骨科康复】骨盆骨折的康复指南

【骨科康复】骨盆骨折的康复指南

【骨科康复】骨盆骨折的康复指南骨盆骨折通常分为两类:1.低能量伤:大部分为稳定性骨折,也指骨盆环连接性未遭到破坏的稳定性骨盆骨折,包括髂骨翼骨折,骶骨横行骨折,尾骨骨折,髂前上,下棘骨折,坐骨结节撕脱骨折,单一的坐骨支或耻骨支骨折。

骨盆环连接性虽有破坏,但不在负重部位,对骨盆环的稳定性无明显的影响。

包括:同侧或双侧的坐骨支、耻骨支骨折、耻骨联合分离。

2.高能量伤:大多为不稳定性骨折,也指临近骶髂关节的骨折或骶髂关节脱位;前后环同时骨折:骶髂关节脱位、髂骨后部骨折合并耻骨上下支骨折、骶髂关节脱位或髂骨后部骨折合并耻骨联合分离、前后环多处骨折。

稳定性骨盆骨折的康复方案卧床休息期间注意髋关节微屈位下活动双下肢膝、踝关节,以不引起疼痛或致微痛为度。

另应尽量避免同侧髋关节过度前屈、外展、外旋引起疼痛。

伤后2~3周患者需卧床休息(1)踝泵练习:用力、缓慢、全范围反复屈伸踝关节,5分钟/组,1~2组/小时。

(2)股四头肌(大腿前侧肌群)等长练习:在不增加疼痛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做,大于500~1000次/日。

可尽量避免肌肉萎缩,同时促进下肢血液循环。

(3)腘绳肌(大腿后侧肌群)等长练习:在不增加疼痛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做,大于500~1000次/日。

可尽量避免肌肉萎缩,同时促进下肢血液循环。

(4)床外股四头肌肌力练习:将原坐位改为仰卧位。

于双膝下垫枕以使髋微屈,双小腿悬于床外,踝部以沙袋、皮筋等作为负荷,踢腿至膝伸直位,缓慢落下,20~30次/组,组间休息30秒,4~6组/大组,2~3大组/日。

(5)同时强化上肢肌力,以维持基本身体素质,为体位转移和下地扶拐行走等做准备。

但必须在床上进行,必须确保练习时骨盆无受力和移动。

伤后3~4周必须由专业医生确定骨折开始愈合后,方可开始练习(1)开始轻柔的髋关节活动度练习:但必须是在床上仰卧进行,同时必须保证轻柔缓慢主动动作。

不可勉强进行,更不能由非专业人员帮助暴力推拿。

整个练习过程控制在无或微痛范围内。

【精品】骨盆骨折分类及治疗指南

【精品】骨盆骨折分类及治疗指南

骨盆骨折分类及治疗指南摘要骨盆骨折在多发创伤中较为常见,仍然给即使是经验最丰富的医师造成一个艰难的治疗困境。

由于涉及高能损伤机制,通常合并其他部位多发伤,需要各科专家联合诊治。

获得一个有效的治疗方案有赖于早期诊断并优先治疗最直接危及生命的损伤。

与高级创伤生命支持(ATLS)相对,CT能够用来促进这些方案的实施,即使对于血流动力学不稳的患者亦适用。

本文阐述了CT在骨盆骨折中的作用并提供骨折分类之概述。

1.介绍骨盆骨折在多发创伤中较为常见,仍然给即使是经验最丰富的医师造成一个艰难的治疗困境。

由于涉及高能损伤机制,患者通常合并其他部位多发伤,需要多学科综合小组共同诊疗。

许多患者需要采用ABC 方式立即进行复苏和标准ATLS路径。

多数关于骨盆骨折的文章主要强调骨折分类,仅附带提及并发症。

实际上,优先次序应该是:1.识别危及生命的损伤;2.识别急性损伤;3.骨折分类可协助指导外科治疗,同时也可引起对未被发现的相关损伤的怀疑。

该综述对辨别最密切相关的损伤早期影像学检查有效应用提供指导,并为诊疗计划的实施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

尤其是骨盆骨折的急性并发症将于随后提到的骨折具体类型一并讨论。

一条诊疗法则建议尽早结合应用CT并因此对ATLS的通用意见提出挑战。

2.损伤机制和复苏骨盆骨折通常由高能创伤引起,尽管偶尔可能由轻微损伤机制引起。

在这些病例中,临床医师应该对可能潜在的骨病理改变有所警觉。

然而,对于大多数患者,高能机制导致高比率的多发伤。

因此ATLS建议集中于ABC(气道,呼吸,循环)复苏方法[1]。

发现其它潜在危及生命的损伤而不是单纯集中于骨盆损伤是至关重要的。

3.ATLS指导气道;呼吸;循环;失能;暴露;创伤放射学检查(胸部X线检查,骨盆X线检查)。

4.急诊影像学检查最新ATLS草案(2009)建议对多发伤患者进行一系列作为初步检查附属项目的放射学检查,尽管越来越多的观点认为这对于必行CT检查的稳定患者意义不大[2,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安 五二一医院
孙义 2018.5.22
病因
稳定性骨折: 低能创伤所造成的骨盆骨折 多发生于老年人跌倒及低速车祸,或未成年人及运
动员 不稳定骨折: 多由高能外伤所致。据统计,骨盆 骨折中50%~60%由汽车车祸造成, 10%~20% 是由于行人被撞, 10%~20%为摩托车外伤, 8%~10%为高处坠落伤, 3%~6%为严重挤压伤。
临床表现
? 血压下降或休克
? 局部肿胀、压痛、畸形、骨盆反常活动、会阴部 瘀斑。 肢体不对称 。
? 骨盆分离试验和骨盆挤压试验 阳性。禁用于检查 严重骨折患者
? 臀肌、腘绳肌和小腿腓肠肌群的肌力减弱,小腿 后方及足外侧部分感觉丧失
? 可合并腹膜后血肿和腹内器官损伤 ; 若膀胱和尿 道损伤可出现尿血;腹内器官损伤可出现急腹症 症状和休克症状。直肠损伤少见。
固定方式
? 4)骶前钢板固定适应证为骶髂关节脱位及髂骨翼骨折
骶骶骨骨或或不尾不尾累骨累骨及骨及骨骨折骨折盆无盆无环移环移, 位,位。。
Tile分型
? B型旋转不稳、垂直稳定的骨盆环损伤,损伤的骨盆后侧张 力带和骨盆底仍保持完整无损伤,髋骨可发生旋转不稳定。
? B1 B1 外旋损伤,翻书样损伤。
B2: B2 骨骨盆盆侧侧方方挤挤压压损损伤伤 或或髋髋骨骨内内旋旋损损伤伤, ,
骶棘韧带 髂腰韧带 腰骶外侧韧带
(3)骨盆的薄弱部位
耻骨联合 髋臼 骶髂关节周围 髂骨翼
骨盆的生物力学特征
骨盆环的两个承重主弓: 骶坐弓(髂坐线),坐位时,重力线经过骶髂关节传至两侧坐骨结节; 骶股弓:直立时,重力线经过两侧骶髂关节传至两侧髋关节。 两个副弓:上部由两侧耻骨体及耻骨上支连接至骶股弓;下部由两 侧耻骨下支及坐骨连接骶坐弓。
4.耻骨支粉碎骨折向骨 盆内移位的程度。
骨盆出口位:
1.骶骨、耻骨上下支、髂骨是否骨 折,骨盆前部结构的裂缝骨折。
2.可清楚看到骶前后孔, 通过骶孔 的骨折或靠近骶孔的骨折也能清楚 地看到。
3.可显示L5横突及骶骨边缘撕脱骨 折。

4.与其他投照体位相比, 可以更好
地显示骨盆后部的向上移位以及骨 盆前部的向上或向下移位。
手术方式
? 1.前方固定用于固定前环不稳定,常用于耻骨联合分离及 耻骨支骨折,
? 主要固定方式为外固定架、耻骨重建钢板、空心拉力螺钉 。
? 2.后方固定用于固定后环不稳定,常用于骶髂关节分离、 骶骨骨折等。
? 主要固定方式为:C形钳(C-clamp),骶前钢板固定; 骶后骶骨螺栓、骶骨钢板、骶骨拉力螺钉固定
? CT ? 1显示骶骨、骶髂关节等后环结构 ? 2显示髋臼结构 ? 3可以判断骨盆的旋转畸形 ? 4显示腹膜后及腹腔内出血的情况
骨盆正位片
骨盆入口位:
由此位可观察
1.骶髂关节上端双侧关 节间隙的对比情况
2.由髂骨后方向内、向 背侧旋转变化的程度;
3.髂骨侧有无骨折,骶 髂关节间隙有无碎骨片 ;
内旋内不旋稳不定稳,定, 侧方侧挤方压挤伤压;伤; 关书关样书损样伤损。伤。
B3 B3 双侧双B侧型B损型伤损。伤。
Tile分型
C型旋转和垂直不稳定的骨盆环损伤。后侧骶
髂部稳定结构完全损伤,骶棘和骶结节韧带
完全撕裂,前侧产生耻骨联合分离,或一侧耻
骨上下支骨折或双侧耻骨上下支骨折,骨盆
产生旋转和垂直方向不稳定,一侧骨盆可向
上移位。
C2 骨盆双侧不稳定
多为侧方挤压性损伤 C1 受力侧髂骨后部骨折及耻骨支骨折
C3 双侧伤
单侧伤。
骶髂关节脱位 一侧旋转不稳
临床上骨盆环破裂 合并髋臼骨折称为C3型骨折
一侧旋转和垂直不稳。
双侧B型损伤。
C型
C1
C2
C3
? X线
入口位
出口位
前后位
骨盆骨折的诊断
骨盆骨折的诊断
(2)骨盆稳定性结构 Stability Structures of Pelvis
1)前方—耻骨联合 pubic symphysis
纤维软骨 耻骨联合腔 耻骨弓状韧带
(2)骨盆稳定性结构 Stability Structures of Pelvis 2)后方
a.骶髂关节 骶髂骨间韧带
骶髂前韧带 骶髂后韧带 b.连接韧带 骶结节韧带
根据骨折分类选择治疗方式
AO分类中的 A型骨盆骨折属于稳定性骨折,一般予以保守
治疗,卧床休息4~6周,早期下地行走锻 炼; B型骨折为前环损伤,仅须行前方固定; C型骨折为后环或前后联合损伤,需要行骨盆 环前后联合固定。
骨盆骨折的手术指征
? (1) 外固定不能达到理想复位,残留较大移位。 (2) 垂直不稳定的骨盆 骨折。 (3) 多发创伤或合并髋臼骨折。 (4) 污染程度较轻的开放性骨盆 后环骨折。 (5) 耻骨联合分离大于2.5CM或耻骨支移位大于2CM,或 其他旋转不稳定伴有明显下肢不等长大于1.5CM或伴有不能接受的骨 盆旋转。 (6)闭合复位失败的合并单纯后侧韧带损伤的骶髂关节脱位。 (7)保守治疗及外固定后,血流动力学仍旧不稳定的骨盆骨折。
固定方式
1)骨外固定架固定
在骨盆损伤早期处理,可减少失血
适用于骨盆环双处骨折,不稳定骨盆骨折的临时固定,或与其他固定方式
联合应用固定严重不稳定骨盆骨折
髂前上棘外固定 定
髂前下棘外固
固定方式
? 2)C形钳(C-clamp)后方固定。直接对骶髂关节加压,用于后方不 稳定骨折的临时固定
固定方式
? 3)耻骨重建钢板用于耻骨联合分离及耻骨支骨折。
骨盆的解剖
(1)骨盆组成及分部 Division and Composition of Pelvis
左右髋骨+骶骨、尾骨+耻骨联合+骶髂关节
界线
大骨盆 小骨盆
(2)骨盆稳定性结构 Stability Structures of Pelvis
构成:耻骨联合、骶髂关节和韧带 前方:耻骨联合—骨盆的支撑结构 后方:骶髂关节—骨盆的主要稳定性结构
盆骨骨折的分型 A型 A1.A2.A3
Tile分型
text2B型
B1.B2.B3

C型
C1.C2.C3
Tile分型
? A型 稳定的骨盆环损伤,骨折轻度移位。
A1 A1
A2 A2
A3 A3
。 骨骨盆盆边边缘缘骨骨折折, ,
不不累累及及骨骨盆盆环环, , 撕脱撕伤脱伤
骨骨盆盆环环有有骨骨折折 或或有有轻轻度度移移位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