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肌生物反馈治疗
生物反馈电刺激配合盆底肌锻炼改善产后盆底功能的临床效果

生物反馈电刺激配合盆底肌锻炼改善产后盆底功能的临床效果一、生物反馈电刺激的原理及应用生物反馈电刺激是一种利用仪器设备帮助患者感知并训练身体内部生理活动的方法。
通过传感器和电极贴片,将生理信号转化为可见、可感知的反馈信息,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和控制自己的生理状态,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生物反馈电刺激在盆底功能康复中的应用主要是帮助患者感知和锻炼盆底肌群,提高盆底肌的收缩力和持久力。
二、盆底肌锻炼对盆底功能的影响盆底肌锻炼是目前被广泛认可的治疗盆底功能障碍的方法。
盆底肌锻炼主要包括收缩和放松盆底肌,提高盆底肌的力量和耐力。
通过盆底肌锻炼,能够有效地改善盆底肌的功能,提高盆底肌对膀胱、子宫和直肠的支撑作用,从而减轻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等症状。
由于盆底肌位于人体深部,很多患者很难准确感知和控制盆底肌的活动,导致盆底肌锻炼效果不佳。
三、生物反馈电刺激配合盆底肌锻炼的临床应用生物反馈电刺激配合盆底肌锻炼已经成为了一种常用的康复治疗方法。
生物反馈电刺激可以通过电极贴片与肌肉连接,实时监测盆底肌的活动情况,并将肌肉收缩的程度、力度等信息反馈给患者,帮助患者更准确地掌握盆底肌的活动情况。
生物反馈电刺激能够通过电刺激,引导患者获得更好地盆底肌收缩体验,提高盆底肌的收缩力和持久力。
在盆底肌锻炼的过程中,生物反馈电刺激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感知和控制盆底肌的活动,提高盆底肌锻炼的效果。
四、生物反馈电刺激配合盆底肌锻炼对产后盆底功能的临床效果临床研究表明,生物反馈电刺激配合盆底肌锻炼可以显著改善产后盆底功能。
一项针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发现,使用生物反馈电刺激配合盆底肌锻炼的产妇,在治疗期间和治疗后的盆底肌力量和耐力明显提高,尿失禁等症状得到明显缓解。
另一项针对产后性功能障碍的研究也发现,生物反馈电刺激可以显著改善产后性功能障碍,提高性生活质量。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生物反馈电刺激配合盆底肌锻炼是一种安全有效地改善产后盆底功能的治疗手段。
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高龄产妇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

山东医药2021年第61卷第1期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高龄产妇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张玲敏,许银花,熊萍,秦洪云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南京同仁医院,南京211102摘要:目的观察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高龄产妇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
方法收集120例阴道分娩高龄产妇盆底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仅给予盆底肌训练,试验组给予盆底肌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
比较两组治疗前(Q)、治疗1个月(H1)、治疗3个月(H3)的Ⅰ类和Ⅱ类盆底肌纤维肌电压变化情况;比较两组H1、H3时盆底功能包括子宫下垂、夜尿次数及性生活高潮次数的改善情况。
结果两组Ⅰ类和Ⅱ类盆底肌纤维肌电压随着治疗时间延长逐渐上升,且试验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均<0.05)。
H3时,试验组子宫脱垂、夜尿次数、性生活高潮次数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均<0.05)。
结论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联合盆底肌训练对高龄产妇产后盆底肌障碍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单纯盆底肌训练治疗。
关键词: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盆底肌训练;高龄产妇;盆底功能障碍doi:10.3969/j.issn.1002-266X.2021.01.018中图分类号:R711.7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66X(2021)01-0076-03盆底功能障碍(PFD)作为发生在中老年女性人群中的常见疾病,主要表现为盆底支持结构受损出现功能障碍,如压力性尿失禁、盆腔脏器脱垂等,这种疾病会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1]。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以及二孩政策的实施,临床上高龄产妇的比例也逐渐增高,高龄产妇因年龄大,生殖器官功能下降导致妊娠期合并症、分娩并发症、盆底损伤发生率也明显高于非高龄产妇[2]。
有研究结果表明,年龄增加是PFD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3]。
因此,十分有必要开展高龄产妇产后PFD康复治疗研究。
盆底肌肉训练、生物反馈电刺激等盆底康复的相关治疗方法在临床应用较为广泛[4]。
温针灸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

温针灸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育率的提高,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数量逐渐增多。
盆底功能障碍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同时也给社会和家庭带来负担。
传统的治疗方法效果有限,且容易复发。
近年来,温针灸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逐渐成为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新方法。
本文将对温针灸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进行探讨。
一、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症状和影响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是指产后产妇出现的盆底肌无力、膀胱尿失禁、便秘等问题。
症状包括尿失禁、排尿困难、膀胱炎、直肠脱垂等。
这些症状不仅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会引起患者的精神压力和抑郁情绪,甚至影响患者的社交活动和工作生活。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病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阴道分娩对盆底肌进行了损伤,导致盆底肌无力;二是妊娠期间盆底肌张力增加,分娩后盆底肌张力减弱;三是产后骨盆底结构异常。
由于这些原因,传统的治疗方法容易出现复发和疗效不佳的情况。
二、温针灸治疗盆底功能障碍的原理和作用温针灸是中医传统的治疗方法之一,其疗效已在临床上得到广泛验证。
温针灸是通过刺激穴位来调整机体的阴阳平衡,激活脏腑功能,增强机体的抵抗力,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温针灸治疗盆底功能障碍的原理是通过针刺激活膀胱输尿道括约肌,增强膀胱排空功能,提高盆底骨盆肌组织的紧张度,使膀胱内压保持在正常范围内,从而减轻尿失禁症状。
温针灸还能调节盆底神经、肌肉的功能,改善盆底功能障碍的症状。
生物反馈电刺激是一种通过电刺激来调节机体功能的治疗方法。
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盆底功能障碍的原理是通过电刺激盆底肌肉,帮助患者训练控制盆底肌肉,从而改善盆底功能。
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的目的是增强盆底肌的收缩能力,改善尿失禁等症状。
温针灸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方法是将温针灸和生物反馈电刺激相结合,通过针刺激和电刺激的作用,改善盆底功能障碍的症状,提高盆底肌的功能。
生物反馈盆底肌肉锻炼在产后盆底功能康复中的应用

HEILONGJIANG MEDICIAE AND PHARMACY Jun.9019,Vol.47No.3-983•生物反馈盆底肌肉锻炼在产后盆底功能康复中的应用①何健蔚,梁玉甜,伍丽霞(广12Z禺区第六人h*+(南村医+)妇产科,广东广l511444)摘要:目的:探讨生物反馈盆底肌肉锻炼在产后盆底功能康复中的应用。
方法:选取2417-07~2418-0)在我院进行产后盆底功能康复患者77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盆底肌肉训练治疗,研究组采用生物反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
结果:研究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盆底肌力II级、III级者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IV级、V级者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尿失禁、子宫脱垂、阴道壁膨出、痔疮等不良状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
结论:产后盆底功能康复的治疗过程当中,生物反馈盆底肌肉锻炼的治疗效果理想,临床应进一步应用。
关键词:生物反馈盆底肌肉锻炼;产后盆底功能康复;治疗;应用中图分类号:R714.9;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608-0104(2419)03-0737-07目前,女性人群中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率较高,妊娠和分娩引起盆底解剖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是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在妊娠的过程中,胎儿在子宫中逐渐增大,盆底肌肉的压力进行性增加,同时肌张力减退,在分娩过程中耻骨联合被撑开,引起盆底肌肉过度牵拉、部分肌纤维断裂,导致盆底组织功能变弱、盆腔器官异位,从而出现盆底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子宫脱垂、尿失禁,阴道壁膨出、痔疮等,对病人的生活质量及其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
产妇盆底损伤仅依赖自身恢复是难以修复的,产后应尽早开展对盆底功能康复的训练,以降低盆底功能障碍功能发生率和提高产后生活质量[)]。
我院在产后盆底功能康复过程当中,使用生物反馈盆底肌肉锻炼进行治疗,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在产后盆底功能康复治疗中应用效果观察

l f o o r mu s c l e t r a i n i n g, p a t i e n t s i n t h 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we r e g i v e n wi t h o u t t r e a t me n t i n t e ve r n t i o n, t h e n t h e p e l v i c l f o o r
we r e r e c h e c k e d a 4 2 d a f t e r t h e d e l i v e r y i l f o u r h o s p i t a l f r o m S e p t e mb e r 2 01 1 t o J a n u a y r 2 0 1 3 w e r e d i v i d e d i n t o t w o
李 荔
6 5 5 0 0 0 ) ( 曲靖 市妇 幼 医院产一科 ,云 南 曲靖
[ 摘要] 目的 探讨 生物反馈 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对产妇产后盆底功能康复 的影响效 果.方法 将 2 0 1 1 年
9月至 2 0 1 3年 1 月在 曲靖市妇幼 医院住 院分娩并于产后 4 2 d复查 的 3 2 0例产妇 随机分 2组 ,观察组采 取生物反
LI L i
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及对盆底器官脱垂分度影响

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及对盆底器官脱垂分度影响1. 引言1.1 背景盆底功能障碍是指在产后等因素影响下,盆底肌肉和韧带的功能受损,导致盆底支撑结构失去正常功能,从而引起尿失禁、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等一系列症状。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女性生育压力的增大,盆底功能障碍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盆底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和心理健康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盆底肌群的过度松弛、骨盆腔器官的下垂、产伤、产后期间和产后保健等都是导致盆底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
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物理治疗等,但存在着效果不佳、复发率高等问题。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通过对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进行评价,探讨该治疗方法对盆底功能恢复的影响及对盆底器官脱垂的分度影响,为临床提供更有效的治疗策略。
研究比较生物反馈电刺激、盆底肌锻炼和二者联合应用在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时的效果差异,为临床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通过本研究的实验结果,旨在为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治疗提供科学的指导,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患者的痛苦和不良影响。
1.3 研究意义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压力的增加,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病率逐渐上升。
随之而来的是盆底器官脱垂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研究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及对盆底器官脱垂的影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通过本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究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对盆底器官脱垂的影响也将得到更深入的了解,为临床诊疗提供更准确的依据。
本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还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希望通过对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的研究,可以为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及盆底器官脱垂的治疗提供更有效的方法和理论支持,为妇女健康保驾护航。
盆底肌锻炼结合生物反馈刺激改善产后盆底疼痛患者盆底功能及疼痛程度的效果分析

·临床论著·盆底肌锻炼结合生物反馈刺激改善产后盆底疼痛患者盆底功能及疼痛程度的效果分析严瑾*1 严琳2 李素梅1(1.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妇科,河南 郑州 450000;2.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手术室,河南 郑州450000) 摘要 目的:探讨盆底肌锻炼结合生物反馈刺激改善产后盆底疼痛患者盆底功能及疼痛程度的效果。
方法:将我科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期间93例产后盆底疼痛患者按照简单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n=46,给予生物反馈电刺激,频率8~80 Hz ;脉宽:20~740 μs )和观察组(n=47,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盆底肌锻炼),1 m 后采用阴道彩超观察患者盆底功能水平(静息状态下阴道静息压力、盆底肌力、盆腔脏器脱垂程度、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采用盆底功能障碍治疗仪测定盆底肌表面肌电值(盆底肌表面肌电值快肌、慢肌肌力和慢肌耐力),同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 AS )评价盆底筋膜疼痛程度。
结果:观察组干预后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阴道静息压力、盆腔脏器脱垂明显低于对照组,而盆底肌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快肌、慢肌肌力和慢肌耐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盆底筋膜V A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盆底肌锻炼结合生物反馈刺激可通过缓解产后盆底疼痛患者疼痛程度,提高盆底肌力,进而改善盆底功能。
关键词:盆底肌锻炼;生物反馈刺激;盆底疼痛;盆底功能Pelvic floor muscle exercise combined with biofeedback stimulation to improve pelvic floor function and pain degree in patients with postpartum pelvic floorpainYan Jin *1, Yan Lin 2, Li Su-mei 1(1. Department of Gynecology , The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00, China; 2.Operating Room,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pelvic floor exercise combined with biofeedback stimulation on the improvement of pelvic floor function and pain degree in postpartum pelvic floor pain. Methods: A total of 93 postpartum pelvic floor pain patients in our department from September 2018 to September 2019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control group (n=46) with biofeedback electrical stimulation at a frequency of 8~80 Hz. Pulse width: 20~740 μs) and observation group (n=47, increased in the control group on the basis of the pelvic floor muscle exercise), after 1 month, observe two groups of pelvic floor functional level (resting state of vaginal resting pressure, pelvic floor muscle strength, degree of pelvic organ prolapse and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 rates), pelvic floor muscles, methods of electrical values (pelvic floor muscles methods of electrical values fast, slow muscle strength and muscle endurance) and the pelvic fascia pain degree were analyzed with visual analogue scale (V AS).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 vaginal resting pressure and pelvic organ prolapse after interven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pelvic floor muscle strength scor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After intervention, the strength and endurance of fast and slow muscl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After intervention, pelvic floor fascia V AS scor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Pelvic floor muscle exercise combined with biofeedback stimulation can improve pelvic floor muscle strength and function by relieving pain in postpartum pelvic floor patients.Key words: Pelvic floor muscle exercise; Biofeedback stimulus; Pelvic floor pain; Pelvic floor functional产后盆底疼痛是盆底功能障碍的常见表现,主要因妊娠和分娩过程引起盆底解剖学和功能性改变,产妇盆底肌肉张力下降所致,对产妇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1]。
盆底肌康复训练方法是什么?

盆底肌康复训练方法是什么?
生产是女性一生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在顺利生产以后,女性会感到非常开心,但是在开心之余,一些问题也会随之出现。
其中盆底肌松弛就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困扰女性的问题。
盆底肌松弛会带来一些危害,因此及时改善这类情况就变得非常重要。
那么有哪些办法能够帮助锻炼盆底肌呢?
1、电子生物反馈:利用生物工程技术、生物信息原理,凭
借高科技的治疗仪,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针对不同病人采用不同频率、不同脉宽、不同强度的电刺激,不同效果的生物反馈模式,结合场景反射的训练,唤醒被损伤的盆底肌肉,增加盆底肌肉肌力和弹性,使盆底功能恢复正常。
2、功能性电刺激:治疗原理是通过神经肌肉
刺激增强肌肉的收缩能力,使盆底肌肉强度和弹性增强,同时反射性抑制膀胱兴奋,使尿失禁得到完全控制。
3、运动治疗:①凯格尔训练(Kegel):有意识的对耻骨—尾骨(即肛提肌)为主的盆底肌肉群进行自主性的收缩锻炼。
反复进行缩紧肛门的动作,每次收缩不少于3s,然后放松,连续做
15-30min为一组锻炼,每日进行2-3组,6-8周为一个疗程。
②利用thera-band(弹力带、弹力球、振动棒)进行锻炼。
4、膀胱训练:指导患者记录每天的饮水和排尿情况,填写
膀胱功能训练表,有意识的延迟排尿间隔,最后达到2.5—3小
时排尿1次,使病人学会通过抑制尿急而延迟排尿。
一些女性在生产过后还会出现肥胖的情况,这个时候就需要注意控制自己的体重,因为肥胖也会加重盆底肌松弛的情况。
当然,在发现自己出现了盆底肌松弛的情况以后也不需要特别慌张,因此这类情况在产后是很普遍的,掌握正确的办法就能够改善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经源性大便失禁患儿的治疗
肌源性大便失禁治疗 肛门损伤术后重建治疗
小儿功能性出口梗阻型便秘治疗
先天性巨结肠术后功能重建
生物反馈疗法的禁忌症
1、患有肛裂、肛瘘、严重内痔及肛周疾病患者; 2、胃肠道器质性病变者; 3、治疗部位皮肤有红、肿、痛、破溃等症状时在 医生指导下使用;
4、有皮肤过敏史者慎用或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双向波的脉冲 电流振幅
电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率
波宽
首选生物反馈治疗
优点:并发症少
风险性小 治疗失败仍可选择手术
生物反馈治疗(Biofeedback)
“生物反馈”法正是让病人有效掌握肌肉收缩的仪器。
Swartz等人为“生物反馈”下了的定义:
“使用电子或机械工具,正确的评估患者之神经、肌 肉及自主神经的正常或不正常的活动,并以声音或视觉 回馈,告知患者”。
1次/日,30分钟/次, 电刺激频率10HZ,脉 宽200-300μS 。
莱博瑞生物刺激反馈治疗仪
生物反馈
同步记录腹内压和主动地括约 肌收缩的肌电或压力信号
传出
括约肌 肌电图
反馈到病人 (视频和/或音频)
腹压
S2 S3 S4
病人动作: 增加括约肌收缩
运动
内括约肌 外括约肌
减少腹部压力
中文操作系统
儿童治疗方案
012.1 小儿纠正不良排尿、排便习惯(BIO生物反馈/STIM电刺激) 012.2 小儿盆底肌协调障碍(排尿、排便困难,遗尿)(STIM电刺激)
012.3 小儿-盆底肌增强训练(BIO生物反馈)
012.4 小儿盆底肌增强训练(高级)(BIO生物反馈) D2小儿改善盆底神经传导-盆底失弛缓征(电刺激&生物反馈) E1小儿盆底感觉障碍1型(便秘/尿潴留)(STIM电刺激)
山西省儿童医院
XXXX
关键问题
“正确掌握骨盆底肌肉的收缩”是骨盆底肌 肉运动的成功要素。
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
自我锻炼、电刺激治疗、 生物反馈训练
生物反馈治疗仪
盆底电刺激治疗(PEES)
运用微电流刺激特
定肌群,达到肌肉 被动收缩,从而改 善收缩强度、持续 程度和敏感度。
调节参数:
儿童卡通动画训练图
盆底肌训练(凯格尔运动)
触诊肛提肌 做缩进肛门的动作 每次收紧不少于3s 连续做15-30min 2-3次/日或每天做150-200次
6-8周为一个疗程
成功率84%
生物反馈疗法的优点
1. 文献回顾和分析表明:生物反馈与药物治疗相比治疗成功 率更高; 2. 生物反馈安全、有效、性价比高,可以用于患者的常规 治疗以 增强 药物疗效; 3. 进一步研究:生物反馈可操作性强、并确切证明方案的 有效性。
生物反馈治疗的适应症
原发性遗尿症治疗
日间尿频的治疗
先天性肛门畸形术后治疗 先天性肛门闭锁术后大便失禁的治疗
E2小儿盆底感觉障碍1型(便秘/尿潴留)(生物反馈&电刺激)
E3小儿盆底感觉障碍1型(便秘/尿潴留)(BIO生物反馈) E4小儿盆底感觉障碍2型(反射性神经痛)(STIM电刺激) F1小儿盆底肌协调障碍(排尿、排便困难,性交痛)(生物反馈&电刺激) F2小儿盆底肌协调障碍(压力反馈&电刺激) F3小儿盆底肌协调障碍(BIO生物反馈) G1小儿直肠感觉功能障碍-肠激惹型(腹泻)(生物反馈&电刺激) G3小儿直肠感觉功能障碍-减退型(无便意的便秘)(BIO生物反馈) G4小儿直肠感觉功能障碍-减退型(STIM电刺激)
治疗流程图
盆底肌评估
0 1 2
生物反馈 电刺激 Grade 3
3 4 5
生物反馈 盆底肌训练
注:将盆底肌的训练分为六个等级,0、1、2、3、4、5
治疗前的评估
对整个盆底收缩放松功能进行全面评估
辅助诊断、鉴别诊断盆底疾病
了解患者盆底功能恢复进展
评价治疗效果
肛门探头放置位置
电极自动检测连接状况
不良反应
(1)可能出现紧张、哭闹。 (2)电极探头粗细不合适,可能导致直肠粘膜出血。 (3)电刺激强度不合适,可能导致疼痛。
防范措施
(1)操作前对患儿进行常规性心理疏导及安抚。
(2)选择合适的电刺激强度,可避免疼痛;1次/日,30分
钟/次,电刺激频率10HZ,脉宽200-300μS 。 (3)选择合适的探头,如有粘膜出血,应立即停止操作, 并对出血部位行压迫止血5-10分钟可自行缓解。
评估系统
1.基线评估 2.快速收缩 3.持续收缩 4.反射收缩 5.腹部阈值 并提供盆底肌 收缩力的最大 值、最小值、 平均值、标准 差等参数
快速纤维评估系统评估
慢速纤维评估系统评估
快速训练引导程序
•1.自定义背 景音乐 •2.可以选择 不同的动物 来引导 •2.同时肌肉 在收缩和放 松时具有不 同的声音提 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