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旅游投资环境综合评价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山东省各地市旅游投资环境评价

摘
要: 选取 自然环境 、 基础设施、 经济环境 、 旅游业状 况、 社会及文化状 况五个方面共 2 8个指标 , 用层次分析方 法对 山东
省各地市旅 游投 资环境进行评价和排序 。分析结果表 明: 然环境状况较好 的城 市有青岛、 自 济南、 台、 烟 威海等; 基础设施状况 较好 的 市是青 岛、 、 、 城 泰安 德州 淄博等地 ; 经济环境指标 中 分较 高的 市有青 岛、 台、 在 得 城 烟 东营等 ; 在旅游业状况指标得分较 高的有青岛、 烟台、 济南、 海; 威 在社会文化环境 中排名较前的是青 岛、 南等地。 济
亿人次, 增长 2 . %, 13 人均消费 723元 , 6. 增加 3 . 元。 81
t) 2 世纪 7 年代初期提出的一种决策方法。该方 y于 0 0 法通过整理和综合人们 的主观判断 , 将定量分析与定性 分析结合起来 , 比较有效地应用于那些难 以完全用 定量 方法解决的课题 。其基本步骤包括 : () 1 建立层 次结构模 型: 分析系统中各 因素之 间的
3 2 层次分析( H ) . A P 模型及其应用 层次分析法 ( n A— a t i a h r es是美国运筹学家萨蒂 ( 。 .a l i He r yP cs) yc r c o T L St —
2 山东省旅游发展现状及旅游投资环境评价的
必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 , 山东省旅游业 获得 了长 足的发 展。
互影响, 构成了旅游投资环境 评价指标体系。本文依据 指标选取的全面系统性、 典型性、 可比性、 可操作性原则, 并结合山东省实际情况 , 构建 了山东省旅游投资环境评 价指标体系, 见表 1 。 , 在山东省城市旅 游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所涉及
投资环境评价方法

投资环境评价方法为了便于按照错踪复杂的环境分析结果对项目的投资环境进行客观的评价,人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评价方法.这里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
(1)等级尺度法等级尺度法是美国学者罗伯特·斯托包夫于1969年提出的投资环境评价方法.这种方法将投资环境因素分为①资本抽回自由程度:②外商股权比例:③货币稳定性:④对外商的管理制度;⑤政治稳定性:⑥关锐保护;⑦资金供应能力;⑧通货膨胀率等八个方面.每个方面又划分为4。
7种情况,再视每个方面的权重大小,定出分类标准,最好的评分分别为12,14,20分,最差的评分分别为0,2,4分。
评估投资环境时,先按各种情况分别计分,再将得分累计起来,分数越高,投资环境越好.这种评价方法主要考核的是东道国对外资的优惠条件及吸引外资的能力,并没有考虑项目所在地的具体环境条件,因而其应用范围有相当的局限性.(2)多因素和关键因素评估法由香港大学闵建蜀教授提出的多因素和关键因素评估法实际上是两个前后关联的评估方法。
①多因素评估法多因素评估法把投资环境因素分为如下11类.每类又分解为下示若干子因素.◇政治环境:包括政治稳定性、国有化可能性、外资政策;◇经济环境.包括经济增长、物价水平;◇财务环境.包括资本与利润外调、汇价、融资可能性:◇市场环境。
包括市场规模、分销网点、营销辅助机构、地理位置:◇基础设旖。
包括通讯设备、交通运输;◇技术条件。
包括科技水平、劳动力、专业人才:◇辅助工业。
包括发展水平和配套情况:◇法律环境.包括法律完备性、执法公正性、法制稳定性:◇行政效率。
包括机构、效率、素质;◇文化环境.包括信任与合作、社会风俗:◇竞争环境。
包括竞争对手状况、市场占有额。
在实旆评价时,首先由各位专家独立地对各类因素的子因素作出综合评价,并据此对该类因素的优劣等级,按优、良、中、可、差五个等级作出综合判断。
再统计计算出该项目获得各等级的百分比,确定各类因素的权重系数。
代入下式,便可求得该项目的投资环境总分。
文化旅游项目的评估与监测指标

文化旅游项目的评估与监测指标文化旅游项目是指以文化为基础,结合旅游资源而开展的各类旅游活动。
评估与监测文化旅游项目的效果和影响,对于提升旅游体验、改善文化传承、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文化旅游项目的评估与监测指标,并提出一些可行的方案。
一、投资成本指标投资成本是评估文化旅游项目的重要指标之一。
该指标包括项目建设费用、场地租赁费、设备采购费用等。
通过评估投资成本,可以判断项目的可行性和经济效益,有助于决策者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
二、参与人数指标参与人数指标反映了文化旅游项目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该指标可以通过统计游客的数量、参与文化活动的人数等来进行评估。
参与人数多的项目通常说明项目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吸引力,也可以间接反映项目的成功程度。
三、利润收入指标利润收入指标是评估文化旅游项目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
该指标包括项目的营业收入、盈利能力等。
通过分析项目的利润收入,可以判断项目是否具有商业价值和经济可持续性。
四、满意度指标满意度指标是评估文化旅游项目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
该指标可以通过游客的满意度调查、游客评价等方式来进行评估。
满意度高的项目通常意味着项目具有良好的服务质量和客户体验,有利于提升项目的口碑和吸引更多的游客。
五、文化传承指标文化传承指标是评估文化旅游项目的文化传承能力的重要指标。
该指标可以通过研究项目对当地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情况来进行评估。
文化传承好的项目不仅有利于保护传统文化,也有助于提升项目的独特性和吸引力。
六、环境保护指标环境保护指标是评估文化旅游项目的环境影响的重要指标。
该指标可以通过研究项目对当地环境的影响程度来进行评估。
环境保护好的项目有利于提升游客体验和可持续发展,并促进地方可持续发展。
七、社会效益指标社会效益指标是评估文化旅游项目对当地社会影响的重要指标。
该指标可以通过研究项目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社会和谐等方面的影响来进行评估。
社会效益好的项目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3.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

三 三 六 评 价 法
三大价值 三大效益 六大条件
第三节
第四章
三三六评价法
三大价值
历 史 文 化 价 值 艺 术 欣 赏 价 值 科 学 研 究 价 值
第三节
第四章
三三六评价法
经济效益
三 大 效 益
社会效益
环境效益
第三节
第四章
三三六评价法
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
六 大 条 件
类型和地域组合条件
容量条件
旅游资源评价模型树
第三节
第四章
指数评价法
第一步 调查分析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吸 引能力及外部区域环境;调查内容要求有准确 的统计定量资料 第二步 调查分析旅游要求,内容包括:游客 量,旅游者人口构成,逗留时间,旅游花费趋 向,需求结构,需求的规律性 第三步 总评价的拟定,即在前两步的基础上, 建立表达旅游资源特质,旅游需求与旅游资源之 见下页 间关系的若干量化模型
第四章
第三节
旅游资源综合评价方法
一般体验性评价
定性评价方法
美感质量评价
三三六评价法
定量评价方法
六字七标准 八六五评价法
第四章
第三节
旅游资源综合评价方法
专家学派
美 感 质 量 评 价
定 性 评 价 方 法
心理物理学派 认知学派或心理学派 经验学派或现象学派
第四章
第三节
旅游资源综合评价方法
定 性 评 价 方 法
客源市场条件
开发投资条件 施工难易条件
六字七标准
2.“六字七标准”评价法
(上海社会科学院黄辉实)
(1)对旅游资源本身采用六个标准: ①美(旅游资源给人的美感) ②古(有悠久的历史) ③名(具有名声或与名人有关) ④特(特有的、稀缺的、有特色的) ⑤奇(有新奇感) ⑥用(有实际开发价值)
投资项目的社会与环境评价

第一节 项目社会效益评估
方法
– 项目的社会效益和影响既可能是有形的,也可能是无形的,有 的可以量化,有的则难以定量,有些方面的影响不大且一般可 行,有些方面则影响较大或举足轻重. – 社会评估必然是立足于"有无对比"基础上的,定量分析与定 性分析相结合的一种综合性评价. – 在其具体操作上,当然要先行确定量化指标以及定性分析纲领, 并就"一票否决"问题进行排查,接着将一般可行且影响不大 的指标或因素尽行排除,只对留置的(主要)指标和因素进行分析 测算,归纳综合. – 可以选用简便易行,效果尚好的特尔菲法进行综合评价,也可 以采用稍微复杂一些的层次分析法或模糊判断综合判断.
前言
自上个世纪60年代起,西方发达国家兴起了环境运动, 环境问题成为公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各国政府开始制 定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方面的法律,法令.美国国会 1969年通过的国家环境政策法令(NEPA)中规定美 国联邦政府投资或实施的所有项目和规划必须事先进 行环境影响评价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提供环境 影响报告书.这里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社会环 境.可以看出在这种环境评价中包含了社会评价的成 分.
第一节 项目社会效益评估
社会经济效益的量化指标和分析
地区分配效益
– 地区分配效益指标则是为了促进老,少,边,穷地区经济发展, 合理地区间的收入分配而设置的,需先计算分配系数,再计算效 益分配:
贫困地区收益分配系数
n t =1
D i = (G / G ) m
贫困地区收入分配效益 R i = ∑ (CI CO ) t D i (1 + i s ) t
在实际经济活动中,任何项目(投资)对环境都会有 在实际经济活动中,任何项目(投资) 不同程度的影响;根据计划审批部门的要求, 不同程度的影响;根据计划审批部门的要求,每个项 目必须对该项目的环境影响做出评价. 目必须对该项目的环境影响做出评价. 对于经济学家和项目分析人员来说,最困难的问题是: 对于经济学家和项目分析人员来说,最困难的问题是: 哪些环境影响或资源损失必须考虑? 哪些环境影响或资源损失必须考虑?这些影响如何量 化和货币化以便计算. 化和货币化以便计算.这就是所谓的环境项目的费用 和效益的识别问题. 和效益的识别问题. 只有当环境项目的费用和效益识别清楚了,即可以定 只有当环境项目的费用和效益识别清楚了, 量化,货币化计算, 量化,货币化计算,然后就可以进行环境项目的费用 效益分析( -效益分析(Cost-Benefit Analysis). ).
游客中心投资效益分析与风险评估

游客中心投资效益分析与风险评估声明:本文内容信息来源于公开渠道,对文中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或可靠性不作任何保证。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相关领域的建议和依据。
一、投资效益预测及敏感性分析(一)投资效益预测1、经济效益预测游客中心项目的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门票收入、商品销售收入、餐饮服务收入以及其他增值服务收入等方面。
通过参考类似项目的历史数据,结合本项目的特点和市场规模,可以初步预测游客中心的经济收益。
同时,需要考虑项目的运营成本,包括人员工资、设施维护、市场营销等费用,以计算项目的净收益和投资回报率。
2、社会效益预测除了经济效益外,游客中心项目还能带来显著的社会效益。
项目的建设和运营可以提升当地旅游业的形象和服务水平,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游览,从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当地经济的繁荣。
此外,项目还可以提供就业机会,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提升社会福利。
3、环境效益预测游客中心项目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生态保护和环境美化两方面。
通过合理规划布局和采取环保措施,项目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同时提升景区的景观质量,为游客提供优美的旅游环境。
环境效益的预测需要结合项目的具体规划和环保措施进行综合评估。
(二)敏感性分析1、市场因素敏感性分析游客中心项目的收益受市场因素的影响较大,主要包括游客数量、游客消费水平和市场竞争状况等因素。
因此,需要对这些市场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以评估项目收益的稳定性。
通过分析历史数据和市场趋势,可以预测未来市场因素的变化情况,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2、政策因素敏感性分析政策因素是影响游客中心项目收益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政府的旅游政策、环保政策以及土地政策等都会对项目的建设和运营产生影响。
因此,需要对政策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以评估项目在政策变化下的风险承受能力。
同时,需要密切关注政策动向,及时调整项目策略以适应政策变化。
3、技术因素敏感性分析游客中心项目的建设和运营涉及到许多技术因素,如建筑设计、施工技术、设施设备等。
旅游资源评价方法

层次分析法简介
层次分析法的特点是在对复杂的决策问题的本质、影响因素及其内在关 系等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利用较少的定量信息使决策的思维过程数 学化,从而为多目标、多准则或无结构特性的复杂决策问题提供简便的 决策方法。尤其适合于对决策结果难于直接准确计量的场合。 在现实世界中,往往会遇到决策的问题,比如如何选择旅游景点的问题, 选择升学志愿的问题等等。在决策者作出最后的决定以前,他必须考虑 很多方面的因素或者判断准则,最终通过这些准则作出选择。 比如选择 一个旅游景点时,你可以从宁波、普陀山、浙西大峡谷、雁荡山和楠溪 江中选择一个作为自己的旅游目的地,在进行选择时,你所考虑的因素 有旅游的费用、旅游的景色、景点的居住条件和饮食状况以及交通状况 等等。这些因素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我们将这样的复杂系统称为 一个决策系统。这些决策系统中很多因素之间的比较往往无法用定量的 方式描述,此时需要将半定性、半定量的问题转化为定量计算问题。层 次分析法是解决这类问题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层次分析法将复杂的决策 系统层次化,通过逐层比较各种关联因素的重要性来为分析以及最终的 决策提供定量的依据。
层次分析法的缺点
2. 定量数据较少,定性成分多,不易令人信服 在如今对科学的方法的评价中,一般都认为一门科学需要比较严格的数学论证和完善的 定量方法。但现实世界的问题和人脑考虑问题的过程很多时候并不是能简单地用数字来说明 一切的。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带有模拟人脑的决策方式的方法,因此必然带有较多的定性色彩。 这样,当一个人应用层次分析法来做决策时,其他人就会说:为什么会是这样?能不能用数 学方法来解释?如果不可以的话,你凭什么认为你的这个结果是对的?你说你在这个问题上 认识比较深,但我也认为我的认识也比较深,可我和你的意见是不一致的,以我的观点做出 来的结果也和你的不一致,这个时候该如何解决? 比如说,对于一件衣服,我认为评价的指标是舒适度、耐用度,这样的指标对于女士们 来说,估计是比较难接受的,因为女士们对衣服的评价一般是美观度是最主要的,对耐用度 的要求比较低,甚至可以忽略不计,因为一件便宜又好看的衣服,我就穿一次也值了,根本 不考虑它是否耐穿我就买了。这样,对于一个我原本分析的‘购买衣服时的选择方法’的题 目,充其量也就只是‘男士购买衣服的选择方法’了。也就是说,定性成分较多的时候,可 能这个研究最后能解决的问题就比较少了。 对于上述这样一个问题,其实也是有办法解决的。如果说我的评价指标太少了,把美观度 加进去,就能解决比较多问题了。指标还不够?我再加嘛!还不够?再加!还不够?!不会 吧?你分析一个问题的时候考虑那么多指标,不觉得辛苦吗?大家都知道,对于一个问题, 指标太多了,大家反而会更难确定方案了。这就引出了层次分析法的第二个不足之处。
旅游行业投资分析内容详尽

旅游企业投资特点-06-05投资是覆盖全社会重要事业。
投资领域波及面广阔、综合性强, 这是与投资在国民经济中地位、作用特殊性亲密有关。
国民经济各部门都必须以固定资产作为自身活动物质条件和基础, 旅游业也是如此。
一切能发挥综合生产能力和工程效益固定资产, 都必须通过投资建设方能形成。
国民经济各部门在各个不一样步期为求得自身存在和发展, 必须有计划、有环节地进行投资。
投资在国民经济中这种作用, 使其与各部门之间存在内在亲密联络性。
与此同步, 投资活动进行和投资事业完毕, 也离不开国民经济各部门支持, 需要各部门发展生产、积累资金、提供投资品、培训劳动力以及提供生活资料, 否则投资活动将成为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
旅游企业高回报性重要表目前如下几方面:1.根据记录数据表明, 旅游业经济效益普遍高于工业部门。
2.旅游业是“无烟工业”, 只要旅游开发规模不超过旅游目地环境承载能力, 旅游区管理得当, 旅游投资就不会导致当地社会秩序混乱、环境恶化不良后果。
因此, 旅游业是可持续发展产业, 对旅游投资而言可以获得长期投资回报。
3.旅游业是最终需求型产业, 其投资最终都会转化成消费, 因此旅游投资边际消费倾向越大, 旅游业对社会产出奉献就越大。
旅游业是一种综合性产业, 旅游业各领域均有很强有关性, 表目前旅游产品中任何一种构成部分假如不与其他部分组合在一起, 都不也许形成有效供应。
因此, 旅游业某一领域投资必然刺激其他有关领域投资, 同步也必然受到其他领域投资影响。
立项之后, 投资项目一旦被同意动工建设, 就必须不停投入资金和其他资源, 以保证持续施工和均衡施工需要。
投资实行持续性遭到破坏和中断, 不仅不能按期形成新增固定资产, 为社会增长产品和积累, 并且已投入大量资金占用和呆滞于未竣工程, 不能周转, 扩大了投资支出, 失去了时间价值。
对于已建造起来半截工程和已到货设备, 假如保养维护不妥, 会导致严重损失挥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旅游投资环境综合评价分析摘要:旅游投资环境是进行旅游投资的关键性因素,直接影响到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和可持续发展。
对于旅游投资环境的综合评价,本文主要考察经济环境、区位条件、政治环境、产业发展和社会环境5个方面,共计27个指标的旅游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31个省、市和自治区的旅游投资环境进行了定量测算分析、综合评价与排序,并在旅游投资环境评价的基础上,结合旅游投资现状进行了我国各地区旅游投资的空缺分析。
本文可以为投资者选择投资区域以及受资区域改善旅游投资环境的科学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旅游投资环境综合评价因子分析法空缺分析引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飞速发展,到2020年,旅游总收入预计达到36000亿元人民币,旅游业将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新兴支柱产业。
而旅游投资是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和关键所在。
目前,我国旅游业投资尚存在结构不合理、决策不科学、投资具有盲目性和短视性以及投融资渠道不畅等问题,限制了旅游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造成以上问题的重要原因是对我国各地区旅游投资环境的分析和评价不足。
旅游投资环境是指围绕投资主体和地点在一定时间、区域内的自然、社会、经济以及政治环境中诸多因素的有机统一体,对旅游投资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我国各区域差异较大,因此,准确评价我国各地的旅游投资环境对促进旅游投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其他部分构成如下:第一部分将先回顾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然后评述该领域的研究现状,最后阐述本文的创新之处;第二部分将具体介绍旅游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以及数据来源;第三部分将阐述旅游投资环境评价的结果;第四部分将进行旅游投资空缺分析;第五部分将得出研究结论。
一、文献综述旅游投资环境分析与评价已经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国外相关研究工作相对起步较早,侧重于投资环境的定量评价。
国内研究方面,邓宏兵(2003)研究了投资与投资环境的关联问题[1],肖泽炎 (2013)和李平(2006)分别研究了旅游投资环境的评价和优化问题[2-3],潘霞等(2012)和应望江等(2009)则进行了区域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工作[4-5],吴晓春等(2005)、郑莹(2011)、李如友(2011)、周运输(2015)、黄秋昊(2010)、郭敏(2011)、马艳等(2015)、赵瑞等(2010)分别完成了陕西、辽宁、长三角地区、湖南、江苏、湖北、福建、山西等地区的旅游投资环境评价问题的研究工作[6-13],麻学锋(2014)、周红明(2015)、张奇(2014)分别从空间分布角度、财务角度、风险管理角度对旅游投资环境进行评价分析[14-16],李小兰(2015)等测算滑雪旅游投资软环境[17]。
纵观目前国内研究较多侧重于投资环境理论性分析,研究范围限于各省行政区划内,从全国范围对各区域旅游投资环境的分析与评价研究相对较少。
此外,现有研究工作大都在旅游投资环境评价研究的基础上给出研究区域的分类并进行相关类别(如环境评价级别)的说明,没有与旅游投资空缺分析相结合,导致研究结论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直观性和实际指导意义。
基于此,本文尝试构建我国旅游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31个省、市、自治区的旅游投资环境进行定量测算分析、综合评价以及排序,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各地区旅游投资现状进行空缺分析,为投资者选择投资区域、受资区域改善旅游投资环境、优化投资政策,最终促进旅游投资健康、快速发展做出科学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二、旅游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对于旅游投资环境的分析和评价,评价指标的选择与指标体系的构建直接影响评价结论的科学性、客观性、准确性与可靠性。
本文基于全面性、科学性、差异性、系统性、简单性、可比性、综合性和可量化的原则,选取了经济环境、区位条件、政治环境、产业发展和社会环境5个方面共27个指标,构建我国旅游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如表l所示。
表l 旅游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本文选取我国31个省、市和自治区作为因子分析的观测样本。
选取的反映旅游投资环境的27个量化指标的数据取自《中国统计年鉴(2014)》、《中国旅游统计年鉴(2014)》和《中国旅游统计年鉴副本(2014)》。
三、旅游投资环境评价因子分析法是从研究变量内部相关的依赖关系出发,把一些具有错综复杂关系的变量归结为少数几个综合因子的一种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
它的基本思想是将观测变量进行分类,将相关性较高,即联系比较紧密的分在同一类中,而不同类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则较低,那么每一类变量实际上就代表了一个基本结构,即公共因子。
对于所研究的问题就是试图用最少个数的不可测的所谓公共因子的线性函数与特殊因子之和来描述原来观测的每一分量。
因子分析法是多元统计分析中的一种重要的特征提取方法。
通过因子分析法可以将原始的多个指标组合成相互独立的少数能充分反映总体信息的指标,从而便于分析问题的关键。
因子分析模型描述如下:⑴X = (x1,x2,…,xp)¢是可观测随机向量,均值向量E(X)=0,协方差阵Cov(X)=∑,且协方差阵∑与相关矩阵R相等(只要将变量标准化即可实现)。
⑵F = (F1,F2,…,Fm)¢(m<p)是不可测的向量,其均值向量E(F)=0,协方差矩阵Cov(F) =I,即向量的各分量是相互独立的。
⑶e = (e1,e2,…,ep)¢与F相互独立,且E(e)=0,e的协方差阵∑是对角阵,即各分量e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则模型:x 1=a11F1+a12F2+……+a1mFm+e1x 2=a21F1+a22F2+……+a2mFm+e2……x p =ap1F1+ap2F2+……+apmFm+ep称为因子分析模型,由于该模型是针对变量进行的,各因子又是正交的,所以也称为R型正交因子模型。
其矩阵形式为:x =AF + e。
其中:⑴m £ p;⑵Cov(F,e)=0,即F和e是不相关的;⑶D(F) = Im ,即F1,F2,…,Fm不相关且方差均为1;D(e)=,即e1,e2,…,ep不相关,且方差不同。
我们把F称为X的公共因子或潜因子,矩阵A称为因子载荷矩阵,e 称为X 的特殊因子。
A = (aij ),aij为因子载荷。
数学上可以证明,因子载荷aij就是第i变量与第j因子的相关系数,反映了第i变量在第j因子上的重要性。
本文所述的因子分析过程采用SPSS19.0统计分析软件实现。
计算主因子的特征值和方差贡献率,根据特征值大于l的标准,选取前4个主因子作为旅游投资环境评价的主因子,如表2所示。
累计信息含量为87.968%,说明前4个主因子基本包含了全部指标的信息总量。
表2 主因子特征值和方差贡献由初始因子载荷矩阵通过方差最大化正交旋转得到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4个主因子的含义为:第一主因子主要由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固定资产投资、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镇人口比重、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人均纯收入、铁路网密度、职工平均工资、人口密度以及每10万人口高等学校在校生数等变量决定,反映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消费能力、基础设施、社会文化环境对旅游投资的影响。
因此。
第一主因子定义为经济和社会因子;第二主因子主要由私人汽车拥有量、邮电业务总量、互联网上网人数、客运总量、入境旅游者人天数、旅游外汇收入、星级饭店床位数、星级饭店固定资产投资、旅行社总数、景区营业收入、景区固定资产以及旅游从业人员等变量决定,分别反映区位条件和旅游产业发展水平。
因此,第二主因子可以定义为区位因子和产业因子;第三主因子主要由资源品味变量决定,定义为资源因子;第四主因子主要由资金来源非国家预算比重变量决定,定义为政策因子。
记第一因子为Y1、第二主因子为Y2、第三主因子为Y3、第四主因子为Y4,综合评分为Z,则Z=(57.366* Y1 +20.187*Y2+6.510* Y3+3.905*Y4)/87.968。
计算各主因子得分,以各主因子的特征值占4个主因子特征值总和的比值分别作为各主因子的权重,通过加权求和获得31个省、市、自治区旅游投资环境的综合得分。
依据计算结果,对各省、市、自治区的旅游投资环境综合得分进行排序,计算和排序结果如表3所示。
因子分析后得到的综合得分排序反映了各省、市、自治区旅游投资环境的吸引力。
为后续的旅游投资空缺分析奠定了基础。
表3 各省、市、自治区旅游投资环境综合得分及排序根据综合得分情况将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旅游投资环境分为3级:第一级:得分大于0。
包括广东、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山东、天津、辽宁、福建和河北。
以上省市旅游投资环境相对较优,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较高。
是国家经济发展活跃的地区。
旅游业和相关产业发展水平较高,资源较好,旅游投资政策相对宽松,投资积极性高,是目前旅游投资环境吸引力最高的地区。
第二级:得分大于负40。
包括四川、湖北、河南、湖南、吉林、内蒙古、重庆、山西、黑龙江、安徽、江西、陕西、云南、广西以及海南。
以上省、市、自治区旅游投资环境相对一般,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无显著优势,相关产业促进作用不突出。
资源实力相对雄厚,开发程度不高,政策相对投资鼓励的倾向性不够,是目前旅游投资环境吸引力较高的地区。
第三级:得分小于负40。
包括宁夏、新疆、贵州、甘肃、青海和西藏,以上省市相对旅游投资环境较差,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相关产业缺乏支撑作用,资源具有相对的比较优势,需要制定更具鼓励性的投资政策,促进旅游投资的发展。
四、旅游投资空缺分析所谓的旅游投资空缺是指旅游投资环境吸引力较高而旅游固定资产投资水平(旅游投入)较低,而旅游投资就是解决针对投资空缺投入相应的投资要素的过程。
旅游投资的空缺分析是指分析和比较不同地区旅游投资的空缺程度,从而提高旅游投资决策的针对性、合理性和科学性。
长期看,持续的空缺分析可以作为旅游投资的动态检测方法,可以有效防止投资过程中的盲目性和短视性。
通过旅游投资环境评价结果表征我国各地区旅游投资环境吸引力水平,采用旅游业固定资产增加描述投资现状,叠加分析环境吸引力和投资现状之问的差别,可以反映旅游投资吸引力水平与现有投资水平的空缺。
为便于结合国家对西部开发、中部崛起、东北振兴等宏观经济政策的部署和投资导向,按照分区(东、中、西、东北)进行旅游投资空缺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各省、市、自治区旅游固定资产增加与旅游投资环境吸引力水平从各地旅游固定资产原值的分布来看,东部固定资产的增加较多,其它地区相对较少。
从具体省市来看,东部投资水平较高的省有河北、上海、江苏,中部有河南、湖北、安徽,西部有四川、贵州、青海,东北有辽宁。
对比固定资产增加与旅游投资环境吸引力区内排名,可以分析得到旅游投资的空缺省市(忽略东部发达地区省市):高度空缺区域:在该区域内,投资吸引力排名前1/3,投资水平排名后1/3,西部的内蒙古和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