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活动5以内数的加减法课件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5以内数的口头加减法》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5以内数的口头加减法》教案名称:5以内数的口头加减法教学目标:1. 能够通过口头计算,进行5以内数的加法运算。
2. 能够通过口头计算,进行5以内数的减法运算。
3. 能够灵活运用口头算式进行加减法运算。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演示文稿。
2. 学生纸和铅笔。
教学过程:Step 1:引入新知(10分钟)1. 利用图片和具体的实物引入口头加减法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口头算式的意义。
2. 通过例子和问题引出本节课的目标,即5以内数的口头加减法。
Step 2:口头加法运算(20分钟)1. 通过示范,引导学生运用口头算式进行5以内数的加法运算。
2. 让学生进行口头加法练习,如8+1、2+4、3+2等。
Step 3:练习和巩固(15分钟)1. 分发练习册让学生进行书面练习。
2. 检查学生的答案,并进行简单的口头加法练习,确保学生掌握口头加法运算。
Step 4:口头减法运算(20分钟)1. 通过示范,引导学生运用口头算式进行5以内数的减法运算。
2. 让学生进行口头减法练习,如7-1、4-2、5-3等。
Step 5:练习和巩固(15分钟)1. 分发练习册让学生进行书面练习。
2. 检查学生的答案,并进行简单的口头减法练习,确保学生掌握口头减法运算。
Step 6:加减法运算综合练习(15分钟)1. 给学生一些综合的口头加减法运算题目,让他们运用口头算式进行计算。
2. 让学生两两搭档进行口头运算练习,互相提问并回答口头算式。
Step 7:总结与拓展(15分钟)1. 教师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并回顾学生所学的口头加减法运算方法。
2. 带领学生思考如何利用口头运算方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3. 给学生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他们用口头算式解决。
Step 8:课堂反思与布置(5分钟)1. 向学生了解他们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2.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和复习今天学习的内容。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口头算式运算中的表现,看他们是否能掌握并灵活运用口头算式进行加减法运算。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5之内的加减法》含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5之内的加减法是10之内加减法的基础。
学生由幼儿园学习的基础,计算除去个别
学生有难度,大多数学生把握较好,因此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感知数的计算与生活的联系,在具体的情景和活动中,体会加减法的含义那个内容上面来。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来明白得加法减法的含义。
2. 让幼儿把握5的加减法。
3. 使幼儿学会解答简单的口述加减法应用题,培育幼儿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
4. 随歌曲旋律唱出来。
5. 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楚,并能斗胆的在集体眼前演唱。
教学重点、难点
使幼儿学会解答简单的口述加减法应用题,培育幼儿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
活动进程
一、谈话导入,引发小孩的爱好。
二、温习5的组成
3、出示直观教具
4、引导幼儿口述5的加减法应用题
五、玩“谁最快”游戏
六、书写算式
7、教师进行小结
教学反思
一、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到加减法就在咱们的身旁。
二、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到加减法就在咱们的身旁。
3、要使学生正确、迅速地口算,还必需常常地通过量种多样的练习形式进行训练。
我踊跃提倡算法的多样化,为学生提供了数学交流的机遇,目的是增进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由于提倡算法的多样化,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解题策略,他们会运用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会对解决数学问题有深切的体验,从而取得学习数学的体会。
这些算法都是学生依照自己已有的基础知识和生活体会试探的结果,每一个不同的算法,就代表了一个创新的意识,从而有效地进行了发散性思维训练。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5以内数的口头加减法

一、活動目標1.能用表像進行5以內數的加減運算,並能用語言表達運算過程。
2.發展表像思維。
二、重點與難點1.重點:理解加減法的意義。
2.難點:用語言表達運算過程。
三、材料及環境創設1.材料:塑膠小動物,雪花片等物品。
1-5的數字卡。
加減法圖意的圖片卡。
印章。
2.環境創設:在數學區放置以上材料,讓幼兒操作擺弄,進行探索和復習鞏固活動。
四、設計思路口頭加減法是幼兒學習加減運算的開始,活動的重點讓幼兒認識加減法的意義。
教學中要避免使幼兒形成錯誤的思維定勢,即題目中有“一共”就是加法,有“還剩”就是減法。
設計時可以通過圖示或直接演示讓幼兒接觸不同的表述方法,如加法,一種是把兩個部分數“合併起來”,另一種是在一個部分數的基礎上“增加幾個”。
又如減法,一種是從總數中去掉一部分,求剩餘部分,另一種是已知總數和剩餘的部分,求減少的部分。
用具體形象的方法幫助幼兒把合或分的心理運算活動與加減運算相結合,使幼兒真正理解加減法的意義。
本活動的另一個目標是發展幼兒的表像思維。
因為,表像是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的仲介,幼兒掌握加減法要經過操作擺弄、運用表像進行計算。
最後才能達到對抽象數字的計算。
所以,設計時首先要讓幼兒積累豐富的表像,然後通過解答口頭應用題促使幼兒運用表像進行運算。
此外,要求幼兒將計算過程用語言表達出來,也是提高幼兒表像思維水準的一種有效方法。
但開始時幼兒會有一定的困難,教學中可以適當出示直觀教具,幫助幼兒理清思路。
五、活動流程操作體驗—>討論理解—>復習鞏固1.操作。
(1)實物操作。
讓幼兒用塑膠小動物、雪花片等物品進行加減運算,並用相應的數字卡表示計算結果。
如計算三只小白兔與二只小灰兔合起來是幾只小兔?(2)看圖計算。
讓幼兒根據圖意進行加減運算。
要求幼兒先講述圖意,然後再計算結果。
注意:提供的圖意要有不同的加減法的表述方法。
如加法,有的是計算兩個盤子裏的水果合起來是幾個。
有的是幾個小孩在玩,又走來了幾個,……。
幼儿园数学教案《5的加减》(大班)

幼儿园数学教案《5的加减》(大班)教学目标:1. 让幼儿理解并掌握5的加减运算,能够进行简单的5以内数字的加减计算。
2. 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初步的数学概念。
3. 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和复习数字5的概念和特性。
2. 学习和实践5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3. 通过游戏和活动,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数字卡片(包括0-5的数字)。
2. 计数物品(如小球、积木等)。
3. 加减法运算卡。
4. 教学用具:白板、马克笔、磁贴等。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故事或者歌曲的方式引入数字5,让孩子们回顾和熟悉数字5的概念和特性。
2. 讲解:教师展示数字卡片和计数物品,讲解5的加法和减法运算,例如“3个球加上2个球等于多少?”、“5个积木拿走2个还剩多少?”。
3. 实践: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每组发放计数物品和加减法运算卡,让孩子们自己动手操作,进行5的加减运算。
4. 游戏:设计相关的数学游戏,如“数字接龙”、“加减法抢答”等,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
教学延伸: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寻找和应用5的加减运算,如在用餐时计算食物的数量,在玩耍时计算玩具的数量等。
教学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5的加减运算的重要性,并表扬在活动中表现积极和进步明显的幼儿。
教学评估:1. 观察和记录幼儿在实践活动和游戏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5的加减运算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设计简单的加减法测试题,评估幼儿的计算能力和应用能力。
3. 召开家长会,与家长分享幼儿的学习情况和进步,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共同促进幼儿的数学学习。
数学教案幼儿园大班以内的加减运算ppt

引导幼儿模仿
鼓励幼儿模仿教师的示范 ,尝试自己进行简单的加 减运算,并及时纠正错误 。
互动环节
小组讨论
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 互相讨论和分享自己的加 减运算方法和结果,促进 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游戏化教学
设计有趣的数学游戏,如 “找朋友”、“数字接龙 ”等,让幼儿在游戏中学 习和运用加减运算。
个别指导
家长反馈与沟通
教师需要与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 和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学
习情况和表现。
家长反馈的信息可以作为教师评 估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参考,帮 助教师更好地调整教学策略和方
法。
教师可以通过家长会、电话、微 信等方式与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
,共同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
05
教学建议与注意事项
根据幼儿年龄和认知水平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掌握基本的加减运算方法
总结词
能够运用基本的加减运算方法进 行简单的计算。
详细描述
通过练习和游戏,使幼儿掌握基 本的加减运算方法,如一位数的 加法和减法,以及两位数之间的 加法和减法。
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和数学兴趣
总结词
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对数学的兴趣。
详细描述
通过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和解决数学问题,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兴 趣,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在教学过程中强调数学思维的培养
通过引导幼儿观察、思考、操作等方式,培养他们的数学思 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鼓励幼儿尝试不同的方法和思路,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发 散性思维。
THANKS。
实物导入
利用实物进行加减运算的演示,如摆放一定数量的积木或水 果,然后进行增加或减少的操作,让幼儿直观感受加减运算 的概念。
数学教案幼儿园大班以内的加减运算ppt

教师在课堂上应密切关注学生的表现,观察他们是否能够集 中注意力听讲,是否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回答问题时是 否能够准确表达。这些观察结果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 习状态和掌握情况。
作业评估
总结词
通过批改学生的作业,评估学生对加 减运算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详细描述
教师布置与加减运算相关的作业,要 求学生完成并提交。教师通过批改作 业,可以了解学生对加减运算的理解 程度和应用能力,从而评估教学效果 。
2023
PART 03
教学方法
REPORTING
实物教学
总结词
直观、具体
详细描述
使用实物教具,如小球、图形等,进行加减运算的演示和练习。这种方法能够 使幼儿更加直观地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提高学习兴趣。
图片教学
总结词
形象、生动
详细描述
利用图片进行加减运算教学,通过展示生动有趣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并 进行加减运算。这种方法能够增强幼儿的视觉认知能力,加深对加减法的理解。
学生实践操作
分组练习
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在互相合作中完成加减 运算练习。
个人练习
为每个幼儿提供练习册或纸笔,让他们独立完成 一定量的加减运算题目。
游戏化练习
设计有趣的数学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所学 知识。
总结反馈
总结知识点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加减 运算知识,帮助幼儿巩
固记忆。
表扬与鼓励
对完成练习好的幼儿进 行表扬,对有进步的幼
学习进位加法
从一位数的加法开始,逐 渐过渡到两位数的加法, 并强调进位的概念。
练习加法运算
通过大量的练习题,让幼 儿熟悉加法的计算方法, 提高运算速度。
减法运算
大班数学活动5的加减法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数学活动5的加减法教案
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根据题目要求,正确地进行加减法运算
•学生能够有序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学生能够在团队中合作,互相帮助
教学准备
•学生练习本、笔、计算器、教材等
教学过程
一、前期准备
1.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大班数学活动5——加减法
2.简单介绍加减法的概念
3.布置任务: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从练习本中选出10道题,自由完成,并找出解题过程中的问题
二、教学过程
1.复习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帮助学生回忆起前几节课学过的
知识点
2.学生依次上台展示自己的解题过程,并让其他同学评价其
答案的正确性以及思考的合理性
3.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解题方法,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问
4.分组合作:让学生分组,根据以前练习本中的习题进行讨
论和讲解,同时,让学生在组内分工协作,达到合作共赢的目的。
三、教学反思
本节课由于时间有限,没有充分发挥小组讨论的优势,许多学生在表达自己的想法上仍然存在困难。
教师下节课将在讲解中增加思考性质的讲解,增强学生自主思考能力的锻炼,同时,在下一次复习中也会重点关注学生的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的互动性和主动性。
幼儿园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5的加减法》(精选8篇)

幼儿园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5的加减法》幼儿园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5的加减法》(精选8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5的加减法》,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5的加减法》篇1设计意图:本学期,大班的孩子已经开始学习数的分合和10以内数的加减了,针对孩子们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逻辑思维几乎没有的情况,我将数学的学习融入故事、图片、游戏等活动中,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孩子们在这种学习氛围中学得轻松自如,教学目标在不知不觉中完成。
由此设计了这堂数学活动。
活动目标:1.复习5的分合,在掌握5的分合的基础上,学习5的加减.2.进一步理解加减的实际意义,会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加减问题.能根据分合式说出加减法算式.3.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4.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活动准备:物质准备:背景图一幅,活动动物卡片(小兔子5只),5的加减算式2+3=53+2=55-2=35-3=2,5的分合式.幼儿书写用具物质准备:幼儿已有5的分合知识.活动过程:一、复习5的分合。
1.出示5的分合式,请幼儿认读。
2.游戏:碰球(复习5的分合)师:嘿嘿嘿,我的1球碰几球?幼儿:嘿嘿嘿,你的1球碰4球,1和4合起来是5。
(依次说完5的分合)二、新授5的加减。
A1.出示背景图,老师边操作边讲解:草地上先跳来了2只小兔子,又跳来了3只小兔子,现在,草地上一共有几只小兔子?2.指定幼儿回答。
3.启发幼儿说出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4.请幼儿口头说出算式。
5.老师出示算式卡,全班幼儿齐声读算式。
(2+3=5)6.提问:如果草地上先跳来3只兔子,后跳来2只兔子,应该怎样说出算式?7.请一名幼儿说出相关的算式(3+2=5)8.比较两道加法算式的异同。
9.拓展练习:8+9=17B1.老师再次出示背景图,操作并讲解:草地上的5只小兔子,有2只玩累了,先回家了,现在草地上有几只兔子?2.指定幼儿回答并说出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3.请幼儿口头说出算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