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正心修身十五句经典金句,帮你戒除忧虑、提高内心自我修养!

合集下载

60句孔子名言选粹,修身治学为人处世,见有所悟!

60句孔子名言选粹,修身治学为人处世,见有所悟!

60句孔子名言选粹,修身治学为人处世,见有所悟!60句孔子名言选粹,修身治学为人处世,见有所悟!1、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解释: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这对我来说有什么因难呢?2、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解释:对可以交往的人而不与之交往,是错失了人;对不可以交谈的人而与之交谈,是失言。

”他认为只有聪明人(知者)才能做到既不失人又不失言。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解释: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

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

4、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解释:执政者不因人说好听的话就提拔他们,也不因他是坏人就鄙弃他说过的正确的话。

5、名不正,则言不顺。

解释:名分不正,说话就不能顺理成章。

6、听其言而观其行。

(经典语录)解释:听了他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才肯相信。

7、朽木不可雕也。

解释:腐烂的木头无法雕刻。

比喻人不可造就或事物和局势败坏而无可救药。

亦作“朽木难雕”.亦作“朽木不雕”。

8、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解释:孔子从四个方面教育自己的弟子,一、文学,即知名学。

研究如何提高知名度,二、行学,规范人们行为,使人们的言行举止有章可循。

三、忠学,是修养学。

是培养人自觉自愿地做自己该做的事。

四、信学,是知人辨事之学,是培养人判断力的学问。

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解释:君子心胸宽广,能够包容别人;小人爱斤斤计较,心胸狭窄。

1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解释:意思是不以向地位、学问较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

所以可以用“文”字作为他的谥号。

11、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解释:热衷于传播小道消息的行为,是对道德的背弃。

12、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解释: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去促成别人的坏事。

1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解释: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国学经典之修身养性治国

国学经典之修身养性治国

国学经典之修身养性治国1.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论语•学而》【译文】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即使学习,所学也不会巩固。

要以忠实和诚信为主,不交不如自己的朋友,有了错误就不怕改正。

2.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礼记•学记》【译文】只有先去学习才能知道自己知识的缺乏,只有教了别人之后才能知道自己对知识还理解不清。

认识到了自己知识的不足,然后才能反过来要求自己;知道了自己对有些知识还理解不通,然后才能自己努力。

所以说:教和学互相促进,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

3.芝兰生于幽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

——《孔子•在厄》【译文】兰花生长在冷清偏远的山谷之中,却不因缺少他人的观赏而停止芬芳开放,品德高尚的人修生立人,不会因穷苦的境遇而改变自己高尚的品节。

4.贤者狎而敬之,畏而爱之。

——《礼记•曲礼》【译文】对贤能的人要亲近而尊敬他,敬畏而喜爱他。

5.得毋求胜,分毋求多。

——《礼记•曲礼》【译文】在争吵时,不要存取胜于人的心理;在分财产时,不要存多分的想法。

6.疑事毋质,直而勿有。

——《礼记•曲礼》【译文】有疑问的事情,不要主观臆断;正确的时候,不要自以为是。

指做人、治学都该虚怀若谷,实事求是。

7.修身践言,谓之善行。

——《礼记•曲礼》【译文】修身养性,兑现诺言,这就是好的品行。

8.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管子•权修》【译文】十年的时间可以培育一棵树木,一百年的时间才可以使培育一个人才。

比喻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

9.井蛙不可以語海,夏蟲不可以語冰。

——《庄子•秋水》【译文】不能和井里面生活的青蛙说大海是什么样的,因为它受空间限制自己不了解;不能和生命只有一个季节(夏生夏死)的小虫子说冰是什么样的,因为它受限制于时令而不能理解。

10.狗不以善吠为良,人不以善言为贤。

——《庄子"杂篇"徐无鬼》【译文】狗,不因为它善叫就认为是好狗;人,不因为他能说会道就是贤人。

儒家对个人修养的名句

儒家对个人修养的名句

儒家对个人修养的名句
儒家对个人修养的名句如下:
1.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3.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4.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5.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6.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7.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8. 君子之交淡如水。

9.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10.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1.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12.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13.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

14.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5.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以上是儒家对个人修养的名句,这些名句强调了个人修养的重要性,包括学习、谦虚、思考、反省、道德行为等方面。

这些名句旨在引导人们从自身做起,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实现个人修养和社会和谐。

这些名句深刻而精辟,对于个人修养的指导具有重要意义。

孔子一生经典语录大全,受益无穷_名人名言

孔子一生经典语录大全,受益无穷_名人名言

孔子一生经典语录大全,受益无穷_ 名人名言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摘孔子《大学》(大学的目的,在于显明高尚的品德,在于使人们革除旧习,在于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2、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摘孔子《大学》(所谓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象厌恶难闻气味那样厌恶邪恶,象喜爱美丽的女子一样喜爱善良,这样才能说心安理得,所以君子在一个人独处时必定要谨慎。

)3、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摘孔子《大学》(财富可以修饰房屋,道德可以修饰身心,心胸宽广可以使身心舒坦,所以君子一定要做到意念诚实。

)4、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

——摘孔子《大学》(没有人知道自己孩子的坏处,没有人知道自己禾苗的茂盛。

)5、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

——摘孔子《大学》(自己有善德,才能要求别人行善。

)6、《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摘孔子《大学》(《诗经》说:“茂盛的桃树开着鲜艳的花朵,这位姑娘出嫁了,能与婆家和睦相处。

”)7、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摘孔子《中庸》(人的喜怒哀乐的感情没有表现出来,叫做中;表现出来合乎法度,叫做和。

达到中和,天地就各居自己的位置,万物也就生长了。

)8、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摘孔子《中庸》(不愿意别人加给自己的,也不要加给别人。

)9、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乎。

——摘孔子《中庸》(爱好学习接近智慧,努力行善接近仁德,知道耻辱就接近勇敢。

)10、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摘孔子《中庸》(任何事情,有准备就能成功,没准备就会失败。

)11、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摘孔子《中庸》(广泛地学习,详尽地探究,慎重地思考,清楚地辨别,忠实地执行。

)12、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

《论语》精华60句,修身养性啊,终身受益哦

《论语》精华60句,修身养性啊,终身受益哦

《论语》精华60句,修身养性啊,终身受益哦展开全文1、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一个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智者却是能不为眼前得失所羁绊,目光长远,判断敏锐。

2、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的快乐,就像水一样,悠然安详,永远是活泼泼的。

仁者之乐,像山一样,崇高、伟大、宁静。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不愿承受的事,也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

这句话所揭晓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

孔子所言是指人应当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为参照物来对待他人。

人应该有宽广的胸怀,待人处事之时切勿心胸狭窄,而应宽宏大量,宽恕待人。

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交朋友,一定要言而有信。

对于诚信的人,人们都会尊重他,也会信任他,也会把最重要的事情托付与他,因为诚信的人能够说到做到,如果做不到的话他就会谢绝。

所以我们每一个人在作出承诺之前都要想一想,你的承诺是否能够兑现?千万不能信口开河,一定要做个诚实守信的人。

5、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和谐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同流合污而不和谐。

感悟:君子能够容忍不同的想法、意见,与人赤诚相见、肝胆相照。

小人或是隐瞒自己的思想,或是根本就没有自己的思想,阳奉阴违。

当然,在实际学习工作中,要做到“和而不同”并非易事,稍有不慎就会落得一个“刺头”的雅号而成为圈内不受欢迎的人。

6、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合群而不与人勾结,小人与人勾结而不合群。

孔子在这一章中提出君子与小人的区别点之一,就是小人结党营私,与人相勾结,不能与大多数人融洽相处;而君子则不同,他胸怀广阔,与众人和谐相处,从不与人相勾结,这种思想在今天仍不失其积极意义。

7、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懂得的是利。

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君子心胸宽广,能够包容别人;小人爱斤斤计较,心胸狭窄。

9、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帮助别人做成坏事。

小人与此相反。

10、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君子不单凭语言来荐举人,也不单凭人来废除他的言论。

国学经典之有关修身养性的至理名言

国学经典之有关修身养性的至理名言

国学经典之有关修身养性的至理名言有关修身养性的'经典国学名言:1.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2.君子诸已而后求人,无诸已而后非诸人。

(《大学》)3.欲诚其意,先致其知。

(《大学》)4.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

(《中庸》)5.子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

”(《中庸》)6.大成若却,其用不弊。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7.心以静为贵,欲以寡为贵,思以敏为贵,学以勤为贵,友以诚为贵,情以挚为贵,穷以志为贵,富以仁为贵,话以少为贵,喜以度为贵,怒以忍为贵,体以健为贵!8.长知足,心安然;甘淡泊,乐无边;为人喜,解人难;忘忧喜,严律己;莫烦恼,忍为先;识时务,永向前!9.无贪欲,心胸宽;广交友,德为先;抑愤怒,能方圆;烦恼事,抛云端;和邻里,解人难;家和睦,心里甜!10.寡言养气,寡事养神,寡思养精,寡欲养身,事从容则有余味,人从容则有余年,精神不蔽,四体长春!11.言宜实,心宜诚,福宜惜,慧宜增,思宜宽,虑宜远,气宜柔,骨宜刚,志宜大,胆宜壮!宜静默,宜从容,宜谨严,宜俭约。

12.言语,以简重真切为第一;平生无一事可瞒人,此是大快。

13.以恕己之心恕人,以责人之心责己。

14.忍与让足以消无穷之灾悔,古人有言:终身让路,不失尺寸。

15.受得小气,则不至于受大气,吃得小亏,则不至于吃大亏。

16.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

(《大学》)17.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孔子家语》18.知耻近乎勇。

——孔丘。

古人修身养性的名言

古人修身养性的名言

古人修身养性的名言古人修身养性的名言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名言都不陌生吧,名言可以用来鞭策自己,帮助我们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树立信心。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名言才经典呢?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古人修身养性的名言,欢迎大家分享。

古人修身养性的名言11、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论语》2、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5、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8、学而不思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9、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论语》10、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11、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12、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13、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14、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19、不怨天,不尤人。

——《论语》20、不迁怒,不贰过。

——《论语》21、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22、小人之过也必文。

——《论语》2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24、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论语》25、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26、三思而后行。

——《论语》27、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28、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29、不以一眚掩大德。

——《左传》30、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31、知耻近乎勇。

——《中庸》32、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中庸》33、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孟子》34、人皆可以为尧舜。

40句教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古语

40句教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古语

40句教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古语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刘备语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

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

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论语》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

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

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

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雍也》
【释义】孔子说:“一个人的质朴要是超过他的文采,就未免有些粗野;文采要是超过他的质朴,又未免有些浮华。

只有文采和质朴结合的匀称均衡,那才称得上大雅君子。

”2.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为政》【释义】孔子说:“君子团结人而不搞勾结拉拢,小人只搞勾结拉拢而不团结人。


3.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为政》
【释义】孔子说:“一个人不讲信誉,不知道他怎么可以立身处世。

这就好比大车、小车缺乏了关键部件套不住牲口一样,那怎么能驾车走路呢?”
4.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雍也》【释义】孔子说:“人能够问心无愧地活在世上,是因为他正值;不正值的人也能活在世上,那是因为他侥幸地避免了祸害。


5.子曰:“志于道,据于徳,依于仁,游于艺。

”——《述而》
【释义】孔子曰:“志向在道上,根据在徳上,依靠在仁上,而在礼仪、音乐、射箭、驾车、文字、算术这六艺之中研习游乐来陶冶身心。


6.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里仁》
【释义】孔子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的,必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同他做伙伴。


7.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子罕》
【释义】孔子说:“智慧的人遇事不迷惑,仁德的人不忧愁,勇敢的人无所畏惧。


8.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雍也》
【释义】孔子说:“聪明的人喜欢水,有仁德的人喜欢山。

聪明的人活跃,有仁德的人沉静。

聪明的人生活快乐,有仁德的人容易长寿。


9.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
【释义】孔子说:“见到贤人,就想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在内心自我反省有没有他那样的毛病。


10.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里仁》【释义】孔子说:“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懂得的是利。

”11.孔子说:“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卫灵公》【释义】孔子说:“君子庄重而不与人争执高下,合群而不拉帮结派。


12.子曰“巧言乱德。

小不忍则乱大谋。

”——《卫灵公》【释义】孔子说:“花言巧语会败坏道德。

遇到小事不能忍耐,就会扰乱了大事。


13.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季氏》
【释义】孔子说:“君子有三件事情应该警戒:青少年时期,血气还未养成,要警惕不可迷恋女色;到了壮年时期,血气正在旺盛,要警惕不可争强好胜;等到年纪变老,血气已经衰退,要警惕不可贪得无厌。


14.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颜渊》
【释义】孔子说:“广泛地学习文化典籍,再用礼仪加以自我约束,就不致于产生叛离之心了。


15.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卫灵公》【释义】孔子说:“君子严格要求自己,小人苛刻要求别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