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l浪花教学文档
16浪花教学案

四、质疑
读了本课课文,大家有什么疑问或想法,提出来全班交流。
五、拓展延伸
画一画,把大海的浪花画下来。
六、指导书写生字
修改或补充
4.小组讨论:把你读懂的和要问的问题与同学们交流一下。
5.全班汇报交流,教师点拨。其中在学生的汇报中重点理解:
(1)浪花怎样和我玩耍?
(2)浪花给我捧来了什么?为什么我的小篮子都装不下啦?
(3)为什么说浪花像一群淘气的娃娃?
6.比赛读课文,选择你喜欢的一段读,要求有感情地朗读。(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法
情境教学法
学习
准备
教学课件图片。生字卡片
学习
时间
一课时
学
习
过
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放“浪花的声音”的录音。问:这是什么声音?
2.师生谈话:你见过浪花吗?浪花是在哪里的?
3.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文识字
1.自由读课文,要求把字音读准,不会读的画出来,拼读几遍,或问问同学。
2.听课文录音,注意听清楚生字的读音。
3.出示卡片,检查会认字的读音。
4.学生再自由读课文,要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三、细读课文,读中感悟
1.指名读,边读边想写了什么,并标出是几个自然段。
2.选择你喜欢的一段反复读,读到你认为读流利了为止。然后读给你的朋友听听,看谁读得最好。
3.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或要问的?
中心小学电子备课教学案
科目
语文
年级
一
单元
九
撰写人
课题
16、浪花
学习
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认识七个会认的字,掌握“浪花、一会儿、雪白”等词语。
人教版浪花教案范文

人教版浪花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浪花的形成过程和特点;(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3)提高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了解浪花的形成原因;(2)运用比较、分类等方法,分析不同条件下浪花的特点;(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的观念;(2)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积极进取的精神;(3)培养学生珍惜资源、保护海洋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浪花的形成过程;2. 浪花的特点;3. 影响浪花形成的因素;4. 浪花与海洋环境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浪花的形成过程;(2)浪花的特点;(3)影响浪花形成的因素。
2. 教学难点:(1)浪花形成的原因;(2)不同条件下浪花的特点;(3)浪花与海洋环境的关系。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了解浪花的形成过程、特点及影响因素;(2)设计实验和实践活动;(3)准备相关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1)预习相关知识;(2)准备实验和实践活动所需材料;(3)培养观察、思考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视频等素材,引导学生关注浪花现象;(2)提问:什么是浪花?它是如何形成的?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浪花的形成过程和特点;(2)引导学生分析影响浪花形成的因素;(3)讨论:浪花与海洋环境有何关系?3. 课堂讲解:(1)讲解浪花的形成过程;(2)分析不同条件下浪花的特点;(3)阐述浪花与海洋环境的关系。
4. 实践活动:(1)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浪花的形成过程;(2)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实验结果;(3)汇报:各组分享实验成果,总结浪花的形成原因和特点。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2)强调浪花形成的原因、特点及与海洋环境的关系;(3)布置课后作业。
16 浪花_教案

语文(S)教学设计
教材:语文(S)一年级上册
课文:16 浪花
板块:教学设计—教案
设计思路
《浪花》是一篇精美的散文。
课文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大海特有的景致:沙滩、浪花、贝壳、小虾。
其中,最逗人的是浪花,像一群淘气的娃娃。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创设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感知、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通过教师的组织和引导,帮助和激励,在师生互动、生生合作、反复的朗读、自主探究中感悟课文的意境和文字的优美;展开丰富的想象,感受大海的美丽,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目标
1.认识“玩、步、丫、眼、泪、流、她、给、跑、贝、青、气”12个生字,会
写“下、不、气、贝、见、出”六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体会海边玩耍的乐趣。
3.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海边玩耍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课前准备
1. 多媒体课件。
2. 学生在海边玩耍的照片。
3. 学生自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16浪花1

课题:浪花累计课时:( 2 )授课班级:________ 授课时间:________ 授课教师:孙爱华审核人:__________一、学习目标:1.学会9个生字和3个词语,认识7个字。
生字(眼泪流她给跑贝青气)生词(浪花玩耍雪白)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二、学习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
学习难点:1.通过感情朗读理解句子,体会句子包含的感情。
2. 生字中有些字不容易读准字音,有些形近字容易混淆。
三、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学习字词,积累知识。
、1.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小练习展示)1字(玩步丫眼泪流她给跑贝青气)2词(浪花玩耍雪白贝壳)2.发现字词句亮点。
(小汇报练习)1.课文的哪些地方看出浪花像一群淘气又可爱的娃娃?划在书上,然后在班上说一说:(1.迈着轻轻的步子;2.悄悄地搔痒了我的小脚丫;3.笑着跑回家;4.又唱着笑着跑来了;5.这次它给我捧来了雪白的贝壳,青青的小虾;6.浪花跑去又跑来。
)(二)再读课文,合作探究,培养能力。
1.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小组合作展示)1启发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浪花是怎样的.2我坐在沙滩上玩耍,浪花看见了,迈着步子,搔痒了我的小脚丫。
指出两个句子的区别。
(没有了“轻轻地”“悄悄地”)这都是说谁的?3指名读第一句。
浪花是怎样来呀?2.发现挖掘语文基础知识。
(学生个人展示)(三)品读课文,完善补充,理解感悟。
1.教师补充问题,指导学生练习。
1.齐读课文,要读出对大自然的爱,对浪花的爱,要读得亲切,充满感情。
2.齐读课文最后一段,板书:淘气、一群。
为什么不说像“一个”淘气的娃娃?(有很多浪花)3唱着笑着”,对唱着歌儿高兴地来,谁能读出这种感觉,找两个人对比读读唱着笑着”,对唱着歌儿高兴地来,谁能读出这种感觉!2.小组长对本课进行小结。
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6课《看浪花》教案

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6课《看浪花》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学会要求写的生字。
2、了解大海,想象在海边玩耍的乐趣。
3、有感情的朗读全诗,背诵全诗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认识本课生字,学会要求写的生字;2、了解大海,想象在海边玩耍的乐趣。
教学难点:引导理解诗歌内容。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关于大海、海岸、海滩的图片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们,谁来说说你见过的或想象中的大海是什么样的?抽生说,小朋友们说的真好。
我们出生在重庆,很多人都没有亲眼看见过大海,只是在电视上报子上看见过。
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起去看看美丽的大海。
播放录像。
录像看完了,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也和大海有关,题目是:看浪花,生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读音1、下面就请小朋友打开书54页自渎课文,把不认识的或红色音节的字多读几遍。
2、检查生字词读音,抽生读、师随时纠正读音,齐读3、再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通顺,读连抽生读,分段读,师范读,生齐读4、再读课文找出你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呆会儿老师讲解的时候要仔细听三、深读课文,理解大意。
1、自渎第一二句话,思考浪花的形状像什么?用波浪线勾出来自己读一读理解“哗——哗”——这是一个拟声词。
形容浪花流动的'声音。
你们还能仿照他说出几各这样的词吗?抽生。
2、指导朗读,请自渎体会。
抽生读,生评价,齐读。
3、这一束束的浪花像问号,在问孩子们想什么?那孩子们到底在想什么呢?请小朋友们第3、4、5 句话告诉老师。
理解淡水——般江河湖泊里的水是淡的,可以用来灌溉庄稼,探秘——探索,寻找秘密金疙瘩——金属矿产4、听老师读这几句话思考,这一段该怎么读?抽生答。
请自渎体会。
抽生读,生评价,齐读。
5、刚才说了浪花像问号,除了这个以外,浪花还像什么?自渎课文最后一节,用横线勾出来。
理解“抚摸”——来回轻轻的摸6、指导朗读,浪花就像小手抚摩着孩子的小脚丫,是多么舒服呀!就让我们轻轻的读一度体会一下。
抽生读,齐读四、学习生字1、学习新部首“立刀旁”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忆字型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浪花教案稿(1)

16、浪花(第二课时教案设计)授课班级:一(3)班授课时间:2011年11月15日授课教师:温小芳教学目标:1、学会读本课的新词,认识12个生字,理解“挠”、“捧”。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看懂图意,围绕着“我”和“浪花”进行观察,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及思维、表达的能力。
4、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喜欢浪花从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抓重点词句,理解浪花的轻轻、热情和淘气,读出对浪花的喜爱之情。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好练习本。
教学过程:课前播放歌曲动画《赶海的小姑娘》。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刚才我们和赶海的小姑娘一起去体验了海边玩耍的乐趣,那你们喜欢大海吗?海水涌上沙滩会形成一道道白色的海浪,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到海边去看看美丽的浪花吧!师板书课题:16、浪花生齐读课题二、复习生字词(课件出示生字词)làng huāshātān wán shuǎnáo浪花沙滩玩耍挠bèi kéxiǎo xiātáo qìpěng贝壳小虾淘气捧三、理解课文,指导朗读1.讲读第一自然段,体会浪花的轻轻。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提问:“我”是在哪里玩耍?(出示小孩沙滩玩耍图)(2)咦,听听,是谁来了?(播放海浪声)浪花是怎样来到我身边的?用“”划出句子,指名朗读句子。
(3)圈出浪花来时的动作。
(板书:走、挠)让学生演示“挠”的动作。
“轻轻的”、“悄悄地”写出浪花很小,浪花涌上岸的声音很轻很轻。
(板书:轻轻、悄悄)(4)指导朗读:这个句子要读得轻而慢(个别读、齐读)。
(5)浪花悄悄地挠着我的小脚丫,我的表情会是怎样的呢?(笑得我眼泪都流出来了)这个句子要用高兴的语调来读。
(6)齐读第一段,体会小浪花的淘气。
注意:“轻轻的”、“悄悄地”要读轻一些,“哗哗哗”要读得响一些,把自己当作课文中的“我”来读。
2.讲读第二自然段,体会浪花的热情。
教学设计3:浪花

第16课《浪花》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有三个自然段,通过“我”感到的,看到的,讲浪花涌来退去的样子,声音和它给“我”带来的欢乐。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6个一类生字,12个二类生字。
掌握“走”字的笔顺。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在海边玩耍时愉快的心情。
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
3.培养学生勇于提问的习惯。
【教学重点】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生字。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投影【教学时数】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认识所学的一、二类生字。
学习四个一类字,掌握“走”字的写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哪些小朋友去过大海,你觉得海边怎么样?今天,有一个小朋友去海边玩了,她还和浪花成为了好朋友呢!请同学把书翻到第75页,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朗读课文,了解内容1.教师泛读课文,请同学注意字音和语气。
2.学生自由读课文,为自然段标序号,画出一、二类生字。
指读课文,齐读课文。
三、认识一、二类生字1.出示生字卡片,反复认读。
2.同桌互相认读。
四、学习四个一类字1.学习“走、贝”。
(1) 根据图片猜字。
(2) 演示“走”的演变过程,使学生了解它的字理。
(3) 学习它的笔顺。
(4) 扩词:走路、行走、走马观花、走南闯北。
(5) “贝”字的学法同“走”,可以让学生按老师的方法自己讲。
可以实物演示。
(6) “贝”字的扩词;贝壳、宝贝。
2.学习“丫”。
(1) 教师用手势做“丫”字请同学猜。
(2) 书空。
(3) 扩词:脚丫、丫头。
3.学习“泪”。
(1) 怎样记住这个字呢?(眼睛里流出的水就是泪)(2) 扩词:泪水、眼泪、泪珠。
(3) 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会流泪呢?五、复习巩固生字。
语文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浪花》原文及教案

【原文】我坐在沙灘上玩耍。
浪花看見了,邁著輕輕的步子走來,悄悄地撓著我的小腳丫,笑得我眼淚都流出來了,她才嘩嘩嘩笑著跑回家。
一會兒,浪花又笑著跑來了。
這次,她給我捧來雪白的貝殼、青青的小蝦,我的小籃子都裝不下啦。
嘩——嘩——嘩——浪花跑去又跑來,像一群淘氣的娃娃。
【教案一】教學目標: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看懂圖意,圍繞著“我”和“浪花”進行觀察,培養學生的想像能力。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作者的心情,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4、培養學生質疑問難的習慣。
重點難點:認識本課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體會作者的感情。
課時安排:2課時教學流程:第一課時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你們見過大海嗎?有沒有在鬆軟的沙灘上玩耍過?今天,老師就帶你們到金色的沙灘上和一個小姑娘一同與浪花嬉戲,你們想去嗎?(想)好,先閉上眼睛,聽到聲音再睜開,好嗎?(動畫出示課文插圖)二、指導看圖。
1、一邊聽著海浪聲,一邊觀察圖。
2、先看圖上的小女孩坐在什麼地方?從她的臉上可以看出什麼?她為什麼這麼高興?(浪花湧上來,撞在她的小腳丫上,她覺得很好玩,所以她張開嘴,眼睛都眯成一條縫了。
)3、再看看她身邊有些什麼?籃子裏裝滿什麼?海邊的貝殼、小蝦真多呀!是誰把它們送上岸的呢?4、浪花湧上沙灘時,會發出什麼聲音?像在幹什麼?5、再看看大海、天邊。
6、小結:天氣晴朗,景色優美。
浪花,一會兒與小女孩玩耍,一會兒又為她送來貝殼、小蝦,難怪她跟浪花玩得這麼開心。
三、初讀課文。
1、今天我們學的課文,就是根據這幅圖畫來寫的。
題目是《浪花》。
(板書課題,學生齊讀)2、認識”浪”字,說說識記的方法。
3、教師配樂範讀課文,要求學生注意字音和語氣。
4、學生自由小聲讀課文,不認識的字借助注音讀兩遍,要把句子讀通順,注意課文中有好些字讀輕聲,比如:一會兒……5、檢查學生的讀文情況。
四、隨文識字。
1、指名讀第一段,明確重點問題:對照圖,“我”指誰?浪花是怎樣走到她腳邊的?浪花到她腳邊幹什麼?聽教師讀一句話,看跟書上第二句話有什麼不同?(浪花邁著步子走來,搔癢了我的小腳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课文的哪些地方看出浪花像一群淘气又可爱的娃娃?
2、拓展训练:
(1)浪花象一群淘气的娃娃。
(2)天上的白云像飞奔的马。
(3)彩虹象一座美丽的拱桥。
仿照这个句子来说说话:
小狗的脚印像__________。
弯弯的月儿象___________。
__________象___________。
3、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想一想:浪花送给了小女孩什么礼物?
(2)你觉得浪花像什么?(板书:小娃娃)而且是一个可爱的小娃娃。哪些词语说明浪花像可爱的小娃娃?板书:唱、笑、跑、捧。
4、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找一找从哪里看出浪花很“淘气”。
5、自由读课文,找一找哪些句子或者词语体现了小朋友玩耍时的高兴心情。
教学难点:让学生充分地朗读,在读中感受生活快乐,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具
学具
准备
1、生字、词语卡片,教学挂图。
2、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设
计
思
路
1、上课的伊始,以多媒体课件(大海及海浪声)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到美丽的海滩,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识字教学:(1)自主学习,巧记字形,理解字义。(2)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讨论,选择最佳的记忆方法。(3)小组汇报学习过程。
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生字在四字格中的占位,发挥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印象更深刻。
及时帮助学生整理学习内容。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 备
教学内容
一、复习入
二、品读感悟,理解课文内容
三、课后延伸
四、总结升华。
第二课时
1、品读感悟,理解课文内容。2、使学生体会浪花带来的变化。
1、画识字树。
(3)浪花是在哪里的?
2、今天,我们一起到海边去看看金色的海滩和美丽的大海中的浪花好吗?板书课题。
1、借助汉语拼音自由读课文(读淮字音、读通句子)
2、在课文中圈出生字,拼一拼,读一读,想一想:你是怎么把字记住的?
3、课件出示:12个生字
4、游戏巩固生字。
1、范读课文。
2、你想读课文吗?快打开书读一读吧!
1、学完了这篇课文以后,同学们有什么收获?
2、播放课件:(海浪声)
情景中读,升华情感。
1、做游戏:把自制的生字卡贴在识字树上并领读生字并组词。
2、开火车读词语
3、齐读课文。
教学设计
课题
16、浪花
计划课时
2课时
主备人
马少萍
教学
内容
分析
《浪花》是一首散文诗,全文共有3个自然段,共有7句话。除第四句外,其他6句话比较押韵,句式活泼,学生读起来琅琅上口。在表达形式上采用了拟人化的写法,将浪花比作淘气、活泼的娃娃,并适用了一系列词语表现它的活泼、淘气。在内容上,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浪花这个淘气的娃娃与我在沙滩上嬉戏的场面和表达给“我”带来了欢乐,通过描写我与“浪花”一起玩耍的欢乐场面,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指名给生字组词,同学互相纠正、补充。全班交流。
5、摘抄词语
1、谈谈自己这节课的学习收获。
2、看板书,听老师总结。
以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到美丽的海滩,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让学生自己借助拼音读课文,是巩固拼音的一种方式。让同学之间互相正音,也训练了学生注意听别人说话并与人合作学习的能力。
利用刚学习的生字和拼音通过多种形式读课文,有利于巩固识字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2、出示词语卡片。
3、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6课《浪花》板书课题。
1、出示教学挂图:小男孩坐在什么地方?从他的脸上可以看出什么?他为什么这么高兴?
2、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想一想:文中的小朋友喜欢浪花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2)小结:小浪花呀轻轻地走来,悄悄地给我瘙痒,把小女孩逗乐了,又哗哗哗地笑着跑回大海妈妈的怀抱里跟我捉迷藏做游戏!你们觉得浪花怎么样啊?(板“可爱”)
7、做游戏:摘字卡认读生字并组词。
1、听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2、自由读课文,
3、同桌之间互相读,互相纠正读音。
4、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学生评价。
5、齐读课文
6、小组讨论,交流问题。
7、全班汇报交流,同学互相评价,补充。
1、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占格位置。
2、指名写笔顺,数笔画,相互评价。
3、模仿写生字、在四字格中练习描红、书写。
2、总结:这节课我们认识了12个生字,学会了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真不错!
1、让学生自由交流
2、齐读课题。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标出不会读的生字。
2、同桌互读
3、自由读课文并圈出生字读一读。
4、想办法自主学习生字。同桌之间互相读,互相纠正读音。
5、指名认读生字,同学互相正音。
6、指名读、小老师领读生字并口头组词,开火车读、齐读。
3、分段读,读后给予肯定,并简要评价。
4、指导朗读。
5、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课文讲了谁的什么事?
1、出示带有田字格的生字:“下、贝、不、见、气、出”。
2、谁来说说你喜欢写哪个生字,写一写笔顺,数一数笔画?
3、指导书写,边示范边说笔顺。
4、个别指导。
5、扩词练习
1、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3、阅读教学:可分为初读,主要是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细读,主要是读懂每个句子。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有感情地读,这要在想象的基础上进入角色。把自己的体会,感受读出来。在朗读的过程中开展评读的方式展开教学过程。借助教学情景图,引导学生想象当时的情境,体会小姑娘与浪花嬉戏、玩耍的欢乐情景,通过入情入境地朗读,使学生受到感染熏陶,心灵得以净化,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把教学的重点、难点溶于浓浓的情境之中,很容易突破。
教学
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玩、步、丫”等十二个生字,会写“下、不、气、贝、见、出”这六个字。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情感目标:使学生体会到浪花带来的变化,培养对浪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浪、玩、笑、都、跑、唱、次、给、贝”等12个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 备
教学内容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出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三、再读课文,感知内容
四、指导书写
五、归纳总结
第一课时
1、认识“玩、步、丫”等十二个生字。
2、指导学生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1、课件出示:(大海及海浪声)
问:(1)这是什么声音?
(2)你见过浪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