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护理

合集下载

老年人急性肾功能衰竭护理课件

老年人急性肾功能衰竭护理课件
老年人急性肾功能衰竭护理
演讲人:
目录
1.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定义和特点 2.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护理评估 3.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护理措施 4.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并发症预防 5.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康复与随访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定义和特 点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定义和特点 什么是急性肾功能衰竭?
急性肾功能衰竭是指肾脏突然失去功能,导致体 内废物和多余液体的积聚。
向患者及家属普及肾脏健康知识,提高自我管理 能力。
增强患者对疾病的理解,促进积极配合治疗。
谢谢观看
在老年人中,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生率较高,且常 伴有其他慢性疾病。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定义和特点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类型
包括肾前性、肾性和肾后性三种类型,分别由不 同的原因引起。
了解不同类型有助于针对性治疗。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定义和特点 老年人的风险因素
老年人由于生理机能下降、合并症多,更容易发 生急性肾功能衰竭。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护理评估 心理状态评估
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观察是否有抑郁、焦 虑等情绪问题。
心理支持对老年患者的恢复至关重要。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护理措施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护理措施 液体管理
根据医生的指示,合理调整液体输入和排出,以 防止过多或不足。
监测尿量和体重变化,有助于评估液体平衡。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护理措施 饮食护理
提供低蛋白、低钠、高热量的饮食,必要时根据 病情调整营养方案。
合理的饮食可以减轻肾脏负担,提高患者的整体 状况。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护理措施 药物管理
严格按照医嘱用药,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定期 监测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
老年人对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下降,需特别注 意。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并发症预 防

第8节 肾衰竭病人的护理

第8节 肾衰竭病人的护理

4.治疗配合 (1)维持水、电解质及酸减平衡 (2)纠正氮质血症 可采用:①必需氨基酸 疗法②胃肠吸附疗法 5.健康指导 告知病人及家属只要坚持治 疗,注意生活调理、合理饮食,消除或避 免加重病情的各种因素(如控制血压、合 理用药、避免感染),定期复查,是可以 延缓病情进展,提高生命质量的。 • (五)护理评价 病人焦虑程度是否减轻;身体营养状况 有无改善或能否维持基本代谢平衡;体液 是否逐渐达到平衡、水肿减轻或消退。
• (一)护理评估
1.健康史:急性肾衰的原因包括肾前性、 健康史: 肾实质性、肾后性,应详细询问有无血容 量不足、心排血量降低 、有无急性尿路梗 阻,有无肾小管坏死等情况。 2.身心状况 :(1)症状评估 (2)护理 :(1 体检 (3)心理状态 3.辅助检查 : 血尿素氮、肌酐、血清钾浓 度有无升高,其中高钾血症是病人死亡的 重要原因;动脉血气分析有无代谢性酸中 毒;尿液检查有无尿蛋白、颗粒管型,尿 比重是否低且固定等。
• (四)护理措施
1.生活护理 (1)休息 (2)饮食 2.病情观察 3.治疗配合 (1)高钾血症的处理 (2)配合透析疗法 (3)限制水入量(4)防治感染 )限制水入量(4 4.心理护理 5.健康指导 告知病人在恢复期应注意休息,加强 营养,避免一切对肾脏有损害的因素,如妊娠、损伤、 过度疲劳及使用某些药物等。 • (五)护理评价 病人能否维持水平衡,水中毒情况是否得到纠正; 营养状况有无改善,能否维持基本营养代谢平衡;住 院期间有无发生新的感染。
• (一)护理评估
1.健康史 慢性肾衰竭病人多有慢性肾病病史,应详 细询问病人的发病和治疗经过 。 2.身心状况 (1)症状评估 (2)护理体检 (3)心理状态 3.辅助检查 血常规化验、尿沉渣检查、是否血尿素 氮、肌酐、血钾明显升高,二氧化碳结合力明显降低。 • (二)护理诊断/医护合作性问题 护理诊断/ 1.焦虑 与病程长,治疗效果差,后期需依赖透析 治疗维持生命,治疗费用高等有关。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限制蛋白质摄入, 营养失调: 消化道功能紊乱,水、电解质紊乱,贫血等因素有关。 3.体液过多 与肾功能降低致水、钠潴留,多饮水或 补液不当有关。 4.潜在并发症 感染、心力衰竭

急性肾功能衰竭护理应急预案与流程

急性肾功能衰竭护理应急预案与流程

急性肾功能衰竭护理应急预案与流程
1.绝对卧床休息,保持环境安静,有高热、昏迷或心衰者,均按相关常规护理。

2.遵医嘱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优质低蛋白饮食(蛋白质摄入量为0.5g~0.8g/kg/d),酌情限制水及钾、钠盐的摄入量。

3.密切观察病情:每天测量体温、脉搏、呼吸4次,连续3天。

如有血压突然升高、剧烈头痛、极度乏力及恶心、呕吐、神志障碍等提示发生高血容量、高钾血症、高氮质血症等并发症,应及时告知医生,遵医嘱行床边心电监护,并每2~4小时记录1次。

高血钾症时,及时遵医嘱做好降钾处理,严密监测血钾变化,避免输注库存血。

4.根据医嘱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少尿或无尿时,严格控制液体摄入量,输液速度宜缓慢,小于40gtt/min,预防肺水肿。

多尿期应注意观察有无低钠、低钾血症的表现,根据医嘱调整液体量;监测电解质变化。

5.做好各种透析疗法的术前准备、术后观察生命体征情况并记录。

6.保持口腔、皮肤及会阴部的清洁,预防感染。

7.做好心理护理,改善患者焦虑、烦躁及抑郁情绪。

附:急性肾功能衰竭护理应急流程。

第4节肾衰竭病人的护理

第4节肾衰竭病人的护理
CRF病人蛋白质摄入量
Ccr(ml/min) 蛋白质摄入量 [g/(kg· d) ]
>20 10~20 5~10 <5
0.7 0.6 0.4 0.3
2.防治感染 定期病室清洁消毒,防止交叉感染。透析、导 尿、臵管等操作,要严格注意无菌。协助病人做好全身皮 肤黏膜的清洁卫生。 3.用药护理 ①静脉输注必需氨基酸时要注意输液速度,不 在氨基酸内加入其他药物。②使用红细胞生成素纠正贫血 时,注意药物副反应。③使用骨化三醇治疗肾性骨病,经 常监测血钙、血磷浓度。 4.病情观察 观察CRF症状、体征的变化,有无感染征象、 电解质紊乱的征象,水肿变化,监测肾功能等。
(一)概述
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是指慢性肾脏 病引起的肾小球滤过率进行性下降,最终出现以代谢产物 潴留、水及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和全身各系统症状 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CRF分为:①肾功能代偿期。②肾功能失代偿期(氮质血症 期)。③肾功能衰竭期(尿毒症前期)。④尿毒症期。 我国CRF的分期方法
(三)治疗要点
1.纠正可逆的病因 2.维持期的治疗 ①保证热量供给,限制蛋白质摄入,减少 钾、钠、氯的摄入。②限制水分摄入。③防治高钾血症。 ④纠正代谢性酸中毒。⑤控制感染。⑥透析疗法。 3.恢复期的治疗 ①多尿开始时,重点是维持水电解质和酸 碱平衡,控制氮质血症和防治各种并发症。②完全恢复正 常后,定期检查肾功能,避免使用对肾有损害的药物。
重点提示
1.急性肾衰竭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功能在短时间内(数小 时至数周)突然急剧下降而出现的氮质废物潴留和尿量减 少综合征。最常见的是急性肾小管坏死。主要表现为血肌 酐、尿素氮升高和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及全身各系统 并发症。主要治疗是血液透析,护理的重点是饮食护理和 防止感染。 2.慢性肾衰竭是指慢性肾脏病引起的肾小球滤过率进行性下 降,最终出现以代谢产物潴留、水及电解质紊乱、酸碱平 衡失调和全身各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最常 见的病因是慢性肾小球肾炎。CRF可分为4个阶段:①肾功 能代偿期。②肾功能失代偿期。③肾功能衰竭期(尿毒症 前期)。④尿毒症期。治疗重点包括营养治疗、控制高血 压、纠正贫血等,血液透析是最重要的治疗方法。护理的 重点是休息和饮食护理。

急性肾衰竭的护理措施

急性肾衰竭的护理措施

急性肾衰竭的护理措施急性肾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肾脏突然发生功能障碍,导致肾小球滤过率急剧下降,肾脏排泄功能受损的一种疾病。

急性肾衰竭的护理工作至关重要,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护理措施。

1. 监测生命体征:对于急性肾衰竭患者,监测生命体征是非常重要的。

包括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指标,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的并发症。

2.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急性肾衰竭患者常伴有水电解质紊乱,护理人员应密切监测患者的血钠、血钾、血钙、血磷等指标,及时调整液体和电解质的补充。

3. 控制液体摄入量:对于急性肾衰竭患者,应根据患者的尿量和体重变化来调整液体摄入量。

避免过多的液体摄入导致水中毒,同时也要避免过少的液体摄入导致脱水。

4. 监测尿量:尿量是评估肾功能的重要指标,护理人员应密切监测患者的尿量变化,及时发现和处理尿量减少或尿量增多的情况。

5. 防止感染:急性肾衰竭患者由于免疫力下降,易发生感染。

护理人员应加强患者的个人卫生,保持环境清洁,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6. 维持营养支持:急性肾衰竭患者常伴有营养不良,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合理调整饮食,给予适当的营养支持。

7. 促进尿液排出:对于急性肾衰竭患者,护理人员可以采取一些措施促进尿液排出,如适当的体位改变、按摩腰部等。

8. 管理并发症:急性肾衰竭患者常伴有多种并发症,如高血压、心力衰竭、肺水肿等。

护理人员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并发症。

9. 心理护理:急性肾衰竭患者常伴有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帮助其积极面对疾病。

10. 教育患者及家属:护理人员应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急性肾衰竭的病情、治疗和护理知识,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疾病。

总之,急性肾衰竭的护理工作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率。

护理人员应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并发症,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

急性肾衰竭护理常规

急性肾衰竭护理常规

急性肾衰竭护理常规
1、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体重、肾功能、电解质及水肿情况.观察尿液的颜色,记录24小时出、入量。

2、少尿期观察有无高血钾症的表现,严格控制入水量,坚持量出为入的原则.绝对卧床休息。

多尿期注意观察有无低血钾、低血钠的表现,卧床休息为主,恢复期可适当活动。

3、行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患者按腹膜透析术护理常规护理;深静脉置管患者注意无菌操作,定期更换敷料,禁用库存血。

4、按医嘱及时准确给药,并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

5、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低盐、优质蛋白、易消化饮食。

6、了解和关心患者的心理情况,做好心理安慰。

7、预防口腔和皮肤黏膜感染,保持口腔清洁,水肿患者定时改变体位,预防压疮。

8、根据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评估、跌倒/坠床评估给予相应的照护.落实安全护理措施。

9、告知患者平时避免使用和接触对肾脏有害的食物和药物,慎用氨基糖苷类等肾毒性抗生素。

尽量避免需大剂量造影剂的X线检查。

一旦出现少尿时,应及时就时就诊。

参考文献:《临床疾病护理常规》2017年11月第1版拟定人:付** 审核人:xxx 拟定日期:2020年x月修订时间:2020年x月。

急性肾衰竭护理常规

急性肾衰竭护理常规

急性肾衰竭护理常规
病情观察
1、监测血压、尿量变化:
2、监测肾功能、电解质酸碱平衡的变化。

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患者卧床休息。

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蛋白易
消化食物。

协助翻身拍背,加强口腔护理。

2、少尿期护理保持液体平衡,促进排尿:保持电解质、酸碱平
衡。

遵医嘱使用预防和治疗肾功能衰竭的有效药物。

3、多尿期的护理维持水电解质的平衡,预防并发证的发生。

4、血液透析后的护理(置管处覆盖无菌敷料,每次上机前导管
维护一次,严格手卫生,观察穿刺处有无肿胀,渗液,确保置管通畅,部堵塞,不污染)。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准确记录24h 出入水量,床边血液净化按常规护理。

5、基础护理定时翻身拍背,加强口腔护理,保持管道通畅。

6、做好心理护理。

健康护理
1、指导患者进食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蛋白易消化食物。

2、卧床休息及肢体活动的方法。

3、床边血液净化者告知配合的注意事项:穿刺侧肢体制动的重要
性。

急性肾衰竭护理要点

急性肾衰竭护理要点

急性肾衰竭护理要点急性肾衰竭,是指肾功能在数小时至数日内急剧恶化,导致体液、电解质和代谢产物的累积,以及酸碱平衡和水盐平衡的紊乱。

在患者护理中,掌握好护理要点至关重要,能够有效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本文将重点探讨急性肾衰竭护理的关键要点,帮助护理人员更好地开展工作。

1. 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患者出现急性肾衰竭后,需要密切监测其病情的变化。

包括监测尿量、尿液情况、电解质水平、血压等生命体征指标。

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能够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避免病情的进一步恶化。

2. 保持水电解质平衡水电解质平衡是急性肾衰竭患者护理中的重点。

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液体输入量,并监测电解质的水平,特别是钠、钾、氯等指标。

保持良好的水电解质平衡有助于减轻肾脏的负担,促进病情好转。

3. 合理饮食护理患者在急性肾衰竭期间需要特殊的饮食护理。

护理人员应根据医嘱为患者合理安排饮食,避免高蛋白、高钠、高磷等食物的摄入。

合理的饮食护理有助于减轻肾脏的负担,促进康复。

4. 注重感染控制急性肾衰竭患者在护理过程中易发生感染,特别是泌尿道感染等。

护理人员需要注重感染的控制,保持患者周围环境清洁,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及时发现和处理感染病灶。

5. 心理护理急性肾衰竭患者常常伴有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护理人员需要给予患者充分的心理护理。

倾听患者的心声,关心患者的情绪变化,给予患者鼓励和支持,帮助其树立克服疾病的信心,促进康复。

在护理急性肾衰竭患者时,以上的护理要点至关重要。

护理人员需要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科学制定护理计划,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希望本文所述的护理要点能够对护理工作者在急性肾衰竭护理中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帮助。

以上是针对急性肾衰竭护理的要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祝患者早日康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