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复式折线统计图(第二课时)

合集下载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复式折线统计图(课件)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复式折线统计图(课件)

新课导入
2 下面是1998—2021年全国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 的变化情况。
年份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出生人口/万人 1933 1826 1764 1702 1647 1599 1593 1617 1584 1594 1608 1615
板书设计
复式折线统计图 复式折线统计图:不但能清楚地表示出两组数 据各自的增减变化情况, 还可以比较两组数据的变化 趋势。
课后总结
这节课你收获到了什么?
死亡人口/万人 967 960 966 972 977 975 977 986 993 998 996 1014
你能把上面的信息用折线统计图表示出来吗?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探究新知
人口数/万人
1998—2021年全国出生人口数统计图
2000 1500 1000 500
0
年份
人口数/万人
1998—2021年全国死亡人口数统计图
义务教育人教版五年级下册
7 折线统计图
第2课时 复式折线统计图
学习目标: 1.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及其特征,能根据需要选择折 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并能对数据进行简 单的分析和预测。 2.能结合实例读懂复式折线统计图,发展统计意识, 提高统计能力。 3.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体验学习复式折 线统计图的必要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0
图例
年份
与单式折线统计图的制 作方法基本相同,只是 用不同的图例表示不同 的量。
随着时间变化,上下两 个点越来越靠近了…… 也就是出生人口数和死 亡人口数的差越来越小。
观察复式折线统计图, 你又有什么发现?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2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2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学课件

(1)观察复式折线统计图,你能说说上海出生人口数、死 亡人口数的变化趋势吗?
从上一题的复式折线统计图可以看出上海的出生人口数 2001-2010年的各个年份有升有降,但是整体呈上升 趋势,相应的也能看出死亡人口数也呈上升趋势。
(2)每年的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从上一题的复式折线统计图中可以看出上海市每年的死亡 人口数比出生人口数多,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之差是 人口自然增长数,说明上海人口数呈现负增长的现象。
还得用图例说明……
2001-2010年上海出生人口和死亡人口数统计图
11.0 10.5 10.0
9.5
人口数/万人
10.07 10.23
9.34 9.67
9.65
10.70
10.22
9.80
9.67
10.08
10.87 10.67
10.02
9.23
9.0 8.5
8.09 8.25 8.12
8.0
7.5
7.0 6.5 6.0
6.20 5.76 5.73
5.5
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年份
出生人口数 死亡人口数
复式折线统计图与单式折线 统计图有什么不同?
单式折线统计图有局限性,复 式折线统计图可以更方便地比 较出两组数据的变化趋势。
图作出合理的分析与预测。 难点 能利用复式折线统计图作出合理的分析与预测。
甲城2015年的月平均气温变化情况统计图
(1)这一年中,甲城( 1 ) 月的月平均气温最低, ( 7、8 )月的月平均气温 最高。 (2)( 6 )月的月平均气 温上升得最快。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复式折线统计图 》优秀课件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复式折线统计图 》优秀课件

2.下面是某地区 7~15 岁男生、女生平均身高统计图。
年龄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男生 /cm 125 132 136 140 145 150 157 163 167
女生 /cm
123 127 135 141 145 152 156 157 158
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画出折线统计图。
有统计名称,横轴表示 时间,纵轴表示数据, 绘制时按数据多少描出 各点,用线段依次连接 各点,每相邻的年份之 间间隔要相等……
(3)全国2001-2010年出生人口 数呈下降趋势,变化幅度较小; 死亡人口数呈上升趋势。
1.比较折线统计图中各组数据变化的大 小,可以看折线哪部分陡,越陡增减变 化幅度越大。 2.如果某一地区的出生人口数持续少于 死亡人口数,那么这一地区的人口总数 就会持续减少,也就是“负增长”。
不同
相同
单式折线统计图 复式折线统计图
单式折线统计图用一条折线表示一组 数据,只能反映一组数据数量的多少, 以及增减变化的趋势。
用两种不同的折线分别表示两组不同 的统计数据,右上角必须要有表示两组数据 的图例。不但能清楚地表示出两 组数据各自的增减变化情况,而且还可以更 方便地比较两组数据的变化趋势。
①9岁时,周阳比赵娟高( 2 )cm。 ②( 10 )岁时,周阳和赵娟一样高。
3.根据某超市(2004-2010年)第一、
第二门市部年利润统计图回答问题。 (1)哪个门市部年利润
增长得第快一?门市
(2部)。第一门市部哪一
年利润增

得最2快01?0年利润增长得最
快。
3.根据某超市(2004-2010年)第一、
(2)男生参加比赛的人数占全部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复式折线统计图》课件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复式折线统计图》课件

(3)纵轴上起始格与其他格表示 的数量不同,未画折线表
示(4;)未标明各个点所对应的数 据。
1.找出图中有误的地方并改正。
下面是两支篮球队四场对抗赛的比赛结果统计表。
第一场 第二场 第三场
球队1
73
80
92
球队2
90
97
94
根据统计表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
第四场 96 89
改 正
2.甲、乙两车间6~9月份产量情况统计图如下所示。
人数/万人
60
58
54
49
50
43
40
30
20
10
0
1980 1990 2000 2010 年份
某地区城乡人口统计图
人数/万人
60
58
54
城镇
50
49
46 43
乡村
40
35
30 21
24
20
10
0 1980
1990
2000
2010 年份
复式条形统计图不但可以清楚地表示数量的多少, 还便于对两组或两组以上数据进行对比。
如何观察复式折线统计图? 方法一:横向、纵向综合观察
2001-2010年上海的出生人口和死亡人口统计图
人口数/万人
出生人口 死亡人口
11.0
2110000..506年的死1亡0.0人7 9.口65 10.23
10.70
10.22
10.67 10.87
数9.5是9.934.89.06万7 人。
9.0
(3)可以比较出某一年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差距的大小。
小组合作: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回答下面的问 题。 (1)观察复式折线图,你能说说

复式折线统计图(课件)五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复式折线统计图(课件)五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小刚、小强跳绳成绩统计表
故事复式折线统 统计计图图比比单统 式计 折表 线 更统形计象图更直方观便…对…
比……
想一想,生活中哪 些时候要用到“复式 折线统计图呢?”
同学们,再见!
复式折线统计图
年 级:五年级下册 学 科:数学(人教版)
小刚、小强跳绳成绩统计表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小刚
180
190
185
195
195
小强
170
190
185
190
200
图例
选谁代表班级去参加 比赛呢?
小刚、小强跳绳成绩统计表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总数
小刚
180
190
185 118855
119900
195 195
0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还是选小强,因为从 折线统计图看,他的 表现呈上升趋势。
小刚 小强
看折线变化趋势, 小强可能是潜力 股……
你们还坚持原 来的选择吗?
波动
反超
我们也改选小强了。 因为…… 我还有补充……
小刚、小强跳绳成绩统计表
他们之间有什 么区别?
185
195
195
945
小强
170
190
185
190
200
935
平均数
189 187
最值: 180<185<190<195
170<185<190<200
总数: 180+190+1图8例5+195+195=945
170+190+185+190+200=935

人教版五下数学第2课时复式折线统计图公开课教案课件课时作业课时训练

人教版五下数学第2课时复式折线统计图公开课教案课件课时作业课时训练
9.65
10.23
9.80
10.22
10.70
10.67
9.34
10.87
2001~2010年上海出生人口和死亡人口数统计图
出生人口数
死亡人口数
探究新知
探究新知
问题1:观察复式折线统计图,你能说说上海出生人口数、死亡人口数的变化趋势吗?
探究新知
问题2:每年的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
观察刚才将2支、3支、4支直接放到一个笔筒里的情形,每一种放法,至少有一个笔桶里有两支铅笔。
我们再来做一个实验来验证这个结论

不管怎么放,只要是铅笔比笔筒多1个,总有一个笔筒里就得装2支铅笔。
把5支铅笔放到4个铅笔盒里呢?
把6支铅笔放到5个铅笔盒里呢?
把7支铅笔放到6个铅笔盒里呢?……
首先通过平均分,余下1支,不管放在哪个盒子里,一定会出现“总有一个盒子里至少有2支铅笔”。
最高气温高低起伏,但总体上是不断升高;最低气温也是高低起伏,总体上也是逐渐升高。
基础练习
2.某商场甲、乙两种品牌彩电2019年销售情况统计如下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70
80
61
54
41
38
42
46
35
33
39
30

40
39
38
41
50
46
39
42
50
42
52
51
基础练习
某商场甲、乙两种品牌彩电2019年销售情况统计图
要保证每个盒子里装得最少,就要最均匀地放。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复式折线统计图》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复式折线统计图》教案(教学设计)
四、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板书设计
第2课时复式折线统计图
教学反思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复式折线统计图》教案(教学设计)
检查时间:验印主备人:执教时间:年 月 日
教学单元
第七单元
总(2)课时
课题
第2课时 复式折线统计图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方复式折线统计图(教材第106~107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其特点,根据需要,选择条形、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
更方便地比较上海的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呢?
我们可以把这两幅图画到一起就好比较了……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复式折线统计图。
二、新课讲授
1.怎样才能更清楚地表示出两条不同的折线呢?
教师用电脑课件演示画图过程。
2.学生在课本中画出死亡人口折线后。
复式折线统计图与单式折线统计图有什么不同?
着重强调要用不同的线段来分别连结两组数据中的数。也就是制作复式统计图时,先要画出图例。
3.引导学生回答教材例2中的问题,从而进一步认识到两条折线变化的趋势。
三、课堂作业
1.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09页练习二十六第4题。
这题是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复式折线统计图。
学生结合甲、乙两地月平均气温的复式统计图,分析复式折线统计图包含的信息,从而了解甲乙两地的不同气候特点,然后由学生解决3个问题,再全班反馈。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及难点
归纳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了解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的区别。
教学准备、资源
课件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教案

第2课时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学笔记教学内容教科书P106~107例2,完成教科书P109“练习二十六”中第4、5题。

教学目标1.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及其特征,能根据需要选择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

2.能结合实例读懂复式折线统计图,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发展学生的统计意识,提高学生的统计能力。

3.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体验学习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必要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征和学会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

教学难点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征,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识,引入新课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单式折线统计图,今天再来认识另一种折线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课件出示教科书P106例2部分信息。

师:你发现了吗?这是一张什么统计表?【学情预设】复式统计表。

师:如果我们要清楚地表示1998—2021年全国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的变化情况,应该用什么统计图比较合适呢?【学情预设】折线统计图。

师:这是1998—2021年全国出生人口数的折线统计图。

从图中,你知道有关我国出生人口的哪些信息?◎教学笔记课件展示:学生独立思考,与同伴互相交流。

【学情预设】学生从图中可以看出,全国出生人口数总体呈下降趋势,且在2016年后下降幅度较大。

师:这是1998—2021年全国死亡人口数的折线统计图。

从图中,你知道有关我国死亡人口的哪些信息?课件展示:学生独立思考,与同伴互相交流。

【学情预设】学生可以看出,死亡人口数呈上升趋势,但上升的幅度较小。

师:如果我现在想知道,2003年全国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的数,谁多谁少,应该怎么办呢?【学情预设】要从这两幅图中分别找出2003年全国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的数,再进行比较。

师:如果我现在想知道,2003年全国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的数,谁多谁少,应该怎么办呢?这样的话,既要看上边的折线图,又要看下边的折线图,很显然,不太方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