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句式变换复习题
小学语文句式变换训练题

语文六年级下册期末复习句子、标点符号一、理解句、段意思。
1. “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句话可概括为( )。
A.鱼钩闪烁。
B.鱼钩闪烁着金色。
C.鱼钩长满了红锈。
D.鱼钩闪烁着光芒。
2.对下面这句话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中国辽阔的版图上,北有黄河,南有长江,两条大河自西向东奔流入海,哺育了中华民族,孕育了中华文明。
A.中国版图有两条河。
B.黄河、长江奔流入海。
C.黄河、长江哺育了中华民族,孕育了中华文明。
D.版图哺育了中华民族,孕育了中华文明。
3.对下面一段文字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动物的动作是一种常见的“语言”。
例如,鹿科动物的小尾巴反面是白色的,当它们遇到危险时,就会把尾巴撅起,露出反面的白色,像摇动着白色的“信号旗”,在绿色丛林地带非常显眼,可以告诉自己的同类:跟我来,快逃跑。
工蜂发现蜜源后,会通过圆形舞和“8”字摆尾舞把蜜源的距离和方向告诉自己的同伴。
A.鹿科动物遇到危险露出反面的白色告诉同类快逃跑。
B.动物的动作是一种常见的“语言”。
C.工蜂通过圆形舞和“8”字摆尾舞把蜜源的距离和方向告诉自己的同伴。
D.鹿科动物和工峰都有一种常见的“语言”。
4.对下面一段文字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不疾而速”是我国文化上的一项哲学高标,对于当今忙迫症可以说是特效良药。
你以忙碌困我,我从容以对,不疾不徐,一派闲适风采。
试想诸葛武侯坐小车、挥白羽扇,指挥三军的从容不迫;杜工部一生在兵荒马乱之中度过,试读他“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的名句,中华文化之高贵,就在于此!A.当今忙迫症的特效良药是“不疾而速”。
B.诸葛武侯从容不迫指挥三军。
C.杜工部一生在兵荒马乱之中度过,但心不乱。
D.“不疾而速”是哲学高标。
5.对下面这段话主要意思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家风可以内化为道德伦理,外化为行为规范,对社会治理而言,其所具有的潜移默化的力量是法律和规章制度不能取代的,它影响着一个人从家庭角色转化为社会角色时,对公序良俗和法律法规的恪守程度。
2022-2023学年小学语文五年级寒假衔接专题练习:09 句式转换

2022-2023学年小学语文五年级寒假衔接专题练习:09句式转换一、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1.(2分)下列句子与“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意思不同的是()A.白鹭本身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
B.白鹭本身不是一首很优美的歌。
C.白鹭本身真是一首很优美的歌。
D.不得不说,白鹭本身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
2.(2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父亲说:“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改为转述句是:父亲说,这是他对我们的希望。
B.我的窗前有一大盆异常茂盛的吊兰。
缩句是:我有吊兰。
C.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因此,“我”总缠着母亲问什么时候摇桂花。
D.“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
”这句话使用对比的修辞手法。
3.(2分)下列句子中表达的意思与其他句子不相同的一项是()A.白鹭本身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
B.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C.不得不说白鹭本身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
D.白鹭本身根本不是一首很优美的歌4.(2分)下列句子与其他三句表达的意思不相同的一句是()。
A.无论刮风还是下雨,无论寒冷还是炎热,同学们都按时回学校学习。
B.难道遇到刮风或者下雨,遇到寒冷或者炎热,同学们就能不按时回学校学习吗?C.如果遇到刮风或者下雨,遇到寒冷或者炎热,同学们就要按时回学校学习。
D.即使遇到刮风下雨,遇到寒冷或者炎热,同学们也能按时回学校学习。
5.(2分)下列句子按要求变换句式后不正确的一项是()A.《爱的教育》这本书很有价值,你不能不看。
改为肯定句:《爱的教育》这本书很有价值,你应该看。
B.难道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华吗?改为陈述句:没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华。
C.爸爸对我和弟弟说:“暑假我带你们去游泳”。
改为第三人称转述:爸爸对我和弟弟说,暑假他带你们去游泳。
D.一群穿着破烂的纤夫十分艰难地迈着沉重的步伐。
缩句:纤夫迈着步伐。
6.(2分)下列句式转换不正确的一项是()。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句型转换专项特训-(含答案)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句型转换专项特训-(含答案)句型转换专项特训-语文四年级上册统编版1.按要求写句子。
(1)风将银色的雨幕斜挂起来。
(改为“被"字句)______ _(2)树叶也经常被风吹得翻转不定。
(改为“把”字句)______ _(3)它们身上的彩粉是那样素洁。
(改为感叹句)______ _(4)它们怎么禁得起这猛烈的风雨呢?(改为陈述句)______ _(5)雨后,蝴蝶就会重新出来,在阳光里飞。
它们是那么高兴,那么鲜艳。
(用加点词造句)______ _2.按要求写句子。
(1)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超声波。
(用加点词语写一句话)______ _(2)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
(仿写句子)像似的,_________________。
(3)难道我们能做违反学校规定的事吗?(改为陈述句)______ _(4)从雷达上,驾驶员能够清楚地看到前方有没有障碍物。
(修改病句)______ _3.按要求写句子。
(1)一旦失去了你啊,那就仿佛没有了灵魂,怎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改为陈述句)______ _(2)梅兰芳忍受生活的困顿。
梅兰芳不给侵略者演戏。
(用关联词语将两句话合并为一句话)_______4.按要求写句子。
(1)都江堰是两千两百多年以前李冰父子在岷江中修筑的一条大堤。
(缩句)______ _(2)多读课外书,可以增长我们的写作水平。
(修改病句)______ _(3)这是一种不达目的不止的力。
(改为反问句)______ _5.句式变换。
(1)改为反问句。
我们小学生应该讲文明,有礼貌。
______ _(2)改为转述句。
普罗米修斯说:“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决不会承认错误,更不会归还火种!"______ _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修改病句:大多在临时的隐蔽所藏身。
______ _(2)改为反问句: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
______ _(3)改为双重否定句:人们对蟋蟀的劳动成果感到惊奇。
小学语文《句式转换题》专题复习+训练及答案

小学语文《句式转换题》专题复习+训练基本句式是小学语文不可忽视的重点内容,也是小学阶段教学中比较常见和重要的一项内容。
小学生掌握了基本句式后,就可以在造句、写文章时避免或少出错误,同时,也能及时发现并改正自己文章中出现的问题,这将对孩子的语文学习有很大帮助!一、11种常见基本句式1.陈述句:用于告诉别人一件事或一个道理,表示陈述语气的句子,一般语调平和,句尾一般用句号。
例:(1)小明的好朋友是学生。
(2)明天我们去秋游。
(3)夜空中满是闪闪的星星。
2.疑问句:用于提出问题的句子,句尾语调上升,常有疑问词“呢、吗、呀、么”等等,句尾用问号。
例:(1)这本书是你的吗?(2)你吃过午饭了吗?(3)他在做什么呢?3.祈使句:表示命令、请求、希望或者劝阻的句子,根据语句语调可以用叹号、也可用句号。
例:(1)不许随便乱走!(2)请把那本书给我。
4.感叹句:用于抒发感情、表示感叹的句子,句尾用叹号。
例:(1)春天的景色真美呀!(2)种子的力量竟然有这么大!5.肯定句:对事物作出肯定判断的句子叫肯定句。
例:你是一个好孩子。
6.否定句:对事物作出否定判断的句子叫否定句。
例:你不是一个好孩子。
7.疑问句:简单说,把一般陈述句改成疑问句,就是疑问句啦。
例:今天下雨了吗?8.“把”字句:含有“把”字的句子就叫做把字句。
9.“被”字句:含有“被”字的句子就叫被字句。
10.双重否定句:句子中有双数个否定词。
例如:你不是不会做作业。
11.反问句:反问句把答案藏在问题里,且答案唯一并是肯定的,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比一般陈述句更为有力,感情色彩更为鲜明。
例:难道你今天不用上学?———你今天要上学。
二、5种常见句式变换(一)反问句与陈述句【反问句变陈述句】:1.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反问语气词删去“?”变为“。
部编版小学语文句式变换之引述句和转述句 巩固训练

引述句和转述句巩固训练1.叔叔对小叶说:“我把你的自行车修好了。
”(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草谦虚地说“值得赞美的不是我,是阳光和雨露。
”(改为间接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商鞅郑重地对大家说:“为了使咱们的国家强大起来,我受大王的委任,负责推新法。
”(改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光对我说:“老师叫你去。
”(改为间接引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李晓玲对王红说:“我要像你一样热爱集体。
”(改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船员激动地对年轻的台湾教师说:“我觉得,你今天这一课上得好极了!”(改为第三人称转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母亲说,今晚她们过一个收获节。
(改为直接引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妈妈对我说:“你好好养病吧,我已经向你的老师请假了。
”(第三人称转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总理说:“我今晚要批这些文件。
人教统编版五升六语文集训专题六:句式变换专练卷(含答案)

暑期衔接·五升六语文集训专题六:句式变换专练卷复习指引句子从用途或语气的角度可以分为四种基本句式:陈述句、祈使句、疑问句、感叹句。
1.“把”字句与“被”字句的变换。
2.肯定句与双重否定句的变换。
3.陈述句与反问句的变换。
4.引述句和转述句的变换。
知识预备对于即将升入六年级的我们来说,对句式的变换,要掌握方法,能按照要求变换不同的句式。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体会不同句式在表达上的作用,做到把句子说通顺,从而写出不同语气的句子。
衔接要点小学高年级阶段,要初步了解各种句式的基本特征,能按照要求变换不同的句式,做到把句子说通顺,从而写出不同语气的句子。
常考题型1.选择题。
2.按要求改写句子。
真题回顾: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句意思不一样的是()A.舞蹈演员的手指不是常作兰花状吗B.舞蹈演员的手指不是常作兰花状的。
C.舞蹈演员的手指难道不是常作兰花状吗D.舞蹈演员的手指常作兰花状的。
2.下列句子中,语气表达最强烈的一项是()。
A.你一定要反省自己的错误。
B.你应该反省自己的错误。
C.你不能不反省自己的错误。
D.你难道不应该反省自己的错误吗二、按要求写句子。
1.那薄薄的一层泥土却被大雨冲了个一干二净。
(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猴子摘下帽子来用牙齿咬,用爪子撕。
(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已的身边来了吗(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曹小三哪里看得出来?(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蜻蜓飞得那么快,不会追得上。
小学语文必考“句式转换题”方法总结与练习(附答案)

小学语文必考“句式转换题”方法总结与练习(附答案)句式转换题是小学阶段考试必考点,但很多孩子遇到这类题简单的能做,稍微难一点就错误百出,究其原因还是对难点没有掌握,总结句式转换中常常遇到的五个类型反问句与陈述句一、反问句变陈述句1.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 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 反问语气词删去“?”变“。
”。
练习:(反问改陈述)1. 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我们不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
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那浪花所奏的正是一首欢乐的歌。
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这里的景色这么美,使我们流连往返。
4. 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这点小事,不要妈妈担心。
5.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大千世界,到处都有野花的倩影。
6.你难道没看比赛吗?你看了比赛。
7.你难道不去上体育课了吗?你去上体育课。
二、陈述句变反问句1.先加上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 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 反问语气词加上“。
”变“?”。
练习:1.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我们怎么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呢?)2.这幅画是我们班彩颖画的。
(难道这幅画不是我们班彩颖画的吗?)3.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
(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怎么能伤他们的心呢?)4.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怎么能不闻不问呢?<难道我们能不闻不问吗?>)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对话与转述的互换练习:1. 外公对小英说:“我告诉你,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外公对小英说,他告诉小英,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专项复习——病句修改和句式转换(有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专项复习——病句修改和句式转换(有答案)一、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语段。
(6分)活动课上,老师请小丽独唱“我爱你,中国”这首歌。
因为小丽的声音有些沙哑,但是她唱得很认真。
这时有些人轻声议论起来,小丽却一点儿也不注意,继续唱着。
一曲唱完,老师第一个首先鼓起了掌,教室里顿时暴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小丽向大家鞠了个躬,回到了坐位上。
二、下面一段话有语病,请找出并加以修改.几年前,在国内彩电市场严重滞销的情况下①,长虹机器厂大幅度率先削价销售②,亏本是免不了的,但赢来了产销两旺,经济效益一下子跃居全国内行业前茅.可见亏本经营的妙处在于,它貌似不应有的亏本③,获取了更大的赢利.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我们的企业如果善于把握“亏本”策略④,就能取得锦上添花和柳暗花明的效果⑤;反过来,死把住“只赚不赔”的框框,不肯牺牲眼前的小利,弄不好的倒会连血本都会亏掉的⑥.三、我会修改病句(5分)1、我们从小就要艰苦朴素的习惯。
2.经过老师的帮助,我的错别字大大降低了。
3、新一代要发扬老一辈开创的革命事业。
4、我在舞台上慢慢逐渐长大。
5、冬冬的这幅山水画的构思和色彩很巧妙。
四、修改以下几个病句:①新民主主义时期所要解决的矛盾和所要实现的任务,已经胜利地完成了.修改:②这种药一问世,便受到病人的欢迎,因为临床治疗效果证明,这是有效治疗高血压的方法.修改:③他像一支蜡烛,虽然照亮了别人,却毁灭了自己.这样的人生多有价值啊!修改:④厂里规定,中档产品价格不超过300-500元.修改:⑤中国大陆和港台歌星的联袂演出博得了当场观众的热烈掌声,对各位歌星精彩的表演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修改:五、选择题。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摇滚乐那强烈快速的节奏和迷离闪烁的灯光效果,让人看得眼花缭乱.B.这青山绿水,茂林丰田,对于这些老农垦队员来说无疑不是青春汗水的结晶.C.在常规能源中,水电的优越性是无可比拟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再生能源.D.北京健康使者公司和10家医院共建的“医疗绿色通道”,是一种崭新的快捷求医机制.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A.三年前,电脑“上网”对人们可能是陌生的,但对今天的小学生都是很熟悉的了.B.驾车经过此地时,他发现一边放着一个写满红字的牌子,看上去字迹不很清楚.C.对科学问题上的是非之争,不应采取压服的方式,尤其不能搞文字狱一类的东西,历史上凡是这样做了的,没有一次有好结果.D.“熟读唐诗三百诗,不会写诗也会吟”这句话,写诗的适用,为文的也适用.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这位政协委员对环保问题的见解不无道理.B.当朱总理作了1.5万字的《政府工作报告》,使全场共响起18次掌声.C.海湾战争初期,伊拉克通过设置大量假目标,迷惑了多国部队的飞机和侦察卫星的侦察效果,最终使部分飞机保留了下来.D.植树节这天,几个学校的领导都来到了植树现场.六、按要求改写句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句式变换复习题
【复习练习】
1、把下列句子分别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1)这个故事里的主人公迷住了我。
(2)大风卷起的尘土遮住了我的视线。
(3)经过一千多次的试验,爱迪生终于找到了适
2、把下面的句子写具体,写生动。
(1)老师批改作业。
(2)蝴蝶飞。
(3)队伍前进。
(4)山间弥漫着雾。
3、在不改变句子意思的前提下,把句子写得简略些。
(1)他的“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话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2)五壮士挺立在高高的狼牙山顶上。
(3)科考队员在这满是荆棘的崎岖山道上跋涉着。
(4)五彩缤纷的焰火在夜空中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图案。
4、按要求改写句子。
(1)雨过天晴,天边出现了一条虹。
改比喻:
(2)蜡烛流下了蜡油。
改拟人:
(3)我听到会场里响起了十分热烈的掌声。
改夸张:
(4)天堑变通途,这是人类创造的奇迹。
改反问:
5、仿写句子。
(1)天空撒满了快活地眨着眼睛的星星。
(2)天空撒满了像明亮的眼睛似的星星。
(3)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句式变换详解
(一)把直接说的话改变为第三者的转述。
例如:
妈妈对小明说:“你的作业要尽快完成,明天,我要带你去学钢琴。
”
改成转述句是:
妈妈对小明说他的作业要尽快完成,明天,妈妈要带他去学钢琴。
注意点:一是改变标点,不用冒号和引号,改用逗号;二是改变人称,把“你”“我”改成“他”“妈妈”即与引号前的人称一致起来;三是需要时可作少量的文字改动。
(二)改变说法,做到语言美。
在公共汽车上,看到一位老太太上车,一个小学生连忙让座,应怎么说呢?
应说:“老奶奶,请您坐这儿!”
注意点:如说“喂,老太婆,坐这儿来!”就很没有礼貌。
我们在与人交往时,要学会使用“请”“打扰”“对不起”“谢谢”“没关系”,接电话时,要用“您好!请问……”等。
(三)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例如:他是三好生。
改成:他难道不是三好生吗?
又如:想想过去,看看今天,我激动,感到自豪。
改成:想想过去,看看今天,我怎能不感动,怎能不感到自豪呢?
注意点:陈述句改成反问句,要把句中表示肯定的词改成表示否定的词,句末的句号改成问号,并加上“吗”、“呢”等。
也可以在句子开头加上“难道”等。
反之,把句子中表示否定的词和句末的“吗”、“呢”等去掉,把问号改为句号。
(四)句子合并
例如:1、年轻的妈妈请大夫。
2、大夫给孩子看病。
合并后为:年轻的妈妈请大夫给孩子看病。
注意点:第一句中动词“请”的后面是“大夫”,第二句句首也是“大夫”,所以去掉一个“大夫”。
(五)变换提示语的位置。
1、我说:“爸爸,也许它不会死……”(提示语在前)
2、“爸爸!”,我说,“也许它不会死……”(提示语在中间)
3、“爸爸,也许它不会死……”(提示语在句末)
注意点:提示语位置
练习巩固
(一)分别用三个四字短语,扩展下面的句子。
1、校园是美丽的,这里,,。
2、学生是可爱的,他们,,。
3、老师是令人尊敬的,他们,,。
答案提示:1、绿树成荫,繁花似锦,教室明亮。
2、学习刻苦,天真活泼,尊敬师长。
3、和蔼可亲,知识渊博,教学严谨。
二、直接引用与间接引用互换。
1、雨来摇摇头说他在屋子里,什么也没有看见。
2、李老师对同学们说:“小明同学进步很快,你们看我现在很高兴。
”
三、写出文明用语。
1、真娇气,我又不是故意撞你的,哭什么?
2、喂,星期六看电影,妈,快给我五角钱!
四、改为陈述句。
1、中国人死都不怕,还怕困难吗?
句式练习
二、把下列句子改写成拟人句
1、溪水哗哗地向前流去。
2、沉甸甸的稻子垂下来了。
3、鲜花盛开。
4、森林阻止了风、雨、旱灾。
把下面的句子改成反问句
3、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4、我们现在不好好学习,长大了就不能参加祖国建设。
又烂又软的淤泥承受不了这样笨重的老象。
我的心啊,留在祖国的蓝天上。
把陈述句先改成否定句,再改成反问句,意思不能变。
5、那只可爱的小麻雀是我喂养的。
否定句:
反问句:
6、这个故事使妈妈感动不已。
否定句:
反问句:
7、我们要遵守交通规则。
否定句:
反问句:
四、把直接引述改为间接引述
a)爸爸说:“小甜病了,我会不知道吗?”
b)王老师对同学们说:“如果明天下雨,我们就不去秋游了。
”
那位年轻的母亲说:“你这么大年纪了,我站一会儿就行了。
”
王军不好意思地说:“那次是我不好,不该弄坏你的钢笔。
”
一、陈述句与反问句
1、把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1)一个人只要活得有骨气,就等于有了一笔财富。
(2)中国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了,这令中国人很高兴。
(3)火车不能爬上这样的陡坡。
(4)所有成功的人背后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
2、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失去了延安精神,怎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
(2)棠下离这儿有三里路,那里的桂花香你们也闻得到,难道鼻子有这么长吗?(3)既然我的老师们播下的种子在他们的学生身上开花结果了,为什么我们播下的种子不会在自己学生的身上开花结果呢?
(4)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5)她从家里出来时还穿着一双拖鞋,但是有什么用呢?
(6)在专利书上签个字,哪有问题解决不了的?
(7)快毕业考试了,哪有同学不认真复习的呢?
二、改双重否定句
(1)这件事我知道。
(2)赵王答应了秦王的要求。
(3)课室里所有桌子都摆放得整整齐齐。
(4)校园里,叶子焕发出无穷的生命力。
三、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
(1)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
(2)桑娜脸色发白,说:“我可替你担心呢?”
(3)老师对小玲说:“今天放学你来帮我统计成绩,好吗?”
(4)小明对我说:“把你的模型飞机给我玩玩,好吗?”
(5)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
四、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连成一句话。
(1)我的成绩落后了。
我不会气馁。
(2)明天不下雨。
我们去郊游。
(3)天气多恶劣。
同学们按时上学。
(4)渔夫和桑娜自己受苦。
渔夫和桑娜帮助两个孩子。
(5)在学校里,浪费时间,虚度光明。
在学校里,认真学习,增长知识。
一、把下面的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1、这位小姑娘天真美好的心灵,不正像一朵含苞欲放的花蕾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谆谆教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知识是无止境的,我们有什么理由骄傲自满,故步自封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嫌它不够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难道我们能随意砍伐树木,破坏绿化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