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春华师《大学语文》在线作业答案

15春华师《大学语文》在线作业答案
15春华师《大学语文》在线作业答案

15春华师《大学语文》在线作业答案

一、单选题(共 40 道试题,共 80 分。)

1. 下列作品属于刘以鬯的有()

A. 《道士塔》

B. 《蛇》

C. 《乡愁》

正确答案:B

2. 下列加点的词为语气助词的是()

A. 曰归曰归

B. 三十而立

C. 之二虫又何知

正确答案:A

3. 下面是提出了“三美”主张的作者的作品是()

A. 《死水》

B. 《蛇》

C. 《乡愁》

正确答案:A

4.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出自()

A. 《短歌行》

B. 《春江花月夜》

C. 《滕王阁序》

正确答案:C

5.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是出自()

A. 《蜀道难》

B. 《逍遥游》

C. 《短歌行》

正确答案:C

6. 被闻一多先生在《宫体诗的自赎》中称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的是()

A. 《短歌行》

B. 《月夜》

C. 《春江花月夜》

正确答案:C

7. 下列作品属于余秋雨的有()

A. 《道士塔》

B. 《蛇》

C. 《乡愁》

正确答案:A

8.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作者是()

最新大学语文作业(二)参考答案

一、《诗经》是一部怎样的诗集?它有哪些主要的艺术特点? 《诗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此书的主要艺术特点是:1.赋、比、兴手法的运用;2.重章叠句的结构造句方式;3.以四言为主的句式。 二、李斯的《谏逐客书》是怎样用对比手法来论述道理的? 1.昔与今的对比,以前的秦国皇帝与现在的秦皇对客卿的不同态度的对比。 2.物与人的对比,秦王喜欢外国出产的东西却不喜欢外国的人的对比。 3.纳与逐的对比,秦王接纳客卿和驱逐客卿的对比。 4.利与害的对比,接纳客卿和驱逐客卿对秦国利与弊的对比。 5.己与仇的对比,秦王驱逐客卿对自己和仇人利害关系的对比。 6.损与益的对比,秦王驱逐客卿损伤国家的力量和不驱逐客卿对国家有益的对比。 7.强与亡的对比,接纳客卿可以使国家强大与驱逐客卿使国家灭亡的对比。 三、为什么说屈原的《湘夫人》是一首浪漫主义的诗篇? 屈原的《湘夫人》浪漫主义特色表现在取材、抒情、幻想、语言四个方面,具体如下: 1.取材:浪漫主义作品主要写幻想的题材,现实生活当中不存在的题材。诗中湘君、湘夫人是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人,是幻想出来的人物,取材于神,体现了取材上的浪漫主义。 2.抒情:浪漫主义作品都有很强的抒情性,重视抒情,感情丰富。本诗每段都在抒情,体现了浪漫主义抒情的特点。 3.幻想:浪漫主义作品一般都充满幻想,作者可上天入地,既能写人又能写神,充满幻想。本诗第5段中最集中体现了幻想,幻想如何布置新房的华丽、以及神仙从九凝山上下来参加主人公的婚礼,体现了浪漫主义的特点。 4.语言:浪漫主义作品语言比较华丽,本诗用词也比较华丽,尤以体现在第五段里面描写布置新房用的器具、木料以及香草,本诗以六言为主,带有五言、七言,句式灵活多变。句子皆有一个语气词“兮”字,体现了浪漫主义作品的特点。 一、《论语》是一部怎样的著作?它的编者是谁?书中主要宣扬怎样的思想主张? 答:《论语》是我国先秦时期出现的一部语录体散文,是儒家的经典著作。《论语》的编者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 《论语》宣扬了孔子的核心思想:仁。 二、墨子有哪些主要的政治主张?《兼爱》一文在艺术上有什么特点? 答:墨子的政治主张有“兼爱”、“非攻”、“尙贤”、“尙同”等。“兼爱”是墨子的重要主张,所谓“兼爱”,就是要人们都互相善待、爱人如己。 《兼爱》一文的艺术特点: 1.文风质朴,不重文采。就近取譬,至为浅近,重在以理服人。 2.逻辑严密,论辩一气呵成,富有说服力。

《大学语文》参考书目

《大学语文》参考书目 1.相关网站和清华CNKI、维普资讯和万方等各大数据平台; 2.《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大学语文(第8版)》徐中玉、齐森华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06出版); 3.《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大学语文立体化系列教材之一?大学语文(全编本)》王步高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06出版); 4.《大学语文(增订本)》徐中玉、齐森华,教育部高教司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06出版); 5.《国试书业?大学语文(公共课程?最新版)》国试书业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10-07出版); 6.《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朱东润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7.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8.《古代汉语》(上、下册)郭锡良等编著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9.《唐宋词通论》吴熊和著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10.《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等著北京大学出版1998年版; 11.《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下册)朱栋霖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12《中国现代文学作品导引》第一卷刘祥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13《中国现代文学作品导引》第二卷龙泉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14.《中国现代文学作品导引》第三卷吴秀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15《中国现代文学作品导引》第四卷汪文顶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16.《中国当代文学史》王庆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17《外国文学史》(上、下册)郑克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18.《世界文学名著选读》(1—5)陶德臻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19.《插图本外国文学史》陈建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文艺理论教程》童庆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1《中国文化史》冯天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22.《中国哲学史》郭齐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23.《大学语文》拓展读本(集一、集二、集三)陈洪、李瑞山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24.《中国诗歌艺术》王红、谢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25.《语文素养高级教程》李瑞山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6.《语言与文化》罗常培著语言出版社1989年版; 27.《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28.《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29.《唐宋词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30.《宋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31.《元曲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32.《三国演义》罗贯中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33.《水浒传》施耐庵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版; 34.《西游记》吴承恩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55年版; 35.《红楼梦》曹雪芹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36.《古文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大学语文在线作业

大学语文在线作业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1.第1题《五代史伶官传序》属于哪个朝代的作品()。 A.汉朝 B.唐朝 C.北宋 D.南宋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2.第7题 姚纳是下列哪一篇小说中的人物()。 A.《风波》 B.《断魂枪》 C.《苦恼》 D.《舞会以后》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3.第8题 萧伯纳是哪国的作家()。 A.法国 B.美国 C.英国 D.俄国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4.第9题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这句话出自()。 A.《世说新语》 B.《晏子对齐侯问》 C.《召公谏厉王弭谤》 D.《五代史伶官传序》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5.第10题 选自《国语》的作品是()。 A.《召公谏厉王弭谤》 B.《李将军列传》 C.《五代史伶官传序》 D.《冯谖客孟尝君》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6.第11题 欧阳修号()。 A.六一居士 B.东坡居士 C.青莲居士 D.香山居士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7.第12题 下列属于晋代诗人的是()。 A..轼 B.陶渊明 C.杜甫 D.龚自珍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8.第13题 擅长描写北京底层平民生活、作品具有浓厚京味儿的作家是()。 A.老舍 B.史铁生 C.从维熙

D.汪曾祺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9.第14题 《断魂枪》的作者是()。 A.鲁迅 B.茅盾 C.老舍 D.巴金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10.第15题 具有“含泪的微笑”的独特风格的美国着名小说家是()。 A.杰克.伦敦 B.德莱塞 C.马克.吐温 D.欧.亨利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11.第16题 胡适所着的在我国新诗史上有重要影响的诗集是()。 A.《猛虎集》 B.《女神》 C.《尝试集》 D.《死水》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12.第17题 杜甫诗歌的风格是()

大学语文作业1答案

大学语文作业1答案

作业名称:14秋《大学语文》作业1 客观题预算成绩:100 分 注意:客观题是指单选题、多选题、是非题等能自动判分的题! 详细信息: 题号:1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4 内容: 我国第一位有诗集传世的伟大爱国诗人是()。 A、屈原 B、宋玉 C、唐勒 D、景差 标准答案:A 学员答案:A 说明:课件第一章第一节第二部分 本题得分:4 题号:2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4 内容:

先秦诸子中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是()。 A、孔子 B、孟子 C、庄子 D、荀子 标准答案:A 学员答案:A 说明:课件第二章第二节第二部分 本题得分:4 题号:3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4 内容: 《诗经·蒹葭》是一首()。 A、弃妇诗 B、抒愤之作 C、怀人之作 D、政治抒情诗 标准答案:C

学员答案:C 说明:课件第一章第二节第三部分 本题得分:4 题号:4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4 内容: 诗句“冬雷震震,夏雨雪”出自()。 A、《汉乐府·上邪》 B、《诗经·氓》 C、《涉江》 D、《离骚》 标准答案:A 学员答案:A 说明:课件第一章第二节第五部分 本题得分:4 题号:5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4 内容: “祸起萧墙”这个成语来源于()。

A、《谏逐客书》 B、《寡人之于国也》 C、《郑伯克段于鄢》 D、《季氏将伐颛臾》 标准答案:D 学员答案:D 说明:无出处 本题得分:4 题号:6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4 内容: 《论语》主要记载()。 A、孔子的言行 B、孔子弟子的言行 C、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D、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的言行 标准答案:C 学员答案:C 说明:课件第二章第二节第二部分

大学语文在线作业答案

第1题 (2.0) 分 《道德经》是指( A )。 A、《老子》 B、《庄子》 C、《论语》 D、《孟子》 第2题 (2.0) 分 由西汉刘向编定的一部著作是 ( D )。 A、《汉书》 B、《史记》 C、《左传》 D、《战国策》 第3题 (2.0) 分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口号的提出者是( D )。 A、李白 B、苏轼 C、韩愈 D、白居易 第4题 (2.0) 分 郭沫若于1921年出版的有重要影响的诗集是( B )。

A、《猛虎集》 B、《女神》 C、《尝试集》 D、《前矛》 第5题 (2.0) 分 属于外国现代短篇小说的是( A )。 A、《苦恼》 B、《断魂枪》 C、《风波》 D、《华威先生》 第6题 (2.0) 分 具有“含泪的微笑”的独特风格的美国著名小说家是( D )。 A、杰克.伦敦 B、德莱塞 C、马克.吐温 D、欧.亨利 第7题 (2.0) 分 晚号香山居士的著名诗人是( D )。

A、杜牧 B、李商隐 C、杜甫 D、白居易 第8题 (2.0) 分 萧伯纳是哪国的作家( C )。 A、法国 B、美国 C、英国 D、俄国 第9题 (2.0) 分 下列作品中最富有浪漫色彩的是 ( C )。 A、《论语》 B、《左传》 C、《庄子》 D、《战国策》 第10题 (2.0) 分 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的是( B )。 A、苏轼 B、王安石 C、欧阳修

D、司马光 第11题 (2.0) 分 选自《国语》的作品是( A )。 A、《召公谏厉王弭谤》 B、《李将军列传》 C、《五代史伶官传序》 D、《冯谖客孟尝君》 第12题 (2.0) 分 《念奴娇·过洞庭》的文体是 ( B )。 A、诗 B、词 C、.曲 D、.赋 第13题 (2.0) 分 《鹊桥仙》(纤云弄巧)的作者是( C )。 A、李煜

《大学语文》课程标准(供参考)

《大学语文》课程标准 适用专业: 编制人: 编制单位: 审核人: 系部主任: 编制日期:

目录 一、课程基本情况 (1) 二、课程概述 (1) (一)课程的性质与定位 (1) (二)课程基本理念 (1) (三)课程设计思路 (2) 三、课程目标 (3) (一)知识目标 (3) (二)能力目标 (3) (三)素质目标 (4) 四、与前后课程的联系 (4) 五、课程内容标准 (4) (一)课程总体设计(课时分配表) (4) (二)项目(单元)设计 (5) 六、课程实施建议 (12) (一)教学组织实施 (12)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 (12) (三)师资条件要求 (12) (四)教学条件基本要求 (12) 七、教学资源基本要求 (13) (一)教材的选用与编写 (13) (二)网络资源建设 (13) (三)其它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3) 八、考核方式与标准 (13) 九、说明 (14)

《大学语文》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情况 二、课程概述 (一)课程的性质与定位 大学语文是当代高校开设的一门素质教育课程,是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程和重要的工具课。它在培养学生的独立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审美能力、表达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大学语文是一门公共必修课,具有审美性、人文性、工具性的特点,是一门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结合在一起的课程,蕴藏着丰富的政治、社会、历史、自然等各种形象化的具体感性的知识,是学生学好其它各门课程的先行课,是实现我校“厚德崇信、博学尚技”的办学理念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主要课程之一。 本学科是全校一年级学生的公共基础课。它是集工具性、基础性、审美性、人文性、趣味性、综合性于一体的课程,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体的文化与文学的主要载体之一,凝聚着深厚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本学科作为培养健全的大学生的合力因素之一,旨在通过教学,提高大学生的语文水平(阅读、写作、赏析),提升其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拓展其观察世界的视野、挖掘其认识世界的深度。 (二)课程基本理念 本课程具有“文道结合”的特色,在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向各专业学生传播中华民族优秀的思想文化,进行思想、道德、情操以及审美的教育。因而大学语文是一门适应现代高校素质教育,培养学生人文精神,进行审美教育,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世纪人才的重要基础课程。要求

大学语文作业

大学语文作业 《大学语文》文学史概述部分作业 先秦文学概述作业 一、填空 1.中国文学的自觉始于时期。但这并不等于说此前没有文学,只是此前一般称“ ”或“ ”。 2.中国古代哲人认为,“ ”是文学的本原。 3.西方文学的源头一般被追溯到希腊神话,中国文学的源头则是。中国文学的萌芽还可更向前追溯到三种形式: 、和散文的雏形。 4.先秦文学的“主流”包括《诗经》、《楚辞》和。 5.远古神话大致可分两大类型:第一种类型是。第二种类型是种族和文明起源的传说。 6.中国上古时期的诗歌是、、三位一体。 7.儒家的原始经典“六艺”指的 是: 、、、、、。 答案:1、魏晋南北朝时期,文,诗。2、道。3、先秦文学,神话传说,原始歌谣。4、前秦散文。5、开天辟地神话。6、诗、乐、舞。7、《诗》《书》《礼》《乐》《易》《春秋》. 秦汉文学概述 一、填空 1.秦代文学的代表作家是,其代表作品是《谏逐客书》。 2.汉代大赋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家是,他的代表作是《子虚赋》和《上林赋》。这两篇作品不写于同时,但内容连贯,构思一贯,结体谨严,实为一篇完整作品的上下章。 3.司马迁修史的宗旨是:“究天人之际,____________,成一家之言。 4.班固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答案:1、李斯。2、司马相如。3、通古今之变。4、断代史。二、名词解释及答案:

1、散体赋:也叫大赋,汉初形成,汉武帝至东汉中期最盛。它是汉赋的主要代表,居于主流地位。以写帝王贵族生活为主,既讽且劝,曲终奏雅,客主首引,韵、散结合。奠基之作为《七发》、成熟之作为《天子游猎赋》。 2、汉赋四大家:指汉代以创作大赋出名的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四人。前二人为西汉赋家,后二人是东汉赋家。 3、乐府:本是古代掌握音乐的官署机构,秦代已有之。六朝时,人们把合乐的歌辞、袭用乐府旧题或模仿乐府体裁写成的诗歌统称为“乐府”,于是乐府演变成为一种诗体名称。沿用到后世,涵义进一步扩大,如宋人把词,元、明人把散曲也称作乐府。 魏晋南北朝文学(概述部分)作业 一、填空题 1、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是《》,第一个以山水诗著名的诗人是,第一首完整的七言诗是《》,第一个大量创作七言律诗的诗人是。 2、建安七子是 指、、、、、 ,以3、王羲之的《》既是散文杰作,也是最著名的书法作品。 4、我国第一位把田园劳动作为审美对象的大诗人是。 5、抒情长诗《》和叙事长诗《》,分别代表南北朝诗歌的最高成就。 答案:1、观沧海,谢灵运,燕歌行,杜甫。2、孔融、王粲、陈琳、阮瑀、应瑒、徐干、刘桢。3、兰亭集序。4、陶渊明。5、西洲曲,木兰辞。 二、单选题 1、从文体上看,唐传奇实际上就是( B ) A、词的先声 B、小说 C、戏剧 D、一种新型的赋 2、下列唐代诗人中对宋代诗风影响最大的是( D )。 A、王维 B、孟浩然 C、白居易 D、韩愈三、多选题 1、下列( BCDE )属于“建安七子”之列的是

大学语文说课稿

《大学语文》说课稿 一、说教材 我教的这门课程是根据国家高职高专教育发展的要求,从目前高职高专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精选国内外的文学名篇,为学生提供阅读欣赏并进行素质教育,锻炼学生的读、写能力,增强高职高专的综合人文素养,提高我校学生的实际语文能力。 第一是适用性 当下的大学语文教材,有的过于简单,重复学习高三的语文课程;有的则拔得太高,是一种脱离课堂教学具体情况的课外阅读。针对这两种情况,我们优选了这本教材,在选录方面,侧重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促进高职语文教育的良性发展,优选具有高职特色的文章。做到选文经典、古今结合、中外兼顾。 第二是创新性 前六个单元一改以往的“以史为线”或“以文体为线”,而是“以主题”为线索,按照篇章的主题思想进行章节的划分,主要围绕语言的应用,对生命的思考、对理想的探索、对社会的反思、真情的流露及智慧的整合。既富有广度和深度,又注重文章内容和社会生活相贴近,提高学生的素质、陶冶学生的情操。高职大学语文不能像普通高校大学语文那样,较为全面的学习教材中的知识,所以我们对教材进行了删减,选择与职业院校学生联系密切的课文,如《我的母亲》与《我们因你而骄傲》这两篇课文,针对现在的九零后一代不懂得感恩,我们就从儿子对母亲的感情与父亲对孩子的感情两个方面入手,学生通过学习改变了自己的情感维度。同时我们选拔了一些好的篇章,提供给学生,让其阅读。我们都知道一定的阅读是必须的,它虽不能改变命运,但是却能改变一个人的性格、丰富思想、提高认识。这门课就从这几个方面入手,全面提高我们职业院校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 大学语文课程是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综合性最强的课程,许多篇目集文、史、

大学语文在线作业

大学语文在线作业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1.第1题 《五代史伶官传序》属于哪个朝代的作品()。 A.汉朝 B.唐朝 C.北宋 D.南宋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 2.第7题 姚纳是下列哪一篇小说中的人物()。 A.《风波》 B.《断魂枪》 C.《苦恼》 D.《舞会以后》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 3.第8题 萧伯纳是哪国的作家()。 A.法国 B.美国 C.英国 D.俄国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 4.第9题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这句话出自()。 A.《世说新语》 B.《晏子对齐侯问》 C.《召公谏厉王弭谤》 D.《五代史伶官传序》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

5.第10题 选自《国语》的作品是()。 A.《召公谏厉王弭谤》 B.《李将军列传》 C.《五代史伶官传序》 D.《冯谖客孟尝君》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 6.第11题 欧阳修号()。 A.六一居士 B.东坡居士 C.青莲居士 D.香山居士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 7.第12题 下列属于晋代诗人的是()。 A..轼 B.陶渊明 C.杜甫 D.龚自珍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 8.第13题 擅长描写北京底层平民生活、作品具有浓厚京味儿的作家是()。 A.老舍 B.史铁生 C.从维熙 D.汪曾祺 您的答案:A

此题得分: 9.第14题 《断魂枪》的作者是()。 A.鲁迅 B.茅盾 C.老舍 D.巴金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 10.第15题 具有“含泪的微笑”的独特风格的美国着名小说家是()。 A.杰克.伦敦 B.德莱塞 C.马克.吐温 D.欧.亨利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 11.第16题 胡适所着的在我国新诗史上有重要影响的诗集是()。 A.《猛虎集》 B.《女神》 C.《尝试集》 D.《死水》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 12.第17题 杜甫诗歌的风格是() A.慷慨激昂 B.沉郁顿挫

大学语文作业

大学语文作业 1(第1题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采用的论证方法是( )。 A.驳论点 B.驳论据 C.类比法 D.驳论证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2(第2题 七斤是下列哪一篇小说中的人物( )。 A.《风波》 B.《苦恼》 C.《阿宝》 D.《断魂枪》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3(第3题 具有“含泪的微笑”的独特风格的美国著名小说家是( )。 A.杰克.伦敦 B.德莱塞 C.马克.吐温 D.欧.亨利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4(第4题 “满招损,谦受益”一语出自( )。 A.《滕王阁序》 B.《论语》 C.《项脊轩志》 D.《五代史伶官传序》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5(第5题 “民贵君轻”的思想是下列哪位提出的( )。 A.孔子 B.孟子 C.庄子 D.韩非子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6(第6题 《鹊桥仙》(纤云弄巧)的作者是( )。 A.李煜 B.苏轼 C.秦观 D.柳永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7(第7题

姚纳是下列哪一篇小说中的人物( )。 A.《风波》 B.《断魂枪》 C.《苦恼》 D.《舞会以后》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8(第8题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口号的提出者是( )。 A.李白 B.苏轼 C.韩愈 D.白居易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9(第9题 下列哪篇作品是当代作家史铁生的( )。 A.《华威先生》 B.《红豆》 C.《沉重的翅膀》 D.《我与地坛》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10(第10题下列属于我国古代短篇小说的是( )。 A.《苦恼》 B.《宝玉挨打》 C.《断魂枪》 D.《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大学语文必背课文

《大学语文》教材必背课文杨建波主编(第三版) 北京大学出版社 诗经.黍离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老子》四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论语四则》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学而》)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政,孰敢不正,”(《颜渊》)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 乎,”(《学而》) 长恨歌 白居易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天旋日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春风桃李花开夜,秋雨梧桐叶落时。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梨园弟子白发

大学语文在线作业

1.第1题 《五代史伶官传序》属于哪个朝代的作品()。 A.汉朝 B.唐朝 C.北宋 D.南宋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2.第7题 姚纳是下列哪一篇小说中的人物()。 A.《风波》 B.《断魂枪》 C.《苦恼》 D.《舞会以后》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3.第8题 萧伯纳是哪国的作家()。 A.法国 B.美国 C.英国 D.俄国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4.第9题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这句话出自()。 A.《世说新语》 B.《晏子对齐侯问》 C.《召公谏厉王弭谤》 D.《五代史伶官传序》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5.第10题 选自《国语》的作品是()。 A.《召公谏厉王弭谤》 B.《李将军列传》 C.《五代史伶官传序》 D.《冯谖客孟尝君》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6.第11题 欧阳修号()。 A.六一居士 B.东坡居士 C.青莲居士 D.香山居士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7.第12题 下列属于晋代诗人的是 ()。 A..轼 B.陶渊明 C.杜甫 D.龚自珍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0

8.第13题 擅长描写北京底层平民生活、作品具有浓厚京味儿的作家是()。 A.老舍 B.史铁生 C.从维熙 D.汪曾祺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9.第14题 《断魂枪》的作者是()。 A.鲁迅 B.茅盾 C.老舍 D.巴金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10.第15题 具有“含泪的微笑”的独特风格的美国著名小说家是()。 A.杰克.伦敦 B.德莱塞 C.马克.吐温 D.欧.亨利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11.第16题

《大学语文》课程标准(学校版)

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Hunan Polytechnic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 大学语文 课程标准 学制三年 适用专业所有专业 撰写教师李双双 专业负责人王小玲 系主任刘河元 教务处 二○一七年十月

课程基本信息表

1、课程定位 《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强调,职业院校要坚持立德树人、全面发展。要加强文化基础教育。发挥人文学科的独特育人优势,加强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间的相互融通和配合,注重学生文化素质、科学素养、综合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为学生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和职业生涯更好发展奠定基础;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在相关课程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比重。 教育是培养学生成人的事业。高职教育作为一个类型,其培养目标是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现代“职业人”,而不是仅仅某种职业技能和技术片面发展的“工具人”。因此,高职教育应在注重学生专业能力和品质培养的同时,着力于传递人文知识、丰富人文情怀、提升人文内涵,从而让学生在丰富的心灵体验、达观的人生领悟和颇具尊严的价值取向中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大学语文》作为高职高专人文教育的主要课程,其字里行间蕴涵着人生故事,流淌着历史沧桑,它承载着五千年中华文化,更映射着华夏民族的精神与气质。《大学语文》的责任和使命就是帮助学生深化语文能力、继承传统文化、建立精神家园、修养行为、重塑人格、提升学生素养,为学生的专业学习和终身发展夯实基础,从而使学生最终成长为高素质、有文化的现代职业人。 《大学语文》课程是集工具性、基础性、文化性、人文性和审美性于一体的素质教育课程,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问题,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文化建设大业。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基础课程,大学语文对学生进行语文素养教育,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和职业基本素质,使学生得到丰富的母语教育,切实提高阅读理解和口头、书面表达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和审美悟性,具备走向工作岗位的综合职业素质。《大学语文》在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于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丰富学生的职业情感,促进学生的职业发展起到支撑和保障作用。 《大学语文》是高职高专各专业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也是传承文化,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和应用能力的一门文化基础课程。 《大学语文》以听、说、读、写为基本载体,融思想性、知识性、审美性、人文性和趣味性于一体,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阅读与理解、表达与交流等语文应

大学语文作业

《大学语文》B课程作业(三)判断题(一) 1、所谓古文,是和“时文”即骈文相对立的一种文体,意在恢复先秦两汉的散体散文。(正确) 正确不正确 2、北宋诗文革新运动中起着文坛盟主的领袖作用的人物是苏轼。(不正 确) 正确不正确 3.正式提出了“古文”的名称,大力倡导古文的作家是柳宗元。(不正确) 正确不正确 4.北宋第一个散文大师是欧阳修。(正确) 正确不正确 5.唐宋八大家是唐宋两代古文运动中成就最高的八个人的合称。(正确) 正确不正确 6.唐宋八大家的名称正式确立于明初朱右编选的《八先生文集》。(不正确) 正确不正确 7.柳宗元在《送孟东野序》中提出了“不平则鸣”的创作口号。(不正确) 正确不正确 8.宋代的诗文革新运动又称新古文运动,是唐代古文运动的继续和发展。(正确) 正确不正确

9.欧阳修去世后,宋代诗文革新运动的领导者是王安石。(不正确) 正确不正确 10.唐宋两代古文运动成功继承了秦汉散文和六朝骈文这两份文学遗产,极大丰富了散文创作。正确 判断题(二) 1、志怪小说的直接源头是《汲冢琐语》和《山海经》。(正确) 正确不正确 2、志人小说的真正形成,是以汉代刘向编着《说苑》、《新序》等书的出现为标志的。(正确) 正确不正确 3、《儒林外史》采用联缀式的艺术结构方式,全书没有一个贯穿始终的人物和事件(正确) 正确不正确 4、《西游记》虽以玄奘取经事迹作引子,却摆脱了对史实的依榜,运用虚构法则和幻想形式进行再创作,是中国小说史上又一大开拓。(正确) 正确不正确 5、“瓦舍勾栏”是宋代各类市民文艺固定的演出场所。(正确) 正确不正确 6、志人小说就是以记述人物的嘉言懿行、趣闻妙事为主的笔记小说(正 确) 正确不正确

新版大学语文教材目录-新版.pdf

大学语文教材目录 目录一(按历史年代排列) 中国古代文学概述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诗经?黍离 《老子》四章 左传?晏子论“和”与“同” 战国策?苏秦佩六国相印 战国策?齐宣王见颜斶 庄子?秋水(节选) 离骚(节选)…………………………………………屈原《论语》四则 礼记?大同 史记?周亚夫传………………………………………司马迁※上山采蘼芜 ※《山海经》三则 思旧赋…………………………………………………向秀 悼亡诗…………………………………………………潘岳《世说新语》二则……………………………………刘义庆《搜神记》二则………………………………………干宝《归园田居》其二……………………………………陶渊明《饮酒》其八…………………………………………陶渊明积雨辋川庄作…………………………………………王维

把酒问月………………………………………………李白 西上莲花山……………………………………………李白 登楼……………………………………………………杜甫 新婚别…………………………………………………杜甫 张中丞传后序…………………………………………韩愈 钴鉧潭西小丘记………………………………………柳宗元 长恨歌…………………………………………………白居易 寄李儋、元锡…………………………………………韦应物 隋宫……………………………………………………李商隐 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李煜 清平乐?别来春半……………………………………李煜 八声甘州………………………………………………柳永 ※老樵…………………………………………吕南公 唐崇徽公主手痕………………………………………欧阳修 超然台记………………………………………………苏轼千秋岁……………………………………………秦观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岳飞 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李清照 ※汉宫春?潇洒江梅…………………………葛长庚 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 水调歌头……………………………………………张孝祥 长歌行…………………………………………………陆游 〔双调〕夜行船?《秋思》尾曲……………………马致远〔双调〕雁儿落兼得胜令?退隐……………………张养浩

大学语文在线作业答案

第1题分 《道德经》是指( A )。 A、《老子》 B、《庄子》 C、《论语》 D、《孟子》 第2题分 由西汉刘向编定的一部著作是 ( D )。 A、《汉书》 B、《史记》 C、《左传》 D、《战国策》 第3题分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口号的提出者是( D )。 A、李白 B、苏轼 C、韩愈 D、白居易 第4题分

郭沫若于1921年出版的有重要影响的诗集是( B )。 A、《猛虎集》 B、《女神》 C、《尝试集》 D、《前矛》 第5题分 属于外国现代短篇小说的是( A )。 A、《苦恼》 B、《断魂枪》 C、《风波》 D、《华威先生》 第6题分 具有“含泪的微笑”的独特风格的美国著名小说家是( D )。 A、杰克.伦敦 B、德莱塞 C、马克.吐温 D、欧.亨利 第7题分 晚号香山居士的著名诗人是( D )。

A、杜牧 B、李商隐 C、杜甫 D、白居易 第8题分 萧伯纳是哪国的作家( C )。 A、法国 B、美国 C、英国 D、俄国 第9题分 下列作品中最富有浪漫色彩的是 ( C )。 A、《论语》 B、《左传》 C、《庄子》 D、《战国策》 第10题分 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的是( B )。 A、苏轼 B、王安石 C、欧阳修

D、司马光 第11题分 选自《国语》的作品是( A )。 A、《召公谏厉王弭谤》 B、《李将军列传》 C、《五代史伶官传序》 D、《冯谖客孟尝君》 第12题分 《念奴娇·过洞庭》的文体是 ( B )。 A、诗 B、词 C、.曲 D、.赋 第13题分 《鹊桥仙》(纤云弄巧)的作者是( C )。 A、李煜

大学语文B 大学语文作业

一、问答题 1、把《大学之道》翻译成白话文。 翻译: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祥;思虑周祥才能够有所收获。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未,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家族、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不分轻重缓急,本末倒置却想做好事情,这也同样是不可能的! 2、分析《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答: (1)比喻美好的岁月时光 (2)因为作者一直想起故国的美好时光,然而现在却被囚禁。现实与过去形成巨大的反差,让作者无法承受。所以希望尽早遗忘,了结。 (3)春水是绵延不绝的,将愁思比作春水,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作者的愁思之深。表达了作者亡国的悲痛情怀。 二作文题 1、请以《性格决定命运》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苏东坡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坚韧不拔恰恰就是人的一种性格。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说的也是性格。一个人的性格必为其带来巨大影响是古今中外的先贤们达成的共识。但是性格为我们带来的影响是否是积极的,那则要看我们自己了。 一个小小性格缺陷也许会葬送自己一生并不是危言耸听的春秋时期郑国的大臣公子宋只要一有好吃的他的大拇指就会出现预感自己动起来,有一天他的大拇指动了起来,原来是郑灵公熬了甲鱼汤宴请大臣们。当郑灵公知道公子宋有这个奇异的本领后,他就为了捉弄公子宋,故意不给他吃,公子宋恼羞成怒走到郑灵公面前把手指伸到郑灵公的鼎里沾起甲鱼汤吃了就扬长而去。那不但弄得满场气氛尴尬,后来公子宋越想越气竟然发动叛乱诛杀了郑灵王。郑灵王就因为他那一点点恶作剧,害得自己身死人手亡了国家。而一个小小的良好性格更是能为我们自己带来美好的命运,台湾的马英九平时一丝不苟,他在参加竞选时,那时竞选已经到了关键时刻,他和幕僚们聚在一起写报告。他把写好的报告给幕僚看,过了十几分钟后幕僚把修改好的报告给马英九,马英九看完后很满意便让那幕僚把稿子打印出来。那位幕僚接过那份报告后,发现原先的成稿时间11点过被马英九改成了刚刚修改完的时间0点。马英九的严谨细致不但影响了他身边的人,台湾人民也因此非常信任他,这为他带来了更高的民意,甚至让他竞选成功。可见性格因素为我们的命运带来巨大影响。 秦穆公走失了一匹马,岐山脚下的农民捉得并分给三百个人一起吃了它。秦穆公的官吏追捕到了食马的人,想按照法律来处置他们。秦穆公说:“有德才的人说不因为畜生而杀人。我听说吃马肉而不喝酒,就会伤及身体。” 于是便给酒他们饮。后来秦穆公攻打晋国,那三百人听说秦穆公被晋军围困,拿着锐利的武器以死相救,来报答给马肉吃的恩德。这次秦穆公擒获了晋侯班师回国。而有一次,慈禧太后在与一大臣下棋时,对方无意中说了一句:“我杀老佛爷的马。”她就勃然大怒:“你杀我的马,我杀你全家。”于是这位大臣被满门抄斩,惨不忍睹。以后大臣们与他离心离德,她自己的性格也为中国带了了深重的灾难。 性格为什么能决定命运呢?因为性格是在人们长期生活的环境中养成的,环境决定了那个人的行为习惯,但是他离开那个环境后习惯已经根深蒂固,很难再改变。一个人的性格又恰恰决定了自己的人际交往和自己所交往的人,因此好的有可能更好,坏的可能更坏。和人的交往的自己的行为又决定了自己的眼光和思想境界与道德涵养,从而决定了一个人的以后所走的道路。所以,性格,命运之舵,不可不察。 我们的性格多多少少都会存在一些瑕疵,但有的瑕疵却会改变人的一生,所以我们一定要试着去改变。如果我们还在为小事耿耿于怀,那么,你就试着放宽自己胸怀,多一点包容.

新版自考教材《大学语文》课程重点讲义

1 新版自考教材《大学语文》课程重点讲义 第一课:《寡人之于国也》 1.抑扬兼施、循循善诱的特色。 孟子的文章向来十分长于说理。这篇文章就充分体现了其抑扬兼施、循循善 诱的特色。首先孟子通过“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批评梁惠王的治国方法不当,然后再提出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先以批评的态度揭露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行径,然后马上又说只要君王不怪罪年成不好就可以使“民至焉”:这都是先抑后扬,先使梁惠王认识自己的错误,同时又给予其希望,让梁惠王明白他的错误其实是可以改正的,只要改正了就可以解决“民不加多”的困惑。 在打消梁惠王矜傲情绪的同时,又能抓住他渴望民众拥戴的潜在心理进行诱导;在阐述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时,采取先易后难、步步推进的程序:这都是循循善诱的体现。让梁惠王认识到,只要实行王道,那么就有称王天下的可能性。 2.比喻的使用。 这篇文章中孟子用了两个比喻来增加自己的观点的说服力。 (1)用逃跑者“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来说明梁惠王的治国方法与邻国没 有什么质的差别。 (2)用拿刀杀了人却说“非我也,兵也”作比喻,来揭露统治者把“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的观点。 孟子通过这两个比喻生动形象的佐证自己的论点,使单纯的说理变得妙趣横生,收到了把抽象的道理说得非常形象、生动而深刻的效果。

3.许多排比句的运用,也大大助长了文章的雄辩气势。 孟子在这篇文章中大量的运用排比句式,或递进、或类比,使文章气势雄浑,使自己的论述的观点更加具有说服力。 (1)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2)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 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3)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4)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第二课:《秋水》 1.本文的艺术特色是将抽象的哲理化为具体的形象。 首先,在整体构思上,作者虚构了一个河伯与海若对话的寓言故事,通过两个神话人物的对话来展开说理,阐明观点。 其次,文章开头设置了一段对河水和海景的描写,以具体景物的比照来隐喻河 伯与海若两种不同的认识境界,形象地渲染了文章主旨。 再次,通过援譬设喻(①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②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③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④此其比万物也,不似毫末之在于马体乎?)的手段,来表达深微玄奥的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