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蛋白增加的方法

白蛋白增加的方法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白蛋白增加的方法

导语:白蛋白是身体营养状况的一项指标,每个人的白蛋白都有一个正常的范围,过高或者偏低,都不利于身体健康。而要想摄取白蛋白,可以从很多食物

白蛋白是身体营养状况的一项指标,每个人的白蛋白都有一个正常的范围,过高或者偏低,都不利于身体健康。而要想摄取白蛋白,可以从很多食物中摄取。如果一个人的白蛋白偏低,做说明身体抵抗力弱,需要大量补充白蛋白,那白蛋白增加的方法有哪些呢?下面就是具体的介绍啦!

1.火龙果!白蛋白可以说是代表身体营养状况的指标,摄取足够蛋白质的食物可以让体内白蛋白足够外,更重要的是还要摄取足够的热量,才能让我们所摄取的蛋白质不会被用来做为能量的使用,以至于蛋白质仍然不够,而足够的热量可以来自于主食类和油脂类的摄取,因此当我们摄取鱼、肉、豆、蛋类的食物时,还要记得其余五大类的食物是否有足够的摄取,这时饮食的调整也就需要营养师依照病情做最适度的修正,帮助病患达到良好的营养状况。

2.补充白蛋白的食物:鱼、肉,大豆(黄豆)、大豆蛋白粉、豆腐及豆制品、脱脂奶粉、奶酪、肉、禽、蛋、奶、鱼、虾、贝类等食物。

补充白蛋白可以多吃些白蛋白比较高的食物,比如说牛奶,鸡蛋,肉,大豆,鱼,豆腐,虾,新鲜水果,蔬菜等食物,饮食中的营养要均衡搭配.但是如果是肝硬化患者因为肝脏吸收不了,不要进食过多高蛋白食物,以免形成脂肪肝.

以上就是关于白蛋白增加的方法的介绍了,可见增加白蛋白最好的方法还是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像鱼类肉类,和大豆类都是最佳的选择。而要想判断自己的白蛋白是否属于正常的范围,需要到医院做

血清白蛋白和球蛋白的分析测定-盐析法

血清白蛋白和球蛋白的分析测定-盐析法 [目的与原理] 掌握血清白蛋白和球蛋白测定的原理和方法,并用盐析法测定水产动物血清中白蛋白和球蛋白 的含量。 血清中含有多种不同成分的蛋白质,主要为白蛋白和球蛋白。用盐析法沉淀血清中球蛋白,用 双缩脲法测定上清液中白蛋白,同时测定血清总蛋白。血清球蛋白的量从两者的差值求得。[试剂与器材] 试剂: 1、球蛋白沉淀剂:称取硫酸钠(Na2SO4)208g,及亚硫酸钠(Na2SO3)70g,加入蒸馏水约900ml,并加入浓硫酸2ml,使蒸馏水酸化。不停搅拌,待完全溶解后将溶液移入1L容量瓶内,用蒸馏水稀释至1L刻度。保存于25℃以上的温度中。 2、双缩脲试剂:溶解1.50g硫酸铜(CuSO4.5H2O)和 6.0g酒石酸钾钠(NaKC4H4O6.4H2O)于500ml蒸馏水中,在搅拌下加入300ml 10%氢氧化钠溶液,用水稀释到1000ml,贮存在内壁涂以石蜡的瓶中,此试剂可长期保存。 3、标准血清:将待测样品用0.05mol/L氢氧化钠配制成适当浓度的溶液(使测定值在标准曲线范围内),学生实验中可用酪蛋白配制或用血清样品稀释10 倍,冰箱存放待用。。 4、乙醚 器材: 可见分光光度计,离心机,试管若干及试管架,旋涡混合器,塑料试剂瓶,1L容量瓶,烧杯2个,吸管若干支,滤纸,擦镜纸。 [实验步骤] 1、准确吸取血清样本0.2ml,置于10×100mm试管内。以5ml刻度吸管加入球蛋白沉淀剂 3.8ml,塞住管口,反复倒转混和10次(不宜过多)。以1ml 刻度吸管吸取悬液1ml (相当于血清0.05ml),置于另一试管内,作为“总蛋白测定管”。剩余的混悬液另加乙醚约2ml,揿住管口,在约20 秒钟内颠倒混和40 次,然后经每分钟2500 转的速度离心沉淀 5 分钟。此时试管内分成三层:上层为乙醚,中层为球蛋白,下层为澄清的白蛋白溶液。将试管斜置在桌面片刻或轻击试管,待蛋白块自管壁分离后,将1ml吸管插入白蛋白溶液中并吸取此溶液1ml(小心,准确,且不可触及球蛋白块片)。取出吸管,用滤纸拭去管尖可能附着的球蛋白沉淀,将白蛋白溶液加入另一试管内,作为“白蛋白 测定管”。在另一试管内加入标准血清0.2ml及球蛋白沉淀剂 3.8ml,混和后准确吸取混悬液1ml,加入一试管中作为“标准管”。再取一试管加球蛋白沉淀1ml,作为“空白管” 2、每管中各加入双缩脲试剂4毫升,充分混和后置室温暗处30分钟,用540nm或绿色滤光片进行比色,以空白管校正光密度到0点,读取各管光密度读数。 3、计算 将所测得的光密度读数按下列公式计算出白、球蛋白含量及其比值: (1)总蛋白测定管光密度/ 标准管光密度×标准血清蛋白浓度(g/100ml)=血清总蛋白g/100ml (2)白蛋白测定管光密度/标准管光密度×标准血清蛋白浓度(g/100ml)=血清白蛋白g/100ml (3)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球蛋白g/100ml (4)血清白蛋白÷血清球蛋白=血清白蛋白、球蛋白比值(A/G) 4、标准曲线绘制:同血清(浆)总蛋白测定双缩脲法见《血清(浆)总蛋白测定》。

白蛋白试剂盒产品技术审评规范2017版

附件2 白蛋白测定试剂(盒)产品技术审评规范(2017版) 本规范旨在指导注册申请人对白蛋白测定试剂(盒)注册申报资料的准备及撰写,同时也为技术审评部门对注册申报资料的技术审评提供参考。 本规范是对白蛋白测定试剂(盒)的一般要求,申请人应依据具体产品的特性对注册申报资料的内容进行充实和细化,并依据产品特性确定其中的具体内容是否适用。 本规范是对申请人和审查人员的指导性文件,但不包括注册审批所涉及的行政事项,亦不作为法规强制执行,如果有能够满足相关法规要求的其他方法,也可以采用,但需要提供详细的研究资料和验证资料。应在遵循相关法规的前提下使用本规范。 本规范是在现行法规和标准体系以及当前认知水平下制定的,随着法规和标准的不断完善,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本规范相关内容也将进行适时调整。 一、适用范围 白蛋白测定试剂(盒)用于体外定量测定人血清或血浆中白蛋白的浓度。 从方法学考虑,本规范主要指基于分光光度法原理,利用全自动、半自动生化分析仪或分光光度计,在医学实验室采用溴甲酚绿法、溴甲酚紫法进行白蛋白定量检验所使用的临床化学体外诊断试剂。本文不适用于干式或免疫比浊法的白蛋白测定试剂,但适用处可参照执行。 依据《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令第5号,以下简称《办法》)、《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关于印发体外诊断试剂

分类子目录的通知》(食药监械管[2013]242号)白蛋白测定试剂(盒)管理类别为Ⅱ类,分类代号为6840。 二、注册申报资料要求 (一)综述资料 综述资料主要包括产品预期用途、临床意义、产品描述、有关生物安全性方面说明、研究结果的总结评价以及同类产品上市情况介绍等内容,应符合《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和《关于公布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申报资料要求和批准证明文件格式的公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2014〕第44号公告)相关要求。下面着重介绍与白蛋白测定试剂(盒)预期用途有关的临床背景情况。 白蛋白为含580个氨基酸残基的单链单纯蛋白质,分子量66.3kD,分子中含17个二硫键,在Ph7.4体液中为每分子可以带有200个以上负电荷的负离子。白蛋白由肝实质细胞合成分泌,是血浆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质,约占血浆总蛋白的57%-68%,血浆半衰期约15-19天。白蛋白为体内重要营养蛋白,并参与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酸碱平衡等内环境稳定,也是血浆中多种物质的主要转运蛋白。白蛋白增高主要见于血液浓缩而致相对性增高,如严重脱水和休克、严重烧伤、急性出血、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低症。白蛋白降低常见于肝硬化合并腹水及其他肝功能严重损害(如急性肝坏死、中毒性肝炎等)营养不良、慢性消耗性疾病、糖尿病、严重出血肾病综合征等。 注:若注册申报产品声称临床意义超出此内容范围,应提供相关文献或临床研究依据。 (二)主要原材料研究资料(如需提供) 主要原材料的选择、制备、质量标准及实验验证研究资料;质控品、校准品的原料选择、制备、定值过程及试验资料;校准品的溯源性文件,包括具体溯源链、实验方法、数据及统计分析等详细资料。

白蛋白

人血白蛋白,英文名为“Hu-man Albumin”,该药一直有“生命制品”、“救命药”之称。人血白蛋白是从健康人的血液中提取的,可直接静脉注射到病人体内,主要用于失血创伤、烧伤引起的休克,脑水肿及损伤引起的颅压升高,肝硬化及肾病引起的水肿或腹水,癌症术后恢复等方面的治疗,是临床急救的一种特殊药品。 白蛋白多肽 白蛋白多肽(又名卵蛋白酶解物)是人体血浆中的一种功能大分子蛋白质,是维持血浆渗透压、增加血容量,提供平衡氨基酸的重要成分,是人体不可或缺的营养物质。鸡卵清白蛋白和人血清白蛋白的氨基酸组成比例非常相似,具有全部的20种氨基酸,是目前最优秀的蛋白质,可代替蛋白质进行一 系列的生理活动。 作为功能性活性肽白蛋白多肽与其他多肽类物质一样具有相应的物理化学特点,如低粘度、溶解性好、活性高等。除此之外还具有以下一些特征:

1、优于人血浆白蛋白和胎盘白蛋白制剂:白蛋白又称鸡卵清蛋白,是血浆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质,站总蛋白的55%,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人血白蛋白容易引起输液反映,更可引起各种肝病,甚至艾滋病的感染。白蛋白多肽可避免污染,价格较低,而且口服方便。 2、易消化、易吸收:鸡卵清蛋白是目前公认的最优秀的蛋白质,其生物效应高达94。而肽类吸收并进入细胞要优先于游离氨基酸。一些小分子多肽进入人体可作为生物活性肽在组织水平上引起机体的生物学效应。因此从营养学角度来说,丰富全面的氨基酸组成加上多肽良好的吸收性能,白蛋白多肽的营养价值是无法比拟的。 3、低抗原性:经证明,白蛋白多肽在体内产生生物学效应时,并不会引起身体的过敏反应,对对于婴幼儿、中老年人、孕妇、病后恢复及肠胃功能障碍患者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 白蛋白多肽的作用: (1)、对肝脏具有恢复作用。白蛋白合成需要肝脏,对于白蛋白来源不足,肝功能受损是一种负担,补充白蛋白多肽,直接参与机体组织的生物化学过程,无须肝脏参与,并恢复肝脏功能。 (2)、营养调节作用:鸡卵清蛋白和人血清蛋白的氨基酸组成比例非常相似,含人体所需的所有氨基酸,白蛋白多

人血白蛋白的合理临床应用

人血白蛋白的合理临床应用 中国医学论坛报自1940 年开始应用白蛋白制剂以来,有关白蛋白应用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现在,世界各国已逐渐规范了白蛋白的使用指征。但我国在白蛋白应用上仍存在许多“误区”,临床滥用现象相当普遍。今年,我国更出现了严重的白蛋白短缺。因此,规范白蛋白的使用在我国有其紧迫性和重要性,值得大家思考和讨论。 临床误区:白蛋白作为营养制剂 误区一:纠正低白蛋白血症: 营养不良在手术和创伤病人中非常普遍,此类病人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低蛋白血症。目前,临床上应用白蛋白的误区之一是将白蛋白作为营养补品用于手术后病人、营养不良患者、恶性肿瘤病人或危重病人中。 事实上,外科病人术后处于高代谢状态,表现为蛋白分解代谢加速,合成代谢下降,造成持续的负氮平衡。另一方面,外科手术创伤早期,机体存在全身性炎性反应,大量的炎性介质和细胞因子直接损伤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间隙增大,通透性增加,产生全身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SCLS),部分白蛋白渗漏到组织间隙中,导致术后早期的低蛋白血症。因此,外科手术病人术后早期的低蛋白血症并非全是营养不良或蛋白质分解的结果。 此时输注外源性白蛋白若不能改善患者本身的营养状况,其原因可能为:①外源性蛋白质进入人体后,首先水解为氨基酸,然后再被机体组织细胞所利用,合成所需的各种蛋白质。由于各种组织细胞内蛋白质有其特殊性,是由组织细胞自身来合成的,因此外源无法提供。白蛋白的分解产物内缺乏合成其他蛋白质的色氨酸,故营养价值低。②从代谢的角度看,以白蛋白作为营养补充并不恰当,白蛋白的半衰期约为21 天,人体仅能利用降解生成的氨基酸,而当日输入的白蛋白并不能发挥营养作用。③输注外源性白蛋白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善由于氮供应不足所致的各个组织器官蛋白质合成不足的问题。 血浆白蛋白水平降低只是一个现象,从营养角度看,它的根本原因是由于热卡和氮的摄入不足所致。因此,要改善外科病人术后高分解代谢、负氮平衡和低蛋白血症,应该从根本上解决营养不良的问题,应该提供合适的能量和营养底物。营养底物中,氮的供给应选择平衡型的氨基酸制剂,而非白蛋白。 误区二:促进伤口愈合: 传统观点认为,即使对手术后病人进行肠外营养支持时,静脉输注白蛋白可提高或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减少术后组织水肿,促进伤口特别是吻合口的愈合。受上述观点影响,目前临床上许多外科医生仍喜欢应用白蛋白,这是造成术后白蛋白制剂应用普遍的另一原因。事实上,偱证医学研究表明,尽管输注白蛋白可提高血清白蛋白的水平,但并没有改善病人原发病的治疗效果,也不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或改善临床预后。由于目前医用白蛋白的来源为献血者的血浆经血浆分离和灭菌处理后配置而成,当前我国血源紧张,所以白蛋白价格昂贵,术后输注白蛋白不仅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也增加了社会的负担。因此,常规应用白蛋白来改善病人的低白蛋白血症是不值得推荐的。 误区三:提高机体免疫力: 临床上应用白蛋白的另一误区是将白蛋白作为“强身剂”,用于提高机体免疫抵抗力,这就更错误了。因为白蛋白不但不能提高机体免疫力,而且其中的某些成分(如制剂中的微量α-1酸性糖蛋白)反而可使 机体免疫力下降。此外,给白蛋白含量正常患者输注外源性白蛋白还可抑制机体自身白蛋白的合成,加速白蛋白的分解,并可使循环负荷过重、血钠增高等副作用。 循证医学:白蛋白不适用于体液治疗 液体治疗是外科基本问题,特别是在手术后早期或外科危重病人,其目的是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维 持充足的体循环和微循环,保证良好的组织灌注和氧供,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目前,临床上许多医生将白蛋白用作一线容量扩充剂用于体液治疗。但是,在一些病理情况下(如严重创伤、手术、感染或ARDS

白蛋白紫杉醇说明书

核准日期:2008年06月30日 修改日期:2009年12月10日 2010年09月29日 2011年08月03日 处方用药 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说明书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药品名称】 通用名: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

英文商品名:Abraxane? 英文名称:Paclitaxel for Injection(Albumin Bound) 汉语拼音:Zhusheyong Zishanchun(BaidanbaiJiehexing) 【成份】 每瓶含紫杉醇100mg及人血白蛋白约900mg。紫杉醇是药物活性成分,人血 白蛋白作为辅料起分散、稳定微粒和运载主药作用。 紫杉醇化学名称:5β, 20-环氧-1,2α, 4,7β,10β, 13α-六羟基紫杉烷-11-烯-9-酮-4,10-二乙酸酯-2-苯甲酸酯-13-(2R,3S)-N-苯甲酰-3-苯基异丝氨酸酯。化学结构式: 分子式:C47H51NO14 分子量:853.91 【性状】 本品为白色至淡黄色无菌冻干块状物或粉末。 【适应症】

适用于治疗联合化疗失败的转移性乳腺癌或辅助化疗后6个月内复发的乳腺癌。除非有临床禁忌症,既往化疗中应包括一种蒽环类抗癌药。 【规格】100mg 【用法用量】 对联合化疗失败的转移性乳腺癌或辅助化疗后复发的乳腺癌患者,建议使用剂量260mg/m2,静脉滴注30分钟,每3周给药一次。 肝功能异常:尚未进行对肝功能异常患者使用本药的临床研究,对血胆红素>1.5mg/dL的患者,本药的适宜剂量尚不清楚。 肾功能异常:尚未进行对有肾功能损害的患者使用本药的临床研究,在随机对照试验中,排除了血肌酐>2mg/dL的患者。对有肾功能损害的患者,本药的适宜剂量尚不清楚。 降低剂量:治疗期间如患者出现严重中性粒细胞减少(ANC<500/mm3持续1周或1周以上)或出现严重感觉神经毒性则应将后续疗程的治疗剂量减到220mg/m2。如再次出现上述严重中性粒细胞减少或感觉神经毒性则应再将随后的治疗剂量减到180mg/m2。对于出现3度感觉神经毒性的患者应暂停给药,待神经毒性恢复至≤2度后方可继续治疗,并在后续治疗时需降低剂量。 药物配制和给药注意事项:本品是一种细胞毒类抗癌药物,与其他有潜在毒性的紫杉醇类化合物一样,应小心处理,建议戴手套进行操作。如皮肤接触到本品(冻干粉或已溶解的悬浮液),应立即用肥皂和水彻底冲洗。局部接触后的可能症状包括刺痛、烧灼感和红肿。如粘膜接触了本品,应用流动水彻底冲洗。

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测定实验方案

血清中总蛋白和白蛋白测定的实验方案 血清总蛋白的测定: 实验原理 血清(浆)中蛋白质的肽键(-CO-NH-)在碱性溶液中能与2价铜离子作用生成稳定的紫红色络合物。此反应和2个尿素分子缩合后生成的双缩脲(H2N-OC-NH- CO-NH2)在碱性溶液中与铜离子作用形成紫红色的反应相似,故称之为双缩脲反应。这种紫红色络合物在540nm处有明显吸收峰,吸光度在一定范围内与血清蛋白含量呈正比关系,经与同样处理的蛋白质标准液比较,即可求得蛋白质含量。实验器材分光光度计 实验试剂 1.6mol/L NaOH溶液称取NaOH 240g,溶于新鲜制备的蒸馏水约800ml中,定容至1L,贮于有盖塑料瓶中。 2.双缩脲试剂称取硫酸铜结晶(CuSO4·5H2O)3g溶于新鲜制备的蒸馏水500ml 中,加入酒石酸钾钠(NaKC4H406·4H2O),用以结合Cu2+,防止CuO在碱性条件下沉淀)9g和KI(防止碱性酒石酸铜自动还原并防止Cu2O的离析)5g。待完全溶解后,在搅拌下加入6mol/L NaOH溶液100ml,并用蒸馏水定容至1L,置塑料瓶中盖紧保存。此试剂室温下可稳定半年,若贮存瓶中有黑色沉淀出现,则需要重新配制。 3.60~70g/L蛋白质标准液可用定值参考血清或标准白蛋白作标准。 实验操作 取试管3支,混匀,置25℃30min或37℃10min,在波长540mm处比色,用空白管调零,测各管吸光度。 参考范围 60~80g/L。 注意事项 1.黄疸血清,严重溶血,葡萄糖,酚酞及溴磺酞钠对本法有明显干扰,故用标本空白管来消除。但如标本空白管吸光度太高,可影响测定的准确度。

2.高脂血症混浊血清会干扰比色,可采用下述方法消除:取2支带塞试管或离心管,各加待测血清0.1ml,再加蒸馏水0.5ml和丙酮10ml,塞紧并颠倒混匀10次后离心,倾去上清液,将试管倒立于滤纸上吸去残余液体。向沉淀中分别加入双缩脲试剂及双缩脲空白试剂,再进行与上述相同的其他操作和计算。 方法评价 1.双缩脲显色反应仅和蛋白质中肽键数成正比关系,与蛋白质的种类、分子量及氨基酸的组成无明显关系,各种蛋白质的显色程度基本相同。 2.本法重复性好,RCV为4%,CCV为 3.9%;线性范围为0~140g/L;本法干扰少,并且大多可以避免;使用单一的稳定试剂,操作简便、快速,既适于手工操作,也便于自动化分析,已被推荐为 测定血清总蛋白的参考方法。 3.唯一的缺点是灵敏度较低,比酚试剂法低约100倍。但本法的检出限为0.2~1.7g/L,这相当于70g/L的血清3~24μl,已能满足临床生化检验的需要。 4.本法是临床测定血清总蛋白质首选最方便、最实用的常规方法。 5.临床上常见的血清蛋白定量法主要有双缩脲法、临床折射计法、染料结合法、BCA法和免疫比浊法。 临床意义 血清总蛋白浓度受到血容量变化的影响,脱水时蛋白浓度相对增加,水潴留时则降低。在生理情况下,体位、运动等也可使血蛋白浓度发生轻微变化。 1.血清总蛋白浓度升高 (1)各种原因失水所致的血液浓缩:如呕吐、腹泻、烧伤、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急性传染病、急腹症等。 (2)网状内皮系统疾病:如多发性骨髓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单核细胞性白血病等; (3)风湿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硬化。 (4)慢性传染病:如结核、梅毒等 2.血清总蛋白浓度降低 (1)各种原因引起的血清蛋白丢失或摄入不足:如肾病综合征、营养不良、消耗增加;

高铁血红素白蛋白检测试剂盒(Schumm法)

高铁血红素白蛋白检测试剂盒(Schumm 法) 简介: 出现严重血管内溶血,产生的游离血红蛋白量超过结合珠蛋白所能结合的量,血液中结合珠蛋白几乎被耗尽,游离血红蛋白分解成珠蛋白和血红素,有一部分会被氧化成高铁血红素,高铁血红素和血浆白蛋白结合生成高铁血红素白蛋白(Methemalbumin ,MHA),MHA 分子较大,不能由肾脏排出,而是经肝脏清除。 Leagene 高铁血红素白蛋白检测试剂盒(Schumm 法)(Methemalbumin Assay Kit)采用Schumm 法,其检测原理是严重血管内溶血时,结合珠蛋白与血红素结合蛋白均被耗尽,高铁血红素与白蛋白结合成MHA ,经氧化作用后用分光镜或分光光度计检测,若在处出现强的吸收峰,表示存在高铁血红素白蛋白。该试剂盒主要用于定性检测血清或血浆样本,亦可用于定性检测细胞或组织的裂解液或匀浆液等中的高铁血红素白蛋白,血清中出现高铁血红素白蛋白是溶血严重的指标。该试剂盒仅用于科研领域,不宜用于临床诊断或其他用途。 组成: 自备材料: 1、 生理盐水 2、 比色杯 3、 分光光度计或分光镜 操作步骤(仅供参考): 1、 准备样品:按照常规方法制备溶血标本血清或血浆,检测前再次高速离心,除尽红细胞,-80℃冻存。如果样品中的MHA 含量过高,可以用生理盐水适当稀释后再进行测定。 2、 加样:轻轻向待测样品加入Schumm Reagent A ,使Schumm Reagent A 完全覆盖样品表面,然后加入样品Schumm Reagent B ,轻轻混合。 4、 检测:取或恰当容量的比色杯,分别加入上述混合液,以生理盐水作为空白对照,用分光光度计或分光镜检测,若在处出现强的吸收峰,表示存在高铁血红素白蛋白,一般应数小时内检测完毕。 编号 名称 TC0211 50T Storage 试剂(A): Schumm Reagent A 15ml RT 避光 试剂(B): Schumm Reagent B 5ml ×2 RT 避光 使用说明书 1份

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说明书

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说明书 说明书简要信息: 【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适应症】 适用于治疗联合化疗失败的转移性乳腺癌或辅助化疗后6个月内复发的乳腺癌。除非有临床禁忌症,既往化疗中应包括一种蒽环类抗癌药。 【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用法用量】 分散溶解后每毫升悬浮液含5美国紫杉醇。对联合化疗失败的转移性乳腺癌或辅助化疗后复发的乳腺癌患者,建议使用剂量260mg/m2,静脉滴注30分钟,每3周给药一次。 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给药前不需给予患者抗过敏药预处理。 【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注意事项】 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应该在有化疗经验的医生指导下使用。只有在诊断及治疗设施完善的条件下,治疗过程中发生的并发症才能得到及时和准确的处理。 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的药效特性与其它配方紫杉醇制剂不同,请勿将本药与其他配方紫杉醇制剂互相替换或混合使用。 治疗前如患者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数低于1500/mm3,不应给药。为监测患者在给药期间可能出现的骨髓毒性,建议对使用本药的所有患者定期进行外周血细胞计数检查。如在给药前中性粒细胞数低于1500/mm3或血小板数低于100000/mm3,不应继续给药。治疗期间如患者出现严重中性粒细胞减少(<500/mm3持续1周或1周以上)或出现严重感觉神经毒性则应将后续疗程的治疗剂量见到220mg/m2.如再次出现上述严重中性粒细胞减少或感觉神经毒 性则应再将随后的治疗剂量减到180mg/m3。对于出现3度感觉神经毒性的患者应暂停给药,待神经毒性恢复至≤2度后方可继续治疗,并在后续治疗时需降低剂量。 男性病人如接受本药治疗,建议在治疗期间采取避孕措施。育龄妇女和接受本药治疗,应建议患者避免怀孕。 【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禁忌】 治疗前如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数低于1500/mm3,不应给予本药治疗。 【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性状】 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为无色或淡黄色澄明粘稠液体。 【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批准文号】 注册证号H20080338 【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生产企业】 企业名称:American Pharmaceutical Partners, Inc.

浅析我院人血白蛋白的临床应用

浅析我院人血白蛋白的临床应用 发表时间:2012-03-19T09:13:23.84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1期供稿作者:杨显丽[导读] 在美国的《白蛋白临床应用指南》中指出不合理的临床应用为:补充营养、肾病综合症、慢性肝硬化。 杨显丽(云南省大理州永平县医院云南大理 672600)【中图分类号】R9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1-0127-02 【摘要】目的分析人血白蛋白的临床应用情况,以促进其正确合理应用。方法从我院2010年6—9月应用人血白蛋白的住院患者病例中,每月随机抽15例,对共计90例患者的年龄、住院科室、所患疾病、人血白蛋白的适应症、不良反应、禁忌等内容统计分析。结果 90例患者中,以内科、外科分布较多,老年人偏多,联合用药品种多为抗菌药、扩容药、利尿药等,主要用于脑水肿及脑损伤引起的颅内压升高36例,低蛋白血症31例,肝硬化及肾病引起的水肿或腹水8例,营养支持12例等。结论我院人血白蛋白在使用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不合理现象,只有准确掌握人血白蛋白的相关资料,本着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用药原则,才能获得最佳的疗效[1]。【关键词】人血白蛋白临床应用人血白蛋白是从健康的新鲜血浆或保存期不超过2年的冰冻血浆中提取的,可直接静脉注射到病人体内,主要用于失血创伤、烧伤引起的休克、脑水肿及脑损伤引起的颅内压升高,肝硬化及肾病引起的水肿或腹水、低蛋白血症、癌症术后恢复等方面的治疗,是临床急救的一种特殊药品。本文通过对我院2010年6月—9月临床应用人血白蛋白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旨在促进其临床合理用药。 1 资料与方法 从我院2010年6月—9月住院病人应用人血白蛋白中每月随机抽取15例,共计90例。对90例患者的性别、年龄、所患疾病、人血白蛋白的应用指征、用法、用量联合用药、不良反应等内容进行统计与分析。 2 结果 2.1 患者的基本情况 90例患者中,男性52例,女性38例;最大的87岁,最小的6岁,平均住院天数为30d,最长的101d,最短的为1d;治愈41例,好转34例,未愈的7例,死亡的8例。 2.2 用法用量 90例患者中,人血白蛋白的使用方法均为静脉滴注,每日最小用量为10g,1次d-1,最大用量为30g,分2次滴注。用药时间在1—20d 内,平均用药时间为3.6d,其中用药1d的有20例,2d的有20例,3d的有17例,4—10d的有25例,>7d的有8例。 2.3 临床应用指征 90例患者人血白蛋白的临床使用指征情况见下表:临床指征例数百分比% 脑水肿及脑损伤引起的水肿或腹水 36 40 低蛋白血症 31 34 营养支持 12 13 胸腹水或肝腹水 8 9 其它 3 3 2.4 联合用药情况 在90例应用人血白蛋白的患者中未见药品不良反应发生。在人血白蛋白使用过程中,联合用药最多达17种,最少1种,联合用药品种类多为抗菌药,扩容药、利尿药、营养药、调节血糖和电解质平衡药。 3 分析与讨论 3.1 人血白蛋白用量分布 从应用人血白蛋白的科室分布来看,我院人血白蛋白的使用以神经外科、大内科最多,共67例,占总例数的70.4%,因我院是小型综合医院,以神经外科、大内科为主,技术力量雄厚,患者来源广,而且病症从颅脑损伤、颅内疾病为多,手术时间长、病情严重,故用量较大。 3.2 疗程因病情而定 近年来,多项临床和基础研究都证实人血白蛋白用于脑水肿及脑损伤引起的颅压升高方面优于甘露醇等其它脱水剂,其优势在于半衰期长,约为15—19d,能够维持较长时间的脱水作用,且作用温和,不易渗漏到脑循环外或因突然停药出现反跳。但由于脑水肿可在脑损伤后1—14d内呈渐进发展,故尽早和持续应用人血白蛋白至关重要,但单次大剂量人血白蛋白治疗脑损伤疗效欠佳。 3.3 老年患者用药 在90例应用人血白蛋白的患者中,平均为57a,以老年患者偏多,这与我国老年人口日益增多和老年人随年龄增长,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减弱有关,此外老年人高血压、心脏代偿减弱、脑血管发病率离并发症多,因此联合用药亦增多,故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较高,所以老年人患者用药值得注意。 3.4 单纯营养支持应用不合理 在美国的《白蛋白临床应用指南》中指出不合理的临床应用为:补充营养、肾病综合症、慢性肝硬化。我院90例应用人血白蛋白的患者中,用于单纯营养支持的有12例,人血白蛋白的分解产物内缺乏合成其它蛋白质的重要氨基酸之一的色氨酸,而且人血白蛋白的半衰期长,人体仅能利用降解而成的氨基酸,当日输注的白蛋白并不能发挥作用;目前,已有多种氨基酸制剂和肠外营养疗法可供选用,另外,人血白蛋白不但不能提高机体免疫力,而且其中的某些成分可使机体免疫力下降,输注人血白蛋白还可抑制机体自身白蛋白的合成,加速其分解,并可引起循环负荷过重,血钠增高等不良反应,所以把人血白蛋白作为营养补品,用于癌症或把人血白蛋白作为强身剂,用于提高免疫力的用法是错误的。 3.5 合理应用人血白蛋白

白蛋白说明书

人血白蛋白说明书 【药品名称】 人血白蛋白 【成份】 用乙型肝炎疫苗免疫的健康人血浆,经提取,灭活病毒制成。 【用法用量】 用量由医师酌定。冻干制剂可用5%葡萄糖液或灭菌注射用水溶解,液量据需要而定。一 般根据瓶签所载蛋白量加入适量溶解液使成10%(g/ml)白蛋白溶液,可在15分钟内溶解完 毕。当需要获得20%~25%(g/ml)高浓度白蛋白时,则溶解时间较长。一切稀释、注射操作, 均应按严格的消毒手续进行。输注方法一般采用静脉滴注,宜使用有滤网的输液器。滴注速 度以每分钟不超过2ml(约60滴)为宜,但在开始的15分钟内,速度要缓慢,以后逐渐增加 至上述速度。 药理作用本品具有很强的亲水活性,血浆中70%的胶体渗透压靠它维持,输入本品后提 高胶体渗透压,扩充血容量,改善微循环,并补充蛋白质。也可作为低蛋白血症的替代疗法。 每5g/20ml白蛋白可维持机体渗透压的能力,相当于100ml血浆或200ml全血。 【适应症】 本品对增加循环血容量和维侍血浆渗透压起主要作用。每5g白蛋白溶解后,在维持机体 胶体渗透压方面,约相当于100ml血浆或200ml全血的功能。用于治疗因失血、创伤及烧伤 等引起的休克、脑水肿及大脑损伤所致的脑压增高,防治低蛋白血症以及肝硬化或肾病引起 的水肿和腹水,有良好疗效。 ①低血容量性休克和急性脑水肿,大脑损伤的颅内压增高; ②某些疾病如肝硬化、肾病和吸收不良等引起的低蛋白血症及所引起的水肿、腹水、心 包积液等。静注、静滴,使用剂量及浓度视病情定。 【不良反应】 ③发现药液混浊、沉淀、异物,不得使用。本品不得与含有蛋白水解酶或酒精的注射液 混合使用,以免蛋白沉淀。 【规格】 注射剂:5g/20m1,10g/50m1。 【注意事项】 (1)本品不得分次用,或用后再给第二人输用。 (2)有不良反应时,应立即停用。 (3)人胎盘血白蛋白与此同。 【有效期】 36个月 【批准文号】 注册证号s2******* 【生产企业】 zlb behring gmbh 更多相关资讯请看另外,如对药物有任何疑问,或需要更多的安全用药指导,可拨打康 德乐大药房(原:百济健康商城)全国统一免费服务热线:400-168-0606,药 师将为您竭诚服务。祝您健康!篇二:人血白蛋白使用说明书 人血白蛋白使用说明书 [药品名称] 通用名:人血白蛋白

人血白蛋白多聚体测定法

人血白蛋白多聚体测定法 本法系用分子排阻色谱法测定人血白蛋白多聚体含量。 照分子排阻色谱法(附录Ⅲ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亲水硅胶高效体积排阻色谱柱(SEC,排阻极限300kD,粒度10μm),柱直径7.5mm,长60cm;以含1%异丙醇的pH7.0 0.2mol/L磷酸盐缓冲液[取0.5mol/L磷酸二氢钠200ml、0.5mol/L磷酸氢二钠420ml、异丙醇15.5ml及水914.5ml,混匀]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0nm ;流速为每分钟0.6ml。取每1ml含蛋白质为12mg 的人血白蛋白溶液20μl,注入色谱柱,记录色谱图,人血白蛋白单体峰与二聚体峰间的分离度应大于1.5,拖尾因子按人血白蛋白单体峰计算应为0.95~1.40。 测定法取供试品适量,用流动相稀释成每1ml约含蛋白质12mg的溶液,取20μl,注入色谱柱,记录色谱图30分钟(色谱柱长30cm)或60分钟(色谱柱长60cm)。 按面积归一法计算,色谱图中未保留(全排阻)峰的含量(%)除以2,即为人血白蛋白多聚体含量。 人血白蛋白 Renxue Baidanbai Human Albumin 本品系由健康人血浆,经低温乙醇蛋白分离法或经批准的其他分离法分离纯化,并经60℃ 10小时加温灭活病毒后制成。含适宜稳定剂,不含防腐剂和抗生素。 1 基本要求 生产和检定用设施、原料及辅料、水、器具、动物等应符合“凡例”的有关要求。 2 制造 2.1 原料血浆 2.1.1 血浆的采集和质量应符合“血液制品生产用人血浆”的规定。 2.1.2 低温冰冻的血浆保存期应不超过3年。 2.1.2 组分Ⅳ沉淀为原料时,应符合本品种附录“组分Ⅳ沉淀原料质量标准”。 2.1.3 组分Ⅳ沉淀应冻存于-30℃以下,运输温度不得超过-15℃。低温冰冻保存期不得超过1年。 2.1.4 组分Ⅴ沉淀应冻存于-30℃以下,并规定其有效期。 2.2 原液 2.2.1 采用低温乙醇蛋白分离法或经批准的其他分离法制备。生产过程中不得加入防腐剂或抗生素。组分Ⅳ沉淀为原料时也可用低温乙醇结合柱色谱法。 2.2.2 经纯化、超滤、除菌过滤后即为白蛋白原液。 2.2.3 原液检定 1

糖化白蛋白测定试剂盒(过氧化物酶法)产品技术要求baiding

糖化白蛋白测定试剂盒(过氧化物酶法) 适用范围:用于体外定量测定人血清中糖化白蛋白和白蛋白测量浓度的比值(%)。 1.1 规格 GA校准品(选配):1×1mL,ALB校准品(选配):1×1mL; 质控品(选配):水平1:1×1mL,水平2:1×1mL。 1.2 组成:

签。 2.1 外观 2.1.1 GA试剂1:淡黄色液体。 2.1.2 GA试剂2:淡黄色至淡红色液体。 2.1.3 ALB试剂:黄绿色液体。 2.1.4 GA校准品:冻干粉,复溶后为无色至淡黄色液体,无可见不溶物。 2.1.5 ALB校准品:无色至淡黄色液体。 2.1.6质控品:冻干粉,复溶后为无色至淡黄色液体,无可见不溶物。2.1.7包装外观应整洁,标签字迹清晰,不易脱落。 2.2 净含量 液体试剂的净含量不低于标示体积。 2.3 试剂空白吸光度

2.3.1糖化白蛋白试剂空白吸光度≤0.3。 2.3.2白蛋白试剂空白吸光度≤0.5。 2.4 分析灵敏度 2.4.1糖化白蛋白样本浓度为1.4g/dL时,吸光度差值应≥0.01。 2.4.2白蛋白样本浓度为4.0g/dL时,吸光度差值应≥0.02。 2.5 线性区间 在[10.0,69.0] %的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r≥0.990。测试浓度在[10.0,30.0] %时,绝对偏差应不超过±3%;测试浓度在[30.0,69.0]%时,相对偏差应不超过±10%。 2.6 精密度 2.6.1重复性 用高、低2个浓度的样本测试试剂盒,各重复测试10次,其变异系数(CV)应不大于10%。 2.6.2批间差 用样本分别测试3个不同批次的试剂盒,每个批次测试3次,其相对极差(R)应不大于10%。 2.7 准确度 与已上市产品进行对比试验,在[10.0,69.0] %的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r≥0.975。测试浓度在[10.0,30.0] %时,绝对偏差应不超过±3%;测试浓度在[30.0,69.0]%时,相对偏差应不超过±10%。 2.8 质控品赋值有效性 测试结果在质控范围内。 2.9 校准品/质控品瓶内重复性 校准品/质控品瓶内重复性(CV)应不大于10%。 2.10 校准品/质控品批内瓶间差 校准品/质控品批内瓶间差(CV)应不大于10%。 2.11 溯源性 根据GB/T21415及有关规定提供校准品的来源、赋值过程及测量不确定度等内容,校准品溯源至JCCRM611-1M。

人血白蛋白说明书-药智网

核准日期: 修改日期: 人血白蛋白说明书 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本品为人血液制品,原料来自人类血浆,虽然进行了相关病原体的筛查,并在生产工艺中加入了去除和灭活病毒的措施,但理论上仍存在传播某些已知和未知病原体的潜在风险,临床使用时应权衡利弊。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人血白蛋白 商品名称: 英文名称:Human Albumin 汉语拼音:Renxue Baidanbai 【成份】 主要成份: 辅料: 【性状】 【适应症】 1.血容量不足的紧急治疗,遵循相关临床治疗规范。经晶体扩容后仍不能维持有效血容量或伴有低蛋白血症的情况下使用。 2.显著的低白蛋白血症(≤30g/L)的治疗。 3.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 4.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 5. 用于心肺分流术、特殊类型血液透析、血浆置换的辅助治疗。 【规格】: 【用法用量】 本品采用静脉输注。 本品使用时应依据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有效循环状况和蛋白质损失情况,结合临床治疗需要由医生决定给予的浓度、剂量、输注速率等。通常在开始15分钟内,应缓慢滴注并观察患者反应,之后可根据临床调整输液速度。血容量正常的患者,滴注速度一般不超过2ml/分钟为宜。

本品使用注意: 1.呈现混浊、沉淀、异物或瓶子有裂纹、瓶盖松动、过期失效等情况不可使用。 2. 开启后应立即使用,限一次输注完毕,不得分次或给第二人使用。 3. 需使用单独输液通路,使用前用生理盐水冲管。 4. 本品可接受的稀释剂包括0.9%氯化钠溶液或5%葡萄糖溶液。禁用灭菌注射用水稀释。若不正确地输入低渗溶液(如无菌注射用水)稀释人血白蛋白,可能造成严重的溶血反应和急性肾功能衰竭。 【不良反应】 由于人血白蛋白的临床试验数据有限,根据国内外临床应用的报告,静脉注射使用人血白蛋白出现的不良反应按重要程度从高到低列表如下:

美国《白蛋白临床应用指南》

2009-03-30 17:06 美国《白蛋白临床应用指南》指出,白蛋白正确的临床应用包括休克、烧伤、ARDS、体外循环,偶尔可应用于急性肝衰竭、腹水、肾透析,还需进一步观察的应用有新生儿黄疸、汞中毒。不合理的临床应用为补充营养,治疗肾病综合征、慢性肝硬化。 以下情况输注白蛋白可起到一定治疗作用: ①严重感染、急性低血容量(如手术失血、创伤出血),或没有其他胶体溶液可供选择以及其他胶体溶液已经用至最大量时。 ②烧伤所致的血浆渗透压减低及低血容量性休克,一般烧伤后 24 h以内使用晶体液,而24 h后可应用白蛋白。 ③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白蛋白与利尿剂联合应用,可使肺组织间隙液体吸收回血管,消除肺水肿以改善其临床症状。 ④肝功能严重受损(肝功能不全失代偿期),重度的低白蛋白血症(血清白蛋白<20 g/L),或由于严重低白蛋白血症、大量腹水影响心血管功能时。 ⑤某些血液置换治疗、肾透析或体外循环手术患者。 肾病综合症的低蛋白血症是因为蛋白从尿中丢的太多。近年来,对肾病综合症患者的研究表明,给予血浆蛋白组对皮质激素治疗的反应明显慢于未用血浆蛋白制品组,而且输注白蛋白会加速白蛋白从尿中漏出,从而加重肾小管损伤。因此,肾病综合症治疗的关键是“堵漏”,加强肾脏疾病的治疗才是关键。目前认为只有在以下可给予白蛋白治疗:

1严重的低蛋白血症者≤20g/l; 2血容量不足合并低蛋白血症者; 3全身严重浮肿,尿量偏少且利尿效果不理想。 临床上公认的白蛋白应用输注指征有: ①大面积烧伤24 h后;②急性创伤性休克;③成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④血液置换治疗;⑤肾透析;⑥严重的低蛋白血症腹水;⑦急性肝功能衰竭伴肝昏迷等。

血清白蛋白测定标准操作规程

血清白蛋白测定标准操作规程 1 检验申请 单独检验项目申请:血清白蛋白测定(缩写ALB);组合项目申请:血生化中肝功能测定项目组合。临床医生根据需要提出检验申请。 2 标本采集与处理 2、1标本采集 2、1、1常规静脉采血约2ml,不抗凝,置普通试管中。或采用含分离胶得真空采血管. 2、1、2检验申请单与血标本试管标上统一且唯一得标识符。 2、1、3急诊标本采集后,在检验申请单上填写标本采集时间。 2、1、4标本采集后与检验申请单一起及时运送至检验科。专人负责标本得接收并记录标本得状态,对不合格标本予以拒收。 2、1、5下列标本为不合格标本 2、1、5、1标本量不足:少于0、3ml得全血标本,或少于0、1ml得血清或血浆。 2、1、5、2对反应吸光度有干扰得标本,包括严重溶血、严重浑浊得标本。 2、1、5、3无法确认标本与申请单对应关系得。 2、1、5、4其她如标识涂改、标本试管破裂等。 2、2标本保存 2、2、1接收标本后在30min内将标本离心分离出血清。 2、2、2标本保存时间:室温(15~25℃)下可稳定一周,普通冰箱中(2~8℃)稳定一个月。为避免标本中水分挥发使血清浓缩,对保存时间超过1天得标本均加塞密闭或覆盖湿巾。 2、2、3已完成测试得标本保持完整得识别号,置4~8℃冰箱内保存7天。 2、3标本采集得注意事项 2、3、1采血前使受检者保持平静、松弛与空腹状态。

2、3、2不建议采集抗凝血标本,如果必须使用血浆,推荐得抗凝剂就是肝素。 3 方法原理 血清中得白蛋白与溴甲酚绿在PH=4、2得条件下结合生成绿色复合物,溶液由黄色变为绿色,其颜色深浅与白蛋白浓度成正比,通过在630nm处测定其吸光度可得出白蛋白得含量。 PH=4、2 白蛋白 + 溴甲酚绿-—---——-------- 绿色复合物 4试剂及其她用品 4、1试剂:溴甲酚绿法测定白蛋白试剂盒,由北京利德曼生化技术有限公司出品. 4、2试剂盒保存:保存于2~8℃,不开盖情况下至标签得失效期.开盖后放于仪器得冰箱中至少稳定14天。开盖后避免污染。变质指示:当试剂有浊度时,表明有细菌污染,不能继续使用。 4、3试剂盒准备:液态单试剂型,即开即用,无特殊准备 4、4试剂盒主要成分:缓冲液(pH 4、2)50 mmol/L,溴甲酚绿0、25 mmol/L,其中含有稳定剂与保护剂〈0、1%. 5 校准品与校准模式 5、1校准品: Beckman—Coulter SYNCHRON LX MULTI 校准液(P/N 442600),其白蛋白浓度值可溯源至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NIST)标准参考材料。 5、2校准类型与校准点数目:线性模式,1个校准点。 5、3校准周期:校准间隔时间不限。但在:①更换试剂批号或出现质控漂移时;②仪器进行全面保养后;③仪器得重要零件更换后;均须进行一次校准。 5、4校准液重建方法:Beckman-Coulter SYNCHRON LX MULTI 校准液即开即用,无需特殊准备. 6 质控品与室内质控规则

人血白蛋白临床应用研究进展分析

人血白蛋白临床应用研究进展分析 摘要】在休克、脑梗死、烧伤以及腹水等疾病患者的治疗中使用人血白蛋白都 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除了上述具有确切治疗效果的疾病之外,人血白蛋白在肾 病综合征等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必须经过深入的探讨。而探讨的结果则显示,在重型肝炎中应用人血白蛋白仍需慎重,而在肾病综合征等疾病的治疗中,不建 议使用人血白蛋白对患者营养进行补充。 【关键词】人血白蛋白;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7-0344-02 作为一种人工分离提取的制剂,人血白蛋白来源于对乙型肝炎疫苗免疫的健 康人群,将其血浆进行收集,并通过低温乙醇蛋白分离法将其中的有效成份进行 提取,再经过病毒灭活才能够形成人血白蛋白制剂[1]。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中, 人血白蛋白在临床中得到了有效的应用,该物质能够增加循环血容量,同时维持 血浆胶体渗透压,具有转运以及解毒的作用[2]。如果患者存在氮代谢障碍的情况,使用人血白蛋白还能够提供营养成分来维持氮源组织的活动。因此,在临床中, 人血白蛋白具有极大的使用价值。不过在一些领域,应用人血白蛋白仍然具有争 议性,因此需要更深入地研究和探讨。 1.临床应用人血白蛋白 1.1 危重病治疗 危重病患者,可能会出现低蛋白血症的情况,增加患者的病死率以及并发症 发生率,另外其症状持续的时间以及病情严重程度,与疾病预后存在一定的关系。而对于严重烧伤患者来说,其病死率与低蛋白血症与白蛋白和球蛋白的比值倒置 等因素有直接关系。 1.1.1人血白蛋白治疗与死亡率 有学者对人血白蛋白治疗ICU患者的效果进行了研究,通过相应的对照试验 发现,对于危重症患者,如果使用人血白蛋白进行治疗,那么就会增加其死亡风险,增加的程度为6%左右[3]。风险增加患者就一定会病死么?该学者的研究只 不过说明病死的可能性有所提高,并没有对实际的病死率进行研究。而另有研究 结果显示,将人血白蛋白应用于危重症患者的液体复苏中,并不会使其病死率增加。2004年,新西兰及澳大利亚危重病学会对比研究了,分别使用人血白蛋白和 生理盐水对危重症患者进行液体复苏的效果和价值。结果显示两组间差异并无显 著的统计学意义。后两项研究结果证实,在危重症患者的复苏中,应用人血白蛋 白并不会使患者的病死率有所增加[4]。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发展,有研究发现, 使用人血白蛋白进行液体复苏,对降低脓毒症患者病死率有一定价值。上述结论 经总结可知,对于危重病患者,使用人血白蛋白对其病死率的影响不大,只在脓 毒症等特定疾病中有应用价值。人血白蛋白并不会增加危重症患者病死率,只是 增加了死亡风险。对于除患有脓毒症的其他危重症患者,使用人血白蛋白治疗不 会影响病死率。 1.1.2人血白蛋白治疗与并发症 有学者的研究结果证实,对于心脏手术、腹水患者以及非心脏手术患者等, 使用人血白蛋白代替人工胶体,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另外对 于脑损伤患者,使用人血白蛋白,能够极大地改善其预后效果[5]。 1.2 人血白蛋白应用于脑梗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