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绝句二首》(其一)

合集下载

杜甫《绝句两首》古诗原文及诗意赏析

杜甫《绝句两首》古诗原文及诗意赏析

杜甫《绝句两首》古诗原文及诗意赏析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释①迟日:指春天。

②泥融:春日来临,冻泥融化,又软又湿。

③鸳鸯:一种漂亮的水鸟,雄鸟与雌鸟常双双出没。

译文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鸳鸯睡在沙上。

赏析明人王嗣爽在其《杜臆》中予以反驳说:“余曰:上二句两间(指天地间)莫非生意,下二句见万物莫不适性。

岂不足以感发吾心之真乐乎?”王氏的意见是对的。

此抓住景物特点写春色,画面优美,格调柔和,很能引发读者的喜春之情。

“迟日”,出自《诗经·七月》:“春日迟迟。

”春天光照时间渐长,天气趋暖,正所谓“天初暖,日初长”(欧阳炯《春光好》)。

诗人以“迟日”领起全篇,突出了春天日光和煦、万物欣欣向荣的特点,并使诗中描写的物象有机的组合为一体,构成一幅明丽和谐的春色图。

你看:阳光普照,水碧山青,草木复苏,万象更新。

清风拂面,送来百花的芳香,带来春草的清馨。

河滩上,溪岸边,冰雪融尽,泥土潮湿而松软,燕子轻盈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呢呢喃喃。

水暖沙温,美丽多情的鸳鸯相依相偎,恬然静睡,十分娇慷可爱。

燕子是侯鸟,诗人描写它是有意突出春天的特征。

前二句的“迟日”、“江山”、“春风”、“花草”组成一幅粗线勾勒的大场景,并在句尾以“丽”、“香”突出诗人强烈的感觉;后二句则是工笔细描的特定画面,既有燕子翩飞的动态描绘,又有鸳鸯慵睡的静态写照。

飞燕的繁忙蕴含着春天的勃勃生机,鸳鸯的闲适则透出温柔的春意,一动一静,相映成趣。

而这一切全沐浴在煦暖的阳光下,和谐而优美,确实给人以春光旖旎之感。

清代的诗论家陶虞开在《说杜》一书中指出,杜集中有不少“以诗为画”的作品。

这一首写于成都草堂的五言绝句,就是极富诗情画意的佳作。

诗一开始,就从大处着墨,描绘出在初春灿烂阳光的照耀下,浣花溪一带明净绚丽的春景,用笔简洁而色彩浓艳。

“迟日”即春日,语出《诗经·豳风·七月》“春日迟迟”。

古诗客至杜甫原文及翻译 杜甫《绝句两首》古诗原文

古诗客至杜甫原文及翻译 杜甫《绝句两首》古诗原文

古诗客至杜甫原文及翻译杜甫《绝句两首》古诗原文绝句二首(其一)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释①迟日:指春天。

②泥融:春日来临,冻泥融化,又软又湿。

③鸳鸯:一种漂亮的水鸟,雄鸟与雌鸟常双双出没。

译文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鸳鸯睡在沙上。

赏析明人王嗣爽在其《杜臆》中予以反驳说:“余曰:上二句两间(指天地间)莫非生意,下二句见万物莫不适性。

岂不足以感发吾心之真乐乎?”王氏的意见是对的。

此抓住景物特点写春色,画面优美,格调柔和,很能引发读者的喜春之情。

“迟日”,出自《诗经·七月》:“春日迟迟。

”春天光照时间渐长,天气趋暖,正所谓“天初暖,日初长”(欧阳炯《春光好》)。

诗人以“迟日”领起全篇,突出了春天日光和煦、万物欣欣向荣的特点,并使诗中描写的物象有机的组合为一体,构成一幅明丽和谐的春色图。

你看:阳光普照,水碧山青,草木复苏,万象更新。

清风拂面,送来百花的芳香,带来春草的清馨。

河滩上,溪岸边,冰雪融尽,泥土潮湿而松软,燕子轻盈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呢呢喃喃。

水暖沙温,美丽多情的鸳鸯相依相偎,恬然静睡,十分娇慷可爱。

燕子是侯鸟,诗人描写它是有意突出春天的特征。

前二句的“迟日”、“江山”、“春风”、“花草”组成一幅粗线勾勒的大场景,并在句尾以“丽”、“香”突出诗人强烈的感觉;后二句则是工笔细描的特定画面,既有燕子翩飞的动态描绘,又有鸳鸯慵睡的静态写照。

飞燕的繁忙蕴含着春天的勃勃生机,鸳鸯的闲适则透出温柔的春意,一动一静,相映成趣。

而这一切全沐浴在煦暖的阳光下,和谐而优美,确实给人以春光旖旎之感。

清代的诗论家陶虞开在《说杜》一书中指出,杜集中有不少“以诗为画”的作品。

这一首写于成都草堂的五言绝句,就是极富诗情画意的佳作。

诗一开始,就从大处着墨,描绘出在初春灿烂阳光的照耀下,浣花溪一带明净绚丽的春景,用笔简洁而色彩浓艳。

“迟日”即春日,语出《诗经·豳风·七月》“春日迟迟”。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杜甫《绝句二首》(之一)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杜甫《绝句二首》(之一)

泥融飞燕⼦,沙暖睡鸳鸯。

杜甫《绝句⼆⾸》(之⼀)泥融飞燕⼦,沙暖睡鸳鸯。

[译⽂] 春风吹暖了泥⼟,泥⼟融软,春归的燕⼦飞来飞去忙着衔泥筑窝;春⽇照暖了沙洲,鸳鸯出⽔静睡,暖和地享受着春天的阳光。

[出典] 杜甫《绝句⼆⾸》(之⼀)注:1、《绝句⼆⾸》杜甫迟⽇江⼭丽,春风花草⾹。

泥融飞燕⼦,沙暖睡鸳鸯。

2、注释:迟⽇:“迟⽇”即春⽇,语出《诗经·豳风·七⽉》:“春⽇迟迟”。

春天⽇渐长,所以说迟⽇。

泥融:这⾥指泥⼟滋润、湿润。

鸳鸯:⼀种⽔鸟,雄鸟与雌鸟常常双双出没。

3、译⽂1: 江⼭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

燕⼦衔着湿泥忙筑巢,鸳鸯睡在沙上。

译⽂2:春天的阳光和煦温暖,⼤⾃然⼀⽚⽣机勃勃的美丽景象,春风吹来,带着花草的清⾹,河滩上冰雪融化,泥⼟变得潮湿⽽松软,引得燕⼦飞来含泥筑巢,温暖的沙⼦上还偎依着⼀双双的鸳鸯。

译⽂3:江⼭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阵阵春风送来花草的芳⾹。

飞翔的燕⼦衔着湿泥忙筑巢,美丽的鸳鸯睡在沙上晒太阳。

4、杜甫(712-770),字⼦美,祖籍河南巩县。

祖⽗杜审⾔是唐初著名诗⼈。

青年时期,他曾游历过今江苏、浙江、河北、⼭东⼀带,并两次会见李⽩,两⼈结下深厚的友谊。

唐⽞宗天宝五年(746),杜甫来到长安,第⼆年他参加了由唐⽞宗下诏的应试,由于奸⾂李林甫从中作梗,全体应试者⽆⼀⼈录取。

从此进取⽆门,⽣活贫困。

直到天宝⼗四年(755),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职,负责看管兵甲仓库。

同年,安史之乱爆发,此时杜甫正在奉先(今陕西蒲城)探家。

第⼆年他把家属安顿在鄜州羌村(今陕西富县境),只⾝投奔在灵武(今⽢肃省)即位的肃宗。

途中被叛军所俘,押到沦陷后的长安,这期间他亲眼⽬睹了叛军杀戮洗劫的暴⾏和百姓的苦难。

直到⾄德⼆年(757)四⽉,他才冒险逃到肃宗临时驻地凤翔(今陕西省凤翔县),授官左拾遗。

不久因疏救房琯,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

⾃此他对现实政治⼗分失望,抛弃官职,举家西⾏,⼏经辗转,最后到了成都,在严武等⼈的帮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座草堂,世称“杜甫草堂”。

杜甫绝句二首(其一)注音版

杜甫绝句二首(其一)注音版

杜甫绝句二首(其一)注音版【一、杜甫简介】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与李白并称为“李杜”,人称他为“诗圣”。

杜甫的诗作题材丰富,风格多样,以其深厚的人文关怀和鲜明的现实主义精神脍炙人口。

【二、绝句二首(其一)原文及注音】杜甫的绝句二首(其一)原文如下: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注音版:chūn wàngguó pò shān hé zài,chéng chūn cǎo mù shēn。

gǎn shí huā jiàn lèi,hèn bié niǎo jīng xīn。

fēng huǒ lián sān yuè,jiā shū dǐng wàn jīn。

bái tóu shāo yǐng yǒu,hún yù bù shèng zān。

【三、诗句赏析】这首诗作于安史之乱爆发之初,诗人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反映了战乱给百姓带来的苦难。

诗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描绘了战乱后的景象,spring in the city is still vibrant,but the country has fallen,形象地展现了国家的沦陷与百姓的苦难。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以拟人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战乱的悲痛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诗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则通过战事之久和家人音信的珍贵,突显了诗人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最后两句“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诗人以自己的衰老之态,寓意着国家的动荡和百姓的疾苦。

整首诗情感深沉,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切与担忧。

【四、结语】杜甫的绝句二首(其一)以独特的现实主义手法,展现了战乱时期百姓的生活境遇,表达了诗人深厚的爱国情怀。

《绝句二首其一杜甫》阅读答案

《绝句二首其一杜甫》阅读答案

《绝句二首(其一)杜甫》阅读答案《绝句二首(其一)杜甫》阅读答案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
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20.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3分)
2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参考答案:整理
20.描绘了一幅明丽和谐的春色图。

阳光普照,水
碧山青,草木复苏,万象更新。

既有燕子翩飞的动态描绘,又有鸳鸯慵睡的静态写照。

飞燕的繁忙蕴含着春天
的勃勃生机,鸳鸯的闲适则透出温柔的春意,一动一静,相映成趣。

21.表达了诗人对初春时节自然界一派生机、欣欣
向荣的欢悦之情。

反映了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
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草堂的安适心情。

杜甫绝句二首(其一)注音版

杜甫绝句二首(其一)注音版

杜甫绝句二首(其一)注音版摘要:一、杜甫及其诗歌创作背景介绍1.杜甫简介2.杜甫诗歌创作背景二、绝句二首(其一)注音版文本概述1.作品原文2.作品注音版三、作品主题及艺术特色分析1.作品主题2.艺术特色四、作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1.作品地位2.作品影响正文: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唐朝著名诗人,被称为“诗圣”。

他的诗歌创作活跃于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以关心国家民生、反映社会现实而著称。

杜甫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豪放磅礴的史诗,也有婉约柔情的抒情诗。

绝句二首(其一)是杜甫创作的一首经典绝句,表现了他对生活的感慨和对自然的赞美。

【作品原文】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作品注音版】liǎng gè huáng lí míng cuì liǔ,yī háng bái lù shàng qīng tiān。

chuāng hán xī lǐng qiān qiū xuě,mén bó dōng wú wàn lǐ chuán。

这首绝句以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好景色。

前两句通过黄鹂和白鹭的活泼形象,传达出春天的生机盎然。

后两句则通过窗前西岭的千秋雪和门外东吴的万里船,展现了春天与冬天的对话,寓意着时光的流转和生命的延续。

这首绝句的艺术特色在于对仗工整、音韵和谐。

每句的平仄搭配得当,使得整个作品节奏鲜明、韵律优美。

同时,作品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和比喻,如黄鹂、翠柳、白鹭、青天、千秋雪、万里船等,形象生动、意境开阔。

在文学史上,杜甫的绝句二首(其一)被视为唐代绝句的代表作之一,对后世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许多诗人纷纷效仿杜甫的创作手法,以绝句的形式来表现自然美景和人生感悟。

唐诗杜甫绝句二首

唐诗杜甫绝句二首

唐诗杜甫绝句二首
《绝句二首》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组诗作品。

这是一组咏物诗,第一首用自然流畅的语言写出了一派生意盎然的春色,格调清新,意境明丽,表达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愉快心情。

第二首则在春色秀丽的美景上涂了一层羁旅异乡的愁思和伤感,春色和乡思交相辉映,增添了诗的韵味。

这两首诗极生动地、自然地描绘出充满生机的春色之美,反映了杜甫经过漂泊的磨难后,在草堂暂得生活安宁而产生的闲适情怀。

原文:
《绝句二首》
其一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其二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白话译文:
其一
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其二
江水碧波浩荡,衬托水鸟雪白羽毛,山峦郁郁苍苍,红花相映,便要燃烧。

今年春天眼看就要过去,何年何月才是我归乡的日期?。

杜甫《绝句两首》古诗原文及诗意赏析

杜甫《绝句两首》古诗原文及诗意赏析

杜甫《绝句两首》古诗原文及诗意赏析本文是关于杜甫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释①迟日:指春天。

②泥融:春日来临,冻泥融化,又软又湿。

③鸳鸯:一种漂亮的水鸟,雄鸟与雌鸟常双双出没。

译文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鸳鸯睡在沙上。

赏析明人王嗣爽在其《杜臆》中予以反驳说:“余曰:上二句两间(指天地间)莫非生意,下二句见万物莫不适性。

岂不足以感发吾心之真乐乎?”王氏的意见是对的。

此抓住景物特点写春色,画面优美,格调柔和,很能引发读者的喜春之情。

“迟日”,出自《诗经·七月》:“春日迟迟。

”春天光照时间渐长,天气趋暖,正所谓“天初暖,日初长”(欧阳炯《春光好》)。

诗人以“迟日”领起全篇,突出了春天日光和煦、万物欣欣向荣的特点,并使诗中描写的物象有机的组合为一体,构成一幅明丽和谐的春色图。

你看:阳光普照,水碧山青,草木复苏,万象更新。

清风拂面,送来百花的芳香,带来春草的清馨。

河滩上,溪岸边,冰雪融尽,泥土潮湿而松软,燕子轻盈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呢呢喃喃。

水暖沙温,美丽多情的鸳鸯相依相偎,恬然静睡,十分娇慷可爱。

燕子是侯鸟,诗人描写它是有意突出春天的特征。

前二句的“迟日”、“江山”、“春风”、“花草”组成一幅粗线勾勒的大场景,并在句尾以“丽”、“香”突出诗人强烈的感觉;后二句则是工笔细描的特定画面,既有燕子翩飞的动态描绘,又有鸳鸯慵睡的静态写照。

飞燕的繁忙蕴含着春天的勃勃生机,鸳鸯的闲适则透出温柔的春意,一动一静,相映成趣。

而这一切全沐浴在煦暖的阳光下,和谐而优美,确实给人以春光旖旎之感。

清代的诗论家陶虞开在《说杜》一书中指出,杜集中有不少“以诗为画”的作品。

这一首写于成都草堂的五言绝句,就是极富诗情画意的佳作。

诗一开始,就从大处着墨,描绘出在初春灿烂阳光的照耀下,浣花溪一带明净绚丽的春景,用笔简洁而色彩浓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杜甫——《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绝句二首》(其一)杜甫——《绝句二首》(其一)【年代】:唐
【作者】:——《绝句二首》(其一)
【内容】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赏析】:
清代的诗论家陶虞开在《说杜》一书中指出,杜集中有不少“以诗为画”的作品。

这一首写于成都草堂的五言绝句,就是极富诗情画意的佳作。

诗一开始,就从大处着墨,描绘出在初春灿烂阳光的照耀下,浣花溪一带明净绚丽的春景,用笔简洁而色彩浓艳。

“迟日”即春日,语出《诗经。

豳风。

七月》“春日迟迟”。

这里用以突出初春的阳光,以统摄全篇。

同时用一“丽”字点染“江山”,表现了春日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溪水映日的秀丽景色。

这虽是粗笔勾画,笔底却是春光骀荡。

第二句诗人进一步以和煦的春风,初放的百花,如茵的芳草,浓郁的芳香来展现明媚的大好春光。

因为诗人把春风、花草及其散发的馨香有机地组织在一起,所以读者通过联想,可以有惠风和畅、百花竞放、风送花香的感受,收到如临其境的艺术效果。

在明丽阔远的图景之上,三、四两句转向具体而生动的初春景物描绘。

第三句诗人选择初春最常见,也是最具有特征性的动态景物来勾画。

春暖花开,泥融土湿,秋去春归的燕子,正繁忙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

这生动的描写,使画面更加充满勃勃生机,春意盎然,还有一种动态美。

杜甫对燕子的观察十分细致,“泥融”紧扣首句,因春回大地,阳光普照才“泥融”;紫燕新归,衔泥做巢而不停地飞翔,显出一番春意闹的情状。

第四句是勾勒静态景物。

春日冲融,日丽沙暖,鸳鸯也要享受这的温暖,在溪边的沙洲上静睡不动。

这也和首句紧相照应,因为“迟日”才沙暖,沙暖才引来成双成对的鸳鸯出水,沐浴在灿烂的阳光中,是那样悠然自适。

从景物的描写来看,和第三句动态的飞燕相对照,动静相间,相映成趣。

这两句以工笔细描衔泥飞燕、静睡鸳鸯,与一、二两句粗笔勾画阔远明丽的景物相配合,使整个画面和谐统一,构成一幅色彩鲜明,生意勃发,具有美感的初春景物图。

就诗中所含蕴的
思想感情而言,反映了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三年饥走荒山道”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草堂的安适心情,也是诗人对初春时节自然界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的欢悦情怀的表露。

这首五言绝句,意境明丽悠远,格调清新。

全诗对仗工整,但又自然流畅,毫不雕琢;描摹景物清丽工致,浑然无迹,是杜集中别具风神的篇章。

(王启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