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好玩的冰》的课件
中班科学活动:好玩的冰

中班科学活动:好玩的冰
活动目标:
1. 尝试用各种感官感知冰的特性。
2.体验参与小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八宝粥桶、冰块、盘子。
活动过程:
一、情景引入、引起兴趣
1.出示冰。
(出示里面放有冰块的八宝粥桶。
)
师:“这是一个魔术桶,你猜猜看里面装了什么?为什么?”
鼓励幼儿通过摇晃听声音,摸摸桶的外面有一些凉,判断出桶里装的是什么。
2.观察冰。
请幼儿打开魔术桶,把冰放在盘子里,仔细观察。
师:“冰什么样?摸起来有什么样感觉。
”
教师小结:冰是凉凉的、硬硬的、滑滑的、湿湿的,透明的……
二、幼儿探索、了解冰的主要特征
1.提出问题。
师:你们想用什么方法来玩冰?
引发幼儿讨论,说说自己的想法。
2.初次探索。
幼儿用自己的方式来玩冰。
3.交流分享。
师:你们用了哪些方法来玩冰?还可以用哪些方法?
4.再次探索。
教师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看、摸、捏、砸、尝等)感知冰的物理特性。
三、交流讨论、了解冰的物理特性。
师:你觉得冰是什么样的?为什么?
教师小结:冰是无色、无味、透明、光滑、硬、易碎。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好玩的冰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好玩的冰一、活动目标1. 了解冰的特性,知道冰是固体,冰可以融化成水。
2. 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意识。
3. 体验玩冰的乐趣,激发对科学的探究欲望。
二、活动准备1. 冰块若干,容器若干,水,颜料,积木,尺子。
2. 室内温度保持较低,以便冰块不融化。
3. 教学图片、视频等。
三、活动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室内的冰块,引导幼儿说出冰的特点,如冰是固体,冰可以融化成水等。
2. 实验一:观察冰块融化过程。
将冰块放入容器中,观察冰块慢慢融化的过程,并记录。
3. 实验二:冰块的颜色变化。
在冰块上滴入颜料,观察冰块的颜色变化。
4. 实验三:冰块的承重能力。
将积木放在冰块上,观察冰块是否能承受积木的重量。
5. 实验四:冰块的形状变化。
用尺子测量冰块的形状,并记录。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进行冰的实验,如制作冰花、观察冰融化等。
2.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冰的世界”,让幼儿继续探索冰的奥秘。
3. 教学活动:开展“冰的故事”主题活动,让幼儿讲述关于冰的故事。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冰的特性的认识。
2. 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进行冰的实验的情况。
3. 幼儿作品:评价幼儿在活动中的观察记录、绘画等作品。
六、活动注意事项1. 确保室内温度适宜,避免冰块过快融化。
2. 在进行实验操作时,教师要引导幼儿注意安全,如避免用手直接触摸冰块。
3. 在活动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及合作意识。
七、教学内容1. 冰的性质:冰是固体,冰可以融化成水。
2. 冰的融化过程:冰块在温暖的环境中慢慢融化成水。
3. 冰的颜色变化:冰块上滴入颜料后,颜色发生变化。
4. 冰的承重能力:冰块能承受一定程度的重量。
5. 冰的形状变化:冰块在不同的条件下,形状会发生变化。
八、活动步骤1. 观察冰块的特性,引导幼儿说出冰是固体,冰可以融化成水。
中班科学《好玩的冰》课件.

中班科学《好玩的冰》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好玩的冰》。
本节课主要让幼儿了解冰的特性,通过观察、实验、操作等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教学目标1. 引导幼儿观察和了解冰的特性,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科学思维。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幼儿的实践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了解冰的特性,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难点:让幼儿理解冰的融化过程,以及冰与水的转化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冰块、容器、放大镜、温度计、彩笔等。
学具:每个幼儿准备一个容器、一张白纸、一支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每个幼儿手拿一个容器,放入一块冰块,观察冰块的状态。
2. 观察与讨论:让幼儿观察冰块的状态,引导幼儿讨论冰块的特点,如冰凉、硬等。
3. 实验操作:让幼儿用放大镜观察冰块,了解冰的透明度;用温度计测量冰块的温度,了解冰的温度。
4. 操作与实践:让幼儿用彩笔在白纸上画出冰块的形状,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5. 小组交流:让幼儿分组,展示自己的作品,交流观察到的冰块的特点,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6. 教师讲解:讲解冰的融化过程,以及冰与水的转化关系,让幼儿了解冰的特性。
六、板书设计冰的特性:冰凉、硬、透明、温度低。
冰的融化:冰变成水。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观察冰箱里的冰块,画出冰块的形状,并和家长一起讨论冰块的特点。
2. 答案:冰块的形状、冰块的特点(如冰凉、硬、透明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观察、实验、操作等活动,让幼儿了解了冰的特性,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幼儿积极参与,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但在实验操作环节,部分幼儿对温度计的使用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拓展延伸:可以让幼儿回家后,尝试用冰块进行创作,如冰块拼图、冰块装饰等,进一步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好玩的冰》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好玩的冰》一、教学背景分析幼儿园中班是幼儿科学接触的紧要阶段,需要老师针对儿童的认知特点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
本次教学活动的目的是让幼儿了解冰的性质和特点,通过亲身试验和察看,提高幼儿对科学的认得和爱好。
估计教学时间:2小时。
教学对象:2—3岁的幼儿。
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活动,使幼儿能够:1.了解冰的性质和特点。
2.把握察看和试验的基本方法。
3.培育爱好,积极参加科学探究的过程。
二、教学过程1.热身引导(10分钟)老师为幼儿们叙述平常见到的冰,如雪地里的积雪、冰箱里的冰块等等,让幼儿了解冰的一些基本性质。
同时,老师也可以播放相关视频,让幼儿通过画面呈现感受冰的奇妙之处。
2.探究试验(50分钟)(1)准备阶段老师在教室内设立试验台,向幼儿呈现容器中装着的冰块和一碗水,同时带领幼儿探究冰和水之间的关系。
(2)试验操作a.首先,老师将冰块放入碗中,让幼儿们察看冰块旁边的水面。
b.接着,老师让幼儿以手指轻轻触碰碗中的冰块和水,记录下冰块和水的感觉。
c.最后,老师让幼儿们一齐猛拍或用勺子敲击碗中冰块,让幼儿们察看水的变化,同时记录下水的感觉。
(3)讨论总结让幼儿们本身表达他们在试验过程中的发觉和疑问,并引导幼儿们总结冰和水之间的关系。
3.制作冰糖葫芦(40分钟)老师向幼儿们呈现制作冰糖葫芦的材料和工具,包括冰糖、木棒、小苹果等材料,在老师的引导下,幼儿们可以本身动手制作。
4.游戏环节:小猴子拿冰块(20分钟)老师将冰块散落在教室地上,幼儿们分为两组,相互比赛,看哪一组先把散落的冰块捡起来。
三、教学评价本次教学活动充分考虑幼儿接受学问的特点和爱好喜好,重视实践操作和游戏探究,充分激发幼儿的古怪心和动手本领,使幼儿在欢乐中体验科学的魅力,同时也磨练了幼儿的团结协作本领。
在活动完成后,老师可以通过察看幼儿的试验过程、讨论表达和制作成果等多方面进行评价,了解幼儿对所学学问的把握程度和进展方向。
中班科学教案好玩的冰

中班科学教案好玩的冰一、引言中班是幼儿园学习的重要阶段,科学教育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科学教育通过观察、探索和实践,培养幼儿的好奇心、观察力和实践能力。
在中班科学教案中,利用冰的特性进行实践和探索,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并增强他们对物质特性的认识。
本文将介绍一些适用于中班的好玩的冰的科学教案。
二、冰的特性冰是一种常见的固态物质,其特性丰富多样。
幼儿可以通过实践观察、探索和实验来了解冰的特性,例如冰的形状变化、熔化、冰的组成成分等。
三、冰的探索活动1. 冰的形状变化实验材料:水、冰盒、不同形状的冰盒/模具(如方形、圆形、星形等)步骤:a. 将水倒入不同形状的冰盒或模具中。
b. 将冰盒或模具放进冰箱冷冻。
c. 等待几小时后,取出冰块。
d. 观察并比较不同形状的冰块的形状。
通过这个实验,幼儿可以观察到不同形状的冰块,了解冰的形状是可以改变的。
2. 冰的熔化实验材料:冰块、盐、盐勺步骤:a. 准备一些冰块,并放在容器中。
b. 幼儿可以尝试用手触摸冰块,观察冰块的状态。
c. 给幼儿盐勺,让他们撒一些盐在其中一个冰块上。
d. 观察并比较加盐的冰块和未加盐的冰块,看看有什么不同。
通过这个实验,幼儿可以观察到加入盐对冰的熔化速度有何影响。
3. 冰的组成实验材料:冰块、放大镜步骤:a. 准备一些冰块,并让幼儿仔细观察冰块的外观。
b. 给幼儿放大镜,让他们观察冰块的内部。
c. 通过观察,与幼儿讨论冰的组成成分以及其中的空隙。
通过这个实验,幼儿可以了解冰是由水分子组成的,并观察到冰中的空隙。
四、冰的延伸活动1. 布上画冰块材料:布、彩色蜡笔步骤:a. 给每个幼儿一块布和彩色蜡笔。
b. 让幼儿在布上画一个冰块的形状。
c. 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幼儿感受到冰的冷和硬的特点。
通过这个延伸活动,幼儿可以通过绘画来表达对冰的认识和感受,并进一步加深对冰的认知。
2. 冰块融化竞赛材料:冰块、盐、盐勺、容器步骤:a. 将冰块放入容器中。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精彩教案《好玩的冰》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精彩教案《好玩的冰》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物态变化》第二节《好玩的冰》。
主要内容包括:了解冰的基本特性,观察冰的融化过程,探讨冰与其他物体的关联,培养幼儿对物态变化的初步认识。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冰的物理特性,知道冰是由水凝固而成的。
2. 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幼儿亲身体验冰的融化过程,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提高幼儿探索自然奥秘的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冰的融化过程和物态变化的概念。
教学重点:冰的物理特性,观察冰的融化,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冰块、冰格、盐、色素、杯子、热水、勺子、毛巾等。
学具:观察记录表、画笔、彩泥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展示冰块,引发幼儿兴趣。
(2)让幼儿触摸冰块,感受冰的冷和硬。
2. 讲解与探究:(1)教师简要介绍冰的来源和特性。
(2)讲解冰的融化过程,引导幼儿观察冰块在热水中的变化。
(3)讨论冰与其他物体的关联,如盐和冰的反应。
3. 例题讲解:(1)如何让冰块融化得更快?(2)冰融化后变成了什么?4. 随堂练习:(1)让幼儿动手操作,观察冰块在盐、热水中的融化速度。
(2)记录冰融化过程中的观察结果。
(2)拓展讨论:冰在生活中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1. 冰的来源:水凝固而成。
2. 冰的物理特性:冷、硬、透明。
3. 冰的融化过程:固态→液态。
4. 影响冰融化的因素:盐、热水。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冰的融化过程,记录下来并与家长分享。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了解了冰的特性和融化过程。
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鼓励他们提出问题。
2. 拓展延伸:(1)让幼儿尝试制作彩色冰块,观察彩色冰块融化的过程。
(2)组织幼儿户外活动,寻找生活中的冰,了解冰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幼儿园中班教案《好玩的冰》含反思-幼儿园科学教案

幼儿园中班教案《好玩的冰》含反思幼儿园科学教案教案:《好玩的冰》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来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第三章《冬天的秘密》。
具体内容涉及冰的性质,包括冰的形成、冰的形状变化以及冰的融化过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冰的性质和特点。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探索冬天的兴趣。
3.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了解冰的性质和特点。
难点:让学生理解冰的形状变化和融化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冰块、容器、热水、放大镜、温度计。
学具:每个学生一个容器、一张白纸、一支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拿出一个装有冰块的容器,请学生观察冰块的外观和感觉。
然后,教师用热水将冰块融化,让学生观察冰块的变化。
2. 知识讲解(10分钟)教师简要讲解冰的形成、冰的形状变化和冰的融化过程。
引导学生理解冰的性质和特点。
3. 动手操作(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用容器装入水,将容器放在户外,等待水结冰。
同时,学生观察冰的形状变化和融化过程,并用放大镜和温度计进行观察和记录。
4.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冰块为什么会融化?”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然后,教师给出答案,并解释冰的融化过程。
5. 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用彩色笔在白纸上绘制冰块的形状变化和融化过程。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板书《好玩的冰》板书内容:1. 冰的形成2. 冰的形状变化3. 冰的融化过程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学生描述冰的形成过程,并画出冰的形状变化和融化过程。
答案:冰的形成是水在低温下凝固成冰的过程。
冰的形状变化可以是冰块变小、冰块融化成水等。
冰的融化过程是冰块在高温下逐渐融化成水的过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和实践,让学生了解了冰的性质和特点。
学生积极参与,动手操作能力得到锻炼。
但在讲解冰的融化过程时,部分学生对于温度变化对冰融化的影响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幼儿园中班教案《好玩的冰》含反思 - 幼儿园科学教案

幼儿园中班教案《好玩的冰》含反思幼儿园科学教案教案:《好玩的冰》一、教学内容本教案选自幼儿园科学教材,针对中班幼儿设计。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 认识冰的特性,了解冰的形成过程;2. 探索冰的玩法,感受冰的乐趣;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目标1. 使幼儿认识冰,了解冰的形成过程,知道冰是固体;2. 培养幼儿观察冰的特性和探索冰的乐趣;3.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提高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认识冰,了解冰的形成过程,知道冰是固体。
难点:让幼儿探索冰的玩法,感受冰的乐趣,并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冰块、容器、水、颜料、塑料棒、毛巾等。
学具:每个幼儿准备一个容器、水、颜料、塑料棒、毛巾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2. 认识冰(5分钟)教师向幼儿介绍冰的特点,如冰是固体,透明的,摸起来冷冷的。
让幼儿亲手摸一摸冰块,感受冰的特性。
3. 探索冰的玩法(10分钟)教师带领幼儿探索冰的玩法。
可以用颜料给冰块上色,用塑料棒敲打冰块,观察冰块的变化。
还可以把冰块放在毛巾上,用温暖的毛巾把冰块融化,观察冰块融化的过程。
4. 随堂练习(5分钟)请幼儿分组,每组用塑料棒和颜料设计一个冰块游戏,并演示给其他幼儿看。
5. 作业设计(5分钟)六、板书设计冰的特点:固体、透明、冷冰的玩法:上色、敲打、融化七、作业设计1. 请幼儿回家后,和家长一起找一个容器,装上水,放在冰箱的冷冻层冷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让幼儿亲手摸冰块、探索冰的玩法,使幼儿认识到了冰的特点,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幼儿积极参与,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但在作业环节,部分幼儿可能因为家庭原因,需要在课后与家长沟通,确保每个幼儿都能完成作业。
拓展延伸:可以让幼儿尝试用冰块制作一个小作品,如冰雕、冰花等,进一步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科学《好玩的冰》的课件
中班科学《好玩的冰》的课件
活动设计背景
“冬爷爷来了,冬爷爷来了”小朋友们拍着手、唱着歌,跳着优美的舞蹈,迎接着冬爷爷的到来。
有漫天飞舞的雪花,有千里冰封的奇特景观、美丽、神奇。
尽管北风呼呼地吹着,天是那样的寒冷,小朋友的小手、小脸、小耳朵都被冻得红扑扑的,但依然没有冰冻孩子们的热情与好奇心,他们正在用那明亮而闪烁的大眼睛,灵活而又坚强的小手探索着属于冬爷爷的奥秘。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的发展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而科学活动最能有效地让孩子们实现探索、发现的愿望,于是我设计了此节科学探索活动——好玩的冰,让孩子们充分挖掘和感受“冰”中的所隐藏着的奇特奥秘。
活动目标
1、知道冰的变化,会用不同的方法感知冰的特征。
2、有积极探索冰的兴趣。
3教育幼儿从小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冰的变化,会用不同的方法感知冰的特征。
难点:激发幼儿参与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 冰娃娃图片。
2幼儿玩冰的课件。
3激发幼儿参与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过程:
1、幼儿感知了解水会结冰,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师:今天我带来了新朋友和你们一起玩!
师:你听到水宝宝说什么了?
师:水宝宝在什么时候变成冰娃娃?
2、用不同的方法探索冰的主要特征。
(1)提问:你们想用什么方法来玩冰娃娃?
(2)初次探索:幼儿用自己的方式玩冰,并用笔画着记录下来。
(3)提问:你么用了哪些方法玩冰?
(4)再次探索:教师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看、摸、捏、砸、尝等)感知冰的物理特性。
注意观察并表扬那些探索方法特别的孩子,促进幼儿间相互学习。
3、讨论、了解冰的物理特性。
(1)提问:你觉得冰娃娃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
(2)小结冰的特性。
师:原来冰娃娃有这么多的秘密!无色、无味、透明、光滑、硬、易碎。
4、做实验,引导幼儿观察冰块变化。
师:你们的冰娃娃和刚拿到时后有什么不一样?
师:你真棒说出了一个新词——融化。
冰娃娃是可以融化成水宝宝的。
小结:原来冰娃娃在手里会融化掉!变成水宝宝!
5、幼儿制作彩冰灯。
师:让我们动起灵巧的小手,一起来制作漂亮的冰灯吧!送给我们可爱的冬爷爷做新年礼物吧!
课后延伸:组织幼儿玩冰灯。
教学反思
冬天是一个雪白的世界,冬天也是一个奇特的世界。
晶莹剔透的冰,深受孩子们的喜欢。
他们对冰有着浓厚的.兴趣,可对冰的认识仅仅只是一些感性的经验,对于冰的特性并不是很了解。
在开展“冬爷爷的礼物”主题活动中,我从孩子们的生活中选材设计教学方案,让孩子自己动手实践,唤起他们的已有经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学就是要通过情景在学生的头脑中引起认知的兴奋,产生认知的冲突,形成思维的爆炸,进而引发学生的认知活动,建构新的认知结构。
”因此我在设计此节科学课时,首先创设情境,激发孩子们的探究欲望。
我在教学中,通过引导孩子们感知了解水会结冰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其次,从幼儿实际出发,提供自我探究的空间,用不同的方法探索冰的主要特征。
在教学中,利用孩子们的求知欲,引导他们进行实验前的猜想,并将猜想记录在记录单上。
接着通过每人各自进行的小探索,让孩子发现“冰的物理特性”。
调动其自主、探究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观察、分析能力。
通过经验分享环节,帮助孩子们汇总探索结果,总结探索结论,又进一步激发了学习活动的热情。
最后孩子们在教室中根据自己的喜好制作冰灯,他们每个人都想制作出最美、最漂亮的冰灯,作为礼物送给冬爷爷,这是孩子们一份童真、一份爱心、一份真情。
本节的延伸活动,是让孩子们到户外玩冰灯,激发他们继续探究冰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