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物理必修二第五章《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精品学案精品版
高一物理最新教案-第五章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全章教案(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教案年月日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教案年月日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教案年月日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教案年月日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教案年月日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教案年月日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教案年月日师:用动能定理和我们以前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相比较,生1:动能定理不涉及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和时间,用它来处理问题要比牛顿定律方便.生2:动能定理能够解决变力做功和曲线运动问题,而牛顿运动解决这样一类问题非常困难.师:下面大家总结一下用动能定理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投影展示学生的解决问题的步骤,指出不足,完善问题参考步骤用动能定理解题的一般步骤:师:通过以前的学习我们知道,做功的过程是能量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过程.在上面的例题中,阻力做功,汽车的动能到哪里去了?生:汽车的动能在汽车与地面的摩擦过程中转化成内能,以热的形式表现出来,使汽车与地面间的接触面温度升高.[小结]本节课的内容是高中物理的一个重中之重,是高考中必考的内容之一,并且所占的比重非常大,所以要引起老师和学生的高度重视。
本节连同下一节内容(机械能守恒定律)是用能量观点解决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两节课后可以加适当的习题课加以巩固,也可以在本节课后就加一节习题课.本节课的内容不是十分复杂,在用牛顿定律推导动能定理时学生一般都能够自己推导,要放开让学生自己推导,以便学生对动能定理的进一步认识.动能定理的应用当然是这一节课的一个关键,这节课不可能让学生一下子就能够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教案年月日师:在这个小实验中,小球的受力情况如何?各个力的做功情况如何师:在这个小实验中,小球的受力情况如何?各个力的做功情况如何验说明了什么?学生观察演示实验,思考问题,选出代表发表见解):小球在往复运动过程中,竖直方向上受重力和杆的支持力作用,水平方向上受弹力作用.重力、支持力和速度方向总垂直,对小球不做功;只有弹簧的弹力对小球能做功.:实验证明,小球在往复运动过程中弹性势能和动能在不断转化.小球在往复运动过程中总能回到原来的位置,可见,弹性势能和动能的总和应该不变.师:动能和重力势能的总和或者动能和弹性势能的总和叫做什么能量生:动能和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的总和叫做机械能.师:通过这个题目的解答,你能够得到什么启发呢?生1:机械能守恒定律不涉及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和时间,用它来处理问题要比牛顿定律方便.生2: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题,必须明确初末状态机械能,要分析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师:下面大家总结一下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投影学生总结的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题的一般步骤,组织学生讨论完善这个问题,形成共同的看法)(参考解题步骤)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教案年月日。
高中物理必修二机械能守恒定律导学案

机械能守恒定律导学案班级: 姓名: 学时:2课时1、知道什么是机械能,初步学会从能量转化和守恒的观点来解释物理现象。
2、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
学会在具体的问题中判这定物体的机械能是否守恒3、初步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来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1、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
2、在具体问题中能判定机械能是否守恒,并能列出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学习难点 :1、从能的转化和功能关系出发理解机械能守恒的条件。
2、能正确判断研究对象在所经历的过程中机械能是否守恒第一课时复习回顾:1. 动能公式:( )2.重力势能公式:( )3.重力做功和重力势能的关系式:( )4.动能定理的表达式:( )一、机械能:( )( )( )统称为机械能。
计算公式:( )二、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推导.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 的物体自由下落,取任意两点A ,B ,经过A 点时的高度为h1、速度为v1,下落到B 点时的高度为h2,速度为v2,(1).试写出物体在A 点时的机械能和在B 点时的机械能.(2).分析在此过程机械能是如何变化的。
(提示用动能定理和功能关系分析)三、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h 1h 2 A B v 1v 2()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条件:()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表达式:( )四、机械能守恒定律应用( 课本例题 )练习:如图所示,把一块质量是3.0kg的石头,从20m高处的山崖上以30°角,5 m/s的速度朝斜上方抛出。
(空气阻力不计)求石头落地时速度的大小。
五:学习收获:。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学案)机械能守恒定律

机械能守恒定律【学习目标】1.正确理解机械能及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
2.能判断物体的机械能是否守恒。
3.掌握利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题的基本方法。
【学习重点】1.掌握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推导、建立过程、理解什么是机械能守恒定律。
2.在具体的问题中判定机械能是否守恒,学会用数学表达式表示机械能守恒。
【学习难点】1.从能量转化和功能关系出发理解机械能守恒具体需要什么条件。
2.正确判断研究对象在物理过程中的机械能是否守恒,正确分析整个系统所具有的机械能【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伽利略在斜面实验中(如图1所示),发现一个启发性的事实:无论斜面陡些或缓些,小球最后总会在斜面上的某点速度变为0,这点距斜面底端的竖直高度与它出发时的高度__________。
在物理学中,我们把这一事实说成是“某个量是________的”,并且把这个量叫做________或______。
图12.机械能包括能和能,重力做功:能和能可以转化,弹力做功:能和能可以转化。
3.机械能守恒定律:在做功的物体系统内,与可以,而总的保持不变。
4.一个小球在真空中自由下落,另一个质量相同的小球在粘滞性较大的液体中匀速下落,它们都由高度为h1的地方下落到高度为h2的地方。
在这两种情况下,重力所做的功相等吗?重力势能各转化成什么形式的能量?5.只有重力做功和只受重力是一回事吗?6.怎样判断物体的机械能是否守恒?7.利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题的基本步骤是什么?二、合作学习例题1.在伽利略的斜面实验中,小球从斜面A上离斜面底端为h高处滚下斜面,通过最低点后继续滚上另一个斜面B,小球最后会在斜面B上某点速度变为零,这点距斜面底端的竖直高度仍为h。
在小球运动过程中,下面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小球在A斜面上运动时,离斜面底端的竖直高度越来越小,小球的运动速度越来越大②小球在A斜面上运动时,动能越来越小,势能越来越大③小球在B斜面上运动时,速度越来越大,离斜面底端的高度越来越小④小球在B斜面上运动时,动能越来越小,势能越来越大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例题2.关于机械能守恒的叙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A.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机械能一定守恒。
2022物理第五章机械能第3节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学案

第3节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必备知识预案自诊知识梳理一、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1。
重力做功的特点(1)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只与物体始末位置的有关。
(2)重力做功不引起物体的变化。
2.重力势能(1)公式:E p=。
(2)矢标性:重力势能是,但有正、负,其意义是表示物体的重力势能比它在参考平面上大还是小,这与功的正、负的物理意义不同。
(3)系统性:重力势能是物体和共有的。
(4)相对性:重力势能的大小与的选取有关。
重力势能的变化是的,与参考平面的选取。
3.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1)定性关系:重力对物体做正功,重力势能就;重力对物体做负功,重力势能就。
(2)定量关系:重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即W G=—(E p2-E p1)=。
二、弹性势能1.弹性势能(1)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之间,由于有弹力的相互作用而具有的势能,叫弹性势能。
(2)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形变量及有关。
(3)矢标性:。
(4)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一般选弹簧形变为零的状态为弹性势能零点。
2.弹力做功与弹性势能变化的关系弹力做功与弹性势能变化的关系类似于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用公式表示为W=。
三、机械能守恒定律1.机械能和统称为机械能,其中势能包括和。
2。
机械能守恒定律(1)内容:在只有做功的物体系统内,动能与势能可以相互转化,而总的机械能。
(2)机械能守恒的条件①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
①注:(1)机械能守恒的条件不是合外力做的功等于零,更不是合外力为零;中学阶段可理解为“只有重力或弹簧的弹力做功”,但要明确不是“只受重力或弹力作用”。
(2)利用守恒观点列机械能守恒的方程时一定要选取零势能面,而且系统内不同的物体必须选取同一零势能面。
(3)守恒表达式考点自诊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克服重力做功,物体的重力势能一定增加.()(2)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都具有弹性势能。
()(3)弹簧弹力做正功时,弹性势能增加。
()(4)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时,机械能一定守恒.()(5)物体受到摩擦力作用时,机械能一定要变化。
江苏省盐城市高中物理 第五章 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5.1 追寻守恒量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B

第五章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5.1 追寻守恒量教学要求:1、通过实例了解能量;2、知道自然界中能的形式多样性及其转化。
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守恒思想的重要,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能量的概念几乎是与人类对能量守恒的认识同步发展起来的,能量的概念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它是个守恒量。
守恒关系是自然界中十分重要的一类关系。
“机械能守恒”这个词学生并不陌生,但是让学生说出自己对它的认识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先自己阅读教材,提出一些问题。
教学难点:让学生建立守恒的观点,教师除了演示斜面的实验以外,还可以演示滚摆实验和单摆实验,同时说明:在运动过程中物体的动能和势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如果没有摩擦和介质阻力,物体好像“记得”自己初始的高度,即某一量是守恒的。
教学疑点:能量为何守恒,如何守恒的易错点:能量转化不是能量消失教学资源:1、教材中值得重视的题目:伽利略斜面实验;2、重要的思想方法:守恒的思想。
5.2 功教学要求:1、理解功的概念和做功的两个要素;2、知道功是标量,理解功的计算公式W=F lcosα,并能进行有关分析和计算;3、理解正功、负功的物理意义;4、通过实例说明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教学重点:1、理解功的概念;2、掌握功的计算。
教学难点:1、对正、负功的理解;2、总功的计算。
教学疑点:1、公式W=F l cosα并不是普遍适用的,它只适用于大小和方向均不变的恒力做功;2、公式中各字母正负取值:F、l均取正值,W的正负取决于cosα的正负;3、l的确切含义:本教材中指出l是物体位移的大小,因为高中阶段研究的是质点。
物体的位移与“受力作用的质点”的位移是一致的;4、功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及运动形式无关。
易错点:1、参考系问题:位移l是相对于参考系的。
对不同的参考系,同一过程中算出的功也会不同,为了避免这种“不确定性”,一般中学物理约定,计算功都以地面为参考系,而不随便取其它物体为参考系。
2、α角含义和取值范围:α角是“力方向和位移方向”夹角可结合教材中问题与练习第1题来提醒学生。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机械能守恒定律》精品教案

1.6机械能:动能和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的总和叫做__________能.
1.7结论:上述几个例子中,虽然动能不断地变化,势能也不断地变化,它们的变化应该存在一个规律,即总的机械能不变.
1.5动能和弹性势能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呢?我们看下面一个演示实验.
(实验演示,如图,水平方向的弹簧振子.用振子演示动能和弹性势能的相互转化)
思考:实验中,小球受力情况如何?各个力做功情况如何?这个小实验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球在往复运动过程中,竖直方向上受重力和杆的支持力,水平方向上受弹力.重力、支持力和速度方向总垂直,对小球不做功;只有-------对小球能做功.
4.初步学会从能量转化和守恒的观点来解释物理现象,分析问题.
点重
1.掌握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推导、建立过程,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
2.在具体的问题中能判定机械能是否守恒,并能列出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知识主干
一、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1.举例
2.推导
3.结论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推导竖直上抛运动的物体运动过程势能与动能的关系
上升过程的减速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链条下滑时,因桌面光滑,没有摩擦力做功。整根链条总的机械能守恒,可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求解。设整根链条质量为m,则单位长度质量(质量线密度)为m/L
高一物理最新教案-第五章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复习学案5 精品

第五章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新课标要求1.内容标准(1)举例说明功是能量变化的量度,理解功和功率。
关心生活和生产中常见机械功率的大小及其意义。
例1 分析物体移动的方向与力的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时力所做的功。
例2 分析汽车发动机的功率一定时,牵引力与速度的关系。
(2)通过实验,探究恒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
理解动能和动能定理。
用动能定理解释生活和生产中的现象。
例3 用打点计时器或光电计时器探究恒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
例4 从牛顿第二定律导出动能定理。
(3)理解重力势能。
知道重力势能的变化与重力做功的关系。
(4)通过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
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分析生活和生产中的有关问题。
(5)了解自然界中存在多种形式的能量。
知道能量守恒是最基本、最普遍的自然规律之一。
(6)通过能量守恒以及能量转化和转移的方向性,认识提高效率的重要性。
了解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知道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
例5 评价核能为人类带来的好处和可能发生的问题。
2.活动建议(1)设计实验,测量人在某种运动中的功率。
(2)通过查找资料、访问有关部门,收集汽车刹车距离与车速关系的数据,尝试用动能定理进行解释。
图4-4-1把纸带的一端在重锤上用夹子固定好,另一端穿过打点计时器限位孔; 用手竖直提起纸带,使重锤停靠在打点计时器附近.1.(06武汉)用如图4-4-4电压为6V 即可验证机械能定恒定律.①下面列举了该实验的几个操作步骤: A .按照图示的装置安装器件;B C .用天平测量出重锤的质量;D 一条纸带;E .测量打出的纸带上某些点之间的距离;F 力势能是否等于增加的动能.指出其中没有必要进行的步骤是不恰当的步骤是_____________.数值.如图4-4-5带上打出的连续五个点A 、B 、C 、D 、E 距起始点O 的距离为s 0,点A 、C 点C 、E 间的距离为s 2,根据这些条件计算重锤下落的加速度a a= __________ .③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发现,重锤减少的重力势能总是大于重锤动能的增加,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在重锤下落过程中存在着阻力的作用,可以通过该实验装置测定该阻力的大小.若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公认的较准确的值为g ,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试用这些物理量和纸带上的测量数据表示出重锤在下落的过程中受到的平均阻力大小为F=_____________ .2.(06都江堰)在利用自由落体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所用的打点计时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 ,每4个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一个计时单位,计为T ,每一次测量中,(用直尺)依次测量并记录下第4点,第7点,第10点,第13点及模糊不清的第1点的位置.用这些数据算出各点到模糊的第1点的距离分别为d 1=1.80cm ,d 2=7.10cm ,d 3=15.80cm ,d 4=28.10cm ,要求由上述数据求出落体通过第7点,第10点相应位置时的即时速度v 1,v 2.(第1点并非就是起始点)v 1,v 2的计算公式分别是:v 1= v 2= .数值大小分别是: v 1= v 2= .3.在用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时,某同学按照正确的操作选得纸带如图4-4-6.其中O 是起始点,A、B、C是打点计时器连续打下的3个点.该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O到A、B、C各点的距离,并记录在图中(单位cm).⑴这三个数据中不符合有效数字读数要求的是_____ ,应记作_______cm.⑵该同学用重锤在OB段的运动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0m/s2,他用AC 段的平均速度作为跟B点对应的物体的瞬时速度,则该段重锤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_______,而动能的增加量为________,(数字部分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重锤质量用m表示).这样验证的系统误差总是使重力势能的减少量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动能的增加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某同学用质量为400g的小车沿着长100cm,高60cm的斜面下滑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他从记录小车运动的打点纸带上选取了A、B、C、D四个计数点,已知每相邻两点间对应的时间间隔为0.1s,A与B、B与C、C与D之间的距离分别为10cm、15cm、20cm,则小车由纸带上对应打B点时运动到打C点时,小车动能增加了___________J,重力势能减小了 J,实际上此过程机械能并不守恒是由于,若想减小实验误差,可适当斜面倾角(填“增大”、“减小”、“不变”).5.如图4-4-7所示,是用自由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时得到的一条纸带,我们选中N点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下面举出一些计算N点速度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图6—4—7A.N点是第n个点,则v n=gnTB.N点是第n个点,则v n=g(n-1)TC.v n=Tssnn21-+D.v n=Tddnn211-+-6. 图4—4—8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打下的某一纸带示意图,其中O为起始点,A、B、C为某三个连续点.已知打点时间间隔T=0.02 s,用最小刻度为1 mm的刻度尺量得OA=15.55 cm,OB=19.2 cm,OC=23.23 cm.图6—4—8(1)假定上述数据并没有看错,则它们中不符合数据记录要求的是__________段,正确的记录应是__________ cm.(2)根据上述数据,当纸带打B点时,重锤(其质量为m)重力势能比开始下落位置时的重力势能减少了__________ J.这时它的动能是__________ J.(3)通过计算表明数值上ΔE p__________ΔE k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在实验装置乙中,若斜槽轨道是光滑的,则可以利用一个小球验证小球在斜槽上下滑过程中的机械能守恒.这时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小球释放初位置到斜槽末端的高度差h1,小球从斜槽末端做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s、竖直高度h2,则所需验证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高中物理必修2教案5.8机械能守恒定律学案2

5.8机械能守恒定律学习目标:1. 知道机械能的概念,能确定机械能的大小。
2. 会正确推导自由落体运动、竖直上抛的上升过程中的机械能守恒定律。
3. 掌握机械能守恒定律,知道它的含义和适用条件。
4. 在具体问题中,能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并能列出机械能守恒方程式。
5.初步掌握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力学问题。
学习重点: 1. 机械能。
2. 机械能守恒定律以及它的含义和适用条件。
学习难点: 机械能守恒定律以及它的含义和适用条件。
主要内容:一、机械能E1.定义:物体由于做机械运动而具有的能叫机械能。
用符号E表示,它是动能和势能(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的统称。
2.表达式:E=E K+E P3.注意:①机械能是即时量,物体在某一时刻的机械能等于那一时刻的动能和势能之和。
②机械能是标量。
没有方向,只有大小,可有正负(因势能可有正负)。
③机械能具有相对性,因为势能具有相对性(须确定零势能参考平面),所以机械能也具有相对性。
另外与动能相关的速度也具有相对性(应该相对于同一惯性参考系,一般是地面)。
4.机械能的几种不同形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如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过程中,重力势能和动能之间发生相互转化。
将弹簧的一端接在气垫导轨的一端,另一端与一滑块相连,滑块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沿水平气垫导轨(摩擦极小.可以忽略不计)做往复运动时,动能和弹性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一小球自由下落至一竖立弹簧上后的运动过程中,动能与重力势能及弹性势能发生相互转化。
二、机械能守恒定律1.推导:2.定律的表述:因研究对象的选取不同,机械能守恒定律有以下三种表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高中物理必修二第五章《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精品学案精品版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第五章《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精品学案§5.1 追寻守恒量功功率执笔人:齐河一中司家奎【学习目标】⒈正确理解能量守恒的思想以及功和功率的概念。
⒉会利用功和功率的公式解释有关现象和进行计算。
【自主学习】⒈.在物理学中规定叫做力对物体做了功.功等于,它的计算公式是,国际单位制单位是,用符号来表示.2.在下列各种情况中,所做的功各是多少?(1)手用向前的力F推质量为m的小车,没有推动,手做功为 .(2)手托一个重为25 N的铅球,平移 3 m,手对铅球做的功为. (3)一只质量为m的苹果,从高为h的树上落下,重力做功为 .3. 叫做功率.它是用来表示物体的物理量.功率的计算公式是,它的国际单位制单位是,符号是 .4.举重运动员在 5 s内将1500 N的杠铃匀速举高了 2 m,则可知他对杠铃做的功为,功率是 .5.两个体重相同的人甲和乙一起从一楼上到三楼,甲是跑步上楼,乙是慢步上楼.甲、乙两人所做的功W甲W乙,他们的功率P甲P乙.(填“大于”“小于”或“等于”)⒍汽车以恒定功率起动,先做加速度越来越的加速运动,直到速度达到最大值,最后做运动。
⒎汽车匀加速起动,先做匀加速运动,直到,再做加速度越来的加速运动,直到速度达到最大值,最后做运动。
【典型例题】例题⒈关于摩擦力做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滑动摩擦力总是对物体做负功。
B滑动摩擦力可以对物体做正功。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10C静摩擦力对物体不做功。
D静摩擦力可以对物体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
例题⒉如图,质量相同的球先后沿光滑的倾角分别为θ=30°,60°斜面下滑,达到最低点时,重力的即时功率是否相等?(设初始高度相同)例题 3、质量m=4.0×103kg的汽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P=40kW,汽车从静止以加速度a=0.5m/s2匀加速行驶,行驶时所受阻力恒为F=2.0×103N,则汽车匀加速行驶的最长时间为多少?汽车可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多少?【针对训练】⒈下面的四个实例中,叙述错误的是A.叉车举起货物,叉车做了功B.燃烧的气体使火箭起飞,燃烧的气体做了功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10C.起重机挂着货物,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起重机对货物做了功D.马拉动圆木,马做了功⒉.水平路面上有一个重500 N的小车,在100 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匀速向前移动了5 m,则在这一过程中A.车受到的阻力为600 NB.车受到的阻力为500 NC.拉力对车做功是500 JD.重力对车做功为2500 J⒊关于功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力对物体做的功越多,功率就越大B.做功时间短的机械功率大C.完成相同的功,用的时间越长,功率越大D.功率大的机械在单位时间里做的功多⒋关于两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做功情况是A作用力做功,反作用力一定做功。
B作用力做正功,反作用力一定做负功。
C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可能都做负功。
D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做的功一定大小相等,且两者代数和为零。
⒌甲、已两车的额定功率之比是1:2,当两车以各自的额定功率行驶时,可判定:A两车装的货物质量之比1:2 B在相同时间内,两车做功之比2:1C两车行驰的速度比1:2 D速度相同时,两车的牵引力比1:2 【能力训练】⒈质量为M的物体从高处由静止下落,若不计空气阻力,在第2S内和第3S内重力做的功之比A 2:3B 1:1C 1:3D 3:5⒉竖直上抛一物体,物体又落回原处,已知空气阻力的大小正比于物体的速度A上升过程中克服重力做的功大于下降过程中重力做的功。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10B上升过程中克服重力做的功等于下降过程中重力做的功。
C上升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大于下降过程中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
D上升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等于下降过程中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
⒊设飞机飞行中所受阻力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如果飞机以速度V匀速飞行时,其发动机功率为P,则飞机以2P匀速飞行时,其发动机的功率为:A 2PB 4PC 8PD 无法确定⒋大小相等的水平拉力分别作用于原来静止﹑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物体上,使A沿光滑水平面运动了L,使B沿粗糙水平面运动了相同的位移,则拉力F对A﹑B做的功W1和W2相比较A1> W1>W2B W1<W2C W1=W2D 无法比较⒌汽车从平直公路上驶上一斜坡,其牵引力逐渐增大而功率不变,则汽车的A 加速度逐渐增大B 速度逐渐增大C 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D 速度逐渐减小⒍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速度v0匀速行驶,发动机功率为P.快进入闹市区时,司机减小了油门,使汽车的功率立即减小一半并保持该功率继续行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10v 0.5vv0.5vv0.5vv0.5v驶.下列四个图象中,哪个正确表示了从司机减小油门开始,汽车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A B C D⒎某大型商场的自动扶梯以恒定速率v1运送顾客上楼购物.某顾客第一次站在扶梯上不动随扶梯向上运动;第二次他以相对于扶梯的速率v2沿扶梯匀速向上走动.两次扶梯对这位顾客所做的功分别为W1和W2,扶梯牵引力的功率分别为P1和P2,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W1<W2,P1<P2B.W1<W2,P1=P2C.W1=W2,P1<P2D.W1>W2,P1=P2⒏质量为2t的农用汽车,发动机额定功率为30kW,汽车在水平路面行驶时能达到的最大时速为54km/h.若汽车以额定功率从静止开始加速,当其速度达到v=36km/h时刻,汽车的瞬时加速度是多大?⒐.如图所示,一位杂技演员骑摩托车沿竖直面内的一个固定圆轨道做特技表演,他控制车的速率始终保持在20m/s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10对车的阻力大小是轨道对车压力的0.1倍.已知车通过最低点A时发动机的即时功率为9kW,求车通过最高点B时发动机的瞬时功率.⒑电动机通过一绳吊起一质量为8㎏的物体,绳的拉力不能超过120N,电动机的功率不能超过1200W,要将此物体有静止起用最快的方式吊高90m(已知此物体在被吊高接近90m时刚好开始以最大速度匀速上升)所需时间为多少?【学后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10典型例题⒈BD⒉不相等⒊20S 20m/S针对训练⒈ C ⒉ C ⒊ D ⒋ C ⒌ D能力训练⒈ D ⒉ BC ⒊ B ⒋ C ⒌ CD ⒍ C ⒎ D ⒏0.5m/S⒐ 5000W ⒑ 10S第五章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5.2 重力势能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执笔人司家奎【学习目标】⒈掌握重力势能及重力做功的特点。
⒉知道弹性势能。
⒊会探究弹性势能表达式的方法。
【自主学习】⒈物体运动时,重力对它做的功只跟它的和的位置有关,而跟物体运动的无关,重力功的公式为W= 。
G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10⒉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叫做物体的重力势能,常用E P表示,表达式E P=,是量。
⒊重力势能具有相对性,选择不同,物体的重力势能的数值是不同的,但重力势能的差值是。
⒋重力做正功时,重力势能,克服重力做功时,重力势能,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是。
⒌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和有关。
⒍弹力做功与弹性势能变化的关系是。
【典型例题】例题⒈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置于水平地面上,其上表面竖直固定着一根轻弹簧,弹簧长为L劲度系数为k,现用手拉着上端的P点缓慢向上移动,直到物体离开地面一段距离L,在这一过程中,P点的位移(开始时弹簧处于原长)是H,这时物体重力势能增加量为多少?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10例题⒉弹簧的弹力F=KX,试利用平均力推导出弹簧的弹簧势能的表达式E=KL2/2(规定弹簧原长时的弹性势能为零)P例题⒊在水平地面上放一竖直轻弹簧,弹簧上端与一个质量为2.0Kg的木块相连,若在木块上再作用一个竖直向下的力F,使木块缓慢向下移动0.10m,力F做功2.5J,此时木块再次处于平衡状态,力F的大小为50N,如图所示,则⑴在木块下降0.1m的过程中弹性势能的增加量?⑵弹簧的劲度系数?【针对训练】⒈关于重力势能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10A.重力势能的大小只由重物本身决定 B.重力势能恒大于零C.在地面上的物体,它具有的重力势能一定等于零D.重力势能实际上是物体和地球所共有的2.关于重力势能与重力做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克服重力做的功等于重力势能的增加向不同的方向抛出到落地过程中,重B. 在同一高度,将物体以初速度V力做的功相等,物体所减少的重力势能一定相等C.重力势能等于零的物体,不可能对别的物体做功D.用手托住一个物体匀速上举时,手的支持力做的功等于克服重力做的功与物体所增加的重力势能之和⒊一实心的正方体铁块与一实心的正方体木块质量相等,将它们放在水平地面上,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铁块的重力势能大于木块的重力势能 B铁块的重力势能等于木块的重力势能C.铁块的重力势能小于木块的重力势能 D.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⒋当物体克服重力做功时,物体的A重力势能一定减少,机械能可能不变 B重力势能一定增加,机械能一定增加C重力势能一定增加,动能可能不变 D重力势能一定减少,动能可能减少【能力训练】⒈离地面高度(不为零)相同的两物体甲和已,已知M甲>M已,则(以地面为零势面)A甲物体的势能大 B已物体的势能大C甲.已两物体的势能相等 D 不能判断⒉用绳子吊起质量为M的物体,当物体以加速度a匀加速上升H的高度时,物体增加的重力势能为A MgHB HgH+MgaC M(g-a)D Mga⒊沿高度相同,坡度不同,粗糙程度也不同的斜面向上拉同一个物体到顶端,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沿坡度小,长度大的斜面上升克服重力做的功多B沿坡度大,粗糙程度大的斜面上升克服重力做的功多C沿坡度长,粗糙程度大的斜面上升克服重力做的功多D以上几种情况下克服重力所做的功一样多⒋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在地面上,物体上面连做的功A 等于MgHB 大于MgHC 小于MgHD 无法确定⒌一物体静止在升降机的地板上在升降机加速上升的过程中,地板对物体的支持力所做的功等于A物体势能的增加量 B 物体动能的增加量C 物体动能的增加量加上物体势能的增加量D物体动能的增加量加上克服重力所做的功⒍质量为100g的球从1.8m的高处落到水平板上,又弹回到1.25m的高度,在整个过程中重力对小球做的功?球的重力势能变化了多少?⒎地面上平铺N 块砖,每块砖的质量为M ,厚度为H ,如将砖一块一块的叠放起来,至少要做多少功?⒏ 在课本上的实验过程中,如何保证橡皮条第1,第2,第3,……第N 次实验时做的功依次为W ,2W ,3W ,……NW ? ⒐探究实验中若做出的W-V 图象,如图所示,怎样 才能证明W ∝V 2?0 V⒑如图所示,劲度系数为K 1的轻弹簧两端分别与质量为M 1和M 2的物体栓接,劲度系数为K 2的轻弹簧上端与物体M 2栓接,下端压在桌面上(不拴接),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施力将物块M 1缓缓地竖直上提,直到下面那个弹簧的下端刚脱离桌面,在此过程中,物块M 2的重力势能增加了多少?K 1W【学后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典型例题⒈ MgH-(Mg)2/K ⒉略⒊ 4.5J 500N/m针对训练⒈ D ⒉ AB ⒊ C ⒋ C能力训练⒈ A ⒉ A ⒊ D ⒋ B ⒌ CD ⒍ 0.55J0.55J ⒎ n(n-1)MgH/2 ⒏略⒐略⒑M 2(M1+M2)g2/K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