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课件(全集)

合集下载

1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概述共97页PPT资料

1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概述共97页PPT资料
去带动压气机。
喷管:使燃气继续膨胀, 加速, 提高燃气的速度。
一、涡轮喷气发动机的理想循环
布莱顿循环
布莱顿循环由绝热压缩过程 1-2、等压加热过程2-3、绝 热膨胀过程3-4和等压放热过 程4-1组成。由于这个循环在 等压加热,故也称为等压加 热循环。涡轮喷气发动机和 冲压喷气发动机的理想循环 就是布莱顿循环。
燃料使用效率高,噪声小,能获得较大加力比。
(3)涡轮螺旋浆发动机
涡轮螺旋桨发动机
由燃气涡轮发动机和螺旋桨组成,在它们之间还安 排了一个减速器
涡轮螺旋桨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螺旋桨产生拉力 气体流过发动机时产生反作用推力
在较低的飞行速度下,具有较高的推进效率, 所以 它在低亚音速飞行时的经济性较好
飞机动力装置
第三部分:燃气涡轮发动机 刘熊
第一章 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概述
第一节 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简介
燃气涡轮发动机的发展
喷气发动机的分类
发动机:将燃油燃烧释放出的热能转变为机 械能的装置
喷气发动机:把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发动机 高速喷出燃气的动能,从而获得反作用力, 推进飞行器飞行的发动机。
喷入大气中的燃气与大气进行定压的放热过程。
0→2:绝热压缩 (进气道、压气机) 2→3:等压加热 (燃烧室) 3→5:绝热膨胀 (涡轮、喷管) 5→0:等压放热 (外界大气)
布莱顿循环
1kg工质所作的循环功(加热量与放热量之
略去压缩与膨胀过程中工质与各部件之间的热量交换, 忽 略实际过程中的摩擦, 假设在燃烧室中进行的燃油燃烧释 放出热能的化学反应过程为外部热源对工质加热的过程, 并且忽略由流动阻力和加热所引起的压力降低, 从而用定 压加热过程代替之

北航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燃烧特性课件

北航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燃烧特性课件

(非加力式发动机的最大推力状态)
2012/11/7 5
最大连续状态
可以连续工作的最高推力状态 推力=85-90% Fmax , n nmax ,T*4 T*4max 连续工作时间不限 一般用于飞机长时间爬升和高速平态
俄国发动机及其衍生的发动机使用的一种主要工 作状态 在地面试车条件下额定状态 推力=80-85% Fmax , n = 95% nmax左右 涡桨和涡轴发动机也规定有额定状态 连续工作时间在规定的寿命范围内不受限制 一般常在飞机爬升时使用
其他状态
反推状态 应急状态 风车状态
2012/11/7
2
最大状态
发动机产生最大推力的工作状态
复燃加力发动机的全加力状态 涡轮前燃气温度、转速、空气流量、各部件的气动负 荷和热负荷以及加力温度都达到最大值,等于或接近 于相应的最大允许值 连续工作时间受到限制,通常为10 分钟 (个别发动机 不限制其连续工作时间) 限制这种最大负荷状态的总工作时间,通常不大于发 动机总寿命的30%~35% 最大状态用于起飞、作战、爬升以及达到最大马赫数 或升限的飞行
13
共同工作关系式
T4* K const * q(2 )........(1) T2
以单轴涡喷发动机为例说明 为什么要制定控制规律 由共同工作条件和压气机特 性,在给定飞行条件,且涡 轮和尾喷管均处于临界和超 临界状态时: 当A8= A8d可获得共同 工作线 还需要且只需要补充一 个条件,共同工作点被 唯一确定 补充的条件即被控制参 数,被控参数的变化规 律即控制规律
发动机控制系统的作用非常重要 通过多个控制装置(如主燃油控制器, 加力燃油控制器、可变几何部件的位置 控制器等)实现对发动机的控制 在不同的飞行条件、环境条件、油门角 度下,控制装置用于实现以下控制:

北航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燃烧特性课件

北航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燃烧特性课件

获得πTH =const 共同工作方程
2012/11/7
T4* KH 1 1 const * 1 T23 KH (1 )TH eTH
qmcor .23 KH
1
1 KHΒιβλιοθήκη KH CH11
高低压涡轮共同工作
流量连续条件
高压涡轮导向器喉道 截面流量与低压涡轮 导向器喉道截面流量 引入多变指数 nT
1 g 1 g
流量连续
KH
T4* const * qmcor .23 T23
核心机共同工作方程
联立消去温度比 当: πTH =const
(证明见下一页)
KH
T4* const * qmcor .23 T23
1
g 1
eTH THg

几何尺寸固定
2012/11/7 9
WTHm WKH
功平衡方程
1 * eKH 1 c T (1 )TH c pT23 ( ) eTH KH
* pg 4
T4* eKH 1 1 const * T23 KH (1 1 ) TH eTH eKH KH ,eTH TH
图3-3
2012/11/7 13
核心机共同工作线
共同工作线
几何不变的核心机,当低压 涡轮处于临界工作状态时: 无论飞行条件或发动机工作 转速如何变化 核心机的共同工作点总在共 同工作线上移动
共同工作线与每一条等相似 转速线( n Hcor =const)有唯
2012/11/7
KH
* T4* qm 23 T23 T4* const * const * qmcor .23 * T23 P23 T23

模块10 发动机指示系统《燃气涡轮发动机》教学课件

模块10 发动机指示系统《燃气涡轮发动机》教学课件

THANKS
感谢您的聆听与观看!
《燃气涡轮发动机》
指示与警告系统
目 录
contents
01. 警告系统 02. 指示组件
一、警告系统
警告系统用来提供可能出现故障或存在危险情况的指示,以便采取措施保 护发动机和飞机。虽然一台发动机的各种系统在设计上只要可能就设计成是故 障安全的,但有时仍然装设附加的安全装置。例如,如万一发生功率损失时螺 旋桨自动顺桨和万一涡轮轴损坏时自动关闭高压燃油停车开关。
新型发动机EPR计算在FADEC计算机进行,使用电子式压力传感器,它比电机械式 传感器更加可靠和精确。
二、 转速
所有的发动机都有转速指示,双转子、三转子发动机不仅有高压、低压,或许有中压 转子转速指示。
传感器
每个转子转速指示有3个主要部分: 数据传输
指示
转速测量可由发动机驱动的一个小型发电机经电路传给指示器。
一、警告系统
仪表的颜色标记可以使驾驶员知道仪表指示值是安全的还是危险的 一般绿色弧段表示正常范围;
黄色弧段表示警戒范围;
红色径向线表示不能超越的最大或最小允许值。例如某机型,EGT表上红线是EGT允 许的最大值;
琥珀色示出对于最大连续推力的EGT值,它仅允许在发动机起飞或复飞时短时间超 过琥珀色线。
二、指示组件
电子指示系统将发动机的指示、系统的监视以及向驾驶员告警的功能组合在仪表板上 安装的一个或几个阴极射线管上。有关的参数以刻度盘形式显示在屏幕上,而数字式 读数、警告、注意事项和建议信息则以文本方式显示。
参数显示一般有3种不同类型:
表盘指针型
移动的垂直条型
各型指示器有参数的限制值,有颜色标记。
➢ EICAS允许选择不同的页面,检查飞机及其系统的工作状态。 ➢ 这不仅可以减轻驾驶员的工作负担,从而改善飞行操作条件,也给地

航空发动机结构-涡轮结构设计幻灯片

航空发动机结构-涡轮结构设计幻灯片
材料
2.1 工作叶片
? 5.锁紧方式
? 锁片,挡板
2.1 工作叶片
? 高寿命,高可靠性锁紧结构
2.1 工作叶片
? 5.锁紧方式
? 涡轮叶片无 螺栓槽向锁 紧
2.1 工作叶片
?涡轮叶片的无螺栓锁紧
2.1 工作叶片
? 6.冷却叶片 ? 对流冷却 ? 气膜冷却 ? 带导流板 ? 复合冷却
2.1 工作叶片
2.1 工作叶片
?1.叶身特点:
? 叶片厚且横截面弯曲大; ? 截面沿高度变化大; ? 叶栅通道为收敛形; ? 叶片作功量大; ? 通道形式多为等内径或等中径。
2.1 工作叶片
?2. 叶片结构设计:
? 带冠--增加叶片间刚度和阻尼 ? 带箍--增加刚度和阻尼减振 ? 切角调频--防止叶片振动 ? 叶尖喷涂耐磨涂层-可减小间隙 ? 机匣涂易磨涂层 -减小叶片磨损
? 6.冷却叶片
? 对流换热 ? 冲击冷却 ? 气膜冷却
高压涡轮叶片
高压涡轮叶片
2.1 工作叶片
? 7.叶片材料
? 涡轮部件对材料的要求:
?高温下高的持久强度, ?蠕变强度,疲劳强度, ?热稳定性,好的物理性质和工艺性。
? 材料工艺的选择演变
?A) 锻造 (60年代) B) 精铸 (70年代) ?C) 定向结晶(80年代)D) 单向结晶(80年代)
JT9D
第五节 冷却系统
? 5.1 冷却目的 ? 提高涡轮前温度
? 温度场均匀减小热应 力
? 减低零件的温度 ? 使燃气与零件分开
? 设计的基本原则: ? 冷却效果好 ? 冷却后温度场均匀 ? 减小漏气量 ? 气源
?损失小、可行
第五节 冷却系统
? 5.2 冷却方法

北航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燃烧特性课件

北航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燃烧特性课件

进气道特性
内流特性
总压恢复系数σin
外流特性
作用在进气道外表面 所受气动阻力沿飞行 方向分力的变化
2012/12/3
分类
亚音进气道 超音进气道
6
进气道在机身的位置
亚音飞机
吊装机翼下的短舱 飞机尾部
超音飞机
头部、机身两侧、翼 根、腹部等 后三种采用较多,起 遮蔽即隐身作用 遮蔽会使进气不同于 外界大气并可能引起 畸变风扇/压气机 喘振
2012/12/3 7
亚音进气道
1.结构形式 皮托管式 2.流动模型
飞行M数 发动机工作状态
流量系数大小决定于
K
* p0 A0 q (0 )
T
* 0
K
* p01 A01q (01 )
T
* 01
0 <<
为适应 的变化,减少分 离,具有钝圆形唇口
2012/12/3
A0 q(01 ) A01 q(0 )
第八章
推进系统性能
2012/12/3
1
第一节 推进系统及安装推力
推进系统组成
进气道、发动机和排气装置
安装推力Fa
整个推进系统所能提供的推力称为发动机 安装推力,或称为可用推力
非安装推力F
发动机未安装到飞机前产生的推力
2012/12/3 2
Fa 和F的区别
① 进气道总压恢复系数σin 计算非安装推力F时,σin按标准曲线或标准公式确定, 或令σin等于某个定值 计算安装推力 Fa时, σin用进气道和发动机匹配后的
实际值
②喷管损失系数
计算非安装推力F时,通常按喷管完全膨胀和给定的 排气速度损失系数计算 计算安装推力 Fa 时,按喷管实际的几何参数和喷管 压比计算喷管膨胀程度,并采用安装后的实际喷管 推力系数CFG来计算喷管损失

典型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PPT课件

典型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PPT课件
典型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
Typical aero gas turbine engines
精品ppt
1
主要内容
• 燃气涡轮发动机的发明 • 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的作用和要求 • 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的基本类型 • 典型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介绍
精品ppt
2
燃气涡轮喷气发动机的发明
弗兰克·惠特尔 (Frank Whittle) 英国航空工程师、 发明家、喷气 推进技术的先驱、空军准将。1907年6月1日生于英国考文垂的伊 尔斯顿。1923年加入皇家空军,入克伦威尔皇家空军学院学习并 接受飞行训练。1928年在一篇《关于燃气涡轮和喷气反作用飞机》的论 文中,首次提出了喷气热力学的基本公式。同年,惠特尔以优异成绩毕业, 成为皇家空军的战斗机驾驶员。1930年又取得第一个涡轮喷气发动机设计 的专利。1931—1932年任新型飞机试飞员。后到皇家空军工程学校和剑桥 大学进修。
6
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的作用和要求
设计要求
军用发动机
民用发动机
1. 性能:推力、耗油率、起动等 2. 适用性:稳定性、加力、吸烟 3. 结构和安装 4. 可靠性 5. 维修性 6. 隐身性、矢量推力
1. 起飞推力和推重比 2. 巡航耗油率 3. 结构和安装 4. 可靠性、寿命和维护性 5. 污染物排放 6. 低噪声
英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和战后使用的各型喷气战斗机,大都是 根据惠特尔的设计而研制成的。50年代初,惠特尔又先后研制成世界上第 一种涡轮螺旋桨旅客机“子爵号”和第一架涡轮喷气客机“彗星号”。 1953年出版了《喷气机:开拓者的精故品事ppt》。1996年8月9日去世,享年3 89岁。
燃气涡轮喷气发动机的发明
1. 涡轮喷气发动机 Turbo-jet engine

发动机原理完整版:第一章2、3、4、5节

发动机原理完整版:第一章2、3、4、5节

发动机推力大小仅仅反映飞机的推力需求, 不能反映不同推力级发动机之间的性能优 劣
例如:
GE90(BY777) F=392000N, qma=1420kg/s
D=3.524m
wp-11(无人机) F=8500N, qma=13kg/s
2021/7/13
整理课件
D=0.3m
21
一、性能指标
2、单位推力 单位:N ·s/kg
• V9 V0 0 p 1 (0.5~0.75)
• 有效功 推进功的转换必有“损失”
2021/7/13
整理课件
38
三、推进效率
• 损失 = 有效功推进功 = 1 (V V )2
29 0
• 绝对坐标系中气流以绝对速度(V9 V0)排出 发动机所带走的能量,称为“余速损失”

若V0 =0,则全部可用能以动能 损失在空间,不产生推进功。
飞行速度变化时,只能用总效率表示经济性
飞行速度为零时,只能用耗油率表示经济性
2021/7/13
整理课件
42
四、总效率
• 对于涡喷发动机存在矛盾 0 t h p
– 涡喷发动机将热力循环获得的 机械能全部转换为气体的动能 增量,进、排气速度差大,可 提高热效率和增加推力
– 但排气速度差大,推进效率低 ,总效率低经济性差,耗油率
整理课件
23
一、性能指标
3、推重比 FW = F / W
• 无量纲量 • 综合性指标: 反映气动热力循环的设计水平(如高单位推
力),反映结构设计水平。 • 统计:W增加1kg导致飞机重量增加2.5kg。
2021/7/13
整理课件
24
一、性能指标
3、推重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几何相似 运动相似
对应点速度方向相同, 大小成比例
f1 ( M a , M u ) f1 (
* K
qm 2
2 2
n , ) 2 n , ) 2
动力相似
轴向Ma相等 切向Mu相等
K f2 (M a , M u ) f2 ( 2 P2* /101325 2 T2* / 288
+i
扭速
后果:强烈振动、熄火
V1a +i Wu
喘振现象
压气机喘振的现象是气流发生低频大 幅度脉动,产生爆音 压气机出口压力迅速下降,排气温度 T*4迅速升高,转速nL、nH下降,发动 机振动加大 仪表指示摆动,严重时发动机停车 应采取必要的防喘措施,尽可能避免 压气机工作不稳定、发生喘振
2k 2
2k 几何出口角 2 出口气流角
通用特性线的变化原因
当相似转速一定、减少相似 流量将引起 PA 正攻角、叶背分离 扭速增加,增压比增加 效率先升后降 严重时喘振
低频、高振幅脉动 放“炮声” “吐火” 出口压力迅速降低,涡轮前温 度迅速提高,转速迅速下降
2012/10/31 8
引起性能参数变化的原因
外界条件:进气总温和总压 工作转速 压气机空气流量
f1 (qm , n, p , T )
* K * 2 * 2
K f 2 (qm , n, p , T )
* 2 * 2
2012/10/31 9
压气机通用特性线
相似理论 相似准则
20
可转动静子导流叶片防喘
通过调节静子叶片角度,使动叶进口气流的绝 对速度向转动方向偏斜,相对速度的方向与设 计状态相接近,进气攻角恢复到“零”,消除 了叶背分离,因此防止了喘振发生
2012/10/31 21
压气机采用可调静子叶片特性的改善
2012/10/31
qm 2
将增压比和效率表示 成相似流量和相似转 速的关系→压气机通 用特性
2012/10/31
10
压气机特性图
实验特性
2012/10/31
通用特性
11
压气机通用特性图
相似流量为横坐标 qm 2 / 2 增压比为纵坐标 相似转速为参变量 n / 2 三种线
等相似转速线 等效率线 不稳定边界线
与进口气流总温、增压比成 正比 与效率成反比
* 3 * 2
K WKad / WK
WK CpT2*[( k ) qmS (kg / s / m )
5
单位迎面流量
质量流量与最大迎风面积A 之比 越高越有利于减小迎风面积 和提高推重比
2012/10/31
1
1]/ K
第二章 燃气涡轮发动机 部件特性
2012/10/31
1
2.1 风扇/压气机
一、风扇/压气机的功能及其主要性能指标 功能
加功增压,即对气体作压缩功以提高气体的压力
对风扇/压气机的主要要求是在满足所需增压 比的条件下:
效率高,尺寸小,重量轻 有足够的稳定工作范围 工作安全可靠
2012/10/31 2
已知压气机进口T*2、P*2和增压比π *K、效率η K以及空 气流量qm,计算压气机出口T*3、P*3、压缩功及功率
* * * p3 p2 K
1 * * * T3 T2 1 K 1 / K
WK CpT2*[ K PC qmWK
2012/10/31 16
2012/10/31
17
通用特性线的变化原因
当相似转速一定、增加 相似流量引起 PB 负攻角、叶盆分离 扭速减小,增压比下降 效率下降 通道严重时堵塞
2012/10/31
扭速
V1a -i Wu
18
通用特性线的变化原因
当相似转速下降引起 PC
增压比下降 效率先增后降 压气机前面级正攻角 叶背分离 压气机后面级负攻角 叶盆分离
2
2. 性能指标
喘振裕度 影响因素
* K. qm.工作点 喘振边界点 SM * 1 (%) q m K. 工作点 .喘振边界点
本身的气动设计、几何 和结构 来流的畸变度 高空飞行时雷诺数降低 湿度
2012/10/31
6
二、压气机出口气流参数计算
稳定工作范围 高效率区
2012/10/31 12
如果设计点在P点
相似转速一定, 相似流量变化 P A P B 相似转速变化 P C P D
qm T P
* 2
* 2
kA2 q (2 )
攻角
i 1k 1
1k 几何进口角 1 进口气流角 落后角
当相似转速增加引起 PD
2012/10/31
前面级
后面级
19
主要防喘技术措施
调节风扇进口导流叶片角度 αF 和高 压压气机静子叶片角度αCH 压气机中间级放气 采用双轴,甚至三轴 采用机匣处理技术 在飞机上测量“喘振信号”,在测 出此信号时自动进入“消喘过程”, 发动机切油并对 A8 、 αF 、 αCH 作出 相应调整 对于使用中容易出现喘振的工作状 态,在控制规律中增加主动防喘的 功能,如发射导弹时自动进入“防 2012/10/31 喘过程”等
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压缩系统
2012/10/31
3
1.热力过程及主要参数
热力过程
理想情况:绝热等熵压缩 实际情况:多变压缩
h 3ad
理想压缩功 等熵
3
多变
P*3
P*2 2
多变压缩功
2012/10/31
S
4
2. 性能指标
增压比 绝热效率
反映压缩过程的损失程度
p K p
单位质量压缩功
2012/10/31
1 *
1] / K
7
三、压气机(风扇)特性
压气机在设计状态下
具有符合设计要求的增压比和较高的效率
一台设计完成的压气机不可能总在设计状 态下工作,当工作条件偏离设计状态时, 压气机的增压比、效率将发生变化 特性
在非设计条件下工作时,压气机增压比、效 率随进口条件、转速和流量的变化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