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作品集
晚期风格的开始——莫言《晚熟的人》

一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当代中国文学的大事。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诺贝尔”一直是文坛甚至社会念兹在兹的图腾,莫言获奖,俨然完成了全民心愿。
莫言崛起于1980年代的寻根、先锋运动。
他的小说从《红高粱家族》(1988)、《酒国》(1993)、《丰乳肥臀》(1996)到《檀香刑》(2001)、《生死疲劳》(2006)、《蛙》(2009)等,多以故乡山东高密为背景,一次又一次地完成“现代”“革命”“国家”的历史叙事中,凡夫俗妇的困境与挣扎、屈辱与反抗。
他的叙事杂糅传统说故事人的世故、现代乡土文学情怀以及拉美魔幻现实小说的奇思妙想,不仅颠覆了既往的八股文式写作,也凸出文学众声喧哗的力量;荣获大奖,可谓实至名归。
但诺贝尔奖也可能是不可承受之重的荣誉。
莫言得奖后各种褒贬纷至沓来,谓之为国争光者有之,名过其实者有之,遑论种种借机攀比附会的怪现状。
面对这些得奖后遗症,莫言缄默以对,一如他的笔名——莫言——所示。
与此同时,更令读者出一种对于“适时适度”的乖离。
无论是经历无数清算与运动,最终却能够寿终正寝、风光下葬的老地主,还是手握五台手机、两个公众号,在信息时代呼风唤雨、操弄民意的老同学,在指向了一个逾矩的世界。
如此“晚熟”,“充满铤而走险的投机,无所顾忌的盲动,还有,完全扭曲的正义逻辑”。
在这里,王德威自然联系上萨义德的“晚期风格”,后者的“晚期”同样代表了一种与和谐宁静相悖的逆向反常(against the grain),一种“特立独行,自甘异化”的创作冲动。
然而,萨义德的“晚期风格”与莫言的“晚熟”毕竟不同,萨义德所强调的生命体验是否产生于后者更是无从考证,至少在这部“晚熟”的小说集中,莫言的批判性反倒有所减弱,好像走向了更大的悲悯。
就像王德威所言,“晚熟”或者说莫言的“晚期风格”因此平添了一层积极的向度,“晚熟的作家冷眼观世,心照不宣,但更可以自行其是,笑骂由人”。
刘洪涛的《中国当代文学海外传播的回顾与前瞻》从宏观的视角考察中国当代文学在海外的传播史,将七十年来的发展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
莫言奇奇怪怪短篇小说全集(套装全6册)

感谢观看
读书笔记
创作自由,无可厚非。
先是在读生死疲劳,开始对莫言的书起了兴趣,在书城里搜到了这部短篇集,结果第一篇就吸引住了我,风 趣幽默,文辞恰适,侃侃而谈中冷不丁的抛出段文字,要么让你会心一笑,要么让你看看周围,要么让你自省一 番,好的作家大概就是这样吧。
推荐,每次读莫言老师的书都感觉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写的非常真实又带点奇奇怪怪的思路。
一会儿,黑暗渐渐褪去,天色也变淡了,天空也变高了。半边天空是海水般的深蓝,半边天空是鸭蛋壳般的 淡青。不久,星星隐去了,东边地平线下仿佛燃起了一堆大火,把半个天空又染成橘红色,几条呈辐射状的长云 则一直伸展到西半边天空,像几支横扫长天的巨笔。
一种窸窸窣窣、呼呼噜噜、轰轰隆隆的声音从东北方向滚滚而来,一时间天地之间仿佛有无数只春蚕在野咬 桑叶,无数只家猫在打着鼾,无数匹野马掠过原野。紧接着,一直在东北方横劈竖砍的闪电亮到了头顶,震耳的 雷声也在人们耳边响起。顷刻之间,风声大作,风里夹杂着稀疏但极有力的雨点横扫下来,像鞭子一样抽打着人 的颜面。
火烧花篮阁
02
月光斩
03
普通话
04
大嘴
05
挂像
06
养兔手册
麻风女的情人
小说九段
蓝色城堡
作者介绍
莫言(1955年2月17日-),本名管谟业,出生于山东省高密市,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当代著名作家,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其写作风格以“大胆新奇”著 称,擅以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1978年开始进行文学创作。1981年发表处女作 短篇小说《春夜雨霏霏》,展露文学天赋。1986年发表中篇小说《红高粱》,在文坛引起轰动,并凭借该小说获 西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2012年莫言摘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了首位获得该奖的中国籍作家。2016年,当选中 国作协第九届全委会副主席。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主要作品集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主要作品莫言通过融合幻想与现实、历史视角与社会视角,莫言创造了一个复杂性堪比福克纳和马尔克斯作品的世界,同时从中国古代文学和口述传统中找到一个起点。
——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主席1,《生死疲劳》——2012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最新长篇小说,一部划时代的史诗性作品,是中国文学终于跳出图解概念沼泽最辉煌的标志性著作。
内容简介:小说叙述了1950年到2000年中国农村50年的历史,围绕土地这个沉重的话题,阐释农民与土地的种种关系。
小说的主人公之一集中阐释着农民与土地的关系,而另一个主人公即小说的叙述者,则在六道轮回中,一世为人、一世为马、一世为牛……从不同的视角讲述他所看到的故事。
小说透过生死轮回的艺术图像,展示了建国以来中国农民饱经患难的生活和他们顽强、乐观、坚韧的生命。
故事情节极端、怪异、变形、荒诞,但是与寄寓其中的哲理浑然天成。
全书从内涵到外延充满了作家的探索精神,充满了艺术灵气。
究其所达到的艺术境界而言,这是一部划时代的史诗性作品,是中国文学终于跳出图解概念沼泽最辉煌的标志性著作。
2,《红高粱》——收入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成名作内容简介:1986年发表的中篇小说《红高梁》,为莫言的成名之作。
书中创造了莫言的文学王国“高密东北乡”,通过“我”的叙述,描写了抗日战争期间,“我”的祖先在高密东北乡轰轰烈烈、英勇悲壮的人生故事。
这部《红高梁》同时收入题材或主题相近的其他中短篇,旨在加强读者对作家莫言的主要的中篇小说,或某一方面的创作思想的了解。
莫言1985年发表《透明的红萝卜》,自此引起文坛关注。
小说描写了一个无名无姓的黑孩子,他坚忍地活在苦痛的现实中,以一种自虐的方式表示自己的强大。
作品成功写出了一个孩子的内心世界,以及由此折射出来的外部世界。
1986年发表的中篇小说《红高梁》,为莫言的成名之作。
书中创造了莫言的文学王国“高密东北乡”,通过“我”的叙述,描写了抗日战争期间,“我”的祖先在高密东北乡轰轰烈烈、英勇悲壮的人生故事。
莫言的主要作品

莫言的主要作品《红高粱》、《高粱酒》、《狗道》、《高粱殡》、《狗皮》。
全新的历史观念,艺术手法突破了以往叙事方式和叙事框架,写抗日战争的同时渲染了原始生命力。
纵情歌颂了红高粱一样充满血性与反叛意识的民族精神。
首先,红高粱是一个整体象征意味,有巨大的阐述空间,既是农民赖以生存的物质食粮,又是他们繁衍生息的现实空间。
它内蕴着热烈、强悍、茁壮顽强的生命力,又象征着刚毅不屈坚忍牺牲的复仇精神。
高粱地里的野合、伏击、演出的是一幕幕的英雄活剧。
因此,红高粱象征着伟大的民族血脉和灵魂。
其次,歌颂生命意识和生命力。
批判了现代文明的退化和生命的衰微。
“我”已经被现代文明彻底阉割。
大脑里充满了机械僵化的现代思维,身体是被肮脏的都市生活臭水沟浸泡着,每个毛孔都散发着扑鼻的恶臭,退化成高粱地里的杂种高粱。
再次,标志着新历史小说的诞生,开创了一种新的叙事模式,心里是注意不关心历史本身,关心的是特定历史环境中的人,人道,人的异化问题。
因此,此书中,对抗日战争历史进行了颠覆,草根阶级成为抗日的主力。
第四点,叙事技巧上的突破,设置了亲缘叙事者的双重视角。
虽然运用第一人称,但讲述的绝非第一人称视角范围内的事“我”叙述故事以外的事,真正的故事讲述者是“我父亲”。
另外,创造了多过程的叙述方式,讲一个故事分叙几次。
每一次的叙述各有侧重,合成一个多义、复调、立体化的艺术实体。
打破了传统的一维线性叙事的局限。
《红高粱》讲述的是一个很简单的抗日故事。
以“我”爷爷余占鳌带着十四岁的“我”父亲伏击日寇为主线,插叙了爷爷和奶奶的爱恨纠葛以及日寇残害百姓的罪行。
作者以追忆的口吻,对永存在故乡高粱地上的那些敢生敢死、敢爱敢恨的灵魂来了一次最酣畅淋漓的礼颂。
读罢《红高粱》,思绪便仿佛被浸透在一片灼人的红色当中。
这红,是高粱酒散出的浑浊香气,是罗汉大爷被日寇活剥人皮时的赤裸血性,是“我”奶奶中枪倒地时喷薄而出的鲜血,是火红燃烧着的坚毅不屈的民族精神。
作者笔下的高粱是有人性、有血性的,它会哭会笑,倔强地挺直着腰杆子。
莫言

《蛙》:新中国近60年波澜起伏的农村生育史 【内容简介】 与莫言以往小说更注重历史幻想色彩不同的是, 《蛙》更接近历史现实的书写,主要讲述的是乡村医 生“姑姑”的一生。“姑姑”的父亲是八路军的军医, 在胶东一带名气很大。“姑姑”继承衣钵,开始在乡 村推行新法接生,很快取代了“老娘婆”们在妇女们 心中的地位,用新法接生了一个又一个婴儿。“姑姑” 接生的婴儿遍布高密东北乡,可丧生于“姑姑”之手 的未及出世的婴儿也遍布高密东北乡。姑姑一面行医, 一面带领着自己的徒弟们执行计划生育政策。让已经 生育的男人结扎,让已经生育的怀孕妇女流产,成了 “姑姑”的两件大事。 小说通过讲述从事妇产科工作50多年的乡村女医生 姑姑的人生经历,反映新中国近60年波澜起伏的农村 生育史,描述国家为了控制人口剧烈增长、实施计划 生育国策所走过的艰巨而复杂的历史过程。
《欢乐》:莫言中篇小说集 【内容简介】 “莫言中篇小说系列” (三册)收入作者迄今 为止的全部中篇小说二十五部。相比于作者的 《丰乳肥臀》、《檀香刑》、《生死疲劳》等 长篇巨制,这二十多部中篇小说不仅艺术风格 鲜明,而且各具特色,其中有许多部,无论内 容或篇幅都堪称是十分精彩的“小长篇”。
《白狗秋千架》:莫言短篇小说集 【内容简介】 《白狗秋千架》是莫言从事文学创作二十余年所发 表的短篇小说全集之一,集结了莫言自一九八一年至 一九八九年创作发表的三十篇作品,其中《春夜雨霏 霏》、《丑兵》、《黑沙滩》等七篇作品是首次结集 出版,弥足珍贵。莫言的短篇小说故事饱满,风格多 样,好似从肥沃而丰富的中国土地上生长出来的丰姿 多彩的朵朵奇葩,既对乡村残酷现实的犀利揭露,也 有对乡村纯朴爱情的感人描写,还有种种荒诞离奇却 又逼真入神的传奇述说……这些作品的结集,可以让 读者充分欣赏到莫言作品的艺术魅力,同时也可以看 到文学大家从事小说创作
莫言阅读指南

所获奖项
• • • • • • • • •
• • • • • • • •
1987年,《红高粱》获得第四届全国中篇小说奖 1988年,《白狗秋千架》获得台湾联合报文学奖 1997年,《丰乳肥臀》获得大家· 红河文学奖 2000年,《牛》获第八届《小说月报》百花奖 2001年,《酒国》获得法国儒尔· 巴泰庸外国文学奖 2001年,获得第二届冯牧文学奖 2003年,《檀香刑》获得第一届鼎钧双年文学奖 2004年,《月光斩》获得茅台杯· 人民文学奖 2004年,获得第二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莫言的诺贝尔 文学奖证书 2004年,获颁发“法兰西文学艺术骑士勋章” 2005年,获得意大利诺尼诺国际文学奖 2006年,获得日本福冈亚洲文化奖 2008年,《生死疲劳》获得第二届红楼梦奖 2008年,《生死疲劳》获得第一届美国纽曼华语文学奖 2011年,获得韩国万海文学奖 2011年,《蛙》获得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返回
欢乐
《欢乐》相比于作者的《丰乳肥臀》、《檀香刑》、《生死疲劳》等长篇巨制,不仅艺 术风格鲜明,而且各具特色,其中有许多部,无论内容或篇幅都堪称是十分精彩的“小长 篇”。 叙述语言的丰富变化和叙述事实的铺天盖地而来,让我们觉得《欢乐》这部不到七万 字的虚构作品,竟然有着像土地一样的宽广。而这一切都发生在一双临终的眼睛里,发生 在一条短暂的道路上,齐文栋走上自我毁灭时的重温过去,仿佛是一生的重新开始,就像 他重新用头颅走过了母亲最坦荡最曲折、最痛苦也最欢乐的漫长又短暂的阴道。
121011_莫言荣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_颁奖词祝贺词_主要作品简介

莫言荣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 2012年10月11日 19:01 新浪读书微博著名作家莫言新浪文化读书讯北京时间10月11日19时(当地时间10月11日13时),瑞典诺贝尔委员会宣布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为莫言。
诺贝尔委员会给其的颁奖词为:莫言“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
(The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2012 was awarded to Mo Yan "who with hallucinatory realism merges folk tales, history and the contemporary"。
)莫言简介:莫言(1955年2月17日- )原名管谟业,生于山东高密县,中国当代著名作家。
香港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青岛科技大学客座教授。
他自1980年代中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
其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写的是一出出发生在山东高密东北乡的“传奇”。
莫言在他的小说中构造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天马行空般的叙述,陌生化的处理,塑造神秘超验的对象世界,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
2011年8月,莫言创作的长篇小说《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代表作品:《檀香刑》《生死疲劳》《红高粱家族》《透明的红萝卜》《战友重逢》《蛙》《藏宝图》《四十一炮》《天堂蒜薹之歌》《拇指铐》《白狗秋千架》《酒国》《白棉花》《红树林》《月光斩》《老枪·宝刀》《会唱歌的墙》《司令的女人》《良心作证》《锁孔里的房间》《什么气味最美好》《莫言心声系列丛书》《传奇莫言》《莫言中篇小说选》《莫言王尧对话录》《莫言精选集》《莫言作品精选》(编辑:仝清影)诺奖评委会:莫言令人联想福克纳和马尔克斯的融合 2012年10月11日 21:53 中国新闻网微博中新网10月11日电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11日宣布,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
诺贝奖文学奖:中国作家莫言概要

作品改编为电影:
(1) 《红高粱家族》——《红高粱》,柏林国际电影节 金熊奖
(2) 《白狗秋千架》——《暖》,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 影片金麒麟奖。
(3)《师傅越来越幽默》——《幸福时光》 而莫言自己却认为,只有《丰乳肥臀》可以拍成气势 磅礴的巨片。
荣获奖励:
1995年10月《丰乳肥臀》获得大家· 红河文学奖; 2001年获第二届冯牧文学奖; 2001年《酒国》(法文版)获法国“LaureBataillin”儒尔·巴泰庸外 国文学奖; 2001年《檀香刑》获台湾联合报2001年十大好书奖; 2002年《檀香刑》获首届“鼎钧文学奖 ”; 2004年4月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 2004年3月获法兰西文化艺术骑士勋章; 2004年12月获第三十届意大利NONINO国际文学奖; 2005年12月被香港公开大学授予荣誉文学博士。 2006年7月7日,日本福冈市政府宣布,把“第17届福冈亚洲文化奖” 的大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莫言是继巴金之后获此殊荣的第二位中 国作家。 2011年8月20日,莫言小说《蛙》获得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2012年10月11日, 莫言“用魔幻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和现代 融为一体”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
(4)北京时间2012年10月11日19:00,莫言因其“用魔幻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 历史和现代融为一体”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奖金约750万元人民币, 且免税。
人物评价:
我感到莫言文学的起点,那就是对在挫折中却顽强生活下去的人的关注。——桑 岛道夫(日本静冈大学副教授、中国文学专家和翻译家)
1991年 毕业于北京师范 大学鲁迅文学院创作研 究生班并获文艺学硕士 学位。
1997年 脱离军界,转至 地方报社《检查日报》 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莫言(1955年2月17日-),原名管谟业,生于山东高密县,中国当代著名作家。
香港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青岛科技大学客座教授。
1980年代中以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
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
莫言在小说中构造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天马行空的叙述,陌生化的处理,塑造神秘超验的对象世界,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
2006年荣登中国作家富豪榜第20位,2007年问鼎中国作家实力榜第1名,2011年凭长篇小说《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2012年10月11日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
他自80年代中期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
1981年开始创作生涯,发表了《枯河》、《秋水》、《民间音乐》等作品。
1986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
199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鲁迅文红高粱剧组照(巩俐、莫言、姜文、张艺谋)学院创作研究生班并获文艺学硕士学位1997年以长篇小说《丰乳肥臀》夺得中国有史以来最高额的“大家文学奖”,获得高达十万元人民币的奖金。
1997年脱离军界,转至地方报社《检察日报》工作,并为报社的影视部撰写连续剧剧本。
2000年《红高粱家族》获亚洲周刊选为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
2001年《檀香刑》获台湾联合报读书人年度文学类最佳书奖。
莫言笔下作品(20张) 2001年6月4日受聘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兼职教授。
2002年至今任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生导师。
2003年《檀香刑》获第1届鼎钧双年文学奖。
2003年11月受聘为汕头大学文学院兼职教授。
2005年再次失手茅盾文学奖。
《四十一炮》获第2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
获香港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
2005年,获意大利诺尼诺国际文学奖。
[3] 2006年出版第一部章回小说《生死疲劳》获颂福冈亚洲文化大奖。
2006年11月28日受聘为青岛理工大学客座教授。
2006年12月15日,【2006第一届中国作家富豪榜】重磅发布,莫言以十年345万元的版税收入,荣登作家富豪榜第20位,引发广泛关注。
2007年9月11日,中国作家富豪榜创始人吴怀尧策划发起【中国作家实力榜】,由包括朱大可、谢有顺、陈晓明在内的十位文学评论家共选出了58名作家上榜,其中莫言以9票高居榜首,余华、史铁生、阿来和王安忆以6票同居次席。
2007年7月出版散文集《说吧,莫言》。
这套书分为三卷,约100万字,全面展示了莫言的心路历程。
2008年《生死疲劳》获第2届红楼梦奖首奖。
长篇小说《四十一炮》系第七届茅盾文学奖最终入围作品。
2008年11月8日,受聘为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驻校作家。
2009年3月,受聘为潍坊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名誉院长。
2009年开始使用新浪微博,一共发微博28条,1043056粉丝,关注5人。
2009年12月,出版长篇小说《蛙》,创作手法别具一格,小说由四封长信和一部话剧构成,讲述了一个乡村妇产科医生的人生经历,表现一个时代的难和痛。
当代著名作家莫言文学作品《蛙》2011年3月,应邀成为军赋文学院特约作家。
2011年8月,长篇小说《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2011年11月,受聘请为青岛科技大学客座教授。
2011年11月24日下午,中国作家协会第八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投票选出中国作协第八届全委会副主席,莫言当选副主席。
2012年5月受聘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兼职教授。
[4] 北京时间2012年10月11日19:00,莫言获得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
[5] 2012年10月13日,青岛科技大学领导马连湘等人赴山东高密对莫言先生表示祝贺。
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院院长、香港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生导师、潍坊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名誉院长、青岛理工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客座教授、军赋文学院首席作家。
编辑本段创作年表1981年开始创作生涯。
迄今有长篇小说《红高粱家族》、《天堂蒜苔之歌》等,中短篇小说集《透明的红萝卜》、《爆炸》等。
另有《莫言文集》五卷。
红高粱家族1981年秋,在河北保定市的双月刊《莲池》第5期发表处女作短篇小说《春夜雨霏霏》。
1982年,在《莲池》第二期发表短篇小说《丑兵》、第五期发表短篇小说《为了孩子》。
1983年春,在《莲池》二期发表短篇小说《售棉大路》并被《小说月报》转载。
秋,在《莲池》五期发表短篇小说《民间音乐》,此文得到老作家孙犁赏识。
孙在一篇短文中说这篇小说有一种空灵之感。
1984年春,在《长城》双月刊二期发表小说《岛上的风》、五期发表《雨中的河》。
秋天,得到军艺文学系主任、著名作家徐怀中先生赏识,进入该系学习。
1985年春,在《中国作家》二期上发表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引起反响,《中国作家》组织在京的作家与评论家在华侨大厦举行讨论会讨论该作。
是年,在多家刊物上同时推出中篇小说《球状闪电》(收获)、《金发婴儿》(钟山)、《爆炸》(人民文学)、及短篇小说《枯河》(北京文学)、《老枪》(昆仑)、《白狗秋千架》(中国作家)、《大风》(小说创作)、《三匹马》(奔流)、《秋水》(奔流)等。
当代著名作家莫言参加文学活动发言照片1986年春,小说集《透明的红萝卜》由作家出版社出版。
在《人民文学》第三期发表中篇小说《红高粱》。
该作一发,引起轰动。
随即发表系列中篇《高粱酒》(解放军文艺)、《高粱殡》(北京文学)、《狗道》(十月)、《奇死》(昆仑),同时还发表中篇《筑路》(中国作家),短篇小说《草鞋窨子》(青年文学)、《苍蝇、门牙》(解放军文艺)等。
夏天,与张艺谋等人合作,将《红高粱》改编成电影文学剧本。
1987年春,长篇小说《红高粱家族》由解放军文艺社出版。
中篇小说《欢乐》在《人民文学》一、二期合刊发表,受到批评,事过多年,始有作家和评论家对该作得新评价。
秋天,中篇小说《红蝗》发表([收获]三期),该作因强烈的个性风格和大胆和亵渎精神,连号称新潮的评论家也不能接受,纷纷著文批评。
也是多年之后,才有评论家对该作发出了另外的声音。
1988年春,电影红高粱获西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引起世界对中国电影的关注。
在《十月》杂志发表长篇小说《天堂蒜薹之歌》,同年四月,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单行本。
《青年文学》第十发表《复仇记》、《马驹横穿沼泽》(这两篇收入《食草家族》)。
秋天,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在故乡高密联合召开“莫言创作研讨会”,有关论文汇编成《莫言研究资料》由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1992.8)九月,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创作研究生班。
小说集爆炸由解放军出版社出版。
1988年秋,长篇小说《十三步》首发(文学四季)随即由作家出版社出版。
此书出版后,大概只有一个名叫林为进的人,在河北的(文论报)发表过一篇评论文章。
后来又有港台的几个人写过评论。
作者认为此书是一部真正的“先锋”之作。
1989年三月,小说《白狗秋千架》获台湾联合报小说奖。
四月,中短篇小说集《欢乐十三章》由作家出版社出版。
六月,在《人民文学》发表中篇小说《你的行为使我恐惧》。
冬天,开始创作长篇小说《酒国》。
莫言作品《生死疲劳》[6] 1990年,中篇小说《父亲在民夫连里》在《花城》发表。
继续创作《酒国》。
1991年春,在高密家中创作中篇小说《白棉花》(花城)、《战友重逢》(长城)、《怀抱鲜花的女人》(人民文学)、《红耳朵》(小说林),夏天,创作《神嫖》、《夜渔》、《鱼市》、《翱翔》等短篇小说十二篇。
秋,中短篇小说集《白棉花》由华艺出版社出版。
1992年,创作中篇小说《幽默与趣味》(天津小说家)、《模式与原形》、《梦境与杂种》(钟山)。
1993年,二月,长篇小说《酒国》在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
三月,中篇小说集《怀抱鲜花的女人》由社科出版社出版。
十二月,长篇小说《食草家族》由华艺出版社出版。
十二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短篇小说集《神聊》。
1995年春节,在高密创作长篇小说《丰乳肥臀》。
秋,五卷本《莫言文集》由作家出版社出版。
冬,《丰乳肥臀》在《大家》连载,并获首届“大家文学奖”。
单行本由作家出版社出版。
电影《太阳有耳》获柏林电影节银熊奖。
1997年创作话剧《霸王别姬》(与人合作)。
以长篇小说《丰乳肥臀》莫言代表作丰乳肥臀夺得中国有史以来最高额的“大家文学奖”,获得高达十万元人民币的奖金。
脱离军界,转至地方报社《检察日报》工作,并为报社的影视部撰写连续剧剧本。
1998年,发表中篇小说《牛》([东海]六期,[小说月报]九期、[小说选刊]九期转载)、《三十年前的一场长跑比赛》(《收获》六期,短篇小说《拇指铐》([钟山]一期,[小说选刊]转协)、《长安大道上的骑驴美人》([钟山]五期)、《白杨林里的战斗》([北京文学]七期)、《一匹倒挂在杏树上的狼》([北京文学]十期)、《蝗虫奇谈》(山花,小说选刊五期选载)。
十二月,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散文集《会唱歌的墙》。
1999年,发表中篇小说《师傅越来越幽默》([收获]二期)。
作品讲述一个下岗的老工人在湖边的僻静处开了个“黄色小屋”,专供人男女野合……这就是《师傅越来越幽默》的梗概。
张艺谋用这个故事进一步编开去,就有赵本山和董洁主演的电影《幸福时光》,几个名人一煽惑,电影和小说都赚钱。
小说集《师傅越来越来越幽默》由解放军文艺社出版。
《我们的七叔》([花城]一期),短篇小说《祖母的门牙》([作家]一期),另有中篇小说《野骡子》、《司令的女人》[收获]、《藏宝图》[钟山]发表,短篇小说《儿子的敌人》[天涯]、《沈园》[长城]发表。
三月,海天出版社出版长篇小说《红树林》。
十二月小说集《长安大道上的骑驴美》人由海天出版社出版。
编辑本段所获奖项诺贝尔文学奖2012年10月11日,北京时间19点,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揭晓,中国作家莫言获奖。
[5][7] 诺贝尔委员会给其的颁奖词为:The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2012 was awarded to Mo Yan "who with hallucinatory realism merges folk tales, history and the contemporary"(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
[8] 在作品中摹刻了一出出“东北乡”传奇的莫言对自己的家乡一往情深,“我的故乡和我的文学是密切相关的,”莫言说:“高密有泥塑、剪纸、扑灰年画、茂腔等民间艺术。
民间艺术、民间文化伴随着我成长,我从小耳濡目染这些文化元素,当我拿起笔来进行文学创作的时候,这些民间文化元素就不可避免地进入了我的小说,也影响甚至决定了我的作品的艺术风格。
”在回答“您作品中的什么地方打动了评委”时,莫言说:“我想最主要的是我的作品中的文学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