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东部和北亚 俄罗斯 知识点
世界地理 第十讲 欧洲东部和北亚 俄罗斯

(3)谷物产量不稳定,需大量进口。
、 甜菜 (糖料作物)、马铃
一、人文经济地理特征
3、工业
(1)主要工业区
圣彼得堡工业区 莫斯科工业区
乌拉尔工业区
新西伯利亚工业区
一、人文经济地理特征
3、工业 发达的重工业
俄罗斯工业发达,许多重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前列,核工 业和航天工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俄罗斯工业主要分布在欧洲部分,莫斯科和圣彼德堡为重 要的工业中心。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工业建设逐渐向东发展, 先后建立了乌拉尔工业区和新西伯利亚工业区。
涅涅茨(Nenets)原意为“人”,其祖先住西伯利亚西南 部,他们是北极冻土带驯鹿牧民、渔民和猎人。他们的生活和 驯鹿息息相关,新生婴儿首先接触的就是接生婆给裹上的鹿皮。 而人死之后也同样是用鹿皮包裹。 涅涅茨人传代以父系为宗,凡同祖氏族各有其住地,并有 共同墓地、祭祀场所以及氏族标记,氏族内部禁止通婚。妇女 处于附属地位。巫医分为若干等级,各司专职。
波罗的海
黑海
东欧——西起波罗的海,东到乌拉尔山, 北起北冰洋,南到黑海、大高加索山脉
一、地理位置和范围
2、范围
(2)北亚的范围
北 冰 洋
太 平 洋
哈萨克斯坦
蒙 古 中国
北亚——俄罗斯的一部分,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 地广人稀
一、地理位置和范围
拉脱维亚 爱沙尼亚 立陶宛 白俄 罗斯
2、范围
北 冰
(3)国家
(1) 纬度较高,单位面积得到的太阳辐 射少 (2) 日照时间短 (3) 海拔较高
北半球寒极
奥伊米亚康盆地海拔在2000米以上 。
欧洲东部、北亚与俄罗斯

安全程度高、运输速度快、运输距离长、运输能力大、 运输成本低等优点,且具有污染小、潜能大、不受天 气条件影响的优势。
交通运输方式和交通运输工具比较
方式 水路 项目 运量 运速 运价 灵活性 差 连续性 最差 成本 铁路 公路 航空 大―→小 慢―→快 低―→高 居中 最好 好 好 居中 差 投资 大、 投资 居中 占地 大 广 管道
分析:俄罗斯的自然条件对农作物生产与分布的影响:
①俄罗斯北部气温较低,是极地气候和温带大陆性 气候;不利于种植业的发展,是世界上最大的针叶林分 布区。 ②中南部地区夏季气温较高,但降水较少,水热配 合欠佳,大部分地区是高原,不利于种植业发展。
③东南部是温带季风气候,但多为山地,制约了种 植业的发展。 ④东欧平原中南部,纬度相对较低,夏季气温较高, 有伏尔加河和顿河经过,水热配合较好,以喜温凉的小 麦、甜菜、马铃薯、亚麻等作物为主,为该国主要的农 业区。
四、俄罗斯的人文区域特征——农业
农业——不稳定的农业
俄罗斯农业发展条件: ①有利条件: 耕地面积广大。 ②不利条件: 最大限制性因素是热量不足。 主要农业带: 东欧平原 和 顿河流域 。 主要农作物: 有 小麦 (粮食作物)、 甜菜 (糖料作物)、马铃薯、向 日葵(油料作物)、亚麻(有纤维用亚麻,油用亚麻两类) 等。由于气候条件等原因,俄罗斯的农业生产不够稳定, 目前仍需大量进口谷物。
②西西伯利亚平原: 主要是由流水沉积作用 形成。地势低平,多湖泊,沼泽广布。
④中西伯利亚高原: 为古老高原,地势不高。
⑤东西伯利亚山地: 为古老山地,海拔不高, 起伏较小。
三、俄罗斯的自然区域特征——气候
以温带大陆性气候(包括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为主
欧洲东部、北亚和俄罗斯

西伯利亚沼泽的形成原因
①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降水量大于蒸发量 (气候) ②地势平坦,排水不畅 ③有河流流经,水量丰富
④河流有凌汛现象,易产生积水
⑤冻土广布,地表水不易下渗
3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冬季漫长而严寒,夏季短促而温暖,气温年较差很 大,年降水量少,集中于夏季
北半球的“寒极”
极地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又叫副极地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亚 欧大陆和北美洲北部,纬度大约为北纬50°以北至55°或 65°左右的地区。年降水300-600mm,气温低,蒸发弱, 地中海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相对湿度却很高,冬季积雪覆盖。 温带季风气候
俄罗斯是世界上森林面积最大的国家
6、资源与工业
森林、水能、煤、铁、石油、有色金属
不均匀,80%集中在乌 拉尔山脉以东
圣彼得堡工业区
莫斯科工业区
乌拉尔工业区
新西伯利 亚工业区
7、以铁路和管道运输为主的交通
铁路
公路
管道
海运
内河
航空
俄罗斯大河众多,为什么内河航运不发达?
为什么西伯利亚铁路修在南部山区? 北部气候寒冷,土层厚;南部矿产资 源丰富,工业、人口、城市比北部多; 南部邻国多,便于对外联系
北半球的寒极
-50°C的西伯利亚 俄罗斯西伯利亚东部的奥伊米亚康,位于北纬 63°16′,在1885年2月以-67.7℃的正式记录获 得北半球“寒极”的称号,1964年1月又以 零 下71℃的低温打破了原有的纪录
4、河湖:
伏尔加河和叶尼塞河的水文特征。
流量大、春汛明显、结冰期较长、含沙量小、水 能资源较丰富;叶尼塞河有凌汛
俄罗斯
1地理位置:横跨亚欧两大洲、临三大洋、面积最大、 跨经度最广 波罗的海
欧洲东部和北亚、俄罗斯

欧洲东部和北亚课程标准:1、识记欧洲东部的位置,范围以及主要国家的首都、城市。
2、识记俄罗斯的自然环境特点、主要地形区、气候类型及特点。
3、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在俄罗斯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重难点:俄罗斯的自然环境及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交通运输特点和城市分布。
基础知识梳理:一、范围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欧洲东部西起东到北起南到,北亚从向东延伸到北临南抵边界。
二、世界面积最大的国家位于中高纬度,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国家;地跨两洲,西濒东临,北靠三、自然地理特征1、较为平坦的地形和面积广大,主要山脉是和平原---乌拉尔山---- 平原----叶尼塞河---- 高原----勒拿河---- 山地。
2、冬季漫长而寒冷①大部分地区为气候,冬季,夏季。
②北冰洋沿岸气候。
③太平洋沿岸以气候为主。
④西南部地区为气候。
3、水文①伏尔加河:欧洲最长的河流,世界最长的内流河---注入,资源丰富,俄罗斯最主要的内河航道。
②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自南向北注入北冰洋,水量充沛,封冻期长,有凌汛现象。
③贝加尔湖:世界的湖泊。
④西伯利亚沼泽面积大。
4、资源---世界资源能够自给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森林资源--- 带;水能资源居世界第二位矿产资源:煤矿,石油、,铁矿----主要分布在。
四、居民与经济1、农业:是主要的农业地带,农产品。
谷物产量不稳定,需大量进口。
2、工业:以工业为主。
工业区、、、。
3、交通:以运输为主4、人口与城市:首都,全国最大城市、政治文化中心、全国最重要的交通枢纽。
:最大的港口,波罗的海沿岸海港,全国第二大城市。
:太平洋沿岸主要海港。
:北冰洋沿岸不冻港(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
重难点突破:俄罗斯的农业、工业和东部地区的开发。
俄罗斯北部气温较低,是苔原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不利于种植业的发展,是世界上最大的针叶林分布区;中南部地区夏季气温较高,但降水较小,水热配合欠佳,大部分地区是高原,不利于种植业的发展;只有东欧平原中部和南部,纬度相对较低,夏季气温较高,有利于伏尔加河和顿河流经,水热配合较好,以喜温凉的小麦、甜菜、马铃薯、亚麻等作物为主,为该国主要的农业区。
欧洲东部和北亚俄罗斯

【思考】俄罗斯气候对农业的分布有什 么影响?
受气候影响,俄罗斯的农业主要分布在东欧平 原的伏尔加河流域和南部顿河流域,东部由于 气温低不利于农作物生产,分布着世界最大的 针叶林。
4、自然地理特征——河流和湖泊
伏
尔
顿 河加
河
鄂
叶
勒
尼 毕
拿
塞
河
河
河 贝加尔湖
俄罗斯人的母亲河-伏尔加河
伏尔加河是俄罗斯最重要的内河航道,承担了全国河运总量的 2/3。伏尔加河航运价值很高,试分析其有利条件。 受来自大西洋的西风影响,降水较多,水量较大,结冰期短; 流经地区以平原为主,水流平稳;有运河可以沟通五海(里 海、亚速海、地中海、波罗的海、白海),流经地区经济发 达,人口稠密,运输需求量大。
东欧平原
东西伯利亚山地 叶尼塞 温带大陆性
光热
西西伯利亚平原 中西伯利亚高原
亚寒带针叶林 小麦
(2)、以铁路为主的发达的交通网:
领土东西绵长;工业中心在欧洲部分,而矿产、 能源等自然资源主要分布在亚洲部分,国内运 输主要货运流向为东西走向;在长距离的运输 条件下,铁路运输是最经济、最合理的运输方 式。
俄罗斯是一个海岸线漫长的国家,同时它的境内 有很多条大河,但是不论是海运或者内河航运都 不发达,原因是什么?
人口1.452亿(2004年),3/4分布在欧洲部分。有130多个民族, 80%以上是俄罗斯族。白色人种为主。
第二大城市,是波罗的 海沿岸的重要港口。
圣彼得堡
北冰洋沿岸的重要港口 (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
摩尔曼斯克
莫斯科
首都,俄罗斯最大的城市、最大 的综合性工业中心、最重要的交 通枢纽、政治和文化中心
欧洲东部、北亚和俄罗斯
世界地理分区欧洲东部和北亚与俄罗斯资料讲解

俄罗斯的气候
1.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2.东西气候差异大 ①东欧平原:受大西洋影响 为温和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②西伯利亚地区:受极地寒 冷气流影响,属于寒冷的亚寒 针叶林带 ③太平洋沿岸:为温带季风 气候,属于温带混交林和温带 落叶阔叶带 ④北冰洋沿岸:是终年气候 寒冷的极地气候,属于苔原带 。
三、俄罗斯的河流、湖泊
圣彼得堡
摩尔曼斯克
稀疏
莫斯科
放射状
?
亚欧大陆桥
海参崴
【思维深化】
(1)为什么西伯利亚的铁路修在南部?
丰富的矿产资源 纬度高,冻土层深
结束
【思维深化】
(1)东欧平原中南部发展农业有哪些有利条件? 主要限制性因素是什么?
(2)世界大多数河流中下游平原都是重要农业区,但西 伯利亚三大河流中下游几乎没有农田,为什么?
(3)俄罗斯是世界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粮食为什么 需要大量进口?
五、俄罗斯的交通 ——铁路运输为主
西部:以莫斯科为中心的放射状铁路网; 东部:西伯利亚大铁路(第一亚欧大陆桥东 段) 贝阿铁路
一、欧洲东部与北亚的范围
波罗的海
北冰 洋
太 黑海
高加索
平
里海
哈萨克斯坦
洋
蒙古
中国
请描述俄罗斯在世界中的位置
北冰洋
欧洲 亚洲
太平洋
俄罗斯位于亚欧大陆北部,跨两洲
100ºE
读图识记:巴伦支海、波罗的海、鄂霍次克海、日本海、 里海、黑海;勘察加半岛、千岛群岛、白令海峡
➢传统的欧洲国家
俄罗斯主要城市分布图
四、俄罗斯的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
俄罗斯有哪些资源在世界占重要地位?
欧洲东部、北亚和俄罗斯

知识梳理 8、不稳定的农业 (1)发展条件
二、俄罗斯
有利:耕地面积广大 不利:纬度高,热量不足
(2)农业区分布及主要农作物 ①俄罗斯粮食生产受气候影响,产量不稳定,目前仍需大量进口。 ②俄罗斯农作物主要分布在东欧平原的中部和南部,顿河流域和 伏尔加河流域是主要农业地带。 ③主要农产品有小麦、甜菜、马铃薯、向日葵、亚麻等。
西部
俄罗斯的降水分布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东欧平原、黑海沿岸、太平洋沿岸较多,大陆内部较少;总体 上从西到东减少。
东欧平原受大西洋影响较大,海洋性较强;太平洋沿岸受夏季 风影响降水较多;广大的西伯利亚地区深居大陆内部,受海洋 影响小,降水少。
知识梳理 5、河流、湖泊
二、俄罗斯
伏 尔
顿河
勒 鄂 毕 河 叶
二、俄罗斯
煤、铁、石油、天然气资源,分 布不均匀,80%集中乌拉尔山脉 以东
重点开发
知识梳理 7、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
二、俄罗斯
圣彼得堡工业区 莫斯科工业区 乌拉尔工业区
新西伯利亚工业区
知识梳理 7、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
二、俄罗斯
主要工业部门 石油化工、造船、电子、造 纸和航天等工业十分发达, 也是俄罗斯食品和纺织工业 最发达的地区。
内河航运:虽多大河,但河流封冻期长,通航期短,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河流大部 分为南北走向;与货物、人口流动方向垂直。只有伏尔加河等少 数河流运量较大。
知识梳理 10、主要城市
二、俄罗斯
补充:
我国西部开发与俄罗斯的东部开发比较
俄罗斯东部地区 地形 我国西部地区 以高原和山地为主 以平原、高原、山地为主
气候
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气 以温带大陆性气候和温带 候干旱、水源短缺 季风气候为主,气候冬季 严寒、水资源较充足
(完整版)知识清单23:2.8世界区域地理《欧洲东部、北亚与俄罗斯》(老师)

第二部分世界地理第八章欧洲东部、北亚与俄罗斯【自主学习知识清单】一、俄罗斯的自然地理特征1.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1)俄罗斯地跨欧亚两大洲,东临太平洋,西濒波罗的海,北靠北冰洋。
陆上邻国众多。
(2)俄罗斯欧洲部分面积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4,这里集中了全国3/4的人口,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2.地形特征(1)地势东高西低、南高北低。
(2)以平原、高原为主,较为平坦。
(1)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促而温暖。
东欧平原西部受大西洋的影响,气候比较温和。
西伯利亚地区受极地寒冷气流的影响,冬季非常寒冷(西伯利亚是北半球的寒冷中心)。
(2)植被:分布有世界上最广的亚寒带针叶林。
4.河流特征(1)拥有欧洲最长的内流河——伏尔加河。
(2)★西伯利亚三条大河下游有凌汛现象。
①河流发生凌汛的时间:初冬(结冰);初春(融冰)。
②河流发生凌汛的条件:纬度高,河流冬季有结冰现象;河流由低纬流向高纬。
(3)★西伯利亚三条大河下游多沼泽:①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②地下有永久冻土层,水不易下渗;③地形平坦,水流不畅;④有凌汛,河水易泛滥;⑤没有水库蓄水。
5.自然资源资源种类齐全,储量大,是世界上自然资源能够自给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
主要有矿产资源(煤、铁、石油、天然气等)、森林资源、水力资源;天然气储量居世界首位;拥有世界上最大的亚寒带针叶林。
二、俄罗斯的经济地理特征1.经济:工业以重工业为主(核工业、宇航工业占绝对优势),轻工业不发达;农业不稳定,谷物需大量进口。
2.农业:生产不稳定,谷物需大量进口。
①俄罗斯大部分国土地处高纬度地区,冬季漫长,气温偏低,不适合农作物生长。
耕地主要集中分布在东欧平原的伏尔加河流域和南部顿河流域的原因是:纬度相对较低,气候温和,热量条件较好;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②主要农产品:小麦、甜菜、马铃薯、向阳葵、亚麻等。
③西伯利亚三条大河下游几乎没有农田,原因是:纬度高,气候寒冷,生长期短,农作物无法生长;河流两岸及下游地区沼泽广布,无法耕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欧洲东部和北亚
一、概况
1、位置:
经纬度位置:经度位置:30°E—170°W;纬度位置:50°N—70°N
海陆位置:三面临海,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西临波罗的海
2、范围:
欧洲东部:乌拉尔山以西,波罗的海以东,北临北冰洋,南到黑海和大高加索山,占欧洲面积一半,主要国家包括乌克兰、白俄罗斯、摩尔多瓦、拉脱维亚、立陶宛、爱沙尼亚和俄罗斯
北亚:乌拉尔山以东,东临太平洋,约占亚洲面积的1∕4,是俄罗斯的亚洲部分
俄罗斯
一、概况:
1、位置:
经纬度位置:经度范围::30°E—170°W;纬度位置:50°N—70°N
海陆位置:地跨亚、欧两洲,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西临波罗的海。
主要邻国有芬兰、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挪威、白俄罗斯、波兰、格鲁吉亚、乌克兰、中国、蒙古、阿塞拜疆、朝鲜
2、面积:1707万平方千米,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注解1:世界面积前七名:
第1名俄罗斯:1707;第2名加拿大:997;第3名中国:956;第4名美国:936;第5名巴西:854;第6名澳大利亚:774;第7名印度:328
注解2:俄罗斯地跨亚欧两洲却被划分为欧洲国家的原因
①在俄罗斯的领土中,欧洲部分虽仅占1∕4,但这里集中了3∕4的人口
②欧洲部分为经济中心、工农业发达
③首都莫斯科位于东欧平原上,是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3、人口:1.5亿,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人口增长缓慢,有130多个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二、自然环境特征:
1、地形
分布:
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
分界线乌拉尔山叶尼塞河勒拿河
地形特点:
①地形平坦广阔,以平原、高原为主
②地势东高西低,东部南高北低
③东欧平原波状起伏,西西伯利亚平原冻土、沼泽广布地势东高西低,东部南高北低
2、气候
气候类型:
①极地气候②温带大陆性气候(包括亚寒带针叶林气候)④高原高山气候⑤温带季风气候⑥地中海气候注解:①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②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亚寒带针叶林带
气候特征:
特征一: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促而温暖,气温年较差大
原因:
①纬度较高,正午太阳高度角小,接受光照和热量少,气温低;
②地处亚洲大陆北部,受大陆气团控制,加上西北低、东南高的地势,使得西伯利亚受北冰洋影响大,造成冬季严寒的气候;
③东部、南部地势高,高大的山地阻挡了太平洋暖湿气流的深入,加重了西伯利亚北部冬季寒冷的程度。
注解:俄罗斯气候对农业的分布有什么影响?
纬度高,热量不足,俄罗斯的农业主要分布在东欧平原的中、南部伏尔加河流域和南部顿河流域,东部由于气温低不利于农作物生产,分布着世界最大的针叶林。
注解:北半球寒极——奥伊米亚康,原因:
①纬度较高,日照时间短,太阳高度角较小,单位面积得到的太阳辐射少;
②奥伊米亚康盆地海拔在2000米上,海拔较高,气温低;
③盆地地形有利于寒冷气流的堆积,盆地开口面向北冰洋,深受北冰洋冷空气影响;
④深居大陆内部,全年受极地气团控制,降温快。
注解:俄罗斯住宅的墙壁很厚,人们冬季服装的款式和数量远多于夏季,这些反映出俄罗斯怎样的气候特征?
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促而温暖
3、水文:河流流程长,水能资源丰富,但是大多数结冰期长,无法开发利用
欧洲部分:伏尔加河:
地位:被俄罗斯人誉为“母亲伏尔加”,全长3600千米,欧洲第一。
发源于东欧平原西部丘陵,注入里海,世界最长的内流河。
(中国最大的内流河:塔里木河)
水系、水文特征:
支流众多,流量丰富,有春、夏汛,结冰期较长,含沙量低。
利用:
水能丰富,上游干支流建有梯级水电站。
航运价值高:
①上中游地区河网密布,支流众多,水量较大;
②自北往南流,纬度较低气候较温暖,结冰期短;
③流经地区以平原为主,水流平稳;
④有运河可以沟通五海(里海、亚速海、黑海、波罗的海、白海),通航里程长。
⑤流经地区经济发达,人口稠密,运输需求量大。
亚洲部分自西向东: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自南向北流,有凌汛现象,注入北冰洋→说明地势南高北低;春汛: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和夏汛:高山冰雪融水补给;航运价值低:①结冰期长;②流经地区人烟稀少;③河流流向与主要货流方向不一致
3、湖泊: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构造湖
注解:构造湖形成原因:地壳运动断裂下陷形成
三、社会经济特征:
1、资源特征:自然资源种类多,储量大
自然资源类型:
①矿产资源丰富,有煤、石油、天然气、铁矿、有色金属、黄金等
注解:库兹巴斯煤矿秋明油田第二巴库油田库尔斯克铁矿
②森林资源丰富,拥有世界面积最大的亚寒带针叶林
③水能资源丰富
④土地资源丰富
⑤淡水资源丰富:河川径流总量居世界第二位
总结:自然资源特点种类多,储量大
2、农业
农业地域类型:商品谷物农业
农作物:小麦、甜菜、马铃薯、亚麻、瓜子等作物——耐寒性强,喜温凉
农业生产最主要的不利条件:纬度高,温度低,热量不足,生长期短,无霜期短,复种指数低,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甚至无法生长
俄罗斯农业生产主要集中在东欧平原南部(伏尔加河和顿河流域南部),有利的自然条件:
①纬度相对较低,夏季气温较高,热量较充足,降水较多,水热条件优越
②地形平坦
③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④(有伏尔加河和顿河经过)水源充足
工业特征:
①工业基础较好
②部门齐全,以重工业为主,轻工业部门比较薄弱
③“煤铁复合型”为主
④分布不平衡,向东扩散
俄罗斯工业发展和地区分布与日本区别
分布:
俄罗斯工业区靠近矿产资源产地和铁路干线;
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濑户内海及太平洋沿岸港口地区。
原因:
俄罗斯国内矿产资源种类丰富,储量大,铁路是其主要的运输方式;
日本需要从国外进口大量的原料和燃料,同时出口工业产品,主要依赖于海运。
俄罗斯的自然资源,80%分布在乌拉尔山脉以东地区,而它的工业区却主要集中在乌拉尔山脉以西的欧洲部分,工业区空间分布很不平衡,这是为什么?
①乌拉尔山脉以东地区地势较高,自然条件恶劣,人烟稀少;
②乌拉尔山以西地区为平原,人口密集,社会环境好;以西的欧洲部分经济、交通发达,科技力量雄厚,利于工业的发展。
俄罗斯工业为什么要向东扩散?
①乌拉尔山以东地区的资源储量要占全国总量的80%以上,但开采利用较少。
②近几十年来,随着欧洲部分自然资源的枯竭和工业区的“过饱和”,为了充分利用东部地区的资源,俄罗斯加大了对东部地区的开发力度,工业重心在向东转移的趋势。
4、交通
总体特征:交通部门齐全,铁路、公路、航空、内河和海运、管道运输都发达
铁路:
①铁路运输为主
②欧洲部分铁路网密集,形成以莫斯科为中心的放射状铁路网
③亚洲部分稀疏,有横贯西伯利亚的亚欧大陆桥(东起符拉迪沃斯托克,西至莫斯科)是世界最长的铁路河运:
①河流结冰期长,通航时间短
②以伏尔加河为主要的内河航道
③通过运河与波罗的海、白海、黑海、亚速海和里海相通,实现了“五海通航”
注解:俄罗斯虽有漫长的海岸线、众多河流,但其海运和内河航运均不发达,原因:
(1)海运能力弱的原因:
①东部沿岸经济欠发达,交通需求量小
②北部沿岸结冰期长
③除北冰洋外,各海域海岸港口与外洋之间的联系都需经过别国海域
(2)内河航运弱的原因:
①河流结冰期长,通航时间短,能力弱
②河流流向与主要货流方向不一致
注解1:俄罗斯的摩尔曼斯克位于北极圈内,但终年不冻,原因:
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暖流经过起增温作用
注解2:俄两国在石油领域的经贸合作对双方的意义:
对中国而言:
①缓解石油资源紧张的状况
②实现石油进口渠道的多元化
③运费低
④安全性好
对俄罗斯而言:
①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东部地区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
②扩大石油出口渠道
③降低东部地区石油出口成本
④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增加经济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