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醇 酚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教案-第一节 醇酚-省赛一等奖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教案-第一节 醇酚-省赛一等奖

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第三章第一节《醇酚》苯酚(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赣县中学北校区李彩梅【设计理念】从学生身边的事件入手,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用理论分析→实验验证的教学方法和多媒体展示效果,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生动化,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本节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有机化学基础》模块中苯酚的内容编排在烃和醇之后的又一种烃的衍生物,教材在这安排苯酚有其独有的作用。

因苯酚的结构中也含羟基,通过苯酚性质的学习可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羟基官能团性质的掌握,而苯酚性质与乙醇性质的又有一定的不同之处又为学生的进一步的探究提供了空间,因此,将本节的内容设计成学生的实验探究式教学模式极佳。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苯酚的结构特点和物理性质。

②通过学生实验探究,掌握苯酚的化学性质③理解并熟悉实验探究的一般步骤和方法(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对苯酚结构分析,认识有机化合物结构与性质的关系;②通过实验活动的参与、观察、记录、总结,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表达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实验来研究苯酚这一新物质的学习过程,来培激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兴趣;②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苯酚的化学性质及原子或原子团的相互影响。

【教学难点】苯酚和乙醇分子结构的特点和化学性质的比较。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的是实验探究式的教学;同时运用了实物模型观察,多媒体视频,图片等的教学手段,以及讨论、对比、猜想、实验、归纳等教学方法。

【课前准备】实验药品:苯酚晶体、苯酚溶液、稀氢氧化钠溶液、浓溴水、氯化铁溶液、碳酸钠溶液。

实验仪器:胶头滴管、烧杯、试管,教学模具等。

【教学流程】环节一、创设情景、激趣引入【多媒体展示】观看百香果的花的图片【引入】百香果的花和果穗中含有焦性儿茶酚,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提问】同样含有羟基为什么不叫醇,而属于酚学生思考并回答【引导】什么是酚呢在化学上,我们把羟基与苯环直接相连形成的化合物称为酚。

选修5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第一节醇酚(第1课时)教后记

选修5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第一节醇酚(第1课时)教后记

选修5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第一节醇酚(第1课时)教后记从教学实施的情况来看,学生对本设计还是适应的。

在教学过程中,“了解醇和酚的结构特点”以及“了解醇的分类和命名”这两个教学点学生掌握得比较快,学生的即堂练习答对率比较高,随机让学生演板,练习的答案都对;而“了解影响醇的物理性质的因素”这个教学点,学生就学得比较吃力,随机让学生演板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醇与烷烃的沸点数据变化曲线图,结果学生画出的曲线并不是所希望的有效曲线,教师只好向学生展示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醇与烷烃的沸点数据变化曲线图的技巧,然后引导学生从曲线图中总结规律,氢键的成因和本质就只有依靠老师介绍了,氢键对物质一些物理性质的影响更要靠老师介绍了。

那种探究式的教法,在理论化学这一块不太好使唤;接下来在“如何读懂表3-2的信息”这个教学点,教师的指导作用更重要,学生根本不知道从哪个角度去读这张表中的信息,联想起近年来高考题中的这类题,考生的得分率很低,看来问题就出在平时的教学取向上。

笔者在教学中,先向学生展示一种读法:“看乙醇和1-丙醇的有关数据”,并讲解寻找读法的技巧。

学生在引导下,得出了如下结论:“饱和一元醇的沸点随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升高。

”然后问学生有谁想到其它读法没有,结果当然是学生无新读法。

于是笔者又向学生展示另一种读法:“看乙二醇和1-丙醇的有关数据”,并又讲解寻找读法的技巧。

学生在引导下,得出了另一条结论:“分子中羟基多,形成氢键的机会也多,对物质沸点的影响也大。


启发到这里,笔者觉得该留点探究的空间给学生了,于是布置了一个任务给学生:“继续寻找表3-2的信息?至少2条。

”至于学生能否找到这些信息,只好下节课才见分晓。

在充满希望的气氛中下课了。

第三章 第一节 醇酚1

第三章 第一节 醇酚1

③分子间脱水 CH3CH2O H+HO CH2CH3
浓硫酸 140℃ ℃
CH3CH2OCH2CH3+H2O
断裂碳氧键和氢氧键
④与卤化氢反应
△ C2H5OH + HBr C2H5Br + H2O
引入卤素原子
卤代烃

写出浓氢溴酸分别与2 丙醇、 写出浓氢溴酸分别与2-丙醇、乙二醇取 代的化学方程式
4、氧化反应 (1)燃烧: 燃烧:
7、混合液颜色如何变化?为什么? 混合液颜色如何变化?为什么? 烧瓶中的液体逐渐变黑。 烧瓶中的液体逐渐变黑。 因为浓硫酸还能将无水乙醇氧化生成单质碳等, 因为浓硫酸还能将无水乙醇氧化生成单质碳等, 单质碳使烧瓶内的液体带上了黑色 使烧瓶内的液体带上了黑色。 单质碳使烧瓶内的液体带上了黑色。 8、有何杂质气体?如何除去? 有何杂质气体?如何除去? 反应制得的乙烯中混有CO 等气体。 反应制得的乙烯中混有CO2、SO2等气体。 可用NaOH溶液洗气 NaOH溶液洗气。 可用NaOH溶液洗气。
(2)编号
从离—OH最近的一端起编 最近的一端起编 从离
(3)写名称
取代基位置— 取代基位置 取代基名称 — 羟基位 母体名称( 置— 母体名称(羟基位置用阿拉伯数 字表示;羟基的个数用“ 字表示;羟基的个数用“二”、“三” 等表示。) 等表示。)
[练习] 练习]

写出下列醇的名称 CH3 2—甲基 甲基—1—丙醇 甲基 丙醇
某醇与钠反应,生成H 1、某醇与钠反应,生成H2与消耗醇物 质的量比1:1,则该醇为( 1:1,则该醇为 质的量比1:1,则该醇为( )
C
A、1-丙醇 、 丙醇 C、乙二醇 、 B、乙醇 、 D、丙三醇 、 请写出2 丙醇、 2、请写出2-丙醇、乙二醇分别与 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课件:第三章 烃的含氧衍生物 第一节 醇 酚 第1课时 醇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课件:第三章 烃的含氧衍生物 第一节  醇 酚  第1课时 醇

新课探究
【规律小结】
醇的催化氧化与消去反应的规律
(1)醇催化氧化反应的规律
醇分子中,羟基上的氢原子和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上的氢原子结合外来的氧原子生
成水,而醇本身形成“
”不饱和键。
①RCH2OH被催化氧化生成醛: 2RCH2OH+O2

被催化氧化生成酮:
2RCHO+2H2O +O2
+2H2O

一般不能被催化氧化。
【思维拓展】 ①回答溴乙烷与乙醇发生消去反应的异同。
[答案] [提示]
物质 反应条件
CH3CH2Br NaOH醇溶液,加热
化学键 的断裂
CH3CH2OH 浓硫酸,加热至170 ℃
新课探究
物质 化学键 的形成
反应 产物
CH3CH2Br CH2 CH2、HBr
CH3CH2OH CH2 CH2、H2O
新课探究 例3 实验室可用酒精、浓硫酸作试剂来制取乙烯,但实验表明,还有许多副反应发生,如 反应中会生成SO2、CO2、水蒸气等无机物。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用图3-1-4所示的装 置制备纯净的乙烯并探究乙烯与单质溴能否反应及反应类型。回答下列问题:
④反应中要加热使液体温度迅速升到170 ℃,是为了防止
在140 ℃时乙醇分子间脱水,生成乙醚 。 ⑤生成的乙烯气体中有乙醇蒸气、 CO2、SO2 等杂质气体,这是因为
乙醇与浓硫酸混合液加热会出现碳化现象,碳和浓硫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发生反应
生成了CO2和SO2气体 , 杂质气体可用 氢氧化钠
溶液除去。
新课探究
当堂自测
5.某化学反应过程如图3-1-6所示,由图得出的 [答案] C
判断,正确的是 ( )

第一节醇酚第2课时

第一节醇酚第2课时

医药
是否溶解 于水中?
苯酚
OH
乙醇(CH3CH2OH)
水溶性 电离出 H+能力
常温下溶解度不大65℃ 与水以任意比例混溶 以上与水任意比例混溶
比水强,溶液呈酸性
比水弱,溶液呈中性
紫色石蕊试液 苯酚乳浊溶液
NaOH溶液
无明显现象
不能使酸碱指示剂 (石蕊)变色。
浑浊变பைடு நூலகம்清
苯酚显弱酸性
酸性: H2CO3>
-
>
-, HCO3
碱性:
HCO3 <
-
< CO3
2-
苯酚与碳酸钠的反应
—OH
+ Na2CO3
—ONa
+ NaHCO3
—ONa + CO2 + H2O
—OH + NaHCO3
酸性: H2CO3>
-
>
-, HCO3
碱性:
HCO3 <
-
< CO3
2-
3、苯酚的鉴定反应
教材P54页
苯酚稀溶液 苯酚紫
课堂练习
1.只用一试种剂把下列四种无色溶液鉴别 开:苯酚、乙醇、NaOH、KSCN,现象分别 怎样? FeCl 溶液
3
物质
苯酚
乙醇
NaOH
KSCN
现象 紫色溶液 无现象 红褐色沉淀 血红色
苯 酚 软 膏 使 用 说 明 书
【性 状】黄色软膏,有苯酚特殊臭味 【药理作用】 消毒防腐剂,其作用机制是使细菌的蛋白质发生变性。 [药物组成]本品每克含主要成分苯酚0.02克,辅料为 。 [作用类别]本品为皮肤科用药类非处方药药品。 【注意事项】 1. 用后拧紧瓶盖,当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尤其是 色泽变红 后。 2. 如有瘙痒、灼伤红肿红症等症状,应停止使用,并用酒精洗净。 【药物相互作用】 1. 不能与碱性药物并用 。 2. 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

醇 酚(第一课时)

醇 酚(第一课时)

3. 醇的命名
写出下列醇的名称
CH3
【练习】 练习】

CH3—CH—CH2—OH OH CH3—CH2—CH—CH3
2—甲基 甲基—1—丙醇 甲基 丙醇

2—丁醇 丁醇
思考与交流
4. 醇的重要物性
表3-1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醇与烷烃的沸点比较 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醇与烷烃的沸点比较 名称 相对分子质量 甲醇 乙烷 乙醇 丙烷 丙醇 丁烷 32 30 46 44 60 58 沸点/℃ 沸点 ℃ 64.7 -88.6 78.5 -42.1 97.2 -0.5
思考与交流
2. 醇的分类
② CH2= CHCH2O H ④
① C H3 CH2O H ③
OH
CH2O H

CH2-OH CH2OH
CH2-OH CH-OH CH2OH
芳香醇 1)、按烃基种类分 脂肪醇 )、按烃基种类分 )、 一元醇 2)、按羟基数目分 二元醇 )、按羟基数目分 )、 多元醇

资料卡片


② ① H
H―C―C―O―H C C O H ③ ④H H
反应 与金属钠反应 Cu或Ag催化氧化 或 催化氧化 浓硫酸加热到170℃ ℃ 浓硫酸加热到 浓硫酸加热到140℃ ℃ 浓硫酸加热到 浓硫酸条件下与乙酸加热 与HX加热反应 加热反应 断键位置 ① ①③ ②④ ① 、② ① ②
2CrO3(红色)+ 3C2H5OH + 3H2SO4 红色) Cr2(SO4)3(绿色)+ 3CH3CHO + 6H2O 绿色)
学与问
6. 乙醇的化学性质
1)取代反应 ) 2CH3CH2OH+2Na→2CH3CH2ONa+H2↑ CH3CH2OH+HOOCCH3 △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第三章-第一节-醇酚(重难点研析+典型实例剖析+教材问题简答)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第三章-第一节-醇酚(重难点研析+典型实例剖析+教材问题简答)

第三章 烃的含氧衍生物 第一节 醇 酚一、进行乙醇的消去反应实验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1.配制体积比为1∶3的乙醇与浓硫酸混合液时,要注意在烧杯中先加入95%的乙醇,然后滴加浓硫酸,边滴加边搅拌,冷却备用(相当于浓硫酸的稀释);浓硫酸起催化剂和脱水剂的作用。

2.加热混合液时,温度要迅速上升到并稳定于170℃左右。

温度低,在140℃时主要产物是乙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H 3CH 2OH ――→浓H 2SO 4140℃CH 3CH 2OCH 2CH 3+H 2O 。

3.由于反应物都是液体而无固体,所以要向烧瓶中加入碎瓷片,以防液体受热时发生暴沸。

4.温度计要选择量程在200℃~300℃的为宜。

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置于反应液的中央位置,因为需要测量的是反应液的温度。

5.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除去混在乙烯中的CO 2、SO 2等杂质,防止干扰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和高锰酸钾酸性溶液的反应。

二、醇的消去反应和氧化反应有哪些规律? 1.醇的消去反应规律 醇分子中,只有连有—OH 的碳原子的相邻的碳原子上连有氢原子时,才能发生消去反应而形成不饱和键。

若醇分子中只有一个碳原子或与—OH 相连碳原子的相邻碳原子上无氢原子[如CH 3OH 、(CH 3)3CCH 2OH 、],则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2.醇的催化氧化规律(1)形如RCH 2OH 的醇,被催化氧化生成醛(或羧酸)。

R —CH 2OH ――→Cu 、O 2△R —CHO R —CH 2OH ――→KMnO 4、H+R —COOH(2)形如的醇,被催化氧化生成酮。

(3)形如的醇,一般不能被氧化。

三、苯酚又叫石炭酸,它是酸类物质吗?为什么显酸性?苯酚显酸性,是由于受苯环的影响,使酚羟基比醇羟基更活泼。

苯酚的羟基在水溶液中能够发生电离。

但是苯酚不属于酸类物质。

在应用苯酚的酸性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苯酚具有弱酸性,可以与活泼金属(如Na)发生反应。

2.苯酚的酸性极弱,不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 有机化学基础 第三章 第一节 醇 酚(第1课时)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 有机化学基础 第三章 第一节 醇 酚(第1课时)
CH 3CH 2CH 2OH
丙 醇 ( 一 元 醇 )
CH2-OH CH2OH
乙 二 醇 ( 二 元 醇 )
CH2-OH CH-OH CH2OH
丙 三 醇 ( 三 元 醇 )
饱和一元醇通式:CnH2n+1OH或CnH2n+2O 乙二醇和丙三醇都是无色、黏稠、有甜味的液 体,都易溶于水和乙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乙二醇可用于汽车作防冻剂,丙三醇可用于配 制化妆品。
实验3-1 P51
断键位置: 脱去—OH和与—OH相邻的碳原子上的1个H
浓硫酸的作用:催化剂和脱水剂
2014年8月15日星期五 26
乙醇
2014年8月15日星期五
27
乙醇
制乙烯实验装置
为何使液体温度迅 速升到170℃?
酒精与浓硫酸 体积比为何 要 为 1∶ 3?
温度计的 位置?
有何杂质气体? 如何除去?
由于无水酒精和浓硫酸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反 应制得的乙烯中往往混有H2O、CO2、SO2等气 体。可将气体通过碱石灰。 8. 为何可用排水集气法收集?
因为乙烯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密度略小。
2014年8月15日星期五 31
乙醇
开拓思考:
CH3
— —
CH3
CH3-C-OH、CH3-C-CH2-OH CH3 CH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课件系列
选修5 有机化学基础 第三章 烃的含氧衍生物
第一节 醇 酚 第1课时
2014年8月15日星期五
1
烃的含氧衍生物
据我国《周礼》记载,早在周朝就有酿酒 和制醋作坊,可见人类制造和使用有机物有很 长的历史。 从结构上看,酒、醋、苹果酸、柠檬酸等 有机物,可以看作是烃分子里的氢原子被含有 氧原子的原子团取代而衍生成的,它们被称为 烃的含氧衍生物。 烃的含氧衍生物种类很多,可分为醇、酚、 醛、羧酸和酯等。烃的含氧衍生物的性质由所含 官能团决定。利用有机物的性质,可以合成具有 特定性质而自然界并不存在的有机物,以满足我 们的需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醇酚教学目标:1.认识醇、酚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

2.根据醇、酚组成和结构的特点,认识取代和消去反应。

3.会利用官能团相互影响观点解释苯酚的化学性质。

教学重点:醇、酚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

教学难点:醇、酚的化学性质。

探究建议:①实验:乙醇的酯化。

②实验:苯酚的化学性质及其检验。

③调查与讨论:苯酚等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对健康的危害。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复习]1、写出乙醇与金属钠、金属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反应类型:__________。

①乙醇与钠反应时,分子中断裂的的化学键是_____________。

②金属钠与乙醇、乙酸和水反应的剧烈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

2、写出乙醇与乙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___。

①上述反应中乙醇分子断裂的化学键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简述如何从反应后的混合溶液中分离产物?3、写出乙醇在铜或银催化的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①上述反应中乙醇分子断裂的化学键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发生此类反应的醇必须具备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乙醇燃烧的反应方程式和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 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第一节醇酚[讲述]同学们已经学过乙烷分子中一个氢原子被羟基取代后就是乙醇,那么苯环上的一个氢原子被羟基取代后它属于哪类物质呢?是否含有羟基的有机物都属于醇类呢?这样把思路交给学生,通过让同学自己阅读课文了解酚类和苯酚,接着再问:如果甲苯的苯环或甲基上一个氢原子被羟基取代后又各属于哪类物质呢?最后讨论得出:含有羟基的有机物有醇类和酚类,羟基连在链烃(或环烃)的烃基上的是醇,羟基直接连在苯环上的是酚,然后让同学讨论:芳香醇与酚有何区别?下列哪些物质属于酚类?[投影]填表(见下表)[投影]通过练习,同学们对酚的结构有了深刻的理解。

[板书]酚:羟基与苯环直接相连的化合物。

如:─OH醇:羟基与链烃基相连的化合物。

如:C2H5─OH(脂肪醇)、─CH2─OH(芳香醇)。

最简单的脂肪醇——甲醇,最简单的芳香醇——苯甲醇,最简单的酚——苯酚。

[板书]一、醇多元醇简介:乙二醇:分子式:C2H6O2结构简式:[讲述]物理性质和用途:无色粘稠有甜味的液体,沸点198℃,熔点-11.5℃,密度是1.109g/mL,易溶于水和乙醇,它的水溶液凝固点很低,可用作内燃机的抗冻剂。

同时也是制造涤纶的重要原料。

[板书]丙三醇:分子式:C3H8O3结构简式:[阅读]课本“资料卡片”,用系统命名法对下列物质命名: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讲述]物理性质和用途:俗称甘油,是无色粘稠有甜味的液体,密度是1.261g/mL,沸点是290℃。

它的吸湿性强,能跟水、酒精以任意比混溶,它的水溶液的凝固点很低。

甘油用途广泛,可用于制造硝化甘油(一种烈性炸药的主要成分)。

还用于制造油墨、印泥、日化产品、用于加工皮革,用作防冻剂和润滑剂等。

[投影][投影]表相对分子量相近的醇与烷烃的沸点比较表:[探究]仔细研究表中数据,从中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醇和烷烃相比,____________________,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规律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饱和一元醇,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的增加,______________。

(3)甲醇、乙醇、丙醇等可以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而甲烷、乙烷、丙烷等不溶于水,这说明了_______________。

[讲述]醇分子中的羟基的氧原子与另一醇分子中的羟基的氢原子相互吸引,形成氢键,使醇的沸点高于烷烃,同样道理,醇分子与水分子之间形成氢键,使醇易溶于水。

[投影]表一些醇的沸点:分子中的羟基数目1 782 197l 97—丙二醇 2 188—丙三醇 3 259[探究]总结醇的沸点变化规律:(1)同碳原子数醇,羟基数目越多,沸点越高。

(2)醇碳原子数越多。

沸点越高。

[投影]拓展资料。

醇的物理性质和碳原子数的关系:(1)1~3个碳原子:无色中性液体,具有特殊的气味和辛辣味道,易溶于水;(2)4~11个碳原子:油状液体,可以部分溶于水;(3)12个碳原子以上:无色无味蜡状固体,难溶于水。

[引导分析]在醇分子中,氧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比氢原子和碳原子强,O—H键和C—O 键的电子对都向氧原子偏移,因而醇在起反应时,O-H键容易断裂,氢原子可被取代,如乙醇和钠反应;同样,C一O键也易断裂,羟基能被脱去或取代,如乙醇的消去反应和取代反应。

[板书]1、消去反应[思考]什么是消去反应?[实验] 如图所示,在长颈圆底烧瓶中加入乙醇和浓硫酸(体积比约为l:3)的混合液20mL,放入几片碎瓷片,以避免混合液在受热时暴沸。

加热混合液,使液体温度迅速升到170℃,将生成的气体通入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记录]生成的气体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投影][探究]乙醇在浓硫酸的作用下,加热到170℃时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按课本组装好实验装置,开始反应,认真观察现象,积极思考:(1)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中乙醇分子断裂的化学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何配制反应所需的混合液体?(3)浓硫酸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烧瓶中的液体混合物为什么会逐渐变黑?(5)结合课本“资料卡片”思考:反应中为什么要强调“使液体温度迅速升到170℃”?(6)氢氧化钠溶液是用来除去乙烯气体中的杂质的,那么在生成的乙烯气体中会有什么杂质气体呢?[板书] C2H5OH CH2=CH2↑+ H2O注意(1)迅速升温至170℃(2)浓硫酸所起作用:催化剂脱水剂(3)配制浓硫酸与乙醇同浓硫酸与水。

[学与问]溴乙烷与乙醇都能发生消去反应,它们有什么异同?[回答]都是从一个分子内去掉一个小分子,都由单键生成双键;反应条件不同;溴乙烷是与氢氧化钠醇溶液作用,而乙醇是与浓硫酸作用,170℃。

[阅读]资料卡片:乙醇分子间脱水成醚[板书]C2H5OH+HOC2H5C2H5OC2H5+H2O(取代反应)[讲述] 取代反应:乙醇与浓氢溴酸混合加热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乙烷。

[板书]2、取代反应C 2H5OH +HBr C2H5Br+ H2O 断裂的化学键是C-O。

[实验3-2][板书]3、氧化反应:乙醇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重铬酸钾溶液褪色,氧化过程:[练习]关于醇类物质发生消去反应和氧化反应的情况分析:(1)以下醇类哪些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_________________① ② ③ 那么,能发生消去反应的醇类必须具备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2)以上醇类哪些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氧化反应(燃烧除外)?______________,那么,能发生氧化反应的醇类必须具备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结] 略。

[作业]课后习题[板书设计]第二课时[引入]大家知道:醇是链烃的羟基衍生物,其结构特点是羟基与链烃基直接相连接。

[设问]羟基与苯基直接相连接的化合物,是否也是醇呢?[讲解]羟基与苯基直接相连接的化合物是酚类。

苯酚是最简单的酚。

[板书]二、酚(苯酚)[展示]苯和苯酚分子的比例模型.引导学生认识苯酚的分子模型,寻找苯酚分子和苯分子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苯酚可以看作苯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羟基取代所得的生成物。

导出苯酚的分子式、结构式。

[板书]1.分子式:C 6H 6O ;结构式:略;结构简式:[展示]苯酚样品,指导学生观察苯酚的色、态、气味。

(若苯酚显粉红色,应解释原因)[演示]在试管中放入少量苯酚晶粒,再加一些水,振荡,加热试管里的物质,然后将试管放入冷水中。

[设问]描述实验现象,试做出结论.认真观察、积极思考,描述现象,并得出结论:常温下苯酚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加热可增大其在水中的溶解度。

[投影]苯酚的物理性质:无色晶体、有特殊气味、易溶于有机溶剂。

告诫学生:使用苯酚要小心,如果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酒精洗涤。

[板书]2、苯酚的化学性质[分析]苯酚的化学性质,主要是由羟基和苯环之间的相互影响所决定。

[板书](1)跟碱的反应——苯酚的酸性[演示](实验)观察描述现象:溶液由浑浊变为透明澄清。

[设问]描述实验现象,试做出结论。

思考、分析,得出结论:苯酚能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苯酚显酸性。

[板书][演示](实验)向一支盛有苯酚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向另一支苯酚钠溶液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

[设问]描述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现象,判断苯酚的酸性强弱。

观察描述现象:溶液又重新变浑浊。

分析、判断:苯酚的酸性很弱,比碳酸的酸性还要弱。

指导学生写出化学方程式。

书写化学方程式:[设问]苯酚和乙醇均为烃的羟基衍生物,为什么性质不同?分析、对比苯酚和乙醇的性质不同,引导学生从结构入手寻找原因,初步了解不同烃基对同一官能团的不同影响。

认真思考,分析、对比:当羟基所连接的烃基不同时,羟基的性质也不同。

[讲解]苯酚分子中由于苯环对羟基的影响,使羟基中的氢原子部分电离出来,因此显示弱酸性。

[板书](2)苯环上的取代反应[指导实验](实验)[设问]请通过实验现象,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

实验,观察,叙述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

分析原因。

[讲述]实验说明,向苯酚稀溶液中加入浓溴水,既不需要加热,也不用催化剂,立即生成白色的三溴苯酚沉淀。

引导学生写出化学方程式。

(强调三溴苯酚中三个溴原子的位置)。

指出:该反应很灵敏,常用于苯酚的定性检验和定量测定。

[板书][讨论]苯酚与苯发生卤代反应有何不同?试用分子结构加以分析。

引导学生从反应条件、试剂和产物几方面,对比苯和苯酚与溴的取代反应,并从结构入手进行分析。

积极思考,认真讨论。

[回答]在苯酚分子中,由于羟基对苯环的影响使苯环上羟基的邻、对位氢原子性质较活泼,容易被其它的原子或原子团取代。

[讲述]苯酚还可以与硝酸、硫酸发生取代反应,请学生写出苯酚发生硝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