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窒息的抢救方法及护理措施
新生儿窒息的抢救及护理

体 下 1 3处 , 他 手指 围绕 胸廓 托 在 背后 , 压 频 率为 10 rn按 / 其 按 2/n , i 压 深 度 为 胸 廓 压 下 1c 2c 按 压 有 效 可 摸 到 大 动 脉 ( 颈 动 m~ m, 如
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股动脉 ) 动 。 搏
用 ,0 氧 正 压 通 气 和 胸 外 心 脏 按 压 后 , 率 仍 < 6 / n可 静 10 心 0 mi 脉 给 予 1:10 0的 肾上 腺 素 , . 1mg k 0 0 0 / g~ 0 0 / g 如 气 . 3mg k , 管 内 给 药 应 增 加 剂 量 , 考 虑 加 至 0 1mg k 【 。纠 正 酸 中 毒 可 . / g2 ] 常用 5 %碳 酸 氢钠 3 3mL k , 等 量 5 ~ 1 % 的 葡 萄 糖 溶 液 . / g 用 O
护理 介 绍 如 下 。 1 临 床 资 料
效 肺 膨胀 压 力 以 心率 是 否增 加 作 为 判 断标 准 。 流 量应 ≥ 5 氧 L mi, 廓 起 伏 时 证 明通 气 有 效 。 / n胸 4 1 3 维 持 正 常 循 环 ( 如 心 率 小 于 8 / n需 胸 外 心 脏 按 .. C) 0 mi
压。
4 1 5 评 价 ( ) 复 苏 过 程 中要 随 时 评 价 患 儿 情 况 , 确 定 进 .. E 以
31 轻度窒息 .
也 称 青 紫 窒 息 , p a 评 分 4分 ~ 7分 。新 生 A gr
一
步 采 取 的抢 救 方 法 。 保 暖 贯 穿 于 整 个 治 疗 与抢 救 过 程 中 , 将 患 儿 至 于 可
2 1 妊 娠 期 因 素 母 亲 全 身 疾 病 ( 糖 尿 病 等 ) 产 科 疾 病 ( . 如 、 如 妊娠高血压综合 征)母亲 吸毒 、 亲年 龄> 3 、 母 5岁 或 < 1 6岁 、 多
新生儿窒息的紧急救治步骤

新生儿窒息的紧急救治步骤在新生儿窒息紧急情况下,正确的救治步骤可以挽救生命。
本文将详细介绍新生儿窒息的紧急救治步骤,以帮助读者了解并采取合适的措施。
一、紧急情况判断及叫救援首先,在发现新生儿出现窒息迹象时,父母或照看者应立即进行判断。
如果新生儿无法呼吸、哭声微弱或消失,并出现青紫色、面色苍白,即为窒息紧急情况。
此时,应立即叫救援。
二、清除气道阻塞1. 仰卧位头后仰:将新生儿放置于平坦、安全的表面上,并将其头部向后仰。
2. 手指探查:小心地用食指和拇指打开新生儿的口腔,检查是否有任何明显阻塞物质如分泌物或异物。
3. 拍击背部:用力轻拍新生儿的背部约5次,这有助于帮助清除气道中潴留的分泌物。
三、进行人工通气如果以上步骤无效,即新生儿仍然没有呼吸,则需要进行人工通气。
以下是相关步骤:1. 恢复自主呼吸:将婴儿放置在胸肌平坦位置上并保持颈部后伸,用一只手控制其下颚,另一只手在腹部施加较轻压力以支持呼吸。
2. 进行口对口或口对鼻通气:在玩自主呼吸的同时,在新生儿口唇或口腔和您的嘴之间形成密封,通过快速而口算舒缓地吹气(约每分钟40~60次),以帮助恢复正常呼吸。
3. 使用面罩通气:若新生儿无法维持自主呼吸,可以使用适当尺寸的面罩与呼吸设备连接,并按照医护人员指示做出相应操作。
确保应用正确强度和频率的人工通气。
四、进行心肺复苏如果新生儿窒息情况仍未解决,并且无法恢复自主呼吸或心跳停止,请立即启动心肺复苏。
下面是相关步骤:1. 开始心肺复苏:在叫救援并寻求专业医疗帮助后,开始进行心肺复苏。
2. 进行按压:采用适合的手法,在新生儿的胸骨下方进行按压,并设定正确的频率和深度。
通常情况下,每分钟进行100至120次按压,并确保每次按压能够使胸廓下陷约1/3。
3. 进行人工通气:每做30次按压后,进行两次人工通气。
确保进行正确的口对口或口对鼻通气,并观察胸廓上升以确认通气有效。
4. 持续心肺复苏:一旦急救团队到达现场,交接给专业人员,并持续进行心肺复苏措施直到情况有所改善或获得进一步医疗帮助。
新生儿窒息抢救策略和预防呛奶措施

新生儿窒息抢救策略和预防呛奶措施引言:新生儿窒息是婴儿最常见的紧急情况之一,窒息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死亡。
为了及时救治和预防新生儿窒息,采取正确的抢救策略和预防呛奶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重点介绍新生儿窒息的抢救策略和预防呛奶措施。
一、新生儿窒息抢救策略:1. 立即呼叫急救人员:在发现新生儿窒息时,第一时间应呼叫急救人员并告知窒息情况。
2. 清除气道阻塞:将新生儿平放在坚硬的表面上,轻轻拍击其背部,帮助清除气道阻塞物。
3. 进行人工呼吸:将婴儿头部向后仰,捏住其鼻孔,用自己的嘴覆盖住婴儿的嘴巴,用适当的力度进行人工呼吸,保持每分钟8-10次的频率。
4. 进行心脏按压:如果新生儿没有呼吸或心跳,需要进行心脏按压。
手掌放置在胸骨下半部,用适度的压力进行按压,每分钟约100-120次。
5. 寻求专业医疗救助:抢救过程中,及时寻求专业医疗人员的帮助和指导。
二、预防呛奶措施:1. 喂养方式:新生儿在喂奶时应采用半倾斜位,保持头部稍微向后仰,降低奶水进入气道的可能性。
2. 喂奶量控制:按照医生的指导,合理控制喂奶量,避免过度喂奶导致呛奶的风险。
3. 喂养姿势:喂奶时将婴儿保持在稳定的姿势中,避免剧烈晃动或过度抚摸婴儿。
4. 观察婴儿状态:在喂奶时密切观察婴儿的状态,如发现异常或窒息表现,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
结论:新生儿窒息是一种紧急情况,正确的抢救策略和预防呛奶措施能有效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和相关并发症。
医护人员和家长应加强对抢救策略和预防措施的研究和培训,以提高抢救新生儿窒息的能力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参考文献:1. 窒息抢救标准:...2. 呛奶预防措施指南:...。
新生儿窒息抢救技术和预防呛奶措施

新生儿窒息抢救技术和预防呛奶措施新生儿窒息是比较严重的一种疾病,这种疾病是目前危害新生儿健康最严重的一种疾病,所以由于新生儿窒息严重危害到孩子的身体,就造成新生儿的成活率降低,因为窒息抢救不及时,成活率下降,所以对于很多家长,想全面了解一下新生儿窒息抢救技术和预防呛奶措施,为了你能全面了解,就来看看下面介绍。
1.用物准备:
新生儿模型、远红外线辐射抢救台、气管插管模型、成套的一次性气管插管、喉镜、简易呼吸器、低压吸痰器、给氧装置、1:肾上腺素、纳洛酮、5%碳酸氢钠等。
2.操作方法:
(1)保暖:胎儿娩出后,立即擦干新生儿身上的羊水、血液,将其置于30~32℃或自动控温的远红外线辐射抢救台上,使新生儿头低仰卧位。
(2)按复苏ABCDE进行:
第1页
A(airway):建立通畅的气道。
B(breathing):建立呼吸进行正压人工通气。
C(circulation):进行胸外心脏按压,维持循环。
D(drug):药物治疗。
E(XXX):评判。
呛奶窒息预防措施如下:
1、喂奶时机适当:不在婴儿哭泣或欢笑时喂奶;不要等婴儿已经很饿了才喂,婴儿吃得太急容易呛;婴儿吃饱了不可勉强再喂,强迫喂奶容易发生意外。
2、姿势体位正确:母乳喂养婴儿应斜躺在妈妈怀里(上半身成30-45度),不要躺在床上喂奶。
人工喂养婴儿吃奶时更不能平躺,应取斜坡位,奶瓶底高于奶嘴,防止吸入空气。
3、控制速度:妈妈泌乳过快奶水量多时,用手指轻压,。
新生儿窒息的急救与抢救要点

新生儿窒息的急救与抢救要点一、引言新生儿窒息是指婴儿在出生后无法呼吸或呼吸不畅,导致氧气供应不足的一种严重情况。
它是新生儿最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一旦发生必须迅速采取适当的急救与抢救措施,以尽快恢复呼吸功能并保障其生命安全。
二、初步判断当发现新生儿出现窒息状况时,首先需要进行初步判断。
判断方法如下:1. 观察胸部起伏:正常呼吸时,胸部会有明显起伏;而窒息时,则会完全没有胸部起伏。
2. 观察蓝紫色:窒息时,由于缺氧,婴儿的面部和口唇会变得发青。
3. 倾听哭声:窒息后,婴儿无法哭声明显或没有哭声。
三、急救措施一旦确认新生儿出现窒息,需要立即采取以下急救措施:1. 保持通畅:首先,将患儿的头偏向一侧,清除口腔内的呕吐物或其他杂质,保持通畅。
2. 人工换气:如果婴儿没有自主呼吸或呼吸极弱,家长应立即人工换气。
取一个比婴儿头部稍大的塑料袋,系紧底部,并用手轻轻捏住鼻腔和口腔,请另一人在适当速度下进行挤压,以模拟正常呼吸频率。
3. 心肺复苏:如果患儿没有心跳或心跳微弱,需要进行心肺复苏。
找一个平坦硬板作为支撑,将患者平放于上面,然后按下胸部进行心肺复苏。
四、抢救要点如果初步的急救措施不起作用或窒息情况严重,在送往医院之前还可以采取一些抢救要点:1. 氧气给养:利用专业的医疗设备给予纯氧气给养,以满足患者身体对氧气的需求。
2. 喉管插管:如果有经验丰富的医务人员在场,可以尝试插入喉管进行通气,以保持气道畅通。
3. 药物辅助:酌情使用一些药物来增强心脏的收缩力或扩张肺血管,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
五、注意事项在进行窒息的急救与抢救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协同救助:如果有多名医生、护士或急救人员在场,应分工协作,配合完成各项任务,并确保信息交流的顺畅。
2. 专业指导:如果条件允许,在急救与抢救过程中可以通过电话联系医院或急诊科的专业人员,及时获得指导和建议。
3. 适当固定:为了防止患者在移动中受到二次损伤,需要用布条或类似材料将身体适当固定住。
新生儿窒息抢救技术和预防窒息措施

新生儿窒息抢救技术和预防窒息措施简介新生儿窒息是指婴儿出生后无法实现正常呼吸,可能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甚至死亡。
本文档旨在探讨新生儿窒息的抢救技术和预防措施,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这一问题。
抢救技术1. 通气技术:使用面罩或管道通气,将氧气传递给婴儿的肺部,刺激并帮助其开始呼吸。
2. 心肺复苏:在新生儿窒息的紧急情况下,进行心肺复苏以恢复婴儿的心跳和呼吸。
3. 气管插管:对于呼吸困难的婴儿,可能需要气管插管以确保氧气供应顺畅。
4. 药物应用:某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使用药物来提高婴儿的呼吸和心跳。
预防措施1. 孕期管理:女性在怀孕期间应接受定期产前检查,并遵循医生的建议,以确保胎儿的健康。
2. 出生前护理:在分娩前和分娩过程中,医务人员应密切观察胎儿状态,及时发现窒息迹象并采取相应措施。
3. 产房抢救设备:产房应配备必要的抢救设备和药品,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处理窒息情况。
4. 护理培训:医务人员和家属应接受相关的新生儿护理培训,了解如何应对窒息及其他可能的健康问题。
请注意,本文档是供参考的信息,并不能取代医生的专业建议。
如果您遇到了窒息的情况,请及时就医并咨询医生的意见。
参考文献:1.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9). Basic Newborn Resuscitation: A Practical Guide. 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Retrieved from [link]2.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2016). Guidelines for Perinatal Care (8th Edition). Elk Grove Village, IL: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Retrieved from [link]。
新生儿窒息的急救处理

新生儿窒息的急救处理标题:新生儿窒息的急救处理引言概述:新生儿窒息是指新生儿在出生后出现呼吸困难或呼吸停止的情况,是一种常见的急救情况。
正确的急救处理可以挽救新生儿的生命,因此家长和医护人员需要了解如何应对这种紧急情况。
一、判断新生儿是否窒息1.1 观察呼吸情况:正常新生儿每分钟呼吸次数在40-60次,若呼吸次数明显减少或呼吸急促,可能是窒息的表现。
1.2 观察面色:窒息的新生儿可能出现面色苍白或发紫的情况,需及时处理。
1.3 观察嘴唇和指甲床:若出现发绀现象,可能是窒息的征兆。
二、急救处理步骤2.1 立即通风:将新生儿置于平坦硬表面上,清除口腔内的异物,采用人工呼吸进行通风。
2.2 胸外按压:若新生儿无呼吸或心跳,可进行胸外按压,按压位置在胸骨下1/3处。
2.3 寻求医疗帮助:在进行急救处理的同时,及时拨打急救电话或将新生儿送往医院急救。
三、注意事项3.1 避免过度通风:通风时要注意力度和频率,避免过度通风导致肺损伤。
3.2 避免过度按压:胸外按压时要注意力度和频率,避免过度按压导致肋骨骨折。
3.3 保持冷静:急救处理时要保持冷静,避免慌乱造成处理不当。
四、复苏成功后的护理4.1 观察呼吸和心跳:复苏成功后要继续观察新生儿的呼吸和心跳情况,确保稳定。
4.2 保持体温:保持新生儿的体温稳定,避免出现低体温情况。
4.3 定期复查:定期复查新生儿的生命体征,确保康复情况良好。
五、预防措施5.1 定期产检:孕期定期进行产检,确保胎儿健康,减少窒息的发生。
5.2 学习急救知识:家长和医护人员应学习新生儿窒息的急救处理知识,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处理。
5.3 定期培训:定期参加急救培训课程,提升急救处理能力,保障新生儿的安全。
结论:新生儿窒息是一种常见的急救情况,正确的急救处理可以挽救生命。
家长和医护人员应了解窒息的症状和急救处理方法,提高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确保新生儿的健康与安全。
新生儿窒息抢救方法与护理措施

新生儿窒息抢救方法与护理措施关键词新生儿窒息抢救护理新生儿窒息(asphyxia of newborn)是指由于产前、产时或产后的各种病因,使胎儿缺氧而发生宫内窘迫或娩出过程中发生呼吸、循环障碍,导致生后1分钟内无自主呼吸或未能建立规律呼吸,以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酸中毒为主要病理生理改变的疾病,严重窒息是导致新生儿伤残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2011年1月~2011年10月共抢救新生儿窒息68例,做好新生儿窒息的抢救与护理,是减少并发症,降低新生儿病死率和伤残率的关键。
现将其临床经验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2011年1月~2011年10月共抢救新生儿窒息68例,男40例,女28例,其中胎儿宫内窘迫36例,早产儿12例,引产加腹压10例,剖宫产6例,臀位助产4例。
临床表现:新生儿窒息分为四种:①轻度窒息:新生儿全身皮肤青紫或躯干红、四肢青紫,心跳有力但缓慢,呼吸表浅或不规律,用导管插鼻孔、弹足底刺激后皱眉、打喷嚏或哭闹,肌张力正常或增强,Apgar评分4~7分。
②重度窒息:全身皮肤苍白,心跳无或先慢后弱而不规则,呼吸几乎无或喘息样而微弱,对刺激无反应,肌张力松弛或消失,肛门松弛。
Apgar评分0~3分。
抢救方法:新生儿窒息的抢救复苏应有产科、儿科医生共同协助进行。
事先必须熟悉病史,对技术操作和器械设备要有充分准备,一般采取ABCDE复苏方案:A(air way)建立通畅的气道,B(breathing)诱发呼吸,C(circulation)维持循环,D(drug)药物治疗,E(evaluation)评价监护。
前三项最为重要,其中A是根本,B 是关键。
最初复苏步骤:①保暖,新生儿娩出后立即置于远红外或其他方法预热的保暖台上;②用湿热毛巾揩干新生儿头部及全身,减少散热;③摆好体位,肩部以布卷垫高2~2.5cm,使颈部稍伸仰;④娩出后立即吸净口、咽、鼻黏液,时间≤10秒,应先吸口腔再吸鼻腔;⑤上述处理仍无呼吸,给予触觉刺激,可采用拍打足底2次和摩擦背部促使呼吸建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儿窒息的抢救方法及护理措施
发表时间:2016-06-01T15:04:35.030Z 来源:《健康世界》2016年3期作者:周思阳
[导读] 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京医院儿科新生儿监护室新生儿窒息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医护人员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抢救和护理措施。
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京医院儿科新生儿监护室陕西省西安市 710032
摘要:目的:探讨和研究新生儿窒息的抢救与护理方法。
方法:32例新生儿窒息患者,对这些患者的抢救和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32例患儿抢救成功31例,1例死亡,成功率为96.88%。
结论:新生儿窒息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医护人员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抢救和护理措施,以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减少远期并发症,提高新生儿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抢救方法;护理措施
一、前言
作为新生儿常出现的问题之一,其窒息的抢救方法及护理至关重要。
该项课题的研究,将会更好地提升对新生儿窒息抢救及护理的掌控力度,从而通过强有力的措施,保证新生儿窒息状况的顺利缓解。
二、资料与方法
新生儿窒息是由于产前、产中和产后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胎儿缺氧进而产生宫内窘迫,或者在分娩过程中出现呼吸、循环障碍,出生后1min内无法自主呼吸或者呼吸不规律。
新生儿窒息的主要病理生理改变为酸中毒、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
新生儿窒息是临床上导致新生儿死亡或者伤残的主要原因之一。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和护理水平的不断提高,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逐渐下降。
现将本院2013年3月-2015年6月收治32例新生儿窒息患者的抢救和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本院2013年3月-2015年6月收治32例新生儿窒息患者,其中自然分娩14例,阴道助产18例。
足月分娩19例,早产儿8例,过期产儿5例。
新生儿窒息程度的评定以呼吸和Apgar评分为准。
新生儿出生1min之内运用Apgar评分1次,出生5min再次评定1次,以8-10分为无窒息,4-7分为轻度窒息,0-3分为重度窒息。
其中17例为轻度窒息(53.12%),15例为重度窒息(46.88%)。
2.抢救措施
①清理呼吸道。
将新生儿以左侧卧位摆放,一只手托患儿下颔,另一只手迅速清理患儿口腔内残留的羊水和黏液,反复清理3-4次,避免新生儿分娩后呼吸过程中将口腔残留物误吸入呼吸道,进而引发窒息。
②刺激呼吸,保证供氧。
将新生儿以仰卧位摆放,将其臀部垫高3cm左右,颈部后伸,将呼吸道中的分泌物清理干净,拍打或者摩擦新生儿足底刺激呼吸。
使用50ml浓度为1%的苏打水或者盐水,温度在30-32℃之间,给新生儿洗胃,并清理呼吸道。
③建立循环。
如果新生儿的心脏搏动缓慢无力,或者心脏搏动变慢,马上使用0.3ml/kg的肾上腺素进行静脉或气管滴注,适量给予复苏囊加压供氧,如果新生儿的心率依然低于60次/min,应该立即进行心脏按压,促进血液循环,并且每隔30秒测量1次心率。
④药物的使用。
保障药物的及时供应,及时纠正酸中毒和扩容等。
控制好输液速度,并且密切关注输液过程中新生儿是否有不良反应,做好输液记录。
⑤复苏后监护。
患儿复苏后应该监护3d以上,密切关注新生儿的心率、呼吸、血压和皮肤颜色等。
3.护理方法
①预防窒息。
护理人员应该做好分娩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以预防新生儿窒息。
首先对孕妇进行心理辅导和产前培训,让她们配合护理工作。
其次,医护人员在分娩过程中应该做好新生儿窒息的预防和抢救工作。
在手术室准备好各种急救器械和常规药品,便于取用。
手术室的温度控制在23-25℃之间。
②加强监护。
对新生儿进行密切监护,观察呼吸、心率、皮肤颜色等,使用药物后关注新生儿是否出现药物反应,并且做好相应的记录,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并采取积极有效的处理措施。
③防止感染。
在新生儿监护过程中注意消毒,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执行,避免出现交叉感染。
新生儿的物品不可交叉使用。
定时对病房进行消毒,并做好清洁工作,避免患儿的脐带结扎松脱。
注意勤换尿布,每天检查患儿的脐部状况。
④皮肤护理。
新生儿出生后需要检查其皮肤黏膜是否完整,并及时清理皮肤皱褶处的血迹,注意擦干皮肤,大便之后用温水冲洗,可以涂少量植物油或者鱼肝油保护患儿皮肤,衣着保证透气、柔软,勤洗勤换。
三、结果
本次研究32例新生儿窒息患者中,17例为轻度窒息,通过吸痰、清理口鼻腔黏液等处理后,5minApgar评分>8分为17例,恢复良好,抢救有效率为100.00%;15例为重度窒息,经过人工呼吸等一系列的抢救和护理措施后,5minApgar评分>8分者为14例,其中1例因抢救无效死亡,抢救成功率为93.33%,本次研究总体抢救成功率为96.88%。
四、讨论
新生儿窒息是临床上导致新生儿死亡或者伤残的主要原因之一。
新生儿窒息往往是胎儿宫内窘迫的延续,所以要认真做好产前、产时监测,严密观察胎心率、胎动及羊水颜色的改变,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改善胎儿宫内缺氧,这是成功抢救新生儿窒息的重要因素。
产科护士要熟练掌握新生儿窒息复苏抢救步骤和新生儿Apgar评分法,要有扎实理论知识和技能。
一旦发生新生儿窒息,应迅速纠正缺氧,做到早预防、早判断、早复苏。
同一组复苏人员必须配合默契、操作迅速、准确无误、熟练掌握每一项操作技术,根据新生儿窒息严重程度,均采取ABCDE复苏方案,并遵循评估→决策→措施→再评估→再决策→再措施程序,如此循环往复,直到完成复苏。
在新生儿复苏的整个过程中,必须采取必要的保暖措施,尤其要做好新生儿的呼吸护理,使新生儿的呼吸道保持通畅。
新生儿窒息的主要病理生理改变为酸中毒、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
如果新生儿出现严重窒息或者窒息时间过久,患儿体内各脏器容易出现水肿和出血,新生儿的脑组织也可能由于窒息缺氧出现坏死、萎缩。
如果窒息抢救不及时可能出现各种远期并发症,例如癫痫、偏瘫和智力低下等。
因此,新生儿出现窒息应该及时进行抢救和护理。
本次研究中,32例窒息新生儿经过抢救和科学的护理,成功率为96.88%。
总之,导致新生儿窒息的因素很多,护理人员发现新生儿窒息的关键措施是保持患儿呼吸道畅通,将患儿放于保温箱中保温,避免体表热量散失,并且及时纠正缺氧、酸中毒等症状,熟练掌握各种抢救措施,刺激呼吸,保证供氧,减少患儿缺氧时间,以此降低新生儿的
死亡率。
孕妇也应该注意孕期保健,并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及时纠正不正常的胎位,根据自己的产程进度,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以此提高新生儿的生存质量。
五、结束语
通过对新生儿窒息抢救方法及护理措施的研究,我们可以得知,造成新生儿窒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关人员应该从这些原因的客观实际出发,研究制定最为符合实际的抢救实施方法及护理措施。
参考文献:
[1]于丽娜.新生儿窒息复苏及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4(25):143-144.
[2]陈翠卿.新生儿窒息复苏后的护理干预[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12):20-23.
[3]谭丽君.92例新生儿窒息复苏后的护理.中国医药导报.2014(19):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