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第五章第四节眼睛和眼镜(含解析)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5章-第4节-眼睛和眼镜(提升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5章-第4节-眼睛和眼镜(提升版)

第五章第4节眼睛与眼镜【课程导入】你知道吗?人眼看物体和凸透镜成像的原理是一样的【新知讲解】※知识点一:眼睛与眼镜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

它的视网膜相当于底片;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倒立缩小的实像(2)眼睛的成像原理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们把来自物体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像,分布在视网膜上的神经细胞受到光的刺激,把这个信号传输给大脑,人就能看见物体了。

(3)眼睛的调节作用当眼睛看近处的物体时,睫状体收缩,带动晶状体变厚,折射作用增强,来自物体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视觉;当看远处的物体时,睫状体放松,带动晶状体变薄,折射作用减弱,来自远处物体的光线会聚于视网膜上产生视觉。

※例题【例1】人用眼睛观察一个物体,例如观察一棵树,其光学原理就像凸透镜成像一样,如图所示的一支蜡烛通过凸透镜成像在光屏上。

_____树_____就相当于图中的蜡烛,人眼睛的_____晶状体_____就相当于凸透镜,____视网膜______就相当于光屏。

树在视网膜的像是一个_____实_____像。

练习1、正常人的眼睛能将物体的像始终成在视网膜上,从而看清远处或近处的物体,这是由于()A.不断改变物距,使像成在视网膜上B.不断改变晶状体的凸起程度,使像成在视网膜上C.不断改变像距,使像成在视网膜上D.不断改变物体的大小,使像成在视网膜上【答案】B§知识小结※知识点二:近视眼和远视眼及其矫正1、近视眼的成因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即视网膜与“凸透镜”的距离过远。

来自远处物体的光线发散程度较低,物体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视网膜上反而得不到清晰的像,如图所示。

注:近视眼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2、近视眼的矫正为了使物体的像仍能会聚在视网膜上,就必须适当抵消近视过度的折光作用,在眼前放一个凹透镜,由于凹透镜对光具有发散作用,这样来自远处物体的像就能恰好会聚在视网膜上,如图所示,所以配戴用凹透镜制成的近视眼镜就能矫正近视。

初二物理第五章第四节眼睛和眼镜(含解析)

初二物理第五章第四节眼睛和眼镜(含解析)

2019初二物理-第五章-第四节-眼睛和眼镜〔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近视眼 ,在不戴眼镜时看不清物体 ,这时物体成的像在眼睛:〔〕A. 视网膜上B. 视网膜前方 C. 视网膜前方 D. 以上都不对2.以下关于眼镜度数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 近视眼镜的度数是正数 ,远视眼镜的度数是负数B. 近视眼镜和远视眼镜的度数都是正数C. 眼镜的度数就是镜片的焦度D. 平常说的眼镜片的度数就是镜片的焦度乘100的值3.如图是某人观察物体时 ,物体在眼球内成像示意图 ,那么该人所患眼病和矫正时应配制的眼镜片分别是〔〕A. 远视凹透镜B. 远视凸透镜 C. 近视凹透镜 D. 近视凸透镜4.如下图的四幅示意图中 ,表示近视眼成像和近视眼矫正后成像情况的分别是〔〕A. 乙和丙B. 乙和丁 C. 甲和丙 D. 甲和丁5.以下关于眼睛和眼镜的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A. 眼睛里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B. 近视眼的折光能力太强C. 远视眼中的晶状体焦距变小D. 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6.关于眼睛及其视力矫正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 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凹透镜B. 物体通过晶状体所成的像是虚像C. 矫正近视眼所配戴的眼镜镜片是凸透镜D. 远视眼看不清近处景物 ,是因为景物的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二、填空题7.在图中 ,________ 图为远视眼成像的示意图〔选填“甲〞或“乙〞〕.8.如下图的是________ 眼成像光路情况 ,矫正这种眼睛视力的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_ 作用.9.以下光路图分别画出了眼睛看近处和远处物体的两种光路 ,________ 描述了正常眼的成像情况 ,________ 描述了近视眼的成像情况;________ 描述了远视眼的成像情况.10.童话世界里也有很多物理知识 ,如下图是鱼眼与人眼的结构示意图 ,我们观察发现:鱼眼晶状体的形状比人眼更加________〔选填“平〞或“凸〞〕一些.像鱼这样的眼睛如果到陆地上观察物体 ,像将成在视网膜的________〔选填“前面〞或“后面〞〕 ,因此童话世界中生活在水里的美人鱼上岸后 ,假设要看清远处的物体 ,应该配戴________〔选填“近视眼镜〞或“远视眼镜〞〕。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4节 眼睛和眼镜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4节  眼睛和眼镜

第4节眼睛和眼镜一、眼睛1、结构:睫状体、瞳孔、角膜、晶状体、视网膜、视神经、玻璃体等部分构成。

2、成像原理:从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晶状体等一个综合的凸透镜在视网膜上行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分布在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受到光的刺激,把这个信号传输给大脑,人就可以看到这个物体了。

3、远点和近点依靠眼睛调节能看清的最远和最近的两个极限点叫做远点和近点。

正常人的远点是无限远,近点为了10cm。

3、明视距离正常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而又不疲劳的距离叫做明视距离,大约是25cm。

预防近视眼的措施之一,就是读写时眼睛与书本的距离保持大约25cm。

备注:[1][2]、从图中可以看出,一只眼的观察范围大约是150°,而两只眼的观察范围就接近180°。

人的两眼观察范围有很大一部分是相互重叠的。

人只有同时使用两只眼睛,才能准确地判断物体的前后距离。

二、近视眼及其矫正1、近视眼的特点: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2、近视原因: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强,或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

来自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

3、矫正方法:(用凹透镜矫正)。

三、近视眼及其矫正1、远视眼的特点: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

2、远视原因: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弱,或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

来自近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后面。

3、矫正方法:用凸透镜矫正。

【典型例题】类型一、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1.小明进行“视力的矫正”探究活动,他将自己戴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如图(甲)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缩小倒立的清晰实像,拿开眼镜后,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了。

(1)如图(乙)所示的四幅小图中,正确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的是图,其矫正做法是图;(2)若图中甲,取下近视眼镜,为了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在保持烛焰和透镜的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应将光屏。

A、保持在原来位置B、靠近透镜C、远离透镜D、无论怎么移动光屏都不能得到清晰的像【答案】(1)A;C;(2)B【解析】(1)近视眼是由于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方,是A图,近视要用凹透镜来矫正,是C图。

部编物理八年级上册第5.4课时眼睛和眼镜(解析版)含答案

部编物理八年级上册第5.4课时眼睛和眼镜(解析版)含答案

第5.4课时眼睛和眼镜一、眼睛的工作机制眼球相当于一架 机.晶状体和角膜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 透镜,眼球后部的 相当于胶片(光屏),物体在眼睛的视网膜上成的是一个 、 的 像.二、近视眼的形成及其矫正近视眼的形成是由于晶状体变 ,对光的折射能力 ,看 处物体时,物体发出的光提前会聚,像成在视网膜的 方;可以戴 镜来矫正,因为它具有 光线的性质,使清晰的像略 ,准确地成在视网膜上.三、远视眼的形成及其矫正远视眼的形成是由于晶状体变 ,对光的折射能力 ,看 处的物体时,物体发出的光延后会聚,像成在视网膜的 方;可以戴 镜来矫正,因为它具有 光线的性质,使清晰的像略 ,准确地成在视网膜上.答案:照相凸视网膜倒立缩小实厚增强远前凹透发散向后移考点1 对眼睛和眼镜的解读1.眼睛的结构:(1)角膜:在眼球前部凸出的透明部分。

(2)晶状体:眼球前部有一个透明的囊状物体叫晶状体,它的特点是易发生形变,弹性较好(3)睫状体:位于晶状体附近的肌肉,起改变晶状体形状的作用,使眼睛能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睫状体放松,晶状体变薄,折光能力变弱,焦距变大;睫状体收缩,晶状体变厚,折光能力变强,焦距变小。

(4)视网膜:上面布满了感光细胞,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受到光的刺激产生信号,视神经把这个信号传输给大脑,我们就看到了物体,它的作用相当于照相机中的胶片。

(5)瞳孔:可以放大或缩小的孔,相当于照相机的光圈,在外界光线充足时,瞳孔缩小;光线较弱时,瞳孔放大。

2.眼睛的成像原理: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角膜和晶状体的共同作用相当于凸透镜,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倒立、缩小的实像。

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受到光的刺激产生信号,视神经把这个信号传输给大脑,我们就可以看到了物体,睫状体可以改变晶状体的形状,相当于改变了凸透镜的屈光度。

3.眼睛通过睫状体来改变晶状体的形状(1)当睫状体放松时,晶状体比较薄,远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球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2)当睫状体收缩时,晶状体变厚,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大,远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睛就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四节眼睛和眼镜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四节眼睛和眼镜

三、远视眼形成的原因
薄 ,折光能力太—— 弱 ,或 远视眼成因:晶状体太—— 短 ,因此,来自近处某点的光 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 会聚在视网膜后。
远视眼的矫正
利用凸透镜使光会聚的特点,配戴用凸透 镜制作的远视眼镜(老花镜)可以得到矫正。
矫正后,来自近处物 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
二、近视眼和远视眼产生的原因及矫正方法归纳
你知道眼睛是如何看到物体的吗?
1.眼睛
眼球 好像一架照相机。
AB’ A’Fra bibliotekB晶状体和角膜共同作用相当于凸透镜
人眼看清物体的过程——
来自物 体的光
会聚在视网膜上
视神经细胞受到光的刺 激,把这个信号传给大脑, 我们就看到了物体。
一.认真观察图5.4-2,小组讨论:正常的眼睛是如何看到近 处和远处的物体的?
近 视 眼
2.近视眼及其矫正
(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近视眼的产生原因
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
光到达视 网膜时是一个 模糊的光斑。
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
近视眼形成的原因
厚 ,折光能力太___ 强, 近视眼成因:晶状体太—— 或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___ 长 ,因此,来自远处某点的 光会聚在视网膜前。
1、近视眼的近点和明视距离都比正常眼要短; 2、远视眼的近点和明视距离都比正常眼要长。
14
近视眼的矫正
利用凹透镜能使光线发散的特点,配戴 用凹透镜制成的近视眼镜可以得到矫正。
矫正后,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
3.远视眼及其矫正
(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
远视眼的产生原因
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或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

人教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5章4眼睛和眼镜

人教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5章4眼睛和眼镜

知3-练
解题秘方:根据眼睛成像位置判断眼疾类型和矫正 所用透镜。 解析:由题知,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后,是远视眼, 应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答案:B
知3-练
方法技巧:利用补偿法记忆近昏花”通常是指( A )
知3-练
A. 远视眼 B. 青光眼 C. 近视眼 D. 白内障
知1-练
特别提醒: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像,而 我们感觉所看到的物体是正立的,这源于视神 经和大脑的调节作用。
知1-练
1.[中考·扬州] 同学们课间在走廊上眺望远方。此时晶状 体变__薄__(填“ 厚”或“ 薄”),晶状体的_焦__距_发生变 化,远处的景物在视网膜上成倒立、_缩__小_的实像。
知识点 3 远视眼及其矫正
知3-讲
特点
成因
成像位置
矫正方法
只能看 晶状体太薄,
清远处 折光能力太弱,
物体 或眼球的前后
戴凸透镜制成
方向太短
成像在视网膜后 的远视眼镜
速记口诀 睫松晶薄远视眼, 物像成在膜后面。 凸透镜使光早会聚, 矫正远视看得见。
知3-讲
知3-练
例 3 常见视力缺陷有近视和远视。如图6 所示是一位视 力缺陷人员的眼球成像示意图,他的视力缺陷类型 及矫正视力需要戴的透镜种类是( ) A. 远视眼,凹透镜 B. 远视眼,凸透镜 C. 近视眼,凹透镜 D. 近视眼,凸透镜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4节 眼睛和眼镜
1 课时讲解 眼睛
近视眼及其矫正 远视眼及其矫正
2 课时流程 眼镜的度数
逐点 导讲练
课堂 小结
作业 提升
知识点 1 眼睛
知1-讲
1. 眼球的主要结构 角膜、睫状体、瞳孔、晶状体、玻璃体、 视网膜、视神经等, 如图1 所示。

人教版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精品讲义专题5.4眼睛和眼镜(学生版+解析)

人教版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精品讲义专题5.4眼睛和眼镜(学生版+解析)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原卷版)课时5.4 眼睛和眼镜2022年课程标准物理素养2.3.5 了解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探究并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例8了解人眼成像的原理,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方法。

具有保护视力的意识。

物理观念:眼睛的构造,正常眼睛的调节,近视眼的成因和矫正,远视眼的成因和矫正。

科学思维:通过了解晶状体的调节过程,知道人眼观察远处和近处物体都能看清的原因。

科学探究:探究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和矫正。

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分析近视和远视形成的原因,了解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体会科学技术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知识点一、眼睛问题我们每天用眼睛看东西。

眼球的结构如图5.4-1所示。

眼睛是怎样成像的?近视镜和老花镜是怎样帮助人们看清物体的?1.眼球的主要结构及各部分作用主要由角膜、晶状体、瞳孔、虹膜、睫状体、玻璃体、视网膜等组成。

(1)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2)视网膜相当于胶片(光屏);(3)睫状体可以改变晶状体的形状(改变焦距);(4)瞳孔相当于照相机的光圈。

2.眼睛看物体的过程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

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受到光的刺激产生信号,视神经把这个信号传输给小脑,我们就看到了物体。

3.正常眼睛的调节眼睛通过睫状体来改变晶状体的形状:当睫状体放松时,晶状体比较薄,远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睛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图5.4-2甲);当睫状体收缩时,晶状体变厚,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小,近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睛就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图5.4-2乙)。

4.远点、近点和明视距离(1)远点:眼睛的调节是有限度的,当睫状体完全松驰时,晶状体表面弯曲程度最小,此时晶状体最扁,能够看清的最远的极限点叫做远点。

正常眼睛的远点在无限远处。

(2)近点:当睫状体看近处物体时,晶状体变得最凸,表面弯曲程度最小,此时能看清的最近的极限点叫做近点。

八年级物理《眼睛和眼镜》讲解图文

八年级物理《眼睛和眼镜》讲解图文

瞳 共同作用相当 孔 于凸透镜Fra bibliotek视神经
相当于光屏
人眼视物的过程 照相机成像的过程
知1-讲
对 比成 ,像 发原 现理 了相 什同 么 ?
知1-讲
点 击 画 中 文 字 播 放
知1-讲
点 击 画 中 文 字 播 放
知1-讲
点 击 按 钮 播 放
照相机与眼睛的联系与区别
知1-讲
眼睛
照相机
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 镜头(相当于凸透镜)
(来自《点拨》)
【解析】
知3-讲
根据眼睛成像位置判断眼疾类型和矫正所用透镜。 由题知,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后,是远视眼,应戴凸透 镜进行矫正。
总结
知3-讲
成像 位置
视网膜前,只 看清近处物体
视网膜后,只 看清远处物体
近视眼
凹透镜
远视眼
凸透镜
1. 眼睛与照相机:
成像元件 承像元件 看远近不同 物体的调节
结构
瞳孔
光圈
视网膜(有感光细胞) 底片(有感光材料)
成像
倒立、缩小、实像
像距不变,当物距改变时,焦距不变,当物距改变时,
调节 通过改变晶状体的弯曲程 通过改变镜头与底片间的
作用 度,来改变焦距,使视网 距离,来改变像距,使底
膜上成的像清晰。
片上成的像清晰。
知1-讲
【例1】用照相机拍照时,物到镜头的距离应___大__于___(填 “大于”或“小于”)镜头的两倍焦距,如图所示, 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 用相当于一个 ___凸_____透镜,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 所成的像是 __倒__立____(填“正立”或“倒立”)的 实像。
2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激光治疗近视眼的技术已 经非常成熟,通过手术使许多人摘掉近视眼镜, 这种手术的原理是( B ) A.使晶状体和角膜构成的透镜对光的偏折能力 变强 B.使晶状体和角膜构成的透镜对光的偏折能力 变弱 C.使晶状体和角膜构成的透镜的透明度加强 D.使晶状体和角膜构成的透镜的透明度减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初二物理-第五章-第四节-眼睛和眼镜(含解析)一、单选题1.关于近视眼,在不戴眼镜时看不清物体,这时物体成的像在眼睛:()A.视网膜上B.视网膜前方C.视网膜后方D.以上都不对2.下列关于眼镜度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近视眼镜的度数是正数,远视眼镜的度数是负数B.近视眼镜和远视眼镜的度数都是正数C.眼镜的度数就是镜片的焦度D.平常说的眼镜片的度数就是镜片的焦度乘100的值3.如图是某人观察物体时,物体在眼球内成像示意图,则该人所患眼病和矫正时应配制的眼镜片分别是()A.远视凹透镜B.远视凸透镜C.近视凹透镜D.近视凸透镜4.如图所示的四幅示意图中,表示近视眼成像和近视眼矫正后成像情况的分别是()A.乙和丙B.乙和丁C.甲和丙D.甲和丁5.下列关于眼睛和眼镜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眼睛里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B.近视眼的折光能力太强C.远视眼中的晶状体焦距变小D.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6.关于眼睛及其视力矫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凹透镜B.物体通过晶状体所成的像是虚像C.矫正近视眼所配戴的眼镜镜片是凸透镜D.远视眼看不清近处景物,是因为景物的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二、填空题7.在图中,________图为远视眼成像的示意图(选填“甲”或“乙”).8.如图所示的是________眼成像光路情况,矫正这种眼睛视力的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_作用.9.下列光路图分别画出了眼睛看近处和远处物体的两种光路,________描述了正常眼的成像情况,________描述了近视眼的成像情况;________描述了远视眼的成像情况.10.童话世界里也有很多物理知识,如图所示是鱼眼与人眼的结构示意图,我们观察发现:鱼眼晶状体的形状比人眼更加________(选填“平”或“凸”)一些.像鱼这样的眼睛如果到陆地上观察物体,像将成在视网膜的________(选填“前面”或“后面”),因此童话世界中生活在水里的美人鱼上岸后,若要看清远处的物体,应该配戴________(选填“近视眼镜”或“远视眼镜”)。

11.患近视眼的同学佩戴的近视镜是________,老年人佩戴的远视镜是________,潜望镜是________(填“平面镜”、“凸透镜”或“凹透镜”)。

12.全国中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数据表明:中学生近视发生率约为55.22%,且急剧低龄化.如图所示,________(选填“甲”或“乙”)图表示近视眼的光路示意图,矫正近视眼应佩带________(选填“凸”或“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片.13.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人类和某些动物的眼睛很像一架照相机.眼球内的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我们看物体时,是通过睫状肌的伸缩来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使不同远近的物体都能在像距相同的视网膜上生成清晰的倒立实像,如图所示.眼睛与照相机的不同处是:人的眼睛是通过调节焦距来获得清晰的像,普通照相机是通过改变像距使像变得清晰.由眼睛的调节作用所能看清的最远点,叫远点,正常眼的远点在极远处.眼睛所能看清的最近的点,叫近点,正常眼的近点约距眼10cm.看物体时间较长也不易感到疲劳的距离叫明视距离,正常眼的明视距离25cm.从眼的光心向物体两端所引的两条直线的夹角叫视角,视角越大,对物体的观察就越清楚.问题:(1)通常同一物体,人由远及近看会觉得它变得清楚且大些,这是因为人看物体的________变大.(2)某人视力正常,当他用镜子长时间仔细观察自己的脸部时,应当把镜子拿到离眼睛________cm处最为合适.(3)当物体在很远地地方时,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当物体靠近人眼时,若晶状体的焦距不变,则它的像将会落在视网膜________(选填“前”、“上”或“后”)而导致看不清物体,但实际上,人眼在由远到近地观察物体时,晶状体的焦距会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所以人们还是能清晰地观察到物体.三、解答题14.一个眼睛正常的人,如果带老花镜看物体,情况会如何?15.人类的眼睛很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

照相机能够变焦,是指在物距确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从而使清晰的像呈现在底片上,人的眼睛也能变焦,是通过改变从而使清晰的、缩小的像呈现在视网膜上。

由眼睛的调节作用所能看清的最远的点,叫远点,正常眼的远点在极远处。

眼睛所能看清的最近的点,叫近点,正常眼的近点约距眼睛10cm。

长时间用眼,都可以引起眼睛的疲劳。

看物体时间较长也不易感到疲劳的距离叫明视距离,正常眼的明视距离为25cm。

(1)请把文中的空格填完整(2)根据上文,你认为人眼的正常观察范围是()A.0-10cm B.10-25cm C.10cm-极远处D.0-25cm(3)如图16所示的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远视眼的成像情况的是(),能正确表示近视眼矫正方法的是()图16(4)眼镜的度数在数值上等于镜片(透镜)焦距(以米为单位)的倒数的100倍。

某人眼镜的度数为200度,则他所佩戴的眼镜焦距为。

四、作图题16.小呜在学习了近视眼的成因后,知道应该用凹透镜进行矫正,其原理如图所示,一束光线经过凹透镜和晶状体的折射,最后会聚在视网膜A点.请你画出光线传播的大致光路.17.请你在图方框内填入能矫正视力的透镜.五、实验探究题18.近视眼究竟是怎么回事?某校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以下探究实验:如图(a)所示,把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中间,使光屏上映出清晰的像,标出光屏位置,表示近视眼的视网膜位置.拿开眼镜,屏上的像变得模糊,向透镜方向移动光屏,像又变得清晰,再标出光屏位置.观察眼球结构图(b)并结合以上实验,回答:(1)你认为眼球中的晶状体相当于实验中的________(2)近视眼患者不戴眼镜时,看见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________(填“前方”或“后方”).(3)如图画出了光线经虚线框内的透镜后的出射光线,请在图中,画出甲、乙两种情况下对应的透镜示意图________.矫正近视眼应配戴的眼镜是________透镜,作用是________六、综合题19.根据题意解答(1)如图1所示,这只眼睛存在什么视力问题?________(2)要想使这只眼睛得到矫正,应该配戴什么透镜?画图说明.20.小东同学通过调查,得到如下关于近视眼和远视眼的一些信息:(a)人的眼球就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

正常人眼的晶状体厚度可以改变,对光的偏折能力随之改变,使得近处和远处物体射来的光都能够会聚在视网膜上,所以正常人眼睛既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又能看清远处的物体。

当晶状体太厚或太薄,对光的偏折能力太强或太弱时,使得近处和远处物体射来的光在前后方向偏离视网膜,导致近视眼或远视眼的产生。

(b)眼镜度数的计算方法是:当焦距单位为m时,用透镜焦距的倒数乘以100即可。

请你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和以上的信息,回答问题:(1)人的眼球的晶状体和角膜共同组成一个________镜.由于近视眼的晶状体太厚,对光的偏折能力太强,因此来自远处某点的光经过晶状体折射后会聚在视网膜之________(填“前”或“后”),所以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物体;(2)近视眼的矫正措施:近视者应该佩带________透镜,利用这种透镜对光线的________作用,使图像聚焦在人眼的________上,以便看清远处的物体;(3)现有一度数为200度的眼镜,它的焦距应该为________m。

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B【考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解析】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远处物体经过眼睛成的像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进行矫正;故选B.2.【答案】D【考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解析】平常说的眼镜片的度数就是镜片的焦距的倒数乘100的值,即焦度乘100,故选D。

3.【答案】C【考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解析】【解答】近视眼的晶状体和角膜构成的透镜较厚,会聚能力较强,看远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 为了使像正好呈在视网膜上,应使光线推迟会聚,使所成的像相对于晶状体后移,所以应佩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故答案为:C.【分析】图中物体的像成在了视网膜前,是近视眼的成像情况,近视眼应用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矫正.4.【答案】C【考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解析】【解答】近视眼看远处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所以甲是近视眼的成像情况.近视眼需戴凹透镜矫正,所以丙是近视眼的矫正做法。

图乙中光线在视网膜后汇聚,表示物像落在视网膜后方,因此是远视眼,凸透镜表示远视眼的矫正,所以丁是远视眼的矫正做法。

故选C。

【分析】(1)近视眼:如果晶状体的凸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导致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眼.近视眼戴凹透镜加以矫正。

(2)远视眼:如果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小,或眼球前后径过短,近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导致看不清近处的物体,形成远视眼.远视眼戴凸透镜进行矫。

5.【答案】C【考点】眼睛及其视物原理【解析】【解答】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选项A正确;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厚,折光能力太强,选项B正确;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薄,折光能力太弱,因此远视眼中的晶状体焦距变大,选项C错误;由于近视眼的折光能力强,提前会聚,所以矫正近视应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选项D正确;故选C。

【分析】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近视眼和远视眼的形成是人用眼过度,晶状体的弹性减弱,不能自己调节曲度;近视眼的矫正:应戴凹透镜。

6.【答案】D【考点】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解析】【解答】A、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而不是凹透镜,故A错误。

B、眼睛的成像情况与照相机的成像性质相同,它成的是倒立的缩小的实像.故B错误。

C、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太强,使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为了使像成在视网膜上,就要戴凹透镜来矫正,使光线在进行人的眼睛以前先发散一下,以便使像成在视网膜上.故C错误。

D、远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太弱,近处的物体发出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后方,使人看不清物体.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根据有关远视眼和近视眼的成因和矫正方法的有关基础知识就可以确定此题的答案。

二、填空题7.【答案】乙【考点】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解析】【解答】解:从远视眼的成因,即远视眼是由于晶状体曲度变小,会聚能力减弱,像呈在视网膜的后方可知,乙图是远视眼成像情况,要想使像呈在视网膜上,应使光线提前会聚,应佩戴会聚透镜,即凸透镜.而甲图是近视眼的成像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