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品上瘾原因
浅析青少年吸毒心理

浅析青少年吸毒心理在毒品势力的日益猖獗的今天现代社会里每个人都可能有与毒品接触的机会如稍不留神就有被卷入的可能。
而青少年又处在一个心理状态较为脆弱、动荡、多变的时期这使得他们对毒品的免疫力尤为低下极易受其侵蚀。
那么究竟是什么心态促使许多青少年投入恶魔的怀抱从此无力挣扎呢?本文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青少年的吸毒心态。
1、好奇的心态好奇心是个体在遇到新奇的事物后引起注意、产生操弄意念等一系列内在心理变化。
它与个体的生理需要无关是由外界事物的刺激引起的。
其强弱程度与外界刺激的新颖性和复杂性密切相关:刺激愈新奇或愈复杂个体对之愈好奇。
好奇心是人类行为最强烈的动机之一。
青少年的好奇心要比中、老年人强烈得多。
而且他们会不顾一切去满足自己的好奇心理。
吸毒对于任何人而言都充满了未知的诱惑对于青少年就更是如此。
虽然并非不知道染上毒瘾的后果但幼稚单纯又颇具好奇心的年轻入却在这种偷尝禁果的好奇心的驱使下企图尝试一番。
尽管初次吸毒的原因是极其复杂的然而我们却发现出于好奇心的驱使所占比重居然超过了三分之二。
好奇是促使青少年的一个首要原因。
对吸毒行为产生好奇心理的外界刺激因素最主要的有两个:一个是毒品本身具有的神秘色彩。
由于毒品是国家统一特管物资政府明令严禁其进入商品市场。
贩毒分子的毒品买卖活动都是在地下秘密进行的毒品的神秘特性常常会激起一些青少年的想象和疑问。
另一个是吸毒情景的隐蔽性。
可以说绝大多数青少年没有亲眼见过吸毒人员的吸毒情景。
即使知道一点也是从别人的传言中获得的。
对毒品的想象和疑问持续了一定时间后就有可能对毒品产生强烈的好奇心理并导致不少青少年试图亲临其境以观实情的想法和实际行动。
他们总是要采取直接手段或间接手段千方百计地去靠近毒品、观察毒品、甚至目睹吸毒者的现实行为。
而采取直接手段涉入毒品的某些环节以满足自己对毒品的某种心理需求和感官刺激要求则是他们中一部分人最感惬意的途径。
在这种好奇心理的驱使下极少数青少年抱着“体会体会吸毒是什么感觉”、“抽着玩玩”、“试一试”、“尝尝新鲜”的轻率态度与毒品发生了实质性的关系。
毒品心理测试题及答案

毒品心理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毒品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A. 有益B. 无害C. 有害D. 无法判断2. 下列哪项不是毒品的危害?A. 身体健康受损B. 家庭关系破裂C. 社会秩序混乱D. 提高工作效率3. 毒品成瘾的主要原因是:A. 个人意志力薄弱B. 社会环境影响C. 药物的生理依赖性D. 以上都是4. 以下哪种行为不属于毒品滥用?A. 吸烟B. 饮酒C. 吸食海洛因D. 服用处方药5. 毒品预防教育的目的是:A. 增加人们对毒品的了解B. 减少毒品的供应C. 增强个人对毒品的抵抗力D. 以上都是二、判断题6. 偶尔使用毒品不会上瘾。
()7. 毒品可以用于治疗疾病。
()8. 吸毒者都是社会边缘人。
()9. 吸毒行为是个人选择,不应受到法律制裁。
()10. 家庭环境对青少年的毒品预防教育非常重要。
()三、简答题11. 请简述毒品对个人和社会可能造成的危害。
12. 描述一下毒品成瘾的过程及其对个人生活的影响。
四、论述题13. 论述毒品预防教育的重要性,并提出你认为有效的预防措施。
答案:一、选择题1. C2. D3. D4. D5. C二、判断题6. ×7. ×8. ×9. ×10. √三、简答题11. 毒品对个人可能造成的危害包括身体健康的严重损害,心理依赖,以及个人行为的失控。
对社会可能造成的危害包括家庭破裂,社会秩序混乱,以及犯罪率的上升。
12. 毒品成瘾的过程通常从尝试开始,逐渐发展为依赖,最终形成难以摆脱的瘾癖。
这会对个人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包括工作和学习能力下降,人际关系恶化,以及经济状况的恶化。
四、论述题13. 毒品预防教育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到毒品的危害,增强对毒品的抵抗力,从而减少毒品滥用的发生。
有效的预防措施包括: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提供健康的生活方式指导,以及在学校和社区开展毒品预防教育活动。
吸毒成瘾的原因?心瘾与毒瘾的区别

吸毒成瘾的原因?心瘾与毒瘾的区别吸毒成瘾的原因?心瘾与毒瘾的区别发表日期:2006-05-17 作者:吸毒成瘾的原因?心瘾出处:吸毒成瘾的原因?心瘾与毒瘾的区别本页面已被访问:5022次吸毒成瘾的原因?心瘾与毒瘾的区别赌博与吸毒刺激人脑相同区域心瘾与毒瘾的区别:成瘾原因吸毒者的发瘾有规律吗?吸毒多久就会成瘾?身体依赖性精神依赖性赌博与吸毒刺激人脑相同区域美国马萨诸塞州一家医院的研究人员近日指出,赌博这种行为对人脑产生的刺激类似毒品,因为他们刺激的人脑区域完全一样。
科学家指出,这一研究结果对于人们更好地了解上瘾这种现象将具有一定意义。
在研究过程中,年龄在35岁以下、从未有赌博历史的十几名男性志愿人员每人得到了50美元的赌金,然后让他们参与赌博活动。
在这些志愿人员等待赌博结果时,研究人员对他们的脑部进行了扫瞄,并对扫瞄结果进行了分析。
结果发现,人脑中部的6个小区域在专愿人员进行赌博时表现最为活跃,而且这些区域竟然与人体吸食了毒品之后最为活跃的区域相同。
研究人员认为,这一结果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解释人体为何会上瘾。
(清晨)心瘾与毒瘾的区别:1.表现的区别:狭义的毒瘾是指人对毒品的异常性依赖。
当脱离吸食毒品时,往往表现为躯体上的不适。
如:最初表现为哈欠、流涕、流泪、出汗等;逐步发展为软弱无力、失眠易醒、情绪恶劣易激惹、抑郁等。
心瘾是毒瘾的续延结果,是由于长期的吸毒-戒毒-复吸的过程中,逐步发展成生活习惯、生活理念、人格、行为能力等一系列的异常改变。
如:消极的人生观、丧失责任感、人格分裂、性情易燥、逆反行为等。
2.治疗时限的区别:对毒品的依赖是比较容易脱掉的,目前通常采用的是M-B综合治疗方案,一周内24小时监护、安全脱毒;一般再有30-40天的疗养期,便可以达到基本的躯体康复。
而心瘾的依赖主要是心理性依赖,是一个比较缓慢的形成过程,它是人的思维方式、思维习惯的异常改变,引发了一系列行为习惯的改变,并随着复及往返的过程,更加固守,所以心瘾是一个需要很长时间的康复过程。
青少年吸毒的成因与对策

青少年吸毒的成因与对策吸毒问题已成为困扰人类社会的一大顽症,世界各国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方法与手段竭力遏制毒品发展蔓延的趋势,但是,吸毒人员总数却在逐年上升。
随着冰毒、摇头丸等新型毒品的出现,吸毒人群中又多了一群相对弱小的身影─青少年。
据国家禁毒委的最新统计,全国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已达105万人,其中青少年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可见,青少年吸毒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导致青少年吸毒的原因有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1、新型毒品有较强的欺骗性和隐蔽性与传统毒品不同,新型毒品不被广泛认知。
许多青少年对冰毒、摇头丸等新型毒品不了解,认为服用这些东西不会上瘾,就象吸烟、喝酒一样很平常,对身体也没什么危害。
这主要是因为苯丙胺类毒品成瘾周期比较长,并且戒断症状不明显,短时间内看不出新型毒品对人的危害,很容易使人上当受骗。
青少年正处在生理、心理从不成熟逐步向成熟发展的时期,好奇与模仿性很强,而且自控力和辨别是非能力较差,加上我们在禁毒教育方面又存在严重不足,因而,毒品犯罪分子往往将青少年作为拉下水的主要目标。
在一些大中城市里,“毒手”伸向了青少年经常出入的网吧,游戏室、歌厅。
毒贩们先以“免费”提供毒品为诱饵,引诱青少年吸毒,等上瘾后再高价卖出进而用毒品牢牢控制住青少年。
服食毒品后对人的强烈刺激作用,以及毒品本身带有的神秘性对青少年的诱惑极大。
毒品的流通渠道非常隐蔽,青少年沾染上毒品后,一般很难被人发现。
尤其是新型毒品,来源广泛,用法简单,见效快,容易被青少年接受。
2、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及情感因素决定了他们是毒品的主要侵害对象。
随着毒品的泛滥,青少年已经成为最容易受毒品侵害的高危人群之一,这主要是由于青少年的自身特点造成的。
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主要表现是好奇感、叛逆的心理、争强好胜的情感、片面认知事物以及缺乏理智行为等等。
青少年吸毒的心理成因主要集中在三点:首先是低级欲望的满足感,这些青少年往往把吸毒作为摆阔的一种手段,认为吸毒是一种时尚,只有有钱人才能体会到这种高级享受,甚至有些青少年把请同学吸毒、摇头作为向别人炫耀自己的最有效方法,这种歪曲的心理促使他们染上毒瘾,并最终被毒品控制。
浅谈吸毒者的吸毒原因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目前全球约有两亿人吸毒,吸食毒品的“瘾君子”几乎涉及社会的各个阶层,人人都知道毒品对身体有害,只要一旦沾染,毒魔缠身终生难除,即使一时戒了毒,复吸率也会很高。
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人以身试毒呢?究其根源,通过对我所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调查了解,归纳如下:一、对毒害认识不清毒品有毒,已不是什么鲜为人知的事了,但它毒在哪里!害在何处!知道的人、关心的人就不多了。
有的人还认为吸毒可以解愁取乐、摆脱病痛;有的人还认为毒品没有多大害处,唯一缺点就是价钱太贵.由于他们对毒品的有害性认识不清,在思想上毫无抵制的意识和能力,从而放纵自己最后染上吸毒恶习.另一方面由于毒品具有较强的镇痛、抑制、催眠、麻醉和致幻、兴奋等药理作用,更是导致了许多人误认为毒品是治病的良药,甚至可以包治百病.因此,一些动过手术或患有慢性顽症的病人,为缓解症状、减轻病痛而服用毒品成瘾.二、对吸毒充满好奇在强戒人员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出于好奇,偶尔吸食几口而上瘾的。
在众多吸毒者中,出于好奇心,因追求刺激而吸毒的,有相当一部分人是青少年.这种追求刺激的心理实际上也是出于一种好奇心理,由此证明,好奇心理是青少年吸毒的一个非常突出的原因。
很多贩毒者利欲熏心,正是利用青少年的好奇心理,诱使他们去吸食毒品的,使得一些“无知"青少年不知不觉地沾毒上瘾误入歧途,最后陷入无底的深渊。
三、家庭、社会环境的影响很多吸毒者,都因为在家庭里得不到应有的尊严、地位和呵护,或难以正常的融入社会生活中,从而产生愤世嫉俗、玩世不恭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久而久之让他们在内心萌生起寻找心理平衡点,或者叫做“精神寄托",然而在这一“念想”和“需求”的驱使下,却使他们更加错误的选择了毒品来做“归宿”,从而走上一条不归路.这是一群可怜的吸毒者,对他们来说,这种追求解脱的心理往往始于一种对家庭、对社会、对周围环境或对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所产生的不满意、不满足、不幸福和不快乐.学业不顺、就业困难、爱情婚姻不美满,以及事业的失败、父母的离异、亲人的亡故、家庭的破裂等等一系列的原因,给他们的心灵造成了严重的创伤,这使得他们对生活的悲观、失望.在无所施、无所从、无所措的情况下,为了寻求解脱与自我的安慰,于是他们当中有些人便选择了吸食毒品.还有一群更可怜的吸毒者,他们的家庭――父亲母亲吸毒,哥哥姐姐吸毒,丈夫妻子吸毒,在社会上结交的朋友也吸毒,他们完全让吸毒的人群和毒品包围着、裹挟着,你说他们能逃脱毒品的魔掌吗?四、交友不慎染毒瘾交友环境的好坏,对每一个人都会产生直接的影响,而不良的朋友圈子,往往会成为一个人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和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重要原因。
染上毒瘾跟以下哪些因素有关

染上毒瘾跟以下哪些因素有关
答:吸食毒品的原因有好奇心、侥幸心理等。
1、好奇。
好奇心是吸毒者最常见的心理表现之一。
很多不涉世的年轻人,在某些场合经常看到别人吸毒或受到别人的诱惑,觉得吸毒新鲜、有趣、刺激,抱着尝试毒品的好奇心上瘾,渐渐染上毒瘾,情不自禁。
2、刺激心理学。
刺激心理是指吸毒者试图通过吸毒来寻求心理刺激的心理状态。
3、快乐心理学。
快乐心理是指吸毒者利用毒品作为工具,及时享受自己。
有这种心理的人文化素质较低,或者认为自己对凡人世界的幻想破灭,或者人生目标更高,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太大,不知道该怎么办。
4、侥幸心理。
侥幸心理是指吸毒者可以逍遥法外的心理。
5、叛逆心理。
叛逆心理是指吸毒者由于情绪的影响而违背社会道德规范的心理行为。
这种心理在青少年毒品犯罪中最为普遍。
另外还有以下原因:毒品的常识、危害的认识不足;②错误地认为吸毒是一种时尚;③受伙伴压力影响;④在特定环境下使用;
⑥家庭环境的影响;⑦出于好奇心理;⑧受配偶或异性性伙伴的引诱或影响。
远离毒品,人人有责。
毒品犯罪原因

毒品犯罪原因第一节、毒品滥用的原因一、毒品本身的原因毒品之所以禁而不绝,主要是由于毒品作用于人体神经系统后产生药物依赖造成的(即长期使用毒品而形成的周期性极度兴奋状态,此状态只有靠补充新的毒品,负责将使吸食者遭受一系列难以承受的生理和心理反应)。
(一)、毒品的心里依赖毒品作用与人体后,使人的精神和情绪发生改变,甚至能够使吸毒者体验到一种异常欣快感。
这种异常欣快感不仅使他们拜托了现实的烦恼、紧张、低落的情绪,而且还使他们感觉在天地里进行了一次“美妙的幻游”。
由于多数毒品有耐药性,吸食者必须不断加大剂量才能重新体验到吸毒的快感。
但大剂量使用毒品有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然而毒品该他们带来的感觉太美妙,驱使他们不惜任何代价重新设如新的毒品来重复毒品待该他们的美妙感觉。
(二)、毒品的生理依赖毒品的生理依赖是指吸毒者长期使用毒品后,习惯了毒品作用于他们的感觉。
他们必须依靠补充新的毒品,一旦戒断毒品将是他们遭受到一系列的难以承受的心理反应。
(三)、毒品的两重性毒品危害人类的同时,也为人类医学做出了贡献,比如吗啡类药物,都具有镇定作用,所以在外科手术、骨折、烧伤、癌症治疗上被广泛应用。
合法毒品被用于非法目的主要与三方面:第一,医源性药物依赖。
指人们使用多频进行医学治疗时产生的药物依赖第二、虽然各国都有严格的毒品管理条例,特别是对医生开列毒品处方都有严格的规定,但是国际社会对毒品的非法需求、一些国家的医药部门管理不善和受毒品黑市高额利润的吸引,一些医生滥用权利,使得一些用于医疗的毒品流入黑市,从而在社会上造成滥用第三、一些国家为满足医疗和科研而合法种植的罂粟、古柯等毒品原植物流入黑市,被用作非法用途二、滥用毒品的社会原因社会原因是指一个国家政治、经济、法律和文化的综合发展对人们社会心里、社会行为产生的影响(一)、享乐主义助长了吸毒之风消费经济的发展具有两重性;一方面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一方面也带来了一些负效应它的负效应产生的直接后果是社会伦理的丧失和享乐主义之风的泛滥。
吸毒的原因

吸毒的原因如何成为一个瘾君子?有的学者认为需要具备以下一些条件:①必须有毒品;②必须学会吸毒技术;③以合适的方式感受和享受毒品效应;④与一个吸毒者关系密切;⑤家庭背景和生活环境产生心理疾病或心理障碍;⑥与主流文化不协调的亚文化的同伙作用;⑦人格特征:悲观和认为自己无用;对公认的社会标准和代表不信任和拒斥;。
自尊心差,觉得被人看不起或被剥夺;吸毒使他压制的自我获得自由。
(J. Clausen, 1958)有些学者提出了成为药瘾者的若干原则:1、可得性原则:贝克尔认为,某种麻醉品是否可能得到的可能性是一个人变成越轨性麻醉品使用者这整个过程中的关键部分。
与墨西哥接境地区的、去墨西哥冲浪的人容易得到大麻。
与爵士音乐、摇摆舞职业者接触较多的大学生从他们那里学会并分享大麻。
60年代政治上反主流文化的年轻人用吸大麻的不法行为表明对‘现存制度’的反对。
在这个过程中,麻醉品的可得性日益增长,而可得性的增长又使直接接触和更多使用麻醉品成为可能。
但可得性是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
使用者任其意愿选择使用麻醉品,麻醉品的性质或社会环境并没有迫使他们非使用麻醉品不可。
2、快活原则:常识告诉我们,许多人服用麻醉品,不论是合法的,还是非法的,都是因其自觉舒服或至少服用比不服用要好。
弗洛伊德认为,要理解某些形式的行为,“必须超越快活原则”。
但现在的问题是,绝大多数研究麻醉品的学者完全忽视了快活原则,而去为‘麻醉品滥用’的‘邪恶行为’寻求神秘的原因时,只注意神经病、精神病、心理变态以及社会心理病态而不去考虑某些麻醉品使许多人感到舒服。
这些学者不断在发现‘神奇药品’来治疗‘麻醉品滥用’。
用可卡因治疗鸦片剂,用海洛因对付吗啡,用美沙酮治疗海洛因上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毒品上瘾原因
1. 生理因素
2. 社会因素
3. 人的心理因素
• 生理因素 • 人脑中本来就有一种类吗 啡肽物质、维持着人体的 正常生理活动。吸毒者吸 了海洛因、外来的类吗啡 肽物质进入人体后,减少 并抑制了自身吗啡肽 的分 泌,导致自身吗啡分泌停 止,分泌一旦停止,外界 也停止了供应吗啡肽物质, 则人的生理活动就 出现了 紊乱,出现医学上说的 “反跳”或“戒断症状”。 这就是所谓的“上瘾”。
• 人的心理因素 • 对社会常规模式具有反抗 性,以及对挫折忍受差者 这三类人,有着相对较高 的危险度,即具有较高的 滥用药物成瘾的易感性。 海洛因毒品具有舒适和欣 快感的药理学特征。吸食 海洛因毒品初始有一种强 烈的欣快感,多数成瘾者 第一次吸毒后就有浑身困 乏、非常难受的感觉,而 渴望第二次吸毒,从而导 致成瘾。因人已适应了药 物,从而产生了生理和心 理的依赖 。
• 自身的类吗啡肽物质 完全停止分泌一旦外 界也停止了供应吗啡 肽物质,则人的生理 活动就 出现了紊乱, 出现医学上说的“反 跳”或“戒断症状”。 这就是所谓的“上 瘾”。
• 社会因素 • 社会环境能否获得毒 品,社会动荡不安对 人的影响,社会文化 背景决定哪些人易成 为毒品的俘虏,社会 法律对毒品的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