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语文8课短文两篇同步练习题2含答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精 《短文两篇》同步检测(含答案)

精 《短文两篇》同步检测(含答案)

同步检测一、基础达标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陋.室( ) 德馨.( )苔.痕( ) 案牍.( )2.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谈笑有鸿.(大)儒.(旧指读书人)B.可以调.(调弄)素.(不加修饰)琴C.亭亭净.(洁净)植.(种植)D.菊之爱,陶后鲜有闻.(听说)3.下列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A.可以..调素琴B.无丝竹..之乱耳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D.莲,花之君子..者也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孔子云:何陋之有?5.填空。

(1)《陋室铭》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朝诗人______________。

“铭”是古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文字,后来成了一种文体。

(2)《爱莲说》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朝)______________家。

在文中表达了______________的生活态度。

(3)《陋室铭》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全文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的情操。

(4)《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意境相反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

6.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水/不在深,有龙/则灵B.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C.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D.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二、阅读理解(一)阅读课文选段,完成7~9题。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7.下列句子的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孔子云:何陋之有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C.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D.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8.第一、二句用“仙”和“龙”比喻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话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八年级语文下册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课时精练(含解析)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课时精练(含解析)新人教版

6阿西莫夫短文两篇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地震.(zhèn)劫.难(jué)天衣无缝.(fènɡ)B.褶.皱(zhě)潮汐.(xī)海洋深渊.(yuān)C.陨.落(yǔn)追溯.(sù)地壳.运动(ké)D.衍.射(yǎn)彗.星(huì)两栖.动物(xī)【解析】选B。

A项中的“劫”应读jié;C项中的“壳”应读qiào;D项中的“栖”应读qī。

2.找出下列语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改正。

然而,喷发温度极高,岩石会被溶化,所以任何由火山携戴而来的斯石英都被转化为普通的二氧化硅。

事实上,在火山活动地区至今没有发现过斯石英。

______改为______;______改为______。

答案:溶熔戴带3.在下面的横线处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

斯石英并不十分稳定,原子之间靠得太近以至于它们又出现相互排斥的趋势,最后又变为普通沙子。

________,________原子之间结合得极为致密,________这种反弹变化进行得非常缓慢,________使斯石英可保持数百万年。

答案:然而由于所以从而4.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

(1)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

( )(2)例如,在1986年1月,阿根廷南极研究所宣布在詹姆斯罗斯岛发现了一些骨骼化石。

( )(3)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地球上所有冰的十分之九都在南极冰盖。

( )(4)因此,目前存在两种对立的理论,即“撞击说”和“火山说”。

( )答案:(1)作比较(2)举例子(3)打比方、列数字(4)分类别5.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1)“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不能删去。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同步练习(含答案)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基础练习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骨骼.(gé) 臀.部(diàn) 致.密(zhì) 两栖.(qī)B.彗.星(huì) 地壳.(qiào) 岛屿.(yù) 褶.皱(zhě)C.携.带(xié) 潮汐.(xī) 劫.难(jié) 撞.击(chuàng)D.追溯.(sù) 陨.石(yǔn) 衍.射(yǎn) 二氧化硅.(guī)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流逝时间流逝流失水土流失B.熔化岩石熔化融化冰雪融化C.导致导致失败倒置本末倒置D.漂移大陆漂移飘遗白云飘遗3.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

(1)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

( )(2)“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等,这些在以前一直是不解之谜。

( )(3)每隔一段时期,板块会将所有的大陆汇聚在一起,地球此时仅由一个主要陆地构成,称为“泛大陆”。

( )4.填空。

阿西莫夫是________国________家、________家。

两篇短文均选自《________》。

◆整体感知5.《恐龙无处不有》依据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事实,佐证了________;《被压扁的沙子》通过对“被压扁的沙子”的反思,论述了________。

6.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有什么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作者认为恐龙灭绝的原因是什么?提出了什么证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内精读①在过去的9年里,科学家们一直对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的一个新观点争论不休,这个问题最终也许会得到解决。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同步训练 第八课《短文两篇》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同步训练 第八课《短文两篇》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同步训练第八课《短文两篇》一、基础训练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姮娥___________ 皓月___________ 一撮灰___________凭栏___________ 的确___________ 高悬___________2.解释下列词语。

A.飞蛾扑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姮娥奔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夸父逐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多侧面阐述飞蛾值得赞美的理由中不妥当的一项是()。

A.飞蛾扑向灯火,终于死在灯下,或者浸在油中,牺牲精神值得赞美。

B.飞蛾为了追求光和热,将身子扑向灯火,或者浸在油中,这种追求值得赞美。

C.飞蛾繁殖快,数量多,投火自尽,减少飞蛾数量,为生态平衡作贡献值得赞美。

D.在最后的一瞬间它得到光,也得到热了。

它的追求得以实现,这一点值得赞美。

4.下列对《月》一文的分析阐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本文中巴金笔下的月与千百年来吟月的诗词不同,巴金笔下的月是别样的。

B.本文暂时没有了前文中《日》那种对热的礼赞,而对冷有一种别样的独特的感受。

C.通过文中的描写可以看出作者当时的心情是悠闲自在的。

D.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月》中的姬娥和《日》中的飞蛾、夸父是相似的,为了一个更高的理想而放弃原有的一切。

他们的精神都是值得赞颂的,他们都是作者理想的化身。

5.下列对《日》一文的分析阐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巴金笔下的飞蛾和夸父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生物和远古神话中虚无缥缈的人物了,巴金重新赋予了他们一个新的内涵。

B.巴金认为人也要像他们那样,应该“为着追求光和热”,“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八课短文两篇同步测试无答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八课短文两篇同步测试无答案新人教版

第八课短文两篇一.基础知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急燥随机应变藏污纳垢B烂漫兴高采烈再接再厉C 漱口相提并论乌烟漳气D通缉漫不经心诚皇诚恐2依照课文内容填空A本文显现了两个神话故事的名称别离是:,B请你再写出两个其他的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的名称:,3请仿照下列句字形式再补充两句爱是鲜花,能带给人芳香和漂亮;爱是太阳,能给人光和热;,;,。

二阅读(一)《星》巴金(1)在一本比利时短篇小说集里,我无心间见到如此的句子:“星星,漂亮的星星,你们是滚在无边的空间中,我也一样,我了解你们……是,我了解你们……我是一个人……一个能感觉的人……一个痛楚的人……星星,漂亮的星星……”(2)我明白那个比利时某车站小雇员的A的心情。

好些人都如此地对蓝空的星群讲过话。

他们都是人世间的不幸者。

星星永久给他们以无上的安慰。

(1)在上海一个小小舞台上,我看见了屠格涅夫笔下的德国音乐家老伦蒙。

他或坐在钢琴前面,将最高贵的情感寄托在音乐中,呈献给一个人;或立在蓝天底下,摇动他那白发飘飘的头,用B的音调说着:“你这漂亮的星星,你这纯洁的星星。

”望着蓝空里眼瞳似地闪烁着的无数星子,他的眼睛润湿了。

(2)(3)我了解那个老音乐家的眼泪。

这应该是浇灌灵魂的春雨吧。

(4)(5)在我的房间外面,有一段没有被屋瓦遮掩的蓝天。

我抬起头能够望见嵌在天幕上的几颗明星。

我常常出神地凝望着那些漂亮的星星。

它们像一个人的眼睛,带着深深的关切望着我,从不厌倦。

这些眼睛每一霎动,就像赐予我一次祝愿。

(6)(7)在我的天空里星星是可不能坠落的。

想到这,我的眼睛也C了。

1本文作者巴金,原名是,是我国现代闻名的小说家、散文家,小说《》、《》、《》和散文集《》等都是他的代表作。

2填入文中 A B C 三处的最适当的一组词应该是()A哀诉赞扬湿润 B哀诉凄切闪亮C欣喜凄切湿润 D欣喜赞扬闪亮3领会下各句在文中的意义和作用,回答后面的问题A星星永久给他们以无上的安慰。

短文两篇同步习题含答案(供参考)

短文两篇同步习题含答案(供参考)
【解析】
1.

2.
A并非矛盾。
3.

4.

5.
(1)略
(2)略
(3)略
(4)略
(5)略
(6)略
6.
(1)略
(2)略
(3)略
(4)略
7.
(1)略
(2)略
8.

8.
依照提示仿写句子。
合上书页,静静躺在床上,我不由思绪万千。是啊,人的生命是那样短暂而宝贵,我无法增加它的长度,但我能够尽力增加它的宽度。在人一辈子的旅程中,我要做勇敢的攀登者,用脚步丈量每一座山峰;我要做无畏的航行者,用双桨征服每一处险滩;我要做,。
9.
请从课文当选择让你体会最深的句子或词语,写下你独特的感悟。
A. 麦尔先生在黑板上写完“法兰西万岁”后,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最后一课》
B.着父亲艰巨地过铁道时的背影,我的眼泪专门快地流了下来。《背影》
C.我 向藤野 先生辞别时,他的脸色有些悲伤,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藤野先生》
D.时近初冬,店里没有一个顾客,我靠着火,合了眼坐着。《孔乙己》
(6) 文中对一个“停止”的描述,抒写了音 乐 教师对生命的感悟。生活中必然有一句歌词或一段旋律也曾深深地感动过你,请把你的感受描述出来。(60字之内)
《短文两篇》同步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分)1.下面句源自中成语运用准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 桂林的山水黄山的松,真是巧夺天工。
B. 同窗们常常向教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
C. 谈起电脑、互联网,那个小孩竟然说得井井有条,左右逢源,使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D. 想不到旧日的“浪子”今天却成了英雄,这就不能不令人另眼相看。

人教新版八年级(下)《第8课 短文两篇》同步练习卷

人教新版八年级(下)《第8课 短文两篇》同步练习卷

人教新版八年级下册《第8课短文两篇》同步练习卷一、基础训练1.给下列句中加粗字注上拼音,或按拼音写出汉字。

①他追赶日影,渴死在旸谷。

②让我在眼前一阵光,身内一阵热的当儿,失去知觉,而化作一阵烟,一撮灰。

③每次对着长空的一轮hào月,我会想:在这时候某某人也在凭栏望月吗?④但是为什么还有héngé奔月的传说呢?2.找出下列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①为着追求光和热,将身子仆向灯火,终于死在灯下,或者侵在油中,飞蛾是直得赞美的。

错字:改正:②但寒冷的、寂莫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

错字:改正:③园月有如一面明镜,高悬在篮空。

错字:改正:。

3.《日》《月》两篇短文原载于散文随笔《》,写于1940年至1941年。

作者,原名,著名文学家。

主要作品有:《激流三部曲》,分别为《》、《》、《》;爱情三部曲,分别为《》、《》、《》。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有没有良好的思想素质,是做好工作的前提。

B.他只不过是用笔写写文章,用嘴说说话,而他所写的,所说的,都无非是一个没有失掉良心的中国人的话。

C.济南冬天的天空是晴空无云的季节。

D.我们落实并组织学习了上级的指示。

5.《月》的末尾引用“姮娥奔月”的故事,有什么含义?6.请你用下列短语各写一个句子。

(1)飞蛾扑火。

(2)凭栏眺望。

二、阅读训练7.阅读文章,回答各题。

为着追求光和热,将身子扑向灯火,终于死在灯下,或者浸在油中,飞蛾是值得赞美的。

在最后的一瞬间它得到光,也得到热了。

我怀念上古的夸父,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

生命是可爱的。

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

没有了光和热,这人间不是会成为黑暗的寒冷的世界吗?倘使有一双翅膀,我甘愿做人间的飞蛾。

我要飞向火热的日球,让我在眼前一阵光、身内一阵热的当儿,失去知觉,而化作一阵烟,一撮灰。

(1)“飞蛾”为什么值得赞美?(2)《日》中作者要表达的重点是哪一句话?为什么?(3)如何理解“没有了光和热,这人间不是会成为黑暗的寒冷世界吗”和“月的光是死的光”这两句话?(4)统观上文,概括巴金的创作风格。

八年级下册语文课时练《短文两篇》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语文课时练《短文两篇》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语文课时练《短文两篇》答案人教版[自主学习]1.yáng jìn Héng hào cuō lù2.瞬倘凭3.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旸谷 (2)瞬间(3)轰轰烈烈 (4)皓月4.初读课文。

(1)日:光和热月:冰冷(2)飞蛾扑火、夸父逐日、姬娥奔月。

日[文本探究]1.因为这里的飞蛾已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生物,它寄托了作者的理想,成为了为追求光明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美好人格的象征,作者写的虽然是“日”,但主要表达的却是飞蛾努力追求“日”,追求光和热的行为。

2.表达了作者为追求光明而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的人生追求。

’3.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对自我的看法。

即勇于追求光明和正义,即使牺牲了生命,也死得其所,虽死犹生,表达了人生价值。

[归纳]飞蛾扑火夸父逐日追求光明勇于献身月[文本探究]4.冰冷。

告诉人们要勇敢地追求光明和热;驱除黑暗和寒冷,为追求自由、幸福而勇于斗争。

5.为了某种理想,为r可以改变月光的寒冷,为了使这个已死的星球再生而奔月的。

在姬娥的身上,作者寄托了自己的人格理想。

6.表达了作者对光和热的向往与渴求。

[归纳总结]回绝寒冷勇敢追求1.A2.(1)祲浸 (2)浸侵3.(1)记叙 (2)议论 (3)描写4.巴金激流三部曲雨5.D解析:这句话说明,在妲娥身上,寄托了作者的人生理想.即为了理想而毅然前往,不怕失败。

作者在这里是对妲娥的赞扬,并非嘲讽。

6.星壁象征着痛苦中的抚慰.黑暗中的希望,而这种抚慰和希望是永存的。

7.都感到无上的抚慰,存在着信心和希望。

8.三件事互不相关,但人物的境遇却惊人地相似。

9.光明永远在心中,作者追求光明的理想永远不会改变。

10.例如:湖边,一块岩石上,有一株令人眼前一亮的小草,俺这眼前一亮的背后却是一连串的感慨号和问号,这草的颜色如此之绿.绿得鲜明,绿得柔美,绿得甜蜜,一阵微风吹来,那苗条的身子稍稍倾斜,却又马上恢复原样,一切似平从未发生过,它那弱小的身躯单独屹立在岩石上,给人以生命伟力的强大感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下册语文8课短文两篇同步练习题2(含答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语文8课短文两篇同步练习题2(含答案新人教版)
自主导学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

(1).旸谷()(2)浸润()(3)皓月()(4)姮娥()
(5)一撮灰()(6)露台()(7)瞬间()
2、填空。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_______,四川成都人。

现当代著名_______家。

主要作品有小说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日》《月》选自散文集_________。

3、无数人咏叹过太阳和月亮,留下了很多美好的诗篇,请你各写出两句。

4、续写句子。

绿色推开了春天的门,雷雨推开了夏天的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堂反馈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为着追求光和热,将身子扑向灯火,终于死在灯下,或者浸在油中,飞蛾是值得赞美的。

在最后的一瞬间它得到光,也得到热了。

我怀念上古的夸父,他追赶日影,渴死在旸谷。

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

生命是可爱的。

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

没有了光和热,这人间不是会成为黑暗的寒冷世界吗?①
倘使有一双翅膀,我甘愿做人间的飞蛾。

我要飞向火热的日球,让我在眼前一阵光、身内一阵热的当儿,失去知觉,而化作一阵烟,一撮灰。

7月21日

每次对着长空的一轮皓月,我会想:在这时候某某人也在凭栏望月吗?
圆月有如一面明镜,高悬在蓝空。

我们的面影都该留在镜里罢,这镜里一定有某某人的影子。

寒夜对镜,只觉冷光扑面。

面对凉月,我也有这感觉。

在海上,山间,园内,街中,有时在静夜里一个人立在都市的高高露台上,我望着明月,总感觉到寒光冷气侵入我的身子。

冬季的深夜,立在小小庭院中望见落了霜的地上的月色,觉得自己衣服上也积了很厚的霜似的。

的确,月光冷得很。

我知道死了的星球是不会发出热力的。

月的光是死的光。


但是为什么还有姮娥奔月的传说呢?难道那个服了不死之药的美女便可以使这已死的星球再生吗?或者她在那一面明镜中看见了什么人的面影吧。

7月22日
1、(中、过)“飞蛾”为什么值得赞美?
2、(中、过)《日》中作者要表达的重点是哪一句话?为什么?
3、(中、情)如何理解文中的画线句?
4、(中、情)作者用神话“夸父逐日”“嫦娥奔月”有何深意?
5、(能、情)统观上文,概括巴金的创作风格。

课后探究
阅读下文,回答文后问题

巴金
①在一本比利时短篇小说集里,我无意间见到这样的句子:“星星,美丽的星星,你们是滚在无边的空间中,我也一样,我了解你们……是,我了解你们……我是一个人……一个能感觉的人……一个痛苦的人……星星,美丽的星星……”
②我明白这个比利时某车站小雇员的A的心情,好些人
都这样地对蓝天的星群讲过话。

他们都是人世间的不幸者,星星永远给他们以无上的安慰。

③在上海一个小小舞台上,我看见了屠格涅夫笔下的德
国音乐家老伦蒙。

他或者坐在钢琴前面,将最高贵的感
情寄托在音乐中,呈现给每一个人;或者立在蓝天底下,摇动他那白发飘飘的头,用B的调子说着:“你这美丽
的星星,你这纯洁的星星。

”望着蓝空里眼瞳似的闪烁
着无数星子,他的眼睛润湿了。

④我了解这个老音乐家的眼泪。

这应该是灌溉灵魂的春
雨罢。

⑤在我的房间外面,有一段没有被屋瓦遮掩的蓝天。


抬起头可以望见嵌在天幕上的几颗明星。

我常常出神地
凝视着那些美丽的星星。

它们像一个人的眼睛,带着深
深的关心望着我,从不厌倦。

这些眼睛每一霎动,就像
赐予我一次祝福。

⑥在我的天空里星星是不会坠落的。

想到这我的眼睛也
C了。

1、(知、基)依次填入文中A、B、C三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2分)()
A.哀诉赞叹润湿B.哀诉凄切闪亮
C.欣喜凄切润湿D.欣喜赞叹闪亮
2、(中、过)领会语句在语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回答句后的问题。

(6分)
①星星永远给他们以无上的安慰。

(“他们”是指谁?“安慰”是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应该是灌溉灵魂的春雨罢。

(“这”指什么?“灌溉灵魂的春雨”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这些眼睛每一霎动,就像赐予我一次祝福。

(“这些眼睛”指什么?“像”在这句中是一个比喻句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过)为什么说“在我的天空里星星是不会坠落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中、过)小雇员说“我了解你们”,作者说:“我明白这个比利时某车站小雇员的A的心情”,又说“我
了解这个老音乐家的眼泪”。

维系他们这种理解的,在
境遇上的纽带是什么?在感情上的纽带是什么?(各限
10个字)(2分)
境遇上__________感情上_________________
5、(中、情)凝望星星,小雇员、老伦蒙和作者的感受相同之处是什么?“在我的天空里星星是不会坠落的”,
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各限10个字)(2分)
相同处__________表现出作者____________
6、(能、情)本文所写的三件事,既无时间、地点上的联系,也无因果关系,但放在一篇文章中却丝毫不使人
感到凌乱。

这是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中、情)本文以“星”为题有什么深刻含义?(不超过30个字)(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自主导学
1、yangjinhaohengcuolushun
2、芾甘文学《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龙虎狗》
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等等。

4、果实推开秋天的门,瑞雪推开冬天的门。

当堂反馈
1、因为飞蛾为了追求光和热,将身子扑向灯火,或者浸在油中,这是为了追求光明不惜牺牲自我的一种伟大行
为。

2、“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

”为着追求光和热,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是作者的理想人格。

3、①为了整个世界的光明和热力,飞蛾、夸父不惜牺牲自己,这一方面是自己本身的向往,一方面也是为了整
个世界不被黑暗所笼罩。

②表达了作者对光和热的一种向往和渴求。

4、夸父、嫦娥为了一个不知名的理想而放弃原有的一切,夸父追求光和热,嫦娥要改变冰冷的月光。

他们代表着
一种向上的、不屈不挠的力,是作者对人生、对生活的
一种希望和信念。

5、热情洋溢,坚韧向上。

在看似不经意的描述中给人以启迪和教诲。

课后探究
1、B
2、①“他们”指“人世间的不幸者”,“安慰”指听取不幸者的哀诉,并同情他们,给他们光明与鼓励。

②“这”指老音乐家的眼泪,“灌溉灵魂的春雨”是一
个暗喻,是指星星给予他的安慰。

③“这些眼睛”是指“那些天空美丽的星星”。

“像”
在这里表示想像,并非表示比喻。

3、光明永远在心中,自己追求光明的理想永远不会改变。

4、同处黑暗之中,感到痛苦和不幸。

5、都感到无上的安慰,存在着信心和希望。

6、事不相关,但人物境遇相似。

7、星星象征着痛苦中的安慰,黑暗中的希望,而这种安慰和希望是永存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