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素材 贝多芬的故事-精品
贝多芬的故事(精选17篇)

贝多芬的故事(精选17篇)贝多芬的故事(精选17篇)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出生于德国波恩,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欧洲古典主义时期作曲家,世界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贝多芬的故事,欢迎阅读。
贝多芬的故事篇11787年的春天,17岁的贝多芬为了寻师访友,风尘仆仆地来到了世界音乐名城维也纳。
他虔诚地敲开莫扎特的房门,谦恭地自我介绍说:“我叫贝多芬,是专程从德国波恩赶来拜见您的。
请您多多指教。
”莫扎特听后,马上回忆起一段往事:贝多芬出身于一个有名的音乐世家,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著名的音乐家。
小贝多芬从4岁开始学琴,在8岁时就举行了个人音乐会,11岁时创作的一首《葬歌》风靡整个欧洲,刚满13岁时便担任了宫廷风琴师,是一个很有发展希望的青年音乐家。
不过,贝多芬到底有多大的音乐才华呢?莫扎特决定要亲自考核一下。
“请坐下来,给我和客人们弹一曲钢琴吧!”莫扎特安详地说。
贝多芬为了赢得莫扎特的赞赏,尽最大努力弹了一首高难度的钢琴曲。
可是,莫扎特听了却毫无表情,反而顺手拿起一张纸,快速地写了几个字,递给贝多芬说:“请按这个题目构思一首钢琴曲吧!”贝多芬听了心中一阵忐忑,似乎觉得有些委屈。
他没有吭声,只是凝神思索了一会,双手便按上了琴键。
蓦然,美妙的琴声像潮水似的奔涌而来,神奇的旋律溢满全室的上空,客人们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好极了!”莫扎特仔细地听完了贝多芬的即兴创作,高兴地对身边的音乐家们说:“请各位注意,这个来自美丽的莱茵河畔的孩子,必将以他的音乐才华,震惊世界!”贝多芬没有辜负莫扎特的殷切期望,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他把自己关进旅馆,既不出门也不会客,只是专心致志地学习钢琴和忘我地进行创作。
在他学习的过程中,曾经出现过这样几个有趣的小故事:一天,一个住在他楼下的女客人突然高声地喊叫起来:“请楼上的人注意一下,楼板漏水了!”可是。
尽管这个女客人不停地高声喊叫,水珠还是不停地从楼板缝里向下掉。
作文素材必备:贝多芬的励志故事

作文素材必备:贝多芬的励志故事关于贝多芬有趣小故事1.日有进境晚年的贝多芬有一次听到一位朋友弹奏他的《c小调三十二变奏曲》。
听了一会儿,他问道:“这是谁的作品?”“你的。
”朋友回答说。
“我的?这么笨拙的曲子会是我写的?”然后又补充了一句:“啊,当年的贝多芬简直是个傻瓜!”歌德评论席勒的话,完全适用于贝多芬:“他每星期都在变化,在成长。
我每次看到他时,总觉得他的知识、学问和见解比上一次进步了。
”有一时期,贝多芬甚至想毁掉他青年时期所作的歌曲《阿黛莱苔》和《降e大调七重奏》(作品20号)。
这决不是偶然的,象贝多芬这样,真可以说是“五十而知四十九之非”了。
2.我行我素贝多芬不愿做一个客厅里的宠儿,他宁愿在自己的住所,能够随己意进进出出、起床、穿衣和吃东西。
他喜欢按照自己的兴趣为房间里的琐事瞎忙。
有一次,为了空气流通和看清窗外的景物,他竟特意把窗户砍掉一块。
他总是同房东们发生纠葛,总是不断地搬家。
每当他处于创作高潮时,他总是把一盆又一盆的水泼到自己头上来使它冷却,直到水浸透到楼下的房间我们可以想象那房东和其他房客的情绪会怎样!有时他搬家搬得是这样的频繁,以致他甚至不愿操心把钢琴的腿支上,干脆就坐在地板上弹奏它。
由于他每次租新房时必须签署一张租契,指明租期,他就往往同时为四个公寓付房租。
这大概就是为什么他虽然挣了不少钱,可总是没有多少积蓄的原因吧!3.欣然忘食一天,贝多芬来到一家饭馆用餐。
点过菜后,他突然来了灵感,便顺手抄起餐桌上的菜谱,在菜谱的背面作起曲来。
不一会儿,他就完全沉浸在美妙的旋律之中了。
侍者看到贝多芬那十分投入的样子,便不敢去打扰他,而打算等一会儿再给他上菜。
大约一个小时之后,侍者终于来到贝多芬身边:“先生,上菜吗?”贝多芬如同刚从梦中惊醒一般,立刻掏钱结帐。
侍者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先生,您还没吃饭呢! ”“不! 我确信我已经吃过了。
”贝多芬根本听不进侍者的一再解释,他照菜单上的定价付款之后,抓起写满音符的菜谱,冲出了饭馆。
音乐家励志故事作文素材

音乐家励志故事作文素材《音乐家励志故事作文素材》素材一《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贝多芬是音乐史上的一位巨人,但他的一生充满了坎坷。
他出生于一个并不富裕的音乐世家,小时候的贝多芬就展现出了极高的音乐天赋。
他的父亲望子成龙,急于把贝多芬培养成莫扎特那样的神童,每天逼着他练琴。
这就像现在有些家长,看孩子有点天赋就使劲儿地压榨,不过贝多芬他爸更狠,为了让小贝多芬多练琴,冬天的时候屋子里都舍不得给好好生火,那小手冻得呀,跟小红萝卜似的。
可是贝多芬没有被这种近乎残酷的训练打倒,反而刻苦练习,小小年纪就开始在音乐界崭露头角。
然而,命运似乎并不想轻易放过他。
在他最意气风发的时候,听力开始衰退。
这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就像厨师没了味觉一样致命。
但贝多芬是个硬骨头,他不但没有自暴自弃,还写出了许多伟大的作品。
像《命运交响曲》,那开头“当当当……”强有力的音符,就像他对命运的怒吼。
他听不见声音,就靠咬木棒感受钢琴的震动来作曲。
他在自己的世界里为音乐癫狂,那创作时头发乱得像鸟巢一样也顾不上,眼睛里就只有乐谱,这股子倔强真是让人佩服。
在失聪的痛苦下,他依旧创作出不朽的经典,就如同一盏灯,在黑暗中倔强地散发着光芒,直至照亮整个古典音乐的天空。
素材二《莫扎特:天才背后的付出》莫扎特,一个被视为音乐神童的家伙。
他出生在一个音乐氛围超浓的家庭,老爹就是个挺有名的音乐家,所以莫扎特算是含着音乐的金钥匙出生的。
但可别以为他是只靠天赋就一步登天了。
小莫扎特那生活节奏就像个拧紧了发条的小机器人。
才三岁呢,就跟父亲一起学习弹琴演奏。
他老爹对他的训练可没少花心思。
有一次,莫扎特他们一家出去旅行演出。
那时候交通不像现在这么方便,全靠马车,一路颠簸。
马车小,坐久了浑身不得劲儿,屁股都快麻成一团了。
但莫扎特一路上都没闲着,在那晃晃悠悠的马车里还在想着音乐,时不时就在腿上打手拍,琢磨节奏呢。
到了演出的地儿,别人都是赶紧休息一下,这小子倒好,下了马车就直奔琴房,熟悉场地的钢琴,一个音一个音试,那认真程度就像个小工匠精心雕刻艺术品一样。
贝多芬的作文精选8篇

贝多芬的作文精选8篇贝多芬的作文篇一对一个音乐家来说,还有比听不见他喜欢听而且靠它生活的甜美声音更不幸的事情吗!贝多芬就经历了,他几乎绝望了,耳朵日夜作响,他的内脏也受到痛苦的折磨,听觉更是越来越衰退,为了不让别人知道,他在之后的好几年里都瞒着家人,连对最心爱的朋友们也不说,自己一个人与病魔作斗争,他的顽强坚韧把他激励起来,为了艺术儿去牺牲,艺术,这是高于一切的上帝,他虽然贫穷交迫,孤独无依,但是他战胜了痛苦,战胜了自己的命运,在他看来,音乐不仅是用迷人的声音安排各种主题或音型,它也是表现最深刻的思想的一种语言。
他没有因失聪而放弃音乐,相反他顽强的度过了31个没有音乐的年头,而他的许多佳作都是耳聋后写的,这些全是永垂不朽的杰作。
《D调弥散曲》和《第九交响曲》的第一次演奏会获得了空前绝后的成功贝多芬出场时受到了群众五次的鼓掌欢迎,而当时对皇族的出场,习惯也只鼓掌三次。
他已经达到了他终身渴望的目标,他战胜了命运,但是他却到达了艺术的顶峰,他没有留恋胜利,这个天才音乐家的音乐生涯快走到了尽头。
贝多芬的一生非常坎坷,虽然他失聪了,但人的残疾即使挡住他们的去路,也阻挡不了,人的梦想的向往。
贝多芬的故事篇二贝多芬小时候家境清寒贫穷,全家人相处气氛也不和谐。
因为他有个脾气刚烈、个性自私、又没有责任感父亲。
贝多芬爸爸成天不肯好好做事,只知道喝酒。
幸亏贝多芬有个贤淑而吃苦耐劳妈妈,多亏妈妈四处帮人洗衣打扫,家里生计才能够免强维持。
其实,贝多芬爸爸并不是没有专长,他在音乐方面颇有才华,祇是不够踏实而已。
他嗓音浑厚、有磁性,曾经在宫廷里担任过好一阵子歌手。
这份工作待遇虽然并不怎么丰厚,至少还算安稳,但是却不能满足他爸爸心里那股过大野心。
贝多芬爸爸总是这样抱怨,要他一辈子当歌手实在太没出息了,他一心梦想做个财富满坑满谷大富翁。
不过,想钱容易赚钱难,要不是真有两把刷子,想要赚到大钱,谈何容易哪!再说,他爸爸除了歌喉派得上用场之外,根本没有其它本领。
贝多芬的高考作文素材5篇

贝多芬的高考作文素材5篇写贝多芬的高中作文篇11827年或许是个悲惨的日子,当人们还沉浸在命运交响曲的波涛怒号中,却有一个消息打破了原本的宁静。
夜,静静的,年仅53岁的贝多芬先生离开了人世,将伴随着优美的乐章长眠于地下。
这个消息顿时像长了一双翅膀似的飞遍了世界的各地。
我们痛惜“乐圣”的不告而别,但我们也很无奈。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终有一天我们会面临散场与离别,而贝多芬先生只不过是提早与我们告别了。
但是我们悲伤世上不会再有第二个贝多芬了。
是的,贝多芬只有一个,他叫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贝多芬,只有一个。
这不禁让我们忆及贝多芬和李希诺夫斯基的故事。
年轻的贝多芬闯荡维尔纳,在那儿他得到了亲王李希诺夫斯基的关怀备至。
对此,贝多芬十分感激。
后来,亲王企图迫使贝多芬改变自己的意志,贝多芬勃然大怒,并宣布与之绝交。
他在致亲王的绝交信里写道:“您之所以成为一个亲王,是由于偶然的出身;而我之所以成为贝多芬,却是由于我自己。
亲王现在有的是,将来也有的是;而贝多芬永远只有一个。
”曾经有同学问我;“你听谁的音乐?”我平静地回答道:“贝多芬啊!”她诧异的望着我,似乎有些匪夷所思。
我当时很是气愤,但不禁又为他们感伤起来。
或许是他们已沉迷在流行乐的欢快之中,或许是他们已经忘记那轻快悠扬的旋律,或许是他们迷失在繁华的尘世中而忘记了生命的灵魂所在。
但是贝多芬却始终不曾遗忘,他来到这世界是为了将音乐传播,将快乐播撒,让幸福飘散。
看那些音乐之子是多么的怀念贝多芬,他们会大声疾呼:“贝多芬,只有一个。
今生今世,我们一定要听他的音乐!不听他,我们无法感知内心的灵魂;不听他,我们无法明白命运的坎坷起伏;不听他,我们无法摒弃尘世的浮华;不听他,我们无法探知乐曲高深的精髓。
”贝多芬,只有一个!贝多芬的高考作文素材5篇写贝多芬的高中作文篇2我爱追寻;追寻科学,追寻生活,追寻自由,追寻快乐……但我最最喜爱的,无非是追寻艺术了。
贝多芬成功的经历作文素材

贝多芬坎坷成功的故事贝多芬是西方古典音乐中的恺撒。
可有谁知道,贝多芬25岁时患耳疾,45岁时失聪。
贝多芬的音乐给后人带来了无尽的享受,可他却不能在生前享受到自己创作的作品。
请注意这个天生的音乐家1770年12月6日,贝多芬诞生在波恩市的一个音乐世家。
他4岁时就会弹奏羽管键琴,8岁起就登台演出,并获得了音乐神童的美誉。
10岁时,他拜师于普鲁士最著名的音乐教育家聂费。
12岁时经聂费的推荐,到瓦尔特斯坦伯爵的宫廷乐队充任管风琴师助手,这是贝多芬“音乐仆役”生涯的开始。
17岁时,贝多芬去拜访音乐大师莫扎特,受到热情接待。
莫扎特在听完贝多芬弹了几首钢琴曲子后兴奋地说:“各位,请注意这位年轻人,不久的将来他就会博得世人的称赞!”莫扎特还答应给贝多芬上课。
可惜此后两个月,贝多芬母亲突然去世。
对此,贝多芬父亲意志消沉,终日酗酒,贝多芬不得不挑起了养家糊口的重担,再次回到原来的歌剧院当钢琴师。
19岁那年,法国大路程爆发,贝多芬满怀激情地写了《谁是自由人》的合唱曲来表达他对自由与民主的渴望。
后来,贝多芬通过人介绍,认识了李希诺夫斯基公爵。
他很欣赏贝多芬的才华,收他为音乐仆役。
贝多芬也很快以自己的即兴钢琴奏迷住了维也纳人,其音乐旋律时而如细水潺流,时而如惊涛骇浪,时而如鸟语鸡鸣,时而如暴风骤雨。
有人曾评论贝多芬的即兴曲“充满了生命和美妙”。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30岁时,贝多芬爱上了一个伯爵小姐朱丽叶.琪查尔迪,但她父亲嫌贝多芬出身低贱,硬是把女儿许配给一个伯爵。
这给了贝多芬极大的精神刺激,据说他的名曲《致爱丽丝》就是在这段时间内创作的。
失恋固然令他伤心,但更令他伤心的是他的耳朵开始发聋。
他在给朋友的一封信中写到:“我过着一种悲惨的生活……要是干别的职业,也许还可以;但在我的行当里,这是最可怕的遭遇!”贝多芬曾竭力治疗,却无济于事,他搬到维也那乡下去疗养了两年。
结果病情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更加恶化了,就连窗口对面的教堂钟声都听不到了。
贝多芬的作文素材摘抄(必备6篇)

贝多芬的作文素材摘抄(必备6篇)贝多芬,是一个音乐家,可他并不是一个音乐家,他在音乐方面很不是一个音乐家,他在一生当中,只能听到一个人的声音,他的耳朵被打聋了,但他却不放弃音乐。
他一生都没有音乐天分,他就是著名的作曲家。
我认为贝多芬是一个不幸的人,他双耳失聪,可却没有放弃过对音乐的追求,他在音乐上不是一个音乐家,他一生创作了许许多多的音乐作品,其中最为成功的就是贝多芬了。
贝多芬在一生当中,没有一句台词来说服别人,他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音乐家,他是在用自己的方式来对抗自己,他在音乐上是那么的努力,不是一个音乐家,他只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对抗别人。
他是那么的努力,为了自己。
他在音乐上不是一个音乐家,不是一个音乐家,他只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对抗自己的耳朵。
他一生都是用自己的努力来对抗别人的耳朵。
我也要像他那样。
1、我愿证明,凡是行为善良与高尚的人,定能因之而担当患难。
2、年3月初,光秃秃的树木虽然还在寒风中抖动,但是热爱大自然的人们,能看到春天正悄悄地向人间走来。
3、使你的父亲感到荣耀的莫过于你以最大的热诚继续你的学业,并努力奋发以期成为一个诚实而杰出的男子汉。
4、划分天才和勤勉之别的界线迄今尚未能确定以后也没法确定。
5、即使为了国王的宝座,也永远不要欺骗、违背真理。
6、在困厄颠沛的时候能坚定不移,这就是一个真正令人钦佩的人的不凡之处。
7、音乐当使人的精神爆出火花。
8、那些立身扬名出类拔萃的,他们凭借的力量是德行,而这也正是我的力量。
9、痛苦能够毁灭人,受苦的人也能把痛苦毁灭。
创造就需苦难,苦难是上帝的礼物。
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
10、涓滴之水终可磨损大石,不是由于它力量强大,而是由于昼夜不舍的滴坠。
只有勤奋不懈的努力才能够获得那些技巧。
11、年10月1日,贝多芬的二弟尼古拉斯·约翰·贝多芬出生了。
也就在这一年,贝多芬上学了。
他非常喜欢学校开设的功课:音乐、拉丁文、算术……尤其是音乐课,勤奋的他,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天赋和才华,引发了音乐老师的好奇与偏爱。
贝多芬的名人故事(8篇)

贝多芬的名人故事(8篇)贝多芬的名人故事(8篇)贝多芬的名人故事1当雄浑激昂的《命运交响曲》叩击着你的心扉时,你也许想起了贝多芬这位遭到命运沉重打击的音乐巨人。
贝多芬是18世纪以来世界最的德国音乐家,可能也是世界音乐最伟大的音乐家。
他和海顿、莫扎特并列为西欧古典音乐的三个代表。
贝多芬生于德国莱茵河流域的波恩,他的父亲和祖父是当地的选帝侯马克斯·弗雷德里奇的宫廷歌手。
这个家庭是个不幸福的家庭,父亲嗜酒成癖,使贝多芬很早就被迫接过了抚养母亲和两个弟弟的担子。
12岁时,贝多芬已经能够自如地演奏,而且担任了管风琴师聂费(1748—1798年)的助手。
就在这时他开始正式跟聂费学习音乐。
聂费是一位具有多方面天才的音乐家,他扩大了贝多芬的艺术视野,使贝多芬熟悉了德国古典艺术的一些优秀范例,并巩固了贝多芬对崇高的目的的理解。
贝多芬的正规学习和有系统的教养,实际上是从聂费的细心教导和培养开始的。
聂费还引导他在1787年到维也纳就教于莫扎特。
在那里他有机会为莫扎特演奏,他用莫扎特给的一个主题作了辉煌的即兴演奏,使得莫扎特对朋友说:“注意他,有一天他将名扬全世界。
”几年后,选帝侯出钱安排他在维也纳跟海顿学习。
他在22岁时离开了出生的城市,以后再也没有回来。
不幸的是,上了年纪的海顿看不惯年轻的贝多芬那种暴烈的气质和独立的精神。
当贝多芬和其他名家研究音乐时,其中一位最学究气的宣称:“他什么也没学到,他不会用正统风格写出任何东西来。
”贝多芬到维也纳不久便接到母亲的死讯,他不得不立即赶回波恩。
由于家庭的拖累,一直到1792年秋他父亲死后,他才第二次来到维也纳,但这时莫扎特却已不在人世了。
贝多芬第二次来到维也纳后,很快地便赢得了维也纳最卓越的演奏家(特别是即兴演奏)的称谓。
以后,他先跟海顿学习,后来跟申克、阿勃列希贝尔格和萨利耶里等人学习。
他在波恩通过同知识分子勃莱宁的交往,接触到当时许多教授、作家和音乐家,并从他们那儿受到“狂飙运动”思潮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贝多芬的故事
公元1770年,世人最崇敬的”乐圣”贝多芬,出生在德国的波昂市。
贝多芬
小时候的家境清寒贫穷,全家人相处的气氛也不和谐。
因为他有个脾气刚烈、个性自私、又没有责任感的父亲。
贝多芬的爸爸成天不肯好好做事,只知道喝酒。
幸亏贝多
芬有个贤淑而吃苦耐劳的妈妈,多亏妈妈四处帮人洗衣打扫,家里的生计才能够免强
维持。
其实,贝多芬的爸爸并不是没有专长,他在音乐方面颇有才华,祇是不够踏实
而已。
他的嗓音浑厚、有磁性,曾经在宫廷里担任过好一阵子的歌手。
这份工作的待遇虽然并不怎么丰厚,至少还算安稳,但是却不能满足他爸爸心里
那股过大的野心。
贝多芬的爸爸总是这样抱怨,要他一辈子当歌手实在太没出息了,
他一心梦想做个财富满坑满谷的大富翁。
不过,想钱容易赚钱难,要不是真有两把刷子,想要赚到大钱,谈何容易哪!再说,他爸爸除了歌喉派得上用场之外,根本没有
其它本领。
因此贝多芬的爸爸进也不是,退也不是,总是找不着一条好出路,他心里
烦闷得不得了,才借酒麻痹自己。
爸爸的苦闷,妈妈心理明白得很,她常常劝告爸爸,要他衡量自己的能力做事。
可是爸爸根本就听不进耳朵,他坚信,凭自己锐利的眼光,一定可以为全家人带来幸福的生活,只是这个愿望必须贝多芬努力配合,才能圆满实现。
无时无刻不在为名利花心思的爸爸,到底在打些什么主意呢?原来,他非常羡慕
和姊姊正在德、奥、义、法等国大开音乐演奏会的莫扎特,一位仅仅十八岁就被公认
为出名的钢琴家,而且收入还相当可观呢!所以,贝多芬的爸爸决定栽培才四岁大的
贝多芬朝钢琴演奏的生涯迈进,因为莫扎特也是三、四岁的时候就开始起步。
为了满足虚荣心,向来我行我素的爸爸,根本不顾贝多芬的意愿如何,只要他大
声一吼:”贝多芬!快过来弹琴!”贝多芬就得乖乖就范,即使是三更半夜,照样得
掀开被子立刻下床,要是动作慢了半拍,他爸爸就会拍桌叫骂,然后怒气冲冲的闯进
房里,将贝多芬拖下床来痛打一番。
总之,贝多芬从小就是提着心、吊着胆过日子的。
有一天深夜,贝多芬的爸爸拎着一瓶酒,左摇右晃的走进家门。
这时,贝多芬正躺在
沙发上睡得很沉。
爸爸看到贝多芬不但没有努力练琴,还躺着睡觉,一时气上心头,
原本就不够慈祥的面孔,一下子变得更加严肃,他冲向沙发用力摇醒贝多芬大吼:”
起来!莫扎特小时候都是熬夜练琴的,你如果想要成大器,就不要再贪睡了。
”
“贪睡?”对贝多芬来说,这是多么刻薄的字眼哪!他整夜陪在妈妈身旁等爸爸
回家,直到凌晨两三点钟才合眼入睡,没想到爸爸醉醺醺的一进家们就吵吵闹闹。
贝
多芬闷着一肚子气,本来想要大胆顶撞爸爸的,后来想想,反正爸爸是个不讲道理只
讲权威的人,何必多费唇舌呢?算了,还是乖乖练琴吧!就这样,贝多芬表面上对爸
爸的无理要求总是百依百顺,暗地里却打从心底排斥爸爸的独裁作风。
有时候,贝多
芬实在受不住委屈了,就会都着小嘴向妈妈哭诉,甚至会直截了当的告诉妈妈说:”妈,我好讨厌爸爸喔!”不过,讨厌归讨厌,爸爸总是爸爸;况且,贝多芬也是个知
道轻重的孩子,无论如何,他是不会也不敢和爸爸起正面冲突的,他只是尽量避开爸
爸的视线而已。
贝多芬认为,只要少跟爸爸碰头,自然可以减少被迫弹琴的机会。
所
以,贝多芬常常一个人躲在阁楼眺望波昂街上的大广场。
波昂街上的大广场很宽阔,
那里是个提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地方。
每到黄昏时分,总会有一群大大小小的孩子们
在这里玩游戏。
他们有的玩跳绳,有的踢皮球,有的捉迷藏,大家都好像玩得好开心。
贝多芬最喜欢趴在窗台上看小朋友天真的笑容,听小朋友开怀的笑声,感受大伙儿轻
松愉快的气氛。
而整天愁眉苦脸的贝多芬,也只有在这个时候才能领会什么是快乐。
由于爸爸一再使用高压的手段逼迫孩子,所以”父亲”、”钢琴”、”音乐”、”压力”等…,这些东西对贝多芬来说,都是恶梦,只会带给他痛苦而已。
不过,有没
有兴趣是另一回事,经过了五、六年的锤炼,加上自己的优异资质,贝多芬的琴艺倒
也一天强过一天;而且,在十岁那年,贝多芬的爸爸已经没办法再引领他进入更高的
境界了。
于是,他爸爸只好委托歌剧团的指挥尼富先生担任贝多芬的音乐教师。
尼富先生的教法很亲切,也很特别。
他知道,如果要贝多芬在音乐界大放异彩,
就非得要贝多芬喜爱音乐不可。
所以,尼富先生不厌其烦的为贝多芬解析乐曲内容,
并且想尽办法教导贝多芬,让他把感情适当的融入乐谱中,细心体会曲调的高低起伏,再着手弹琴,这样才会比较得心应手。
有时候,尼富先生还会讲些音乐家苦练成名的
故事来勉励贝多芬,而贝多芬总是听得津津有味。
结果,不出半年,贝多芬对音乐的
热爱,竟然像一匹谁也勒不住的野马,向前直奔。
可见,兴趣的培养足以改变人的一生。
贝多芬的作品有”月光曲”、”快乐颂”、”第一交响曲”、”奏鸣曲”、”命
运交响曲”、”庄严弥撒曲”等等,这些都是摆脱古典主义、展现自由、热情奔放的
美丽乐章。
2019年08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