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二胎,心理专家抚慰大宝情绪

合集下载

心理专家赵后锋提醒:生二胎别忽略“老大”的心理感受

心理专家赵后锋提醒:生二胎别忽略“老大”的心理感受

心理专家赵后锋提醒:生二胎别忽略“老大”的心理感受据全程导医网了解到,9岁女孩多次短暂失明,为了给她找到病因,其家人带她辗转多地大医院。

每一次检查,都显示她眼睛没什么问题。

直到看过心理医生,才找到令人意外的病根儿:弟弟出生以后,爸妈把大部分精力都分散到弟弟身上,她心理无法接受,出现了癔症性失明。

大医院去了不少,就是查不出病因9岁的童童(化名)正在读小学,平时视力一向很好。

半年前一个周末的晚上,全家人正在吃饭,童童突然说她看不见了,起初家人以为有什么东西进到孩子的眼睛里,就赶忙过来吹眼睛。

但根本没效果。

这下家人紧张了。

他们连夜挂了急诊,童童住进了徐州市区的一家医院。

随后的一些列检查都显示,童童的眼睛没什么问题。

这下,不仅童童的家人感到蹊跷,就连做检查的医生也感觉奇怪:从检查的结果来看,童童的眼睛确实没有什么问题,可孩子为什么就看不见呢?就在大家都一筹莫展的时候,童童的眼睛却奇迹般的好了。

这距离发病仅仅8个小时。

童童的爸爸冯先生说,当时他曾怀疑孩子是装的,但看孩子表现又不像。

检查也查不出来原因,孩子也能重新看见了,家人觉得事情就此结束了。

但没想到,刚过了3个月,童童又发病了。

这一次,童童的情况有点严重。

在医院里住了3、4天,童童还是看不见。

所有能做的检查都做过了,依然是检查不出原因。

在医生的建议下,父母带着童童先后去了上海、北京的国内知名医院,哪里的眼科是业界数一数二的。

又是一番检查,结果仍然是眼睛没问题。

眼睛没问题,可孩子怎么就失明了?就在医生们为此进行讨论的时候,童童又能看见了。

北京一家医院的眼科医生再次详细询问了童童的经历之后,建议童童的父亲冯先生找个心理专家给童童看看吧。

眼睛失明,和心理有什么关系?冯先生有点不明白。

癔症性失明:不良刺激导致自我暴盲前天下午,市心理卫生研究所所长赵后锋结合童童以往的治疗经历,并通过一系列心理学方面的专业检查,给出了结论童童这是癔症性失明。

癔症是大脑皮质收到强烈刺激而引起的皮质和皮质中枢机能失调,属神经官能症,临床表现比较多样化。

二胎家庭中大孩存在的心理问题及解决对策

二胎家庭中大孩存在的心理问题及解决对策

二胎家庭中大孩存在的心理问题及解决对策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政策的放开,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生育第二个孩子,也就是俗称的“二胎”。

对于家庭中的大孩子来说,这个变化可能会带来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大孩子可能会感到失落、焦虑、嫉妒等负面情绪,对此家长们需要认真面对并解决。

本文将就二胎家庭中大孩子存在的心理问题以及解决对策进行探讨。

一、心理问题分析1. 失落感对于家庭中的大孩子来说,二胎的到来意味着家庭结构的改变,原本独享父母关爱的位置将不再是独一份。

这样的改变对大孩子来说可能会给他们带来一种失落感,感觉自己的地位受到了挑战。

2. 嫉妒情绪随着新生儿的到来,父母的时间和精力都会更多地投入到照料新生儿上,这样大孩子可能会感到被忽视或者嫉妒。

他们可能会觉得自己的地位被新生儿替代了,从而产生嫉妒情绪。

3. 焦虑不安大孩子对于新生儿的到来可能会感到不安和焦虑,他们担心自己会失去父母的宠爱和关注,担心自己的地位和权利会受到侵犯,从而导致情绪上的不稳定和焦虑。

以上所述仅仅是大孩子可能会面临的一些心理问题,但也足以引起家长们的重视。

对于家庭中的大孩子存在的心理问题,家长们需要认真对待,并采取有效的解决对策。

二、解决对策建议1. 建立家庭会议对于即将要生二胎的家庭,建议在孩子接受这个现实之前设置一个家庭会议,让大孩子能够充分地了解新成员的到来对家庭的影响,并且给予他们充分的表达情感的机会,让他们能够释放内心的情感压力。

2. 沟通和倾听家长需要与大孩子进行沟通和倾听,让他们能够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并且给予他们足够的理解和关怀。

家长要告诉大孩子新生儿的到来不会改变他们在家庭中的地位,父母对他们的关爱依旧不变。

3. 分配家庭任务在家庭中,分配一些适合大孩子做的家庭任务,让他们参与到照顾新生儿的过程中,这样能够让大孩子感到自己的重要性和价值,减少他们的失落感和嫉妒情绪。

4. 开展兴趣爱好家长应该鼓励大孩子开展他们自己的兴趣爱好,让他们在课外时间有一些属于自己的空间,给予他们成就感和自豪感,让他们心情愉悦。

二胎家庭中大孩存在的心理问题及解决对策

二胎家庭中大孩存在的心理问题及解决对策

二胎家庭中大孩存在的心理问题及解决对策随着我国《二孩政策》的实施,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生育第二个孩子。

对于家庭中的大孩子来说,父母再次怀孕所带来的变化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本文将就二胎家庭中大孩存在的心理问题及解决对策进行探讨。

一、心理问题1. 嫉妒与不安对于原本是独生子女的孩子来说,家庭中新生的弟弟或妹妹可能会导致他们产生嫉妒情绪。

他们可能会感到父母对新生婴儿的关注更多,自己被忽视了。

他们还可能对未来的家庭关系变得不确定而感到不安。

2. 孤独感在原本是独生子女的家庭中,大孩子可能会因为父母忙于照顾新生婴儿而感到孤独。

他们可能会觉得自己被遗忘了,失去了原来的家庭温暖。

3. 自我否定有些大孩子可能会出现自我否定的情况,觉得自己不如新生的弟弟妹妹受欢迎。

他们可能会因为自己的需要被忽视而产生自卑感。

二、解决对策1. 关怀与理解父母在怀孕期间和新生婴儿出生之后,应当特别关注大孩子的情绪变化。

在处理与新生婴儿的亲子互动时,也可以邀请大孩子一同参与,增强他们的参与感和被关注感。

2. 建立家庭和谐氛围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尤为重要。

父母可以通过增加家庭活动,如一家人一起做饭、出游等,增强家庭氛围,缓解大孩子的孤独感。

3. 培养独立性在父母照顾新生婴儿的也要给予大孩子适当的独立空间,让他们有机会处理自己的事务和情感。

培养独立的能力,对于解决大孩子的自我否定问题有一定的帮助。

4. 给予肯定与鼓励为了缓解大孩子们因被忽视而产生的自卑感,父母需要给予他们肯定和鼓励。

可以适当表扬大孩子在学业、生活等方面的成就,让他们感到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是被认可和尊重的。

5. 导入适当的儿童心理咨询如果大孩子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问题,如情绪失控、社交障碍等,家长可以考虑引导他们进行心理咨询。

专业的心理辅导师可以帮助大孩子理解、应对自己的情绪问题,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新的家庭环境。

在实施《二孩政策》的过程中,充分体察大孩子的心理变化,及时做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对于家庭的和谐和孩子们的成长都是非常重要的。

二胎家庭中“大孩”常见心理问题及干预策略研究

二胎家庭中“大孩”常见心理问题及干预策略研究

二胎家庭中“大孩”常见心理问题及干预策略研究引言:随着中国政府的放开二胎政策,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了迎接二胎的到来。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大孩”问题的出现,指的是在二胎家庭中排行老二的孩子。

由于“大孩”在家庭中的地位受到挤压,他们可能会面临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二胎家庭中“大孩”常见的心理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干预策略。

一、对“大孩”常见的心理问题的认识在二胎家庭中,排行老二的孩子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他们通常被视为孩子中的“大哥”或“大姐”,这意味着他们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和照顾弟弟妹妹的义务。

然而,这种改变可能会对“大孩”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

1. 嫉妒与不满情绪:许多“大孩”可能会因为弟弟妹妹的到来而感到嫉妒和不满。

他们可能觉得自己的地位被侵占,父母的宠爱和关注都转移到了新生儿身上。

这种情绪可能导致他们对家庭环境产生不满,甚至对弟弟妹妹产生敌意。

2. 自卑心理:与之前独生子女的地位相比,“大孩”在家庭中的地位变得较低。

他们可能会因此而产生自卑心理,觉得自己变得不如以前重要,甚至变得多余。

这种自卑心理可能会对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产生负面影响。

3. 恐惧与不安感:在二胎家庭中,可能有的“大孩”会担心自己被父母所遗忘。

由于新生儿需要更多的关注和照顾,他们可能觉得自己被父母所忽视,从而产生恐惧和不安感。

这种心理问题可能会导致他们对父母的依赖加深,也可能产生对父母的逆反情绪。

二、对二胎家庭“大孩”的心理干预策略研究为了帮助“大孩”处理他们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干预策略。

以下是几个可以尝试的方法:1. 提供情感支持:父母可以通过表达爱和关心,鼓励他们开诚布公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父母需要多与“大孩”交流,了解他们的感受,并让他们感觉到自己在家庭中的重要性。

同时,父母可以鼓励“大孩”帮助照顾弟弟妹妹,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家庭意识。

2. 平衡关注分配:父母需要合理分配关注和照顾资源,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得到足够的关注。

浅析二胎“老大”的心理问题与应对策略

浅析二胎“老大”的心理问题与应对策略

浅析二胎“老大”的心理问题与应对策略
随着二胎政策的实施,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迎来了二胎。

对于家中的“老大”来说,突然多出一个弟弟或妹妹,无疑会给他/她带来一些心理问题。

本文将深入分析二胎“老大”的心理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一、失落感
对于家中的“老大”来说,他们是长子/长女,曾经独享所有父母的关爱和呵护。

而此时,父母的关注度不可避免地会向新生的婴儿倾斜,这会给“老大”带来失落感。

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应该在言传之间告诉“老大”,他们对“老大”的重视依旧不变,甚至更多了。

父母可以让“老大”参与照顾新生儿的过程,让他们感受到被需要和重要。

二、嫉妒心理
新生儿的到来,给“老大”的独特地位带来了一定的威胁感和嫉妒心理。

父母应该注重平等对待和公正分配,不要给“老大”造成过于大的心理落差。

在分配资源方面,要注意适当倾斜,“老大”也应该有自己的私人空间,不要因为二胎的到来而把所有的资源都分配给新生儿。

三、焦虑感
对于“老大”来说,妹妹或弟弟的到来,意味着他们的父母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而这也会让“老大”感到焦虑。

父母应该明确告知“老大”,他们的爱和关注不会因为新生儿的到来而减少,让“老大”感到安心和舒适。

四、责任感
尽管“老大”可能会表现出一些失落、嫉妒和焦虑的情绪,但他们也会因为成为“哥哥”或“姐姐”而感到自豪和责任感。

父母需要适当加强对“老大”的鼓励和肯定,让他们更加有信心和勇气成为好的“兄长”或“姐姐”。

总之,对于家中的“老大”来说,二胎的到来会带来一些心理问题,父母应该及时关心并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让“老大”感到被重视和关爱,从而更好地适应新的生活方式。

弟弟来了--二胎心理辅导个案

弟弟来了--二胎心理辅导个案

F o r p e s n a u s e o n y s u d y a n d r e s a c h n o f r c m me r c a u s e弟弟的到来——二胎给孩子的影响及咨询案例郑州市惠济区苏屯小学彭丽萍随着国家二胎政策的松动放开,二胎现象越来越多。

农村学校二胎现象更普遍一些。

妈妈有了第二个孩子,有可能会忽略第一个孩子,因此,大的会欺负小的,闹情绪,争东西……如果父母处理不当,会让大的产生焦虑、沮丧、甚至痛苦、压抑……很多负面情绪。

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不利影响。

孩子出了一些行为偏差,家长的知识能力的限制,也束手无策,不知道如何正确引导、解决问题。

所以,作为教师,如何运用专业心理学知识和技法给这些“大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就显得很重要。

辉是5年级的孩子,聪明伶俐,成绩优良。

但这学期却180°大转弯,上课不听讲,还总是打断老师讲课,引得学生哄堂大笑,爱打架,总是和同学有冲突……班主任批评教育若干次,效果不佳,向咨询老师求助。

我以让他帮忙拿东西为理由让他来到心理咨询室,他进来后,好奇地看看这看看那。

见状,我赶紧给他说:“里面还有很多小玩具呢,要不要去看看?”他笑笑,立马进了沙盘室。

我心中暗喜。

他在沙具柜那看看这个,看看那个,我说:“孩子,老师正好有时间,想不想玩沙盘游戏?”他一口答应。

我给他简单介绍了游戏规则。

告诉他,这是个受保护的安全的空间,他可以自由自在得玩。

孩子听了,立马开始制作沙画了。

我在旁边守候,默不作声,给他支持。

30分钟后,他向我示意他的沙画世界做好了。

问他完成之后的感受,孩子表达的是觉得不容易,脖子疼,但是感觉挺不错的。

之后我引导他给我介绍他创作的这个独特的世界。

沙画中间用栏杆围起来,他给我介绍是为了和朋友们踢足球不受干扰。

接着摆了小和尚和拿录音机的叔叔,还有建筑群上的小孩儿,他们都是观众。

他认为自己那一队能赢。

对手是自己的朋友,感觉对方有时候很聪明有时候很笨。

浅析二胎“老大”的心理问题与应对策略

浅析二胎“老大”的心理问题与应对策略

浅析二胎“老大”的心理问题与应对策略随着中国二孩政策的全面放开,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迎来了二胎,而对于原本的“老大”来说,这个变化意味着他们需面对诸多的心理问题与挑战。

作为家长,我们需要重视并理解“老大”可能面临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来帮助他们适应新生儿的到来。

首先需要认识到的是,“老大”在迎来新生儿弟弟或妹妹之前可能存在着焦虑、恐惧和嫉妒情绪。

在他们的心中,他们一直是家庭的“宝贝”,是父母的焦点,突然出现一个新的成员会让他们感到失落和不安。

他们担心父母会不再那么关心自己,害怕失去原本的地位和爱。

这时候,家长需要对“老大”的情绪给予足够的关注和理解,通过沟通和安慰,让孩子们知道他们依然是家庭的重要一员,父母依然一样爱他们。

“老大”可能会出现对新生儿的嫉妒情绪。

新生儿的到来会带来家庭中的各种变化,父母的时间和精力都会更多地倾注在新生儿身上,这可能让“老大”感到被忽视和排挤。

他们会觉得自己不再是家里的宝贝,不再是唯一被父母呵护和关爱的孩子。

家长需要在照顾新生儿的不要忽略“老大”的情感需求,给予他们更多的陪伴和关心。

鼓励“老大”参与到照顾新生儿的过程中,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提升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老大”可能会出现自我价值感受的挑战。

在家庭中“老大”一直担负着照顾和关爱的责任,但随着新生儿的到来,这些责任可能会有所减轻。

一部分“老大”会觉得自己失去了价值和存在的意义,产生自卑和挫折感。

家长需要及时和“老大”沟通,让他们知道自己的价值不会因为新生儿的到来而减少,鼓励他们在新的角色中发挥自己的能力,肯定他们的优点和努力,让他们感受到自己依然是家庭的骄傲和支柱。

家长还可以通过一些实际的行动来帮助“老大”适应新生儿的到来。

在新生儿呵护中,可以让“老大”帮忙递尿布,哄婴儿睡觉,这样既能让“老大”感到自己的重要性,也能锻炼他们的责任心和照顾能力。

家长可以在合适的时候让“老大”和新生儿进行亲子互动,增进亲情和感情交流,让他们感到家庭的温暖和和谐。

浅析二胎“老大”的心理问题与应对策略

浅析二胎“老大”的心理问题与应对策略

浅析二胎“老大”的心理问题与应对策略随着二孩政策的放开,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要二胎。

对于“老大”来说,这意味着他们要面临着一个新的家庭成员的到来,以及与之相关的一系列变化。

这些变化可能会给“老大”带来一些心理问题,因此家长需要了解并针对这些问题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以帮助“老大”顺利过渡。

一、心理问题分析1. 嫉妒情绪:对于有些孩子来说,二胎的到来可能会引发他们的嫉妒情绪。

他们可能会觉得被忽视和取代,认为家长会更加关注新生儿,而忽略他们的存在。

2. 焦虑情绪:孩子对于未知的事物和变化可能会感到焦虑。

他们可能会担心自己会失去父母对他们的关注和爱,也会担心新生儿的到来会改变家庭的氛围和现有的生活方式。

3. 不安全感:孩子可能会担心自己会失去家庭的支持和保护,感到不安全和孤独。

他们担心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会发生改变,不再是“唯一”的“宝贝”。

二、应对策略1. 关注沟通:对于孩子的嫉妒情绪,家长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沟通。

让孩子知道,虽然家里有了新的成员,但是他们对家长的关心和爱不会改变。

家长可以告诉孩子,他们是家庭的“老大”,是自己的骄傲,不会被取代。

2. 打造专属空间:在家庭环境中为“老大”打造独立的专属空间,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特殊和重要。

可以给他们一个属于自己的房间或者活动区域,让他们有自己的空间进行思考和活动。

3. 定期约会时间:家长可以给“老大”安排一些定期的约会时间,专门和他们单独相处。

这样可以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关心和重视,减轻他们的焦虑和不安全感。

4. 参与准备工作:在准备迎接新生儿的过程中,可以让“老大”参与其中。

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对家庭的重要性和参与感,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成就感。

5. 鼓励表达情感: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让他们知道家长是愿意倾听和理解他们的。

家长要对孩子的情感给予足够的尊重和认可,避免忽视或轻视他们的情感。

三、家长的心态在帮助“老大”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中,家长自己也需要保持积极的心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二胎”专家谈如何抚慰大宝情绪
第一、让大宝参与各项迎接新宝宝的准备
生二胎前在给未来的弟弟妹妹的取名上,最好也要让大宝参与,并让大宝提供自己的想法,可以让大宝帮忙给二宝取个乳名。

这是很尊重大宝的方式,而宝宝也会因为即将成为哥哥姐姐而感到兴奋和充满期待。

另外,在日常生活中,如果谈话涉及到胎儿,最好别叫“宝宝”或想好的名字,最好把胎儿称呼为“**(大宝的乳名)的小妹妹/弟弟”。

生二胎为新生儿准备物品时,可把以大宝不穿的衣物整理出来,告诉他:这些以前都是你的,你现在穿太小了,能让给未来的弟弟妹妹穿吗?若大宝对某件小衣服舍不得,不妨让他保留着。

当然,若爸爸妈妈能动员大宝“割爱”分享出自己最爱的一件玩具就更好了。

若是大宝不愿则不要勉强,避免大宝认为自己喜欢的东西被“抢”走,也防止混淆宝宝刚建立的物主权。

让大宝参与妈妈的整个孕期。

怀上小宝后,告诉大宝她需要我们的关爱。

第二、用父母的手足之情感染大宝
爸爸妈妈若有兄弟姐妹的话,不妨多和大宝讲兄弟姐妹间的故事,让他期待自己有弟弟妹妹的生活。

例如妈妈和妈妈的弟弟小时候一起玩,玩了什么什么游戏,好开心!爸爸和爸爸的妹妹一起上学一起放学,
回家后爸爸给妹妹准备好吃的饭菜,妹妹吃得可香啦!这些小故事中不经意透露出来的手足之情,能让大宝认识到兄弟姐妹之间的爱和欢乐,期待自己也有弟弟妹妹。

第三、家长言语营造欢迎弟弟妹妹的家庭氛围
想要生二胎,家人之间的工作也需要做好。

爸爸妈妈应和家中长辈亲人传达生二胎的想法,并请求支持。

若是有些亲人不赞同生二胎,则在生二胎前少让大宝接触这些亲人。

因为生二胎需要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若亲人不停地在大宝耳边说:生二胎前,家长要和大宝灌输这样的观念:“马上就有一个弟弟妹妹了,你就变成强大的哥哥啦,可以保护他,不让别人欺负他!”“别人家都没有妹妹啊,我们有一个呢,她会像个跟屁虫一样跟着你后面,骄傲地说我有哥哥,哥哥最棒!”“等有了妹妹,你就不会觉得无聊啦,不用总想着去小朋友家玩啦,可以和妹妹一起玩……”这些言语的感染力很强,不仅能让大宝意识到拥有妹妹的好处,还能勾起他作为哥哥姐姐的保护欲。

第四,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不会因为二宝的出生而变化,怀上小宝后,我与大宝之间的情感沟通更多了。

“不管妈妈有几个孩子,你永远是妈妈的宝贝大宝。

”也提前和大宝打预防针:“如果有人对你说,妈妈有了
小宝会不爱你,你可以理直气壮地告诉他们,不会的,妈妈会永远爱我的!”巩固大宝在家中的地位,永远的唯一,在小宝出生前后,依然要把家庭中的较好资源及她原先已经在享受的资源留给大宝。

比如,在怀孕期间,我坚持一直陪伴大宝睡着,坚持讲故事等照顾大宝的生活;这样尽量保证大宝的生活模式,确保大宝在家庭中永远唯一的地位。

第五,让大宝切身感受到有二宝的好处
比如,大宝会得到小宝的爱,小宝长大后也会关爱她,这是独生子女家庭所没有的;小宝长大后会与大宝玩,走到哪里玩到哪里,不像其他孩子需要提前预约与他们玩的时间;大宝可以分享小宝的物品,比如,我会要求特别要好的朋友在给小宝出生送礼时,顺带给大宝也准备一份;我也会替小宝决定把她出生时收到的一部分礼物转送给大宝;大宝可以充当小宝的老师,会很有成就感
第六、绘本教育
被大宝买一下手足的绘本,比如《小凯的家不一样了》、《小小大姊妹》等等,主要就是讲小男孩小凯看家里每样东西都不一样了,沙发、水壶等等,自己有点害怕,傍晚父母回到家中,怀里抱着一个婴儿,家里不一样原来是小凯多了一个妹妹。

(儿子非常喜欢
这个绘本,尤其最后婴儿出现的时候,他会很自豪的对我说,妈妈,我们家也要不一样了,我也要有妹妹了)
二胎不仅是夫妻双方的事,还要考虑到对大宝的影响。

面对年幼的宝宝,妈妈要如何解释“生二胎”这个高深晦涩的词语呢?如何让大宝接受即将到来的家庭新成员?重庆爱家兴建议家长们赶紧学起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