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语文基础知识总结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下册语文重要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下册语文重要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下册语文重要知识点归纳包括:
1.重点字词:例如《桃花源记》中的“鲜美”、“交通”、“妻子”、“绝境”、“不足
为外人道也”等。

2.重点句子:例如《桃花源记》中的“复前行,欲穷其林。

”“不足为外人道也”
等。

3.文学常识:例如《藤野先生》中的“鲁迅”、《列夫·托尔斯泰》中的“茨威格”、
《背影》中的“朱自清”等。

4.文章内容理解:例如《桃花源记》中的“世外桃源”、《藤野先生》中的“藤野
先生”、《列夫·托尔斯泰》中的“托尔斯泰的伟大人格”等。

5.表达方式:例如《桃花源记》中的“记叙”、《藤野先生》中的“描写”、《列
夫·托尔斯泰》中的“议论”等。

6.修辞手法:例如《桃花源记》中的“比喻”、“拟人”、“夸张”等。

《藤野先生》
中的“排比”、“比喻”等。

《列夫·托尔斯泰》中的“排比”、“比喻”等。

7.标点符号:例如《桃花源记》中的“句号”、“问号”等。

《藤野先生》中的“分
号”、“冒号”等。

《列夫·托尔斯泰》中的“分号”、“冒号”等。

八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总结一、文学常识1. 作者及其作品:了解本册所涉及的作者及其代表作品,包括古代和现代作家,以及他们作品的主要思想和艺术特色。

2. 文体知识:掌握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基本文体的特点和写作方法。

3. 古诗词鉴赏:学习古代诗词的基本鉴赏方法,理解诗词的意境、修辞手法等。

4. 文化背景:了解课文背后的历史文化背景,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二、语言知识1. 词汇积累:掌握本册课文中的生字新词,了解其意义、用法和词义辨析。

2. 句子成分分析:学会分析句子的主谓宾定状补等成分,理解句子结构。

3. 修辞手法:识别并理解比喻、拟人、排比、对偶等常见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4. 标点符号:正确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等标点符号,了解其在句子中的作用。

三、阅读理解1. 快速阅读:培养快速阅读和捕捉关键信息的能力。

2. 深度理解:通过分析文章结构、作者意图和文中隐含的意义,提高深度理解能力。

3. 批判性思维:学会对阅读材料进行批判性思考,形成自己的见解。

4. 答题技巧:掌握阅读理解题目的解题方法,提高答题的准确性和效率。

四、写作技巧1. 文章结构:学习如何构建清晰的文章结构,包括引言、正文和结尾。

2. 表达能力: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丰富性,学会使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式。

3. 写作风格:了解不同文体的写作特点,尝试模仿经典作品的写作风格。

4. 创意思维:培养创意思维,能够在写作中表达独特的观点和想法。

五、古诗文背诵1. 背诵篇目:掌握本册要求背诵的古诗文篇目,理解其内容和意义。

2. 背诵方法:学习有效的背诵技巧,如分块记忆、联想记忆等。

3. 应用实践:在写作和日常交流中,恰当地引用古诗词,提高语言修养。

六、综合性学习1. 主题研究:围绕某一主题进行深入研究,整合课内外相关知识。

2. 项目学习:参与或设计语文相关的项目学习活动,提升实践能力。

3. 跨学科学习:结合其他学科知识,拓宽学习视野,提高综合素质。

部编教材八年级下文学常识汇总(含名著)

部编教材八年级下文学常识汇总(含名著)

八年级下文学常识1、《社戏》是一篇小说,选自《呐喊》,作者是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代表作有中篇小说《药》,《阿q正传》,《祝福》等,杂文集《坟》《热风》《且介亭杂文集》《二心集》《而已集》《华盖集》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

2、《回延安》,选自《贺敬之诗选》,作者是贺敬之,现代著名诗人,剧作家。

3、《灯笼》的作者是吴伯箫,山东莱芜人,散文家,教育家。

4、《大自然的语言》,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作者是竺可桢,他是我国近代气象学家,地理学家,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

5、《恐龙无处不有》的作者是美国著名科幻作家和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曾获雨果奖和星云终身成就大师奖,代表作有《极地》《新疆域》,他是公认的当代美国科幻小说界的泰斗。

6、《桃花源记》的作者是东晋著名诗人,文学家陶渊明,名潜,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代表作有《归去来兮辞》《归田园居》,《饮酒》《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等,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

7、《小石潭记》选自《柳河东集》,作者是柳宗元,河东人士,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又称柳柳州,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和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和韩愈并称韩柳,他们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对当时文风的改革,散文的发展起过重大的推动作用。

柳宗元与刘禹锡并称为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为王孟韦柳。

8、《核舟记》选自清代张潮选编的《虞初新志》,作者是明末的魏学洢。

9、《关雎》和《蒹葭》,都选自《诗经》,诗经又名《诗三百》,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大约500年间的诗歌,共305篇,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主要采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重点文学常识归纳总结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重点文学常识归纳总结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重点文学常识归纳总结
第一单元
1.《社戏》选自小说集《呐喊》。

2.贺敬之,当代著名诗人和剧作家,代表作有歌剧《白毛女》,抒情短诗《回延安》等。

第二单元
1.阿西莫夫,美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

代表作有《基地》《新疆域》等。

2.利奥波德,美国生态学家。

第三单元
1.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西)人,唐代(朝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2.《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第四单元
1.丁肇中,1936年生,祖籍山东日照,美籍华裔物理学家。

获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2.顾拜旦,法国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

第五单元
马克·吐温,美国作家。

代表作有《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等。

第六单元
1.庄子,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2.《庄子》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

3.《礼记》,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

4.常建,唐代(朝代)诗人。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5篇)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5篇)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1 一、文言字词 (一)、通假字 1、蝉则千转不穷:“转”通“啭”,鸟叫声 2、窥谷忘反:“反”通“返”,返回 3、才美不外见:“见”通“现”,表现 4、食之不能尽其材:“食”通“饲”,喂养“材”通“才”,才能 5、其真无马邪:“邪”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6、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通“饲”,喂养 7、四支僵劲不能动:“支”通“肢”,肢体 8、同舍生皆被绮绣:“被”通“披”,穿 9、百废具兴:“具”通“俱”,全,皆 10、属予作文以记之:“属”通“嘱”,嘱咐 11、玉盘珍羞直万钱:“羞”通“馐”,美味的食物“直”通“值”,价值 12、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见”通“现”,出现 (二)、词类活用 1、互相轩邈:轩、邈,形容词作动词,分别指向高处伸展和向远处伸展 2、以乐其志:乐,形容词使动用法,使……乐 3、策之不以其道:策,名词作动词,鞭打,驱使 4、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千里,数量词作动词,行千里 5、腰白玉之环:腰,名词作动词,挂在腰间 6、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緼袍敝衣,名词作动词,穿着旧棉袄、破衣服 7、笔,名词作状语,用笔 8、心乐之:以…为乐,形容词意动用法 9、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向西,名词作状语 10、下见小潭:下,向下,名词作状语 11、皆若空游无所依:名词作状语,在空中 12、似与游者相乐:形容词作动词,嬉乐,逗乐 13、潭西南而望:西南,向西南,名词作状语 14、斗折蛇行:斗,名词作状语,像北斗一样蛇,名词作状语,像蛇一样 15、其岸势犬牙差互:犬牙,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一样 16、凄神寒骨:凄,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凄凉寒,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寒冷 17、近岸,卷石底以出:近,形容词作动词,靠近,接近 18、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先,形容词作状语,在……之前后,形容词作状语,在……之后19、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守,名词作动词,做……太守 20、名之者谁?名,名词作动词,给……命名 2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翼,名词作状语,像鸟的翅膀一样 22、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第一个“乐”,形容词作意动用法,以……为乐 23、泉而茗者:泉,名词作动词,汲泉水,取泉水茗,名词作动词,煮茶 24、罍而歌者:罍,名词作动词,端着酒杯 25、红装而蹇者:红装,名词作动词,穿着艳妆蹇,骑驴 26、作则飞沙走砾:飞,动词使动用法,使……飞;走,动词使动用法,使……走 《综合性学习》 (一).《献给母亲的歌》 1.请写出2则有关母爱的名人名言,并写出作者或出处 A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B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罗曼?罗兰) 2.请写出2则有关母爱的俗语 A儿行千里母担忧B养儿方知父母恩 3.写出有关母爱的古诗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4.请写出冰心的《繁星;春水》中有关母爱的诗句 母亲呵!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他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繁星》 (二).《寻觅春天的踪迹》 1.请写出24节气中春季的6个节气,并解释“惊蛰”的含义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惊蛰: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2.请写出两个有关春天的农谚 A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B春雨贵如油 3.请写两句描写春天的古诗句 A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三、名著导读 1、《海底两万里》 作者:法国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他被誉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第三部是《神秘岛》 书中的主人翁是自然科学家阿龙纳斯,他和同伴康塞尔、尼德?兰,在一次海洋追捕中,意外地登上了“诺第留斯号”潜水艇,从而开始了充满传奇色彩的海底探险“诺第留斯号”的主人尼摩船长是个性格阴郁、知识渊博的人,在短短的不到10个月的时间里,他们一道周游了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红海、地中海、南极海、北冰洋,航程约两万里这期间,他们目睹了无数的海底奇观,发现了海底煤矿和沉船的宝藏,与大鲨鱼、章鱼博斗,击退土著人的围攻……等等凭着坚忍的意志与过人的智慧,教授和同伴终于返回了自己的国家但是“诺第留斯号”自此也神秘地消失了…… 2、《名人传》 作者:罗曼·罗兰,20世纪上半叶法国的人道主义作家 小说叙述了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意大利画家和雕塑家米开朗琪罗、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阅读感受:①人生难免会遇到磨难,生活也并非充满了鲜花和欢乐;②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克服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困难;③评价人物要看人的品质和价值,而不能以貌取人,以偏概全。

语文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语文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语文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一、字词积累。

1. 重点字词读音。

2. 重点字词书写。

3. 词语理解。

二、文学常识。

1. 作者简介。

2. 文体知识。

1. 实词积累。

- “许”:表示约数,左右,如“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 “奔”:动词作名词,飞奔的马,“猛浪若奔”。

- “负”:凭借,“负势竞上”。

- “造”:往、到,“造饮辄尽”。

- “期”:期望,“期在必醉”。

- “骈”:两马并驾,“骈死于槽枥之间”。

- “策”:名词作动词,用鞭子打,“策之不以其道”。

- “走”:跑,“录毕,走送之”。

- “援”:引、提出,“援疑质理”。

2. 虚词用法。

- “之”:助词,“无义,取消句子独立性”,如“山川之美”;“结构助词,的”,如“天下独绝之景”。

- “以”:“因为”,如“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以中有足乐者”。

- “其”:代词,他,如“亲旧知其如此”;语气词,表揣测,“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 “之”:“结构助词,的”,如“马之千里者”;“代词,它,指千里马”,如“策之不以其道”。

- “其”:“代词,它的”,如“食之不能尽其材”;“表反问语气,难道”,如“其真无马邪”。

- “以”:“介词,用”,如“以衾拥覆”;“因为”,如“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 “之”:“结构助词,的”,如“益慕圣贤之道”;“代词,指知识”,如“弗之怠”。

3. 文言句式。

- 省略句。

- 倒装句。

4. 翻译要点。

四、现代文阅读知识点。

1. 记叙文阅读。

- 人物描写方法及作用。

- 记叙文的顺序。

2. 散文阅读。

- 散文的线索。

- 散文的主题理解。

五、写作知识点。

1. 记叙文写作。

- 选材:要选择真实、典型、新颖的材料。

例如写关于亲情的记叙文,可以选择生活中那些感人至深却又容易被忽视的小事,如母亲在深夜为自己缝补衣服等。

- 结构:常见的结构有总分总、总分、分总等。

开头要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可以采用开门见山、设置悬念等方式;中间部分要详细叙述事件的发展过程,注意描写人物和情节的曲折性;结尾要对全文进行总结升华,如表达自己的感悟或者情感的深化。

八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总结八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总结1一、古今异义1.每有会意古义:指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今义:指领会别人没有明确指出的意思2.亲旧知其如此古义:旧交,旧友今义:过去的,过时的3、造饮辄尽古义:到,往今义:制造4.或置酒而招之古义:有时今义:或者5.赞曰:黔(qián)娄之妻有言古义:常用于传记类文章的末尾,表示是传承人对传承人的评语。

今义:夸奖,夸赞二、一词多义1.以:(1)因以为号焉(介词,把、用)(2)以此自终(凭借或连词,不翻译)2.之:(1)或置酒而招之(代词,他)(2)葛天氏之民欤(助词,的)3.言:(1)闲静少言(说,说话)(2)黔娄之妻有言(言语,话)4.如:(1)晏如也(......的样子)(2)亲旧知其如此(像)5.许:(1)先生不知何许人也(处所、地方)(2)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表示估计、左右)6.其:(1)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语气词,表示揣测,反问)(2)亲旧知其如此(代词,他)三、词类活用1.我不知道他姓什么:形容词当动词用,我知道。

2.通过老朋友知道:形容词做名词,亲戚朋友。

3.以乐其志: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乐。

4.性酒精中毒:名词做动词喝。

四、翻译1.好好读书,不求甚解,每知道一件事就忘了吃饭。

翻译:(他)喜欢读书,不过分在字句上下功夫;每当对书中意旨有所领会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也忘了吃。

2.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翻译:一边喝酒一边作诗,为自己的`志向而感到无比快乐。

3.环堵光秃秃,风不遮,短棕打结,瓢一次次空。

翻译:简陋的居室里冷冷清清的,遮不住风和阳光:粗布短衣上打了许多补丁,饭篮子和瓢里经常是空的,可他安然自若!4.不愁穷,不愁富。

翻译:我不担心贫穷,也不热衷于发财和做官。

八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总结2油光可鉴:〖解释〗形容非常光亮润泽。

〖示例〗他年近三十岁,留着‘西洋装’的头,梳的蓬蓬的,~。

抑扬顿挫:〖解释〗抑:降低;扬:升高;顿:停顿;挫:转折。

八年级下册语文书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下册语文书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下册语文书知识点总结八年级下册语文书知识点1.《记承天寺夜游》【原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xìng)交横(héng),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译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或公元1083年十月十二日夜,可不译),(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时,恰好看见月光透过窗户洒入屋内,(于是我)高兴地起床出门散步。

想到没有(可以与我)共同游乐的人,于是(我)前往承天寺寻找张怀民。

张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

庭院中充满着月光,像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交横错杂,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啊。

哪一个夜晚没有月光?(又有)哪个地方没有松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不汲汲于名利而又能从容流连光景)清闲的人罢了。

基础知识文学常识《记承天寺夜游》选自《东坡志林》。

写于被贬黄州期间。

是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

文言词语[解]除去,脱。

[户]门。

[欣然]喜悦的样子。

[念]考虑、想到。

[遂]于是,就。

[寝]睡觉。

[相与]共同,一起。

[中庭]院里。

[空明]形容水的澄澈。

[交横]交错。

[盖]原来(是)。

[但]只是。

[闲人]清闲的人。

[耳]罢了。

理解探究整体把握这篇小品文通过写“月”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通过写“闲”,传达了复杂微妙的心境。

将“月”“闲”融为一体,深沈含蓄,精美传神。

结构提纲欲睡——(月入)——起行——(念)——寻友——漫步——抒意(少闲)兴奋喜悦转忧、孤寂宽慰、乐极难言之情问题探究1.“月色入户”表现了怎样的情味?运用拟人,似乎月亮也懂得寂寞无聊,悄悄进门与他为伴。

2.“欣然起行”表现了怎样的心情?寂寞寒夜中难得的喜悦与兴奋。

3.从“念无与为乐者”中揣摩的心情。

可能想:与谁一同赏月才不致辜负如此良宵?在这谪居的寂寞中,谁能与我同赏明月?透出忧愁孤寂的心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下册语文基础知识梳理
第1课藤野先生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藤téng野发髻jì芦荟huì畸jī形
和蔼ǎi不逊xùn诘jié责杳yǎo无消息
深恶wù痛疾
点拨:“畸”不要误读为“qí”;“恶”是一个多音字。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烂(màn)漫油光可(jiàn)鉴
(nì)匿名(piē)瞥见解(pōu)剖
3.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1)东京也无非是这样。

(2)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
(3)“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写出了作者人生道路上的重要思想历程,是指弃医从文。

点拨:(1)(2)依据课文内容填空;(3)应自己根据课文内容去概括。

二、重点句子
1.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

2.从文中找出一个运用了反语修辞手法的句子:
示例:
(1)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

实在标致极了。

(2)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点拨:其中“标致”和“正人君子”运用了反语。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藤野先生》选自《朝花夕拾》,是鲁迅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文中回忆了他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期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

对于自己的老师,作者只写过三个人,分别是寿镜吾、章太炎和藤野先生。

点拨:寿镜吾是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的;章太炎是在《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中写的。

第2课我的母亲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文绉绉zhōu mén先生庶shù祖母
吹笙shēng抽屉tì眼翳yì
舔tiǎn宽恕shù
点拨:“绉”不要误读为“zou”;“mén”不要误读为“mí”。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mán)蛮(chuò)绰号
(wǔ)侮辱牢(sāo)骚(péi)赔罪
点拨:“赔”不要写成“陪”。

3.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我母亲待人最仁慈,最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

但她有时候也很有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1.《我的母亲》选自《胡适自传》,作者胡适,字适之,是现代著名的学者。

他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

2.人物传记分为自传和小传。

自述生平的文章是自传;记述他人生平的文章是小传。

第3课我的第一本书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掺chān和马鬃zōng磨蹭cèng
盈yíng眶塾shú师
点拨:“掺”不要误读为“cān”;“蹭”不要误读为“zēng"。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红(shǔ)薯挎着(lán)篮子(wǎng)枉读
点拨:注意字形的偏旁部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