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钧瓷鉴赏
鉴赏钧瓷的艺术美

如何鉴赏钧瓷的艺术美?▼钧窑铜红窑变釉的烧成,翻开了瓷器美学新的一页。
▼钧瓷的艺术美还表现在一种深沉的含蓄美。
北方的黄河流域,劳动人民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历史文明,尤其汉唐文化更是在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唐朝“安史之乱”以后,藩镇势力膨胀,战乱频繁,直到唐朝灭亡,北方遭到彻底的破坏。
北宋建立以后,实行重文息武、发展经济的各项策略,社会经济重新得到发展,文化教育昌盛,黄河文明再现辉煌。
同时,中国瓷器工艺发展的中心由南方转向北方。
定窑、汝窑、官窑、钧窑、磁州窑、耀州窑、临汝窑等窑的产品各具特色。
钧窑铜红窑变釉的创烧成功,一方面显示出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才能,同时也为陶瓷美学开辟了新的天地。
瓷器发明以来,青釉一直是瓷器的主要颜色,从商代到西汉的原始青瓷,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早期青瓷,唐代越窑、婺窑、寿州窑、洪州窑,宋代的汝窑、官窑、景德镇窑、耀州窑都以青釉为主,其间唐刑宋定生产白瓷都取得很高的成就,但釉色单一,缺少变化也多少有点遗憾。
在文化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宋代,钧瓷在青瓷基础上异军突起,突破了传统的釉色,烧成铜红窑变釉。
这是一种二夜分相釉,它既有原来青釉晶莹透彻光亮的美感,又有温润如美玉的乳浊现象,由于铜、铁、锰、磷等物质在釉里的作用,有的釉层似天边的朝霞,有的如落日的余晖,有的似盛开的紫玫瑰,有的如晶莹明亮的红海棠。
如在釉层深处在出现蚯蚓走泥纹的神奇现象,其美更令人陶醉。
正如《中国陶瓷史》所说:“宋瓷所创造的美学境界,主要在于宋瓷不仅重视釉色之美,而且更追求釉的质地之美。
钧瓷……不是普通浮薄浅露,一览无余的透明釉,而是可以展露质感的美的乳浊釉。
”钧瓷器物有日常生活用瓷碗、盘、碟、盒、罐,陈设艺术瓷有炉、樽、花盆、盆套等,造型端庄,人们为钧瓷工艺上的创新惊叹不已。
唐朝越窑青瓷“如冰似玉”的美赞只是修辞上的比喻和理想化,而钧红的美丽灿烂确实是一种巧夺天工的实际。
钧瓷的艺术意识上有一种强烈的民族艺术倾向,体现出纯粹的民族精神。
钧瓷鉴赏

钧瓷的鉴赏钧瓷的外观:外六相一般来说,对于钧瓷价格最具影响的是钧瓷的品相,它包括质量等级标准和对钧瓷艺术鉴赏。
人们鉴赏钧瓷,首先是从外相(即可以看得见、摸得着、听得清的有形器物)开始的,“外六相”是指钧瓷外部的型、质、声、色、纹、境六个方面。
现简述如下,作为钧瓷爱好者鉴赏和挑选钧瓷的参考。
而且钧瓷的内涵我们可以用“内六品”来概括,“内六品”指的是钧瓷的内涵,即钧瓷的意境,这是引导人们欣赏钧瓷的另一种方式。
对钧瓷意境的理解需要人们用心去领会,这与个人对美的理解、对钧瓷的感悟的深浅密切相关。
外六相:型:即钧瓷的造型。
型就是样式,是钧瓷“外六相”的第一相,也是钧瓷艺术品的基础相,钧瓷艺术品的所有品相都以型为载体进行表现,它就象人的身体一样,没有身体就没有生命。
所以,鉴赏钧瓷艺术第一就是鉴赏它的造型。
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造型准确、不变形;二是造型独特,有一定的寓意。
质:即钧瓷的体质。
钧瓷体质包括胎质和釉质,胎质分粗胎、细胎、泥胎、石胎、土胎、砂胎、白胎、黑胎、灰胎(深灰、浅灰)、红胎、油胎等。
釉质则有乳光釉、亮光釉、亚光釉、无光釉、厚釉、薄釉、玻璃釉、毛孔釉、蜡光釉、石光釉、纹片釉、开片釉、橘皮釉等。
音:即轻叩柔击钧瓷发出的声音和钧瓷开片的声音。
陶瓷的声音美古已有之,古代的陶甑、陶磬都是作为乐器使用的。
优质钧瓷由于胎质坚硬,轻叩柔击会发出悦耳之声。
再有钧瓷釉面的开片之声历来都作为钧瓷的审美因素之一。
色:即钧瓷的色泽。
钧瓷的色泽包括色彩和光泽,就是通常说的色泽。
钧瓷震撼人的美感效应,赏玩效应,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钧瓷千变万化的窑变釉色与光泽。
钧瓷发展至今,其比较典型的釉色有青、蓝、紫、红、黄、绿、黑、白八色。
青有天青、豆青、梨青、粉青、靛青、玉翠青、葱翠青、梅子青;蓝有天蓝、湖蓝、粉蓝、宝石蓝、孔雀蓝;紫有玫瑰紫、葡萄紫、乳紫、丁香紫;红有鸡血红、朱砂红、玫瑰红、海棠红、柿叶红、石榴红、粉红、桃红、胭脂红、枣红、橘红、矾红;黄有铜黄、米黄、甘草黄、麦芽黄、鱼子黄、象牙黄、淡黄、茶叶末黄、褐黄;绿有鹦哥绿、瓜皮绿、果绿、铜绿、孔雀绿;黑有墨彩、黑彩、乌金、古铜、墨褐、铁棕;白有月白、鱼肚白、牙白、玉白等。
论现代钧瓷造型艺术

论现代钧瓷造型艺术摘要钧瓷是一种传统名瓷,它自然天成的窑变与其文化价值一直受到世界陶瓷艺术界的重视。
随着时代的发展,钧瓷艺术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最直观的表现就是造型艺术。
本文从钧瓷造型入手,由点窥面,勾勒出现代钧瓷的艺术轮廓,通过分析钧瓷造型艺术,寻找传承于当今钧瓷艺术中的文化精神。
关键词:现代钧瓷造型艺术文化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引言钧瓷作为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艺术品,原指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的“钧窑”烧制出的瓷品,得名于禹州建有夏朝开国大典的钧台。
钧官窑瓷器造型典雅,胎质细腻,色彩莹润,工艺精良,享有“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件”之美誉。
一现代钧瓷造型风格因由钧窑产于北宋,产地位于河南禹州。
并以其“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窑变而著称于世,被誉为中国“五大名瓷”之首。
中国的瓷器分青瓷和白瓷两大系,其中青瓷可以说是中国的鼻祖。
钧瓷属于青瓷体系,钧窑位于中原,从地理上有利于吸取诸多窑场的优秀艺术风格,如南邻被誉为青瓷之魁的汝窑,而北靠白瓷窑扒村窑址,这是钧瓷完全形成自己独特风格的一个原因。
另外,钧瓷是中原文化的产物,钧瓷文化离不开它诞生的地域环境,中原文化的浑厚一直在滋养着钧瓷。
由于禹州是钧瓷的故乡,它特有的自然环境对钧瓷造型的艺术风格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和作用。
钧瓷造型艺术的形成初期,自然环境因素与人类活动和社会发展融合到一起,成为钧瓷造型艺术风格发展的条件,也使钧瓷成为展示中原文化的极富个性的代表。
钧瓷造型艺术发展到今天,承载着浓厚的血脉关系,钧瓷造型艺术风格的发展过程,经历了继承、沿袭、创新、包容。
因此,我们可以说钧瓷造型艺术是正在成长中的民族之宝。
二现代钧瓷造型设计艺术特征钧瓷造型的艺术特征体现在独特的窑变艺术效果,古朴典雅,色彩莹润,尤其是造型优美、端庄。
钧瓷造型重视外廓形象,求其线条流畅韵律美,讲究气势和神韵,注重体积设计美、雕塑美;棱角优雅节奏美。
其中钧瓷造型中曲线弧度变化直接影响着整体形态的体量感和之后窑变艺术的表现。
现代钧艺优劣鉴定

现代钧艺优劣鉴定钧瓷的釉色与造型孰轻孰重?孰占第一位?答曰:釉色第一,造型第二。
钧瓷与别的瓷的不同之处,是窑变釉色;钧瓷之所以独树一帜,无双于天下,被世人所称道,是窑变釉色;钧瓷在陶瓷史上的最大贡献,是窑变釉色;钧瓷之所以被称为艺术品、最大的艺术成就,还是窑变釉色。
造型就不同了,同样的一个造型,钧瓷能搞,别的瓷也能搞。
而钧瓷别的瓷就搞不成,就是搞的像,也只能叫“仿钧”。
一件好钧瓷,釉色占50%,造型占30%,工艺质量占20%。
钧瓷是天人合一的作品。
完全靠天的不能称之为艺术家或大师,完全靠人为控制则又失去钧瓷窑变的意义。
无论是钧瓷名家、大师,还是民间艺人、匠人,都能烧出窑变绝品来。
但作为大师,关键是要有自己的作品,要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点,即要有个性,要与众不同。
煤烧、炭烧、柴烧、气烧都好,都能出来好东西,并且气烧同样也能烧出与煤烧、炭烧、柴烧一样的窑变效果来。
造型简练的胜过造型繁杂的。
浑然窑变的胜过人为点斑的。
手工拉坯的胜过模型注浆的。
单件制作的胜过批量生产的。
无质量缺陷的胜过有缺陷的。
当然,有缺陷但窑变特别好的则“瑕不掩瑜”,也是好东西。
胎体厚重的胜过胎体轻薄的。
瓷胎断面灰色的胜过白色的。
釉面活而流动的胜过釉面死板的。
釉面光泽柔润的胜过釉光贼亮的。
釉层浑厚的胜过釉层浅薄的。
钧瓷的釉色千变万化,什么颜色都有,可以说自然界中的色彩无所不包。
釉面色彩丰富看窑变,釉色色彩单一看开片。
但无开片的不一定就不是好东西。
作品足底(或其他部位)有款识的胜过无款识的。
烧出窑变意境图案的(往往是珍品)胜过没有意境图案的。
釉色创新、造型创新和制作工艺创新是钧瓷作品创新的永恒主题。
一件钧瓷作品的价值,等于作品本身价值与作者自身价值之和。
作品本身价值包括造型的优美、窑变的奇特、制作的精细等;而作者自身的价值包括作者的人品优劣、技艺高低、名气大小、文化修养等。
钧瓷的特征以及鉴赏

钧瓷的特征以及鉴赏由于钧瓷的基本釉色是各种浓淡不一的蓝色乳光釉,浅如天青,深如天蓝,比天青更淡者为月白,而且具有莹光般幽雅的蓝色光泽。
其色调之美妙,为一般窑口的产品所不及。
钧釉在化学组成上的特点:三氧化二铝含量低,而氧化硅含量高,还含有0.5~0.95%的五氧化二磷。
早期宋钧在二氧化硅与三氧化二铝之比介于11~11.4之间,五氧化二磷多数占0.8%。
官钧釉的二氧化硅与三氧化二铝之比为12.5左右,五氧化二磷在0.5~0.6%之间。
《管子·内业》中说:“灵气在心,一来一逝,其细无内,其大无外。
”钧瓷的“灵”能从钧瓷艺术品给人的“灵活、灵秀、空灵、灵气、睿智、乖巧、灵魂等感觉中去体味。
如鉴赏一件钧瓷,细看整件钧瓷笼罩着一缕游动的灵气,则是很好的钧瓷。
中国人对山水的审美,常认为山有魂、水有魄,即山水也有魂魄。
对钧瓷亦然,钧瓷也好像有魂魄,把审视钧瓷与审视人联系起来,其实是托钧瓷言人。
宋钧窑主要器型有:花盆、盆托、盘、碗、洗、炉、尊等。
宋钧窑以釉色美取胜,因此除了堆凸乳钉、弦纹以外,一般没有其他纹饰。
宋钧瓷底足有釉,圈足多麻酱色。
鉴赏钧瓷时双手应该保持洁净和干燥,最好把戒指等硬物取下,注意不要碰撞,不要互相传递。
同时,钧瓷的分量很重,器型大的瓶、尊移动时,应一手托住底部,一手拿住脖子,以免使原来拼接起来的两节脱开。
有双耳的瓶、尊装饰等,在取放时不能仅提双耳,以免折断损坏。
钧窑在北宋时期获文人士大夫解囊扶持,依其品味,造瓷器美物,供其收藏、鉴赏乃至日用,甚至成为贡御宫廷用瓷的窑场之一。
作为前朝珍玩,这自然会获得慕古尚雅的雍乾二帝之钟情。
雍正皇帝对钧窑的喜爱体现在摹古方面,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曾谕旨唐英摹制,无论是窑变釉器皿或是仿均釉器皿皆以官钧花器之釉色造型为范。
是年三月唐英为求此釉复烧成功,不惜派厂署幕友吴尧圃亲赴河南禹县探求古配方,谓之“此行陶冶赖成功,钟鼎尊罍关国宝。
”都说钧窑之美在于窑变,钧窑的窑变究竟美在哪?钧窑窑变指的是钧窑釉的各种变化,经过窑变的钧窑瓷器成品会有不同的纹路、色彩以及其它意想不到的变化。
瓷中之王:钧瓷的收藏与鉴赏

瓷中之王:钧瓷的收藏与鉴赏钧瓷产于河南禹州神垕,属青瓷。
钧瓷的烧制源于唐代,北宋时期是钧瓷发展的鼎盛时期,经历元、明、清等朝代。
历来以独特的窑变艺术闻名遐迩,堪称国之瑰宝。
古人对于钧瓷有着极高的赞誉。
“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片”,“钧瓷挂红,价值连城”等就是生动的写照。
在北宋时期和汝瓷、官瓷、哥瓷、定瓷并称为五大名瓷,是当时宫廷御用的瓷器之一。
钧瓷乃瓷中之王。
但是,古代钧瓷官窑作品乃御用珍品,只准皇家独有,民间不得藏用;并且每年黄家征收数量仅为36件,剩余作品一律销毁深埋;同时,皇家规定钧瓷不能随葬。
诸多因素决定了传世的精、珍钧瓷在今天已实不多见。
北宋时期在河南禹县神的皇家窑场里,工匠们烧出了天青、天蓝、月白、玫瑰紫等一些珍贵窑变色彩,也凭借着这些变幻无穷的颜色,使钧瓷在北宋时期名噪一时,成为当时著名的五大名窑之一。
后来宋金战乱时期,大批优秀工匠南迁,使钧瓷烧造水平随之下降。
到元代时,钧瓷烧造水平已经大不如北宋时期了,但由于钧瓷色彩斑斓,深受北方人民的喜爱,元代时钧瓷在民间又一次发展起来,窑口从河南一地开始向北方传播,山西、山东、河北、内蒙古等地都出现了烧造钧瓷的窑口。
元代以后,随着北方战乱不断,明、清时期钧瓷烧造渐渐式微,直到清末才有人重烧,但清末、民国时规模很小,几乎断烧,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开始恢复烧造。
钧瓷现在所说的钧瓷收藏,一般是指宋元时期的钧瓷收藏。
北宋时期的钧瓷已经很少能见到,元代钧瓷由于当时产量较大,市场上偶尔还能见到一些,但由于钧瓷深受人们的喜爱,在市场上一出现往往也是藏家争抢的藏品,所以价格一直居高不下。
在收藏钧瓷时一定要对各时代的钧瓷有所了解,这样在市场上大家才能去伪存真,收藏到真正的钧瓷藏品。
钧瓷以釉厚为本,以窑变为神。
其主要表现在:一是釉色美, 铜红釉的成功运用以及窑内温度和还原气氛的恰到好处;二是纹路美,釉在器型的不同位置就会出现拉丝、沉积、结晶等变化,呈现出兔丝纹、蚯蚓走泥纹、鱼子纹和珍珠点等名贵纹路。
钧瓷作品《日月同辉》

钧瓷作品《日月同辉》钧瓷是中国传统的一种瓷器,它起源于唐代,兴盛于宋代,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
钧瓷因其特别的釉色和绘画风格,成为了中国瓷器中的一种珍品,备受收藏家和艺术爱好者的喜爱。
而在钧瓷作品中,有一件名为《日月同辉》的作品,不仅展现出了钧瓷的精湛工艺和独特风采,更是寄托了艺术家对宇宙万物的感悟和追求。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件杰作的故事。
《日月同辉》这件作品是王大珩在探索中华传统文化并结合现代艺术表现手法的基础上创作的。
这件作品整体呈现出一种浑然天成的美感,它以中国传统的“日月同辉”为题材,寓意着积极向上的意蕴。
整件作品以明暗对比丰富的色彩交织出浑然天成的美,柔丽清雅,平添一份高贵仪态。
这件钧瓷作品的器型采用了古代瓷器的传统造型,通过精湛的工艺处理,铺陈出一种极具文化底蕴的气息。
而作品的釉色设计则显得更加传神,气氛独特、画光影巧夺天工,如同一幅优美的山水画,令人心驰神往。
在作品的雕刻装饰方面,王大珩将中国传统的纹样和图案融入采用了“莲花”和“云纹”来以填饰饰,使整件作品更显华美和精致。
在饰面方面,王大珩则选用了中国古代文人所喜欢的“月兔在月宫”、“凤凰图”等传统图案作为作品的装饰图案,既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也使得作品更具有时代感和文化内涵。
作品整体的构图饱满而精巧,色彩鲜艳而细腻,线条流畅而有韵律感。
整件作品给人以一种恢宏大气的视觉感受,仿佛让人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日月同辉的神奇魅力。
而更为难能可贵的是,王大珩在《日月同辉》这件作品中融入了对宇宙和万物的感悟。
整件作品极富有诗意和哲学意蕴,不仅展现了艺术家对自然之美的追求,更是传达了对世界和生命的崇敬和敬畏之情,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超验和宇宙观念。
这种内在的格调和深刻的寓意,使得这件作品不仅仅是一件艺术品,更是一种思想的表达和文化的传承。
《日月同辉》是一件集工艺美术和绘画艺术于一身的杰作。
它展现了中国传统瓷器的博大精深,也蕴含了艺术家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和理解,给人一种古韵悠长、与世无争的宁静之感。
现当代钧瓷工艺特点解析

现当代钧瓷工艺特点解析陈航宇(景德镇陶瓷学院江西景德镇 333403)古钧瓷有着一千三百多年的辉煌历史,中间也曾经历过停烧、断烧的衰落时期,而新中国成立以后的钧瓷迎来了它的复苏期。
在生产合作社和国营瓷厂的全新经营模式下,现代钧瓷又呈现出哪些新的特征,本文将对此展开论述。
一、20世纪50—60年代20世纪40年代末时局又开始动荡,使得刚恢复生产的钧瓷不得不处于停滞状态。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952-1954年,河南省禹县神垕瓷窑工业生产合作社(禹县钧瓷工艺美术一厂前身)、河南省禹县神垕第二瓷窑工业生产合作社(禹县钧瓷工艺美术二厂前身)、河南省地方国营豫兴瓷厂(地方国营禹县瓷厂前身)在当时浓郁的大生产大建设气氛下相继成立,并开始逐步恢复钧瓷的生产。
此时期主要以煤炭窑炉用氧化气氛烧制或在日用瓷大窑内搭烧,甚至在100立方米的大窑内烧制,主要为青、蓝釉钧瓷,产量较大。
同时,也用卢钧小窑或在1-6立方米窑炉用还原焰气氛烧制少量卢钧并带有试验性地烧制红紫色钧瓷,产量极少。
通过改建窑炉、研制釉料配方、仿制造型等,成功生产出接近宋钧官窑风格的多种色釉钧瓷,并进行了小批量的生产。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钧瓷被视为封建迷信,一些带龙、凤造型或耳饰的钧瓷被砸碎,代之以反映“文化大革命”内容的器形及装饰。
这一时期的钧瓷生产主要靠手工制作,其中50年代中期的时候还有少量青、蓝釉的花盆、观音瓶、穿带瓶、寿桃等出口外销。
釉质方面,50年代钧瓷处于恢复时期,制作工艺尚不稳定,釉层厚薄不一,薄釉较多,乳光感稍差。
在日用瓷大窑内搭烧的钧瓷釉面光滑润泽,棕眼极少或无棕眼。
60年代钧瓷釉层较厚,釉面光滑莹润,乳光感强、立体感较好,釉层中流纹明显可见。
釉色可分为三类:(1)、50年代钧瓷釉色多为天青、天蓝、月白及天青、天蓝釉带红或紫斑,因这种斑块为铬锡红料点抹而成,发色呆滞。
也有少量麦叶绿、孔雀绿、瓜皮绿釉器物。
(2)、50年代曾生产过少量卢钧,与清晚期及民国时期的卢钧风格类似,窑变色彩丰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当代钧瓷艺术作鉴赏
钧瓷艺术品文化价值
• 当代钧瓷艺术品在文化属性上 具有强烈的中国文化基因特征, 崇尚自然,尊重人性,自强不 息,主张民族大义,克制自我, 构建和谐美好的生存环境。
• 儒道释文化是当代钧瓷文化的 母体,钧瓷大师、艺术家在用 不同的钧瓷形式表现对文化母 体的认知、传承、发展。 • 在当代中西文化交融的社会环 境下,当代钧瓷艺术作品与时 俱进,以新的文化特质,成为 时代先进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钧瓷艺术作品综述
当代钧瓷名家作品赏析
杨 志作品
• 杨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钧瓷烧制技艺” 代表性传承人。创作理念“形为本、釉为魂”,造型上主张“宁简勿 繁,宁整勿碎”。作品采用手拉坯成型、煤窑烧制,底款手刻“杨 志”。作品造型端庄典雅、釉色瑰丽、工艺精良。
当代钧瓷名家作品赏析
盛于宋
•
•
钧窑发展简史
• 钧瓷的艺术顶峰在北宋,而其 技艺影响是在元代,全国多个 地区仿烧钧瓷,形成钧窑系。 钧窑系产品只是有钧瓷的某些 特征,并不能称其为“钧瓷”, 钧瓷是禹州所独有。
• 北宋末年,由于宋金战事不断,钧 窑艺人南逃,钧窑一度停烧。金代 钧瓷复烧。元朝统一中国后,为钧 瓷的生产提供了相应的条件,钧瓷 窑变艺术得以传播延续,并播火全 国,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钧窑系。 • 金代钧瓷有少量仿钧官窑的精品, 元代钧瓷以民间实用器为主,造型 硕大,釉色以月白点斑为主,釉质 肥厚,工艺粗狂。
七八十年代,钧瓷技艺得到大发展,出现了新工艺钧瓷新 品种,在釉色方面,色彩更加丰富。 九十年代至今,形成了以气烧为主,煤烧、柴烧、炭烧共 荣的时代,钧瓷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形成了以钧瓷工艺品为产业基础,钧瓷大师各领风骚的局 面。
• • •
当代钧瓷艺术作鉴赏
•
钧瓷艺术品与工艺品
钧瓷工艺品:以模具或专业机器为主要 手段制作出来的某些具有美术形式的产 品,比如用压模、灌浆方法制作出来的 产品,这种产品按同一个模子翻制,造 型千篇一律,只有共性没有个性,没有 原作者技艺痕迹,质量上只有正品次品 和材质贵贱之分,没有技艺高低之分。 多表现为好看,造型花俏,釉色艳丽, 目的为美化生活,满足市场需求,获得 经济效益。钧瓷工艺品欣赏收藏价值极 低。 钧瓷艺术品:首先是创作品,是始造、首 创、创意、手工造物,前无他人。艺术 上有独到之处。内容和形式完美,有一 定的文化品位,有较高的艺术造诣。作 者或探索钧瓷艺术表现形式或表达个人 情感,如用手拉坯、捏塑、盘筑创作的 钧瓷。钧瓷艺术品具有极高的收藏欣赏 价值。
当代钧瓷艺术作鉴赏
钧瓷艺术作审美取向
• 当代钧瓷艺术品在审美上 “崇 气尚和”,“气”是根源、运 动、生命、升华,“和”是认 同、互补、共荣、美好。作品 表现出雄健、稳重、内敛、持 久的生命力。抵制病态、低俗、 怪异的情趣。 • 在现代艺术思潮的影响下,与 时俱进,也创作出具有现代陶 艺特征的纯艺术作品,尊重个 体情志,关注当下审美动向, 反思传统。
• • • •
小作坊式——酒香不把巷子深 孔家模式——质量树口碑 宣传创品牌 荣昌模式——策划造品牌 奢侈工艺品 大师模式——光环眩晕双眼
大师铸形象
钧瓷艺术发展动态分析
探索珍宝馆模式
华夏珍宝馆: 携手钧瓷大师,共创当代钧瓷经典之作,把最优秀的钧瓷介绍给收 藏者。 打造钧瓷文化宣传阵地,钧瓷大师联盟体,当代钧瓷艺术品的展示 中心,钧瓷收藏者的家园。
钧瓷艺术发展动态分析
当代钧瓷制作以产业化模式为主,在政策、 投资、产量、销售、宣传、从业人员等方面, 均达到历史新高峰。
钧瓷制作黄金期
• 政府支持,各界关注,艺人更新 • 技术成熟,规模壮大,宣传有力 • 技工、艺人、大师 呈“金字塔”结构
钧瓷艺术发展动态分析
传统市场模式
钧瓷产业还以传统作坊形式规划运营,前店后场,自产自 销。以“王婆卖瓜”的宣传各自为战,钧瓷整体形象模糊,乃 至不良。
当代钧瓷艺术作鉴赏
钧瓷艺术品表现形式
• 当代钧瓷艺术品在创作意匠上遵守中国传统造器理念, 遵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原则, 以“观物取 象”、“立象表意”、“器以载道”的创作方法再现、 写意、抒情,表达群体、自我的艺术审美和精神诉求。
当代钧瓷艺术品鉴赏
钧瓷艺术品表现手法
• 当代钧瓷艺术作品多为手拉坯器皿类、手工瓷雕的造型,采用气窑、 煤窑、柴窑、炉窑烧制,原料纯正天然,釉色自然窑变,工艺考究。 追求原创、本真、灵活、多样的表现手法。
晋晓瞳作品
• 晋晓瞳: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钧瓷柴窑的恢复者之一。作 品以手拉坯柴烧为主,造型古朴大方、釉色细腻柔和,底 款手刻“小刘山人”。
当代钧瓷名家作品赏析
冀德强作品
• 冀德强: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 师、许昌学院陶艺教研室主任、 许昌“中国钧瓷”研究院副院 长。主张作品的文化性、思想 性、艺术性相结合,在继承传 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拓宽钧 瓷艺术的表行技法。擅长手拉 坯、瓷塑,作品以佛教人物为 题材,造型生动传神,手法概 括简练、风格粗狂豪放,是钧 瓷创新人物之一。款识:冀德 强、玩泥坊主。
• • • • •
1历史悠久 2因钧台而得名 3釉色丰富、有单色釉、彩斑釉、花釉 4按功能分为实用器、陈设器、艺术瓷 5宋钧有民窑、官窑之分
古钧台
钧窑发展简史
• 钧瓷受“唐花瓷”的彩斑 启蒙应时而生,现代学者 把禹州“唐花瓷”称为 “唐钧”。
始于唐
•
•
唐代中晚期,禹州西部瓷窑生产的 花瓷,以黑白为主色调,其间黑中 泛蓝,蓝中隐白,蓝白相间,且釉 体斑纹随着烧成温度高低有流动感, 显针尖状、丝缕状、流星状、雨点 状等,变幻莫测,有着特殊的丰富 的审美体验。 这一美学成就与宋代钧瓷红紫相间 的窑变斑彩十分相似,其根本工艺 技法与宋代钧窑是一脉相承。
执壶
双系罐
钧窑发展简史
• 北宋时期,政治昌明,社会稳 定,钧瓷技艺日臻成熟,创烧 “铜红釉”开辟了我国高温彩 色釉瓷的先河,影响巨大,因 此,钧窑被后世誉为宋代五大 名窑之一。
• 民间钧窑以盘、碗、杯、碟等实用器为 主,造型规整、比例得当。釉色以天蓝、 天青、月白、翠绿色为主,紫红彩斑釉 少见,工艺精良。 北宋晚期,钧瓷被皇室重视,徽宗在禹 州北门内设立官办窑场,组织优秀工匠 专门为宫廷烧制御用钧瓷,被称为“钧 官窑”。 “钧官窑”作品以花盆、水洗为主,造 型威仪端庄, 釉色窑变自然、 美轮美 奂,做工不计成本,考究无比。其工艺、 审美价值是传统钧瓷的代表、巅峰。
金元时期形成钧窑系
钧窑发展简史
• 由于制瓷中心南移,禹州钧 窑逐渐衰落,但钧瓷技艺对 南方窑口影响极大,在宜兴、 景德镇、广东佛山等,仿钧 之风盛行,可以说是钧窑的 延续和发展。
明清时期禹州钧窑衰落
• 清代末年,禹州钧瓷复烧, 用小炭窑烧制以仿宋钧为主, 形成独• • • • •
大师手工制作,真正的钧瓷艺术品 背书完备保真,收藏欣赏悦心 艺人——未来的大师 展示——未来的艺术馆 讲解——未来钧瓷学者 收藏——最大的赢家
顺祝安康,谢谢!
钧窑瓷艺
——钧瓷艺术品的历史、艺术、市场
• • • •
钧窑发展简史 当代钧瓷艺术作品鉴赏 当代钧瓷名家作品赏析 钧瓷艺术发展动态分析
钧窑发展简史
钧瓷概念
• 钧瓷:自唐代至今,主要以河南禹州一带为代表,生产的 以铜、铁为着色剂,在1300度高温下还原火烧制的造型 各具形态,釉质玉润,釉色呈紫红、天蓝、月白等多种色 调的传统陶瓷制品。 • 钧瓷按照艺术性可划分为工艺品、工艺美术品、艺术作品。
• 建国后,在党和国家的直接关怀下,钧窑迎 来了历史上发展的最好机遇,生产技术得到 革新,出现了柴窑、煤窑、气窑,原料加工 更加科学,从业人员文化艺术素质提高。钧 瓷造型有器皿类、动物类、人物类,艺术风 格多样,精品倍出,可以说钧瓷的艺术审美 性在当代钧瓷作品中得到彰。
当代钧瓷新的高峰
•
上世纪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是钧瓷传统技艺恢复时 期,并有所创新,出现了倒焰式煤窑,成功复烧铜红釉。
当代钧瓷艺术作品鉴赏
• 现代钧瓷艺术品与钧瓷文 物品、钧瓷工艺品有着本 质上的区别。 • 她是原创的、手工的、有 情感的、有极高的欣赏收 藏价值的! • 是大师艺人的品德、学养、 技艺的反映,是“人器合 一”不可分离的! • 她是文化素养的表现、技 艺形式的探索、艺术审美 的追求! • 她是传统文明的继承弘扬、 时代文化的提炼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