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整理农村丧事祭拜礼仪
新整理丧事基本礼仪知识和具体禁忌事项

丧事基本礼仪知识和具体禁忌事项生老病死,是我们自然生命的常态,那么你们知道丧事的礼仪知识是怎样的吗?有哪些禁忌?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丧事礼仪知识,希望能够帮到大家哦!丧事礼仪知识(上)丧事礼仪常识殡葬的一般程序丧家操办丧事会涉及到一些比较程式化的具体事项,也就是说,要办好丧事并非容易。
不少家庭由于事先缺乏这方面的知识,一旦事情发生了,往往会手忙脚乱,无所适从,结果使伤心事留下了遗憾。
(一)召开亲属会议办理丧事头绪繁多,为了避免手忙脚乱,建议在殡仪活动展开之前召开亲属会议,亲属会议的主要议题有: 1.确定丧仪的规模,拟定参加丧仪活动的亲友及有关单位的人员名单,统计参加仪式和丧宴的大致人数,准备奠酬和谢礼等;2.联系逝者生前单位,确定是否需要成立治丧委员会,确定讣告内容、致悼词人、致答谢词人和追悼会主持人等;3.确定追悼会的具体时间和地点;4.治丧的经费及分摊等;5.对遗言中须立刻确定或处理的事项的安排;6.人员的分工负责。
(二)整理遗体人死亡后,对其遗体的清理一般是由殡仪馆的化妆人员进行,可是有些亲属希望在亲人死亡后,能亲手为其作最后一次的清理,那么,可以按以下方法进行操作:如在医院病房内死亡,亲属可为其脱去衣服,用温水毛巾将遗体擦净,如死者的口、眼没有闭合,可轻轻按摩,使其合拢,再换上新衣裤即可。
然后陪送其至医院太平间安息。
如在家中死亡,由子女或亲属将遗体移至硬板床上,换下脏衣服,也用温水毛巾将遗体擦净,换穿新衣裤后,将其口、眼合闭,然后将其手、足放直,以防遗体变形。
按照有些风俗,还需由直系亲属替其剪净手、脚的指甲,梳理头发。
这些事情可酌情处理。
(三)寿衣的选择1.寿衣知识寿衣就是给逝者穿的衣服。
人类进入封建社会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葬礼开始日趋奢华和繁缛起来。
因死者的衣着代表着生前的地位、财富和等级,所以给死者穿何种衣服,穿多少衣服乃至衣服的名称在当时都是非常讲究的。
寿者,顾名思义,永生也,先人死后,孝子忌讳言死,而将死人所着衣服冠以寿衣之称。
《农村丧事礼仪》

《农村丧事礼仪》兴,跪,叩首,兴,兴揖,跪,叩首,兴,兴揖,跪,叩首,兴,兴揖,跪,叩首,兴,兴揖,执事者引谭夫子,求三牲大贡,兴揖,移到内案,兴揖,跪,执事者进牛肉,献牛肉,进猪肉,献猪肉,进羊肉,献羊肉,伏俯,兴,兴揖,复祭位,谭夫子跪,全场皆跪,司乐者用“九月九的酒”歌曲,作初献乐……乐止,执事者引谭夫子,行初献礼:叩首,再叩首,三叩首,四叩首,兴,兴揖,执事者引谭夫子求“小三牲贡品”:兴揖,移到内案,兴揖,跪,执事者“进鸡肉,献鸡肉,进鸭肉,献鸭肉,进鱼肉,献鱼肉,”伏俯,兴,兴揖,执事者引谭夫子复祭位,谭夫子跪,合场皆跪,司乐者用“纤夫的爱”歌曲作中献乐……乐止,执事者引谭夫子行中献礼:叩首,再叩首,三叩首,四叩首,兴,兴揖,执事者引订夫子求各项小菜及饭食,兴揖,移到内案,兴揖,跪,执事者进小菜,献小菜,进饭食,献饭食,进茶,献茶,伏俯,兴,兴揖,执事者复祭位,谭夫子跪,合场皆跪,司乐者用“水浒好汉歌”作三献乐……乐止,执事者引谭夫子行三献礼:叩首,再叩首,三叩首,四叩首,兴,兴揖,执事者引谭夫子移到跨案,兴揖,跪,叩首,兴,兴揖,执事者引谭夫子移到香案前,兴揖,跪,执事者进酒,献酒,再进酒,再献酒,三进酒,三献酒,伏俯,兴,兴揖,跨左案,兴揖,跪,叩首,兴,兴揖,复祭位,谭夫子跪,合场皆跪,执事者闭门户,撤灯烛,分神食,利烧酒,神坐神餐,神餐其食,神餐侑([yòu古同“宥)食,司乐者用“豫剧选择段作侑食乐”……乐止,执事者引谭夫子兴,合场皆兴,执事者引谭夫子行侑食礼:兴揖,跪,叩首,兴,兴揖,跪,叩首,兴,兴揖,跪,叩首,兴,兴揖,跪,叩首,兴,兴揖,执事者引谭夫子移到香案前,兴揖,跪,执事者进金银,献金银,焚金银,焚文化财,伏俯,兴,兴揖,复祭位,执事者引谭夫子行金银礼,兴揖,跪,叩首,兴,兴揖,跪,叩首,兴,兴揖,跪,叩首,兴,兴揖,跪,叩首,兴,兴揖,跪,全场举哀。
……。
新整理农村丧事祭拜礼仪

农村丧事祭拜礼仪生老病死是我们的人之常情,那么你们知道人去世之后的丧事祭拜礼仪吗?下面是学习啦为大家准备的农村丧事祭拜礼仪,希望可以帮助大家!农村丧事祭拜礼仪介绍费县传统白事流程在费县当地红白喜事民俗活动中,每个村都有自己的一个等级仪式编制,分别是:大总管(也叫问事地,总指挥),帮忙的(帮忙的有:站桌子头地,记账地,跑腿地,烧水地,买菜的,厨师,伺候叭喇匠子地,抬丧馆地等不同等级)。
1、丧主(丧主当地称呼)去世后,亡人的子女找到大总管,行大礼请大总管来主持白事总过程。
2、大总管进场,安排帮忙人员及整场白事所有事宜(被安排的帮忙人员家中没有劳动力的处外,其他必须服从安排。
这是一种不成文的规矩,和对生命,对丧者的一种敬畏。
)3、阴阳先生进场,由大总管派跑腿地人员请阴阳先生进场对出殡的日期、及下葬的地点风水进场勘察。
4、叭喇匠子进场,由大总管派跑腿地人员请鼓乐班叭喇匠子进场举办仪式。
农村丧事祭拜仪式进程(第一天中午)开门:孝子们(丧主的子女当地称呼孝子)面向亡人全跪行八拜礼,辈分小于亡人的行八拜礼,与亡人平辈的行四拜礼。
送岁头纸:根据亡人的岁数,用白纸粘在柳木树枝上,放在大门外两旁,分男左女右(不得随意乱放)拜榜:由大总管张贴帮忙人员名单,孝子们为感谢帮忙人员,特向张贴的帮忙人员名单的榜行大礼。
(第一天下午)泼汤:泼汤即喝汤,让亡人喝汤。
泼汤要到本村的土地神那里进行,当地称呼庙子由站桌头的老者,(站在亡人的贡桌旁两边的帮忙的老人称呼领头的)指引,孝子们披麻戴孝,腰缠箐绳,拉着哀仗到庙子泼汤。
(孝子们痛哭流涕,哭声、喊声,火炮声,响彻半边天,三五里路外的村都听到很清晰)有的家族大的,人口兴旺的,可以在本村排上长长的孝子丧葬队,在此仪式上堪称是本白事中一大亮点,情景壮观。
从亡人的灵堂门口吹奏到庙子,路上遇沟、河、拐弯处,为了不让亡人的灵魂跟错了路,需要给土地神留下买路钱,孝子们跪下行大礼,烧纸钱。
这时停乐。
农村丧葬礼仪一一二十四拜

农村丧葬礼仪一一二十四拜在我的老家丧葬祭祀中,有一种祭祀礼仪叫“二十四拜”。
农村丧葬祭祀有种习俗叫“家祭”。
“家祭”是出殡前头天晚上举行的是整个家族亲人、亲戚、朋友们对逝者的一种追忆的仪式。
家祭中有一种祭祀礼仪叫“二十四拜”,二十四拜一般都是逝者的子女及子女朋友来祭祀的,二十四拜是家祭仪式中最为高层次的祭祀。
在农村丧葬祭祀礼仪二十四拜是有讲究的。
灵棚搭好后,在堂前置一张桌子,摆上祭祀用的供品,还要一把香,一沓烧纸,三杯酒,这三种祭祀用品是不可少的,桌子的左右两边有两个执事的,在这里我们称其为司仪吧。
这两个人的任务是整个祭祀的主持,要按排参加祭祀的顺序,还要负责灵前转纸、转香、转酒等。
转纸、转香、转酒是祭祀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二十四拜当中纸、香、酒是要转三次的。
供桌前铺一张席子或地毯等。
席(毯)靠供桌处为上,相对为下。
分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
何为二十四拜?二十四拜就是先作揖跪下叩首,起再作揖,进行二十四次,作揖、跪叩首、起丶再作揖,这叫一拜,连续叩拜二十四次。
民间二十四拜大题上有两种祭拜形式,一种是走“8”字,一种是走席边。
一:走“8”字。
这种祭拜的方式是,拜祭人上到席上站席边中间,向司仪作揖以视礼貌,等司仪还礼后,开始,向右一步至右下角,作揖,跪下叩首,起,作揖,这是一拜。
每一拜都是这个程序。
向前左上角对角线的中间点一拜祭。
向左上角一拜祭。
顺席边向右一步到席边的中间点作揖、跪、传纸、传香、传酒后叩首,起,作揖,这是一拜。
顺席边向右一步一拜祭。
顺左下角对角线的中间点一步一拜祭(其实也就是席心处)。
向左下角一拜祭。
向右一步至席下边中点一拜。
余仿此再进行两遍就完成了走“8”字的二十四拜。
再说明一点,最后到席下边中时要作揖、跪、举哀他就是要放生大哭,大哭后有舅家人劝止、叩首、作揖。
二十四拜结束,但结束时再次向司仪作揖,等司仪还礼后,祭拜结束。
二:绕席边祭二十四拜。
绕席边二十四拜中,转纸、转香、转酒跟走“8”字祭拜是一样的,只是祭拜的路线不一样,绕席边二十四拜也是从下边的中间点上去,向司仪施礼作揖后,等司仪还礼后开始祭拜。
丧事灵堂前祭奠礼仪流程

丧事灵堂前祭奠礼仪流程
在丧事期间,灵堂是表达哀思和尊重逝者的地方。
以下是一般灵堂前祭奠礼仪的流程:
1. 布置灵堂:在灵堂内布置一张桌子,悬挂白桌衣,桌上摆放供品、香炉、蜡台和长明灯等。
2. 准备祭品:在祭奠前,准备齐整、整洁的服装,携带香烛等祭品。
3. 缓步至灵堂前:在仪式开始前,缓步走至灵堂前,表示敬意与恭敬。
4. 鞠躬:在灵堂前作简单的鞠躬,以示尊重。
5. 上香与献花:将香点燃,放入香炉中,表示祭奠与思念。
同时向逝者的遗像前献花,表示思念与哀思。
6. 虔诚祈祷:合掌合十,闭目默祷,表达内心的祈愿和哀思。
同时祈求逝者安宁,家庭幸福与团聚。
7. 行三鞠躬:双膝跪地,恭身鞠躬,表示尊敬与敬意。
每鞠躬一次,都可表达一份哀思与思念。
8. 诚心忏悔:以虔诚之心反思自身过失与遗憾,表达内心的忏悔和愿意向逝者学习进步。
9. 谨言慎行:在祭奠过程中,避免言谈不慎,尊重祭奠过程。
在场言行举止应庄重、恭敬。
10. 吊唁仪式:在某些地方,吊唁者会向死者遗像行礼哀悼,然后垂泪痛哭。
有的地方会有专门的铜磬敲击者,隔一段时间敲击一次铜磬,表示黄泉路上照明前行。
11. 陪祭与跪拜:孝子孝媳至始至终都披麻戴孝跪在灵案边陪祭。
来吊唁者
都要在哀乐声中向死者跪拜。
俗称“先死为大”,故除了长辈不下跪,即使平辈也得跪拜。
具体的祭奠礼仪可能会根据不同地区、宗教和家庭的传统有所差异,可以请教当地的宗教或习俗专家,以确保遵守适当的礼仪和习俗。
祭奠礼节流程和注意事项

祭奠礼节流程和注意事项
1. 祭奠前得精心准备呀!就像你要去见一个很重要的人一样,可不能马虎。
比如准备好鲜花,那可是表达哀思的好东西呢!要注意鲜花的种类和颜色哦。
2. 到了祭奠的地方,举止要庄重呀,这可不是能嘻嘻哈哈的地方哟!想像一下进入神圣的教堂那种庄严的感觉。
不能大声喧哗,得安静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3. 祭奠时的礼节很重要呢,比如鞠躬,要怀着深深的敬意呀!你想想给长辈行礼时的那种认真劲儿。
不同的场合鞠躬的度数还不一样呢。
4. 焚烧纸钱也要注意安全呐!可别不小心引发火灾,那就糟糕了。
这就好比你做饭时小心用火一样。
安排好专门的焚烧地点,确保万无一失。
5. 祭奠时说话要轻声慢语,难道你会在安静的图书馆大声嚷嚷吗?把心里想说的话,轻轻地、慢慢地说给逝者听,让他们感受到你的思念。
6. 穿着也要得体呀,别穿得花里胡哨的去祭奠。
这就好像参加葬礼不能穿得太鲜艳一样。
选择素净的衣服,以示尊重。
7. 祭奠的过程中要保持一颗敬畏的心,别心不在焉的。
如果有人在和你认真说话,你会走神吗?用心去感受这个时刻。
8. 结束后也要整理好场地,不能留下一片狼藉呀!就像你离开房间会整理好一样。
这是对逝者和这个地方的尊重。
我觉得祭奠礼节是对逝者的尊重和怀念,每个人都应该认真对待,让这些流程和注意事项成为我们表达情感的庄重方式。
农村白事上即将失传的《二十四拜》示意图,拿走不谢

农村白事上即将失传的《二十四拜》示意图,拿走不谢在豫北地区某些农村的白事上,你是不是见过逝者的女婿、娘家侄子等亲戚在家祭仪式上行二十四拜大礼的习俗。
像这样的传统大礼该怎么行?经过访问做了整理如下:为了通俗易懂先罗嗦一下,先从叩头说起。
我们这里给人叩头是叩一个头。
具体是:长辈上坐,叩者面对长者垂手恭敬站立。
(一)左手在外右手在内,半握拳深作一揖,站直身子。
(二)先左腿后右腿跪下,双手按地,慢慢以头触地。
(叩一个头)(三)挺直上身,站起。
(四)再左手在外右手在内深作一揖。
完成叩头礼。
如果是给神仙叩头就要叩三个头,比如来到庙里面等,具体如下:(一)左手在外右手在内,半握拳深作一揖,站直身子。
(二)先左腿后右腿跪下,双手按地,慢慢以头触地。
(叩第一个头)(三)挺直上身,双手按地,慢慢以头触地。
(叩第二个头)(四)挺直上身,双手按地,慢慢以头触地。
(叩第三个头)(五)挺直上身,站起。
(六)再左手在外右手在内深作一揖。
完成叩头礼。
如果是给鬼叩头就要叩四个头,比如葬礼,上坟,家里供的祖先牌位等。
(一)左手在外右手在内,半握拳深作一揖,站直身子。
(二)先左腿后右腿跪下,双手按地,慢慢以头触地。
(叩第一个头)(三)挺直上身,双手按地,慢慢以头触地。
(叩第二个头)(四)挺直上身,双手按地,慢慢以头触地。
(叩第三个头)(五)挺直上身,双手按地,慢慢以头触地。
(叩第四个头)(六)挺直上身,站起。
(七)再左手在外右手在内深作一揖。
完成叩头礼。
以上除葬礼外拱手作揖时左手在外,右手在内谓之吉拜。
参加葬礼时作揖要右手在外,左手在内谓之凶拜。
这一点要记住。
如果是一般亲戚的葬礼一般就的是,来到灵棚以后,对着逝者的牌位,叩四个头,作完揖以后,对着站在灵桌前有司仪作一揖,有的司仪是站在灵棚外面的如果司仪是站在灵棚外面的只需转作一揖就是了。
二十四拜礼也叫“大礼”。
为祭祀祖先、求神拜佛、拜见父母长辈、举行婚丧礼仪活动时所行。
共磕二十四个头,故称“二十四拜”,主要用于祭祀活动。
丧事祭奠流程

丧事祭奠流程
丧事祭奠流程如下:
1. 奏哀乐、鸣炮。
2. 启帷、行大奠礼,孝子需匍匐出帷,随后孝子起,如孝子悲伤过度,不能起立,可使人扶其站立,孝子起后就丧主位。
3. 有服者皆就位,站位时按与逝者的亲疏序列立于孝子之后。
4. 上香、叩首,香由甲授给孝子,孝子执香,叩首后,再交给乙插于香炉内。
5. 献爵、叩首,甲将爵交乙,乙再将爵献于灵几上。
6. 果品、叩首,祭品中的果品由甲交给乙,乙接过后献于灵几上。
7. 祭品、叩首,方法与7、8步相同,但甲乙需唱各个祭品的名字。
8. 主祭者读祭文,父死,孝子则为主祭者,若孝子不能读可请他人代读,忠德殡仪的小编提示切记读后祭文要烧掉。
9. 祭奠毕,丧属及陪祭者鞠躬退下,回灵堂后守棺。
10. 奏哀乐,鸣炮,设奠止。
如果遇到相关问题可以向专业人士寻求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丧事祭拜礼仪生老病死是我们的人之常情,那么你们知道人去世之后的丧事祭拜礼仪吗?下面是学习啦为大家准备的农村丧事祭拜礼仪,希望可以帮助大家!农村丧事祭拜礼仪介绍费县传统白事流程在费县当地红白喜事民俗活动中,每个村都有自己的一个等级仪式编制,分别是:大总管(也叫问事地,总指挥),帮忙的(帮忙的有:站桌子头地,记账地,跑腿地,烧水地,买菜的,厨师,伺候叭喇匠子地,抬丧馆地等不同等级)。
1、丧主(丧主当地称呼)去世后,亡人的子女找到大总管,行大礼请大总管来主持白事总过程。
2、大总管进场,安排帮忙人员及整场白事所有事宜(被安排的帮忙人员家中没有劳动力的处外,其他必须服从安排。
这是一种不成文的规矩,和对生命,对丧者的一种敬畏。
)3、阴阳先生进场,由大总管派跑腿地人员请阴阳先生进场对出殡的日期、及下葬的地点风水进场勘察。
4、叭喇匠子进场,由大总管派跑腿地人员请鼓乐班叭喇匠子进场举办仪式。
农村丧事祭拜仪式进程(第一天中午)开门:孝子们(丧主的子女当地称呼孝子)面向亡人全跪行八拜礼,辈分小于亡人的行八拜礼,与亡人平辈的行四拜礼。
送岁头纸:根据亡人的岁数,用白纸粘在柳木树枝上,放在大门外两旁,分男左女右(不得随意乱放)拜榜:由大总管张贴帮忙人员名单,孝子们为感谢帮忙人员,特向张贴的帮忙人员名单的榜行大礼。
(第一天下午)泼汤:泼汤即喝汤,让亡人喝汤。
泼汤要到本村的土地神那里进行,当地称呼庙子由站桌头的老者,(站在亡人的贡桌旁两边的帮忙的老人称呼领头的)指引,孝子们披麻戴孝,腰缠箐绳,拉着哀仗到庙子泼汤。
(孝子们痛哭流涕,哭声、喊声,火炮声,响彻半边天,三五里路外的村都听到很清晰)有的家族大的,人口兴旺的,可以在本村排上长长的孝子丧葬队,在此仪式上堪称是本白事中一大亮点,情景壮观。
从亡人的灵堂门口吹奏到庙子,路上遇沟、河、拐弯处,为了不让亡人的灵魂跟错了路,需要给土地神留下买路钱,孝子们跪下行大礼,烧纸钱。
这时停乐。
继续赶路时哀乐同起。
仪式开始:到了庙子,孝子跪下行大礼。
领头的跟土地神念咒语,祈求土地神的庇佑。
词为:漫山湖泊一庙堂,山神土地和牛王。
山神土地两边坐,土地老人在当尖。
放松放松再放松,放松亡人喝顿汤。
然后孝子们哭着喊着亡人喝汤,在庙子上左转三圈,领头的提着汤桶向外泼汤。
结束后起乐孝子们哭着回。
(第一天晚上)闹灵棚:在当地有喜殡之说。
是指老人的岁数很大了去世的,后人认为老人是有福之人,所以称喜殡。
闹灵棚是为了哀悼逝者,通常鼓乐班用文艺节目来进行闹灵棚。
辞灵:亲朋好友为了哀悼亡人在下葬的前一晚上进行最后一晚的辞别。
行四拜礼、八拜礼。
填搭子:填搭子是指为亡人填盘缠,分别有亡人的女系来填,(儿媳、女儿、侄女、孙女等人)跪着痛哭流涕手捧元宝形状的纸钱,填满布口袋。
送盘缠:领头的指引孝子们痛哭流涕,哭声、喊声,披麻戴孝,腰缠箐绳,拉着哀仗到村外的指定十字路口把刚填满的搭子火烧,表示把亡人的盘缠送上西天。
(第二天上午)领客:第二天整个上午全部是领客,来追悼的亲朋好友为亡人行四拜礼、八拜礼。
(第二天下午)静面:孝子们看亡人最后一面。
扫棺:领头的在棺材上面撒一些钱财,与吉祥物品。
用扫把向四周扫,儿女跪在棺材四周,表示:扫下来的财物谁接着谁有福气。
亡人走之前为儿女留下的最后财物和福气。
系丧木架:抬棺材的架子,有亡人的儿子来系,亡人的儿子披麻戴孝,腰缠箐绳,拉着哀仗到大门外把丧木架子系好。
出棺:孝子们及前来哀悼的人们,下葬前在亡人在家里的最后一字辞别。
行四拜礼、八拜礼。
路祭:下葬前的最后一次祭拜,堪称此次白事中第二大壮观情景,出关后到村外是先指定的地点,为亡人进行路上的祭祀活动,参与者有,孝子们的男丁(亡人女家眷不参与)、所有来哀悼的后送的亲朋、所有忙帮的都参加路祭。
先由所有来哀悼的亲朋行四拜礼、八拜礼。
再有所忙帮的行四拜礼、八拜礼。
最后由孝子们八拜礼。
路祭过程中根据来的亲朋的人数多少,少则两三个小时,多则四五个小时,过程中整条路的交通等一系列的活动全部停止,直至路祭结束。
下葬:在路祭上摔老盆后就迅速地把亡人棺材抬到下葬地下葬。
费县农村殡葬礼仪之行礼概说鲁地作为礼仪之邦,殡葬礼仪亦是亘古流传,只是如今简便了许多。
长期生活在农村的人对此或许知道个大概,而城里人大都是陌生的。
但对于老家在农村的年轻人来说有知晓的必要。
本人依所见所闻将费县周边农村殡葬礼仪中的行礼作一简要介绍。
这里说的农村殡葬礼仪中的行礼主要指男客之行为。
丧事中,行礼的场合主要有辞灵(出殡前一天晚上夜半前,至亲男客参加)、出殡日中午就餐前(所有吊丧男客参加)、路祭时(信主主要亲戚参加)。
上述几种场合行礼,做法大体相同。
行礼包括作揖和叩头两部分,二者结合在一起使用。
由于其结合方式、作揖叩头次数多少等的不同,也就产生了多种行礼方式,不同身份的客人必须使用相应的恰当的方式行礼。
作揖又分深揖和浅揖两种。
深揖,动作为:站立低头弯腰双臂下垂至膝盖处双手合拢,左手包右手抱拳缓缓直身,双手抱拳上移抱拳高至眼眉止释拳,双臂下垂,站立。
深揖一般是给长辈所用。
浅揖,动作为:站立低头弯腰从膝盖以上起,双手抱拳直身,抱拳至胸前止。
浅揖是给同辈或小辈所用。
叩头,动作为:站立先右脚后撤,屈膝下跪后左脚后撤,屈膝下跪上身挺直,双臂下垂上身前倾弯下,叩头低至将要触地,双手前移伏地抬头,上身挺直,双臂下垂或左脚前移站起,右脚跟上站立;或再叩头,依行礼套路确定。
行礼的程序:当听到执事人(有的地方称作执客[k e i])念到客人村名和姓名时(像坐席前的行礼,有时不排行礼次序,也就不点名。
或大呼隆一起行礼,或诸亲依次逐一行礼;而像路祭,必须按先老亲后少亲等次序依次逐一行礼),客人缓步走至祭桌前芦席中央位置停下,执事人喊客至,客人便转身向右首跪棚(也称陪棚)的长辈作一揖、跪下叩一头(是平辈的只作一揖);再转向左首跪棚的长辈作揖叩头(平辈作揖)。
若两侧跪棚的孝子孝孙为行礼客人的晚辈,客人便无此礼节,可直接进入主体。
主体礼的行法在下面分别详细解说。
主体礼毕,执事人喊回礼,孝子叩头。
这时,客人还应向灵屋的孝子施礼,是长辈的叩一头,是平辈的则作一揖。
在行路祭时,以上礼仪结束后,行礼人还要向侯礼者(其为逝者的兄弟,立于路祭行礼人进场、退场的地方)施礼,平辈的作揖,是长辈的作揖叩头。
总之,在整个行礼过程中,行礼客人动作要庄重、缓慢、有节奏,多人一起行礼要相互照应,动作协调一致。
在下面所说的行礼中的勤与懒:勤指作一个揖接着叩一个头,即一揖一头。
懒指作一揖后连续叩头,即一揖多头。
如大八拜又叫四勤四勤或双四勤,中八拜又叫四勤四懒。
丧事行礼之主体礼按轻重通常分为以下几种情况:一、大八拜行法:A、作揖,跪下,叩头;站起,再作揖,跪下,叩头;如此重复四次(四揖四头)。
B、作一揖,到祭桌跟前垫子上跪下,进行捻奠。
即行礼人跪在祭桌前,右首执客将香、酒、筷子、纸等依次递给行礼人,行礼人再将这些东西依次递给左首另一执客。
捻奠程序为八下:三把香、三杯酒、一双筷子、一刀纸。
C、捻奠完毕,站起后退一至两步。
作揖,跪下,叩头;站起,再作揖,跪下,叩头;又如此反复四次(四揖四头,同捻奠前做法相同)。
此礼在捻奠前分别作四个揖叩四个头,捻奠后又分别作四个揖叩四个头,因每次都是作一揖叩一头,前后共八揖八头,故称八勤,或四勤四勤双四勤,俗称孝子礼。
此礼最重,常为至亲晚辈行礼用之,如逝者的儿侄等。
二、中八拜行法:A、中八拜在捻奠前的四次作揖叩头与大八拜相同。
B、所不同的是捻奠之后。
即站起,后退,作揖,然后跪下,连续叩四个头,中间不起身。
因每次叩头不像大八拜那样站起一揖一头,故谓之懒法。
前边是四勤,后边是四懒,故称四勤四懒。
此礼为较亲晚辈用之,一般都以此法行礼。
三、小八拜行法:捻奠前的四个头用懒法,捻奠后的四个头仍用懒法,故称四懒四懒。
此礼为远亲晚辈用之。
四、大四拜行法:捻奠前作俩揖叩俩头,每次都是站起作揖,跪下叩头。
捻奠后,还是作俩揖叩俩头,仍然是每次都站起作揖,跪下叩头。
此礼为同胞兄(嫂)弟姐妹用之。
五、中四拜行法:捻奠前作俩揖叩俩头,每次都站起作揖,跪下叩头。
但捻奠之后的礼法变了,变为懒法,即作一揖后,跪下连叩俩头。
此礼节为平辈较亲的兄(嫂)弟姐妹用之。
六、小四拜行法:捻奠前的两个头用懒法作一揖,跪下连叩俩头,捻奠之后的两个头同样用懒法作一揖,跪下连叩俩头。
此礼一般不常用,用于远亲平辈,比懒四叩礼稍重。
七、懒四叩行法:行礼人走到供桌前,作一揖,便跪下捻奠。
捻奠完毕,起身后退,再作一揖,用懒法连叩四个头,故称懒四叩。
此礼节最轻,一般为远亲平辈。
以死人为大的说法,客人为晚辈行礼也可行此礼,比小四拜礼稍轻。
八、四勤四懒+懒四叩若两代或三代人一起行礼时,可以将中八拜(即四勤四懒)和懒四叩礼合并使用。
即长辈行懒四叩,晚辈行四勤四懒。
具体行法为:A、上场后,长辈在左前方面向右站立,(别忘了,须在向跪棚的行完附加礼以后)晚辈行四勤礼。
B、等晚辈行完四勤礼后,长辈上场,集体作揖,跪下,长者一人上前捻奠。
C、捻奠毕,大家一起行四懒礼。
几代人一起行礼的,使用此法行礼者较多。
以上为通用主体礼节。
除此以外,行礼还有诸如二十四拜十二连勤十二串堂八拜六叩三祭酒三上香十三太保大祭奠小祭奠等多种礼节,但一般都不大采用了,所以这里不再赘述。
殡葬,在古六礼中属于凶礼,也是人生礼仪最后一件大事。
传统殡葬流程繁琐苛刻,人们总希望亡故的亲属到阴间能得到安宁,所以特别重视治丧,在力图悼慰亡灵的同时,也竭力标榜自己的孝道,由此引发治丧的规模越来越大,花费越来越高,礼俗也越加复杂,实际上违背了厚养薄葬的古训。
对传统殡葬流程的改革,不止帮村民省钱,更是改变村民的传统观念,厚养薄葬,孝心不指可以体现在丧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