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角色造型设计的符号化特征
浅析动画角色造型的艺术特点与设计理念

动画片电影中不可缺少的是动画角色造型设计的过程,是一部动画片的心腹,它决定着整部动画片的整体风格与人物情节表达出来的情感,也充满了创作者对作品的热爱,动画中创作者设计的角色造型特点会非常显著,尤其是在人物特征表达上。
一部好的动画片它的角色造型的特点是非常值得去探究,去观察,不仅要观察还要去探究它的设计理念,了解作者制作它时的心境与灵感。
1动画造型艺术的基本分类动画角色造型设计是在剧本完善好之后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步骤,也是二维动画造型制作和三维动画制作的参考资料,要结合资料全面的分析与理解,数字动画的概念范围十分的宽广,比如三维类动画、数码艺术等许多样式。
动画中道具、角色、场景造型里的。
造型是首要的的制作方案,动画本身就是专业技术发展的事情,是属于影视类的重要领域。
动本身造型特点必须对应相对应类别的创作专业方法。
1.1二维动画造型艺术以写实风为常态的二维动画片当中人物角色造型主要的是以自然的形象来进行绘制的人物形态。
而且,这种写实类的风格更受青年人的喜爱。
在二维动画片当中大多是以人物为角色,人物是整部动画片的主体,所以人物这一部分是很难表达出作者内心想表达的动作来的,尤其是从写实风格方面来理解创作二维动画时的想法。
一个是人物的表情变化很复杂多变,比如,形态、结构类似、表情与动作不够协调有,一点都会很难看,因为人的动态很难表达准确,所以,在二维动画片制作当中,不只要注意他的外形、衣服、相貌、年龄等人物特征,还要充分了解角色的背景资料,只有熟练了解这些基础设计才能精准的创造出一个好的角色造型出来。
在设计二维动物角色造型的时候呢,大多数采用的都是常见的动物,当然,动物角色也是写实类的比较好,要塑造出一个好的动物角色造型呢,要掌握动物的内在结构和外在形状,经过设计挑选后的形象才能好的显现出动物的形象与结构。
比如说,动画片《狮子王》中如图1-1所示,狮王与母狮还有黑猩猩等角色所表达出来的感情,但是重点是虽然是动物也能表达出人的感情,这就是所谓的拟人化。
动画角色符号化表现特征分析

动画角色符号化表现特征分析□严子青刘凯摘要:不同于真人扮演的电影角色,动画角色往往是绘制出来的,加之动画艺术具有"假定性”特征,就使得动画角色具有鲜明的“图像符号”特质,创作者将深层意义附着在动画角色的形象上,使之成为情感表达的媒介。
该文从符号学角度切入对动画角色的阐述和研究,具体讨论动画角色符号化表现的特征,并尝试从新的角度解释动画角色形象体系(能指)与隐喻艺术内涵和情感(所指)之间的建构关系,以总结动画角色符号化表现的独特性。
关键词:动画角色符号化直接性稳定性创意性动画角色是创作者经过艺术构思绘制出的艺术性角色,角色的性格设定与形象设计都浸润着创作者的艺术理想和思想情感。
因此,每一个生动、鲜活的动画角色背后都隐喻了一定的艺术内涵和情感特质。
也就是说,动画角色其实是蕴含了内在寓意的象征性符号。
并且,与真人扮演的电影角色相比,动画角色“绘制性”的特征使其符号的意味更加鲜明,在艺术表现上呈现出一定的个体性特征。
文章归纳与分析动画角色的符号化表现特征,以说明动画角色在艺术建构与艺术表现上的独特性。
一、直接性动画角色的符号化表现具有直接性的特点。
所谓直接性,是指动画角色的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关系是直接、明确的,没有遮蔽,带有直接意指的特点。
与电影艺术通过真人扮演讲述故事以逐渐揭示人物性格不同,动画角色的形象设计是紧绕角色性格进行的,因此,动画角色的身体造型、服装设计、动作设计、配色等都是以明确且直接表现动画角色的性格特点为目的,甚至为了能够更为直接地表现动画角色的性格特点,在动画角色形象设计过程中,创作者习惯性地使用夸张、变形等手法达到艺术表现的目的。
这样,创作者赋予动画角色的性格特征和情感属性就可以直接得到表现,观者也可以通过对动画角色造型的接受而更为直接地感受角色的性格特点。
动画角色符号化表现的直接性特征,源于动画对漫画直接意指的引入、动画“绘制性”的本质特征以及动画符号倾向于热媒介的特质。
动画形象的符号学研究

动画形象的符号学研究作者:马克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15年第06期内容摘要:动画文化的精髓通过动画形象表现出来,动画形象是典型的文化符号,本文通过追寻动画形象的起源,描述动画形象的符合特征,比较动画文化与动画形象的符号关系揭示动画形象的符号意义。
关键词:动画文化动画形象符号学研究一.动画形象的符号特征动画从它诞生开始就是一种集造型,绘画,动作,语言,声音等多种艺术元素于一身的综合艺术形式。
在形形色色的艺术形态中,动画是最具有符号意义的一种艺术表达手法。
在越来越图形化、互动化的信息发展社会,动画以自己独特的艺术形态被更多的人认知。
一般来说,动画的符号化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动作形态的“符号语言”我们从动画的定义来看不难发现,动画,字面上看来就是动态的画面,也就是使静止的画面“动”起来。
而一个完整的动画角色一般都具有两种属性。
一个是角色本身的形态属性,另一个就是支撑起角色生命的动作属性。
形态属性有着表现在外形的目的,起到了强化角色自然状态的作用。
而动态属性是内在的,通过与外在形态的差值来体现人物的性格以及丰富整部影片动态样式的作用。
其次,是心理暗示的“符号语言”人们喜欢看动画片不单单是因为它能够使身心愉悦还因为它能够对观众做一定的心理暗示,像人们看到一个讨厌的角色,在现实生活中很难将内心的情感表现出来,而动画可以用更具表现力和戏剧化的表达方式把观众的这些负面情绪表达出来。
像有些情境中凶手面对陌生人的时候表现出来的伪善,也是一种符号化的心理暗示,观众在观影时情绪会产生波动,心理活动收到暗示的信息,从而调动起观影情绪。
再次,是角色语言的符号化动画形象是角色语言的符号化,是因为与现实生活的语言相比,动画角色的语言不单单要具有沟通和传达信息的功能,还要表现角色性情和气质的内在特点。
也就是说听到角色的声音我们就能通过角色的符号化语言分辨角色,揣摩角色的性格。
二.文化内涵:动画文化与动画形象的符号关系动画的文化精髓通过动画形象传达。
动漫角色形象设计的符号和象征意义

动漫角色形象设计的符号和象征意义动漫是当代流行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生动的角色形象常常能够深入人心。
在动漫中,角色形象的设计不仅仅是为了满足故事情节的需要,更是通过符号和象征意义来传递更深层的信息和情感。
本文将探讨动漫角色形象设计中的符号和象征意义,并分析其背后的文化和心理因素。
首先,动漫角色形象设计中的符号是指那些具有具体意义和象征性的图像、动作或物品。
这些符号可以从视觉上传达角色的特点、性格和故事背景。
例如,动漫中经典的“垂下的眼帘”和“光芒四溢的眼睛”,往往被用来表达角色的内敛、内向或坚韧、激情两种不同的情感。
通过眼睛的细微变化,观众可以感受到角色内心世界的变化和情感状态的转变。
另外,一些特定的服装和饰品也常常被用作符号来表达角色的身份和背景。
比如,黑色的斗篷和镰刀是许多恶魔角色的标志,代表着恶意和黑暗力量。
通过符号的巧妙运用,动漫角色形象的设计得以更加完整和富有表现力。
其次,动漫角色形象设计中的象征意义指的是隐藏在角色形象背后的文化价值观和心理因素。
动漫作品往往通过角色的形象和故事情节来传递一定的价值观念和情感表达。
例如,在一些少女向动漫中,可爱、温柔的女主角形象常常被设计为象征纯洁和善良的代表。
她们的形象往往带有天使般的光环,穿着粉色的连衣裙,用宝石装饰的魔杖,这些都是象征着美好和纯洁的符号。
通过展现这样的形象,动漫作品可以传达对纯真和善良的追求,激发观众内心深处的美好情感。
此外,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心理因素也会影响动漫角色形象设计中的符号和象征意义。
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人们对于美的理解和情感需求有所不同,这也反映在动漫角色形象的设计上。
例如,日本的动漫常常强调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内敛的性格,通过角色的眨眼和微笑等细节来传达角色的情感变化。
而美国的动漫则更加注重对超级英雄和正义主题的描绘,角色形象设计通常更加强调力量和英勇的象征意义。
这些不同的设计风格和符号选择都反映了不同文化背景和心理因素对角色形象设计的影响。
动画角色符号化:破坏性重构与陌生化狂欢——以《十万个冷笑话》为例

动画角色符号化:破坏性重构与陌生化狂欢——以《十万个冷笑话》为例作者:米高峰张艺川来源:《艺术评论》 2015年第9期米高峰张艺川伴随近年电影市场持续高热的浪潮,小成本动画电影《十万个冷笑话》在年初以黑马姿态赢下过亿票房。
这部源于网络连载漫画的动画大电影的成功,与其独特的角色感召力和新奇的视听审美化密切相关。
立足于符号学视阈观照,动画角色破坏性的重组与对传统角色定义的抽离是动画角色符号化在媒体融合时代发出的新声音。
一、动画角色符号化的肖似性与抽离性俄罗斯美学家尤里·鲍列夫认为:在艺术作品中,艺术形象的作用相当于具有对象意义与自身含义的符号体系。
动画电影,作为一种极具娱乐功能的大众传播形式和影像艺术手段,从诞生之初即是集视觉造型艺术、表层文学叙事、角色表演技艺、音乐配音系统等多种要素一体的综合表现形式。
又因动画电影题材、类型、风格之不同,而被纳入各自形成的符号体系,并经历创造能指到完成所指的过程。
在整个动画符号体系的传播通路中,画形象符号作为动画影片与观众信息交流与沟通最直观的元素,在创作中更加关注的是其审美价值而非纯纪实反映。
当然,动画角色的塑造也绝不是凭空臆造,也要经过从实物具象到表意肖似再到抽象符号化的历程。
而正确拿捏与把握所创作的角色与约定俗成的具象形象之间的肖似性与抽离性,是角色能否成功符号化,且打破观者对既定传统形象的能指认识,在审美上接纳重构后的符号角色新所指的关键。
正如美国符号论美学学者苏珊·朗格的观点:艺术是一种特殊的逻辑形式,艺术的创造过程实质是一种艺术的抽象过程。
其实动画角色的魅力本就不在于真实的再现,而是无限的可塑性与再创造,最终超越观者大脑中程式化的认知模式,升华重构成新的意义所指。
利用崭新的视角对观者主观认可的、约定俗成的形态进行创造性的、符合大众审美的感性抽象再现,即让观者在视觉表意上获得审美性的饱足,并在心理感受上达到一种熟悉的“陌生化”,引导观者在动画世界中架构出全新的世界观和审美域。
动画角色设计的符号性浅析

动画角色设计的符号性浅析作者:暂无来源:《美术界》 2013年第9期TEXT / 闫素一、符号对于符号,不同领域不同人有不同的认识。
但“前苏联语言学家别列津和戈洛温的观点得到了大多数学者的认同,他们认为‘符号是社会信息的物质载体。
’”从这一定义可以得出,符号是一种意义载体,来源于约定俗成代表某种意义的标识。
而动画角色设计的符号表现在于运用约定俗成的元素组合、绘制不同的人物,以达到个性鲜明,便于多人绘制的目的。
二、动画角色设计符号化的特点1、动画角色设计动画角色设计在动画整体制作中属于前期,形形色色的动画人物有各自独特的结构、造型、不同的性格以及面部和心理反应。
设计师在剧本完成后开始根据剧本的情结设计人物形象,为此收集各种资料,演绎、研究各种风格,不断尝试,从而找到最合适的“演员”来给要表现的人物赋予生命。
2、角色设计中的符号化的具体表现无论任何风格动画作品,使人印象深刻的角色都具有鲜明的特征或特色,而整部动画的绘制并不是只靠一个人去完成,所以设计师要把角色形象建立在可接受,多次重复的基础上。
运用符号绘制角色,是最简单,明确的。
符号是以日常生活为积累,直接或间接的反映到设计师所创造的人物角色中,不同的符号按照不同的比例、结构、位置相结合得到的形象也就各具特色性格鲜明。
我们以不同动画角色性格特征,从整体到部分的探究一下符号在角色设计中的运用。
(1)圆形圆形给人的直观印象是饱满、圆润,进一步联想会有球体富有弹性、有亲和力。
以圆形符号为主体设计元素进行的人物创作有很多,也许会觉得常用来表现女性,其实并不尽然。
例如《功夫熊猫》中的主角阿宝(图1)。
熊猫本身就具有圆形可爱符号特征,所以阿宝拥有椭圆的头部和滚圆的腹部憨厚可爱,但作为动画角色这些是不够的,夸张形象并彰显角色个性是符号运用的特点。
阿宝的手臂都已圆柱型为基本形体,设计师增加了阿宝手臂同时缩短了腿的长度,这使得角色具有更强的灵活性打斗时更具力度。
耳朵和脸的比例个人认为是设计的亮点,熊猫的耳朵是呈扇形在头顶两侧,设计师缩小了熊猫的耳朵,提升了其在头部的位置,这样做的好处有两点:一、虽然耳朵是圆形但它小而且位置高,可以理解为一个尖的存在,与角色圆润的身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提高了整体设计的趣味性。
动画角色设计的符号性浅析

美术界艺术设计+保留。
较为平均的水平、垂直肌理的造型在现代徽章中仍得到了保留并不断地进行创新。
但是现代徽章造型同图腾相比有了很多创新,例如在纹样上与古代图腾相比简洁、突出特征。
在造型的表现上更加多元化,除了继承图腾中基本的圆形、方形、三角形等图形外,多种图形融合的形式以及直接体现图案的异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现代徽章与远古的图腾单一崇拜性与氏族区别功用相比,现代徽章更多地融入了艺术造型与装饰性在其中。
为配合不同佩戴形式的需要,现代徽章纹样已经脱离了只显示在墙壁、旗帜等平面绘画上的单一形式,以立体的、异形等多变的造型风格为主要的形式。
在材料的运用上,脱离了单一的颜料涂抹描绘的方式,铜、银等金属材料的运用使得徽章在造型的展现上更加丰富,突出主题性和时代感更强。
在现代徽章的纹样展示上也比图腾单一的绘图展示更加丰富。
胸前佩戴式、挂件式、肩章式等,多样的展现方式不仅成为企业文化展示的手段、突显佩戴者信仰和荣誉的方式,而且成为了装饰佩戴者的一种流行形式。
2、纹样方面徽章纹样的不断更新和变化以及对于图腾创作手法的借鉴与吸收,在徽章创作中的体现是非常直观的。
埃及图腾纹样随着历史的长河逐渐发展、演变到现代徽章纹样上,例如:在埃及法老图坦卡蒙纪念徽章中就有很明显的体现,从纹样展现的内容上看可以寻找到埃及鹰图腾纹样的影子,但是在形式上与图腾相比表现得更加精细,鹰翅膀与人的结合在内容展现上比图腾更为丰富。
由此可见,埃及人对于鹰的崇拜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鹰图腾对于埃及现代徽章纹样的影响是很深远的。
鹰、蛇、太阳神等埃及图腾中典型纹样在现代徽章中得到了很广泛的应用,在形象上基本保留了图腾中的图形特性,眼镜蛇和展翅飞翔的鹰的纹样仍在现代徽章纹样中活跃着。
而在纹样表现的手法上夸张并且突出内容的方式仍然是徽章展现中最为常见的方式。
纹样肌理表现上现代徽章虽然少量采用与埃及图腾类似的填涂方式但是正在逐渐摆脱,取而代之的是以立体肌理的形式来传达徽章内容。
浅析法国流派动画中动画角色的符号学语言特征

・118・人文科技浅析法国流派动画中动画角色的符号学语言特征贾志圣(浙江工商大学 艺术设计学院,浙江 杭州 300018)摘 要:符号以其特有的指示性成为受众实现信息的传递与相互交往的途径。
动画的内核是社会文化的传递,本质是创造,它作为视觉语言符号,又是信息传达的媒介和一种社会文化的载体。
在法国流派动画中,可以明显地看出在动画创作时,设计者根据不同的图形符号组合,变化和对比创造不同性格、特点的角色,从而使受众感受到动画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法国流派动画;符号学;图形1 动画角色的符号从何而来动画在影像创作愈加自由的时代,逐渐被受众广泛认可。
接受者即观众,在观看时往往只看到剧情、画面以及对白,这些元素是创作者表达作品的途径,并非创作语言本身。
影像动画中的人物形象,往往早已形成一个符号,这个符号想要达成共鸣,是来源于创作者同样也是接收者在生活中的种种经验。
符号的经验即指示性,在影像背后产生作用。
动画艺术主要是以视觉形态和视觉形象作为信息载体,以画面符号和文字符号作为基本语速进行传播,其中画面视觉形象作为主导。
[1]在动画作品中,动画角色占据了很大的分量,艺术家常常会根据剧本的需要,创作出一个个个性鲜明的角色形象,而从角色本身来看,其就是一个已经高度风格化的符号了。
动画角色设计是根据剧本描述出的人物外形与心理特点来创作一个适合的虚拟形象,是用形象的语言,将抽象的象征意义转化为具象,并直接诉诸人的视觉的一种艺术样式。
[2]要体现出角色的种种特征,就需要使用图形等符号特征来突出角色性格特点以及烘托剧情。
在特定的符号表达下,观众会产生相应的心理反应,其中有必然的规律和联系。
2 法国流派动画中角色的图形符号特征纵观世界动画流派,动画角色最具符号学特征的是法国流派动画。
动画角色不同于一般影视作品中的真人演员,角色在动画中往往代表着一种性格,一个势力或是为动画的剧情发展而设置,动画角色更加纯粹和绝对。
法国流派动画在表现动画角色时,往往会运用图形化的手法,通过角色的外表就可以看出其性格特征,并非单纯的增加道具和服饰的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画角色造型设计的符号化特征
在造型艺术中少则多的原则是非常适于动画造型的基本规律。
少则多是指造型语言简洁而丰富,即以最少的造型元素表现出对象的形态、结构、情感、动态等重要的特征,这是动画造型的基本功。
造型艺术中所有形式与手段都可以在动画中运用,只是加工时其简繁程度不一而已。
同一形象可以尝试用各种形式进行造型练习,这对造型语言的丰富十分有效。
二、符号化造型语言在动画创作中的表述
在动画中符号化造型设计风格主要可以表现在具象和抽象两方面,具象具有鲜明的形象特征,是对现实对象的浓缩与精炼、概括与简化、突出与夸张其本质因素的一种表现形式:抽象是以图形符号或几何图形的组合来表达某种含义,造型简洁,具有强烈的现代感和视觉冲击力,给观者以良好的印象和深刻的记忆。
而符号化造型设计就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往往通过视觉刺激而产生的视觉联想来传达其形态包含的内容。
目前符号可以区分出以下三种不同的类型:指示符号、象征符号和图像符号:其中指示符号,如路标就是道路的指示符号,而门则是建筑物出口的指示符号:象征符号比如红色代表着革命,桃子在中国人的眼中是长寿的象征:图像符号中比如肖像,就是某人的图像符号。
人们通过形象的相似就可以辨认出来。
图形符号还是人们最初记录和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图形符号仍有语言文字无法取代的独立意义,所以在动画创作中,符号与动画角色造型更是会有着必然的联系。
符号化的造型语言在动画创作中是完全可以得到充分发挥的。
三、符号化造型在动画创作中的特征
角色造型是将动画的造型设计为可视的形象:因此,动画中的角色造型从现实到非现实会有巨大的跨度与多样的变化。
但是。
无论是取决于自然界的形象或是匪夷所思的幻想形象,都离不开它们作为表达人类精神和情感的载体这一特征:而符号化造型在动画创作中如何塑造一个更为丰富的动画形象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符号化造型在动画创作中的隐喻性
动画创作中角色类型的选择十分重要。
动画角色的类型很多,但是一部成功的动画中一定要由一个可以抓住观众视线的角色类型。
比如反派角色、英雄角色、可爱角色等角色类型。
无论动画片中角色有多少。
都要有一个角色是代表整个动画灵魂的。
而这个角色的选择就是最重要的。
其主要抓住人物的性格特点。
宫崎峻动画中的人物与事件设置一直以具体生动的形象为目标。
因而观众都能从他的作品中看见一个个丰富的动画人物,在《千与千寻》中宫崎峻却在神仙澡堂中添加了一个符号性的人物——无面人,他只有一张悲哀的面具,丧失声音,只靠吞吃别人来发声。
这个角色在表面上看是平板无性格无感情的,但是在它身上却负载了导演四年来对人类现实的更深的思考,现代人广泛利用手机和网络等通讯设施,企图让彼此之间的沟通更加方便迅捷,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
人们把自身都隐匿在这些工具之后,说着程式化的话语,一味地求索,脾气极端暴躁粗野,最终丧失了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这便是我们人类社会中无数人的缩影,在每个人心中都孕育着“无面人”,那是正失去交流和沟通,生活在自我封闭中的一张张得不到关心的失去表情的悲哀的面孔。
这样一个符号化的寓意式设置。
反照出现今社会的众生之态。
但是宫崎峻也并未就此让大众在形态揭示后感到苦痛的
悲叹,千寻面对无面人的友善相处,甚至最终感化了它:无面人被感动的结果也向人们证明只要大家都彼此真心地面对面地交流。
热情是能把悲哀的面具熔化的。
2、符号化造型在动画创作中的特殊性
在动画中动作设计的首要目的就是使大多数观者能够心领神会,使其具有普遍意义的共性特征。
同时,还必须从中寻找个性化的特殊动作符号。
这种在共性中显出个性的动作设计是动作语言符号化表现的难点。
也是关键点。
需要设计者用心观察、揣摩、大胆取舍。
才能将生活中常态动作提炼并创造出既能准确达意,又令人耳目一新的动作符号。
现在有很多动画制作者在写实风格的动画片中别出心裁地使用“Q版”形象与动作来表现角色的心理状态,可以说是动作语言符号化的一个创新。
它非常巧妙地解决了角色心理暗示具象化处理的难题,观者又十分容易解读。
“Q版”的形象是角色本身的变体符号,其造型、动作更加夸张,一方面是其与角色本身拉开距离,另一方面是因这种强化了的符号更贴切地反映出角色的心理活动。
这种表现方式拓宽了动画动作语言的表现途径。
动作的符号化并非模式化,每一部成功而有特色的动画片都在创造一种独特的动作语言符号,而观者对一个动画形象的价值判断并不单纯在造型的审美方面,还包容了故事所赋予角色的“心”。
同时也包括动作设计在内的多种构成要素来综合体现角色的性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