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现象(最新)

合集下载

九年级上册物理总结(通用14篇)

九年级上册物理总结(通用14篇)

九年级上册物理总结(通用14篇)九年级上册物理总结第1篇电学初步1、静电现象:⑴摩擦可以使物体带电,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⑵摩擦起电实质: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物体显示出带电的状态。

⑶正电荷: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相同,叫正电荷;负电荷: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相同,叫负电荷。

⑷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⑸要知道物体是否带电,可使用验电器;验电器的原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⑹闪电是一种瞬间发生的大规模放电现象。

2、电路电路:用导线把电源、用电器、开关等连接起来组成的电的路径。

⑴各元件的作用:用电器:利用电来工作。

电源:供电;开关:控制电路通断;导线:连接电路,形成电流的路径;⑵短路:导线不经过用电器直接跟电源两极连接的电路,叫短路。

整个电路短路是指电源两端短接,这时整个电路电阻很小,电流很大,电路强烈发热,会损坏电源甚至引起火灾。

做实验时,一定要避免短路;家庭用电时也要注意防止短路。

⑶画的电路图说明注意事项:⑴用统一规定的符号;⑵连线要横平竖直;⑶线路要简洁、整齐、美观。

⑷通路是指闭合开关接通电路,电流流过用电器,使用电器进行工作的状态。

断路是指电路被切断,电路中没有电流通过的状态。

⑸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的区别(识别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的方法:⑴路径法⑵拆除法⑶支点法) 3、电流电流是指电荷的定向移动。

电流的大小称为电流强度(简称电流,符号为I),国际单位是安培,符号为A。

电流方向规定:正电荷运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自由电子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

⑴电流表的读数:一看量程,二算分度值,三读数。

⑵电流表的接法:①电流表必须串联在电路中;②使电流从电流表的“+”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③通过电流表的电流不能超过其量程;④严禁将电流表与电源或用电器并联。

(注意:①在不超过最大测量值的情况下,应尽量使用较小的量程测量,对于同一个电流表来说,量程越小测量结果越精确;②在不能估计被测电流大小的情况下,可先用最大的量程试触,根据情况选用合适的量程。

八下物理课件静电现象(课件)

八下物理课件静电现象(课件)

三、静电现象
各种物质的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不同,因而物质得失电
子的本领也不同,这就造成了摩擦起电等各种带电现象。当电荷
积累量达到一定的程度时,会产生放电、吸引轻小物体等现象,
例如闪电、脱衣服时有火光等。
(教材引入)闪电:夏季雷雨时,天空中划过的闪电是自然界发生的一种剧烈的放电现象。 在大气强对流的天气条件下,空气及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剧烈运动,使云层带电, 当电荷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云层与云层间,云层与地面间就会发生剧烈的放电现象, 这就是闪电。
课堂要点
1. 判断摩擦起电过程中电荷的转移情况,记住两点: (1)摩擦起电实质是电子发生了转移; (2)得电子的带负电,失去电子的带正电。 2. 判断一物体的带电情况有如下规律: 与带电体相互排斥的物体一定带电,而与带电体相 互吸引的物体只 是可能带电。不能认为,能被带电体吸引的物体一定带与原带电体不 同种的电荷。
金属箔片 (不带电) 既不多余
也不缺电 子
得到一些电子后
(带正电) 玻璃棒
缺少电子
接触
金属箔片 (不带电) 既不多余也 带上了正电
排斥,张角变大 排斥,张角变大
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接触极性相同的不同带电体时,金属箔张角大小不一样,说明什么问题?
温馨提示
验电器只能是定性的检验电荷的多少,不能直接检验带有某种电荷。可能是负电荷 ,也可能是正电荷。
【答案】B 【解析】A、干燥的季节,夜晚脱毛衣时会冒“火花”,是由于化纤布料的衣服由于摩擦 起电,不符合题意. B、橡胶套是绝缘体,所以在电工工作时可以防止触电危险,符合题意. C、油罐车尾部有一条拖到地面上的铁链,是因为油罐与车之间摩擦会有静电,这样有危 险,所以需要用铁链将静电导向大地. D、电视机屏幕上经常吸附有很多灰尘,是因为电视机表面有静电而能吸引灰尘,不符合 题意.

电磁感应现象的两类情况(最新)

电磁感应现象的两类情况(最新)
知识回顾:
感生电动势
动生电动势
一、感生电动势的产生
〔英〕麦克斯韦认为,
磁场变化时会在周围空间激 发一种电场-----感生电场
(与电路是否闭合无关)
磁场变强
感生电场的方向类 似感应电流方向的 判定----安培定则
产生感应电流(感生电动势)
练习1.如图所示,一个闭合电路静止于磁场中,由 于磁场强弱的变化,而使电路中产生了感应电动势,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C A.磁场变化时,会在在空间中激发一种电场 B.使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力是磁场力 C.使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力是电场力 D.以上说法都不对
练习3.如图所示,导体AB在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将 产生一个电动势,因而在电路中有电流通过,下列说 法中正确的是( AB ) A.因导体运动而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称为动生电动势 B.动生电动势的产生与洛仑兹力有关 C.动生电动势的产生与电场力有关 D.动生电动势和感生电动势产生的原因是一样的
指出导体棒的电 流方向?所受安培 力的方向?
ΔΦ ΔB 2 E kl2 2 E= = l = kl , I= = . Δt Δt R R
kl3 B=B0+kt1.F=F 安=BIl= (B0+kt1). R
应用1—1 如图所示,一个圆形线圈的匝数n=1000,线圈 面积S=200 cm2,线圈的电阻为r=1 Ω,在线圈外接一个阻 值R=4 Ω的电阻,电阻的b端接地,把线圈放入一个方向垂 直线圈平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变化规律 如图线B-t所示.则: (1)t=3s 和t=5s时穿过线圈 的磁通量是多少?
Δ Φ1
• [例3] 如图所示,固定于水平桌面上的金属框架cdef, 处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金属棒ab搁在框架上,可 无摩擦滑动.此时abed构成一个边长为l的正方形,棒的 电阻为R,其余部分电阻不计.开始时磁感应强度为B0. • (1)若从t=0时刻起,磁感应强度均匀增加,每秒增量为 k,同时保持棒静止,求棒中的感应电流,并在图上标出 感应电流的方向. • (2)在上述(1)情况下,始终保持棒静止,当t=t1末时需 加的垂直于棒的水平拉力为多少?

教科版 九年级物理最新课件 第三章第一节电现象

教科版 九年级物理最新课件 第三章第一节电现象
第二节 电现象
一、静电现象
1. 一些 物体被摩擦后能够吸引轻小物体, 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物体带了“电”
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 带电叫做摩擦起电。
2. 带电体的特征:能够吸引轻小物体
3.两种电荷
②人们规定:
①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 荷 H:\新九年级课件\076c3feb9df9f900.htm
金属导电靠 自由电子 移动。
自由电子运动与的电流的方向方向相反
正 3、在电池外部,电流从____极流 负 出,从_____极流回电池。
电流方向的判断: 负电荷 如图,移动的电荷是____,电荷移 从A到B 动方向
B
电池的构造:
电池有正,负 两个极
1、 如果一个带电体 能吸引一个轻小物体, 能否判断这个轻小物 体也带了电?
不能,可能带电,也可能不带电。
2、 如果一个带电体能排斥一个轻小 物体,能否判断这个轻小物体也带了 电?
能,带同种电荷。
1.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______电荷 同种 异种 互相排斥,______电荷互相吸引.
2.把一个带电的物体靠近用了绸子摩擦 过的玻璃棒时,它们互相排斥,这个带电 正 物体所带的电荷是______电荷.
3.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甲,乙两个轻 小物体,结果甲被排斥,乙被吸引,由此我们可 以总判定( D ) A.甲带正电,乙带负电. B.甲带负电,乙带正电. C.甲带负电,乙不带电或带正电. D.甲带正电,乙不带电或带负电.
4.一根玻璃棒与带负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 接触后,发现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完全闭 合,关于玻璃棒和验电器原来的带电情况,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两者带等量的负电荷. B.两者带电量相等,玻璃棒带正电荷. C.玻璃棒带正电荷,电量较大. D.玻璃棒带负电荷,电量较小.

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 3.1 电现象 课件(共26张PPT)

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 3.1 电现象 课件(共26张PPT)
大量实验表明: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荷
前人足迹:富 兰克林是电学 史上首位正确 阐述电的性质 的人。
二.两种电荷:
2 . 正电荷(+):把用丝绸摩擦过的 玻璃棒所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
负电荷(-):把用毛皮摩擦过的 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为什么摩擦过的物体会显示出电性呢?
失去三个电子带正电 得到三个电子带负电
2
探究实验2:天女散花的原因
实验次数 带电体甲 带电体乙 现象:填吸引 电荷同种或异种
或排斥
1 毛皮摩擦过 毛皮摩擦过
的橡胶棒 的橡胶棒
排斥
同种
2 丝绸摩擦过 丝绸摩擦过
的玻璃棒 的玻璃棒
排斥
同种
3 丝绸摩擦过 毛皮摩擦过
的玻璃棒 的橡胶棒
吸引
异种
探究实验2:天女散花的原因
实验次数 带电体甲 带电体乙 现象:填吸引 电荷同种或异种
D、汽油与塑料桶壁不断摩擦,使塑料桶带电 ,人触桶外壳会造成触电伤害。
2.有三个带电轻质小球A、B、C,悬 挂起来时如图所示,如果C带负电, 则A和B带什么电荷?
A
B
B
C
3.加油站里你不知道的电知识
红圈内是什么? 它有什么作用呢? 它是什么材质做成 的?
2.两种电荷。 3.摩擦起电的原因 三、检验物体带电的方法。 1.带电体的性质 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3.验电器
小游戏:自制简易富兰克林马达
普通塑料杯
达标测验
1、加油站规定:”严禁用塑料桶装汽油”、 这样规定的理由是( C )
A、塑料和汽油会起化学变化,使汽油变质。 B、汽油会腐蚀塑料,造成漏油。 C、汽油与塑料桶壁不断摩擦,使塑料桶带电产 生火花放电,引燃汽油造成火灾。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完整版).ppt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完整版).ppt
静电既然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之 中,为什么我们通常感觉不到 物体带电呢?
最新.
8
为什么感觉不到物体带电呢?
• 物质同时带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由于正负电荷数量相等,相互抵消,所以 一般情况下我们感觉不到物体带电。
• 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比如摩擦)时,就 容易使一个物体上的电荷转移到另外一个 物体上,物体表面的正负电荷数量不一样 了,物体就显示出了电性。
仔细观察,得到什么结论?
这和我们了解哪一种物体的相互作用相似?
最新.
13
让电荷流动起来
摩擦能使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
个物体,从而使物体带上静电。但是在带 静电的物体中电荷却不能持续流动。要想 使电荷流动起来形成电流需要具备两个条 件:一是要有动力,也就是电源;另一个 是要有电路——电流只有在电路中才能流 动。
最新.
20
练习
• 在干燥而寒冷的天气里,用手触及门的金属把 手,经常会有被 电击的感觉;脱下毛衣时,经 常会发出啪啪的响声;用梳过干燥头发的塑料 梳子,慢慢接近头发,梳子会吸引头发;用梳 子慢慢接近纸屑,梳子会吸引纸屑、;摘下羊毛 织成的帽子,帽子会吸引头发;用一块羊毛制品
摩擦气球的一个侧面,将气球这个侧面靠近头 发,气球会吸引头发 ;这叫静电现象。
最新.
9
最新.
10
用一块羊毛制品反复摩擦充气气球的一
个侧面,将气球的这个侧面靠近头发。观察
有什么现象发生? 最新.
11
这是什么原因最新.呢?
12
通过实验我们进一步发现带电气球相互靠近时会 有以下情况:
两个摩擦后的物体,有时相互吸引,有时互相排斥。
这跟我们前面所学的磁铁性质极其相似。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不同种电荷互相吸引 。

最新4电晕放电和极性效应

最新4电晕放电和极性效应

6.消除电晕措施
最根本的途径就是设法限制和降低导线(导体)的表面电 场强度。 1. 采用分裂导线,使等值曲率半径增大。 2. 改进电极的形状,增大电极的曲率半径,使表面光滑。
7.电晕效应有利的方面
1. 电晕可削弱输电线上雷电冲击或操作冲击波的幅值和陡 度; 2. 利用电晕放电来改善电场分布; 3. 利用电晕原理制造除尘器、静电涂喷装置、臭氧发生器 等。
电场越不均匀,击穿电压和电晕起始电压间的差别也 越大。
结论:电场比较均匀:击穿电压=放电自持电压 电场极不均匀:电晕起始电压=放电自持电压
由此可见,电场的不均匀程度可以根据能否维持电 晕放电来划分。 ➢极不均匀电场:不均匀到可以维持电晕放电的程度; ➢稍不均匀电场:虽然电场不均匀,但还不能维持稳定的 电晕放电,一旦放电达到自持,必然会导致整个间隙立 即击穿。
2.电晕起始电压Uc和起始场强Ec;
3.外区中空间电荷的作用
结论: ①外区中的离子和电晕电极同号; ②加强了外区中的电场,减少了电晕层中的场强。
4.电晕放电有两种不同形式:电子崩形式和流注形式
5. 电晕放电危害
1. 伴随着游离、复合、激励、反激励等过程而有声、光、 热等效应,会有能量损耗。 2. 在尖端或电极的某些突出处,电子和离子在局部强场的 驱动下高速运动,与气体分子交换动量,形成“电风”。 当电极固定得刚性不够时,气体对“电风”的反作用力会 使电晕极振动或转动。 3. 电晕会产生高频脉冲电流,其中还包含着许多高次谐波, 这会造成对无线电的干扰。 4. 电晕产生的化学反映产物具有强烈的氧化和腐蚀作用, 电晕是促使有机绝缘老化的重要因素。 5. 电晕还可能产生超过环保标准的噪声,对人们会造成生 理、心理的影响。
(二)电晕放电的脉冲现象

思维特训(三) 简单电现象

思维特训(三) 简单电现象

思维特训(三) 简单电现象思维特训(三)简单电现象|典|例|分|析|摩擦起电的实质例1[2019·衡阳]摩擦起电跟物质的种类有很大关系,严格来说,与物质的结构和化学成分有关。

各种物质中的电子脱离原子所需要的能量是不同的。

因此,不同物质的起电顺序是不同的。

见下列起电顺序表:起电顺序(正→负)有机玻璃玻璃毛皮丝绸纸金属硬橡胶棒石蜡涤纶硬塑料聚乙烯聚丙烯根据你所学的摩擦起电知识和起电顺序表,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跟纸摩擦过的硬橡胶棒带正电B.跟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负电C.跟涤纶摩擦过的硬橡胶棒带正电D.跟涤纶摩擦过的玻璃棒带负电器所带的电荷与带电体所带的电荷发生中和现象,即带电体带负电荷;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又张开,说明带电体所带的电荷量比验电器上所带的电荷量多,故将验电器上的所有正电荷中和完后,还有多余的负电荷,验电器的金属箔片由于带负电荷再次张开。

[答案] D|思|维|集|训|1.现有丝绸、玻璃、塑料薄膜三种材料。

通过实验发现,当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被丝绸摩擦过的塑料薄膜时,两者相互吸引。

据此排出三种材料的顺序,使前面的材料跟后面的材料摩擦后,前者总是带负电。

这个顺序是()A.丝绸、玻璃、塑料薄膜B.塑料薄膜、玻璃、丝绸C.塑料薄膜、丝绸、玻璃D.丝绸、塑料薄膜、玻璃2.甲、乙两个相同的验电器,分别带上等量的正、负电荷,用一根玻璃棒把甲、乙两个验电器的金属球连接起来,则()A.甲、乙两验电器发生电中和而不带电B.甲带了更多的正电,乙不带电C.甲不带电,乙带更多的负电D.甲、乙两验电器的带电情况没有发生改变3.两个完全相同的验电器,分别带上不等量的异种电荷,现将它们的金属球用一根带有绝缘柄的金属导体先接触后分开,则两验电器的金属箔()A.张角一定都减小,且带上等量异种电荷B.张角一定都增大,且带上等量异种电荷C.张角一定是有一个增大,且带上等量同种电荷D.带电荷多的验电器张角减小,且带上等量同种电荷4.如图3-TX-1所示,在一个带正电的小球附近有一根原来不带电的金属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核外电子
欢迎下载 可修改
原子核 15
1.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那个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 子的本领弱,它的一些电子就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 2.失去电子的物体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 体因为有了多余电子而带等量的负电.
– +
++

– ––

当两物体摩擦时 –
+ +
+ +
++&体。 ❖C电子质子同时转移。 ❖D创造电荷的过程。
欢迎下载 可修改
19
❖6. 判断下列物体带正电还是带负电。 (1)羊毛与硬塑料棒相互摩
擦后,羊毛失去电子,硬塑料棒带 __负_电___,说明两种物质 羊毛 容易 失去电子。
(2)有机玻璃棒在人头发上摩 擦后与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斥, 有机玻璃棒带_____负_。电
1.一些物体被摩擦后能够吸引轻小物体物体, 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物体带了“电”或者说 体带了“电荷”。
2.带电体的特征:能够吸引轻小物体
3.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 带电叫做摩擦起电。
欢迎下载 可修改
8
二、探究电荷的种类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欢迎下载 可修改
9
(1)两根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互靠近时,它们之
欢迎下载 可修改
21
2.四个悬挂着的铜金属小球,相互作用的情况如图所
示,那么D球可能 ( D )
A.带与A球相同的电荷
B.带与B球相同的电荷
C.带与C球相同的电荷 D.不带电
欢迎下载 可修改
22
加油站
静电感应
一个带电的物体与一个不带电的导体相互靠近 时,由于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会使导体内部的电荷 重新分布;异种电荷被吸引到带电体附近而同种电 荷被排斥到远离带电体的导体的另一端。这种现象 叫静电感应。
(3)一硬棒经尼龙绸摩擦后与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吸,那么 这硬棒带__负__电__。
欢迎下载 可修改
20
1.将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用丝线悬挂着的铜金属 小球。 (1)如果小球被吸引 [ 图(a)],那么小球带__正__ 电或 不带电 。 (2)如果小球被排斥 [ 图(b)] ,那么小球带_负___ 电。
欢迎下载 可修改
17
二.两种电荷及相互作用
①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②人们规定: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 用“+”表示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用“-”表示
欢迎下载 可修改
18
5、摩擦起电是:( B )
❖A是正电荷的转移。 ❖B使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
3.验电器为什么能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呢?
原理:金属箔因带同种电荷互相排斥而张开。
4.如何粗略比较物体带电的多少? 金属箔张开的角度越大,物体带的电就越多。
欢迎下载 可修改
13
1、 如果一个带电体能吸引一个轻小物体,能否判断这个轻小物 体也带了电?
2、 如果一个带电体能排斥一个轻小物体,能否判断这个轻小物 体也带了电?
欢迎下载 可修改
23
1.通过大量实例认识电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2.知道摩擦起电现象。 3.知道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以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规律。 4.知道验电器的原理。
欢迎下载 可修改
24
欢迎下载 可修改
25
欢迎下载 可修改
26
电流
❖ 阅读36页“电流” ❖ 莱顿图片\3203D.JPG瓶 ❖ 莱顿瓶是储存电荷的装置,不能产生持续
3、如果两个带电体相互排斥,你能作出什么判断?
❖ 4、有ABCD四个带电体,已知D带正电,A排斥B,A吸引C, C排斥D,那么ABCD各带什么电?
欢迎下载 可修改
14
❖ 原子结构图:如右图 ❖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
组成,原子核带正电,电 子带负电. ❖ 通常情况下,原子是电 中性,由原子组成的物 体也呈电中性.
的电荷规定为负电荷。
(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欢迎下载 可修改
11
三、验电器
❖验电器是检测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
❖ 结构:如右图 ❖ 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原理:
金属箔
金属球 金属杆
欢迎下载 可修改
12
交流与讨论 验电器
1.构造 2.验电器是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
认识电路
第一节 电现象
欢迎下载 可修改
1
1.知道摩擦起电,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2.了解电荷及其相互作用规律。 3.知道验电器的结构和原理,会用验电器判断物体
是否带电。
欢迎下载 可修改
2
电灯使城市的夜晚变得绚丽多彩
欢迎下载 可修改
3
现代家庭的厨房里,有多少电器呀!
欢迎下载 可修改
4
欢迎下载 可修改
A
B
欢迎下载 可修改
29
雷电
问题:当电流通过避雷针时,该电流方向是_从__乌__ _云__到__避__雷__针_,电荷移动方向是_从_避__雷__针__到__乌_云___.
间发生相互 排斥 的现象。
(2)两根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靠近时,它们之
间发生相互 排斥 的现象。
(3)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
相互靠近时,它们之间发生相互 吸引 的现象。
欢迎下载 可修改
10
结论:两种电荷
(1)自然界存在着两种电荷: 正电荷: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上所带
的电荷规定为正电荷。 负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所带

––
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
因得到电子而带负
电 欢迎下载 可修改
16
(二)摩擦起电的原因
❖ 摩擦起电的实质: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 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 负电荷分开.
❖ 转移的电荷是负电荷,而不是正电荷.
1.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 摩擦起电的条件 的本领不同.
2.摩擦的物体与外界绝缘.
5
引入新课
自然界及生活中的电现象:
欢迎下载 可修改
6
一、摩擦起电
(1)摩擦过的塑料梳子
(2)将摩擦过的梳子靠
能___吸__引____轻小物体。
近细水流附近,水流将
会 被吸引 。
结论一:些物体被摩擦后,能够吸引轻小物体,人们把这
种现象称为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
欢迎下载 可修改
7
一、摩擦起电
的电流。(可形成短暂电流)
欢迎下载 可修改
27
四、电流的方向
❖电荷的定向移动就形成电流. ❖物理学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
向为电流的方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可修改
28
四、电流的方向
电流方向的判断: 如图,移动的电荷是_负_电_荷_,电荷移 动方向为___从_A_到__B_.电流方向为 _____从__B_到_A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