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生理基础知识
心脏电生理基础知识

心脏电生理基础知识心脏,作为我们身体中最为重要的器官之一,其正常的功能对于维持生命活动至关重要。
而心脏电生理,就是研究心脏的电活动规律和机制的一门科学。
了解心脏电生理基础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心脏的工作原理,以及诊断和治疗各种心脏疾病。
心脏的电活动是由一系列特殊的心肌细胞产生和传导的。
这些心肌细胞具有自律性、兴奋性和传导性等电生理特性。
首先,我们来谈谈心肌细胞的自律性。
自律性是指心肌细胞在没有外来刺激的情况下,能够自动地产生节律性兴奋的特性。
在心脏中,窦房结的自律性最高,它就像一个“总司令”,主导着整个心脏的节律。
正常情况下,窦房结每分钟发出 60 100 次的冲动,从而控制着心脏的跳动频率。
接下来是兴奋性。
心肌细胞的兴奋性是指心肌细胞受到刺激时产生兴奋的能力。
心肌细胞在一次兴奋过程中,其兴奋性会发生周期性的变化。
在绝对不应期,无论给予多强的刺激,心肌细胞都不能产生兴奋。
相对不应期时,心肌细胞的兴奋性逐渐恢复,但需要较强的刺激才能引起兴奋。
超常期则是心肌细胞的兴奋性高于正常水平。
再来说说传导性。
心脏的电活动能够有序地传遍整个心脏,这要归功于心肌细胞的传导性。
窦房结产生的冲动通过心房肌传导到房室交界,然后经过房室束及其分支传到心室肌。
不同部位的心肌细胞传导速度有所不同,浦肯野纤维的传导速度最快,这有助于保证心脏的同步收缩。
心脏的电活动可以通过心电图(ECG)来记录和观察。
心电图是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它能够反映心脏的电活动情况。
正常的心电图包括 P 波、QRS 波群和 T 波。
P 波代表心房的去极化,QRS 波群代表心室的去极化,T 波代表心室的复极化。
心律失常是心脏电生理异常的常见表现。
心律失常可以分为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早搏、心房颤动、心室颤动等多种类型。
心动过速是指心跳速度过快,常见的有窦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和室性心动过速。
心动过缓则是心跳过慢,如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等。
早搏是指心脏过早地发生搏动,包括房性早搏和室性早搏。
电生理基础知识

禁忌症
1.食道静脉曲张、食道癌患者。 2.明确诊断为SSS有晕厥病史患者 3.房颤患者
适应症
1.对安装永久性起搏器适应症的选择和 恰当的功能参数的选定是必不可少的。
2.对室上性、房室折返性和室性心动过 速术前、术中检查是必需的。 3.检查心动过速的起源处或房室旁道的 精确定位。
并发症
1.严重出血。 2.血栓、栓塞和静脉炎。
经食道心脏调搏术
原 理
食道与心脏解剖关系密切,心脏
与食道下段的前壁紧邻,以左心房与
食道关系最为密切。因此可经食道记
录左房心电图或刺激起搏心房。
目 的
1.用于窦房结功能检测。 2.房室结传导功能的估价。
3.各种折返现象及心动过速电生理研究。
4.预激综合征电生理研究。 5.用于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调搏治疗。 6.空隙、多径传导、拖带、蝉联等特殊传导 现象的检测。
3. 心律失常。
4. 体动脉栓塞形成和动静脉瘘。
5.心包填塞。
临床应用
1.房室交界区的消融。
2.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消融治疗。
5.室速的消融。
并发症
1.心包填塞。 2.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3.瓣膜损伤。
4.急性冠状动脉缺血及急性心肌梗死。 5.室颤。 6.血管并发症。 7.其它并发症。
7. 心脏负荷试验及食道心室起搏等。
并发症(一)
与操作有关的并发症:插食道电极时刺 激咽喉部引起恶心、呕吐,有时甚至误 入气管。
并发症(二)
与电刺激有关的并发症: 1.电刺激时食道内灼热、紧缩感
2.可引起房颤。
3.可引起室性心动过速。
4.对显性预激综合征患者进行食道心房调 搏时要注意同步性能是否良好,否则有可能 诱发室颤。
电生理基础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

电生理基础知识考核试题一、选择题1、右室流出道与三尖瓣环高位的室早,两者最主要的区别是前者的(、):[单选题]、*A、AV1导联是负向的√B、AV1导联是正向的C、AVR导联是负向的D、AVR导联是正向的2、人进行呼吸的时候,横膈膜在吸气相和呼气相的位置分别对应(、):[单选题]、*A、上升,下降B、下降,上升√C、保持原位,上升D、保持原位,下降3、以下关于右心房的描述错误的是(、)[单选题]、*A、欧式崎位于右心房侧壁,是连接上腔静脉口前方的肌性突起。
√B、从右心房侧可见卵圆窝是房间隔最薄的结构,适合进行房间隔穿刺。
C、冠状窦口开口于右心房D、右心耳内可见梳状肌4、以下关于右心室的描述错误的是(、)[单选题]、*A、心室壁厚度约为左心室的3倍√B、右心室心尖比基底部更厚C、右心室接收来自右室流出道德静脉血D、调解束连接右心室间隔侧及游离壁侧,可防止右心室过度舒张5、以下不属于房速好发部位的是(、)[单选题]、*A.界AB.冠状窦口C.卵圆窝VD.肺静脉E左右心耳6、以下关于常用的穿刺位点的描述错误的是(、)[单选题]、*A.为放置冠状窦导管,可以选择右颈内静脉、左锁骨下静脉或股静脉穿刺B.右和左股静脉是最常见的穿刺点。
因为这根静脉非常粗(大约是您的小手指的宽度),很容易放置多个导菅C.想要导管进入左心系统时,可以选择左股静脉VD.可以通过穿刺股静脉,将导管送入右心室7、.以下说法错误的是(、):[单选题]、*A.三尖瓣和二尖瓣统称为房室瓣8.主动脉根部有三个窦,分别是左窦,右窦和前窦VC.肺动脉和主动脉瓣统称为半月瓣,均由三个瓣叶组成D.肺动脉瓣开放时,允许血从右心室泵入肺动脉,流入肺内8、以下关于左心室的描述错误的是()[单选题]、*A、二尖瓣的瓣叶由健索与乳头肌相连B、调解束连接左心室间隔侧及游离壁侧,可防止左心室过度舒张VC、左室流出到为主动脉D、左心室内乳头肌分为前组乳头肌和后组乳头肌9、以下哪个解剖结构是在左心房的前壁偏高的位置()[单选题]、*A.左心耳√B.二尖瓣环C、上腔静脉D、卵圆窝10、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单选题]、*A.卵圆窝出生之后即闭合状态B、主动脉瓣闭合时,允许血液从左心室泵入主动脉C、二尖瓣和三尖瓣统称为房室瓣√D、肺动脉瓣和主动脉瓣统称为圆月瓣,均有三个瓣叶组成11、房室结是否比希氏束更靠前[单选题]、*A.是√B.否12.窦房结神经是否在膜内[单选题]、*A.是VB否13.消融游离壁侧室早需要将导管打成什么弯型[单选题]、*A^U14回头望月√C.打大弯14.AIFV六边形指示哪六个维度的数据:[单选题]、*A、碎点、堆叠点、手术时间、RF s INDEX.FOT x GAPVB、碎点、堆叠点、消融时间、AI值、Average.Force.GAPC、拖拽点、放电时间、RF.INDEX.AIAT x FOT x GAPD、碎点、拖拽点、消融时间、RF.INDEX.FOT.GAP15.提升单圈隔离率、缩短手术时间,可以提升1年手术临床效果:[单选题]、*A、正确√B、错误16.以下哪些方式可以帮助提升单圈隔离率(多选):、[多选题]、*A、STSF在A1指导下的高效消融√B、可视化可调弯鞘保证导管稳定贴靠VC、全麻-高频低潮气量通气√D、起搏-窦律时心房,AF时心室√17.AIFV的诊断维度可以帮助诊断手术效果:[单选题]、*A、正确√B、错误18.C1ose.PV1与传统CF方法比较,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单选题]、*A、显著缩短了手术时间B、显著提升了单圈隔离率√C、显著的增加了即刻肺静脉恢复D、显著的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19.以下关于堆叠点说法错误的是:[单选题]、*A、原位补点可以提升隔离效率√B、消融后会导致消融位置的组织韧性增加C、同一位置重复消融会增加心包并发症的风险D、逐点透壁对比拖拽消融可以有效较{氐PV1疤痕负荷20.以下关于手术时间说法正确的是:[单选题]、*A、手术时间和手术成功率没有明确的关系B、手术时间过长会导致血栓风险VC、手术时间因人而异跟手术工具无关D、手术时间越短越好21.以下关于A1描述说法正确的是:[单选题]、*A、AI适用于所有心腔的射频消融评价B、A1可以有效降低左房后壁并发症风险√C、A1是客观衡量消融损伤面积的工具D、AI值在有效范围内越低越好22以下关于AIFV分析描述正确的是(多选):、[多选题]、*A、堆叠点指示过度消融的安全性VB、RF、IndeX指示高效消融的安全性C、碎点指示导管位置稳定性VD、FoT指示导管位置稳定性23相同AI下,STSF和ST损伤没有差别:[单选题]、*A、正确B、错误√24.1P中有三组共九个磁场线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单选题]、*A、九个磁场线圈会产生不同频率的磁场B、九个磁场线圈以三个为一组分布在1P的三处位置C、其中仅有一个磁场线圈的电流错误时不影响含有磁感应线圈导管的定位√D、1P产生的磁场是一个高频复变磁场25.绿色Patch在术中屏幕上产生了位移,则代表该贴片实际产生了位移[单选题]、*A正确Bem吴V26、关于矩阵建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多选\[多选题]、*A.Matrix矩阵的建立的范围与三个绿色Patch的位置息息相关。
电生理基础知识

病人需常规穿刺锁骨下静脉,股静脉,必要时穿动脉,常规放置心内电生理电极导管,最长的为高位右房(HR),HIS束,冠状窦CS,和右室心尖(RV)和射频导管熟称“大头”常规投照体位位左前斜位(LAO)LAO下两个瓣环的大概位置注意CS电极的形状右前斜位(RAO)前后位(AP)和后前位(PA)Ilis |'HO\4CS M(s PROXRAO下4个电极的位置正位AP注意一下脊柱的位置和电极弧度的变化上两图为RAO、下为LAO分别显示了环肺标测电极分别进入左上LSPV、右上RSPV、左下LIPV、右下RIPV肺静脉的情况ILSPV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 已经从原来的二维观察过度到现在的三维重建,目前三维的的操作界面有两种,一 种为圣犹达的 Ensite 3000 系统分NavX 和Array ,NavX 系统为接触式标测, Array 为非接触式标测,就是熟称的“球囊”再有一种就是强生的“ CARTO"介绍一下Ensite 3000 指导下的常见消融这是该系统的电极贴片Ensite 系统采用的是贴片定位技术,分六块贴片,前后、左右、头颈后部,和左大腿内侧 中间的是一个计时模块,一旦激活计时模块,系统便倒计时18小时。
L5PV I. UPVcsRSPV这是ensite系统的组成,想有些同道在导管室已经见过了,但还是给大家看一下以房颤消融AF为例简要说明一下,第一步,导管进入心腔后由于AF需要穿房间隔,待穿刺后激活系统,系统可以显示导管在心腔内的位置,注意,图中一个长的是放在CS的冠状窦电极,一个是在心房4极电极这是用导管在建立左心房模型,导管到过的位置就可以被记录下来,这样可以用导管在心腔内勾画一个模 型,而且是立体的,图中是建的左房,因为房颤要打左房和肺静脉也可以让患者先做一个心脏 CT 造影,然后将CT 导入改系统,先用导管建模,建完后和 CT 的三维成像融a]EiStri-DM + l*L 呼■■沖「■ 口 XW. * UU 曙 Rw*补"1 ^i<v=C3 rsiUGMtin|jWEY^iM|B3fe<V ■Mr 世叮」F Aon m 产:)*-115kg—1和tani^iBing回fMl±J1U走—MHI ILItfH&udE fnirnE ■: is- weEiL di^------------|□■1合,下面就是这个过程这是用导管建的左房和左上和左下肺静脉的过程,图中是在进行左下肺静脉的修模,注意,下面那个是 CS电极做参考nr -i"'■■■•■一…■■*»»>»*■*-■ «■«■■»»■■■—i ■ ■■肌 l - ______________ |nt 叫呛 M M HU TariH. FMLtflHripiilf CitM«4iMkfr«MlI w-^drf I«e4i SkrvPpiT&£■«!; 駅郴CtvTiM 曲«■ I Ml 刨kzEiqn- 5mMt4OflM AdMfKldCm i^ytoInQLde .1 [^如 Si^k 1* W>E 舁碎 i Sail同体位下可任意转动体位, 看见肺静脉和左房的交界口, 做房颤消融肺静脉的定口非常重要, 图中是个头位,注意看肺静脉和心房的交界处nJZoom = 1,01xPan-fvBI n ”.JI4l ・ z •JI3C1WfilltnWWfi A4」・这是建完模后的左房評i 严;这是导管建模和 CT 融合后的左房,图中是因为正在做房颤消融后的房速的激动顺序标测, 看起来眼花,实际看以从颜色看出哪里最早, 图中有个大头的影子,注意看,做完了比这个要好看得多这个费用比较高,一台 AF 下来要5-6万RMBf,rftRUTift这是网格图AaUTIttdirMJMpaJOVfflF五六万算便宜了,我们这用 CARTO ,得八万多详细的EPS 检查是射频消融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尤其是对于刚刚开展射频消融术的心内 科医生来说就更重要子,一步一步做,不去抢时间,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心律失常诊断的准确 性,并且最好至少放三根标测电极。
电生理课个人总结

电生理课个人总结引言电生理学是生物医学工程领域中的一门重要学科,研究生物体内的电流传导、细胞膜电位以及神经和心脏电活动等等。
本文将对我在电生理课程中所学到的知识进行总结和回顾,并探讨其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应用。
电生理的基础概念1. 细胞膜电位细胞膜电位是指细胞质与细胞外液之间的电位差。
在静息状态下,细胞内质膜相对于细胞外液带负电位,约为-70毫伏。
这种负电位使细胞膜对离子的通透性发生变化,进而控制细胞内外离子的平衡和电活动。
2. 神经元动作电位神经元是电生理研究的重要对象之一,神经元的传导是通过动作电位来实现的。
动作电位是指神经元膜电位在被激发后发生瞬时变化,并随之产生一系列生物电活动,通常具有快速上升和下降的特点。
动作电位的产生主要受到细胞质中离子通道的控制,其传导速度和幅度可由不同离子通道的开放和关闭程度来调节。
3. 心脏电活动电生理学在研究心脏电活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心脏是由心肌细胞构成的,心肌细胞具有自身起搏和传导的能力。
心脏电活动主要通过传导系统来进行,其中包括窦房结、房室结、希氏束和浦肯野纤维等。
正常的心脏电活动可以通过心电图等工具进行监测和分析,从而判断心脏的正常功能和异常情况。
电生理在生物医学工程中的应用1. 生物电信号采集与分析生物电信号采集与分析是电生理学在生物医学工程中的重要应用之一。
通过使用生物电传感器和信号处理技术,可以将生物体内的电信号(如脑电图、心电图等)进行采集和记录,并对其进行分析、识别和解读。
这些信号的分析有助于医学领域对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等的研究,也有助于提高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2. 心脏起搏器和除颤器设计心脏起搏器和除颤器是电生理学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中的另一个应用领域。
起搏器是一种可以通过电刺激来恢复心脏正常节律的设备,而除颤器则可以通过电击来处理心脏停跳时的紧急情况。
这些设备的设计和研发都离不开电生理学的基础知识,通过研究细胞膜电位和神经元动作电位等电生理参数,可以更好地控制和调节心脏电活动,从而提高设备的效果和安全性。
心电图有关知识点总结

心电图有关知识点总结一、心脏电生理学基础知识1. 心脏的电生理活动人体心脏是由心脏肌肉组织构成,心脏肌细胞具有自律兴奋性、传导性和可兴奋性。
心脏的电生理活动主要包括兴奋传导过程、动作电位的产生和传导,心脏肌肉的收缩与舒张等。
2. 心脏电活动的来源心脏的电活动主要由窦房结、房室结、His束和心室肌细胞四部分组成,并由这些组成传导系统组成心脏的传导系统。
二、心电图的概念和原理1. 心电图的概念心电图是一种用来记录心脏电活动的无创诊断方法。
通过将心脏电活动转化为图形,用以评估心脏的功能及诊断心脏疾病。
通常通过电极将心脏的电信号转化为实时的图像来显示。
2. 心电图的原理心电图的记录原理是利用一定数量的电极粘贴在患者的身体表面,电极感受到的心脏电信号被放大并记录下来。
记录的信号通过一定的仪器转换为图像,并由医生来解读。
三、心电图的图形识别1. 心电图的形态心电图通常由P波、PR间期、QRS波群、ST段和T波组成。
P波代表心房去极化、QRS波代表心室去极化、ST段和T波代表心室收极化。
2. 心电图的基本识别通过观察P波、QRS波和T波的形态、幅度和时间特征,可以初步判断心电图的正常与异常。
3. 心电图的异常波形常见的心电图异常包括ST段抬高或压低、T波倒置、心室颤动等。
这些异常波形通常代表着心脏疾病的存在。
四、心电图的临床应用和诊断意义1. 心电图在心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心电图作为一种无创诊断方法,在心脏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通过心电图可以评估心脏节律的规律性,检测心脏肥大、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病变。
2. 心电图在急救中的应用心电图在心脏急救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心脏骤停的急救中,通过心电图可以及时评估心脏活动,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心肺复苏和除颤。
3. 心电图在心脏病患者的长期监测中的应用对于心脏病患者来说,进行定期的心电图检查可以帮助医生监测疾病的进展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同时,心电图还可以用于监测心脏瓣膜疾病、心脏电生理异常等。
电生理知识点总结

电生理知识点总结1. 电生理学的基本概念电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在电场中产生和传导电流,以及利用电流来调控细胞功能的生理学学科。
电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细胞膜的离子通道、离子泵、细胞内外离子浓度的差异、动作电位等。
电生理学研究的重点在于探索细胞和组织在电流的作用下产生的生物学效应,揭示电刺激对生物体的影响和调控机制。
2. 离子通道的特点和分类离子通道是细胞膜上多种离子的通道蛋白,具有高度的选择性和特异性。
离子通道的开闭状态可以调节细胞内外离子浓度的平衡,影响细胞的电位和电导率,从而控制细胞兴奋性和肌肉收缩等生物学过程。
根据离子传导的特点和作用机制,离子通道可以分为压力门控通道、电压门控通道、配体门控通道和异源门控通道等多种类型。
3. 离子泵的结构和功能离子泵是细胞膜上的一种重要膜蛋白,具有将离子从低浓度转运到高浓度的能力。
离子泵的典型代表包括Na+/K+ ATP酶和Ca2+ ATP酶等。
离子泵通过ATP酶的水解反应,将ATP分解为ADP和磷酸根,从而产生能量来催化离子的运输。
离子泵在维持细胞内外离子平衡、调节细胞内外离子浓度差异和细胞兴奋性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4. 动作电位的产生和传导动作电位是细胞膜上的一种电信号,是由于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在受到电刺激后发生开放和关闭而产生的电压变化。
动作电位的产生和传导是神经元和肌肉等可兴奋细胞活动的基础。
动作电位有兴奋性、传导性和波动性等特点,能够快速、一致地传导信号,完成神经冲动的传递和信息处理。
5. 生物体电生理学的应用电生理学在临床医学、药理学、生物技术和生理学研究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通过测量心电图、脑电图和肌电图等生物电信号,可以诊断心脏、脑部和肌肉等组织的功能状态和病理情况,指导疾病的治疗和康复。
通过研究离子通道和离子泵的结构和功能,可以探索药物的作用机制和开发新药物,为疾病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综上所述,电生理学是生物医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它通过研究细胞和组织在电场作用下的生物学效应,揭示电刺激对生物体的影响和调控机制,为临床医学和生命科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手段。
电生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电生理知识点总结归纳1. 细胞膜的离子通道细胞膜是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界面,它具有选择透性,通过离子通道可以控制细胞内外离子的平衡。
离子通道的开闭状态决定了细胞内外离子浓度的变化,进而影响细胞的兴奋性和传导性。
离子通道的开闭受到多种因素的调控,包括电压、化学物质和机械力等。
2. 神经元的兴奋传导神经元是产生和传导电信号的细胞,它们通过突触与其他神经元或靶细胞相连。
在神经元的兴奋传导过程中,离子通道的开闭导致细胞内外离子浓度的变化,从而产生膜电位的变化。
当膜电位超过一定阈值时,神经元将产生动作电位并将其传导至突触传递给下一神经元或靶细胞。
3. 心脏肌细胞的兴奋传导心脏肌细胞是构成心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通过兴奋传导系统完成心脏的收缩与舒张。
心脏肌细胞的兴奋传导包括起搏细胞的自发兴奋和传导系统将兴奋传导至心脏肌细胞的过程。
通过调控离子通道的开闭状态,可以调节心脏肌细胞的兴奋性和传导性,从而影响心脏的节律和收缩力度。
4. 离子通道的生物物理特性离子通道是细胞膜上的蛋白质通道,它们具有特定的生物物理特性,包括通透性、选择性、电压依赖性和药物敏感性等。
离子通道的生物物理特性决定了它们对离子的通透性和对各种因素的调控敏感性,进而影响细胞的兴奋性和传导性。
5. 脑电图和心电图脑电图和心电图是电生理学中常用的技术手段,用于记录脑电和心电活动。
脑电图反映了大脑皮质中神经元群体的兴奋性和传导性,心电图反映了心脏肌细胞的兴奋性和传导性。
通过脑电图和心电图可以评估神经系统和心脏系统的功能状态,对于临床诊断和疾病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6. 离子通道的调控与疾病离子通道的异常调控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例如,钠通道的突变会导致神经肌肉疾病和心脏疾病,钾通道的失调会导致心律失常等。
针对离子通道的调控可以作为治疗疾病的靶点,针对离子通道的药物也成为了药物研发与治疗的重要领域。
7. 离子泵和电生理学除了离子通道,离子泵也在细胞内外离子平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人需常规穿刺锁骨下静脉,股静脉,必要时穿动脉,常规放置心内电生理电极导管,最长的为高位右房(HR),HIS束,冠状窦CS,和右室心尖(RV)和射频导管熟称“大头”常规投照体位位左前斜位(LAO)右前斜位(RAO)前后位(AP)和后前位(PA)LAO 下两个瓣环的大概位置注意CS 电极的形状RAO下4个电极的位置正位AP注意一下脊柱的位置和电极弧度的变化上两图为RAO、下为LAO分别显示了环肺标测电极分别进入左上LSPV、右上RSPV、左下LIPV、右下RIPV肺静脉的情况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已经从原来的二维观察过度到现在的三维重建,目前三维的的操作界面有两种,一种为圣犹达的Ensite 3000系统分NavX和Array ,NavX 系统为接触式标测,Array 为非接触式标测,就是熟称的“球囊”再有一种就是强生的“CARTO"介绍一下Ensite 3000指导下的常见消融这是该系统的电极贴片Ensite系统采用的是贴片定位技术,分六块贴片,前后、左右、头颈后部,和左大腿内侧中间的是一个计时模块,一旦激活计时模块,系统便倒计时18小时。
这是ensite系统的组成,想有些同道在导管室已经见过了,但还是给大家看一下以房颤消融AF为例简要说明一下,第一步,导管进入心腔后由于AF需要穿房间隔,待穿刺后激活系统,系统可以显示导管在心腔内的位置,注意,图中一个长的是放在CS的冠状窦电极,一个是在心房4极电极这是用导管在建立左心房模型,导管到过的位置就可以被记录下来,这样可以用导管在心腔内勾画一个模型,而且是立体的,图中是建的左房,因为房颤要打左房和肺静脉也可以让患者先做一个心脏CT造影,然后将CT导入改系统,先用导管建模,建完后和CT的三维成像融合,下面就是这个过程这是用导管建的左房和左上和左下肺静脉的过程,图中是在进行左下肺静脉的修模,注意,下面那个是CS 电极做参考同体位下可任意转动体位,看见肺静脉和左房的交界口,做房颤消融肺静脉的定口非常重要,图中是个头位,注意看肺静脉和心房的交界处这是建完模后的左房这是网格图这是导管建模和CT融合后的左房,图中是因为正在做房颤消融后的房速的激动顺序标测,看起来眼花,实际看以从颜色看出哪里最早,图中有个大头的影子,注意看,做完了比这个要好看得多这个费用比较高,一台AF下来要5-6万RMB五六万算便宜了,我们这用CARTO,得八万多详细的EPS检查是射频消融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尤其是对于刚刚开展射频消融术的心内科医生来说就更重要子,一步一步做,不去抢时间,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心律失常诊断的准确性,并且最好至少放三根标测电极。
然而,由于国情的原因,为了替患者省钱,目前国内许多医生用二根电极就搞定(一根CS电极,一根HRA和RV A电极)了,甚至许多经验丰富的医生有时在单导管的情况下也可以解决一些显性旁道,当然,术后检测还是需要再加一根电极的。
对于刚开展的医生,我觉得最好还是用三根标测电极的好,有一条HIS电极,对于诊断及鉴别诊断帮助非常大,尤其是在不能确定是否是旁道还是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时。
此外,对于CS电极,目前主要是四极的十极,其中十极的是专门的CS电极,十极的CS 电极有它的优点,对于左侧旁道不能确定是游离壁还是间隔部的时候,十极的CS电极就比较好判断了,而四极的就较难判断,尤其是对初学者来说。
但是十极的CS电极也有它的缺点,它的前端比较软(减少损伤冠状窦静脉的机会),有时候放入冠状窦静脉比较困难,或者总是进入某一个分支静脉,位置过浅,从而导致误诊右侧旁道为左侧旁道,即使在经验丰富的电生理中心,仍然会出现这种情况,对于刚刚开展的医生来说就更加容易误诊。
而四极电极比较硬,有可能增加心包填塞的风险,但对于十极CS电极不能到位时,换用四极电极有时候常常到位比较理想。
导管的朔形也很重要,有的时候当电极或者导管不能到位时,而又没有其它可能选的替代品,或许你塑一下形,就到位了,当然这得需要丰富的电生理经验和对解剖的了解。
武器也很重要,如果仅有一种武器供你选择,有的时候忙活一整天都不一定成功,而换用一根型号不同的消融大头,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而这一点,在一般的医院就很难满足这种要求了,毕竟例数少,不可能有那么多的大头供你选。
一般的室上速无需三维定位,其他的加根Array就可以,当然也可以不加,至于手法塑性电极的做法极不提倡,所以电生理的首先要有自己的导管室,不要和冠脉的混在一起,电生理导管室安装电线必须有屏蔽措施,不得有潜在的干扰,目前国内的医院我发现大多数的导管室是和冠脉的混在一起,再就是没有专门对电生理导管室进行专门的抗干扰设置,国外的电生理导管室联机电线的走形都是走在地下专门的通道,这一点很重要。
国内的大多数导管室一进去就感觉电线满地都是,这是在国外决不允许的。
其次就是导管室要备足各类电极导管,绝对不允许导管副用,在台上可以随时更换多根大头,再就是必须配备训练有序的护士在操作间里同时跟台,配备麻醉师实时静脉麻醉监控。
介绍一些心内电生理的基本知识:心内电生理检查(Electrocardiogram Study of the Heart)是利用心导管技术,将多根导管经静脉和/或动脉插入,置入心腔内不同部位,在窦性心律、起搏心律、程序刺激和心动过速时,同步记录局部心脏电活动,经过测量分析了解电冲动起源的部位、传导途径、速度、顺序以及传导过程中出现的异常心电现象,以研究和探讨心脏电活动的生理和病理生理规律。
一、电极导管的放置:心内电生理检查时常规要放置冠状窦、高位右房、希斯束和右心室尖部(RVA)四根多极标测导管。
1、冠状窦(CS)电极:经左锁骨下静脉插入标测导管至右心房,寻找位于右心房后下部的冠状窦口,当电极导管到达冠状窦口时有搏动感,然后右手一边逆时针方向旋转导管尾部,左手一边进导管,通常可进入冠状窦。
①后前位(正位)X线透视下导管呈特征性“扫帚样”上下摆动。
②导管刺激无室性期前收缩。
③冠状窦位于左侧房室环,用于记录左心房心电图,可同时记录到振幅相近的心房电图(A波)和心室电图(V波),左房刺激时可用该导管。
④右前斜位(RAO)或左侧位透视导管指向后方。
⑤左前斜位(LAO)导管插到左心缘,头端指向左肩。
2、高位右房(HRA)电极:将标测导管经股静脉、下腔静脉进入右心房,放在上腔静脉与右心房的交界处并靠近右房外缘,正位下导管头端指向右侧,紧贴右房壁。
记录仪上此处A波最早(靠近窦房结),通常只有高大的A波而无V波,右房刺激常用该导管。
3、右心室(RV)电极:电极进入右心房后跨过三尖瓣置于右室心尖部或右室流出道,正位导管越过脊柱左缘,可记录到大V波,A波不明显,导管刺激可见室性期前收缩,多用于右心室刺激。
4、希斯束(HB)电极:电极进入右心室后回撤,使导管顶端位于三尖瓣口处,头端指向后上方,可同时记录到振幅大致相等的A波和V波,在A波和V波之间可见一H波(希斯束电位)。
5、低位右房(LRA)电极:电极顶端置于下腔静脉与右心房侧面交界处,既可记录到A波,也可记录到V波,右侧旁道时需放置该导管。
二、心腔内心电图各参数的测量1、PA间期:体表心电图最早P波的起点至HBE上A波起点的时距,代表高位右房到间隔低位右房的传导时间,正常值为25~45ms。
2、AH间期:HBE上A波与H波起点之间的时距,代表从间隔低位右房经房室结至希斯束的传导时间,粗略代表房室结传导时间,正常值50~120ms。
AH间期受自主神经张力和心率的影响较大,交感神经兴奋时AH间期缩短。
相反,迷走神经兴奋时AH间期延长,AH间期随着心率的加快而逐渐延长。
3、H波宽度:代表希斯束的传导时间,正常值为10~25ms。
4、HV间期:HBE上H波和V波起点间的时距,代表从希斯束近端至心室肌的传导时间,正常值为35~55ms。
不同于AH间期,HV间期受自主神经张力和心率的影响较小,比较恒定。
三、心脏标测技术心脏标测技术是心腔内心电图记录与程序刺激两个电生理基本技术结合的产物,即用程序刺激方法诱发出心动过速,然后在心内膜不同部位的多个探查电极同步记录心电活动,寻找心动过速中最早发生电活动的部位,就是心动过速的起源点或旁道所在的位置。
显性旁道时,同步记录窦性心律下多个电极导管的心内心电图,寻找心室预先激动的最早点,或心室刺激经旁道逆传时的心房最早激动点,即为旁道位置。
隐匿性旁道需标测心室刺激时心房最早激动点,即为隐匿性旁道所在的部位。
标测的目的是为了心律失常的定位诊断,指导射频电消融术(RFCA)或外科手术。
1、心房的激动顺序为HRA→HBE→CS、LRA;心室激动顺序为RV→HBE→CS、LRA。
左侧显性房室旁道时,CS电极上V波最早;右侧显性房室旁道时,LRA上V波最早。
2、AVNRT时:心房激动顺序呈向心性,即HBE上A波最早。
3、AVRT时:心房呈偏心性激动,即HBE上A波晚于CS(左侧旁道)或LRA(右侧旁道)。
4、起搏标测:心室刺激时,正常情况下心房激动顺序呈向心性。
隐匿性房室旁道时,心房呈偏心性激动,A波最早处即为旁道所在的部位。
右室流出道特发性VT时也常采用起搏标测法,应用电极导管在心室内膜不同部位以VT时的频率起搏心脏,同时记录体表12导联心电图,并与自发VT的QRS波比较,二者完全一致的部位可能就是VT的起源点。
5、心房内膜标测:在心房内放置多根电极导管,或特制导管(如Halo电极),标测心动过速时最早出现心房电活动的部位和激动顺序,常用于房性心动过速、房扑和房颤时的电生理检查。
6、心室内膜标测:在心室内放置多根导管,或1根导管移动标测VT时最早心室激动点(与体表心电图上最早的QRS波比较),常用于左室VT的标测。
四、心内电生理检查的临床应用对于快速性心律失常,现在已很少单独进行心内电生理检查,多于RFCA时一并进行。
对于缓慢性心律失常,普通体表心电图基本上可肯定诊断,现在已很少进行心内电生理检查,过去主要用于房室传导阻滞的定位。
对窦房结功能的评价已基本上为TEAP所替代。
1、确定房室传导阻滞的部位:PA间期延长————————————————心房内传导延缓AH间期延长或A波后无相关的HV波————房室结阻滞H波宽度超过30ms,特别出现H波和H’——希斯束部位阻滞HV间期延长和H波后无V波————————希斯束水平以下阻滞2、评价窦房结功能:利用右房起搏法测量SNRT和SACT来评价窦房结功能,国内已基本为TEAP所替代。
3、DAVNP的诊断:行右房S1S2刺激,当S1S2缩短5~10ms时,A2H2跳跃延长≥50ms,提示存在DAVNP。
4、AVNRT的诊断:①、慢-快型AVNRT:激动经慢径路下传,快径路逆传,此时出口在希斯束,心房激动顺序呈向心性,即HBE上A波早于HRA和CS,HBE上VA<70ms,VA<AV或A波位于V波之前,AH较长,HA较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