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北京高三一模语文作文解析

合集下载

海淀2012年高考一模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部分分析

海淀2012年高考一模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部分分析

海淀2012年高考一模语文试卷现代文阅读部分分析海淀2012年高考一模语文试卷现代文阅读部分分析四、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5题。

人与自然的交流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人从自然中索取物质,维持生命,同时又从它身上感悟美感,培养审美能力。

大自然靠什么给人以美感呢?它蕴含有许多美的要素,如:对称、和谐、奇巧、虚实、变化、新鲜等等。

这些要素我们在人类的精神产品中,如小说、戏剧、绘画、音乐中都可以找到,而在大自然中早就存在,并且更为丰富。

这些东西再简化一点就是三样:形状、颜色、声音。

形、色、声这三样基本东西经对称、和谐、奇巧等等的变化组合,就出现无穷无尽的美。

美的要素在自然中最多,远远多于人为的创造,所以艺术强调师法自然,国画大师刘海粟就曾十上黄山“搜尽奇峰打草稿”。

客观的景物和人怎样沟通、交流、融合而共同创造一件艺术品呢?是通过人与自然的交流,通过艺术家的观察,再创造。

刘勰说,“目既往还,心亦吐纳”,是通过眼睛观察,内心思考,经过一番酝酿吐纳之后才加工出来的。

这些要素作用于人,激活人的美感有三个步骤。

一是以美形引人,二是以美情感人,三是以美理服人,由形及情及理。

我们看到鲜艳的花朵,奇伟的山峰、行云流水,这些美好之物就会被吸引。

不论是人还是山水,只要美,人就喜欢。

有学者研究动物也有趋美厌丑的本能。

不过与动物不同,人能将这种美感上升到感情,并形成一种定式,于是相应于景色的明暗便有心情的好坏,物象之异可转化为精神之别。

小石潭的凄清,荷塘月色的宁静,范仲淹所谓物悲物喜。

这就是意境。

人们还只满足于自然中的形向主观的情的转化,又进而求理。

因为哲理本身的逻辑美,在自然中也能找到相似的形象。

它们灵犀一点可相通。

如山之沉毅,海之激荡,云之多变等,人们从美的形、色、声中不但可以悟到美好的情感,达到美好的意境,还能悟出一种哲理的美,逻辑的美。

周敦颐见莲花就悟出“出淤泥而不染”的做人之理;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讲做学问的理。

2012高考语文试卷分析:语文一模试卷解读(朝阳区)

2012高考语文试卷分析:语文一模试卷解读(朝阳区)

2012高考语文试卷分析:语文一模试卷解读(朝阳区)朝阳区的一模语文试卷,相较于随后出现的海淀和东城试卷,是最为切合高考改革方向的。

第一,试卷总体难度不大,整张试卷的区分度把握得较好;第二,诗歌鉴赏后面出现了阅读延伸,虽说总体没有亮点,但这种尝试本身以及题目本身的平稳还是值得称许;第三,朝阳区的作文是命题作文,相比于东城的材料作文以及海淀更不靠谱的半命题作文,已经是相当了不起的成就了。

下面,让我们就每道具体的题目,加以简单解析。

一、基础知识字音字形题目难度很低,不但每个错误选项都有两个错误(字音、字形各一处),错误本身也较为明显,如“削”“绰”的字音,而且“潜”字的字音错误设置(着眼于北京口音与普通话口音的区别)与“然”字字形错误设置(生活中常用字的字形错误)都是非常契合目前高考总体趋势的。

成语题区分度极好。

“没齿难忘”和“难以理喻”是两个打酱油的词,好就好在“无可厚非”一处,很多同学意识不到“无可厚非”和“无可非议”中“厚”的区别,同时对于“不一而足”的表意又不够明确,两相结合下会出现选择错误。

此外,病句题没有刁难考生,句式杂糅、指代不明、语序不当是可以通过常规的病句技巧推断出来的;文学常识错误比较明显,但将“司马迁”误作为“司马光”,却流露出了当今文学常识题一个不好的趋向。

没有人不知道《史记》是司马迁写的,这样的文学常识题与其说考知识,不如说考眼力,海淀区将韩愈指认为“宋代” 文人尤其如此。

再这样下去,07年新课改后增加的文学常识题将越来越沦为鸡肋。

语意衔接题采取的是较为重要的排序形式,语句间的内部关系并不很难区分,应该说也是一道不错的题目。

二、文言文阅读自从2010年北京高考选择了柳宗元的《宋清传》作为考查对象后,唐宋八大家的散文重新引起了各城区命题老师的重视,这次选择欧阳修的《吉州学记》,也是这一风尚影响下的产物。

但这些命题老师似乎忽略了一点:《宋清传》之所以成为高考选文,与去年阅读延伸题第一次出现在高考语文试卷中有很大关系,宋清的所作所为容易与当下社会实际结合起来,才是它出现在高考试卷中最充分的理由。

2012年高考作文模拟作文题解及例文_3000字

2012年高考作文模拟作文题解及例文_3000字

2012年高考作文模拟作文题解及例文_3000字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小学作文作文网北京市东城一模作文题目作文大部分是泛文化哲理类的材料或题目。

东城一模“尽目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

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简析:从这首诗中,有人读出了美好的事物就在身边;有人读出了若没有追寻的过程,永远不会珍惜;还有人读出了任何一种成功都并非偶然,除了努力还需要时间的积累。

这是最具北京风格的作文题目。

)北京市西城一模作文题目今天上午西城一模作文材料是经典电影《天堂电影院》的经典台词:If you don't walk out, you will think that this is the whole world.如果你不出去走走,你就会以为这就是全世界。

你是否认同?引发怎样的思考?写感悟(简析:可以写跳出个人的小圈子,跳出圈子和突破极限有着丰富的内在联系)北京海淀区一模作文题目诗人说:“白的花胜似绿的叶,浓的酒不如淡的茶。

”的确,生活中有人偏爱白花淡茶般的素雅,不喜欢绿叶浓酒式的热烈;其实,也有人偏爱浓酒绿叶般的浓重,不喜欢白花淡茶般的清淡。

这两句诗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自定角度,自行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简评:其实就是个关于“浓与淡”的材料作文而已)专家表示,这样的题目比较适合写散文,从阅卷来说,那些充满文学气息的文章必然受到追捧,易拿高分。

建议考生平时多积累和阅读一些充满文气和哲理的美文,记诵言说精美的片段。

范文:浓酽狂烈又何妨一零一中学高三(1)班武越有人说“白的花胜似绿的叶,浓的酒不如淡的茶。

”浓与淡,似乎象征了自古以来两种相持不下的人生态度。

有人看穿一切执念与纷扰,抱定清淡拔俗的态度;有人却偏爱狂烈,认为人生之精彩在于绽放之轰轰烈烈不遗余力。

正如浓茶与淡酒,人们各有所好;在我,却似乎更加中意后者。

的确,人间世事沉浮不断,身陷其中不能自拔,相较于看淡一切平心静气,似是自找烦恼。

2012年高考作文讲评及范文

2012年高考作文讲评及范文

您在没有人监督、没有人检查的情况下,每天都要独自行走二十多公里进行安全巡视,消除安全隐患,靠的是自觉,靠的是责任和担当,这种“慎独”的情怀、自我约束的境界真让人敬佩。与您相比,我们的一些干部就让人不齿了。不要说“慎独”了,就是一条条铁的纪律、一项项硬性规定、一条条“高压线”悬在头上,也没有管住自己的嘴、自己的手、自己的腿,他们没有把心思放在如何为民服务上、如何促进发展上、如何保持稳定上,而是把精力集中花在如何权力寻租、如何贪图享受、如何谋取私利上。山东省原副省长黄胜贪污几十个亿,有46套房产,40多个情人,其腐败行径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各级纪检监察部门每年都要查处大量的违纪官员。从2010年1月至今,仅广东省就查处涉嫌贪腐官员多达1.08万人,这些官员受贿总金额超过11亿元人民币。看着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我们很寒心,如果我们的每一名干部都能像老计一样“慎独”、“慎微”,都能向他一样有着高尚的公仆情怀,那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该是何等的美好啊!
我们向您致敬,是发自内心的对您敬佩。但我们向您致敬,更多的是想呼吁我们的社会,、我们的每一个干部、每一个公民要更多地有一份责任、有一份担当,爱岗敬业,辛勤工作,为构建我们和谐社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贡献力量!
二·记叙文范文(采取夹叙夹议式的写作方法。可以以记叙为主,介绍身边的平凡人、平凡事,辅以适当的个人观点,稍加点评议论。):
4、语言要有亮点。一篇作文,最好能出现“月亮”,如果没有“月亮”,“群星璀璨”也很好,如果没有“群星璀璨”,出现“数颗星星”还行,千万不能给人以“茫茫黑夜”“漆黑一片”的感觉。也就是说,一篇文章总要有几句让人振奋的精彩句子。
5、文体选择要恰当。在文体的选择方面可以采取夹叙夹议式的写作方法。可以以记叙为主,介绍身边的平凡人、平凡事,辅以适当的个人观点,稍加点评议论;也可以以议论为主,择取一两个典型事例予以佐证写成议论文。但无论哪一种写法,均要重点突出材料所给予我们的精神层面的内涵,突出你所选题中所暗含的中心主旨。

2012年高考北京卷语文参考答案及解析

2012年高考北京卷语文参考答案及解析

2012年高考北京卷语文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基础知识1、【答案】A【解析】B仗义执言,蹙(cù)额,C再接再厉,百舸(ɡě)争流,D绿草如茵,乳臭(xiù)未干。

2、【答案】C【解析】A“高雅、时尚、方便”不属于“功能和作用”,搭配不当。

B“依据……结果”或“……结果显示”保留一个即可,句式杂糅。

D“营造”缺少宾语中心语,成分残缺。

3、【答案】D【解析】“必须”只能做状语不能做定语,因此第一空只能是“必需”。

“胆固醇在小肠的吸收”只能“(控)制”不能“(制)止”,因此第二空只能是“抑制”。

第三空所支配的宾语是“心血管病的发生”,中心语是“发生”,“发生”只能“防止”但没法“防治”。

4、【答案】B【解析】此题先看选项,第一空只有②③两种可能,比较之下,必然选②,排除C、D。

再看第二空,只有③④两种可能,但如果填入③,则这一句内部已经前后矛盾,因此只能填④,由此即可得到正确答案。

5、【答案】C【解析】“多用对偶骈散相间”不是前述所有文学体裁的共同特点,例如“骈散相间”就不能用以形容《诗经》和唐诗等体裁。

二,文言文阅读6、【答案】B【解析】此处“竟”应该是表示结果的副词“终于”“最终”“终究”,而并不表示出乎意料,因此不可能是“竟然”。

7、【答案】D【解析】A两个“舍”都是动词“收容”“安置”的意思。

B两个“然”都是转折连词“然而”“但是”。

C两个“为”都是表被动的介词“被”。

D前“以”是表反问的“何以……为”结构的一部分,“何以报为”就是“要回报干什么呢”的意思,后“以”表修饰。

尽管前“以”不好翻译,但后“以”用法比较明确,用代入比较法即可知道两“以”不同。

8、【答案】D【解析】“寄其里人家”译为“寄送给景淳家”有误。

从下文可知,李疑是写信让范景淳的两个儿子来取包裹的,因此之前肯定没有寄送包裹的事情。

此处的“寄”是“寄存”的意思,“其里人家”指的是李疑的邻居家。

9、【答案】C【解析】文中说“不取其报”是说李疑不要这个妇人报答,不是“此人不知感恩”。

2012年北京高考模拟系列试卷(一)语文试题

2012年北京高考模拟系列试卷(一)语文试题

2012年北京高考模拟系列试卷(一)语文试题【新课标版】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第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魏晋时代的“啸”魏晋名士,风流倜傥,雅好长啸。

然而啸却不是由他们所首倡,早在《诗经》里就屡次提到啸,《小雅·白华》中就有“啸歌伤怀,念彼硕人”之语。

啸,郑玄说它的意思是“蹙口而出声”,也就是现代所说的吹口哨。

值得注意的是《诗经》里出现的啸者多是女性,她们心怀忧怨,发而为啸。

在其他记载中也常提到妇女作啸,如《古今注·音乐篇》说商陵牧子婚后五年无子,将别娶,妻闻之,中夜起,倚户而悲啸。

妇女用吹口哨来舒其不平之气,大概是古代所常见而现代已较陌生的一种习俗。

不过,啸也不完全是抒情的,它也用在某些行施巫术的场合中。

葛洪的《神仙传》记西汉人刘根学成道术,郡太守知道后,命刘召鬼,如召不来,将加刑戮。

刘根于是“长啸”,啸音非常清亮,“闻者莫不肃然,众客震悚”。

忽然南壁裂开数丈,有许多兵护送一辆车出来,车上以大绳缚着郡守已亡故的父母。

至东汉时,这种音调既清越、用意又含有若干神秘色彩的啸,逐渐从妇女和巫师那里进入文士的生活圈。

魏晋以后,关于吟啸的记事更加常见。

这时的吟啸不仅出现在情绪激动的场合,而且当其意趣恬适、心境旷放、谈玄挥麈、登高临远之际,也常常且吟且啸。

但于大庭广众之前放声长啸,自然有点旁若无人的样子。

可是在“魏晋之际,天下多故”荦卓不群之士由主张达生任性而走向逸世高蹈的时代背景下,这却正是他们很欣赏的一种姿态。

所以吟啸之风,不胫而走,广泛流行,成为名士风度的一个组成部分。

其实啸只是形式,倨傲狂放才是它的灵魂;《世说新语》用“傲然”来形容周顗啸咏时的神态,可谓搔中痒处。

2012年北京市高考语文一模查漏补缺暨备考二模复习经典题型 写作

2012年北京市高考语文一模查漏补缺暨备考二模复习经典题型 写作

2012年北京市高考语文一模查漏补缺暨备考二模复习经典题型写作2012年北京市高考语文一模查漏补缺暨备考二模复习经典题型写作部分博友“甘霖广泽”对海淀一模诗歌鉴赏的评析:不出所料是多角度立意,但是没想到会这么文艺,对于理科男可能是相当大的摧残,尤其是他们不久前刚接受过“一年好景君须记”的摧残。

此外感觉有点宽了。

也正如一些评论人所言,这个题目与07年的“细雨湿衣看不见”是有相似之处的。

一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觉得淀教员的思路很奇怪;但是晚上看到各区的题目,觉得还是海淀的最好。

北京高考考的不是时事评论,不是社会分析,是由人物事件等材料所引发的行文立意。

所以,海淀优于其他地方,优于去年的“灾难”的地方也在此。

经典试题推荐一、2008年北京市高考作文题课堂上,老师说:“今天我们来做个小试验。

”随后,她拿出一个装满石块的玻璃广口瓶,放在讲台上,问道:“瓶子满了吗?”所有学生说:“满了!”“真的?”老师从桌子下拿出一小桶沙子,慢慢倒进去,填满石块的间隙,“满了吗?”学生们若有所思。

老师又拿出一壶水倒了进去,直到水面与瓶口持平。

“这个试验说明了什么?”老师问道。

课堂活跃了起来。

一个学生说:“很多事情看起来达到了极限,实际上还存在很大空间。

”一个学生说:“顺序很重要。

先放这桶沙子,有些石块肯定就放不进去了。

”一个学生说:“对,得先放石块。

有些分量重的东西就得优先安排。

”一个学生说:“也不一定,先放沙子和水就一定不行么?”请就以上材料,展开联想,自定角度,写一篇文章。

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二、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首流行歌曲中唱到:“我要飞得更高,飞得更高!“是啊,人总想飞。

飞,是一种超越,一种崛起;它带来心灵的自由,思想的驰骋。

但也有人禁锢自我,扼杀了想飞的念头。

你是否想飞?飞会带给你什么不一样的感觉与改变?请以“飞”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可以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以阐明你的思想观点。

免费版2012北京市丰台区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范文

免费版2012北京市丰台区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范文

丰台区2012年高三年级第二学期统一练习(一)语文2012.3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本试卷满分共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答题卡上的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签字笔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在答题卡的“条形码粘贴区”贴好条形码。

2.本次考试所有答题均在答题卡上完成。

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以正确填涂方式将各小题对应选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除干净后再选涂其它选项。

非选择题必须使用标准黑色字迹签字笔书写,要求字体工整、字迹清楚。

3.请严格按照答题卡上题号在相应答题区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请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要装订、不要折叠、不要破损。

第Ⅰ卷(共27分)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户口簿老骥伏砺,志在千里挑剔.(tì)解.(jiě)甲归田B.奢侈品家有敝帚,享之千金订.(dìng)正挑拨离间.(jiàn)C.堪误表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档.(dàng)案韦.(wěi)编三绝D.顶梁柱前事不忘,后世之师瞭.(liáo)望量.(liàng)体裁衣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在创业过程中,任何人都会经历艰难坎坷的蹉跎岁月....,只不过,有的人选择中途放弃,有的人则坚持到底。

B.业内人士认为,餐饮连锁经营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投资者纷纷加盟,餐饮企业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

C.面对堵塞严重的交通状况,靠停车涨价、买车摇号等方式来治理,不过是扬汤止沸....,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D.有些引进版图书的翻译质量很差,艰涩难懂,文理不通,甚至连基本的语句通顺都难以做到,令人不忍卒读....。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未来五年,我市将通过学校标准化建设,逐步缩小城乡、校际间办学差距,办好每一所学校,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高三一模考试已经结束,希望对高三的学生及家长们有帮助。

海淀作文题所谓“白的花胜似绿的叶,浓的酒不如淡的茶”,其实就是个关于“浓与淡”的材料作文而已,一点也不邪乎。

如果对20XX年北京高考“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做过充分的准备,直接在“淡泊”这个主题下进行迁移就完了。

所以还是那句话:一定要把北京07、08、09、10、11年这五年高考题好好地写出一篇属于自己的范文来,到了考场上,会有大用处。

如果上述忠告总是一耳朵进一耳朵出,哪怕我6月7日把今年高考作文分析得再轻巧简单,到了考场还是抓瞎,出了考场还得顿足。

别在同一块石头上绊太多次。

西城一模作文材料是经典电影《天堂电影院》的经典台词:If you don't walk out, you will think that this is the whole world.如果你不出去走走,你就会以为这就是全世界。

见过世面的完全可以组织几个“行万里路”的片段写散文,这样的题目,从阅卷的角度来说,应该已经算相当斑斓的了。

议论文的话,可以写跳出个人的小圈子,跳出圈子和突破极限有着丰富的内在联系,所以,如果你之前对08年“沙子、石头和水”有过充分的准备,在“突破极限”的主题下,强调视野的开阔或者他山之石,也都可以迅速迁移成一篇优秀的作文。

东城一模“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

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这是一首很有意蕴的诗。

从这首诗中,有人读出了美好的事物就在身边,不能没有发现的眼睛;有人读出了若没有追寻的过程,也许永远学不会珍惜;还有人读出了任何一种成功都并非偶然,除了努力还需要时间积累。

这是最像北京材料作文风格的题目。

北京一贯在材料后面附上若干观点,供同学选择。

这样的作文,只要注意不另起炉灶,观点就从参考项中选,审题方面就不会出现大的问题。

至于要不要引材料,我在上周的课上刚讲过:在文章后1/3处引,对于扣题的帮助更大。

之前丰台考的陈光标高调行善的题目,从学生描述来看,依然是时事评论题。

我过去反复说过:北京去年考世乒赛根本不是时事评论,因为阅卷根本不关心世乒赛本身。

可惜从去年秋季一直到现在,北京涌现了大量的时事评论题目,这是对高考趋势的严重误读。

又不是人人都参加华约自招,练这干啥?
这个题目真要分析起来也非常容易:反对高调行善,因为高调本身压过了行善;赞成高调行善,因为高调的目的其实还是行善。

在此基础上,可以延伸出行善与行事的尺度,联系慈善与人的本心,联系社会现实作为背景,都可以。

题目不难,但对备战北京高考几无帮助。

朝阳的IPHONE标,整体审题逻辑与东城一样。

也许朝阳和东城的题目相对于海淀、西城和丰台都略嫌保守,但在高考方面,北京本来就一向保守。

单就朝阳题目后面附的五个观点来说,一和五会偏向于实践,二三偏向于完美与残缺的辩证,四偏向于创新,也都是常见的作文母题,操作起来难度并不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