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北京市海淀区期末语文试卷分析
2016~2017学年北京海淀区初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答案

基础·运用(共12分)1.【答案】(1)B(2)A(3)B(4)C(5)D2.【答案】1.江山代有才人出2.各领风骚数百年文言文阅读(共9分)3. 【答案】(1)1询问2跟从(跟随/跟着)(2)C(3)1手指不能够弯曲伸直,也不放松抄写(也不懈怠)2连续几天多次登门拜访。
(“连续几天”或“多次”答出一点即可,“登门”或“拜访”答出一点即可)(4)答案示例:为了得到高人指点,获得真知,作者和袁先生面对严厉傲慢的老师,非常谦恭执著地向其请教。
这种谦恭、执著的求师求学态度值得我学习。
(共3分。
相似之处:2分,面对严厉傲慢的老师,1分;求教态度“谦恭”“虚心”“执著”任意一点即可,1分;启示:1分)名著阅读(共6分)4.【答案】(1)1.义释曹操(能答出“放曹操”即可)2.知恩图报/重情重义3.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2)评分要点:情节1分,理解2分。
(认为曹操奸诈、认为曹操是英雄、认为曹操二者兼具,都可。
情节概括1分;理解2分,能围绕情节展开,能分析出“奸诈”或“英雄”的具体表现即可)5.【答案】(1)①鲁智深(鲁提辖、鲁达)②((拳打镇关西、大闹五台山、醉拔垂杨柳、扔泼皮进粪坑(共3分。
每空1分,((答出其中任意两个,意思对即可)(2)评分要点:情节1分,分析关系2分。
结合具体情节谈理解,言之成理即可。
酒壮英雄胆:武松醉打蒋门神、酒后景阳冈打虎等12 3 4 酒误英雄事:宋江浔阳楼题反诗、杨志黄泥岗失了生辰纲等现代文阅读(共28分)6. 【答案】(1)(1)钟霄在墙上画了一幅“残破”的画,老师劝他弃考来给自己做副手。
(2)钟霄勉强接受了父亲从庙里求来的馒头,回来忍不住哭了。
(共2分。
每空1分,意思对即可)(2)评分要点:4分。
抓词语、抓手法:1分;表达效果:2分,语言表达:1分。
意思对即可。
答案示例1:我选A 处,这句话运用了神态和动作描写,“依然专注”“挥舞”“时不时”“快速瞄”写出了 钟霄听了老师的话后依然没有停止作画的情形,而他手腕的“一抖”、颜色“画歪了”,则写出了他平静外表下内心的波澜,看出了老师的话对他有所触动。
2016~2017学年北京海淀区初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解析)

目录基础•运用(共19分)文言文阅读(共7分)名著阅读(共10分)现代文阅读(共19分)微写作(5分)大作文(40分)基础·运用(共19分)j i ao s h i.i zh ik an g.co m2018/12/101.(1)对文中加粗字的注音和对画线字笔画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B.C.D.答 案解 析(2)根据语意,在文段横线后的括号内分别选择词语填入横线①②处。
①处应填: ②处应填:1.2.答 案解 析(3)运用对联知识,将下面的春联补充完整,其中最恰当的—项是① 晓唱 ② ,白鹭 ③ 万户春。
A.B.C.D.答 案解 析(4)对下面灯笼上所写文字的书体及特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小题。
“大年夜,点灯笼,一盏一盏红彤彤,山村娃娃闹年夜,灯花照得脸儿红。
”听着这动人的歌谣,你眼前是否出现了大红灯笼挂满街巷的场景?你是否感受到了浓浓的喜庆气氛?每逢春节、元宵节,人们都会挂起这象征团圆的红灯笼, ① (表现 表达)对生活“红红火火”的美好愿望。
在闽南语中,“灯”与“丁”谐音,家家户户都将“字姓灯”悬挂在屋檐下和客厅中,以求“人丁兴旺”。
正月私塾开学时,长辈会为孩子准备一盏灯笼,由先生点亮,象征学生的前途一片光明,称为“开灯”,元宵节“提灯笼”的习俗就由此 ② (演变 蜕变)而来。
人们常常把对美好生活的祈望写在灯笼上。
比较传统的有“福”“吉祥”“太平盛世”“连年有余”等,当然,门庭、卧房等处的灯笼上也可以写自己喜欢的对联、格言。
灯笼因其具有的丰富内涵,成为中国文化的载体之一,在世界各地展现着独特的魅力。
气氛(fēn) 祈望(qǐ) “长”字的第1画是“横”气氛(fèn) 祈望(qǐ) “长”字的第1画是“撇”气氛(fèn) 祈望(qí) “长”字的第1画是“横”气氛(fēn) 祈望(qí) “长”字的第1画是“撇”D本题考查学生对汉字标准读音及汉字标准笔顺的掌握情况,氛只有一个读音为“fēn”,祈也只有一个读音即“qí”,长的第一笔是“撇”。
原创:北京市海淀区2016届九年级6月期末练习(二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6年北京市海淀区九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练习语文试卷一、基础运用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第(1)-(5)题。
千百年来,从神话传说“嫦娥奔月”,到人类最早的火箭升空试验“万户飞天”,我们的祖先不断挑战对未知的想象极限,追寻对宇宙探索的梦想。
新中国成立后,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始终是我们不懈的追求。
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升空,拉开了中国人【甲】的序幕。
这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中开创性、奠基性的①(成就成绩)。
经过几代航天人的奋斗,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为代表的辉煌成果,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发展之路,铸就了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
梦想的力量、奋斗的历程,创造了航天事业发展的“中国奇迹”,也为服务经济发展、增加民生福【乙】(zhǐ)提供了强劲动力。
今年,国务院决定把每年的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意在宣传我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的一贯宗旨,大力弘扬航天精神,激发全民尤其是青少年崇尚科学、探索未知、勇于创新的热情,从而形成尊重科学、鼓励探索、追求卓越的创新文化。
太空探索永无止境,逐梦征程任重道远。
在自主创新中,②(凝结凝聚)中国力量,以航天梦助推中国梦,我们一定能开创民族复兴伟业的新局面。
(1)对填写在横线①②处的词语和画线字笔顺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①成绩②凝聚“奇”字的笔顺是:B.①成绩②凝结“奇”字的笔顺是:C.①成就②凝结“奇”字的笔顺是:D.①成就②凝聚“奇”字的笔顺是:(2)根据文意,在【甲】处依次填入下列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①造福人类社会②探索宇宙奥秘③和平利用太空A.③②①B.③①②C.②③①D.②①③(3)形声字,是由表示字义的形旁和表示字音的声旁组成的。
根据下列形声字的形旁和声旁,推断【乙】处应填入的一项是()A.祉B.芷C.址D.沚(4)下面是为庆祝中国航天事业发展而书写的三幅书法作品,书写内容中有相同的文字,请将这些文字用正楷字书写在答题纸的田字格内。
北京市海淀区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北京课改版

北京市海淀区2015-2016学年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一、基础·运用(共21分)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第(1)一(5)题。
(共9分)闲章,是印章的一脉,是区别于姓名印、斋室印、职官印、藏书印一类的印章。
书画家或自拟词句,或① (采取/撷取)格言警句刻在闲章上,以示对艺术和人生的感悟。
好的闲章,【甲】内容广泛,【乙】意趣盎然,除了让人玩味,【丙】可体现书画家的学识与修养。
闲章有的【丁】。
如徐悲鸿画白梅用“一尘不染”印,李苦禅画鹰用“搏击万里”印,李可染画牛用“师牛堂”印。
有的【戊】。
如齐白石出身木匠,半生② (漂泊/漂移)不定,晚年定居北京,以卖画为生,他常在书画中钤盖“木居士”“鲁班门下”印,以示其独特的经历;张大千出身贫寒,他用“乞食人间尚未归”和“苦瓜滋味”两方闲章,表明自己的出身和处境。
有的还【己】。
如郑板桥有名的闲章“难得糊涂”,幽默隽永中带有几分苦涩,书写人生况味可谓入木三分;邓石如的闲章“胸有方心,身无媚骨”,直抒胸臆,表现了他刚正不阿的品格。
闲章虽小,却融书法、绘画、雕刻于一体,是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犹如万绿丛中一点红,绽放出绚丽的光彩。
言情亦言志,造景亦绘心,故而闲章不“闲”了。
(1)对文中加点字读音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藏书( cang) 处境(chu) 隽永(jun) 刚正不阿(a)B.藏书(zang)处境(chu) 隽永(jun) 刚正不阿(e)C.藏书( cang) 处境(chu) 隽永(juan)刚正不阿(e)D.藏书(zang)处境(chu) 隽永(juan) 刚正不阿(a)(2)从文中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写在横线①②处,①处应填____,②处应填。
(2分)(3)在文中【甲】【乙】【丙】处依次填人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即使也并且 B.虽然但是也C.尽管还又 D.不但而且还(4)根据语境,在文中【丁】【戊】【己】处依次填写句子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表现书画家的生平、境遇②反映作者的主观认识、情趣志向③紧密配合作品内容,深化作品主题A.②①③ B.③①② C.②③① D.③②①(5)仔细观察下面的闲章,请选择其中一枚,将其内容用规范的正楷字书写在答题纸上的田字格内。
2015—2016学年海淀区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练习【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5-2016学年海淀区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练习语文试卷2016.7一、基础·运用(共15分)1.阅读下面的文段,宪成第(1)-(3)题。
(共6分)书信,人类情交流的载体。
总是给人以温暖的眷恋和感动。
尺牍、书素、手启……书信一路走来,带着青竹的冷峻,带着绢绸的柔润,带着松墨的清香。
于是,飞鸽从烽火狼烟中翩然而至,鸿雁从碧宇苍穹里破空而来,骏马在驿站边关?奔驰往返。
而今,“青鸟衔书传音讯,甲”的时代早已成为历史,“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宇回时,月满西楼”的李易安也只剩下一缕芳魂……在通信如此便捷的信息时代,我仍然固执地喜欢古老的书信,喜欢其中渗透的诸多情愫;等待时久候不至的揣测与惆怅,取住时抵制不住的欣喜与雀跃,更有诗集时感受到的一份牵挂与深情。
见字如见人,失之交臂的遗憾,侃侃而谈的快意,都在不加修饰的文字里扑面而来。
如饥似渴地阅读后,再恋恋不舍地珍藏,于是,漂泊已久的心灵,在此寻到了温馨的港湾。
路边的邮筒眼见得越来越少。
那上面厚厚的一层尘土既封住了频繁的书信往来,①封住了其中的酸甜苦辣,②,那些曾经记录着我们情感的书信,有如飞过沧海的蝴蝶,只能在记忆里翩翩起舞。
渐行渐远的,或许不只是书信,还有沉淀在时光里的脉脉深情。
(1)对文中加点字的注意和画线字笔顺的判断,全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 情愫(shù)脉脉深情(mài)“怅”字的第5画是“丶”B. 情愫(sù)脉脉深情(mò)“怅”字的第5画是“丿”C. 情愫(shù)脉脉深情(mài)“怅”字的第5画是“丨”D. 情愫(sù)脉脉深情(mò)“怅”字的第5画是“一”(2)在文中①②处集资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 因此虽然B. 因此所以C. 也因此D. 也虽然(3)将文中甲处的对联补充完整,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 鱼传尺素情意真B. 驿寄梅花诉衷情C. 骏马驰骋消息达D. 鸿雁系帛寄深情2.对下面四幅书法作品所用字体依次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作品一作品二作品三作品四A. 隶书、楷书、行书、草书B. 楷书、隶书、行书、草书C. 楷书、隶书、草书、行书D. 隶书、楷书、草书、行书3,阅读下面连环画,完成第(1)-(2)题。
北京市海淀区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北京市海淀区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海淀区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练语文2017.7学校班级姓名成绩一、基础·运用(共12分)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第(1)—(5)题。
(共10分)【甲】九曲风涛的黄河,由内蒙草原掉头向南,辟开黄土高原,直泻华夏腹地,浩浩荡荡的大河将这胜地分为河西与河东,成为秦地与晋域的天然分界。
【乙】黄河以她金色的乳、旋转的浆,溉泽着永济这片丰土吉壤。
位于河东的永济,南傍中条山。
名山藏古寺,胜地多道观。
中条山中那星罗棋布的名庵古刹分.XXX在告诉我,中条山和山中那造物主的杰作五老峰,是多么的(①雄奇秀丽②栩栩如生)。
【丙】晋代XXX《水经注》中对五老峰褒扬有加:“奇峰霞举,孤标秀出,罩络群峰之表。
”中条山中多清泉流溪,那清粼粼碧玉般的泉水,是大山梳(zhuāng)的明镜;那条条流溪里柔美舒展的涟漪叮咚作响,是奇峰怀抱里拨动的琴弦。
驻足其间,大自然的景色不禁令人(①叹为观止②流连忘返)。
.永济城西,有蒲津渡遗址。
就在这遗址旁,还深埋过连当今六岁稚童也知晓的名楼——鹳雀楼。
【丁】一代诗翁XXX 登临鹳雀楼,即兴吟诵的那首妇孺皆知的五言绝句,仍令今人怀着“欲穷千里目”的憧憬,去进行心灵的登高。
.......(取材于XXX《飘逝的绝唱》)(1)对文中加点字的注音、根据拼音所写的汉字、汉字笔顺的判断,下列全都精确的一项是(2分)A.古刹(shà)琴弦(xuán)梳装“仍”字的第3画是“丿”..B.古刹(chà)琴弦(xián)梳妆“仍”字的第3画是“ㄋ”..C.古刹(chà)琴弦(xuán)打扮“登”字的第5画是“乀”..D.古刹(shà)琴弦(xián)梳装“登”字的第5画是“丿”..(2)根据语境,文中两处括号内词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①②B.①①C.②①D.②②(3)下列对文中画线内容的分析,不精确的一项是(2分) ...A.【甲】句运用“辟开”“直泻”等词语,生动传神地写出了黄河一泻千里的气势。
2016.1 海淀区八年级期末 语文试卷答案

海淀区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16.1一、本题共15分1.(1)D(2分)(2)D(2分)(3)D(2分)(4)B(2分)2.(1)几处早莺争暖树(1分)(2)不畏浮云遮望眼(1分)(3)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2分)(4)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共1分。
每空0.5分)3.能从态度、方法等角度说出两条即可。
(共2分。
说出一条1分)二、本题共14分4.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特征。
表现了作者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情怀。
(2分。
每问1分)5.(1)像北斗七星那样(1分)(2)向南(1分)6.(1)(小石潭)以整块石头为底。
(2分)(2)这条溪水如果在空旷的山野,那是很适合隐士游览和居住的。
(2分)7.清澈洄悬激注(2分。
每空1分)8.答题要点:【甲】表现了作者被贬永州后悲凉凄怆、愤懑不平的思想情感。
【乙】表现了作者对怀才不遇的人壮志难酬而惋惜惆怅的思想感情。
(或表现了对追名逐利的人错过欣赏身边美景而惋惜的思想感情。
)(共4分。
对每个文段的理解2分,其中内容1分,表达1分)三、本题共6分9.林冲(0.5分)委曲求全(忍气吞声)(1分)鲁智深(0.5分)敢作敢为(无所畏惧)(1分)火烧草料场(雪夜上梁山)(1分)10.日寇铁蹄践踏下的苦难深重的祖国献身国家救亡图存,至死不渝(2分。
每空1分,意思对即可)四、本题共20分(一)11.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又是至今硕果仅存的一种表意文字;汉字具有丰厚的传统文化底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汉字的特征给予现代的图形化设计十分广阔的空间;汉字将在巩固“汉字文化圈”的文化基础、增强邻国交流、促进共同发展和繁荣等方面发挥独特作用。
(共4分。
每个要点1分)12.“孝”字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敬老爱老价值观念。
(2分)13.答题示例:左边的翘屋角建筑与右边的圆拱门建筑巧妙组合,追求与汉字“杭”的形似效果;城标中隐含的江南建筑特色与“三潭印月”形象,体现了杭州古城独特的文化特征;城标整体呈现船形,象征了杭州城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2016——2017海淀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6海淀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试题一、基础·运用(共19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共6分)2016年10月17日,酒泉大漠,烈焰升腾,神舟.十一号飞船向着寥.廓苍穹再一次踏上了中国航天的飞翔之旅!11月18日,内蒙草场,天高云淡,顺利完成各项任务的飞船安全着.陆。
33天的历程展示了我国航天事业的辉煌成就,彰显出航天大国的实力。
中国航天的不断飞跃,源自每一代航天人。
60年前,钱学森、邓稼先、梁思礼等学界精英,历经艰难回到祖国。
在航天事业蹒跚起步时,他们面对既无基础也无外援的情形,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攻克难关。
他们是奠基者、先行人,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王永志、戚发轫等后来的攀登者。
中国航天的不断飞跃,更源自每一代航天人。
从“两弹一星”到“一箭多星”再到“载人航天”,60年来自力更生、探索创新是航天事业不变的旋律。
而今的“嫦娥一号”研发团队不断开拓创新,仅用3年多时间就拿下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风雨一甲子,航天六十年。
在发展的道路上,中国航天人与创新为伴,砥砺前行,让民族的飞天梦不断成真!(1)对文中加点字的注音、笔顺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寥.廓láo 着.陆zhuó“舟”字的第四笔是:一B.寥.廓lào 着.陆zháo “舟”字的第四笔是:丶C.寥.廓láo 着.陆zhuó“舟”字的第四笔是:丶D.寥.廓lào 着.陆zháo “舟”字的第四笔是:一(2)根据语意,将下面语句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①攻坚克难的奋斗精神②同舟共济的协作精神③海纳百川的包容精神④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3)“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家中,悬挂着一幅郭沫若创作的书法作品《赠钱学森》,下面对其欣赏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笔力爽劲洒脱,运转变通,韵味无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高三年级海淀区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分析
爱智康高考研究中心郑会英眼看着语文在高考改革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全北京市的师生家长对2016年的新高考说明可以说是翘首以待。
然而,往年在期末考试前准时现身的高考说明,今年却迟迟不见踪影。
到底考不考《三国》《红楼》,到底考不考《巴黎圣母院》等外国名著,到底考不考《红岩》等红色经典?真是众说纷纭。
有人说,高考说明到现在都还没有出,证明今年的高考改变不大,改变大肯定出得早,要不然高三的学生来不及复习啊。
也有人说,高考说明到现在都还没有出,证明今年的高考变化太大,迟迟不能下最后的决定。
而海淀区每年期末考试的命题都在走在改革前例的,基本上是最早体现改革精神的教育大区。
今年形式尚且不明的情况下,海淀区的期末语文试卷无疑更令人期待。
自从社科文阅读摇身出现在语文试卷的头阵,就以占据极大分值的选择题形式牵引着考生们的神经,民间流传着这种说法“社科文选择题错一道,诗歌鉴赏的主观题白答了;错两道,微写作白写了;错三道,相当于做散文阅读时眼瞎了。
”虽是学生们的自嘲自语,却也可以看出社科文阅读的重要性,尤其是遇到有关文艺理论或者中西美学对比的文章,考生们基本上是两眼一抹黑,这方面的课堂教学几乎为零啊!
而海淀区试题最有意思的就是跟社会时事热点结合紧密。
这不?让人眼前一亮的社科文阅读《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紧密结合不久前召开的互联网大会,把“网络空间”和“公共安全”以及“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用网络的力量开启未来”密切结合,既能考察学生对文本的阅读、筛选、提炼信息的能力,又能把握当下现实.题目有选择有问答,难度适中,出得不错。
最关键的是,高三的考生们要记得:一心要读圣贤书,两耳也要闻窗外事。
总分值高达25分,超越散文阅读。
文言文的考察向来是纪传类打头阵,选择题的考察也非常的成熟和固定,文言文基础好的学生,起码可以做到前三个选择题不看文章直接出答案的。
海淀区的命题老师总体来说水平在各区中属于佼佼者,期末考试的《水北山居记》虽然也算是常见的情景类散文,但是有景有情,夹叙夹议,也不是在短时间内匆匆浏览便可以把握的。
后面的题目设置一改之前一道实词一道虚词一道理解内容一道提炼信息共四个选择的考察,仅仅设置了两个选择题,而且都是实词。
后面的题目设置全是主观题,高达16分,文言文的整体分值更是高达22分之多。
而且明明白白直接把文言文翻译出到了试卷上面,这可是许多年来北京第一次把文言文翻翻译正式出现在区统考中啊。
目测本次期末考试文言文将极大拉开优秀生和中等生的成绩差距。
古诗词鉴赏的考察一直在说革新,却始终有一种无力感。
不说学生本身的古典诗词鉴赏水平,就是当下北京各中学的语文较远,又有多少在古诗词方面略有造诣的?所以说挑选题目的水平和考察的方向都在那儿摆着呢?也只能考考固定的题型模式和略找些能延展得开的题材罢了。
今年海淀去考的这首清代诗人的《拟秋怀诗》在选材或诗歌本身上也还罢了,后面设置了两道主观题,一道炼字一道诗论。
炼字题出法上略有创新,不懂变通的考生不知能否领会出题老师的命题意图,估计会有神错题的情况发生。
诗歌得分率不会太高。
散文阅读的考察一直是语文试卷的大头,自从2015年《说起梅花》回归到传统的经典散文考察方向上来,北京的语文试卷总算有了几分文艺的气息。
今年海淀的《这一代的清风明月》出得极好,既有文本本身的清雅脱俗,又有时代价值。
后面设置的考题涉及到句子的理解,文本内容理解,和意象的分析,属于常见题型,难度适中。
考生们在答题的时候,如果能体会出命题老师“每一代有每一代的清风明月,每一代的清风明月不尽相同,但都相似,这一代的人,还是要找回这一代的清风明月才好!”。
说到作文,好吧,我只能说,在最后一次给顺义学生上课的时候,我们练了一道作文题《在生活中酿造诗意》,那是题外话了。
“找回清风明月”这篇作文相关的立意之前作文课上讲过太多,范文有2012年海淀区的二模范文《曾经浪漫》,西城区的范文《一花一
世界等》看着风光霁月其实并不难写。
倒是后面的“讲好中国故事”颇有点大气,既能考察学生的审题立意又能看到不同的境界和情怀,确实好题,确实好题,不过,材料作文怎么就淡出了呢?淡出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