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厂作业指导书

合集下载

饲料生产作业指导书.doc

饲料生产作业指导书.doc

2009年1刀1 口颁布饲料生产作业指导书生产作业指导书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核: _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09年1刀1 口实施一、生产班长作业指导书二、中控工作业指导书 (4)三、投料工作业指导书 (8)四、粉碎工作业指导书 (10)五、看仓工作业指导书 (12)六、混合工作业指导书 (13)七、制粒工作业指导书 (15)八、等包工作业指导书 (18)九、扎口工作业指导书 (20)十、缝包工作业指导书 (22)H-一、出包工作业指导书 (24)生产班长作业指导书设备,及吋准确地处理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紧急情况。

2、根据生产计划单,合理安排生产顺序,并做好班前会对生产、安全、质量等要求宣贯工作,通知中控工按照规定执行。

3、上班时不得携带危害饲料安全的污染物,注意卫生、清洁上岗。

4、每班次要检查各原料仓原料贮存状况有无错料、或串料现象,如有问题及吋处理。

5、合理安排生产人员并协调各岗位工作,做好生产前各项准备工作。

6、生产过程中经常巡视机械设备运行情况,监控和抽查各岗位执行力度,如有问题及时按规定处理并汇报,给出处理纠正措施。

7、生产过程中经常检查投料质量、原料粉碎细度、半成品混合均匀度、制粒温度、蒸汽压力、中控操作质量、(需要吋成品稳定性)、成品感官质量、水分、冷却效果、计量、包装、转运贮存等,监督检查冷却仓、熟化仓清理情况,如有问题及时上报,并综合评估饲料危害程度,作相应处理措施。

8、负责各岗位记录收集、整理、完善、审核、统计、管理工作便于产品可追溯性,和对不合格品的隔离、标识管理。

9、工作认真负责,不做与本工作无关的事情,不脱岗,不睡岗,并且做到勤动手,勤观察,勤动脑,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饲料厂中央控制室作业指导书

饲料厂中央控制室作业指导书

饲料厂中央控制室作业指导书一、引言饲料厂中央控制室是饲料生产过程中的核心控制中心,负责监控和管理饲料生产线的运行情况。

良好的中央控制室作业规范和指导,对于保障饲料生产线的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本作业指导书将详细介绍饲料厂中央控制室的作业流程和注意事项,以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和饲料生产线的正常运行。

二、中央控制室作业流程1. 操作员入室准备(1)仔细阅读操作手册、操作流程和指导书,熟悉各种设备的控制参数和操作要求;(2)佩戴好工作证、安全帽和防护手套,确保人员的身份和安全;(3)检查各个设备的运行状态,包括显示屏、控制台、仪表仪器等。

2. 设备开启和监控(1)按照操作手册和操作流程的要求,逐步开启各个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2)通过仪表仪器和监控系统,实时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参数,并做好记录;(3)及时处理设备异常情况,如报警信息、设备故障等,保证生产线的稳定运行。

3. 饲料生产过程控制(1)根据生产计划和工艺要求,调节设备的控制参数,确保饲料生产过程的准确控制;(2)监测和调节原料供给、混合、加工和包装等环节,确保饲料的质量和安全;(3)注意观察生产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如设备振动、温度升高等,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

4. 日常维护和设备操作(1)按照设备的操作要求,定期检查设备的润滑状态、密封状态和电气连接等;(2)及时清理设备周边的杂物和积尘,保持设备的清洁和良好的工作环境;(3)正确操作设备的开关、按钮和控制面板,避免误操作造成设备故障。

5. 作业结束和记录(1)工作结束后,关闭各个设备,切断电源,确保场内人员的安全;(2)进行必要的作业记录和统计工作,包括设备运行状态记录、生产数据统计等;(3)汇报工作情况和异常情况,及时反馈给上级领导和相关部门。

三、中央控制室作业注意事项1. 安全第一中央控制室作业过程中,安全至关重要。

操作员必须遵守饲料厂的安全规章制度,佩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并且熟悉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理措施。

饲喂系统作业指导书

饲喂系统作业指导书

饲喂系统作业指导书一、引言饲喂系统是养殖场中的重要设备,用于自动化饲喂动物。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提供饲喂系统的正确操作方法,确保饲喂过程的安全和高效。

二、系统概述1. 饲喂系统的组成饲喂系统由饲喂机、传送带、控制系统等组成。

饲喂机负责投放饲料,传送带将饲料运送至指定位置,控制系统控制饲喂机和传送带的运行。

2. 饲喂系统的工作原理饲喂系统通过控制系统的指令,将饲料从储料仓中取出,通过传送带运送至指定位置,然后由饲喂机进行投放。

控制系统能够根据动物的需求量和饲料的种类进行智能化的调控。

三、操作流程1. 开机准备(1)检查饲喂机、传送带和控制系统的运行状态,确保设备完好无损。

(2)检查储料仓中的饲料储量,并及时补充。

2. 设定饲喂参数(1)根据养殖动物的种类和需求量,设定饲喂系统的参数,包括投放量、投放频率等。

(2)根据实际情况,设定饲喂系统的工作时间段,确保饲喂系统在合适的时间段内运行。

3. 启动饲喂系统(1)按照控制系统的操作指引,启动饲喂系统。

(2)观察饲喂机和传送带的运行情况,确保饲料能够顺利投放。

4. 监控饲喂过程(1)通过控制系统的监控界面,实时监测饲喂系统的运行状态。

(2)注意观察饲喂机和传送带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异常并进行处理。

5. 饲喂结束(1)根据设定的工作时间段,及时停止饲喂系统的运行。

(2)检查饲喂机和传送带的运行情况,确保设备处于安全状态。

四、安全注意事项1. 在操作饲喂系统时,应穿戴好防护设备,包括手套、口罩等。

2. 在清洁和维护饲喂系统时,应先切断电源,确保安全操作。

3. 定期对饲喂系统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4. 如发现饲喂系统出现故障或异常情况,应及时停止使用,并联系专业维修人员进行处理。

五、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 饲喂机无法投放饲料可能原因:饲料堵塞或饲喂机故障。

解决方法:检查饲料通道是否堵塞,清理堵塞物;如饲喂机故障,联系专业维修人员进行处理。

2. 传送带无法正常运行可能原因:传送带松动或传动装置故障。

饲料厂作业指导书

饲料厂作业指导书

饲料厂作业指导书
一、引言
饲料厂是养殖业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的作用是生产高质量的
饲料,以满足不同种类动物的营养需求。

为了确保饲料的安全、质
量和生产效率,制定一份详细的作业指导书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档
将介绍饲料厂的作业流程和各项工作的操作指导,旨在提高饲料生
产的标准化和效率。

二、饲料原料管理
1. 原料收货
a. 接受饲料原料送货人员,核实货物数量与送货单上是否一致。

b. 检查原料的外观、质地和气味,确保没有异常。

c. 对于怀疑质量不合格的原料,及时与供应商联系,并记录相关信息。

2. 原料储存
a. 将原料分类储存,分别标注,并确保储存区域干燥、通风。

b. 对不同种类的原料进行防霉处理。

c. 定期检查原料库存,及时清理过期或变质的原料。

三、饲料配方制定
1. 根据动物种类、生长阶段和营养需求,制定适宜的饲料配方。

2. 确保配方中各项营养指标符合相关标准,如蛋白质含量、维
生素与矿物质等。

3. 根据饲料生产量,计算每个原料的用量,并记录在配方单上。

四、饲料生产工艺
1. 原料预处理
a. 根据配方单,精确称量所需用量的原料。

b. 将原料进行清理、研磨、混合等预处理工序,确保原料的
质量和均匀性。

c. 对昂贵的原料,如添加剂、维生素等,应放置在专门的存储区域,并单独使用。

2. 饲料制造。

饲料生产混料工岗位作业指导书

饲料生产混料工岗位作业指导书

饲料生产混料工岗位作业指导书
1、根据生产要求提前10分钟到岗,认真参加班前会理解并接受本班次的生产任务。

2、严格遵守“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方针,规范操作,正确佩戴好安全防护用品
3、上班时不得携带危害饲料安全的污染物,注意卫生、清洁上岗。

4、根据生产计划单要求备好添加剂以及相关添加的辅料。

5、目测掌握辨别各种添加物料的名称,颜色,
粒度,
气味、混合均匀度等,发现不合格产品,不得使用,立即向上级领导汇报。

6、投料时,严防物料溅出,料口必须清干净,不
得有
残留,投料口每批次清理一次。

饲料生产电工作业指导书

饲料生产电工作业指导书

饲料生产电工作业指导书
1、作业前准备。

检修前首先制定出检修方案,
辨识
危险源点,经车间主任签字认可方可检修。

2、按照《劳动防护用品管理程序》规范穿戴好劳保用品。

3、认真参加班前安全会议。

4、在线设备事故抢修应先关闭电源确认后挂标示牌,维修完成后填写维修记录表。

并由专人看管电闸,设置正在检修字牌。

5、携带齐全现场工作所需的工具,各种检修、操作使用工具不得有缺陷,并做到使用前检查。

6、携带现场工作所需的材料、备件。

7、及时完成各项工作及处理生产中的突发性事故,恢复设备生产正常。

饲料公司原料投料工作业规程作业指导书

饲料公司原料投料工作业规程作业指导书

饲料公司原料投料工作业规程作业指导书
饲料公司原料投料工作业规程作业指导书
原料投料工的主要职责是按微机(控制)室微机员的指令,及时、准确、保质保量地把生产所需原料投入指定设备口。

作业流程及基本规定如下:
1、提前到岗准备。

必须在规定上班时间提前1 0分钟到达生产现场。

认真参加班前会,准确理解并接受本班本人的投料作业任务;按规定穿好工作服和配戴劳动防护用品;检查本岗位所管的全部机器、设备;做好正式投料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2、确认仓号、指令、提升机。

投料前必须与微机(控制)室联系,确认开启的原料仓号正确,得到微机室投料指令,待提升机运转正常时即可投料。

3、开袋、验质、投料。

除纸包装外,解袋时应用剪或刀从包装袋角断开缝合线、开袋并把解下的封口线绳放置固定容器内,严禁随意划破包装物;投料前必须认真通过感观经验查验拟投原料的品质。

查验原。

饲料生产发酵工岗位作业指导书.doc

饲料生产发酵工岗位作业指导书.doc

饲料生产发酵工岗位作业指导书1、根据生产要求提前10分钟到岗准备,认真参加班前会,理解并接受本班次的生产任务。

2、严格遵守“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方针,规范操作,正确配戴好安全防护用品。

3、按规定检查螺式配件,特别是发酵仓内紧固件是否可靠,并予以确认,清理仓杂质,检查清理杂物及结块料。

主轴与压辐加注润滑油。

4、开启至最低转速,选择进行机外排料,检查原料色泽,及混合是否均匀。

5、打开阀门,微调节喂料电机转速,待喂料电机与加入量逐渐调至合适的程度,要求单手握紧一把粒料时即成团,松手后粒团即能散开为宜,然后进行进料。

6、交替调整喂料器转速,使主电机工作电流逐渐达到额定电流。

7、调整温度,保持在°C-°C之间。

8、如换料必须对进行清理,用一定的物料进行“冲洗”,严防交叉污染,检查规格是否符合产品技术要求。

9、发酵过程中,不断检查饲料色泽、气味、目数、含水量等。

10、生产时主轴应每班加油一次,压辗每2-3小时加油一次,加油时注意观察加油量以压辗压盖轻微冒油为宜,过多浪费,各润滑点必须定期加油。

11、在保证发酵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出料速度。

负责压棍,环模更换工作,定期清理制粒机,喂料器,搅拌罐内的积垢和缠绕物,并对发酵系统进行有效的维护保养。

下班前搅拌罐内料仓物料必须全部走完,排尽,防止变质感染。

12、爱护,保养工器具,工器具定置摆放,专用工具锁入工具柜;认真打扫工作场地,及卫生责任区, 做一次下班前的例行全面检查。

13、工作认真负责,不做与本工作无关的事情,不串岗,不脱岗,不睡岗并且做到勤动手,勤观察,勤动脑,不断提高操作技能,对本工序的产品质量和作业质量,以及机器保养,环境卫生,工具管理负责,并纳入工资考核,积极完成上级领导临时安排的各项事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饲料厂作业指导书饲料生产工艺技术规程文件编号:受控状态:受控发放编号:修改码:01编制:孙士军批准:颁布日期:二零零六年八月十日实施日期:二零零六年月日目录虾、蟹料生产工艺流程图··························略畜禽料生产工艺流程图·····················略鱼料生产工艺流程图.............................略畜禽饲料生产工艺技术规程. (3)水产饲料生产工艺技术规程 (7)预混料生产程序及要点 (12)四、畜禽饲料生产工艺技术规程1.目的为了使畜禽饲料生产处于受控状态,确保所生产的产品达到一个最佳的加工目标,使得畜禽动物表现出其理想生产性能。

2.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鸡、猪饲料的生产过程。

3.工艺技术要求3.1粉碎为了获得混合均匀的饲料单元,必须减少其原料的粒度以保证所有的饲料颗粒营养成分一致,饲料具有较高的转化率。

3.1.1粉碎粒度指标a)仔猪,育肥猪配合饲料粉碎细度99%,通过2.8mm编织筛,但不得有整粒谷物,1.4mm编织筛筛上物不得大于15%。

b)肉用仔鸡前期配合饲料粉碎细度99%,通过2.8mm编织筛,但不得有整粒谷物,1.4mm编织筛筛上物不得大于15%。

c)肉用仔鸡后期配合饲料粉碎细度99%,通过3.35mm编织筛,但不得有整粒谷物,1.7mm 编织筛筛上物不得大于15%。

d)产蛋鸡配合饲料全部通过4.0mm编织筛,但不得有整粒谷物,2.0mm编织筛筛上物不得大于15%。

e)哺乳母猪配合饲料粉碎成品细度99%,通过2.8mm编织筛,但不得有整粒谷物,1.4mm编织筛筛上物不得大于15%。

3.1.2粉碎筛片要求1)筛片质量要求2)筛片安装要求(详细见设备操作规程)3)筛片使用规格要求3.2小料配制3.2.1配料人员配料前,应使用法定检验工具,对称量设备进行校准,以保证称量的准确性。

3.2.2选择适宜的称量设备,以确保称量误差在工艺控制中,其感量不得大于20g。

3.2.3对于小于1.0kg的组分必须放大后再对其称量,称量时必须有二人在场,“一人称量,一人复核”,(称物名称、数量)避免错误发生,并应如实记录,以备追溯。

3.2.4配料人员应主动了解当天生产内容,并对中控开具的小料单进行复核(与中控核实当天生产内容,确认小料单准确性)。

3.2.5配制完毕的小料应及时标识。

3.3混合3.3.1 设备清理a)为了确保混合具有良好的工作状态,减少饲料污染,工作人员应每周对混合机内壁、桨叶进行清理。

b)为了防止仓门漏料现象发生,应定期对出料门上粘附物进行清理,同时应关注汽缸工作状况。

3.3.2 性能测定a)为了使混合机性能达到最佳状态,应定期对其测定。

b)混合均匀度,每月测定一次。

c)画出时间与混合均匀度曲线图,找出最佳混合时间。

d)混合时间3min以上,但不得超过10min。

e)混合均匀度小于10 %。

3.3.3 组分添加顺序a)量大的先加,量小的后加。

b)比重小的先加,比重大的后加。

c)干物质先加,潮湿原料后加。

d)干组分混合2min左右,再添加液体。

3.4液体添加3.4.1每周应对液体添加系统称量准确性进行校核,液体添加误差应控制在1%以内。

3.4.2每天工作前应对混合机液体喷嘴工作状态进行检查,如液体雾化状况不良,应及时查明原因处理。

同时应关注喷嘴角度,避免喷射到桨叶上。

3.4.3油脂添加量减少时(每批小于10kg),应适量减少油嘴数量或更换更细孔径油嘴3.5制粒3.5.1品质要求a)外观良好b)没有粉末c)没有裂痕d)长度均匀e)硬度适当3.5.2 调质温度:75℃±5(应根据水分、配方情况灵活调节)3.5.3 调质后水分:调质水分应控制在14%-16%之间。

3.5.4 调质前蒸汽压力,应调节在0.1-0.4 MPa之间,并确保疏水阀工作良好。

3.5.5 含谷物高的物料应采用低气压(0.1-0.25 MPa)大汽量。

蛋白质含量高物料应采用高气压(0.2-0.5MPa)有控制给汽量。

3.5.6制粒要点a)热敏性物料(如550-551)(1)对于奶粉、高糖类组分较大的物料在60℃时会产生焦化现象,因此该物料在制粒时调质器出口温度不得大于60℃(2)特别注意压辊与环模间隙,减少压辊滑动,避免摩擦发热。

(3)添加适当肋摩剂(4)关闭后道进汽阀,尽可能使用调质器前端蒸汽。

b)鸡料、常规猪料c)鸡料、猪料,由于小麦、玉米使用量较大,纤维含量相对较低,而鸡采食具有选择性,因此应采用高温度,低压力调质,以确保颗粒整齐,具有一定耐磨性。

d)如淀粉质量不高,颗粒成型较差,可适量添加一定量水分或采用较高压缩比环模。

e)使用低压蒸汽0.1-0.25 MPaf)尽可能提高喂料量3.6冷却、破碎3.6.1 冷却器的风量应调整到合适范围,通常中1.8m/sec,风速1.3-1.6m/sec。

夏季加大风量,冬季减小风量,含水高时加大风量,低时减少风量3.6.2 冷却器应运行正常。

料位器灵敏,冷却后料温不得高于室温5℃,如出现热料,应立即停机检查修复,并对料仓热料及时处理。

3.6.3 破碎辊两端距离应相等,两辊间隙应调整到待破碎料直径的2/3。

3.7筛分3.7.1 每周应对振动分级筛筛体做水平检查,及时调节悬挂钢丝、绳索长短来纠正,同时应加强对吊环、钢丝、支撑板检查,及时发现隐患,保证生产正常进行。

3.7.2 每天应对筛网进行检查,发现破损及时更换修补。

3.7.3 筛网使用规格3.8成品包装3.8.1 成品物理指标a)颗粒色泽一致,颗粒整齐、表面光洁,无杂料。

b)浓缩料无明显大颗粒、气味、颜色稳定正常。

c)颗粒料含粉率小于5%,破碎料含粉小于10%3.8.2 缝包a)缝包线应距袋4-5cm,且平直无跳线现象出现。

b)标签应放盖袋口的前端且与袋口齐平,最多不得超出1cmc)标签正面与包装袋正面同向3.8.3 采用包装应于内存物、产品相符,且包装无污染、无破碎、图案鲜明3.8.4 标签应于产品相符且日期正确3.8.5 称量a)每天打包前应对自动打包称进行校准。

b)每打25次应抽检一次。

c)误差40kg±80g20kg±60g10kg±60gd)每批次不得产生偏差。

3.9颗粒规格五、水产饲料生产工艺技术规程1、目的为了使水产饲料生产过程处于受控状态,确保所生产的产品达到一个最佳的加工目标;使得淡、海水鱼、甲壳类动物表现出其理想生产性能。

2、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虾、蟹、鱼料生产。

3、工艺技术要求3.1 粉碎为了获得混合均匀的饲料单元,必须减少其原料的粒度以保证所有的饲料营养成分一致,饲料具有较高的转化率,良好的物理性能以满足水产动物的生理特点及生活习性。

3.1.1粉碎粒度指标a)虾、蟹前期料:粉碎粒度全部过80目标准筛。

100目筛上物不得大于15%。

b)虾中后期料:粉碎粒度全部过60目标准筛。

80目筛上物不得大于20%。

c)蟹中后期:粉碎粒度全部过40目标准筛。

60目筛上物不得大于15%。

d)海水鱼:粉碎粒度全部过60目标准筛。

80目筛上物不得大于10%。

e)淡水鱼前期:粉碎粒度全部过30目标准筛。

40目筛上物不得大于20%。

f)淡水鱼中后期:粉碎粒度全部过20目标准筛。

40目筛上物不得大于30%。

g)泥鳅鱼料:粉碎粒度全部过30目标准筛。

40目筛上物不得大于10%。

3.1.2粉筛片要求a)筛片质量要求b)筛片安装要求(详细见设备操作规程)c)筛片使用规格要求1、一次粉碎2、二次粉碎3、微粉使用筛片不得大于1.0孔径4、超微粉a)虾、蟹前期料分级轮频率设定为50Hzb)虾蟹中后期分级轮频率设定为40Hz-45Hzc)海水鱼料分级轮频率设定为50Hzd)泥鳅鱼料分级轮频率设定为35-40Hz3.2小料配制3.2.1配料人员配料前,应使用法定检验工具,对称量设备进行校准,以保证称量的准确性。

3.2.2选择适宜的称量设备,以确保称量误差在工艺控制中,其感量不得大于20g。

3.2.3对于小于1.0kg的组分必须放大后再对其称量,称量时必须有二人在场,“一人称量,一人复核”,(称物名称、数量)避免错误发生,并应如实记录,以备追溯。

3.2.4配料人员应主动了解当天生产内容,并对中控开具的小料单进行复核(与中控核实当天生产内容,确认小料单准确性)。

3.2.5配制完毕的小料应及时标识。

3.2.6对于吸潮易变质结块物质(如粘合剂),应严格控制领用量,配前应对其稀释3.3混合3.3.1 设备清理a)为了确保混合具有良好的工作状态,减少饲料污染,工作人员应每周对混合机内壁、桨叶进行清理。

b)为了防止仓门漏料现象发生,应定期对出料门上粘附物进行清理,同时应关注汽缸工作状况。

3.3.2性能测定a)为了使混合机性能达到最佳状态,应定期对其测定。

b)混合均匀度,每月测定一次。

c)画出时间与混合均匀度曲线图,找出最佳混合时间。

d)混合时间3min以上,但不得超过10min。

e)混合均匀度小于10 %。

3.3.3 组分添加顺序a)量大的先加,量小的后加。

b)比重小的先加,比重大的后加。

c)干物质先加,潮湿原料后加。

d)干组分混合2min左右,再添加液体。

3.4 液体添加3.4.1每周应对液体添加系统称量准确性进行校核,液体添加误差应控制在1%以内。

3.4.2每天工作前应对混合机液体喷嘴工作状态进行检查,如液体雾化状况不良,应及时查明原因处理。

同时应关注喷嘴角度,避免喷射到桨叶上。

3.4.3油脂添加量减少时(每批小于10kg),应适量减少油嘴数量或更换更细孔径油嘴3.4.4加水a)虾、蟹料2%-5%b)鱼料2%-3%c)因根据天气、季节、配方变化灵活调整3.5 制粒3.5.1 品质要求a)外观良好b)没有粉末c)没有裂痕d)长度均匀e)色泽一致f)水中稳定性好3.5.2 调质温度:95℃±5℃(应根据原料水分变化灵活调节)3.5.3 调质水分:a)虾、蟹、泥鳅鱼应控制在16%-18%之间。

b)鱼料调制后水应控制在14﹪-16%之间。

3.5.4 调质前蒸汽压力:a)虾、蟹、泥鳅鱼调质前,蒸汽压力应调节在0.1-0.4 MPa之间,并确保疏水阀工作良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