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九年级物理热学检测
中考物理总复习《热学》专项检测卷(带参考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热学》专项检测卷(带参考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340m/sB.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为37℃C.通常人骑自行车时的功率约为800WD.一个乒乓球的质量约为3g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瓶酒精用去一半,酒精的热值减小一半B.煤的热值比干木柴的热值大,所以燃烧时煤放出的热量更多C.内燃机的效率越高,它消耗的燃料就越少D.热机效率越高,它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比例越大3.下列事例中,能说明物质吸收的热量与物质种类有关的是()A.质量相等的水,温度升高5℃,它们吸收的热量相等B.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温度都升高5℃,水吸收的热量比煤油多C.质量相等的水,温度分别升高10℃和5℃,它们吸收的热量不相等D.质量不相等的水,温度都升高10℃,它们吸收的热量不相等4.下列过程是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反复弯折铁丝的过程B.水蒸气顶起水壶盖的过程C.流星在大气层中穿行的过程D.放进冰箱冷冻室的水变成冰块5.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就越多B.发生热传递时,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转移到内能小的物体C.一个物体吸收了热量,内能增加但温度可能不变D.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6.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水银)体温计是根据水银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B.冬天,冰雪消融——熔化现象C.冬天,北方的玻璃窗户上常常会有一层“水汽”,应当从室外擦玻璃才能擦干“水汽”D.衣柜中的樟脑丸时间长了会变小甚至消失——升华现象7.下列关于太阳能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太阳能十分巨大,供应时间长久B.太阳能分布广阔,处处可以利用C.太阳能到达地面的功率稳定,不会受气候和季节的影响D.太阳能安全、清洁、不会造成环境污染8.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瓶装矿泉水,会发现瓶的外壁“出汗”,这是因为()A.水会从瓶内慢慢渗出B.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C.瓶外壁的水不断汽化D.瓶周围的空气不断凝华9.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属于吸热过程的有()A.打开暖水瓶盖,从瓶口冒出的“白气”形成的过程B.放入衣箱中的樟脑球变小的过程C.冬天,室内的水蒸气在玻璃窗上形成冰花的过程D.出炉的钢水变成钢锭的过程10.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摩擦起电说明电子是可以再分的B.海绵容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隙大C.托勒密通过观察创立了日心说D.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二、填空题11.科学家科学家发明了一款单缸六冲程内燃机,它每一个工作循环的前四个冲程与与单缸四冲程内燃机相同,在第四冲程结束后,立即向缸内喷水,水在高温汽缸内迅速气化为高温高压的水蒸气,水蒸气推动活塞继续做功,从而提高了热机的.水蒸气推动活塞做功时,水蒸气的温度,其内能.这种内燃机的第六冲程是冲程.12.能源危机日益加剧,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成为当务之急。
九年级物理热学试卷

九年级物理 热学 测试卷考试时间为60分钟 总分为100分一.选择题:(每空2分,共30分)1.某温度计的示数为-8℃,正确的读法为 ( )A 、负8摄氏度B 、摄氏零下8度C 、摄氏负8度D 、零下8摄氏度2.在用温度计测热水的温度时,若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容器底或容器壁,则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 ( ) A 、偏大 B 、偏小 C 、相等 D 、无法确定 3.把一块0℃的冰投入0℃的水里(周围气温也是0℃ ),过了一段时间( ) A .有些冰熔化成水使水增多 B .冰和水的数量都没变 C .有些水凝固成冰使冰增多 D .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发生 4.在卫生间里洗过热水燥后,室内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过了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起采.镜面上发生的这两种现象的物态变化情况是 ( )A .先汽化,后液化B .先液化,后汽化C .只有液化D .只有汽化5.夏天,小雨将冰水和热水分别注入常温下的两只透明烧杯中,如图1所示。
一会儿发现两只烧杯的杯壁上都有一部分出现小水珠,变得模糊了.针对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乙两杯都在内壁出现了水珠 B .甲、乙两杯都在外壁出现了水珠C .甲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D .甲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 6.关于蒸发和沸腾,下列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沸腾必须在一定温度下进行B .蒸发不需要吸热,沸腾需要吸热C .蒸发是液体表面汽化的现象,沸腾则是在液体内部进行的汽化现象D .蒸发是平和的汽化现象,沸腾是剧烈的汽化现象7.市场上有一种“55℃保温杯”,如图2,外层为隔热材料,内层为导热材料,夹层间有“神奇物质”.开水倒入杯中数分钟后,水温降为55℃且能较长时间保持不变.“神奇物质”在55℃( )A .一定处于固态B .一定处于液态C .一定处于固、液混合态D .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8..以下常见的物态变化实例中,放热的是 ( )A.春天,冰雪消融B.夏天,积水干涸C.秋天,草木上出现了霜D.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9.如图3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该物质 ( ) A 、是非晶体 B 、熔化过程持续了14 min C 、在ab 段处于固态 D 、在bc 段不吸热,温度不变10. 两个物体相互接触时,如果它们之间发生了热传递,这是因为它们具有不同的( ) A .温度 B. 内能 C. 比热容 D. 热量11.下列图4示的做法中,属于用做功的方法改变内能的是 ( )A.压缩筒内空气棉花燃烧起来B.金属汤勺放在热汤中,温度升高C.食品放入电冰箱,温度降低D.热水器放在太阳下照射,水温度升高 12.夏日炎炎的沙滩上晒得烫人,而河中的水却比较凉,这是因为 ( )A. 水的比热容较大B. 水的比热容较小C. 沙石的比热容较大D. 沙石的热量多13.将质量相同的甲、乙、丙三块金属加热到相同的温度后,放到上表面平整的冰块上。
中考物理总复习《热学实验》专项测试题(附带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热学实验》专项测试题(附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1.“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实验器材有:学生电源(6V),电流表(0~0.6A,0~3A)、电压表(0~3V,0~15V)、定值电阻(5Ω、10Ω、20Ω各一个)、开关、滑动变阻器(甲“50Ω 1A”,乙“10Ω 2A”)和导线若干。
(1)请根据图甲所示的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所示的实物连接完整;(2)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选填“断开”或“闭合”)状态,并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放在(选填“A”或“B”)端;(3)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始终无示数,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填序号);A.定值电阻R短路B.定值电阻R开路C.滑动变阻器开路D.电流表开路(4)实验中依次接入三个定值电阻,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保持电压表示数不变,记下电流表的示数,利用描点法得到如图丙所示的电流I随电阻R变化的图像。
由图像可以得出结论: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5)上述实验中,小强用R=5Ω电阻做完实验后,先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不变,将R换为10Ω的电阻接入电路,闭合开关,他应向(选填“A”或“B”)端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V时,读出电流表的示数;(6)为完成整个实验,应该选取哪种规格的滑动变阻器(选填“甲”或“乙”)。
2.小明在学习电阻的过程中,进行了以下两个探究实验。
(1)小明将三个不同的导体a、b、c分别接入如图甲所示电路中的M、N两点间,分别测出不同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实验结果记录在表1中。
表1:①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图甲电路连接完整,要求当滑片P向左滑动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 )①分析表1数据可知,同一导体,电压与电流的比值;不同导体,电压与电流的比值;(均填“相同”或“不相同”)(2)将表2中提供的导体分别接入如图乙所示电路中的A、B两点间,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初三物理热学考试题及答案

初三物理热学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选项是热量的单位?A. 米B. 千克C. 焦耳D. 牛顿答案:C2. 物体吸收热量,其温度一定升高吗?A. 一定B. 不一定C. 可能D. 不可能答案:B3. 热传递的三种方式是什么?A. 辐射、对流、传导B. 辐射、蒸发、传导C. 蒸发、对流、传导D. 辐射、对流、蒸发答案:A4. 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是什么?A. 气压越高,沸点越低B. 气压越低,沸点越低C. 气压越高,沸点越高D. 气压与沸点无关答案:C5. 热机效率是指什么?A. 热机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的比值B. 热机输入功率与输出功率的比值C. 热机输出功率与燃料消耗的比值D. 热机输入功率与燃料消耗的比值答案:A6. 什么是比热容?A. 单位质量的物质升高1摄氏度所吸收的热量B. 单位质量的物质降低1摄氏度所放出的热量C. 单位质量的物质升高1开尔文所吸收的热量D. 单位质量的物质降低1开尔文所放出的热量答案:C7. 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是什么?A. 晶体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B. 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有C. 晶体和非晶体都有固定的熔点D. 晶体和非晶体都没有固定的熔点答案:A8. 物体内能的改变可以通过哪些方式?A. 只有做功B. 只有热传递C. 做功和热传递D. 以上都不是答案:C9. 什么是热膨胀?A. 物体在受热时体积增大B. 物体在受冷时体积减小C. 物体在受热时质量增大D. 物体在受冷时质量减小答案:A10. 什么是热力学第一定律?A. 能量守恒定律B. 热能转换定律C. 能量转换定律D. 热能守恒定律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热量的传递过程叫做________。
答案:热传递12. 热机在工作过程中,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有相当一部分被________。
答案:散失13.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例如________。
答案:冰熔化14. 热传递的条件是________。
中考物理总复习《热学实验》专项检测卷(附带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热学实验》专项检测卷(附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1.做“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时,小明和小红选用规格完全相同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如图甲所示。
(1)图乙是杯中水沸腾时,气泡内的气体主要是。
(2)两位同学绘制的沸腾图像如图丙所示,由该图可知,水的沸点是℃,a、b 图像倾斜度不同的原因是所用水的不同。
2.如图是小海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实验中他把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小海观察到水沸腾时烧杯中有大量的冒出水面.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时间/min012345678温度/℃9092949697989898983.如图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特点”的实验装置。
(1)组装实验器材时,石棉网的高低应根据调节;(2)实验中观察到水沸腾时烧杯上方出现大量的“白气”,“白气”是由水蒸气形成的,甲图中杯口附近(填“A”“B”)处的“白气”更浓;(3)小红觉得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时间偏长,请你给她提出一个改进的措施:。
4.如图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的三套实验装置,甲、乙装置的两个透明容器中密封着等量的空气,丙装置的两个烧瓶中装有等质量的煤油。
(1)甲、乙实验通电前,需使两个U形管内的液面;(2)乙装置可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的关系。
其中电阻R3的作用主要是使通过R1和R2的不相等。
将此装置接到电源两端,通电一段时间,在(选填“左”或“右”)侧容器中产生的热量较多。
若通电一段时间后,其中一个U形管中的液面高度几乎不变,发生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3)某同学利用丙装置做“比较水和煤油比热容的大小”的实验,他们应使瓶中装有和初温相等的水和煤油,并使甲、乙两烧瓶中金属丝的电阻(选填“相等”或“不相等”),此实验中水和煤油吸热的多少是通过(选填“升高的温度”或“加热时间”)来反映的。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热学部分)检测试题

A.下滑时通过做功增加了物体内能B.空气推动塞子时内能增加C.海边昼夜温差小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小D.小蒸汽轮机利用机械能转化成内能来工作九年级上册物理(热学部分)检测试题(总分:80分时间:60分钟)班级:______姓名:_______学号:_____成绩: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计36分)1.下列事例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作无规则运动的是()A.汽车驶过后,公路上扬起灰尘B.打开香水瓶瓶盖后,屋内充满香味C.分析土壤时,将土样放入水中,水变混浊了D.早晨的江面,雾气弥漫2.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B.同一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一定增大C.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唯一的方法D.温度相等的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内能相同3.下列实例中属于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 )A.内燃机的活塞在燃气推动下运动B.点燃的火箭飞向太空C.夏天,广场上的石凳被晒得发烫D.陨石坠入地球大气层成为流星4.下列生活情景中,通过做功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金属汤勺放在热汤中,温度升高B.冬季人们常用热水袋取暖C.食品放在冰箱中,温度降低D.铁丝被反复弯折,弯折处发热5.下列流程图是用来说明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及涉及到的主要能量转化情况.关于对图中①②③④的补充正确的是( )A.①做功冲程②内能转化为机械能③压缩冲程④机械能转B.①压缩冲程②内能转化为机械能③做功冲程④机械能转化为内能C.①做功冲程②机械能转化为内能③压缩冲程④内能转化为机械能D.①压缩冲程②机械能转化为内能③做功冲程④内能转化为机械能6.下列有关热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任何温度计都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B.水往低处流,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运动C.用水作汽车冷却液,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D.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内能也不变7.下列关于生活中常见热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A.在高山上烧水,水温低于100℃就沸腾了,这是因为高山上气压低,水的沸点低B.天热时,狗常把舌头伸出口,这实际上是利用蒸发致冷C.衣柜里防蛀虫的樟脑丸越来越小,这是因为樟脑丸汽化了D.夏天,室外的自来水管外会有湿润现象,这是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8.厨房中的一些现象和做法都含有物理知识,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A.打开醋瓶能闻到酸味——分子做无规则运动B.用高压锅煮饭——利用降低气压,提高水的沸点C.打开锅盖看到“白气”——汽化现象D.用煤气灶烧开水——利用做功改变物体内能9.寒冷的冬天,居民楼的玻璃窗上会起“雾”或结“冰花”。
完整)初三物理热学测试题

完整)初三物理热学测试题初三上册物理-热学单元测试题1、下列现象中,能表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的是:冬天,雪花飞舞。
2、下列关于热现象说法正确的是:打开香水瓶闻到香味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从分子的角度解释下列现象,错误的是:向篮球中打气————分子间有间隙。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水往低处流,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5、下列有关物体内能的说法中,错误的是: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6、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7、下列所述的实例中,通过做功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金属小勺在热汤中放一段时间后会烫手。
8、下列关于内能改变的事例中,描述错误的是:流星划过夜空——热传递改变内能。
9、有关热量与热值的说法中,正确的是:燃料燃烧,会放出热量,这是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
21、将质量初温相同的铝、铜、铁三个球,浸没在沸水中煮较长的一段时间,则从沸水中吸热最多的是铝球,吸热最少的是铜球。
(已知C铝>C铁>C铜)22、质量为5kg的水温度升高20℃,吸收的热量为 J。
若这些热量被质量为5kg的铜块吸收,则铜块升高的温度小于20℃。
23、甲、乙两块金属质量之比是5:3,当它们吸收相同热量后,升高温度之比是1:5,则它们的比热容之比是3:1.24、两个铁块的质量之比为4∶1,升高的温度之比是1∶2,则两铁块的比热容之比为1:2,吸收的热量之比为4:1.25、某汽油机飞轮的转速为2400r/min,则这台汽油机在1s内对外做功40次,共完成了4个冲程。
26、如图所示是一个同学用相同的酒精灯给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加热时,根据测量结果描绘的温度-时间图象.由图可知,甲物质的比热<乙物质的比热,其中乙物质是晶体.三、计算题(2x8分=16分)1、某太阳能热水器的水箱内装有50kg的水,太阳光照射一段时间后,水温从20℃升高到60℃,已知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焦炭的热值q=3.0×107J/kg,则:(1)水吸收的热量是xxxxxxx J。
物理九年级下册试卷热学【含答案】

物理九年级下册试卷热学【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1. 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内能可以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
以下哪种情况属于内能的改变?A. 冰融化成水B. 水从高处流向低处C. 火车在水平轨道上匀速行驶D. 电灯发光2. 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关系,下列哪项描述是正确的?A. 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B. 物体的温度越高,热量越多C. 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D. 物体的热量增加,内能一定增加3. 下列哪种现象是由于分子间作用力的存在?A. 固体的形状保持不变B. 液体具有流动性C. 气体容易被压缩D. 热传递4. 关于比热容,下列哪项描述是正确的?A. 比热容大的物体吸收的热量多B. 比热容大的物体温度升高的快C.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与物体质量无关D.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与物体温度无关5. 关于热机,下列哪项描述是正确的?A. 热机是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B. 热机的效率越高,做的有用功越多C. 热机工作过程中,内能不会转化为机械能D. 热机工作过程中,机械能不会转化为内能二、判断题1. 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2. 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3. 液体的表面张力是由于分子间的斥力造成的。
()4.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与物体温度有关。
()5. 热机的效率是指用来做有用功的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产生的能量之比。
()三、填空题1. 物体的内能可以通过做功和热传递的方式改变。
2. 水的比热容较大,因此在生活中常用来做冷却剂。
3. 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物体含有多少热量。
4. 热机的四个冲程是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和排气冲程。
5. 热力学第二定律表明,自然界中进行的涉及热现象的宏观过程都具有方向性。
四、简答题1. 简述内能的概念及其改变方式。
2. 简述比热容的概念及其物理意义。
3. 简述热机的四个冲程及其能量转化情况。
4. 简述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标沪科版初中九年级物理热学检测一
班级姓名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
1.有两杯水,里面都有没熔化完的冰块,一杯在阳光下,一杯在阴凉处,则()A.在阳光下的杯中水温高 B.在阴凉处的杯中水温高
C.两杯中的水温一样高 D.两杯中水温高低无法进行比较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气体之间才能发生扩散 B.只有液体之间才能发生扩散
C.只有固体之间才能发生扩散 D.一切物体分子都作无规则的运动
3.物体放出热量时,它的温度()
A.一定降低 B.一定升高 C.一定不变 D.可能降低也可能不变
4.某同学为提高热机效率提出了四种办法,其中错误的是()
A.尽量减少各种热损失 B.尽量减少克服摩擦额外消耗的功
C.尽量减少输出功力 D.尽量使燃料充分燃烧
5.高压锅能很快煮熟饭菜,最主要的原因是()
A.密封性能好,减少热损失 B.增大压强,提高水的沸点 C.增大压强,降低了沸腾温度 D.传热快,缩短了沸腾时间
6.下列关于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B.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C.物体的内能减少温度一定升高 D.物体内能减少一定对外做功
7.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比热容跟温度有关 B.物体的比热容跟它的吸热多少有关
C.物体的比热容跟它的放热多少有关D.物体的比热容是物体本身的一种特性8.汽油机的一工作循环包括四个冲程,其中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 A.吸气冲程B.压缩冲程 C.做功冲程 D.排气冲程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
9.汽车急刹车时轮胎与地面摩擦常有冒烟现象,在此过程中_____能转化成_____能。
10.甲乙两物体他们升高的温度之比是2:1,吸收的热量之比是4:1,若它们是用同种材料制成,则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是________。
11.对于某些高烧的病人,有时医生要在病人身上涂擦酒精,这是利用酒精___________时,要向人体_______的道理。
12.吸烟有害健康,在空气不流动的房间里,只要有一个人吸烟,整个房间都弥漫着烟味,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
所以为了保护环境,为了你和他人的健康,请不要吸烟。
13.在我国实施的“西气东输”工程中,西部的优质天然气被输送到缺乏能源的东部地区,天然气与煤相比,从热学的角度分析它的突出优点是______________;从环保角度分析它突出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写出下列物态变化的名称:
(1)深秋,夜间下霜:_______;(2)潮湿的天气,自来水管“出汗”________;
(3)出炉的钢水变成钢锭:_________;(4)日光灯管用久两端变黑______________。
15.木炭的热值是3.4×107J/kg,6kg木炭完全燃烧可放出____________的热量。
若炉中的木炭只剩下0.1kg,它的热值是_______________。
16.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若将2kg的水倒掉一半,则剩下的水的比热容是________________J/(kg·℃);水结冰后它的比热容将___________(填“改变”或“不变”);
初温为20℃、质量为1kg的水吸收2.1×105J热量后温度将升高到_________℃。
17.据报载,阿根廷科技人员发明了一项果蔬脱水新方法──升华脱水法。
其原理很简单:先将水果蔬菜冷冻后,放进低压的环境中,使冰直接从固态变为_______态。
18.火药在子弹壳里燃烧生成的高温。
高压的燃气推出弹头后温度______,这是用
________方法使燃气内能_________,将燃气的一部分内能转化为弹头的_____能。
三、实验、简答题(共18分)
19.设计一个简单实验,“验证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表面积有关”,写出实验过程和观察到的现象。
(4分)
时间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min
60 65 70 75 80 80 80 80 85 90
温度
/℃
(1)此物质是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
其判断根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物质的熔点是____________;
(3)此物质从开始熔化到熔化结束花的时间约为_________min
21、 (1)在“练习使用温度计测温度”的实验中,图中A、B表示
一名同学把温度计放入水中测量水的温度及过一段时间后,观察温度计,记下水的温度的实验过程。
这名同学在上述实验过程中的错误是 。
(2)为研究液体吸收的热量是否与液体的种类有关,某同学做如下实验: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质量和温度都相同的水和煤油,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分别对它们加热,让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并记下它们升高相同温度所需要的时间,如图所示。
观察图中两钟表所表示的时间可知,对水加热所需要的时间 对煤油加热所需要的时间(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这实验表明 。
(3)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同学用四个同样的酒精灯分别给四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加热,四只烧杯中分别盛有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请根据所记录的实验数据完成填空。
1、 分析上表中实验1与2的数据,初步归纳得出:对于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质量越大,加热时间越长,由此说明物质吸收的热量与 有关。
2、分析上表中实验1与3的数据,初步归纳得出: ,由此说明物质吸收的热量与 有关。
3、 分析上表中实验 的数据,初步归纳得出:质量相等的同种物质,升高的温度越多,加热时间越长,由此说明吸收的热量还与 有关。
4、综合分析上表,可得到的结论是
(a)分析 ,可得 ; (b)分析 ,可得 。
5、因此,我们可以用 来反映物质吸收热量的本领。
为了表示物质的这种特性,我们引入 物理量。
22.如图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请说明图中包含哪几种物态变化过程,分别是吸热还是放热?(4分) 实验次数 物质 质量(克) 初温(℃) 末温(℃) 加热时间(分) 1 水 50 10 20 4 2 水 100 10 20 8 3 煤油 50 10 20 2 4 煤油 50 10 30 4
五、计算
23、在质量是0.5千克的铝壶里装了2千克水,把这壶水从20℃加热到100℃,求
(1)水吸收的热量。
[c水=4.2×103焦/(千克·℃)]
(2)烧开这壶水吸收的热量。
[c铝=0.9×103焦/(千克·℃)]
24.现在有些学校还是用干木柴烧开水供给学生饮用。
若每次将100㎏、20℃的水烧开,需要8㎏的干木柴。
【水的比热容为4.2×103J∕(㎏·℃),干木柴的热值为1.2×107J∕㎏】(10分)
求:(1)水吸收的热量;(2)干木柴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3)此灶锅的效率。
(注: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