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课件-第一章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教学课件:1.5.1 第1课时 乘方(共15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教学课件:1.5.1 第1课时 乘方(共15张PPT)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9/72021/9/72021/9/72021/9/79/7/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9月7日星期二2021/9/72021/9/72021/9/7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9月2021/9/72021/9/72021/9/79/7/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9/72021/9/7September 7,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9/72021/9/72021/9/72021/9/7
.
解:(1) (-4)3=(-4)×(-4)×(-4)=-64;
(2) (-2)4=(-2)×(-2)×(-2)×(-2)=16;
(3) 2 3 3= 2 3 2 3 2 3 =2 8 7.
思考:你发现负数的幂的正负有什么规律?
归纳总结
根据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可以得出: 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正数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正 整数次幂都是0.
- 1 (当n为奇数时)
(9)(-1)n=
1
(当.n为偶数时).
1.求几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
a 幂
n 指数
2.乘方的符号法则: 底数 (1)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 (2)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3)零的正整数次幂都是零
3.注意:
an与an 二者的区别及相互关系;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1.4.1 有理数的乘法教学课件(共17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1.4.1 有理数的乘法教学课件(共17张PPT)
解:原式=0
1 2 3 4 5 (3) ( ) ( ) ( ) 2 3 4 5 6
9 … ( 10 )
2 1 5 (4)(-6) × ×(- ) ×(- 5 ) 4 6
1 4 (5)(-7) ×6×(- 7 ) × 4
(6)(1-2) ×(2-3) …(2005-2006) 解 : 原式 (1) (1)... (1) = -1
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
1.4.1有理数的乘法 (第二课时)
辽宁省铁岭市西丰县郜家店镇中学
谢林岐
计算:
(1)﹙-2﹚×3 ; (2)﹙-2﹚×﹙-3﹚; (3) 4×﹙-½ ﹚; (4)﹙-4﹚×﹙-½ ﹚.
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
1.4.1有理数的乘法 (第二课时)
2005个(-1)相乘
1.书后练习题 2.复习本节课所学知识
3.预习下一节
From:
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负因数的个 数是( 偶数 )时,积是正数;负 因数的个数是( 奇数 )时,积是 负数.
计算:
(1)(-3)×
(2)
×(-
)×()×
);
(-5)×6×(-
多个不是0的有理数相 乘,先做哪一步,再做 哪一步?
多个不是0的有理数相乘,先做哪一步,再做 哪一步? 第一步:确定符号(奇负偶正); 第二步:绝对值相乘。
2000
2 7 6 3 (2) ( ) ( ) ( ) 3 5 14 2 8 2 (3) ( ) ( 3.4) 0 7 3
-3/5
0
计算: 2 7 (3 ) (35) 0.0045 ( 3.5 ) 2008 3 2
11 解:原式 ( ) 35 0.0045 (3.5 3.5) 2008 3

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完整课件

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完整课件
2.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学习难点:1.理解正数、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 2.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以前学过的数,实际上主要 有两大类,分别是整数和分数 (包括小数).
在生活中,仅 有整数和分数够用 了吗?
天气预报中-3℃、-1℃,它的确切含 义是什么?
本章我们将认识一 种新的数——负数,并 在有理数的范围内研究 数的表示、大小比较与 运算等,提高运用数学 解决问题的能力.
美国减少6.4%,德国增长1.3%,
法国减少2.4%,英国减少3.5%,
意大利增长0.2%,中国增长7.5%.
写出这些国家2001年商品进出口总额的增长率.
解:(1)这个月小明体重增长2kg, 小华体重增长-1kg,小强体重增长0kg.
(2)六个国家2001年商品进出口总额 的增长率: 美国-6.4%,德国1.3%, 法国-2.4%,英国-3.5%, 意大利0.2%,中国7.5%.
人教版
七年级
(上册)
[精品]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章有理数全套课件
• 第一章 有理数 • 1.1 正数和负数 • 1.2 有理数 •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 • 1.5 有理数的乘方 • 本章复习与测试
第一章 有理数
1.1正数和负数
学习目标: 1.了解生活中正数、负数的实际意义。 2.理解正数、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 学习重点:1.理解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3.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0一般情况下只是一个基准.
随堂练习
1.某年度某国家有外债10亿美元,有 内债10亿美元,应用数学知识来解释说明,下 列说法合理的是( A )
A.如果记外债为-10亿美元,则内债 为+10亿美元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课件-1.1 正数和负数 优质课件PPT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课件-1.1 正数和负数 优质课件PPT
(2)六个国家这一年商品进出口总额的增长 率是:
美国 -6.4%, 德国1.35% 法国 -2.4%, 英国-3.5% 意大利 0.2%, 中国7.5%
课堂小结
1、正数和负数是如何定义的? 2、引入正负数后,怎样理解数0? 3、怎样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布置作业
必做题:课、6题
下的执著,而这执著是很多人并不具备的……而许多奇迹往往是执著者造成的。许多人惊奇地发现,他们之所以达不到自己孜孜以求的目标,是因为他们的主要
己失去动力。如果你的主要目标不能激发你的想象力,目标的实现就会遥遥无期。因此,真正能激励你奋发向上的是确立一个既宏伟又具体的远大目标。实现目
现出一条波浪线,有起也有落,但你可以安排自己的休整点。事先看看你的时间表,框出你放松、调整、恢复元气的时间。即使你现在感觉不错,也要做好调整

我们很容易遭遇逆境,也很容易被一次次的失败打垮。但是人生不容许我们停留在失败的瞬间,如果不前进,不会自我激励的话,就注定只能被这个世界抛弃。
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表现在对于在压力或者困境中,个体自我安慰、自我积极暗示、自我调节的能力,在个体克服困难、顶住压力、勇对挑战等情况下,都
激励能力的人,富有弹性,经常表现出反败为胜、后来居上、东山再起的倾向,而缺乏这种能力的人,在逆境中的表现就大打折扣,表现为过分依赖外界的鼓励
3、如果水位升高3m时水位变化记作+3m,那 么水位下降3m时水位变化记作__-3___m,水位 不升不降时水位变化记作__0___m 。 4、月球表面的白天平均温度零上126℃,记 作_+_1_2_6_℃,夜间平均温度零下150℃,记作 __-1_5_0_℃__。
典例分析
例(1)一个月内,小明体重增加2kg,小华体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1章有理数1-4有理数的乘除法1-4-1有理数的乘法教学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1章有理数1-4有理数的乘除法1-4-1有理数的乘法教学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探究新知 知识点 1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探究:如图,一只蜗牛沿直线 l爬行,它现在的位置在l上的 点O.
O
l
1. 如果一只蜗牛向右爬行2cm记为+2cm,那么向左爬行2cm
应该记为 –2cm . 2.如果3分钟以后记为+3分钟,那么3分钟以前应该记
为 –3分钟 .
探究新知 【思考】
1.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钟2cm的速度向右爬行,3分钟后它在什么位置? 2.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钟2cm的速度向左爬行,3分钟后它在什么位置? 3.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钟2cm的速度向右爬行,3分钟前它在什么位置? 4.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钟2cm的速度向左爬行,3分钟前它在什么位置? 5.原地不动或运动了零次,结果是什么?
1. 2×3×4×(–5)

2. 2×3×(–4)×(–5)

3. 2×(–3)×(–4)×(–5)

4. (–2)×(–3)×(–4)×(–5)

5. 7.8×(–8.1)×0×(–19.6)

【思考】几个有理数相乘,因数都不为 0 时,积的符号怎样确定?
有一个因数为 0 时,积是多少?
探究新知
(
3 5
)
(
5 6
)
(2).
(2)
(
3 5
)
(
5 6
)
(2)
[( 3 5)] (2) 56
1 (2) = −1 . 2
解题后的反思:连续两次使用乘法法则,计算起来比较麻烦. 如果我们把乘法法则推广到三个以上有理数相乘,
只“一次性地”先定号,再绝对值相乘即可.
探究新知
知识点 3 倒数
【想一想】计算并观察结果有何特点?

新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全部课件

新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全部课件

新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全部
课件
第一章有理数
(一)正负数
1.正数:大于0的数。

2.负数:小于0的数。

3.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4.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

(二)有理数
1.有理数:由整数和分数组成的数。

包括: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

可以写成两个整之比的形式。

(无理数是不能写成两个整数之比的形式,它写成小数形式,小数点后的数字是无限不循环的。

如:π)
2.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

3.分数:正分数、负分数。

(三)数轴
1.数轴: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

(画一条直线,在直线上任取一点表示数0,这个零点叫做原点,规定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或向上为正方向;选取适当的长度为单位长度,以便在数轴上取点。


2.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3.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0的相反数还是0。

4.绝对值: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
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1.2.3相反数课件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1.2.3相反数课件

拓展提升
5
2.当+5前面有2021个正号时,化简的结果为_________;
-5
当+5前面有2021个负号时,化简的结果为_________;
当+5前面有2022个负号时,化简的结果为_________。
5
多重复号的化简只需要考虑负号的个数,而不必考虑
正号的个数,当负号个数为偶数时,最后符号为正,
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的数是0或负数;
绝对值最小的数是0 .
下节课
课堂小结
定义
相反数
求法
在原数前面加负号
多重符号的化简
拓展提升
1.若-[-(-x)]=8,则x的相反数是
8
.
解析:因为-[-(-x)]=8,
所以x=-8,
所以x的相反数是8.
当“-”号的个数是偶数时,化简的结果为正数;
当“-”号的个数是奇数时,化简的结果为负数.
-5
-a
-1
0
1
a
5
相反数的几何意义
在数轴上位于原点两侧且到原点的距离相等的两个点
所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
注意:(1)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
到原点的距离相等;
(2)数轴上与原点的距离是a(a为正数)的点
有两个,分别在原点的左右两侧,它们表
示的数互为相反数.
设a是一个正数,数轴上与原点的距离等于a(a为正数)
1)上述各对数之间有什么特点?
2)请写出一组具有上述特点的数。
3)你能得出相反数的概念吗?
4)表示各对数的点在数轴上有什么位置关系?
新知: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特别地,
0的相反数是0.
除了符号不同之外,其他部分完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有理数的乘方课件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有理数的乘方课件

结论二:
1、1的任何次幂都为1
1n=1 (-1)n=?
2、-1的幂很有规律, -1的奇次幂是-1 , -1的偶次幂是1
1)在 11中10 ,11是 数底,10是
指数,读作 11的1;0次方
2 7
2
2)
3的底数是
,指3 数是

2 3
的;7次方
,读7
3)在 2中16,-2是 数底,16是 数指,读
32 32 ;
你有什么发现?
(1)负数的乘方,在书写时一定要把整个负数(连同 符号),用小括号括起来,这样便于辨认底数;
(2)分数的乘方,在书写时一定要把整个分数用小 括号括起来。
探究3
不计算下列各式,你能确定其结果的符号吗?从计 算结果中,你能得到什么规律?
⑴(-2)51; ⑵(-2)50; ⑶250; ⑷251; ⑸(-1)2012;⑹(-1)2013;⑺02012;⑻12013.
2.填空: 310的意义是 10个3,相3乘10 =
.59049
3.判断正误:(对的画“√”,错的画“×”) (1)32 =3×2=6. ( ×) 32=3×3=9.
(2)(-2)3=(-3)2. ( ×) (-2)3=-8,(-3)2=9.
(3)-32=(-3)2. ( )× -32=-9,(-3)2=9.

-2的;16次方
4)在 a中17,底数是 ;指a 数是 ;读17
作 a 的1;7次方
1.回答下列问题:
(1)23中底数是 2,指数是 3,幂是 . 8
(2)
34中2 底数是
,指数是
,2幂是
(3)(-5)4中底数是 -,5 指数是 ,幂4 是
.
. 62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 减 少 60 千 克 计 为 - 60 千 克 , 则 +80 千 克 表 示 __增_加__8_0千克 。
4 、 把 公 元 2012 年 记 作 +2012 年 , 那 么 -221 年 表 示 __公_元__前_2_2。1年
二、读下列各数,并指出其中哪些是正数, 哪些是负数。
-1, 2.5,+ 4, 0 ,-3.14,
长丰县城东中学 冯东
概念引入
我们把以前学过的数大于零叫做 正数。有时在正数前面也加上“+”(正)号。 如
+0.5、+3、+1/2……“+”号可以省略。
我们把在以前学过的数(0除外)前 面加上负号“-”的数叫做负数。如-3、-
0.5、-2/3……
一个数前面的“+”、“-”号叫做它的符号。 “-”号读着 “负”,如:“-5”读着“负5”;“+”号读着“正”, 如:“+3”读着“正3”。“+”号可以省略。
例如:|3|=3,|+7|=7 …………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
例如:|-3|=3,|-2.3|=2.3 ………… 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而 原点到原点的距离是0 0的绝对值是0。即 |0|=0
因为正数可用a>0表示,负数可用 a<0表示,所以上述三条可表述成:
(1)如果a>0,那么|a|=a
(2)如果a<0,那么|a|=-a
(3)如果a=0,那么|a|=0
而且a 0
判断:
(1)一个数的绝对值是 2 ,则这数是2 。 (2)|5|=|-5|。 (3)|-0.3|=|0.3|。 (4)|3|>0。 (5)|-1.4|>0。 (6)有理数的绝对值一定是正数。 (7)若a=b,则|a|=|b|。 (8)若|a|=|b|,则a=b。 (9)若|a|=-a,则a必为负数。 (10)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单元课件
第一章 有理数
第一章 有理数
• 1.1 正数和负数 • 1.2 有理数(数轴/相反数/绝对值) •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 • 1.5 有理数的乘方(乘方/科学记数法/近似
数) • (单击上面课题进入对应幻灯片)
正数和负数(一)
合作学习:课本P2 观察1和2
你能举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例子吗? 例子里要有正数和负数。
说一说存折上的数各表示什么?
在下列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使前后构成 意义相反的量: (1)收入1300元, 800元; (2) 80米,下降64米; (3)向北前进30米, 50米.
智慧果实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符 号
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收 入
盈 利
上 升
零 上
课堂总结
1、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2、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吗?
课堂作业
• 课本 习题1.1 第1,3题
寻找回忆
什么叫做相反数?
你能找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在 数轴上表示的点的共同特点吗?
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 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absolute value)。
想一想 这里的数a可以表示什么样的数? 这里的数a可以是正数,负数和0
想一想
1) 绝对值是7的数有几个?各是什么?有 没有绝对值是-2的数?
答:绝对值是7的数有两个,各是7与-7。 没有绝对值是-2的数。
2) 绝对值是0的数有几个?各是什么? 答:绝对值是0的数有一个,就是0。
3)绝对值小于3的整数一共有多少个? 答:绝对值小于3的整数一共有5个,
它们分别是-2,-1,0,1,2。
1、计算:+0.75 -3 3=_____ 8
2、已知有理数a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如图所示:
想一想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有 什么关系? 提示:一对相反数虽然分别在原点两边, 但它们到原点的距离是相等的。
一个数a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
一个数的绝对值就是在这个数的两旁各画一条 竖线,如+2的绝对值等于2,记作|+2|=2。 数a的绝对值记作|a|。
如图,在数轴上表示-5的点与原点的距离是5, 即-5的绝对值是5,记作|-5|=5。
它们以什么 为基准?
10℃表示白天温度为零上10℃,-5℃表示晚上温度为零下5℃。
拓展练习
1、东、西为两个相反方向,如果- 4 米表示一物体向西运动4米,那么+2 米表示什么?物体原地不动记为什么?
2、若将28计为0,则可将27
计为-1,试猜想若将 27计为
0,28应计为

3、观察下列排列的每一列数, 研究它的排列有什么规律?并 填出空格上的数. (1)1,-2,1,-2,1,-2, , , ,… (2)-2,4,-6,8,-10, , , ,… (3)1,0,-1,1,0,-1, , , ,…

增 加
---
-支 出
亏 损
下 降
零 下
西
减 少
---
随堂练习
一、正负数可以用现实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来解释。
1 、 如 果 将 +8 元 计 为 收 入 8 元 , 则 -6 元 表 示 ___支__出__6元 。
2、高出海平面789米计为+789米,则-789米表示__ __低_于__海平。面789米
1 1的绝对值是1 1 记作
3
3
11 11
3
3
A
B
做一做
写出下列各数的绝对值:
6,8,3.9, 5 , 2 ,100,0 2 11
解:
6 6, 8 8, 3.9 3.9, 5 5 22
2 2 , 100 100, 0 0 11 11
议一议 一个数的绝对值与这个数有什 么关系?
3
120, - 2, -1.732
7
问题思考
一个数不是正数就是负 数,对吗?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是正负 数的分界。
0只表示没有吗?
• 1.空罐中的金币数量; • 2.温度中的0℃; • 3.海平面的高度; • 4.标准水位; • 5.身高比较的基准; • 6.正数和负数的界点;
……引入正负数后,0不再简简单单的只表 示没有. 它具有丰富的意义,是正负数的基准。
自我介绍:姓名、年龄、身高等
问题一:上述介绍中有小学学过哪些数? 你能按照某一标准将它们分类?
整数:0、1、2、3…… 分数(小数):1/2、0.36、5%……
随着社会的发展,小学学过的自然数、 分数和小数已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 。
数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1.1正数和负数(一)
合作学习:课本P2 观察1和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