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营养物质教案精品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必修二教案-3.4基本营养物质1-人教版

高中化学必修二教案-3.4基本营养物质1-人教版

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教学案)学习目标:1、使学生了解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结构。

2、探究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典型化学性质,了解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共同性质与特征反应。

学习重点: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主要化学性质学习难点: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主要化学性质学习过程:活动一: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组成阅读教材P.78思考1、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主要包括哪些?哪些物质称为基本营养物质?2、糖类、油脂和蛋白质一般有哪些元素组成?3、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代表物是什么?代表物分子是什么?代表物之间的互相关系如何?4、葡萄糖分子中的官能团是什么?从结构上分析葡萄糖应具有哪些化学性质?归纳小结:一: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组成(一)、基本营养物质【学与问】1.根据上表,分析单糖、双糖、多糖在分子组成上各有什么特点?2.葡萄糖和果糖、蔗糖和麦芽糖分别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却具有不同的性质,试推测原因。

3.淀粉与纤维素是同分异构体?为什么?活动二: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性质阅读教材P.79思考1、葡萄糖的特征反应有哪些?2、淀粉的特征反应是什么?3、蛋白质的特征反应是什么?4、蔗糖、淀粉、纤维素水解产物是什么?化学方程式如何写?5、油脂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水解情况如何?有何应用?实验3-5实验3-6现象:结论:归纳小结:二、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性质(一)特征反应(1)葡萄糖的特征反应(2) 淀粉的特征反应(3)蛋白质的特征反应思考题:1.患有糖尿病的人的尿液中含有葡萄糖,设想怎样去检验一个病人是否患有糖尿病?2.为什么在吃米饭或馒头时,多加咀嚼就会感到有甜味?(二)共性---水解(1)蔗糖水解(2)淀粉(或纤维素)水解⑶油脂的水解(4)蛋白质的水解【自我检测】1、区别棉花和羊毛最简单的方法是()A.加稀硫酸水解B.浸入水中C.加碘水D.在火上灼烧2、将NaOH溶液和CuSO4溶液加入某病人的尿液中,微热时如果观察到砖红色沉淀生成,说明病人尿液中可能含有()A.乙酸B.乙醇C.NaCl D.葡萄糖3、下列关于油脂、糖类和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油脂的水解反应又叫皂化反应B.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C.油脂、糖类和蛋白质都能够发生水解反应D.葡萄糖和淀粉都易与Cu(OH)2悬浊液反应【随堂巩固】1、现有四种试剂:A.新制Cu(OH)2悬浊液;B.浓硝酸;C.AgNO3溶液;D.碘水。

高一化学《基本营养物质》教案

高一化学《基本营养物质》教案

《基本营养物质》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分类;2. 掌握糖类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及检验方法;3.了解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水解反应。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组实验,培养观察实验的能力和分析化学实验现象及总结归纳的能力;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合作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与人类生命、营养、健康密切相关的有机化合物,进一步了解化学学科的特点,加深对物质世界的认识。

【重点】了解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共性与特征反应。

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组成特点和水解。

通过实验,总结葡萄糖、淀粉、蛋白质的特征反应【难点】葡萄糖与弱氧化剂氢氧化铜的反应,油脂的水解反应。

通过实验,总结葡萄糖、淀粉、蛋白质的特征反应【课型】新授课【教学模式】问题探究、实验探究【教学手段】多媒体、演示实验、学生小组实验【实验用品】葡萄糖、水、硫酸铜、氢氧化钠、土豆、碘酒、鸡蛋清、浓硝酸、蔗糖、稀硫酸、酒精灯、火柴、试管等。

【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一、糖类、油脂、蛋白质的化学组成1.糖类、油脂、蛋白质代表物的化学组成2.糖类的分类与同分异构现象二、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性质1.糖类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2.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水解反应(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糖类、油脂、蛋白质的存在2.了解糖类、油脂和蛋白质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以化学相关的知识提示生活与健康的话题。

过程与方法3.通过自学,查阅资料,提高自主总结归纳的能力;4.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合作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与人类生命、营养、健康密切相关的有机化合物,体会营养物质与工农业生产、科学技术的紧密联系及学习有机化学的意义,深化对不同有机物特点的理解,提高科学素养,为后续学习做好准备。

【重点】了解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存在和用途。

【难点】总结归纳糖类、油脂、蛋白质的存在及用途。

【课型】新授课【教学模式】提问式教学互动式教学【教学手段】课前准备自主发言【教学过程】。

化学科目《基本营养物质》教案

化学科目《基本营养物质》教案

化学科目《基本营养物质》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基本营养物质的概念和重要性。

培养学生对化学科目的兴趣和好奇心。

1.2 教学内容介绍基本营养物质的概念和分类。

讨论基本营养物质在人体健康和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引导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通过图片和实例展示,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基本营养物质的概念。

1.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

收集学生的提问和讨论情况。

第二章:碳水化合物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碳水化合物的概念、分类和作用。

培养学生对碳水化合物的认识和理解。

2.2 教学内容介绍碳水化合物的概念和分类。

讨论碳水化合物在人体能量代谢和储存中的作用。

2.3 教学方法通过实物和模型展示,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碳水化合物的概念。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享对碳水化合物的认识和经验。

2.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

收集学生的提问和讨论情况。

第三章:蛋白质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蛋白质的概念、分类和作用。

培养学生对蛋白质的认识和理解。

3.2 教学内容介绍蛋白质的概念和分类。

讨论蛋白质在人体建设和修复中的作用。

3.3 教学方法通过实物和模型展示,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蛋白质的概念。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享对蛋白质的认识和经验。

3.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

收集学生的提问和讨论情况。

第四章:脂肪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脂肪的概念、分类和作用。

培养学生对脂肪的认识和理解。

4.2 教学内容介绍脂肪的概念和分类。

讨论脂肪在人体能量储存和调节中的作用。

4.3 教学方法通过实物和模型展示,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脂肪的概念。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享对脂肪的认识和经验。

4.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

收集学生的提问和讨论情况。

第五章:维生素和矿物质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概念、分类和作用。

培养学生对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认识和理解。

化学科目《基本营养物质》教案

化学科目《基本营养物质》教案

化学科目《基本营养物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基本营养物质的定义、分类和作用。

2. 使学生掌握基本营养物质的化学组成、性质和生理功能。

3.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提高学生对化学科目的兴趣和认识。

二、教学内容1. 基本营养物质的定义和分类2. 糖类、脂肪、蛋白质的基本组成、性质和生理功能3. 维生素、矿物质的基本组成、性质和生理功能4. 基本营养物质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5. 基本营养物质与健康的关系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基本营养物质的相关知识。

2. 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基本营养物质的相关图片和视频,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和观点。

4. 开展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基本营养物质的概念和作用。

2. 讲解基本营养物质的分类及其特点:介绍糖类、脂肪、蛋白质等的基本组成、性质和生理功能。

3. 分析基本营养物质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讲解糖类、脂肪、蛋白质等在人体内的代谢途径。

4. 探讨基本营养物质与健康的关系:介绍维生素、矿物质的基本组成、性质和生理功能,讲解它们在人体健康中的作用。

五、教学评价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等。

4. 实验报告:评价学生在实验操作、观察现象、分析问题等方面的能力。

六、教学资源1. 教材:《化学科目》相关章节2. 多媒体课件:基本营养物质图片、视频等3. 实验器材:进行简单实验所需的仪器和试剂4. 网络资源:有关基本营养物质的相关文章和研究报告5. 学习任务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基本营养物质的定义、分类、组成、性质、生理功能及与健康的关系。

2. 教学难点:基本营养物质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以及维生素、矿物质的作用。

化学科目《基本营养物质》教案

化学科目《基本营养物质》教案

化学科目《基本营养物质》教案化学科目《基本营养物质》教案(通用8篇)导语:化学科目在很多时候都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

看完这篇《基本营养物质》教案,可能你就明白了。

化学科目《基本营养物质》教案篇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了解糖类、油脂的分类;(2)认识单糖、双糖、多糖的代表物;认识单糖、双糖的同分异构现象;(3)掌握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共同性质和特征反应;(4)掌握葡萄糖、淀粉和蛋白质的鉴别方法;(5)了解糖类、油脂、蛋白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在第二部分的教学中,通过分组进行采集信息资料和社会调查,分组展示作品,相互交流、评价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团结互助的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查阅资料,了解糖类、油脂和蛋白质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增强“合理搭配,平衡膳食”的意识,体会化学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教学重点】1、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组成的特点;2、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主要性质。

【教学难点】1、葡萄糖与弱氧化剂氢氧化铜的反应;2、油脂的水解反应。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性质第二课时:糖类、油脂、蛋白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第一课时教学思路:【展示】各类美食图片,复习食物中包含的六大类营养物质: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和水。

【阅读、交流】学生阅读课本71页表3—3糖类、油脂和蛋白质代表物质的化学组成讨论:单糖、双糖、多糖在分子组成上各有什么特点?葡萄糖和果糖、蔗糖和麦芽糖、淀粉和纤维素之间分别是什么关系?葡萄糖和果糖中分别含有什么官能团?【学生实验】课本72页实验3—5,补充葡萄糖的银镜反应、灼烧毛线或头发,葡萄糖固体可直接用葡萄糖溶液代替,鸡皮可用豆腐渣代替。

【归纳并板书】一、糖类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1、葡萄糖: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银镜反应(对程度好的班级可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对于程度较差的班级则只要求掌握实验的现象;讲葡萄糖与新制氢氧化铜的反应时引出尿糖的检验方法)。

化学科目《基本营养物质》教案

化学科目《基本营养物质》教案

化学科目《基本营养物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营养物质的定义、分类和作用。

2. 使学生能够分析日常生活中食物中所含的基本营养物质,并合理搭配膳食。

3.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基本营养物质的定义和分类2. 糖类、脂肪、蛋白质的基本性质和作用3. 维生素、矿物质的基本性质和作用4. 食物中营养物质的测定方法5. 日常饮食中营养物质的合理搭配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基本营养物质的分类、性质、作用及食物中的含量。

2. 教学难点:食物中营养物质的测定方法和日常饮食中营养物质的合理搭配。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基本营养物质的概念、分类、性质和作用。

2. 利用实验法,让学生亲自操作,测定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含量。

3.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日常生活中营养物质的摄入和搭配。

4.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实验室器材:试管、滴定管、分析天平等。

2. 食物样品:水果、蔬菜、肉类、奶制品等。

3. 教学课件:基本营养物质的相关图片、视频和动画。

4. 教学资料:食物中营养物质含量的参考数据。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食物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日常饮食中的营养物质。

2. 新课导入:讲解基本营养物质的定义、分类和作用。

3. 课堂互动:提问学生关于营养物质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4. 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定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含量。

5. 结果分析:讨论实验结果,分析食物中营养物质的含量和作用。

6. 案例分析:分析日常生活中营养物质的摄入和搭配。

7. 小组讨论:讨论如何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

七、作业布置:1. 完成实验报告: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分析食物中营养物质的含量。

2. 调查报告:调查家庭成员的饮食习惯,分析其营养摄入情况。

3. 饮食计划:根据所学知识,为自己或家庭成员制定一份合理的饮食计划。

八、教学评价:1. 实验操作评价:评价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和团队合作能力。

化学科目《基本营养物质》教案

化学科目《基本营养物质》教案

化学科目《基本营养物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基本营养物质的定义、分类和作用。

2. 让学生掌握糖类、脂肪、蛋白质等基本营养物质的化学组成、生理功能和代谢过程。

3.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基本营养物质的定义和分类2. 糖类的基本概念、分类、化学组成及生理功能3. 脂肪的基本概念、分类、化学组成及生理功能4. 蛋白质的基本概念、分类、化学组成及生理功能5. 基本营养物质的代谢过程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糖类、脂肪、蛋白质的化学组成、生理功能和代谢过程。

2. 教学难点: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代谢过程。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2. 通过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等辅助教学,增强学生对营养物质的认识。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口头表达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有机化合物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基本营养物质的定义和分类:介绍基本营养物质的定义,讲解糖类、脂肪、蛋白质的分类及特点。

3. 讲解糖类的基本概念、化学组成及生理功能:介绍糖类的概念、分类、化学组成及生理功能。

4. 讲解脂肪的基本概念、化学组成及生理功能:介绍脂肪的概念、分类、化学组成及生理功能。

5. 讲解蛋白质的基本概念、化学组成及生理功能:介绍蛋白质的概念、分类、化学组成及生理功能。

6. 讲解基本营养物质的代谢过程:介绍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代谢过程及其相互转化。

8. 布置作业:设计有关糖类、脂肪、蛋白质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9.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改进教学方法提供依据。

10.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基本营养物质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2. 作业批改:评估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糖类、脂肪、蛋白质知识的掌握。

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教学设计

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教学设计

第四节 基本营养物质【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组成、结构特点和分类及性质2、探究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典型化学性质,了解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共同性质与特征反应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糖类、油脂和蛋白质分子结构的解析、比较过程,增减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对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微观结构有一定的三维思想能力2、从实验现象到糖类、油脂和蛋白质典型性质的推理,体会科学研究的方法;结合糖类、油脂和蛋白质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领悟到化学学习的用途和兴趣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代表物的典型结构,意识到化学世界的外在美。

2、通过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典型性质的探究过程,使学生从中体会到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3、结合糖类、油脂和蛋白质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领悟到化学现象与化学本质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应用,培养学以致用的辩证认识【教学重点】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组成、结构特点、重要性质【教学难点】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结构特点【教学过程】[板书]一、糖类[引入]糖类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是动植物所需能量的重要来源。

糖类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类有机化合物。

糖的分类:单糖 双糖 多糖[板书] (一)、单糖--葡萄糖1、物理性质: 白色晶体、溶于水2、组成与结构:(1)分子式: C6H12O6 (180) 最简式: CH2O (30)结构简式: CH2OH-CHOH-CHOH-CHOH-CHOH-CHO 或CH2OH(CHOH)4CHO结构式:3、化学性质:(官能团--OH、--CHO)[板书] 特征反应(1)加热条件下,葡萄糖与新制Cu(OH)2反应出现砖红色沉淀。

[讲]葡萄糖还能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如暖瓶内胆镀银。

[板书](2)葡萄糖在碱性、加热条件下,能从银氨溶液中析出银。

[讲]葡萄糖之所以发生这两个反应,原因是含有官能团醛基-CHO,这也是官能团醛基的特征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字】化学、活动、生物、教案、设计、教案、思路、方法、条件、质量、认识、问题、密切、自主、了解、特点、基础、作用、结构、检验、分析、巩固、深化
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课案)
李堡中学周建生
一、教材分析
本节为必修2有机化合物初学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等基本营养物质的化学组成、化学性质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这些物质与人的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在学习了甲烷,乙烯,苯等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学习了乙醇,乙酸等烃的衍生物的主要特点后,再学习糖类,油脂和蛋白质,可使学生对有机物的初步认识相对完整,也可深化对不同有机物特点的理解,为后续学习做准备。

由于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结构比较复杂,学生已有知识还不足以从结构角度认识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性质,因此,在教学设计时,只是从组成和性质上让学生认识,注重从生活经验和实验探究出发,认识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组成特点,了解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共同性质和特征反应。

二、教学设计思路
1.通过观察表3—3,设计问题,学生自主归纳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组成特点;
2.学生自主实验实验①实验3—5总结葡萄糖,淀粉,蛋白质的特征反应,完成实验记
录表格;
②实验3—6,阅读蛋白质和油脂的水解,列表比较糖类,油脂和
蛋白质水解反应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三、教案
[应用]1 你能用你学过的知识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某人是否得了糖尿病吗?
2 老奶奶上街买毛线,无法区分腈纶和纯毛线,你能帮助她吗?
3根据所学写出葡萄糖与新制氢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
CH2 OH(CHOH)4CHO + Cu(OH)2
[过渡]刚才认识了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它们还有什么共同的性质呢?[板书]2 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水解反应:
[板书]
[过渡]油脂和蛋白质是否也能水解呢?
[板书]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为甘油,高级脂肪酸;在碱性条件下水解为甘油和高级脂肪酸盐。

(皂化反应)
[进述]在生物课上学了蛋白质能够在酶的作用下水解成氨基酸。

[板书]蛋白质在催化剂作用下水解为氨基酸。

[课堂小结]
[典型例题]
设计实验证明:1)淀粉没水解
2)淀粉部分水解
3)淀粉已完全水解
[课外作业]
[习题巩固]
1课后习题
2思考:
1)糖类,油脂和蛋白质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2)糖类,油脂和蛋白质对人体有哪些作用?好处及危害。

3)硝酸可使蛋白质变黄,蛋
白质烧焦时有特殊气味。

认真思考,讨论,发言。

回顾、复习
实验3—6,观察,记录实验
现象,分析原因,写出反应
方程式。

了解油脂在酸性和碱性条件
下均能水解,了解皂化反应。

独立思考,完成作业
培养分析实验和语
言表达能力。

让学生做到学以致
用。

从实验现象中得出
糖类可以水解的结
论。

让学生体会化学联
系生活
对本节学习内容的
应用。

3)了解什么是劣质奶粉?其危害有哪
些?如何识别真假奶粉?
[板书设计]
一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组成和性质
1 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组成:均含有C,H,O元

2 糖的分类:①单糖:葡萄糖和果糖 C6H12O6
②双糖:蔗糖和麦芽糖 C12H22O11
③多糖:淀粉和纤维素 (C6H10O5)n
3 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化学性质
1)特征反应:
①葡萄糖在碱性,加热条件下能从银氨溶液中析出银;加热条件下,也可使新
制的氢氧化铜产生砖红色沉淀。

②常温下,淀粉遇碘变蓝。

③硝酸可使蛋白质变黄,蛋白质烧焦时有特殊气味
2)共性:水解反应
①糖类:
②油脂:酸性条件下,水解为甘油和高级脂肪酸
碱性条件下水解为甘油和高级脂肪酸盐
③蛋白质:在催化剂作用水解为氨基酸。

一、知识疏理
1.葡萄糖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果糖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

葡萄糖和果糖互为________________,蔗糖和麦芽糖互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葡萄糖在_____________条件下,能从银氨溶液中_______________;加热条件下,也可以使新制氢氧化铜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应用上述反应均可以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3.淀粉的特征反应:常温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蛋白质的特征反应:硝酸可以使蛋白质变______________,称为蛋白质的_____________ __,常可以用来鉴别部分蛋白质,蛋白质也可以通过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鉴别。

5.油脂在_______________催化条件下可以水解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碱类条件下水解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工业生产中,常用此反应来制取_____________________。

6. C12H22O11 + H2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蔗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6H10O5)n + n H2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淀粉
二、习题巩固
1.下列物质中,淀粉含量最高的是()
A.大米
B.苹果
C.大豆
D.花生
2.葡萄糖所不具有的性质是()
A.和H2发生加成反应
B.和银氨溶液发生氧化反应
C.和酸发生酯化反应
D.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3.下列能用于鉴别衣物是否为毛织物的方法()
A.看衣物纤维能否溶于水
B.闻衣物纤维是否具有皮毛的气味
C.把衣物纤维烧焦,是否具有烧焦羽毛味
D.在衣服上滴加浓硝酸,看是否变黄色
4. 下列关于某病人尿糖检验的做法正确的是( )
A.取尿样,加入新制Cu(OH)2,观察发生的现象
B.取尿样,加H2SO4中和碱性,再加入新制Cu(OH)2,观察发生的现象
C.取尿样,加入新制Cu(OH)2,煮沸,观察发生的现象
D.取尿样,加入Cu(OH)2,煮沸,观察发生的现象
5.下列物质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A.淀粉和葡萄糖
B.蔗糖和纤维素
C.淀粉和纤维素
D.果糖和葡萄糖
6.下列物质一定不是天然高分子()
A.蛋白质
B.淀粉
C.纤维素
D.油脂
7.下列物质中,均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
A.氨基酸与蛋白质
B.淀粉与纤维素
C.蛋白质与麦芽糖
D.蔗糖与葡萄糖
8.油脂水解后能得到的一种共同产物是()
A.硬脂酸
B.甘油
C.软脂酸
D.油酸
9.下列关于糖类叙述正确的是()
A.糖类的分子通式为 C m(H2O)n
B.糖类物质都有甜味
C.人们每天摄取的能量中大约75%来自糖
D.糖类一般都能水解反应
10.在酸性条件下,可以水解生成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两种物质的有机物是()
A.蔗糖
B.麦芽糖
C.乙酸乙酯
D.甲酸乙酯
11.现有4种试剂:①新制Cu(OH)2 ②浓硝酸③AgNO3溶液④碘水。

为了检验下列4瓶无色溶液,请你选择合适的试剂,将其序号填入相应的横线上。

(1)葡萄糖溶液;(2)食盐溶液;(3)淀粉溶液;(4)鸡蛋清溶液。

12.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未成熟的苹果肉遇碘酒变蓝色,成熟苹果的汁液能与银氨溶液发生反应,试解释原因。

(2)在以淀粉为原料生产葡萄糖的水解过程中,可用什么方法来检验淀粉的水解是否完全?(3)如何鉴别蚕丝和人造丝(纤维素)织物?
13纤维素属于多糖,在稀酸的作用下,可以水解为葡萄糖。

下面是某同学进行的“纤维素水解实验”步骤:①将一小团棉花放在试管中,加入3—5滴90%的硫酸,并且用玻璃棒小心地把棉花捣成糊状;②在酒精灯上稍微加热,使之成为亮棕色;③在亮棕色溶液中加入2 mL新制备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煮沸,可是该同学并没有观察到预期的实验现象。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纤维素水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解析该同学实验失败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补写出正确的实验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该同学的实验步骤后的亮棕色溶液中直接滴加硫酸铜溶液,然后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这种操作能否观察到预期的实验现象?预期的实验现象是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